时间:2023-02-24 21:22: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学欣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开放的观念是形象再创造的基础
开放的观念易于形成科学思想,科学思想是创新思维的灵魂,形象再创造是文学欣赏中创新思维的前提,因此可以说,开放的观念是形象再创造的基础。文学欣赏水平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接受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储备、满足期待视野和落实科学的训练步骤外,首先要进行观念上的革命。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1]钱梦龙先生也认为:教师“教”的重点“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2]从根本上说,文学欣赏的过程,就是欣赏者的对文本的形象再创造过程,是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情感相互激活的积极的协作状态。各种心理活动构成的心理能力影响着欣赏的形象再造及创造能力的发挥。富于形象再创造的文学欣赏实践,是以接受者积极主动认知的状态为基本条件和导向,在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和良好学习情感的驱动下,接受者以高涨的热情从事学习思考,探索深藏的奥秘,形成新颖独特或达到更高认知领域的结果,根据台湾学者贾馥茗的分析,这—过程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为能力,其二为心理过程,其三为行为结果,他综合三者认为,“创造为利用思维能力,经过探索的过程,借敏锐,流畅与变通的物质,做出新颖与独特的表现”。[3]这一表述同样适合于文学欣赏过程中形象再创造的内涵特征。
二、形象再创造依赖于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
开放观念支配下的文学欣赏实践,其形象的再创造培养依赖于接受者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也是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立足点。文学欣赏中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往往需要从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批判性和独创性六个方面着手,同时思维品质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思维的深刻性是—切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散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延伸的,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质,只有深刻的认识、缜密的思考,才能全面而准确地做出判断,也只有在不断批判中调节思维过程,才能使欣赏者更深刻地揭示作品蕴含的人文思想价值。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变通性是以其它几个品质为必要前提,同时又是其它思维品质的具体表现。综上所述,文学欣赏的形象再创造还应当具备探索性和深刻性的特征。按照发散思维特点进行再造想象和感知训练,在认知层次上,会形成较强形象再创造能力。人想象的触角是以形象感知为中心向各个方向扩展延伸的,发散想象能力是欣赏者必备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文学欣赏中形象再创造的主要特征就在于鼓励接受者应用文学想象力,特别注意营造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激发兴趣,鼓励表达,容忍不同的意见,不急于下判断等。文学欣赏中的形象再创造,如何保护创造性火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我们营造出开放的内外环境,促进良好的思维品质养成。
三、良好思维品质依赖于营造开放的内外环境
论文摘要:表象有其独特的特点,具象性、概括性、可塑性、间接获得性。因其独特的特点,创作者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把现实世界里丰富多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塑造出丰满、形象各异的文学形象。表象的存在也是读者欣赏的基础,在文学欣赏中,读者只有借助于头脑中固有的表象,才能将文学作品呈现给我们的奇异美妙的世界还原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审美世界。表象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表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文学创作和欣赏就其过程而言,都是综合了多种因素,诸如作家读者的生活、经验、学识、兴趣、感知、理解等,都是各种因素经过复杂融合的过程。我们无法把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的要素进行单一、细化、明晰的分割,形成科学定理、公式一样的内容。但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需要从不同细小的点出发,来认识它们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或完成文学的创作和欣赏。
什么是表象?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与感知种类一致,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等。表象有具象的表象和抽象的表象,它不仅是一个或几个画面,一个或几个形象,还可以是一段故事,一段情节、一种体会、感触甚至可以是一种意境、一种寄托、一种憧憬。表象具有五种形态。第一,个别表象,即是某一个具体、个别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大脑留下的印记,它具有定性的特点。第二,概括表象,它是指记忆中某一类事物的形象。它比第一种带有概括性,带有类的特点。第三,回忆表象,是指头脑中重新浮现出的过去生活经验的积淀,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小时候玩伴的形象、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它是再生的表象。第四,想象的表象,是指大脑中未曾记忆过的凭借联想和想象创造出来的内心表象。例如,日本的富土山,即使是没有登过它的人,也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座巍峨的雪山。第五,不同感官感觉知觉的表象,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通感所获得的不同的表象。
文学创作不像其它科学创造发明,是直接对物质实体的加工、改造,那么,文学创作的对象是何物,我们从直接来源上看,就是表象(当然是源于对生活感知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象就是文学创作的基源,没有表象,文学创作就无以为托,缺少了加工的原料。当然,如此说,也不是有了表象就有了文学创作。表象不仅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源,它也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金开诚就说过“从量上说,文学创作的自觉表象运动贯穿于全过程,无所不在,因此它在整个创作的心理活动中占有巨大的比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质上说,自觉表象运动本身就是反映客观事物、进行艺术构思、结出艺术成果的主要手段。rr (1]101文学创作不是一毗而就,它是个过程,这里试从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和文学欣赏来分析表象在创作和欣赏中的基源和手段作用。
在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首先是材料(信息)储备,无论作家的材料是来源于自身的直接感知,还是源于间接的文字阅读,他们都终将转化成一种记忆表象,作为材料存储在作家的头脑中,黑格尔说过,艺术家需要“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人心灵里”,川形成创作的基础。普希金娜的相貌表象存储在托尔斯泰的脑中,几十年后,作家依此创造了安娜的相貌;凡尔纳在书刊中获得的信息表象,成就了他的一百多部(篇)幻想小说。
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数量不可计数,不是每个都转化成了作品,这就要经过艺术发现阶段,也可以说成是,作家对表象的意义的一种发现,周敦颐在莲花身上看出了君子的本色。有了这些,在一定的动机下就可以使作家投人文学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表象有时可以成为创作的诱因、动机。巴金一次夜里醒来,看到黑暗中湿流流的闪着微光的抹布,在这一表象的触动下(创作时离开了具体事物存留的就是表象了),开始了小说《抹布》的创作。 具备了上述内容后,文学创作进人了构思阶段,开始形成创作的内在意象。“意象对于任何物象的再现,本质上都是主体对记忆痕迹的再现”,〔’〕所以说,构思阶段就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就是各式各样的自觉表象运动,主要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这常被说成是运用想象(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作中将形成的形象都非作家头脑中储存的表象,它已注人了情感、思维的改造。关于构思中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结合实际的艺术经验做过生动的描述。歌德在讲他对《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公夏绿蒂形象塑造时,就说得极为明确:“我写东西时,我便想起,一个美术家有机会从许多美女中撷取精华,集成一个维纳斯女神的像,是多么宠幸的事。我因不自揣,也模仿这种故智,把许多美女们的容姿和特性合在一炉而冶之,铸成那主人公夏绿蒂;不过主要的美点,都是从极爱的人那)L撷采来的。好诊索的读者因此可以发现出与种种女性的相似之点,而在闺秀们中,也有人关心到自己也许是个中的人物。>. y ) so这是构思中表象自觉运动(分解和综合)的很好诊释。构思过程中,无论是表象的分解和综合,还是表象的深化、异化,都是创作构思 中对表象的加工,正是因对表象的创造,才有了文学形象的胚胎。
内在的构思要借助语言文字外化于笔端,才算完成了作家角度的文学创作。“语言的斟酌是始终联系着作者的表象运动的”,f}lu2>贾岛在创作“僧 敲月下门”一句时,对“敲”的选择到底是“推” 或“敲”,他总在做手势,这不难想象他脑子里正 在进行相应的表象活动。还有,作家根据情感进行 创作,一定要把情感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种意 象。“他自己对于这个情感一定要变成一个站在客位的观赏者,然后才可以得到形式的完美。.. }a)作 家需要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复思考,所描绘形象是否贴切、真实传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这一过程是必要有表象的参与。还有文学创作中的各种创作手法,如比喻、象征就是各种各样的表象联想。
从狭义上可以说,文学创作就是积累表象—加工表象—创造新表象的过程。
二、表象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
按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家完成创作并不等于真正完成了作品,作品需要读者的阅读、欣赏,才算真正的完成了。表象在创作中是创作的基源、手段,并贯穿文学创作的始终,在文学欣赏中表象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它科学、哲学著作的阅读,文学以形象性为主,为更好地欣赏作品,同样需要借助于表象。这里表象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更好阅读、体味的手段使用吧。例如,读一首唐诗,大概只要几十秒,可如果人们真的只用这短暂的时间去读,那就决不能算作欣赏艺术。“只有对诗句进行反复的吟咏和玩味,才能由本身并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引起相应的的表象、联想,从而产生丰富的形象感,并领略其中的意境或理趣。a [1)373表象可以加深你对作品意韵的体味,并形成深刻持久的阅读记忆。
如果把心理转换认作文学欣赏活动必要的心理铺垫,那么,实际的欣赏活动就是欣赏者向文本的心理构建过程。作为审美符号的文学语言,除去表面的指称外,其语言功能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在于隐喻的内涵层。这样,对文学语言的破译就不是被动的逐字逐句的符合信息的提取,也绝不仅限于符号表象向事物表象的逐个还原,而是有多种心理因素加入的主动的建设性过程。以《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林黛玉欣赏《牡丹亭》一段为例,林黛玉回住房途中听到的两句唱词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里的“姹紫”、“嫣红”,其字面意思都指颜色,但后面却跟上了动词“开遍”,显然仅仅实现符号表面指称的表象转换是不够的。有中国文学阅读经验的欣赏者,就可以根据原文的前后关系,凭借自己的理解将“姹紫嫣红”的颜色表象继续转换为有关花的表象。然而,理解了前一句唱词,依然无法透视唱词的本意,还要把根据前一句唱词再造的意象和根据后一句唱词再造的意象联系起来加以想象,才能从艳丽的鲜花和“断井颓垣”的鲜明对比中感悟唱词中的感伤情怀。显然,林黛玉从听到唱词到有所感触,已经动用了包括理解、想象、情感在内的众多心理能力,形成了一种主动的建构活动。
欣赏者理解力向文本的建构首先表现为运用自己关于语言的知识和关于世界的知识对语言信息流的连续破译。文学欣赏一开始就面对着符号概念,“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从其表面结构来看,只是一连串意象的有续排列,必须首先对句子的表面结构加以解析,才能进一步获取负载其上的意象和情感信息。
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力便加入进来完成意象世界的建构,而想象力的加入又进一步的加深了理解。文学欣赏中的理解活动,并不诉诸逻辑思维对感性形象的一种概念整理,而是在初步理解之后就直接借助想象去再造意象。这时的想象还受到初步理解的制约,因而比较模糊和不确定,但也因为想象对象的不确定,想象活动反而更加积极和活跃,利用任何一点刚刚捕捉到的信息向着各个方向去忖度和发展。但是,随着阅读过程的展开,积累的有关表象素材越来越多,理解就会逐渐加深,想象也会逐渐明朗起来。这时的想象会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一些逐渐明确起来的单个意象联系起来考虑,猜猜它们的深层关系,一些原来还是比较凌乱和孤立的意象会在想象中以新的方式活跃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整个意象世界的确立反过去重新规范片段意象,片段意象在整体意象世界中的位置和关系的确立,又会反过来大大地有助于欣赏者对作品的理解向深层发展。《红楼梦》中宝、黛、钗的爱情纠葛由大观园里延伸出去,同整个贾府的家业兴衰以及上至四大家族、下至刘姥姥、众丫鬟、奶娘的整体社会背景联系起来,帮助了读者在一张整体的图式上重新确立他们的位置。在这种整体图式的背景上,原先的局部意象会逐渐的变得清晰起来。
在理解与想象相互交织深化“建构”的过程中,情感也会加入进来发挥自己的作用。欣赏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体验文本中内化的情绪或人物,而是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能力去建构对象。体验能力帮助欣赏者加深理解,情感反应则转化为动力去推进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和想象、理解综合为一体,但也在欣赏过程中形成一条相对独立的自身轨迹。在阅读开始之初,由于欣赏活动还未充分展开,情感同理解和想象一样,对文本的介入都还不是很深,但即使在这时,情感也已经加入进来开始了综合建构的活动。读的剧作《原野》,序幕中的金子卖媚要挟自己的丈夫,逼着大星在母亲和妻子之间选择。此时读者会觉着这个女人心术不正,妩媚中带几分促狭,可爱但不免有一点害怕。这种情感反应还是初步的,如果它固定在这一点没有发展,读者的想象就开始受到辖制,情感反应也难以深化。随着剧情的展开,金子身上熠熠闪光的一面也开始显露,她那强烈追求自己幸福、追求自身价值和平等地位的愿望逐渐开始得到理解,欣赏者便由理解转换为同情,以至一定程度的赞赏。由于理解的深化,欣赏者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丰富,它会在不同层面上立体展开,既有喜怒哀乐的表达,也有更高级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并且随着意象越来越鲜明,情感的指向性和倾向性也越来越明确。情感会干扰欣赏者的注意,吸收与之相合的信息,排斥与他不合的信号,使欣赏者在想象中再造的意象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情感的强度也和阅读开始时不同,细碎的情感浪花逐渐转为深沉的潮涌,越来越强烈的撞击着读者的心扉。这时的欣赏者似乎已经完全被文本所左右,他用自己的情感给文本中的对象鼓起了生命的风帆,就此恋恋不舍地追随着这面风帆漂泊在情感的海洋上,全部身心都沉浸到欣赏中去。达到时,竟会身心共鸣,难以自持:或者缠绵悱恻,忧伤悲切,或者热血沸腾,慷慨激昂。情感表现尽管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强度却是一致的。
欣赏活动中这种综合心理建构的过程,充分反映了文学是一种时间艺术的特点。它对对象的“感知”是逐步积累的,通过一个一个文字符合的破译,通过一个一个意象的再造,整个心理建构在多种心理因素作用下表现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寓言就是“寓意于言”,是一种用散文或韵诗的形式通过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通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往往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和鲜明的教育功能。寓言往往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则高度凝练,极富表现力,多运用比喻、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法来阐发深刻的哲理。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如《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等;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如《狐假虎威》《蚊子和狮子》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借此喻彼等。
■
一、把握故事内容及其塑造的形象
寓言在结构上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所以同学们首先要把寓言当做故事去读,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故事中有哪些人物(有时是拟人化的植物或动物等),主要形象是谁,他们(它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进而领会寓言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东郭先生和狼》中塑造了东郭先生、农夫和狼三个不同的形象,作者通过对东郭先生和农夫对狼的不同态度与言行的对比,认识到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从而得出寓意“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二、领会寓言的寓意
学习寓言的目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领会寓意,进而在同学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学以致用。同学们在把握寓言的寓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看题目,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如《画蛇添足》即由题目得出寓意:做多余的事,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其次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或者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如《狐假虎威》中的最后一句是:“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借别人的威风”是理解这则寓言寓意的重点;再次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是弄懂寓意的关键,寓言是现实生活的折射和反映,寓言故事中的形象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物。再如《猴子和鳄鱼》这则寓言,由猴子和鳄鱼的表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同学们可以得出这则寓言的寓意:骗人者反而受骗、邪不压正等。
三、掌握寓言运用的表现手法
寓言情节新奇,往往能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它经常借助拟人、夸张、讽刺等表现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寓言故事中,如《黔之驴》就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虎从畏驴到食驴过程中的心理、动作描写得细致逼真,层次清楚;作者对驴虽着墨不多,却抓住它的形体“庞然”,以及其特有的动物本能“鸣”“蹄”来写,形象传神,使一只生性大胆而颇有心计的虎的形象跃然纸上,又恰当地表现了貌似凶猛而外强中干的驴的形象;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仗势欺人而色厉内荏的某些上层人物,指出他们必然覆灭的下场。所以同学们在阅读寓言时,要注意学习寓言中丰富的表现手法、精练的语句和丰富的词汇,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鹦鹉救火
陵金安
有一只鹦鹉,离开家去看外面更广阔的世界。飞了几天,它又累又饿地来到了一座山林,打算暂时在这里安身。一只小松鼠看到了这只来自异乡的鹦鹉,马上蹦蹦跳跳地跑遍了整个山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所有的动物:“快去看哪,来客人了,来客人了!”动物们为鹦鹉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鸟儿们唱起动听的歌,小鹿们翩翩起舞,小猴们采来美味的浆果,鹦鹉面对这一切,十分感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所有的飞禽走兽都待鹦鹉特别好,鹦鹉也尽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事,大家都很喜欢它。
虽然生活得很快乐,但是时间一长,鹦鹉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于是它向大家告别说:“这么多天来,大家对我的照顾,使我非常感激,但我必须回家去了,希望你们多多保重。”动物们依依不舍地把鹦鹉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是不得不分手了。
过了些日子,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座山林忽然起了大火,烈焰滚滚,映红了半边天,百里之外都看得见。山林中的动物们无处逃窜,死伤无数,情况让人惨不忍睹。
鹦鹉远远地望见了这边的大火,心中暗叫“不好”,它不辞劳苦地日夜赶路,赶到了着火的山林边。它一次次地飞到附近的河边,将羽毛在水中沾湿,然后把水洒向山林。也不知这样来来回回飞了多少趟,鹦鹉累得头昏眼花,几次险些被热浪吞没,身上的羽毛也被烧焦了,但是火势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越烧越旺。鹦鹉毫不气馁,还是不断地洒着水。
天上的天神看见了,就对鹦鹉说:“你也太自不量力了,凭你用羽毛洒的那一点水,是根本扑灭不了山火的,你这是何必呢,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鹦鹉回答说:“我知道也许帮不了什么忙,可是我曾经寄住在那里,那里所有的动物都非常善良,待我非常好。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它们竭尽全力,决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活活被烧死!”
天神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立即扑灭了山林中的大火,鹦鹉的朋友们终于得救了。
(选自《中国寓言故事》,有改动)
1.文中画线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体现了小动物们的 。
2.寓言第三段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文中第五段主要运用了 描写,本段的段意是 。
4.请你总结本则寓言的寓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希腊]伊 索
在大森林中,有许多危险威胁着动物。除了猎人的陷阱外,最让驴担心的是野兽的袭击。
有好几次,亏它拼命地奔跑,才逃脱猛兽的毒爪。可是光会跑不行啊,每次,它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死去活来的。它想,要是我能变成一头狮子,我就是森林之王,那么那些臭野兽就不会追赶我了。
这天,驴在森林里寻觅着鲜甜的青草。突然,它发现在不远的那边,低矮的灌木丛上有一张狮子皮,猛一看,狮子头栩栩如生,怪是吓人。这恐怕是猎人不小心丢下的呢。驴子心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扮成狮子了,披上狮子皮,所有动物都会被吓跑,不但野兽不会来追赶我,小动物们也会被我吓走,那么我就可以吃最鲜美的青草了。驴子越想越高兴,披上了狮子皮,昂首阔步地向前走去。
一只小兔子正在草地上玩耍,披着狮子皮的驴悄悄地走近它,忽然出现在它面前,把兔子吓得“哧溜”一声钻进了地洞。
一只小松鼠在松树上悠闲地吃着松子,欣赏蓝天白云,忽然,披着狮子皮的驴走近它,它吓得慌忙逃窜到另一棵更高的大树上。
一只小鹿正吃着青草,当披着狮子皮的驴出现在它面前时,它也吓得撒腿就跑,头都不敢回。
驴子把它们一个个吓成这样,高兴极了,哈哈大笑起来。动物们由笑声听出原来是驴子披着狮子皮吓唬他们。大家都觉得驴子太过分了,责怪驴子不应该吓唬自己羸弱的兄弟动物。
这时,站在高处的小松鼠看到一只狐狸向它们走来,它喊道:“狐狸来啦!狐狸来啦!快逃啊。”小动物们听到喊声纷纷躲的躲、跑的跑了。
驴子正想跑开,转念一想,我现在已经是狮子了,所有的动物中我最了不起了,我用不着害怕狐狸了。于是慢悠悠地转头,大摇大摆地走到狐狸面前,停了下来。
狐狸猛一看,吓了一大跳,赶紧毕恭毕敬地走上前,说:“我亲爱的狮子大王,原来您老人家也在这里呀!我马上走,我马上走,不敢打扰。”说完,掉头溜开了。
驴子得意极了,这正是以前袭击它、追赶它的狐狸,它也不敢侵犯它了,吓得跑掉了。开心的驴子忍不住引颈高亢,“昂昂”地叫起来。
驴的叫声传到了尚未走远的狐狸耳中,它明白原来是捣蛋的驴子,披了一张狮子皮来吓他,转身,向驴子猛冲过来。
笨拙的驴子想逃跑,一迈腿,却被狮子皮绊住了,怎么也跑不了。狐狸扑了过来,一口把这头蠢驴咬死了。
披上狮子皮,就以为自己是狮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蠢驴就是蠢驴,本事是靠练出来的,一招一式都需要苦功夫,不是靠装出来的,假借狮子皮装出来的威严,当然不可能长久,这是一揭就穿的谎言。撒谎者到头来被自己蒙骗,丢掉了性命,活该。
(陈思丹/编译,选自《伊索寓言》,有改动)
1.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羸弱 引颈高亢 蒙骗 栩栩如生
2.给本则寓言拟一个标题。
【关键词】 幼儿教育;幼儿文学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文学欣赏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符号的解读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满足,幼儿文学则是以最简单有趣的语言内容来帮助幼儿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幼儿接触文学的阶段主要分为家庭儿童文学阅读与幼儿园学校教育阶段。虽然幼儿对于文学的理解能力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也没有充足的文化基础,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帮助,幼儿可以以聆听、或者拼音阅读的方式来很好的感受文学中的情感。因此,在教师或者成人的帮助下,开展有效的幼儿文学欣赏教学,对于幼儿成长阶段有着显著的必要性。
一、改变传统教育的误区,提升幼儿文学的教育地位
开展好幼儿文学欣赏教学首先要从教育的思想观念转变着手,传统的观念认为幼儿的智力发展或者是知识水平不足以达到接受文学欣赏教育的层次,因此,传统幼儿教育往往以语言教学提升幼儿语言应用能力,游戏教学提升幼儿娱乐性,启发教学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这些教学的方式在帮助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却无法帮助幼儿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也不能通过有效的文学作品让幼儿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满足,因此,幼儿文学欣赏教学的缺失对于幼儿精神世界的丰富造成极大的阻碍。例如传统的幼儿培养过程中,幼儿接触最多是幼儿玩具,在整个市场的统计中,幼儿玩具和幼儿服饰占据了幼儿用品的最大比例,同时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读物也非常的少,相反,积木一类的小玩具却非常的充足,大多数传统幼儿园都只是大量的购进儿童玩具,以吸引学生娱乐玩耍。在育儿知识普及以及国家对于幼儿教师严格要求后,我国的幼儿文学才从传统的观念中突破出来,成为幼儿培育和教学的主要载体。因此,改变传统幼儿教育的误区,提升幼儿文学的教育地位,才能真正的开展好幼儿文学欣赏的教育工作,提升幼儿的精神世界。
二、合理选择教材,提升幼儿文学的质量
我国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水平提升后逐步获得了幼儿用品市场的份额,但是在幼儿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幼儿书籍只注重发行速度以及销售量,而忽视了幼儿文学本身的质量,因此在庞大的幼儿文学市场上,书籍质量参差不齐,内容的适宜性也有待考究。在开展幼儿文学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时,教材的选择应当作为幼儿文学欣赏教学中的重要工作,以教材的优质性推动幼儿文学欣赏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经典幼儿文学《三只小猪的故事》,以平实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为载体,让幼儿学生在书本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个人努力、勤劳的重要性。在开展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这本教材,通过趣味故事朗读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幼儿对于作品欣赏的兴趣。朴实的语言可以让幼儿直接感受故事内容所表述的部分哲理,再加上成人或者教师的帮助,幼儿对于文学中所展示的哲理可以有深刻的理解,幼儿文学赏析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主题情景创立,带领幼儿走入文学世界
幼儿对于文学欣赏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足的提升,因此在幼儿文学欣赏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很容易对文学书籍失去兴趣或者是因为注意力的不集中而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如果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为幼儿文学欣赏教学设立合理的情景主题,带领幼儿走入文学世界,那么在主题情景的熏陶下,幼儿对于文学欣赏的学习兴趣更浓,对哲理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
课堂情景的设立是幼儿文学欣赏的最佳方式,在文学欣赏教学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文学中的故事情节,在班级设立各个特定的情景,并邀请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例如聪明的一休、三只小猪、聪明的小白兔等等,使得学生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感受文学中的乐趣、体味文学中所折射的道理,而教师需要做好指引的工作,帮助学生自行进行知识的探索,以活跃的课堂氛围带动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选拔专业的师资队伍,开展好幼儿文学教育
近几年来,国家对于幼教的培养与选拔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同时对于幼教的资格认定以及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幼儿园在选拔师资的过程中,除了对于学历、普通话、艺术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强化教师耐心、文学素养、表达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只有借助综合水平高的教师开展幼儿文学欣赏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果来提升幼儿文学素养。
论文摘要: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文学欣赏》课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精心选择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创设研讨与互动的教学情境等方式,都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
开设文学欣赏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所以,目前还没有固定统一的教材可供使用,而面对涉猎文学作品相对少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选择哪些文学作品,这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为此,在开课前,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了解学生的欣赏趣味。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学生的欣赏趣味不一样。有喜欢古典文学的,有喜欢现当代文学的,有喜欢台湾文学的,有喜欢外国文学的,这样,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应尽量顾及每个学生的兴趣,有的放矢。同时,也应选择一些他们不熟悉但非常重要的作品穿插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欣赏趣味,而且还可丰富他们的学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应让学生认识到,名著思想深邃、艺术精湛,阅读和欣赏名著是一生一世的精神享受,课堂学习只是让他们走近名著,感受名著,从而喜欢名著,只有不断地阅读、理解名著,他们的精神世界才会不断丰富宽广。
随着影视、网络的普及,学生的文本阅读量越来越少,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巨著读过原著的人寥寥无几,多数学生是从影视上了解故事情节的,无法感受原著的语言美。建构主义研究表明,人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是一个主体不断建构的过程,即只有通过个体的真实体验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是最有效的。因此,要特别强调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每次开课之前,把要讲的篇目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在课堂上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读评论文章,以免先人为主的评论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个体见解。而对于一些诗词,可以采用课堂诵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在诵读中分享文本中的情慷。最有价值的尝试是自编自改文本剧情的方式:学生以“导演”的身份进人文本,对其中的结构、情节、人物设置进行自己有特色的删改和重新编排。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再创造的兴趣,使学生与作品问的交互作用得以深人,从而丰富自身的艺术经验。
2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和引领作用
将课堂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理念转变,必将有效提升和活跃课堂气氛。而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经常是被动、机械的教育对象,没有作为主动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压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文学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可针对某一作家或作品,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名著名片,然后谈观后感。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仅在课后阅读了许多作品,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更有许多同学把改编成影视的名著与原作进行比较讨论。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更善于听取和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给予各种不同意见以充分表达的机会。同时,还要不时地给他们以启发、引导。课堂上,老师既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要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心世界、有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学生思考的成熟与否,观点的幼稚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是激活学生思维,形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3创设崭新的教学情境
3.1学生研讨式
对话教学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教学理念,它提倡建立自由、开放的心理场境,体现民主、平等、自由、开放、沟通、合作等特征,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意识和自由开放的个性,力求创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建立和谐氛围,是创设充分参与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前提。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不轻易指责或批评学生,常给学生以鼓励和支持,使学生心情舒畅、兴趣盎然、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创没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例如,在欣赏金庸小说时,设定的情景是“金庸小说研讨会”,同学们坐成圆桌式,畅所欲言,教师不加任何评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谈到金庸小说中的“大侠”时,有的认为是郭靖,因为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有的认为是令狐冲,因为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则认为是萧峰,因为他为了和平,为了阻止大宋与契丹两国交兵而不惜牺牲性命。在谈到谁的武功最高时,有的学生说是韦小宝,因为他的逃跑功最厉害(不时引起哄堂大笑)。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使之满腔热情地投人学习。
关键词:文学欣赏 再创造 主体因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唤起读者愉悦的审美机制。文学欣赏是文学作品(即欣赏客体)在读者(即欣赏主体)方面引起的一种思维活动,是读者运用思维器官,依靠想象和联想,对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和思索,从而获得美的感染和愉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的特殊审美活动。
文学欣赏,相对于造型、表演及其他综合性艺术的欣赏,既不是感官刺激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复映现象,再现形象,而是欣赏者通过语言媒介,利用想象与联想,依靠自己的内在素养,结合阅读时的情境。去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体味艺术境界,领会思想内容,激起情感反应,最终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达到文学欣赏的最佳境界。这一过程。就是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比如:欣赏元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三个“鼎足对”中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如果消极、被动地去感知,这不过是一堆毫无雕饰的名词而已;如若积极、主动地去想象、联想的话,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个意象,再把这一连串意象置入“夕阳西下”的时空背景下,最终又组合成一幅渗透着天涯孤客羁旅愁思之情的秋景图:“断肠人”目含企盼,心怀凄凉,面容憔悴,周身疲惫,在这岁之暮、日之暮,独自信马流落天涯……作者早年热衷功名,一生并未得志,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凄凉之感,通过这一再现的形象传递给了欣赏者。并引发其强烈的共鸣。欣赏者对作品中人物、景物及意蕴的把握,全靠在对全文28个字所传递出的信息的理解、感悟,联想和想像基础上的欣赏再创造。
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是达到文学欣赏最佳境界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等而有所加工改造,于是欣赏者头脑里再现的形象,既有作品中客观形象的确定性与规定性,又有欣赏者的独创性、新颖性,因此,欣赏主体再创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欣赏的质量和效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的文学欣赏再创造能力同其他许多方面的能力一样,因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呈现出差异性。本文主要就欣赏主体后天的非确定因素简析如下:
一、欣赏主体一定的人生阅历和艺术思维能力是进行文学欣赏再创造的关键因素
欣赏文学作品,对文学形象进行再创造,必须对文学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有相当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要能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要有一定的艺术感受力和分析理解力。
1 必要的人生经验。生活是培育想象之花的沃土,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才能由此及彼,浮想联翩,创造出新的形象。文学欣赏中的想象和联想,是以欣赏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
小时候欣赏大人们讲的童话故事、儿歌,全靠那时的一点直接生活经验。长大后随着阅读作品内容、艺术的渐趋复杂,对欣赏者人生阅历和相应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文学欣赏再创造离不开必要的人生经验,因为文学和经验都由人生而来,怎样看人生。就怎样看文学。一般说来,生长在北方的人,更能体味“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壮丽景色;久居南方的人,则易领略“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的秀美风光。一个足不出户、孤陋寡闻、头脑闭塞的人,是很难具有生动丰富的想象力的。对人生有相同的感受或相同的见解,千山万水也如比邻而居,否则,咫尺之遥也成天涯陌路。人生是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通道。以人生说文学,如平湖荡舟。无所不通;脱离了人生谈文学,就会越谈越玄。
2 欣赏者的文化素养。文学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简单与复杂,浅露与深邃,单义与多义,明确与朦胧之分。欣赏主体文化知识的多少,规范着欣赏的范围与深度。一个人文化艺术修养越深厚,思想认识水平越高,他在文学欣赏的再创造活动中也就越得心应手,其文学欣赏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就越强。许多优秀的世界名著,至今只能在我国“文化密集区”流行,而不能远播农村,主要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再如我国古代的诗、词、曲。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可由于同样的原因,它们也不能为世界广泛接受。即使是本国读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最多也只能得其皮毛,很难使欣赏递上层楼,成为真正的赏心乐事。总之,对于某种以特殊文化为依托的文学作品,你掌握了有关知识,它才会对你产生魅力:你不能突破知识的局限,横在你面前的,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欣赏主体良好的处境和健康的心境是文学欣赏再创造的重要保障
文学欣赏所处的环境,影响着主体的心境,最终影响文学欣赏再创造的效果,处境不同,效果则异。良好的心境是进入最佳欣赏状态的前提与基础。
1 欣赏主体的处境。欣赏主体阅读作品时的处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所处的环境与时令,属文学欣赏主体的外部条件。文学欣赏要求主体保持注意的稳定,尤其是长篇巨著。人物众多,场面纷繁,情节复杂,矛盾交错,加之形象意蕴的丰富性与不确定性,主体在欣赏过程中如不发挥注意的作用,是很难对作品有较完整、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的。即使欣赏四句短诗,也要凝神静气,反复地吟咏、玩味、推敲,才能由不具形象性的语言符号最终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情感氛围、人生哲理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虽说注意是靠人的意志、毅力来维持,但表现在视觉与听觉上的外界刺激,也会干扰和影响注意力的集中,特别是心理素质较差的人更容易使注意力分散与转移。因此,欣赏主体必须对欣赏环境作出合适的选择。另外,气候、时间对注意力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异常的天气现象会导致人的注意力分散:欣赏时间过于零碎分散,注意力也不易集中:时间过长,人的精力下降,注意力的质量也会大减。所以,要想达到文学欣赏的最佳境界,还要对欣赏时间作科学合理的安排。
2 欣赏者阅读作品时的心境。文学欣赏的心境,是指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的心情、心态。人的注意力,尽管受外部条件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却是人的心理素质。文学欣赏中主体要充分发挥心理功能的作用,获得较佳的审美效果,还须具有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心态。
心情指主体某段时间的情感状态。人有杂念,难于凝神:七情过度,难于集思。甚至,恶劣的心情还会使人失去文学欣赏的欲望。另外,由于情感总是与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求有关,主观色彩极浓,加之处于动态之中,因此,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作品或作品中同一人物、事件。产生不同的爱与憎、褒与贬,肯定与否定都与主体的心情有关。所以。文学欣赏主体应保持不浮不躁的良好心情,即所谓闲情逸致,与欣赏客体作到交流感应,以获得较佳的审美效果。
文学欣赏的心态,主要指文学欣赏过程中具有普遍性的审美态度。审美态度尽管表现多种多样,但最突出的莫过于审美与功利的关系,倘若二者失衡,要么混淆艺术与真实的界限,主体就会以实用态度取代审美态度。要么主体就会完全处于“静观”状态,不能从文学欣赏中受到熏陶感染,失去审美与社会效果。清代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余弱冠时读书杭州,闻有贾人女明艳工诗,以嗜(红楼梦>致成瘵疾。当绵慑时,父母以是书贻祸,取投诸火。女在床,乃大哭曰:‘奈何烧杀我宝玉!’遂死。杭州人传以为笑。”这种悲剧在文学欣赏史上不乏其例。究其原因,就是欣赏主体缺乏健康的心态,没有处理好审美与功利的关系,混淆了艺术与真实的界限,用实用态度取代审美态度。文学欣赏。由于既有审美功能又有社会功能。主体在获取审美享受的同时还要净化自己,从作品中获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文学欣赏的健康心态,主要是处理好审美态度中审美与功利的正确关系,使二者不要失衡,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但又不能离得太远。文学欣赏主体既要能够进入作品,真实细腻地感受人物的悲喜忧愁,与人物一道去品味生活的甘甜酸苦,但他又可随时摆脱作品中的人物,拉开距离进行审美观照,“不即不离”,这才应该是文学欣赏的最佳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