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实务论文

会计实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1 01:04: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实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实务论文

篇(1)

(一)全面广阔

会计实务信息化的全面性和广阔性包括两方面,首先,在会计实务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结合传统会计行业知识,计算机理论技术知识以及信息化处理知识,涵盖知识面非常全面;其次,会计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会应用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延伸领域广阔,用途非常之大。

(二)灵活开放

实现会计实务信息化,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是最大的便利,其在从事会计工作中对于不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得到正确解答,大大缩短了获取会计信息的时间。同时会计信息化技术可以在互联网平台建立会计人员交流论坛,极大便利了会计从业人员对于专业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其灵活多样和开放的工作方式在信息化过程中得到体现。

(三)多元发展

会计实务信息的多元性发展体现在会计专业获得信息的多元性和处理工作的多元性等方面;例如,资金的流动,目前网银和支付宝在国内的使用人群不断上升,传统的支付方式显得有些落伍,会计信息审核同样需要实现信息化,以保证资金在信息化运作过程中的监管。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同样可以使用网银等电子支付方式来代替传统的货币流通形式。此外,会计信息化可以利用图表和影像的方式向客户直观地展现会计成果,通俗易懂。

(四)良好兼容

要使得会计实务信息化顺利进行,必须保证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兼容并蓄,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这一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化工作流程要求,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展开。例如,现阶段会计信息化主要吸收的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在后续的发展过程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管理经济学、统计学、数理分析等多种方法。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一)对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形式的影响

传统的会计实务工作主要是对企业或机构的会计资料从事特定的数据分析、统计和计算,传统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还需要对主要实务进行审核、统计和分析。然后,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会计人员的需要在掌握传统会计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再学习计算机操作方法和信息数据处理技术方法,对于企业的日常会计事务能够通过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给定了会计预测模型,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和预判。简单来说,会计从业人员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懂得传统会计知识,还要掌握信息化操作方法,多元化发展,保证企业会计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对会计传统分析方法的影响

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做完后,必须对会计工作方法和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分析过程中,要以会计核算资料为核心,结合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等相关专业知识,对会计工作的过程推理和论证,发现错误要及时改进,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在会计核算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还需要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对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进行预测,找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发现问题,要积极响应,找出解决方案。会计信息化过程中,企业应该从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尽量将会计信息整合到信息网络中,通过电子计算机快速处理和分析得到结论,这一方法设施的前提的会计人员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只有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掌握会计信息相关技术,才能够利用好信息化的优势,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降低会计任务工作难度,缩短会计分析时间,大大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确切性和实时性。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利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会计实务信息化的方法

(一)提高会计信息化意识

信息技术不断扩张到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效率。传统的会计行业也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注入新的的活力,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放弃保守和固步自封,从新认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化工作意识。只有会计工作者开始转变观念,才能够推动企业会计部门工作方式的转变。

(二)完善会计信息化法律法规

篇(2)

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的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奥尔特加?加赛特,200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需要推进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而研究性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学专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正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然而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专业培养方案雷同、课程体系设置相近问题。近几年来,随着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在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偏重于会计实务的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各高校纷纷采取措施来增加会计理论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70%左右设有会计学专业的本科高校现在已经开设了会计理论课程,但课程名称并不统一,大致可归纳为三类名称:第一类称为会计理论,第二类称为会计理论专题,第三类称为会计理论基础。尽管名称不统一,但是其教学内容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讲授。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开设会计理论课程的高校中,有些教师仍然像会计实务课程一样,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研究性课程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性质

会计理论课程主要是面向高年级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开设,重点介绍会计理论的发展历史、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理论、会计前沿理论、管理会计理论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探索研究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写作以及升学深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它一般设置为选修课,也有高校设置为必修课。通常一周安排2―3课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对本科生而言,学习专业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习会计理论有助于其对会计实务的理解、分析,并对会计实务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加深对会计实务的掌握,因此开设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不但能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和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根据这一思路,可将本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巩固已学会计实务知识。学生前期所学的专业课程大多数是实务性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通过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系统的会计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实务后理论,先简后难,不断拓展实务的范围,启发学生探究在其他可能情况下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总结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更高的应用会计基本知识的能力和处理现实会计实务的能力。亨德里克森(1992)指出,会计理论是一套逻辑严密的原则,能够使实务工作者、投资者和债务人、经理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当前的会计实务,提供评估当前会计实务的概念框架,指导新的实务和程序的建立。可见会计理论对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训练学生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会计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设计上,可以围绕某一理论专题进行课堂研讨。由教师布置研讨专题内容,再由学生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利用课堂时间由学生来展示其研究成果或观点并展开讨论,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献资料向学生介绍会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比如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文献资料搜集方法的同时了解会计研究方法,这为今后学生进一步深造或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

3.提升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和实务处理能力。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之间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比如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理论就是一个理论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理论与实务之间有了一个联系的桥梁,据笔者多年观察发现,在学生学习会计理论课程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变得清晰了,特别是遇到较为新颖的业务,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理论来进行解答。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其专业课程成绩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三、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

(一)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内容

会计理论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理论主要是指财务会计理论,广义的会计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作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可将会计理论按照内容划分为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理论前沿三个部分。

1.会计基本理论。这部分主要是围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的内容,包括会计目标的内涵及主要观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内涵及国际比较。这部分内容是会计理论的主体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2.会计应用理论。这部分主要是有关会计准则理论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渊源、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问题、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定标准问题。这部分内容与现在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协调密切相关,也是各国规范会计实务的主要依据,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

3.会计理论前沿研究。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涌现出的新的会计问题和热点问题,会计理论需要对其做出解释,比如会计行为理论、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碳会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作一定灵活的安排,也可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与研究。

(二)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材选取

教材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依据,尤其对本科生来讲,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综观国内高校会计本科会计理论课程的教材,下面选择以下几本有影响力的著作:

1.《会计理论》,葛家澍、杜兴强著,复旦大学出版社。该著作较早地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并且注重结合中国会计的实际和作者自身的观点来撰写,创新发展了我国的会计理论,是一本会计理论的经典著作,其主要内容如上页表1所示。

2.《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引用、吸收了美国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依照西方会计理论内容和结构撰写,侧重于财务会计理论,其主要内容如表2所示。

3.《会计理论》(第四版),魏明海、龚凯颂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该著作按照财务会计理论、成本控制理论和管理会计理论三部分进行撰写,其特点是内容由浅入深,教材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其主要内容如表3所示。

根据对三部教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会计理论相关著作既存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也存在不同之处,作为研究性课程,我们在选择教材时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其中一部作为教材,其他相关著作作为教学参考,博采众长,使得学生既能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又能关注当前理论前沿的动态和中国特色会计理论的发展。

四、会计理论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法

会计理论是对会计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会计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并不断发展。鉴于在讲授会计理论时,学生已经学习完了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实务性课程,因此在讲授会计理论课程时要突出其理论性与研究性,一方面要系统介绍会计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现有的会计实务,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导入式教学方法

在每一章节讲授理论之前,给出简短的案例来引导、启发学生。例如通过安然事件,引出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以问题导向来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二)合作互动式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讲到底的单项信息传递,而应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需要讨论的专题,由班级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研讨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凝练成为研讨小组的观点,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例如在讲授会计准则国际比较这一专题内容时,笔者就把授课班级分成10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某一国家会计准则制定情况资料的搜集,然后制作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教师在他们讲解的基础上对不正确的地方给予纠正,接着再进行国际比较分析,这样使得学生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都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协调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合作互动式的教学达到了师生互动、合作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的效果。

(三)名作名篇评析课堂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精品力作或专业权威期刊最新的名作名篇,比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杂志上发表的会计类论文,由学生事先进行仔细阅读,并且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再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进行一定的评析,主要围绕论文的选题、论点以及论证方法等几方面展开,这样使得学生对会计论文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了最新的理论前沿动态和创新观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今后学生的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3)

    人们往往将理论等同于科学,常常用一套几乎完全相同的标准来解释“理论”和“科学”。在我们的印象里,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属于科学的知识。我们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属于科学的主要标尺:拒绝主观性,不含价值判断,与客观相符。如果单从概念、原理出发,还看不出会计理论可能并不算是科学。但如果要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准则来衡量,会计理论确实和科学存在很大距离。  

    究竟应以何种标准来界定会计理论的科学性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借助科学哲学的力量。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霍里斯和内尔曾简要归纳过有关科学的准则,其核心内容有:“只有通过检验才能证明知识的正确性;分析性论述没有事实依据;检验一种理论,就是看这种理论的预测是否成功;科学中不存在价值判断等。”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创立了“证伪主义”。他在否认经验“证实”的前提下,提出了科学的划界标准:“一个命题只要它是可检验的,可证伪的,就是科学的;反之,不可检验的,不能被证伪的,就属于非科学的。”拉卡托斯认为,任何理论,凡能预计新事物就是科学的,否则就是不科学的。总结以上几种观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任何理论的科学性都要通过检验来下结论。一般认为,一种理论的基本检验是它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也曾明确指出:“会计理论真要在开拓会计的理解上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上有说服力,它们就必须接受检验或证实。这种检验包括:①关于现实世界的前提,应该以报表和可观察的现象一致为依据;②各种理论说明的相互关系,应该就其合理的一贯性予以检验;③如果任何一个前提是以价值判断或无说服力的经验检验为依据的,其理论结论或经过检验的假设应受独立的经验检验。”按照亨德里克森的论述,一种会计理论若能经受住这三方面的检验,其科学性就相对可靠。  

    二、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科学性的比较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的前提,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又是衡量研究方法科学性的极为重要的标准,研究方法和利用这种研究方法形成的理论在科学性上是统一的。目前主流会计理论就其研究方法而言,可分为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  

    规范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基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性要求,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它采用“前提——推论”的研究路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研究的过程主要借助于抽象推理。它的缺陷在于研究结果难以验证,不能为自身提供科学性的依据,它的科学性需要利用实证的方法来检验。  

    实证会计理论则是一套关于会计“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为解释现行会计实务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它采用“假设——推论”的研究路径,主要方法是实证方法,主要内容是证伪。它不是以个人的知识和价值观来判断,而是建立在实际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尽可能排除研究对象作为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这就使研究具备了可验证的特点,从而突出了它的科学性。  

    就科学性而言,实证会计理论优于规范会计理论。这种优越性来自于实证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实证方法引入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注重经验检验,所获取的证据是客观的、可直接或间接观察的事实,因而有助于消除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的不切实际的假设以及价值判断;实证研究中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能以数量化的形式,较精确地描述会计现象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理论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精确性。这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方法论上的特点,使实证会计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可以评价现有会计原则的合理性,这是规范会计理论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有人甚至认为,只有实证方法应用于会计领域之后,会计理论的研究才具备了科学的性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①实证研究方法并不排斥规范研究方法,只是强调“假设——推论”范式,因其特有的科学性,已成为主流的研究范式。一方面,在这一范式中充分运用了归纳和演绎的方法,例如:形成合理的会计假设时运用归纳法,指导会计理论时运用演绎的方法;另一方面,规范研究如果仅借助于抽象思维,它的可靠性就可能受到质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研究缺乏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实际验证。实证研究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所以说,实证分析亦是得出规范理论的必由之路。②实证会计理论并不排斥规范会计理论。规范会计理论在对会计实务的规范和指导上有其存在的价值,而且规范研究有利于诞生新思想、创造新知识、提出新的假设命题。但规范会计理论只有建立在实证会计理论的基础上才更具有科学合理性。 

    三、会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潮流  

    正因为实证会计理论的科学性,从本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在科学哲学思潮的感召下,伴随把经济学和管理学变为科学的呼声,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掀起了一场范式革命,拉开了会计学科学化的序幕。经过30年的努力,科学主义的会计学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在为“决策有用”这一会计目标寻求可验证命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信息观、计量观、契约观三大理论架构,成为当代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和基本范式。会计学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从手艺发展为技术。再从技术发展成艺术,30年前终于踏上了科学化的不归路。  

    体现会计理论研究科学化趋势的实证研究,到80年代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如美国《会计理论》(The Accounting Review)、《会计经济学》(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除一些评论性文章外.几乎找不到非实证研究的论文。英国的代表性杂志《会计组织与行为》(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Behavior)从 80年代起,也大量刊登实证研究的论文。可以说,当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研究,都可以归入实证研究的范围。会计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实证研究的完善与发展,以及更科学的研究方法的创立与应用。据台湾《会计研究月刊》第107期介绍,台湾五所大学94届毕业生的85篇硕士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都是实证研究的方法。总之,会计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潮流已席卷全球,除了顺应这股潮流之外别无选择。  

篇(4)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解决的首要难题。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这对指导企业环境会计实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企业环境会计实务中的复杂个案会不断突破理论,给理论提出新的课题。因此,环境会计应在会计实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并进而推动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完善。本文从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与当前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相衔接的、过渡性的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并进一步提出推动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环境会计 可持续发展 核算体系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环境管理的实践看,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健全环境法律法规、解决环保技术问题,更需要加强管理,而加强环境管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对环境保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对企业环境责任的争论中,企业的角色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生态人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准确有效地计量企业的环境盈利和损失,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的环境业绩,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问题至关重要。而会计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它与环保的有效结合,必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

国际上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73年马林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我国开展环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当时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提出来的,但其在会计学界并不被重视。直到9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我国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会计理论体系。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与发展白皮书》,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我国建立环境会计体系,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并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于1992年发表的《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则标志着我国系统研究西方环境会计体系的开始。笔者利用中国科技期刊网和中国期刊网,以“环境会计”、“绿色会计”、“生态会计”为关键字,搜索从1980年到2010年发表的论文,共检索出论文1625篇,涉及刊物469种。从论文选题上看,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范围已比较全面,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大多数文章集中在基础研究和环境财务会计实务等少数几类选题上。从研究内容来看,涉及到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内涵、必要性、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会计计量、基本假设、信息披露、成本核算、环境审计、国外环境会计介绍等等。应该说,研究内容是非常全面的。但是,其中主要是规范研究,只有少数实证研究,而理论研究的成果却没有能够体现在会计实务中。

二、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比较国外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已向环境会计准则与制度等方面纵深发展,目前国内的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层次,而且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没有达成共识,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笔者认为,不仅要看到这些技术上的障碍,我们更应该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和揭示存在这些障碍的内在根源。

通过对国内环境会计的认真研究和思考,笔者初步总结出制约环境会计快速发展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缺乏推动环境会计实施的动力和必要的激励机制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实务推行缓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外部不经济性”没有内在化。所谓“外部不经济性”,是指那些由企业经济活动引起的,尚不能确切计量,并且由于各种原因而未由企业承担的不良环境后果。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之所以选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企业的发展,固然原因很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企业确实能够从环境破坏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环境污染所形成的“外部不经济性”没有得到内在化,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环境资源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使环境破坏者能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众多的环境污染者无所顾及地破坏环境,而根本不考虑进行有效治理,甚至根本不进行治理。根据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环保部门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非常有限,无从形成震慑,更无法与企业造成的社会损失相提并论。正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企业缺少治理污染的内在动力。

(二)环境会计的计量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所谓计量,就是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的货币表现。对环境会计的计量方法,虽然目前我国不少学者在借鉴环境经济学估价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学术界就计量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看法,国家在这方面也没有具体的规定,因而在实际操作时缺乏依据,同时,企业之间在环境问题上不具有可比性,客观上为环境会计的推广制造了障碍。传统的会计计量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针对环境会计的特殊性,学者们对其计量方法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笔者认为:虽然这些计量方法的提出都比较独特,但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务操作存在一定难度。

(三)与实施环境会计配套的业绩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企业引入环境会计,客观上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将整个系统都与环境挂钩,企业中的经营业绩评价系统也不例外,评价和奖惩活动都应包括与个人或团体相关的环境问题。比如企业现在有几个投资项目可供选择,其中,有一项目根据评价指标测算,其盈利状况比其他项目稍差,但若考虑环境因素却是最优项。在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下,该项目可能被认为是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相悖的行为而不被提倡,导致企业经理们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放弃有利于保护环境的行为。可见,传统的业绩评价系统已成为实施环境会计的一个障碍。

三、对我国发展环境会计的建议

实践证明,不断完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的、规范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目标的重要基础。

(一)完善法律制度

环境会计制度的建立必须有法可依。虽然我国近年相继出台《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规,但这些法规主要是通过罚款等财务手段强化企业内部工作,没有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要求,其结果必然是减弱企业的环境保护压力,影响相关人员的正确决策。国家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企业最低限度的披露进行约束和强制。

(二)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会计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研究工作要分阶段进行,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会计研究的指导思想,加强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加大资金投入,成立各级研究机构,组织经济学家、环保专家及会计实务工作者密切配合,加大绿色会计理论研究及实施的力度。

(三)加强国际交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

西方会计同行在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方面比我们先行一步。一些西方国家如荷兰、加拿大等,早已开始着手通过连接环境资源统计与国家会计账目的关系来确定清洁污染的经济成本。在美国,有些州已修改法律,要求那些引起污染的部门

承担清洁环境的成本,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经济原则。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早已按照有关国家财富计量的要求在国家资产负债表上加入了自然资源的内容。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应吸收各国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借鉴其实务经验与教训,取长补短,设计出适合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方法。

(四)搞好试点工作,由点带面,逐步推广

考虑到我国特有的国情,实行环境会计不能照搬他国现成的模式,只能在吸取他国好的经验的同时,通过环境会计在本国的实践,不断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制度。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行业或企业进行环境会计的试点是一种即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试点工作,不断验证和完善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在其他的地区、行业或企业加以推广。

(五)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

绿色经营是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与ISO14000系列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它贯穿于企业整体经营系统之中,如“为环境而设计”、“绿色融资”、“绿色采购”等。绿色经营系统是企业为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相协调,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在决策与经营活动中注入“绿色(或环保)理念”,以绿色理念重塑的企业整体的经营运作流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是绿色经营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只有在企业建立起绿色经营系统,才能为环境会计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

(六)作好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

由于环境会计的复杂性,实行环境会计,必然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难度。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会计人员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境危机意识,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适应时展的要求。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自然资源较少,而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更加重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只有作为最终消费者的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环境意识,才能保证环境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达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通过充分的宣传,要使消费者对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都建立起“绿色消费主义”理念。“绿色消费主义”是指消费者在对商品进行选择时关注企业的环境保护状况,不从环境保护不力(如造成较大环境污染、不节省能源、不节约资源)的企业那里购买产品。为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将不得不采取措施改进环保状况。“绿色消费主义”的理念将形成完整的绿色供应链,迫使整体产业都“绿色”起来。所以,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使实行环境会计,对外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成为企业的自主选择。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会计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如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教师教学专业水平有限、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差等。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几点对策。

会计教育改革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伴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完整的会计专业教育体系,而且在会计教育的基础条件与会计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实质性的跨越与全面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会计人才。会计教育改革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呈现出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构建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尽管我国的会计教育事业,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在现有的会计教育模式中,仍然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的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使得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缺少灵活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际操作经验更是匮乏,就业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因此,很多公司倾向聘用有实地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高等会计教育是培养会计人才的主要手段,而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远不及社会的发展速度,由于现有会计教育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得高等会计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困难的问题。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的高等会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转换运行机制,培养出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的财会工作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会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高等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不够健全,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教育内容落后于会计实践,视野狭窄。我国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会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造成内容遗漏;二是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从会计课程体系来看,各门会计课程中实践课时远远少于理论课时,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很差。

2、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会计本科教育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教学方法上看,会计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课程为主的传统型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灌输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能力。从教学手段看,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比较普及,但情景模拟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尚未运用,造成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较少,教学效果欠佳,不能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作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应用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差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而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高校基本上都有会计实务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但课时较少,所学内容有限,也难以实现一对一指导,这就使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在校外实践环节,由于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企事业单位大都不愿意接收学生实习,学生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给学生在毕业寻找工作时带来很大的障碍。

三、构建新型会计教育模式的对策

1、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会计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划分太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等院校要整合有关专业,淡化专业界限,避免不规范的专业划分。另外,高等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普遍存在着专业课程过于狭窄、基础课程设置较少等问题,高等院校应当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增设相关学科的课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完整性,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

2、建设模拟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要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使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的工作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建设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通过校内模拟实习来加强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学生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在模拟实验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应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经济业务,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在进行模拟实验时学生可以通过定期岗位轮换,达到会计实践的系统全面性。

(2)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高校应该积极寻求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聘请企业会计人员担任实习导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在校外实习,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实际业务和资料,通过对会计实务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锻炼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3、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会计教师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其具备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强其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能力;会计教师应当在从事教学与科研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定期到企业去调查研究,或者以提供咨询服务的方式参与企业业务,分析会计实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采用灵活多样的会计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讲解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篇(6)

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构建了由六个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本模块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起点,更是有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入口教育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一学期完成,可以安排30个学时。项目1主要向学生介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要求、三年学习进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项目2主要向学生介绍企业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等内容以及企业系统中的信息流、控制流、人员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等流动规程,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性质和类型、各类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层级、生产经营过程、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将来面临的生存环境,了解企业作为经济体是自己将来工作的依靠。项目3向学生介绍会计职业准入的基本条件、会计岗位设置、会计职称职务系列等级、会计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环境,充分认识当前专业学习与将来进入这一职业的相关性,为将来就业未雨绸缪。

2“.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一体化”课程学习模块是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形成的关键。“一体化”课程是指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同时还有实践技能训练的安排,使专业知识及时应用于技能训练,通过技能训练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有效协同。为此,需将原来独立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围绕专业核心能力进行有机整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包括:会计基础(含原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初级会计实务(含原初级会计实务和会计分岗位实训)、成本核算与分析(含原成本会计和成本会计实训)、税务核算与申报(含原税法、税务会计和纳税申报实训)、会计电算化(含原会计电算化和财务软件应用)等。以初级会计实务“一体化”课程为例,在讲完“存货”项目后,随即安排“存货岗位”的实训教学,实现“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做一体”,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脱节带来的弊端。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一体化”课程体系模块的完成,为本模块的综合训练奠定了基础。本模块培养学生的资料检索阅读能力、会计分析能力和会计判断能力,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各项业务技能的一种全面训练。本模块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经济业务分析、凭证填制、记账、对账、结账、报表编制以及财务分析等。手工会计综合训练需要4个教学周,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除了培养学生手工会计综合处理能力,还应当培养学生熟悉电算化操作流程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本模块主要根据手工会计综合训练的资料,训练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电算化账务处理,以电算化处理结果验证手工会计实训结果,实现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有效结合。本模块需要1个教学周,可安排在第四学期。

5.顶岗实习模块。前面模块的训练采用的是虚拟公司的虚拟业务数据,如何获得企业真实业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本实践阶段的关键。因此,顶岗实习可考虑通过“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来实现。“校中厂”的建立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出资,以企方代表为法定代表人,利用校内场所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记账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二是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在校内落脚办公。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内容和项目的校外基地。“校中厂”和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免费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该模块可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绝大部分学生在此期间可以轮流、分批次接触到真实会计工作环境和真实环境下的真实会计业务。

6.毕业论文模块。该模块不再要求论文拘泥于一种形式,拘泥于字数和格式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考虑采用社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等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实践环节主要考核和观察论文是否体现了一定的专业相关性,是否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该模块安排在第六学期完成。

二、“任务驱动”模式嵌入

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基础上,将各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出若干个项目和任务,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嵌入到每一个模块中,通过实施和评价每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来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1.专业入口教育模块的任务嵌入。如图1所示,该模块内容分解为3个项目。项目1由专业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写出专业认知体会。项目2由专任教师具体实施,组织形式是讲解企业有关知识,观看知名企业宣传片,观看典型生产营运流程视频,介绍企业成长发展史,进行企业经营ERP沙盘演练,探讨财务问题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等。每个教学班安排18学时,本项目下安排1项任务,要求学生写出企业认知体会。项目3由兼职教师或兼职教授具体实施,每个教学班安排6学时。本项目组织形式是介绍企业会计机构设置及其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称职务系列及晋升要求,讲解会计职业准入要求、会计人员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报考条件,分析我国会计职业环境以及会计工作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本项目安排2项学习任务,任务1要求学生写出职业认知体会,任务2要求学生写出三年学习打算和未来工作规划。

2“.一体化”课程模块的任务嵌入。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将每门“一体化”课程内容整合、序化为若干个学习项目,在每个项目中嵌入不同的学习性任务与实训性任务,两类任务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穿行,通过任务的驱动来开展课程内容的教学。以“一体化”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嵌入(如下表),先按照岗位和工作要求将该课程内容整合为12个学习项目,然后依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应达到的工作能力,将每个学习项目分解为若干项任务。

3.手工会计综合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以一个虚拟企业为会计主体,以包含各种业务类型和经济内容的虚拟会计单据为资料,以手工处理方式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全部账务处理流程,训练学生个体运用“一体化”课程所学知识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本模块嵌入9项任务,包括设账建账;原始单据填制、审核与分析;分析经济业务内容,完成相关计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等。

4.电算化上机训练模块的任务嵌入。本模块根据第3模块的综合性资料和结果,利用企业常用财务软件,完成从账套建立到报表生成的电算化全过程账务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账处理结果的相互验证和处理手段的有机结合。本模块嵌入6项任务,包括账套初始化,使用供应链、总账等子系统等。

5.顶岗实习模块的任务嵌入。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必经途径。无论在“校中厂”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外紧密合作型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均需完成两项任务,任务1是根据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真实业务,完成真实性的会计作品,任务2是撰写顶岗实习心得体会或实习报告。

6.毕业论文模块的任务嵌入。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其会计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有效途径。毕业论文模块强调论文的实质效果,而不必注重其形式。本模块可提供如下几项任务供学生选择,但不局限于这几种任务形式:任务1是撰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可以是综合性分析报告,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分析报告;任务2是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即调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现象,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分析;任务3是撰写企业运营问题诊断报告,即以实习企业运营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运营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办法;任务4是撰写企业财务问题解决方案,即以实习企业财务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供几种解决方案,并从中择优。学生只要完成其中一项任务即可。

三、实践教学评价

篇(7)

会计准则是对会计信息的加工、披露等具有约束作用的规则,是企业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其经济活动的标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会计的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跨越国界,并对其他国家会计实务产生影响(汪祥耀,2001)。会计的国际化经历了从国际协调到国际趋同的过程。2001年,国际会计准委员会(IASC)改组成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并正式提出趋同的概念以来,国际趋同进程不断深化。目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或与之趋同。国外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准则的制定与完善。国内的研究主要还是模仿国外研究,缺少对我国特殊制度环境、文化传统的考量。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仍具有相当的潜力,也具有紧迫性与重要性,亟待理论界的进一步探索。

本文旨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并提炼出研究框架。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因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三个视角较为系统地梳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成果,进而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构建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框架。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未来研究方向,总结我国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归纳出对我国的启示,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回顾

对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定义,理论界存在多种解释。朱星文(2009)通过对各种不同定义的探讨,指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不同国家的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贸易国际化日益发达的基础上,逐渐相互吸收,相互渗透,从而趋于接近,甚至趋于一致的现象。本文从三个视角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包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因素以及会计准则趋同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

1.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随着世界经济的融合,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在动态的、不断调整中最终走向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事实上,会计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会计准则协调、会计准则趋同两个阶段。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正式提出趋同的概念。然而,国际趋同的概念得到广泛使用是在2006年后。2005年,欧盟27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约7000家上市公司遵循IFRS编制财务报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2009年改组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了IFRS。即使是曾经并不认同会计准则趋同的美国,在2010年,其GAAP与IFRS之间的主要差异基本消失。

我国于2006年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2010年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中国会计准则也实现了与IFRS的基本趋同(王松年,2012)。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了相关准则项目的进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经历重大的变革,一些主要经济体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杨敏,2011)。在这样的背景下,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程面临着新的挑战。

2.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动因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外部环境的推动,其二是内部自身存在的差异。朱星文(2009)认为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而吸引外资则是会计准则趋同的原动力。外资的进入以及兼并收购案例的不断增长,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Nobes与Parker(2004)认为会计准则趋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各国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导致会计实务的差异,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可比性与透明度降低。Ding等(2007)构建了测量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两种类别:缺少和分歧。Nobes(2009)认为这两种测量的差别缺乏有用性,最重要的是会计实务是否在国内公司或国际公司间可比。杨有红与王海滨(2013)认为会计准则自身的差异主要体现为不同准则内容的差异、准则差异的分类与度量以及准则差异导致实务差异。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影响因素

张铁铸与周红(2007)认为会计准则国际化包括形式上国际化与实质上国际化,形式上的国际化指准则本身国际化,实质上的国际化指会计准则规范下的会计实务处理国际化。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因而,本文从会计准则与实务规范两个层面进行综述。

1.会计准则层面。Nobes(1992)研究环境因素对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影响,发现此类因素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Chan和Seow(1996)研究股票收益率与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调整后的盈余以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的关系,发现所得结果受到不同社会制度因素驱动。Hail等(2010)则以金融危机为背景,从经济与政治两个视角分别分析与评估美国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式。研究发现,阻碍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基于经济的成本效益衡量以及国家间的政治博弈。朱星文(2009)认为在我国利润至上的法律环境中,要在收益确认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或一致,引入全面收益表,目前还存在着障碍。

2.会计实务层面。Hofstede(1980)提出的会计文化观最为经典,他认为文化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正式制度在规制或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漏洞,而且还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Gray(1988)进一步发展会计文化观,指出会计人员的价值观源于社会价值观,而会计价值观又会影响会计制度。Lang 等(2006)研究发现在会计准则相同时,公司所处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净利润的可比性。Zeff(2007)认为财务报告可比性受到包括商业和金融文化、会计文化、监管文化等在内的因素影响。Ding等(2007)则发现会计准则的趋同与股票市场以及股权集中度有关。国内研究中,张铁铸与周红(2007)认为现有的研究没有很好地将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两个层面结合起来研究。付玉梅和李庆德(2013)认为会计准则的实施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而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这制约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会计及其准则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因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具有经济后 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方面:

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Barth等(2008)选择了21个国家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更综合的方法,发现使用IFRS后公司盈余管理普遍减少,确认损失更加及时,会计数据也更具价值相关性,这表明使用IFRS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然而,Hung等(2007)研究发现,德国按照IFRS的要求披露的公司与那些没有采用IFRS的公司,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Atwood等(2011)以美国的公司分析,结果表明在IFRS下报告的盈余与未来现金流的紧密程度低于在GAAP下报告的盈余。Ahmed等(2012)则将强制执行IFRS国家与非IFRS国家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对比,但并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不同国内研究方面。

国内研究中,薛爽等(2008)研究表明在新准则下会计信息更具价值相关性,而且由新旧准则引起的会计信息差异提供了增量信息;罗婷等(2008)也得出新会计准则实施显著提高会计数据的价值相关性的结论;刘永泽与孙鬻(2011)研究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发现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金融危机影响。然而,朱凯等(2009)通过比较分析会计准则改革前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发现新准则实施后的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并未显著提高。可见,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国内外研究均未达成一致的结论。

2.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资本市场的反应一般采用事件研究。Armstrong等(2010)研究在欧盟2002年至2005年间采用IFRS的16个关键事件对市场的反应,发现那些能增加采用可能性的事件,对股市有显著的正向作用。Klimezak (2011)则研究强制使用IFRS对波兰公司的影响,发现在使用IFRS前后,年报的公布并没有使股市出现显著的超额收益。国际趋同对资本市场产生经济后果包括资本市场流动性、资本成本、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等。Daske等(2008)研究表明强制执行IFRS使得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增加,而且资本成本降低,企业价值增加。Wang等(2011)发现采用IFRS减少了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Bissessur等(2012)则研究了澳大利亚强制采用IFRS后股市同步性的变化,结果支持了IFRS更能反映公司特质以及更具可比性信息的假设。

国内魏明海(2006)发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并能降低资本成本。朱凯等(2009)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准则改革而产生的投资者信息准确度调整,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资本成本。汪祥耀(2011)从资本成本的角度检验了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实施新准则后我国资本市场整体的资本成本有所下降。但该结论在产业与行业检验中并不适用,行业差异与会计信息环境等因素也将影响会计准则。

3.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其他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等领域。Hail等(2010)研究影响美国公司采用IFRS的政治经济因素,发现公司主要在三方面进行成本收益权衡:一是可比性增加带来的收益;二是节约的报表编制成本;三是由所有公司和美国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而共同承担的一次性转型成本。Ozkan 等(2012)研究了强制采用IFRS对会计信息在高管报酬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IFRS的使用有助于会计盈余质量和可比性的提高,进而促进高管薪酬契约更加合理。国内研究方面,夏冬林与李晓强(2005)认为会计准则的优劣应该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联系。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国际惯例或国际会计准则不难,但由于法律制度、资本市场等不完善,加上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苏黎新等(2009)以香港会计准则趋同为背景,研究审计费用与会计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非IFRS,审计费用对新IFRS下的会计数据更敏感,这表明IFRS提供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审计师的审计工作的开展与决策。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框架

通过文献综述表明:国外的研究已初现体系,国内的研究仍处在模仿阶段,但是潜力巨大,两者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都缺乏较系统的逻辑体系。因而,构建其理论研究框架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具有重要意义。张铁铸和周红(2007)认为要完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必须对研究可能涉及的方面有一个清晰的脉络。

(一)研究框架结构

本文认为,会计准则趋同研究明显的主线是趋同是一个过程,包括一个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方向与路径选择。另一主线则立足会计准则趋同这个过程本身,包括其背景与动因、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因此,本文构建出如图所示的研究框架。

(二)研究框架释义

依据框架的构建思路,图中有横向与纵向两个视角,分别反映两条研究主线。

横向视角反映的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实质与目的。反映的是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这既是研究的主要背景,也是研究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各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方向体现的是该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国内的法制环境以及利益诉求等,并进一步体现在准则趋同的执行方式上,既可以自愿执行也可能迫于某种压力强制执行。因此,在执行的路径上,可以分为“直接使用”“趋同”“认可”与“趋同认可”四种模式。 

纵向视角以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为核心,研究国际趋同的背景与动因、影响国际趋同的因素以及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为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两个层面,而在两个不同的层面,国际趋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影响会计实务的处理,会计实务处理的差异又推动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属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必然具有经济后果。国际趋同经济后果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质量、资本市场与其他社会经济影响三个方面。这表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不仅是制度的变革,也是不同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博弈与均衡。

综上所述,横向视角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的实质与目的,纵向视角则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向,两者不是简单机械的组合,而是具有逻辑联系的有机整体。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以往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多从单一[第一论文 网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教学论文的服 务,欢迎光临dylw.neT]视角或者某几个视角出发,缺乏综合视角的分析。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正有序地向更深程度发展,对于国内的会计学术界而言,尽管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是“舶来品”,但仅仅模仿国外的研究是不够的。因此,本文构建的研究框架,不仅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提炼,也是未来研究的创新源泉。

四、未来研究展望及对我国的启示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兴起,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现有的文献尽管已有多个角度的进展,但尚未有效构建国际趋同的研究框架。同时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在研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影响因素时,没有对不同国家趋同水平差异进行解释;在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时,没有考虑不同国家机构影响力的差异。在研究对象上,基于新兴经济体的国际趋同研究成果很少;在研究结论上,由于样本与数据的差异导致结果的多样化,降低了研究的指导意义。因此,未来的研究要逐步克服这些问题,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寻找创新点。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意义重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个过程也许会很艰难,也会很漫长,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不懈努力。因此,本文结合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构建,总结出如下启示:首先,要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与经济环境。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改革仍是当前的主题,这就决定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而是要结合转型经济的特点,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市场并不完善的现实,坚定立足于制度环境、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以及经济基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路径。其次,要拓宽研究视角。既包括在研究框架内的创新,也包括在研究框架之外的突破;既要有横向的国家之间的比较,又要有纵向的时间维度比较。既要懂得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重视国际视野,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放在世界政治经济背景下考量。最后,要促进研究方法创新。既要注重规范研究,也要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既要参考借鉴国外的研究模型,又要创新发展具有中国背景的模型;既有强调理论对实务的指导作用,也不应忽略实务对理论的促进作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研究要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并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汪祥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J].财贸研究,2001(4).

[2] 夏冬林,李晓强.国际间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的差异、协调与制度环境 [J].会计研究,2005(1).

[3] 魏明海.我国会计协调测定与政策研究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 张铁铸,周红.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研究:一个综述 [J].财贸研究,2007(3).

[5] 罗婷,薛健.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J].中国会计评论,2008(2).

[6] 朱星文.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中国视角 [J].当代财经,2009(2).

[7] 朱凯,赵旭颖,孙红. 会计准则改革、信息准确度与价值相关性——基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 [J].管理世界, 2009(4).

[8] 苏黎新,孙咏菁,姚军. 香港会计准则与IFRS全面趋同的影响:基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和审计师反应的证据 [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9(4).

[9] 刘永泽,孙鬻.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的经验研究 [J].会计研究,2011(2).

[10] 汪祥耀,叶正虹.执行新会计准则是否降低了股权资本成本 [J].中国工业经济,2011(3).

[11] 杨敏.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与我国的应对举措 [J]. 会计研究,2011(9).

[12] 王华,刘晓华.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实证研究 [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2).

[13] 王松年.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1).

[14] 伍中信,曾峻.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文献回顾与启示 [J].财经论丛,2013(5).

[15] 杨有红,王海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综述与展望 [J].会计之友,2013(8).

[16] 付玉梅,李庆德.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困境及对策 [J].中国农业会计,2013(8).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30).

[18] ARMSTRONG, BARTH, JAGOLINZER, RIEDL. Market reaction to the adopdon of IFRS in Europe[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0(85).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1(30).

[20] BARTH, LANDSMAN, LANG.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quality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