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03:31: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八年级半期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半学期来,我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并涌现出一大批德能兼备的教师,也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以来的学习,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本次期中考试中,七年级有3个班成绩突出,分别获得年级组一、二、三名;八年级有4个班成绩突出,分别获得年级组一、二、三、四名。这些班级团结向上,顽强拼搏,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学习气氛浓厚,学习竞争风气日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它们是:七年级(2)班、(6)班和(4)班;八年级(7)班、(9)班、(2)班、(5)班。同学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在本次期中考试中成绩优秀的班级表示热烈的祝贺!半学期来,学校不但涌现出成绩突出的班集体,更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像七年级6班师腾飞,2班杨轩、连康、刘晓明、焦苗苗,7班张亚玲,4班刘畅、3班靳雪强、石浩森、5班张琦琦,1班韩朝阳、陈梦轩;八年级6班的靳翠微,4班刘佳,8班张高翔,7班刘晓宇、焦天飞,4班张国欣,3班焦仕超,9班尹亚倩,1班安志聪,8班刘欣然等同学讲究学习方法,成绩名列前茅,分别取得年级前十名;他们善于总结,刻苦勤奋,使自己的成绩快速提高。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些获得殊荣的同学表示祝贺!
以上这些同学是全校同学学习的楷模,希望大家能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看齐,掌声送给他们!
在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时,我们不能忘记:七年级刘爱红、王素霞、骆瑞杰、裴江华、付慧芳、郭林丛、王月霞、赵文玲、靳海燕、冯丽娜老师;八年级焦珂、赵会果、张素梅、冯新刚、张国稳、安文贤、赵荣彩、靳彦波、安会欣、焦亚丽等老师,正是他们为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而不辞劳苦,早来晚归;正是他们为提高我们的成绩,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正是他们为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耐心辅导、孜孜不倦,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高兴地看到:你们中很多同学能热爱集体,珍爱荣誉,品德端正,积极上进,学习努力;很多同学尊爱师长,礼貌有加。但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进步的幅度较小;有些同学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每天待在学校里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无所事事,不知道珍惜时间,毫无进取之心;有些同学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不能认真听讲,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的同学打架骂人,违犯班规校纪,给学校、给班级、给老师、给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让自己成为同学们前进的绊脚石。为此,我想在这里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希望同学们要面对成绩,不骄不躁;面对失败,绝不气馁,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或在失败中消沉,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握住有限的时间,继续刻苦拼搏,顽强进取,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是,希望同学们要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锤炼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既要有优良的思想品德素质,又要掌握过硬的文化知识本领,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康的心智,以赢得社会的认可和他人的尊重。严格遵守校纪班规,文明守纪,培养良好的行为学习习惯。
三是,希望同学们要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勇于面对任何困难,充分抓住中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期,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刻苦学习,积极拼搏,展现自己能力和睿智,实现自己在初中生活、学习阶段的应有价值。
四是,希望同学们要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勤奋好学是学生应有的品德,正如农民要勤劳,战士要勇敢一样。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也是一桩苦差事,同学们必须把握住有限的时光刻苦拼搏、持之以恒地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强调重视勤奋苦学的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学与思相结合,通过慎思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关键词:物理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456-01
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到高中阶段文理分流的趋向。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第一学期的前半期尤为重要。八年级学生拿到物理课本后,一般都显得很自豪,想学好物理的求知欲很迫切。但是很快又发现,他们因受"物理难学"说法的影响,对物理学习产生了一种害怕、畏难心理,尤其是女同学。因此,为了使八年级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步入学习物理的正轨,授课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教材的优势,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下面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体会。
1.挖掘新教材的亮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感觉非常新鲜,对学好物理也十分渴望,但是当他们进入课程学习后,能否保持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物理的关键。新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内容生动活泼切合了学生的心理实际,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只要教师能够重视新教材,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能比较容易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我们应因势利导,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色彩鲜艳的插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这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了,对物理就有了感情。其次师生齐动手,发挥物理实验优势。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险较原教材多很多。认真做好这些实验,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议"
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别剥夺孩子的权力,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课堂要实现高效,老师必须讲得少,一节课老师最多只能讲20分钟,让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质疑、交流、讨论,教师仅仅起点拨作用。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多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多思考;能让学生回答的就让学生多回答,学生回答不上来时,教师要善用"眼神"、"手势"、"语言"等给予鼓励,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恰当引导,采取铺垫式、递进式,让学生顺利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的引导要"少而精"、"适可而止",决不能经不起课堂"沉默"而转换问题,更不能取代学生回答而"越俎代庖",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有老师的"帮助",我一定能完成"任务"。这样"课堂"一旦成了学生的"舞台","高效课堂"也就有了动力的源泉。
3.多问细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等于掌握了课本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科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释疑,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得以稳步提高。阅读课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形式思维的重要手段。
3.1课前阅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可根椐教学内容,列出阅读提纲。如:①什么叫惯性?②哪些物体具有惯性?③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④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⑤静止物体的惯性和运动物体的惯性各有什么异同?⑥同一物体是静止时惯性大还是运动时惯性大等等。
3.2课堂阅读,针对地区的学生,汉语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讲解前,要让学生熟读下本节的重点内容,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4.突出学生主体,加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初中物理新教材紧跟新的时代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教材力图体现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展学生的形式思维,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觉性,把学生看成是对教学环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主体。
在同一年级学习的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心理能力差异并不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中心在于自我,它不能由外部作用来代替。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条件,鼓励学生自己看书,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做实验,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交谈、对话、辩论(同化),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促使概念的"内化"。在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找出自己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顺应)。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学生多问习惯 培养探索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许多初中数学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探究性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步骤,而有疑问才是探究的开始,所以,先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多问的习惯,让学生想问,会问,敢问,积极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使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假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毫无兴趣,上课就会得过且过,怎么可能会有疑问,会提问呢?应该说新的课程内容本身已经非常注重知识的趣味性、生活性,特别是七年级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想问”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而八年级和九年级的知识,由于与七年级的知识联系紧密,且难度有所加大,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会稍有减退,老师应想方设法改变课堂教学的一贯编排模式,不再是由教师从头讲到尾,而应让学生预习十五分钟到二十分钟左右,解决能解决的知识。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在剩下的时间内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探究能力,给学生探究的舞台,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研究问题。让学生讲知识重点、难点,谈自己的观点,方法等等,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解决问题的人,这样就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灵感。
二、建立民主课堂,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老师左诱导右启发,课堂依然一片沉寂,或者只有几个思维最活跃的学生提几个零星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依然张不开嘴的情况。为什么?是学生无问题可问吗?当然不尽然。学生不向老师提问是因为他们不敢提,不愿意提。因为他们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所以,教师除了尽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内容,让他们有的放矢外,还应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学生,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学生,不嘲笑、讽刺,应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才会敢于提出问题。
三、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当学生克服了大胆提问的心理障碍,而且也开始对学习有了比以前更多的兴趣,可能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学会正确提问。如果学生总是问一些不得要领的问题,这就说明他们的正确思维能力还是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所以,让学生学会问,掌握提问的方法,知道从何而问,问些什么,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从数学定义和性质的要素中发现问题。学生学习数学很多时候只是做题。对于课本中的定义与性质只是一眼看过不做深入探究。因此,教师要像学语文的课文一样引导学生阅读、分层。然后问学生有几个要素,怎样理解。最后再找关键词与字。如果经常强化这一观念,从七年级下半期开始,学生就会懂得自动带着问题去进行预习了。
2.从归类比较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因为数学的结论很多时候都是经过归纳和比较而得出来的。数学结论的得出很多都有相似之处,但是实质却有较大的区别(这在平行四边形一章中体现得较为深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相近的知识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许多问题。比如在讲到较大数和较小数时,教师可以对于较大数一节详细讲述,学生通过比较就可以自学较小数一节。这说明它们有类似之处,那么有没有不同之处呢,这样,就可以归纳出新的内容来。
【关键词】后进生;关爱;转化
How on education class question student
Guo Zhaofen
【Abstract】Not only the underachiever is the headachy question, the underachiever the academic record is bad, moreover the behavior custom is also bad, will give the class and grade to manage brings the very big trouble, how to transform the underachiever to cause them and the eugenics studies diligently together?
【Key words】Underachiever; Showing loving concern; Transformation
2007年我担任八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接这个班,整体情况较差,班上学生参差不齐,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下,各科任教师的密切配合下,通过一年的努力,学生转变较大,特别是问题学生,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班级管理中,谈以下几点体会:
1 如何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后进生不只是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较差,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如何转变后进生使他们和优生一起努力学习,我认为关键培养自主性。什么是自主性?就是自己把自己看做是学习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培养后进生的自主性,前提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作为一个班主任老师,要耐心地发现这些后进生一点点细微的长处。及时表扬和肯定,让他燃起火花。例如:我班的罗宇,校内一名小有名气的学生。课外作业几乎没有一次是按时完成的。课堂作业也要老师监督才能完成,那作业简直就是“鬼画符”。课间还经常欺负小同学,脏话不断,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这孩子有这浓厚的厌学情绪,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完全是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我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的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成绩相当优秀,受到家长的偏爱。罗宇和他姐姐对比那就犹如一只“丑小鸭”经常受到爸妈的责备。有一次我刚到家门口就听见罗宇爸骂他“你看你,整天就知道玩、玩、玩,真是气死我了。早知道还不如不生你呢?”我看到罗宇气哭了,跑出了家门,被我看见了,我叫住了他。他告诉老师:“家里的人都不喜欢我了,老师,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后来我跟他妈妈好好的谈了谈。然后,跟罗宇妈妈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每天给你孩子找一点优点。然后第二天早上交给孩子拿来交给我看。罗宇自信了,他自己也察觉自己有优点了,上课回答问题也主动了。同学们都佩服他。作为班主任看到了罗宇一个个闪光点,利用早读课在班上表扬他,激发他的自信心。在扶植后进生的长处时,培养他热爱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
2 如何面对“犯错”的学生
在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遇到过许许多多犯错的学生,最令人头痛。在以前没有解决技巧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心情烦躁,及时找来问个究竟。慢慢的,掌握了应对的技巧。宽容、理解,用爱来感化学生,有助于师生之间相互理解。例如:一天上数学课,老师已讲得起劲,班上有几个学生由于听不懂数学课,又不喜欢哪位数学老师,就在课上公开和老师作对,闹的老师课也上不下去了。我得知情况后,走进教室,先把闹事的学生喊住,暂时没做处理,请老师继续上课,放学时,我走进教室,学生们一个个屏注呼吸,等待着我的“调查”和“训斥”。只有几双内疚的眼睛在偷看我的脸色,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吱声,没有训斥。心想,如果当着全班训斥又有什么用呢?过去不也这样做了吗?于是我采取放弃直接批评学生的做法。采用自我批评入手,感化学生,我用诚恳态度,温和的语气说:“今天的数学课,有几个同学和老师唱对台戏,这不怪你们,要怪该怪我当班主任的。”见大家望着我吃惊,我又说:“今天出现的不守纪律的情况是平时我对你们思想道德教育没教好。否则,就不会有不尊重老师,干扰课堂纪律的事情发生。”此时,同学们都议论开了,怎么能怪老师呢?就是你们几个不争气的,……特别是几个犯错的学生被同学们羞得趴在桌上。我见同学们议论的差不多了,叫同学们停下来,我总结性的说:“既然都意识到事情的本质了,就不追究了。希望大家以后无论上什么课都要守纪律,专心听讲,尊敬老师……”我的话还未讲完,几个“犯错”的学生主动地站起说:“老师,我们错了”。说完惭愧的低下了头,后来还主动跟数学老师认了错。
通过此事,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尊重他们的人格,要让犯错学生有思考余地,让他们自己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要有良好的班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正义感,才能促进犯错学生改正错误。
3 如何去关爱自卑型的学生
一个班中学生形形,都有这类型学生。性格孤僻离群,有自卑感,不求上进,思想消极,不善于言谈交往。这类学生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在校成绩差,思想长期受压抑,他们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是受老师家长和同学嫌弃的。
因此,对这类学生的教育重在给予信任和温暖,在班里有个名叫小英的特殊学生,在我接手班主任半期下来,还没听她主动找我说过一句话,后来我调查了他的家庭情况,她出生后父亲没多久就死了,母亲出嫁了,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又嫌弃她是女孩子,长大了没用,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她现在的这种性格孤僻、离群,老师多次找她谈心,让爱感化她,在班上采取搞活动的形式,让这类学生参加竞选。比如:搞课前三分钟演讲,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谈谈我的理想……慢慢的,我发现她变了,和同学交谈了。有一次,我找她谈心的过程中,我送给一句话:“家庭的不幸会给一个人带来一时的苦难,但勤奋和美德最终给不幸的人带来永远的幸福。”现在她也考入重点高中了,她每次看见我非常感激的说:“老师,是你让我生活充满希望,才有今天。”这类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多给她关怀,多与他们谈心,与他们交朋友。理解他们内心的疾苦。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而琐碎的工作。班主任必须运用教育规律,摸透学生心理,掌握学生性格,熟悉学生情况,才能有效地帮助每个学生。许多教育家、优秀工作者做了我的表率,总结了许多经验。陶行知有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有这份执着,相信我以后的教育工作会做的更好。
参考文献
[1] 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