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20:18: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扩建考察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规范建设工程 招标投标制度 审计实务
在建筑市场交易中,我国主要采用招标投标制。招标投标是作为市场交易长期运行的结果而产生的,并为规范市场、是市场行为合理与规范化提供了有力保证。并对建设工程领域的腐败行为提供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对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惩治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行为起到了警示作用。但在实际招投标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国家应加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纪检监察与审计部门的执法制度,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行为。
1、对当前我国招标投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1.1陪标现象过多。现行建设工程招标过程中,某些业主部门,将建设工程指定发包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因此招投标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1.2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业主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来确定中标人。有时,业主授意或者暗示评标专家为业主意向的投标单位打高分,左右评标结果,使评标工作失去了公正性。招标机构应加强对评标专家及业主的关于招投标的培训,规范人员操作行为。
1.3中标单位违法转分包。转分包现象在我国现有的建设工程领域中广泛存在。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后,直接将工程违法转包或分包给其他规模小的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而对工程质量及安全不管理。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严重的隐患。
2、案例简介及审计方法
2.1发现招投标程序相关问题和审计方法
2.1.1采用比较分析法判断是否存在围标
案例:某建设单位办公楼外墙维修改造项目审计中,通过查阅《投标人报名签到表》及施工承包合同发现,熊某于2013年8月26日,以甲建筑公司法人代表委托人身份参加该工程第一次投标,于2013年9月26日以乙建筑公司法人代表委托人身份参加该工程第二次投标,这两次均未中标。熊某又于2013年9月28日以丙建筑公司法人代表委托人身份参加该工程第三次投标,并于2013年11月14日与某中支签定了办公楼外墙改造及屋面维修工程的《建筑装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得出结论熊某借甲乙两家建筑公司的资质进行投标,丙公司在该招投标中进行围标。
2.1.2内查外调法判断是否存在围标
案例:某建设单位办公楼扩建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和建设单位一起检查X、Y建筑公司基本账户往来账,发现:
①在开标前,Z公司将款项转到X、Y公司的基本账户上。
②在招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第5日,X、Y公司将款项转到Z公司账户上。
③金额均为X、Y公司投标所交的保证金。
根据以上情况,确定Z建筑公司借X、Y建筑公司资质投标,Z建筑公司进行围标。
审计方法归纳:目前规定投标保证金和诚信保证金等保证金必须从投标人基本账户汇入指定账户,因此,通过内查外调的方法查投标人基本账户往来款,看该投标人是否在开标前将款项转到其他投标人账户上,看其他投标人在招标人和中标人签订合同后5日内将款项返还给该投标人,且所转金额均与其他投标人保证金大抵相等,如果存在这一现象,就可初步判断该投标人进行围标。
2.2发现施工单位资质相关问题和审计方法
2.2.1内查外调法检验对投标单位考察报告结论的真实性
案例:某建设单位办公楼扩建项目审计中,在建设单位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考察报告中发现:“三家入围施工单位目前均未办理贷款卡,均无不良记录”。但查阅投标单位利润表,发现投标单位财务费用均发生了借方发生额,这说明投标单位有可能发生了银行贷款或民间借贷利息支出。带着这个疑问,审计人员将投标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在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进行检索,发现三家入围投标单位均有贷款卡。根据这一发现,审计人员要求三家入围单位提供信用报告,果然这三家投标单位均有不良信用记录。
审计方法归纳:在编制招标文件前,按规定建设单位要对入围投标人进行考察并形成考察报告,考察内容主要是投标人的资质、财务状况、企业信誉、信用记录、业绩状况、施工能力以及项目经理资质等情况。为此,内审可采用内查外调法检验考察报告结论的真实性,即通过向人民银行查询信用报告;向建设主管部门查询处罚情况;向安全管理局查询其安全状况等,来检验对投标单位考察报告结论的真实性。
2.2.2采用比较法核查施工单位是否具备施工资质
案例:对某单位办公楼外墙改造及屋面维修工程审计中,《建筑装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几个会议室合同包干价为120万元,承包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显示该公司为叁级资质,不能承包60万元以上的装修装饰工程项目。
审计方法归纳:比较合同包干价和营业执照所能承包的项目合同金额,如果实际包干价大于其资质能承包的项目合同金额,则说明投标单位不具备施工资质。
2.3发现施工单位专业人员资质问题及审计方法
2.3.1采用比较法查投标是否有效
案例:某建设单位办公楼扩建项目审计中,招标文件中规定“参加开标会的投标人必须是法定代表人或法人委托人,如果是法人委托的,被委托人必须是注册建造师本人”,但查阅项目经理的资格证时发现,资格证中姓名边上带“*”,这种带“*”表示房屋建造师是临时建造师,既本身不具备投标资格,也不符招标文件上“被委托人必须是注册建造师本人”的资格要求,投标显然无效。
审计方法归纳:将招标文件中对被委托投标人资质要求与投标人的实际资质进行比较,如果投标人的资质不符合招标文件中的要求,那投标则无效。
2.3.2采用核对法判断“五大员”和项目经理身份是否真实
案例:某建设单位办公楼扩建项目审计中,项目经理张某受A公司法人代表委托参加投标,审计人员要求其提供在A公司的劳动合同或聘书、社保关系、工资表等,张某和A公司均无法提供,显然,张某并非A公司的员工,不具备代表A公司法人代表委托参加投标。
审计方法归纳:①将投标单位“五大员”和项目经理的身份证号码、姓名等身份要素,与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原件上的身份要素一一进行核对,判断其身份是否真实。②要求投标单位提供“五大员”和项目经理的劳动合同或聘书、社保关系、工资表等,判断“五大员”和项目经理是否是投标单位的员工。如果身份不真实,则投标无效。
3、结论
针对当前我国招投标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采取完善现有建筑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健全管理机构,强化过程监督等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遏止建筑行业的腐败现象,促进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走向规范化及法制化,不断提高工程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芳红.浅析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时代,2012.01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价格飞涨、矿石燃料储蓄量的有限性及其严重的温室效应,世界对可再生能源的兴趣持续升温,技术最成熟、经济最可行的小水电尤其受到青睐。上世纪早期就积极开发小水电的西方发达国家,到70年代已经停止发展并废弃了大量小水电站,这时又开始重新发展,包括新开发和恢复更新、改造旧电站。一批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订了宏伟的计划,兴建了一批小水电站。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许多电站陆续开始老化。最近有一家“水电设备协会”(HEA)从在该协会登记的世界范围小水电站机电设备订货清单中发现近10年来世界性水电站更新改造的潜力有了很大增长。特别是北美洲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小水电站大多是在50年代至80年代建造的,它们所属更新设备的份额在今后10年内估计将保持70%左右(见表1)。
从表1可看出,2004年的估计,北美和欧洲需要更新改造的小水电总容量达到680万kW,这是个不小的数目。加上中、南美洲,中东及非洲,全球估计接近1000万kW。他们对更新改造设备的投入按每千瓦100美元估计,共需10亿美元。事实上,许多改造项目,每千瓦100美元是不够的。
以上统计数字均未包括中国的。
中国小水电大规模建设始于70年代,许多电站迄今已运行10~30年以上不等。据前几年不完全统计,大致情况如下(见表2):
经初步了解,有更新改造、扩容需求的小水电站约为8000MW,这些电站普遍技术性能差,不同程度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如运行不稳定,长期在非优工况下运行,出力不足;或泥砂磨损与汽蚀严重,转轮亟待更换;有的原设计、水文资料不足,使机组选型不当等等。
受世界银行委托,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于2004年对新疆小水电改造规划作了专题考察,提出了报告。详情见本文实例研究之二。
2改造扩容工作需要有序进行
对旧电站的更新、改造、扩容和开发新电站一样,也应当有序进行,而不能随意、一轰而上。面对全球现有水电站需要更新、改造与扩容的巨大潜力,众多的国际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以及国际水电协会等等都纷纷看好这个市场,给予了充分重视。他们注意到,更新改造对现有电站运行性能的改善、效益的提高、寿命的延长都能起到显著作用。为此,世界银行于2004年就委托法国电力公司水电工程中心研发、编制一套旧电站更新、扩容的规划、决策大纲,用以促进现有电站的业主们对旧电站重新投资,予以更新。该大纲于2004年12月编制完成,其目的是帮助决策人员对水电站的更新扩容工作制订出合理的规划以及最佳的实施时间表。
这个大纲全名“大坝与水电站更新改造扩容的规划与决策大纲”,可用以指导大坝与水电站改造扩容过程中的选站、审批、投资及实施等各个环节,使之有序顺利开展并获得较高的内部收益率(IBR)。大纲里所指的更新改造还包括大坝安全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如前节所说,全球水电站更新改造与扩容的潜力约为1000万kW(不包括中国),水电设备协会(HEA)估计,总需投资至少10亿美元。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必须在合理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
水电站是一项长期投资、运行费用极低的工程,可以惠及几代人。项目的初期投资一经归还(如10年左右),这项水电资源所提供的财务、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几乎可延续上百年,作为水与能源交换的一种主要方式,它可以成为全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
虽然改造扩容工作可以使现有旧电站发挥最大效益,从而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但是电站的性能在运行年限内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设计、施工和维修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并明确改造、扩容的具体内容及其定位。
一般说,正确的维护、修理对保证水工结构和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十分重要的,但维修不能完全消除设施的老化过程,因此到了一定时段,为了避免电站收入减少,以及运行维修费用的增加,更新改造仍是必须的。国外有专家把维修和更新改造对电站性能的影响定性地画出一幅曲线图,形象地表示更新、改造的时间。如图1所示,当电站性能降低到加速恶化前,就必须利用更新改造将其恢复到原设计水平;还可通过扩容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性能。如何确定这个点,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
更新改造与维修和新建项目都有很大不同。并有可能陷于二者之间而被忽视,使决策人不能正确估计改造扩容的方案在满足水与能源增长的需求中的作用。这也是世界银行要求开发这种决策方法的原因,使决策人能够正确评估改造扩容的效益。
3改造扩容规划决策大纲的框架
法国电力公司编制的这个决策大纲为改造扩容项目提供了一个实用的决策方法,用以选择易于吸引投资、便于实施的优化项目。大纲的实施按下列6个步骤进行(见图2):
1)先对大坝和水电站作一个基本情况评估,包括扩容和性能优化方案的鉴定;
2)对已明确的水量和电力供应、以及安全、环保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审查;
3)根据上述2个步骤所取得的资料,明确可能改造扩容项目的规模;
4)以多条件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一批可能的项目进行筛选,选出一批数目适当的项目供研究;
5)以多条件定量的方法对选出的项目进行排队,包括深入的经济分析以及确定风险等级、社会与环境性能、融资的可能情况和实施的时间进度等等;
6)对首选的几个项目编制一份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进度、预期的融资安排、设备采购措施、初步工作计划以及对可行性研究的任务要求。
上述大纲框架的最主要部分是各种需求的系统分析以及能否及时引入资金的情况,这二者影响最终结果。此外,这个大纲的方法也是为了将可比的项目数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尽可能精简方案评估过程。
当然,这种方法并不能到处生搬硬套,而仍需要因地、因项目制宜,从明确主要目的开始,并对有些已经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多加考虑。
4改造、扩容的决策人与投资人需考虑的重点
除了上述决策方法外,法国电力公司还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决策人和融、投资方考虑:
1)为便于旧电站基本情况评估,业主应建立并保存正确的运行、维修记录;
2)在决策过程中,应明确界定业主和运行单位各自应负的责任,以保证继续维护与改造扩容工作的顺利转换;
3)非结构性措施如水管理优化等应予充分挖掘;
4)改造、扩容实施(施工期)的“机会之窗”应充分论证、确定(如影响和费用损失最小的停机时间);
5)在充分利用设备供应商的现代新技术的同时,独立专家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应予以重视;
6)采取与决策过程中不同阶段相适应的创新、灵活的设备订购方式;
7)为保证改造、扩容效益的持续性,还应建立一套新的健全的电站维护方案;
8)决策人在考虑新设施的方案时,还应同时研究现有设施扩容的方案;
9)对改造扩容的项目应考虑其现有环境与社会情况的处置,适当分配合作伙伴之间的利益、成本和责任;
10)应采用适当的规程以保证改造扩容项目的合理开发与实施;
11)对有些不能产生直接效益的改造扩容项目,如大坝安全项目,则需要多边投资机构的支持;
12)必须提高各类决策人(如电力公司,有关部门和投融资商等等)对改造扩容的特殊效益的认识。
资金筹集问题
改造扩容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BR是很有吸引力的,常可达到20%以上,可以说是典型的高收益项目。但是,水电站的改、扩工程在头几年内的资金流还是要比火电站等项目差,所以仍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挑战。从图2的进程中看,选择对投资人具有吸引力的项目是第4步(即项目筛选)所需注意的重要条件。
在水电站的改造、扩建项目中,采用公、私合作多渠道融资及分期投入的方式是可行的。对多机组的水电站,改造、扩建期较长,但只要在第一台机改、扩完工后,即可先行投产,资金收入情况就会好转。这种分期投产的方式可以减少对投资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因此,项目业主应当充分利用改扩项目的这种分期投入的创新的方法。当然,在项目实施的初期,还是需要多边投资机构(这是从国际上说。但从国内说还是要政府机构)的支持,而在部分机组投产后,就可由私营企业接管,继续投资。对于一些资本金不足的私营企业,政府仍是重要的推动者和靠山。
6实例研究
实例研究之一:土耳其
土耳其具有世界水电资源的1%左右,土耳其电力总局(EUAS)和其他一些主管部门研究的成果表明,土耳其的技术经济可开发的水电资源为3500万kW,其中有340万kW正在开发施工中。
土耳其电力总局拥有100多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60万kW,其发电量为全国电力的113。这些电站中,有的是早在1902年投产的,容量从0.2~240万kW。直至2004年以前,还没有进行过改造工作。2004年,土耳其电力总局委托法国电力公司水电工程中心(EDF-CIH)制订一个规划大纲并对优选的项目提出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该任务从2004年7月开始,2005年3月完成,并另由法国电力公司未参与该规划开发工作的几位工程师对规划大纲进行评估,以保证大纲为水电专家所理解,并有现实意义。
这个实例研究了在土耳其如何应用这个大纲,对决策有什么予期,大纲又怎样指导具体改造扩建项目的实施。在完成需求审查和原有设施基本情况的评估等过程后,确定了5个规模不同的项目,从一项设备的改造到整个电网全部设施的更新。该5个项目为:
1)更新135万kW的柯班电站;
2)对幼发拉底河流域所有水电站全面运行情况的更新;
3)对萨卡耶河流域主要水电站的改造;
4)提高少数几个主要水电站的水轮机效率;
5)改进少数几个主要(有战略意义的)水电站的服务设施,如担任旋转备用和全停电后的起动能力等等。
按照大纲工作步骤进行,柯班水电站被选为在土耳其进行改造、扩容的最佳项目。建在幼发拉底河上的柯班电站是土耳其第三大水电站,分两阶段建成的:柯班1站为4台15.75万kW,于1974年投产;柯班2站为4台18万kW,于1985年投产。
然后对柯班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项目的具体细节,包括所需成本与收益。该项目的改造任务为:
1)更新水轮机导叶以减少渗漏;
2)将柯班1站的发电机定子线圈更换为F级绝缘以增加机组出力;
3)将柯班2站的发电机定子接线恢复到原来的性能与效率;
4)改造频率与电压调节系统;
5)改造机组控制系统;
6)实施一套全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评估结果,业主决定实施改造计划,于2006年开工,2011年完工。编制工程设计与设备订货任务的咨询单位已经选定。主要招标工作计划于2006年底起动。目前,业主正在为此筹资。
“大纲”在土耳其改、扩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说明其实用性,可作为决策者的有力工具,并适应国家在时间和任务范围方面的限制。该大纲可使改扩项目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更为有效,并保证所选项目在水电对持续发展的一般贡献范畴内发挥全面效益。
实例研究之二:中国新疆
受世界银行委托,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于2004年派专家组对新疆小水电作了系统调查,并对20余座电站作了深入的考察。考察报告认为新疆现有119万kW小水电站运行时间都已有20~40年,存在问题很多。经分析和初步规划、筛选,提出了有必要改造、技术上可行、且今后有能力归还贷款的15座小水电站,作为第一批改造项目,这批项目原有装机总容量10.4万千瓦,改造、扩容后可增容2.98万kW,约为原有装机容量的29%,需要投入资金约1亿元,平均每千瓦投资3600元,远低于当地新建电站投资6000~8000元/kW。说明更新改造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考察报告指出,现有小水电存在的问题为:机组性能落后,制造质量差;控制、保护设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机组部件磨损与汽蚀严重;有的设备严重老化,绝缘下降等等。并提出技术改造的规划方案与原则。对需要改造的电站进行分类,采取不同改造方式。针对电站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设计,紧密结合和妥善处理各个电站的不可变或不宜改变的制约条件,在有限的投资情况下,尽量增加年发电量、提高电站经济效益。不同电站大体分类如下:
1)需要对设备进行整体更换的;
2)主设备局部改造,辅机及电气控制、保护设备整体更换;
3)对现在的实际水头或流量比原设计大的或小的电站,可增容改造或减容改造。
改造规划除对上述各类改造提出了详细技术方案和措施,还对增容改造的电站提出了一些关键性技术环节。
从规划的原则、实施细则及其可操作性来看,和法国电力公司编制的“大纲”,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一些不同之处,可以互为补充。利用二者结合的方法,可作为今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小水电改造规划的指导,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企业; 招标管理;流程
房地产开发企业招标管理的目的是择优选用合作伙伴,达到缩短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招标的范围是:
1、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装饰、绿化、水电、消防等工程项目;
2、固定资产、公共设施等维修、维护、改造项目;
3、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
一、参与招标的部门和职责
1、监事会:
行使监事会权力,对公司施工招标工作的组织形式、参加人员、实施程序、评标方式等进行全过程监控。
2、项目经理:
(1)重大项目的招标工作,完成定标前的所有资料准备;
(2)据拟发包项目的具体情况组建招标小组,确定招标方式;
(3)按照集团批复意见,落实相关合同的签定;
3、项目经营部:
(1)建项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及标底的初步测定;(勘察、设计项目按公司惯例给出建议价格);
(2)格编制预审文件、招标文件、合同,对外工程招标信息,组织投标单位报名;
(3)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实地考察、标书答疑等工作,负责向实地考察合格的单位发售招标文件及其它资料;
(4)组织、主持开标预备会及正式会议,负责对标书中“商务标书”方面的评议,初定中标单位;
(5) 与中标的单位签订合同。
4、项目工程部:
(1) 组织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实地考察、标书答疑等工作;
(2) 参与开标预备会及正式会议,负责对标书中“技术标书”部分的评议。
5、财务部:
(1) 负责投标单位投标保证金的收取和退还工作;
(2) 参与开标预备会及正式会议,负责对标书中“自有资金”部分的评议。
二、对招标工作的具体要求
1、对招标过程中所使用文件的要求:
招标前期准备阶段所使用的《资格预审文件》、《建设工程招标文件(含评标定标办法)》均采用公司的统一范本。
2、对投标单位资格预审、实地考察的要求:
(1)资格预审、实地考察工作由经营部、项目工程部共同完成。通过对投标单位填报的资格预审文件和资料进行评比和分析,按公司项目的有关规定确定出需进行实地考察的投标单位名单。每次投标的参加单位不应少于3名。
(2)实地考察应以投标单位填报的具体承接单位的工程业绩为主,考察结束后,经营部、项目指挥部应共同完成考察报告,确定进入招标阶段的投标单位及其所属的具体承接单位名单向项目经理申报。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方可进入发售招标文件、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阶段。
3、对发售招标文件的要求:
(1)招标文件、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只发售给批准入围的投标单位。
(2)我公司对招标文件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应以补遗书的方式同时发给所有获得招标文件的投标单位。
(3)修改或补充文件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对投标单位起约束作用。投标单位收到招标文件后,结合图纸、有关技术资料及勘察现场情况,对有疑问或不清的地方需我公司澄清解释的,应在收到招标文件后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经营部人提出,经营部或项目指挥部负责解释。
(4)经营部负责接收投标书,此阶段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单位的名称、数量以及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投标的其他情况。
4、对勘察现场工作的要求:
(1)项目工程部向投标单位介绍有关现场的以下情况;
① 施工现场是否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条件;② 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③ 施工现场的地质土质、地下水位、水文等情况;④施工现场气候条件,如气温、温度、风力、年雨雪量等;⑤ 现场环境,交通、饮水、污水排放、生活用电等;⑥工程在施工现场中的位置或布置;⑦临时用地、临时设施搭建位置、标准等。
(2)投标单位在勘察现场中如有疑问,应当在现场踏探后2天内以书面形式提出问题,项目工程部用补遗书的方式予以解答。
5、 对投标文件的要求:
投标单位提交的投标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① 投标书;② 投标书附录;③ 投标保证金(或直接递交招标人);④ 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⑤ 授权委托书;⑥ 具有标价的工程量的清单与报价表或施工图预算及报价表;⑦ 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内容的确认和响应。⑧ 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交的其他资料。
6、 对投标文件递交和接收的要求:
(1) 投标单位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按规定的地点递交投标文件。在递交招标文件以后,投标截止时间之前投标单位可以对所递交的投标文件进行修改或撤回。
(2) 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经营部在监事会的监督下做好投标文件的收接工作,在接收中应注意核对投标文件是否按招标文件的规定进行密封和标志等。
7、对编制工程参考标底价格的要求:
(1) 确定参考标底价格的编制单位
标底价格由经营部自行编制。
(2) 参考标底价格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① 根据国家和省公布的统一工程项目划分、统一计算规则以及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并参照国家和省的定额和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技术标准规定,以及市场价格,确定工程量和编制标底价格。② 标底的计价内容、计价依据应与招标文件的规定完全一致。③ 参考标底价格作为期望价,力求与市场的实际变化吻合,并有利于竞争和保证工程质量。④ 参考标底价格应应控制在批准的总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内。⑤一个工程只能编制一个标底。⑥参考我公司以往类似项目发包标准,兼顾同期市场发包水平。
8、对招标阶段预备会的要求:
预备会上,应对评标工作的资料检查人、唱标人、记录人以及议标主谈人进行明确分工。并对开标程序、评定标办法向评标小组成员再次通报。
9、对开标的要求
(1)在投标截止后,按经办会确定的开标时间公开开标,开标地点应为招标文件中预先确定的地点,在投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在场的情况下举行开标会议,开标会议由招标组组织并主持。
(2)招标小组必须按照项目经理确定的部门参加,一般由经营部、项目工程部、财务部、监事会组成;
(3)招投标过程中,监事会对招投标工作的组织形式、参加人员、实施程序、评标方式等任何一个环节提出质疑时,招标工作都应无条件立即中止,待有关问题澄清后,经监事会批准方可继续进行;
(4)招标会议宣布开始后,应首先请各投标单位代表确认其投标文件的密封完整性。当众宣读评标原则、评标办法。由招标组依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核查投标单位提交的证件和资料,并审查文件的完整性、文件的签署等,已作废标处理的投标文件不予启封。
10、 对议标、评标的要求:
(1)本公司所有工程项目均采取无标底招标、最低价中标的方式,投标企业垫付资金或提出的优惠付款方式的评价为参考项目,只有当两家或两家以上投标单位的最终报价相同时,才作为进行比较的依据。
(2) 经营部负责对投标文件的符合性鉴定,投标单位编制的投标文件应与招标文件所有条款、条件和规定相符,无显著差异或保留,实质上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 如果投标文件不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经营部可要求投标单位通过修正或撤消其不符合要求的差异或保留,使之成为具有响应性的投标,否则有权将予以拒绝。
(3)大型项目的最高限价由董事董事长掌握,中小型项目最高限价由项目经理掌握。如果经过逐个议标,各投标单位的报价仍然高于公司拟定的最高限价,则招标失败,由监事会宣布中止招标,待经办会商定后,再做结论。
(4)逐个议标的顺序应以各投标单位的公开报价为基础,按下列顺序进行①报价第二低的投标单位;②报价第三低的投标单位;③报价最低的投标单位;④其它投标单位。
11、 对审批中标单位的要求:
评标小组完成对投标文件的全面评估后,应将评估结果汇报给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审批中标单位。
(1)对于当日定标的工程项目,可复会宣布评标结果。
(2) 对于当日不能定标的工程项目,自开标之日起至定标期限,结构不复杂的中小型工程不超过4天,结构复杂的大型工程不超过7天。
(3) 中标人确定后,经营部应当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单位。中标通知书对兴盛公司及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
12、对合同签订的要求:
(1)经营部与中标的投标单位在规定的期限签订合同。结构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3天以内,结构复杂的大型工程7天以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依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双方签订相关合同。
【关键词】:环氧薄层铺装,特种环氧树脂、粘结剂,桥梁桥面,养护,缺陷修复、防滑、白改黑
中图分类号: K928.78 文献标识码:A
(一)环氧薄层铺装简介
环氧薄层铺装是采用高粘结、高抗拉强度、高耐候性改进性环氧树脂将具有高抛光值、高磨光值的骨料粘结在桥面(包括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和钢结构桥梁桥面)或路面上的新工艺。一般其铺装厚度在4---20㎜之间,故称之为薄层铺装。其可以阻止水份、盐份(氯离子)透过混凝土后腐蚀钢结构部件,使桥梁和路面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而且能提高桥面和路面的防滑性能,提高道路行驶安全性。降低噪音、改善行车舒适性。目前应用的改进性环氧树脂粘结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渗透性、延展性和较强的粘结力、且固化时间较短。骨料粒径一般在1~5㎜之间,具体骨料种类和粒径级配根据交通流量而定,但骨料抛光值(PSV)一般不低于70,重载交通条件下骨料摩氏硬度不底于8.5。
(二)环氧薄层铺装施工工艺
封闭交通:即对施工区域进行划定,分流或对现有交通车辆进行疏导。
缺陷修补:用改进型特种环氧砂浆对缺陷部位进行修复。修补材料必须与上层环氧薄层铺装结构起化学联结。
表面处理:使用专用设备对工作面(水泥混凝土、钢板、沥青)进行表面处理,以满足铺装工艺对表面清洁度和粗糙度要求。
铺装:将双组分特种环氧树脂在特定的温度控制下按照技术要求严格配比,用专业搅拌器充分搅拌均匀后,人工摊铺到施工段面上,待树脂自流平后用机械或人工均匀撒布骨料。树脂固化后进行骨料回收。根据需要进行两层或多层铺装时,重复第4步操作。
开放交通。
(三)环氧薄层铺装的发展
环氧薄层铺装在上世纪70年代虽然始于英国,但随着特种改进性环氧树脂作为薄层铺装粘结剂的技术在美国发展,使其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2000年后。在美国,环氧薄层铺装主要用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钢结构桥梁桥面、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混凝土道路上;水泥混凝土桥面和路面的破损、坑洼、裂缝、起层、以及桥梁结构和非结构修补等等。在1993年美国的国家高速公路及交通管理者协会(AASHTO),美国联邦高速公路协会(FHWA)就对薄层铺装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参照。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的混凝土学会(ACI),国际混凝土修补学会(ICRI),保护涂层学会(SSPC),美国材料和测试学会(ASTM)等均对相关的工艺、材料、测试等制定了相应标准。部分州还专门制定了州内环氧薄层铺装工艺的技术标准。另外由于环氧薄层铺装结构无毒、环保、节能符合低碳经济的特点,美国部分州还规定在新建或改扩建的桥梁、道路上采用环氧薄层铺装结构,州政府相关部门(DOT)将给予补贴。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权威部门或研究单位提出关于此类技术的指导文件或相关工艺、材料、测试等标准。为此参照众多国内外该工艺工程案例,结合美国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可为今后推广环氧薄层铺装工艺在我国众多的桥梁和道路上的应用奠定基础【1】【2】【3】。
(四)环氧薄层铺装在吴江9桥黑色化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分别位于吴江松北公路以及苑坪-芦墟公路路段的海渔桥,中元港桥,大港桥,南庆港桥,西塘港桥,西庆港桥,三家村小桥,金田桥以及金牛大桥这九座桥,桥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多年使用逐渐暴露出如下主要缺陷,极大地影响着该段道路的服务质量。
(1)安全性低------水泥混凝土铺装防滑性能(尤其雨天)不足,原路面刻槽部分已磨损,不仅导致车辆内外噪声大,道路平整感差,行车舒适性不佳,而且也给给交通带来安全隐患。
(2)道路缺陷------经过长时间使用局部水泥混凝土路面已产生裂缝、坑洞、粗集料外露等病害,并且局部存在铺装高低位差,造成积水。极大的影响了道路服务水平。
(3)色差明显------水泥混凝土路面整体灰白色,桥两端铺设沥青路面,色差强烈,易造成驾驶人员产生眩目,影响行车安全的同时,也对道路景观造成不利影响。
(4)标线脱落------原桥面的道路标线经过长期使用,局部已经开始脱落破损,长此以往对道路行车安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同时,也对整体景观性造成不利影响。
为整治白色铺装上述缺陷,改善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及道路景观功能。上海陆桥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对该9桥进行实地考察后,提出桥梁黑色化改造方案。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各种防滑磨耗层技术比较;环氧薄层铺装性能实验研究;环氧薄层铺装与沥青加罩方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并结合国内外同种情况实际案例使用情况,确定选择环氧薄层铺装方案。(单层铺装及双层铺装均有)。其中吴江金莘公路金家坝段(宛坪—芦墟公路)南庆港桥、西塘港、西庆港桥、三家村桥、金田桥和金牛大桥这6座桥梁采用5mm左右的黑色环氧薄层铺装,为单层铺装。松北公路同里段海渔桥、中元港桥和大港桥这3座桥梁采用7mm左右的黑色环氧薄层铺装,为双层铺装。在半开放交通的情况下,实际施工周期为20天,单层施工量为1700平方米,双层施工量为1800平方米,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五)环氧薄层铺装技术优势【4】
1. 用途广泛。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下的多种桥面、道路铺装,可铺装在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钢结构桥梁桥面、水泥混凝土道路、沥青混凝土上下层、瓷砖面层、木结构桥面上等。
2. 重量轻。薄层铺装因其面薄,在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和道路铺装厚度为≤0.9㎝(采用双层环氧薄层铺装);在钢结构桥梁桥面铺装为≤2㎝(采用多层环氧薄层铺装)。相对于其它铺装结构重量要减轻很多,因此其结构层对桥梁整体结构的影响相对小得多,可有效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 安全、快速、灵活施工、降低社会运营成本。可以在半开放交通状况下进行施工。在2008~2009年上海沪宁高速上海连接线高架桥面白改黑改造中,采用了沥青混凝土桥面加铺办案进行改造,需对混凝土破损板块进行换板,对桥梁伸缩缝进行改造,高架道路封闭达6个月。如采用改良性环氧砂浆板块修复后进行薄层铺装,则施工周期在不影响交通情况下仅为40天。同样,美国在2008年对1-35号洲际公路一段十八万平方米高架桥面改造过程中采用环氧薄层铺装(双层),所用时间仅为55天,并且是夜间半开放交通状况下施工。按照美国标准,如采用沥青加铺,则工期为2年;2010年3月上海江苏路环氧薄层铺装白改黑工程(一万六千平方米)(双层)施工工期为13天;上海衡山路下匝道白改黑工程(七千平方米双层)施工工期为5天。
4. 寿命长。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渗透性,对基体的破损处、裂纹具有很好的渗透修补作用,使水份和盐份(氯离子)进入基体的几率降低20~50倍以上,这样水份和盐份对桥梁腐蚀的机会大为降低 ,可长时间起到密封、防腐的作用,从而大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根据美国AASHTO和FHWA研究表明,在新建的桥梁和道路上采用环氧薄层铺装结构可提高桥梁和道路使用寿命15年以上;在旧的桥梁和道路上结合改良性环氧砂浆修补工艺,环氧薄层铺装结构可提高桥梁和道路使用寿命10年以上。同时根据美国(AASHTO)和(FHWA)要求,在重载交通和各种气候条件下环氧薄层铺装(双层)路面使用寿命为10~15年。
5. 防滑性能优。由于环氧树脂良好的粘结性,结合高硬度和高磨光值的骨料,使面层防滑性能远大于水泥表面或沥青表面,极大的提高了道路安全性。本系统在目前国内外所有交付使用的路段及桥梁工程中,经过平均2年的运行使用,经现场检测,机动车道路面摆值(BPN)均为65~70之间。且在此期间的薄层路面使用过程中未发生一起由于路面湿滑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6. 可快速、便捷修补。环氧薄层铺装结构一般在固化3~4小时后即可开放交通,在铺装结构发生部分破碎的情况下,可快速、便捷修补,一般修补后无需养护,并且与原路面没有色差,提高了道路使用效率和养护后道路美观度。
7. 符合低碳经济特点。环氧薄层铺装结构是100%固化,不含有任何有毒溶剂,骨料为天然矿石,彩色骨料为废旧玻璃回收染色而成,符合无毒、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要求。
(六)质量跟踪
1. 美国桥面薄层铺装质量跟踪报告【5】
美国的弗吉尼亚道路交通研究协会在2001年对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弗吉尼亚州、华盛顿州等五个州现有应用过各类环氧薄层铺装的桥梁桥面进行了25年使用情况调查。调查针对粘结剂材料的抗拉、抗压强度的变化,抗氯离子的渗透力,路面防滑性能等。在抗拉、抗压强度变化方面,环氧树脂粘结剂优于其它几种材料,具备良好的抗变化性能;在防氯离子渗透方面,聚脂类表现欠佳,其他粘结剂结果令人满意;在防滑方面,丙烯酸类薄层铺装是逐年下降的,聚脂类在几年后也会下降,而环氧树脂类的则表现优良。综合比较看,在所有的薄层铺装的使用中,改良型环氧树脂类粘结剂为最佳。全美在1990年以前一共有各种薄层铺装的桥面数量为139座,截止2000年底为555座。其中60%以上为环氧树脂薄层铺装。可见其用量已广为各州接受。通过该文的分析和使用调查,学者们建议各州交通部在桥面防滑处理和防氯离子渗透方面首选环氧树脂类粘结剂薄层铺装。
吴江9桥黑色化改造工程质量跟踪报告
完工后及后期跟踪对吴江9桥黑色化改造工程环氧薄层铺装路面性能进行现场检测,主要数据9桥平均摆值(BPN)列表如下:
金家坝段6桥
(宛坪—芦墟公路) 松北公路同里段3桥 备注
2012年5月 76.5 76.8 本表以路面摆值(BPN)为参照进行对比
2012年9月 68.0 67.0
2013年1月 68.0 67.0
以上检测结果表明:经过近一年的运行使用,这9桥环氧薄层铺装路面摆值有小幅降低,但已趋于平稳状态,但仍远高于其他路面(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路面整体防滑性能、安全性能良好。
环氧薄层铺装运用延伸--(效果跟踪)
以上数据表明,经铺设环氧薄层防滑路面的区域,道路行车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安全性高。
(八)环氧薄层铺装的应用前景
这是2000---2009年环氧薄层铺装在美国的应用情况【6】,从2008年全年的用量上看,我国的水平相当于美国2000年铺装量的25%,只是同期美国的4%左右。仅今年美国I15号国家公路犹它州段就计划对66座桥梁桥面进行环氧薄层铺装改造。虽然环氧薄层铺装技术在我国走了很少的弯路,跨越研究分析阶段,直接应用国外成熟的技术和工艺,为我们节约了大量研究成本,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和国外的差距。在不改变现有桥梁结构的情况下,环氧薄层铺装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桥梁预养护、养护、维修等新工艺、新技术。但如我们在桥梁设计初期就采用环氧薄层铺装结构,那将极大地降低桥梁的自身设计载荷,降低桥梁的综合造价成本,以及后期的运营养护成本。美国和中国,国土、纬度相当,桥梁和道路情况互相借鉴的机会多,而且也是水泥混凝土桥梁和钢结构桥梁用量最大的两个国家。美国在环氧薄层铺装应用方面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环氧树脂薄层铺装除在旧桥面应用外,也可对新桥面进行预养护,对水泥混凝土表面的微裂纹进行密封,从早期就隔断氯离子渗透对钢筋的腐蚀。另外同样的环氧树脂,稍加成分调整,也可在水下对破损和腐蚀桥墩部位进行修复,如桥墩被撞,开裂,海水侵蚀等。国家交通部门的统计显示:截至二00八年底,中国共有各类大小桥梁三十多万座,其中近半数正在“带病”运行。不管是内陆还是濒临大江、大海,如何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保持桥梁良好的使用状态,是我们桥梁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职责,而作为环氧薄层铺装不单单是预养护、养护、修补,而且对桥梁整体结构有所提升,如使用寿命的延长;使用性能的改善,防滑性能的提高等等。随着业内人士对环氧薄层铺装的进一步了解,相信环氧薄层铺装在桥梁、道路行业会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八)结论
通过对薄层铺装在技术优势上的分析,以及这一技术在国内成功应用,我们认为环氧树脂类薄层铺装是对桥梁预养护、养护、修补等方面的重要手段,适合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钢结构桥梁桥面上应用。
【参考文献】
【1】美国联邦高速公路协会资料(AASHTO T276-T279, 2007)
【2】美国佛罗里达州考察报告(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ST Vol 3, Florida DOT, 2008)
【3】英国认证委员会建筑行业技术审批评审标准(Technical Approval for
Constructions, British Board of Agrement, 2008)
【4】美国堪萨斯州交通部内部资料(KDOT,2009)
【5】美国的弗吉尼亚道路交通研究协会2001年的调研报告(Research Report on Polymer over Concrete
这件事告诉磐安教育人一个深刻的道理:办教育“钱”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除了“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深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权,逐步实现高位均衡——必须要推进,没“钱”也要推进。
2011年7月,新渥初中16人考上重点高中。
这在新渥乡几乎是个爆炸性的消息,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把它当做美谈,教师们更是觉得这就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新渥初中近8年来重点高中升学人数从未突破过两位数,整个校园里长期笼罩着缺少自信、缺少信任的沉闷空气。初中一到三年级前往城区优质校就读的学生多达学生总数的40%。有人戏言新渥有两所初中,一所在城里,一所在乡下。
2010年,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开始落实“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同年6月,“出名”的薄弱校新渥初中与县里的优质学校实验初中组建了“城乡教育共同体”,开始实施“一所学校,两个校区,统一管理,统一评价”。
新渥初中的变化就此开始。
不过,发生变化的不仅仅局限于新渥,整个磐安县似乎都沸腾起来了。
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让磐安教育的一杆秤“平”了。
失衡的磐安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多人少,这往往就是磐安县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
磐安县有19个乡镇,但人口却只有21万人,平均下来一个乡镇只有1万多人。在其中的高二乡,没有超市,没有菜场,没有饭馆,村中“门前拴着一条狗,屋后坐着两老头”,当地人戏称这是“狗比人多,人比牙多”。
政策上的历史遗留问题,乡镇间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了磐安县教育资源分布的严重失衡。因而,磐安县教育圈素有“三热”之说。
其一便是“择校热”。
哪怕是最偏僻的乡镇,对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也是趋之若鹜。
在城区的优质学校实验小学,每年招生都要被迫“扩编”,某些年份甚至要多招整整一班,而班额也始终维持在45到60人的高位水平。与之相反,乡镇中小学生源则普遍萎缩。2008学年,盘峰乡共有学龄儿童(6到11周岁)230人,可是留在本乡镇读书的只有77人,全乡少于200人的中心小学就有6所,占到学校总数的1/3,而且寄宿生、留守生、学困生、问题生数量众多。
其二便是“进城热”。
乡镇教师,尤其是乡镇学校的骨干教师、年轻教师,纷纷考调城区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被迫进一步集中。
2008年,磐安县报名进城考试的教师就有96人,占乡镇40周岁以下教师数量的19.76%,几乎等于乡镇学校中所有业务骨干都想要进城、将要进城。常年的“进城热”造成一种怪异的局面——乡镇学校里教师老龄化与新手化现象并存。19所乡镇小学中,就有7所学校50%以上的教师年龄超过46周岁;在双溪小学,这个比例甚至高达70.59%。与之相反,大盘小学、维新小学、冷水中心校初中部等学校里,有1/3的教师年龄小于25周岁,教学经验方面略显青涩。
更为尴尬的是,教师进城的数量永远赶不上学生进城的数量,而各乡镇又是按照师生比配备人员,结果导致小规模乡镇学校竟然普遍“超编”,同时又缺乏音体美教师。
甚至于,一些乡镇学校干脆处于一种“管理随意”的状态之中,教师们对上级要求基本是“不对抗、不表达、不支持”,戏称“三不”。有的小规模学校还一味要求教师手写教案,结果是教师因任教科目多,为备课而疲于奔命。教研活动也是一团和气的形式秀,缺少教学反思。
这些问题势必都会反映在教学质量上。以2007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英语期末抽测成绩为例,安文区、玉山区与城区学校相比,优秀率差距均超过30个百分点,合格率差距均接近20个百分点,平均分差距均超过10分。
所以,“择校热”、“进城热”最终导致了一种极端的现象:“迁户热”,这相当于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在一次磐安县暑期校长会议上,磐安县教育局局长吕为苗这样形容磐安县教育的发展形势:“2007年,我县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强县验收,但‘强县不强’是不争的事实。”
强腰政策
“‘磐安县实验初级中学新渥校区’的成立,在我县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推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6月25日,在磐安县县委主要领导的注视下,吕为苗局长宣布“实验初中新渥校区”揭牌。
这意味着一种“联姻”关系的确立:优质学校实验初中与薄弱学校新渥初中结成了“对子”,后者成为前者的一个“分校区”。而在之前的一年里,优质学校实验小学也与薄弱学校大盘小学结成了类似的关系。两个实验体都被磐安县教育局视为“扩大优质层”的关键一环。
吕为苗说:“一个学校,两个校区,就是充分发挥主校区原有的教育理念、管理水平、师资水平、设备设施的优势,帮助分校区提升教育理念、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分校区办得像主校区一样。”
这几乎带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大盘小学生源外流率长期高达30%以上,与实验小学“结对”后,实验小学为大盘小学配备了20万元的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其中有多媒体7套、课桌椅70套、餐桌30套。在优质学校看来,这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却在当年就成功止住了大盘小学生源外流增长的趋势。
实验小学校长陈新芳坦言:“学校的变化家长们都看在眼里,满意在心里。”
在师资方面,实验小学派出了科学、语文、数学、英语4名主课骨干教师前往大盘小学执教,直接参与一线教学管理。并建立了教师互相学习研训联动制度,实验小学派出优秀师资支援大盘小学,大盘小学选派年轻老师到实验小学上挂锻炼,两校都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活动。这对两校教师的成长,特别是大盘小学师资力量的增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与新渥初中“结对”后,实验初中派出了原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傅宝林前往新渥初中任执行校长,还派出5名骨干教师到分校执教。
这相当于:总校派出的骨干教师就占到原新渥初中教师人数的20%。
更关键的是,傅宝林到任后,新渥初中在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方面都严格遵循总校标准,教师和教学管理每月分教学常规、行政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等几块,细化到每个人,实现常规考核,与教师绩效工资相挂钩——这在以往的新渥初中都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随着联合关系的深入,“强腰政策”仍然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实施“强腰政策”后,实验初中校长傅君肩上的压力便陡增起来。
不断有城区家长来校向傅君提出质疑:好教师都去支教了,城里的教学质量会不会垮?甚至连新渥初中的家长也有疑问:既然好教师都是来支教的,会不会长久,又会不会恢复原样?对待这些质疑,傅君敏锐地觉察到,单纯的“援助”难以维持长久。
这些质疑与问题都直指一个关键的问题:薄弱学校能否实现自我“造血”。
活血政策
磐安人并不比别人笨,一些在磐安时的普通教师,到了外地就成了名师,一些还成了专家与名人,这就是例证。自卑不可取,自负与自大更不可为。脚踏实地做实事,少做一些务虚的事才是正道……万事源于心。过不了几年,我们将会取消上讲台的资格,希望未来的磐安教育“江山代有人才出”。
上面的话来自于一位拥有30年教龄的磐安县老教师。吕为苗局长把它推荐给了全县,供全县教师反省。
学校如何提升,教师自身如何提升,这样的问题被摆在了局长的书案上。
输血
2009年7月,一项被称为“校史安全工程”的计划被列入2010年磐安县十大重点实事之一。与以往优质学校得到更多的关注不同,这次计划承诺“县不漏校,校不漏幢”,对全县33所中小学257幢建筑物进行了全面排查。
2009年,磐安县教育工程总投资1641.7万元,其中投放于乡镇学校的就有1550.7万元,占比达到94.46%;2010年,磐安县教育工程总投资1639.8万元,乡镇学校又占了1217.8万元,占比74.12%。这些数据显示磐安县在有意识地向乡镇学校予以资源倾斜。
这样的局面也得到了浙江省教育厅的肯定。刘希平厅长考察磐安县农村教育后,深有感触地说:“每到一所学校,看到的房子大多是崭新的,山区学校建设到这样的水平的确不容易,超乎我想象。”
事实上,磐安县对乡镇薄弱学校的“输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从2009年开始,凡乡镇学校开展基建项目工作,县教育局都会直接承担工程建设费用的2/3。这样大的扶持力度,使原来要求乡镇政府“上项目”的被动局面,变成了今天乡政府向县教育局“要项目”的新局面。
同时,在“软件”层面,磐安县搭起了台子:吕为苗局长亲自设立了“局长推荐”栏目,刊发名校考察报告,并组织学校参观缙云县长坑小学,亲身感受一所偏远农村学校的教育传奇。而且,教育局承诺,师资培训机会实施“均等化”。
这样的培训工作无疑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
在考察长坑小学前,磐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杨龙海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疑问:长坑小学地域这么偏,条件这么差,规模这么小,为什么能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考察后,他说:“全在于有一个‘二百五’的校长和一群‘傻里傻气’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做到严、细、实,教师几乎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教育学生,将学校全力打造成学生的成长乐园。”
以往,磐安教育人似乎更加笃信“生源决定论”、“师资决定论”或“经费决定论”,经过多种培训与“刺激”,他们也渐渐明白,乡镇学校尽管各方面条件更差,但是“安心、甘心、尽心”的工作精神与视野的开阔、思想的解放同样重要。
不过,“输血”似乎始终改变不了学校中固有的人情世故。
实验小学与大盘小学“结对”后,便发生了过于“友好”的一幕:领导合作方面,实验小学不想干预过多,大盘小学不想麻烦别人;城里老师到乡下支教的热情有限,总是想回城,乡下老师到城里上挂也压力重重,总是想回乡;青蓝计划的师徒关系得过且过,常常听课却不评课……
这就像一种新生儿“溶血症”,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母亲对胎儿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疾病。
治疗“溶血症”的方法是:换血。
换血
所谓换血,便是从城区学校直派校长与骨干教师来进行“系统重组”。
200年,磐安县教育局征调实验小学教务主任陈荣仁赴任薄弱乡镇校双溪小学校长。
双溪小学是一所典型的面临自然淘汰、“欲撤不能,欲办低效”的边远乡中心小学。2000年,该校尚有12个班381名学生,到2009年只剩6个班139名学生,当地70%生源外流。双溪还有一所私人承办的幼儿园,但办园条件奇差,被教育局裁定为“不合格幼儿园”。
陈荣仁到任后,首先便建立了“校长领导下的园长负责制”,抓幼小衔接。陈荣仁制定制度,由学校负责幼儿园行政,统一调配安排后勤财务、幼师招聘、招生等工作。园长相当于小学的教导主任,享受学校中层正职待遇,由经过幼儿教育岗位培训的小学正式女教师担任,她是小学教学与幼儿教育的联结纽带。同时坚持管办分离,避免幼教小学化。
在小学,陈荣仁则带来了“山溪学校文化”。以童话为主体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出台《双溪小学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目标》,内容从小班一直到六年级;每年均编印校园文集《山溪》,里面有校园掠影、校长寄语、教师随笔、学生书画、童诗乐园、童年写真、童话天地等,倡导一种认准目标、“不停奔流”的“山溪精神”。
应该说,陈荣仁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难题:增强儿童的自律意识和自理能力,实现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无缝衔接。在这一点上,委派来的校长选准了问题的突破口。
2010年,实验初中教务主任孔新玉调任深泽初中校长。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孔新玉面对重担心情虽然忐忑,但是他却“小火慢慢熬”。
孔新玉决意在近年来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的深泽初中复制“杜郎口模式”,出台的政策宽严适度:只从初一开始试点,同时加强校内外教学交流,要求教师开门上课;试点年级期末成绩不列入考核范围,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每位教师必须记下每堂课的教后感,记下备课、教学、批改等过程中的新发现,以备反思总结之用;课外教学生学会预习、复习,不搞集体补课;课内配备足量小黑板,给学生表现的平台……
更关键的是,孔新玉渐渐地让这所乡村学校的教师开始相信学生的潜质。在孔新玉到校之前,尽管外面到处都在刮“杜郎口之风”,可是深泽初中的教师仍然一无所知;孔新玉的到来,则宛如一个“先学后教”的传道者。
欣喜的是,在孔新玉“我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的决心下,深泽初中发生了大变。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在教育局教研室的抽测中,该校所有学科都居于全县前四名,部分学科的成绩超过了城区初中,初二、毕业班的老师们也开始主动要求变革,换一种教法——教育行政赋予的“威权”,渐渐演变成教育改革的“权威”。
随着骨干校长的“下乡运动”,磐安全县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走教”、“支教”、“委培”运动。尤其是委培计划作用明显,从200年起,全部新教师都留城代培,代培期满1年之后,再到所分配的乡镇学校任教。从2010学年起,县教育局每年将安排10个左右的名额为农村偏远学校定向招收新教师,实行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新教师须在农村学校工作三年以上,参加高级职称评审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任教支教经历。
当输血、换血达到一定规模,则必然产生量的质变——造血。
造血
新的教学改革正在观念、构成崭新的新渥初中萌芽。
新渥初中结合实验初中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开始演变自己的“先学后教、当堂落实”改革。他们把学生分为前25%、中45%、后30%进行当堂落实。每堂课6-8道基础题、简单理解题要求“人人过关”,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用以巩固本章(课)知识的理解题、稍难题,中等学生要完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堂课布置1道综合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这样,改变了以前练习一刀切的状况,充分体现了自学先导、“最近发展区”等教育教学思想。
大盘小学则推行语数目标教学改革,每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力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并成功地创建了语数“六步教学”模式。
以往,变革似乎很难出现在观念保守的乡镇学校,但是如今“校长、骨干都能换,教师也由城里委培”,一切都成为可能。
更加值得欣喜的是,一些变革甚至出现在了“最困难、最不可能发生”的地方。
盘峰、维新、高二三乡是磐安县经济最为落后的纯山区,如高二,实在是“地无三尺平”,骤然撤校很可能会导致辍学生回潮。然而,现在的中心校编制、单式教学显然不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浪费了大量教育资源。
可是,不断的输血、换血,却最终点燃了高二乡别具特色的“新型复式教学”改革。高二乡学校执行“异级编班,同科授课”,即一二年级编为一班,三六年级编为一班,四五年级编为一班。根据学校现有师资,“异级同科”授课,英语则单独开课。教学中,集中讲授的时间各为20分钟,注重动静搭配、学问结合。而且教师非常重视“小先生”带头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小先生”协助老师管理课堂,督促同学们完成课后的各项作业及练习……
“新型复式教学”可谓完全改变了高二乡落后的教学面貌。由于任教学科比较单一,教师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利于专业化成长;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课堂自我控制能力;请高年级同学帮助低年级同学完成任务,提高了高年级同学的成就感;“音、体、美、劳”等开课正常,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略有提升。
当最不可能发生变革的地方点燃了星星之火,磐安县“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也即将具备燎原之势。
星火燎原
“实验初中——新渥初中”与“实验小学——大盘小学”是承担教育均衡目标的两大关键教学教研共同体,如今,这样的共同体开始出现以点带面的趋势,由拥有乡镇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心集镇向周边乡镇学校辐射。
在盘山区,统合了高二、维新、盘峰3乡和大盘一镇的教研工作,由大盘校区牵头,举行联片教研活动,各校均有一位教师上课,相应学科的全部教师参加听课并开展互动式评课。这种模式使中心镇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也解决了偏远学校教师数少、无法开展教研的困难,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每月1至2次活动,几学期坚持下来,数目也非常可观。当年的薄弱校大盘小学,如今已经是县校本教研示范学校。
在玉山区,则出现了“3镇带3乡”共同体,尚湖镇小——万苍小学、玉山镇小——九和小学、尖山镇小——胡宅小学结成了新的“对子”。
更多的情况是,同一区域内几所发展水平相当、规模适中的学校正在组成“松散型的教研共同体”,并形成与其他共同体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他们坚持学校独立,组团发展,主席轮值制,秘书处办公制,区域考评制,“先业务,后行政”、“资源共享,荣辱共担”。显而易见,磐安县的教育资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共进”现象。
更关键的是,对等的竞争开始出现了。吕为苗局长介绍,为支持学校布局优化,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资金,并逐年提高,用于学校新建、改扩建重点项目建设。布局优化完成后,高中学校为“两所普高一个职教中心”;初中学校将由11所(包括中心校)逐步调整为6所,且全部升格为县属初中;小学由20所(包括中心校)调整为19所。义务教育全面推行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模式,将形成“中间大、两头尖”的纺锤形格局,学校之间将自然产生对等竞争的态势。
尽管我们目前尚无法一览磐安县“实施教育均衡发展计划”最终的全貌,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感动已经发生。
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的原新渥初中学生卢惠萍告诉记者,她考上重点高中后,原来在城里读书的表妹也回新渥初中读书了:“这里的课生动有趣,老师细心,和城里的学校一样!”
——对千家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
中国加入世贸3年后的今天,民营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促进浙江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对浙江省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企业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本次问卷调查自2004年4月至10月,历时6个月,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704份, 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分布于浙江省的11个地市。我们将本报告中涉及到的主要问题,作出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报送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以供制定政策时的参考。
现将调查的结果综合分析如下:
一、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的基本状况
从创立时间看,在被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近1/3是在1988年以前创办的,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是由国有企业或集体乡镇企业改制而来的,不少企业目前仍面临着“产权不清”的历史问题。
从产业分布看,这些上规模企业大多分布在二、三产业,尤其集中于第二产业的工业领域。在第二产业的分布上,又主要集中在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这些行业分别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23%、9%、8%、8%和7%,第三产业则重点在商贸和建筑业。
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看,这些企业多以公司制为主,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71.85%,股份公司、独资、合伙分别占14.25%、7.61%和2.49%。这表明,随着《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浙江省民营企业特别是其中上规模民营企业的组织形式明显优化,但由于信用危机和成本过高等问题,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仍沿用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浙江的民营企业要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体系尚需时日。
从企业规模看,这次调查的民营企业注册资本规模平均为2393.88万元/户,详见表1,高于全国水平,企业的各基本运营指标可见表2。
表1 企业注册资本构成 单位:万元
注册资本 <1000 1000~5000 5000~10000 >100000 合计
比率 56.20 26.33 11.45 6.02 100.00
表2 企业运营状况的主要项目调查 单位:万元
调查项目 平均固定资产 平均流动资金 平均产值 平均销售额 平均出口值 平均债务 平均债权
被调查企业 7267.30 4016.25 23624.03 21710.98 6666.76 9181.56 6170.39
二、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在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虽然2003年浙江民营企业克服了“伊拉克战争”、“非典”等影响,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企业在发展中也的确面临不少困难。这些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有的企业甚至连正常经营都难以维持。据调查显示(见表3),目前生产用电、人力资源、 生产用地已成为阻碍民企进一步发展的前3位制约因素。根据调查中反馈出来的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我们将从土地和电力、人力资源及融资等3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来加以分析并给出建议。
表3 目前影响企业发展主要困难构成
序列 第一位比率 第二位比率 第三位比率 平均率 名次
市场准入 3.06 1.18 1.02 1.76 12
执法环境 4.97 1.70 2.91 3.19 9
税费负担 12.55 8.65 6.11 9.10 6
外贸出口 2.48 2.88 2.77 2.71 10
外贸进口 0.62 0.39 0.29 0.43 14
生产用地 18.51 7.21 4.51 10.08 3
融资 11.93 10.62 6.11 9.55 5
市场开拓 8.82 9.57 10.77 9.72 4
人力资源 10.56 18.48 13.54 14.19 2
企业管理 3.73 11.40 11.35 8.84 7
技术力量 3.53 6.82 11.64 7.33 8
市场信息 1.24 2.36 4.37 2.66 11
社会治安 0.12 0.66 1.17 0.65 14
生产用电 17.02 17.56 19.94 18.17 1
地方保护 0.50 0.26 1.17 0.64 15
其他 0.36 0.26 2.33 0.98 13
合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
1.土地和电力问题
从表3可以看出, 相当一部分企业把生产用地和生产用电这两项资源列在“目前影响企业发展主要困难第一位比率”的前两位。可见,自然资源和能源问题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①用地问题。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为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4年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在2004年5月表示,2004 年第一季度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分批次建设用地比2003年平均每季度批准的用地量下降了46%;另据浙江省建设厅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整顿,浙江全省开发区(园区)已从原有的758个减少到134个,目前规划面积已缩小到1257.06km[2],比整顿前减少了近2/3,撤销的开发区个数和规划面积分别占原来的82.3%和72.5%。2004年4月, 中央又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提出重点对土地审批、土地占用、占补平衡、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及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等6个方面情况进行清理检查和整顿,要在治理整顿的半年时间内,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的“三个暂停”措施。这次“土地叫停”对浙江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它大大削弱了企业的积极性和投资信心,也打乱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数据显示,温州、绍兴等地2004年前4 个月的工业企业固定投资额的增幅已大幅下降,其中温州固定投资额增幅下降为11.1%,远远低于浙江全省41%的幅度。由于土地资源的供给是稀缺的,且无法通过国际贸易等来解决,所以它将成为制约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见表4)
表4 企业生产用地面积希望值构成 单位:万平方米
<1 1~2 2~5 5~10 10~20 >20 合计
目前面积 18.32 19.91 26.77 11.50 7.08 6.42 100.00
(20.36)(22.12)(29.74) (12.78) (7.87) (7.13)
100.00 希望达到 11.63 14.47 26.61 20.93 13.18 13.18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很快,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浙江许多民企期望的生产用地面积与企业实际所占面积仍存在较大缺口。调查显示,上规模民营企业平均拥有生产用地56130.56m[2],其中44.90%的企业要求扩大生产用地面积,平均每户希望达到103004.51m[2],新增幅度为83.51%。由于宏观调控等因素使得用地更趋紧张,省内土地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壮大,导致许多企业到土地资源相对宽余的内地寻求投资发展,而内地相对沿海地区,交通不便、不利于出口,工业配套设施也不齐全,加之企业在外迁过程中中断了原本成熟稳定的产业链,使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另外,土地资源紧张,项目用地指标难以落实,使招商引资难度日益加大,有些项目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进入实质性的建设。正如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中国的民企尤其是浙江的民企,产品的竞争力主要是靠低成本来维持的,而这个低成本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土地政策,另一是劳工政策。而当政府加强了对土地的控制,征地手续严格后,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能拿到大量的低成本的土地,用地成本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不断加强,用工制度、福利保障也逐渐完善起来,用工费自然会相应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通过什么方式来维持企业低成本的竞争力,对浙江的民营企业来说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用电问题。综合此次调查结果的各项比率(见表3), 缺电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2004年1~5月,全国缺电省市已扩大至24个,其中以浙江地区最为严重。有关专家预测,浙江已进入“电力危机”阶段。统计数字显示,浙江省2004年的缺电量在200亿千瓦时左右,在遇极端高温天气时,最大电力缺口达到630万千瓦以上。2004年以来,除了春节期间的10天外,浙江每天都出现严重拉闸限电;到4月底,已累计拉闸限电34.52亿千瓦时,超过2003年全年的拉闸限电量34.09亿千瓦时,占华东电网拉闸限电总量的71.7%。各地也普遍采取了“停三开四”或“停二开五”的措施,有的企业则是“白天停电,晚上用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在我们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52.44%的企业存在非正常停电情况, 平均每月停电达11.32天。
电力资源短缺,已经对浙江民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电力短缺所带来的直接损失。电力短缺,使浙江大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优势被削弱,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产量增长率同比急剧下降,净利润也大幅度下滑,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壮大(见表5)。表5中的民营企业都位于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中,但2004 年由于缺电而造成营业额减少的幅度平均近20%。为了保证按时交货,很多民营企业不得不自购发电机维持基本生产。据统计,浙江民营企业中有42.46%经常靠自发电维持生产,截止2004年5月底,浙江自发电机用户高达83693户。自发电加大了企业固定资产的支出,且生产效率低,导致企业成本大大提高。据杭州市初步测算,平均每度电可以创造产值22.44元人民币,创造利润1.36元,而自发电成本每度高于普通供电成本0.6元左右,仅此一项浙江企业全年将增加成本26亿元。另据初步统计,2004年1~5月仅杭州市就有1289家企业亏损,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4。
表5 部分上规模民营企业因缺电造成的损失情况
2003年度 2004年度预计 2004年因缺电减少
单位:亿元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营业总额减幅(%)
浙江恒逸集团 53.8 1.84 90.00 3.00 15.00 1.00 16.7
杭州华东链条总厂 2.48 0.13 1.39 0.20 1.00 0.07 33.9
(71.9)
浙江华达通讯集团 7.32 0.38 8.00 0.42 1.50 0.10 18.8
华立集团 67.00 3.60 100.00 5.50 4.50 0.50 4.50
万丰奥特集团 20.00 2.20 25.00 2.90 5.00 0.80 20.0
海亮集团 31.02 0.764 42.00 1.10 8.40 0.22 20.0
奥克斯集团 72 4 100.00 4.50 6.00 0.30 6.0
浙江柳桥羽毛公司 9.35 0.13 12.00 0.16 3.00 0.04 25.0
浙江翔盛集团 14.86 0.70 25.00 1.25 3.00 0.25.00 20.0
(12.0)
b.电力短缺所带来的间接损失。缺电不仅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信誉,令很多企业“有劲没处使”,空有机器和工人却不能开工。由于一般拉闸限电的时间较长,即使在有电时企业赶工,也无法完成计划产量,不少订单不能按时完成,合同未能履约。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生命,不能履约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是一时,而对企业信誉的负面影响却是长期的,这种无形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甚至有可能威胁企业的生存。
2.人力资源问题
此次对浙江省上规模民营企业所作的调查,人力资源方面主要涉及企业家和员工两个方面。
①企业家。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表6),企业家学历在大专以上的比例占54.36%,获得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达55.80%,这表明,浙江省上规模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的素质较先前已有了很大提高。这些企业家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市场的历炼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表6 企业家文化学历构成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职高 中专 大专 大学 研究生 合计
比率 0.24 0.47 12.85 23.82 1.18 7.08 39.39 8.37 6.60 100
表7 拥有的职称构成
无职称 初级 中级 高级 合计
比率 37.24 6.96 40.14 15.66 100.00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家在管理上还是存在不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决策能力不强。民营企业家决策能力不强,一方面跟他们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有关。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家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跟民营企业家习惯于“跟着市场走”,凭经验决策有关,这种经验式的决策方式在市场竞争的初期的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这种决策方式日益显示出不足。特别是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管理又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此时仅凭经验决策容易导致决策失误,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触觉,及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应变决策,提高迅速决策的能力。
第二,创新能力不强。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具有创新精神并实现资源新组合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基本素质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见之明,能够将各种要素组织起来创造新的组合,并能够将新的组合应用到实践中去。美国《财富》杂志在分析全球最具竞争力企业的成功经验时也认为,“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可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调查显示,浙江的民营企业家不少都已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从其具体的创新方式来看,还流于表面。其一,“口号式”创新。有的企业家把“开拓、创新”作为企业的宗旨,但经营管理还是老一套。其二,“跟风式”创新。有的企业家随意跟风,被动地跟着市场跑,缺乏超前意识。其三,“闭门造车式”创新。有的民营企业家对市场调查不透彻,靠拍脑袋作决策,创新随意性大,达不到创新活动的真正目的。
第三,组织能力不强。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企业家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授权。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家不能包揽一切,不可能事事皆通。因此,企业家应该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的领导作用,进行合理的授权、放权,依靠员工的智慧和力量,集众人之力成就事业。但是我们调查发现,浙江大部分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家还没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习惯于亲历亲为,不放心放手让属下及员工去做,这除了跟员工能力和企业家意识有关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企业家不知道该怎样合理授权,总觉得一放就乱。这种不尽合理的管理方式,造成了人心的不齐,也导致了一大批管理人才的流失。
②员工。我们在做企业员工的调查时发现(见表8、表9),大多数民营企业开业时的工人数、管理人员数、技术人员数的比率与2003年底的比率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工人数量大致为管理人员数量的7倍左右,是技术人员的8倍多。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这种比例很不合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明显缺乏。另据学历调查显示,大学以上的人只占到23.97%, 这说明民营企业的员工特别是生产人员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表8 工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平均数及构成
一般工人 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 合计
开业时平均人数 73.11 11.58 7.95 92.64
开业时比率 78.92 12.50 8.58 100.00
2003年底平均人数 484.69 68.66 59.70 613.05
2003年底比率 79.06 11.20 9.74 100.00
表9 学历人才构成 单位:
博士生 研究生 大学生 大专生 中专生 合计
每家企业平均拥有 0.29 1.27 25.96 44.85 87.29 159.66
民营企业整体人员特别是生产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和浙江省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关。一般来说,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企业其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工人只要熟识机器的操作和流程就可以从事生产,对工人的文化水平没有较高的要求。且由于寻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往往会排斥要求起薪较高的人才,这使得企业在同国外同行企业的竞争中享有成本优势,但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是难以持久的。
很多民营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因而也留不住人才,导致管理技术人员比重偏低。内部制度不完善表现在:一是缺乏合理的用人制度。很多民营企业存在专业人员学非所用的现象,限制了不少专业人员才能的发挥。二是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体制。不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而海信集团之所以能“功以才成,业以才广”,主要是海信集团有“尊敬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造就人才”的良好人才管理机制。三是缺乏管理和科技兴企的意识。调查发现,有些民营企业家对管理、科技兴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企业是从事生产的,要那么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干嘛!”或只使用,不培养;或重视引进,忽视挖掘;或重视学历,忽视实际能力。
3.融资问题
融资难是制约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老问题。据目前银行信贷资产统计显示,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不到30%;证券市场上,民营公司也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6%,本次被调查的企业已上市的也只有1.39%。
调查表明,目前民营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所需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还是自有资金,占48.14%(见表10);有90.78%的企业开业时资金主要来源是自有资金。但自有资金总是有限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资金短缺的矛盾就会突显出来,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从纵向比较来看,企业最主要的三块资金用途(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流动资金)均是由自有资金来支撑的,其次才是银行贷款。国家虽给了民营企业一些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但尚未落到实处,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表10 民营企业日常经营所需资金来源
银行贷款 民间借贷 自有资金 亲朋借款 其它 合计
基本建设(%) 38.62 7.2 47.96 5.12 1.10 100.00
技术改造(%) 38.25 5.1 51.28 2.95 2.42 100.00
流动资金(%) 41.20 7.09 45.17 5.36 1.18 100.00
平均构成(%) 39.36 6.46 48.14 4.47 1.57 100.00
浙江虽然民资丰裕,但调查显示(见表11),被调查企业认为融资很困难和困难的共占38.84%,不很困难的占47.79%,不困难的为13.37%, 这表明浙江民营企业的融资依然很难。调查发现,目前在融资渠道中,间接融资仍是浙江上规模民企的主渠道。而从表10可以看出,银行借贷不畅是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银行贷款难问题上,本次调查中有70.54%的企业提到了所有制歧视。浙江的银行与民营企业间还没有建立起良好机制。而自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为使经济平稳运行,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快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投资规模、压缩贷款,这将使浙江民企的融资难问题愈演愈烈。
表11 民营企业融资难度构成
很困难 困难 不很困难 不困难 合计
比率 3.66 35.18 47.79 13.37 100.00
从表12中可以看到,被调查的上规模民营企业中只有2.09%(国内已上市1.39%+国内控股上市0.70%)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2.21%在海外上市,而95.70%的民营企业未能通过企业上市来直接融资。调查还表明,大部分企业迫切希望能扩建、改造自身,继续做大做强,但目前银行贷款不畅、证券市场融资困难的现状,使得民营企业的这种愿望很难实现。
表12 被调查民营企业上市状况构成
国内已上市 国内控股上市 海外上市 海外控股 未上市 合计
比率 1.39 0.70 2.09 0.12 95.70 100.00
根据调查,我们认为融资难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分析:
①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被调查的民营企业很多是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开始发展的,虽然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其经营理念并未随之有很大的转变,为了避税或其他一些原因,很多民营企业不愿如实上报自己企业的资料,造成银企间信息不对称。有些经营管理者不熟悉国家的金融信贷政策,不注重创造企业自身符合信贷需要的条件,如未办理齐全的房产证、土地证等,使得银行难以为其提供抵押等形式的贷款。再者,很多民企财务制度不健全,负债、抗风险能力低,客观上增加了融资风险。
②从金融体系角度分析:近年来,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奉行“抓大放小”、“扶优限劣”,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配合国家政策的实施,也对自身机制进行改革,开始执行相对严格的信贷政策,如企业贷款时必须要有有效资产抵押或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担保,而目前浙江有些民营企业的厂房设备较为简陋,抵押置押的估价不高,土地没有产权又不能抵押,争取其他单位的担保也较困难。加之目前银行贷款手续繁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企业间接融资的积极性。而最主要的则是整个社会有效信用体系缺失,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银企之间沟通不畅,信用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也是目前社会信用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③从政府角度分析: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不仅法律法规种类不齐全,而且明显落后于实际的经济运行。《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三性”原则,就决定了商业银行因成本高、安全性差,故不愿把资金贷给民营企业;《证券法》虽已经出台了好几年,但并没在实际中帮助民营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公司法》又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则需一定的年限。即使民营企业上市了,也不存在受政府行政保护,一旦面临ST、PT或摘牌,很难指望政府会通过“资产重组”的注资方式来拯救自己,融资成本完全要由民营企业自己来消化,这显然比国有企业上市融资要困难得多。另外,我国政府相对于美国、德国、加拿大以及日本等国,在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保险担保机构的建立等非常滞后,而民营企业得不到这些中小机构的扶持。
三、对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民营经济在浙江省富民强省建设中功不可没。为使民营企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实现新飞跃,各级政府都应审时度势,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企业的生产用地、用电等重大问题;完善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和人才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民营企业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高素质、加快发展。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几点建议:
1.针对土地和电力问题的对策
①用电方面:a.政府要进一步认清能源供应形势,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电力等能源的制约是长期性的,因此,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政府要充分发挥产业引导作用,对高投入、高能耗企业,采取强有力措施,促使其实施技术改造或产业转型,同时大力扶持技术密集型企业。b.对于企业自身,首先,要增强节约能源的意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生产中减少能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要进一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据调查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其中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因此,提高能源利用率已迫在眉睫。再次,企业应积极尝试多样化利用能源,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存度,这样也会降低能源短缺给企业带来的风险。c.必须坚决打破电力行业的国家垄断,积极推行电力产业民营化。我国电力行业至今未进行深入的产权改革,独家垄断,独家经营,由垄断而导致低效率,引起电荒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政府的形象,这种状况与中央所要求的社会和谐发展相悖。针对电力短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尽早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环节的部门垄断格局,政府须制定详细接入条款,保障公平开放,对输电和配电企业进行直接监管;发电和供电(销售)等环节可以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供电效率和服务水平。
②土地方面:a.要提高原有土地的利用率。浙江在这方面可以参照江苏的苏州市,实行“无地招商”政策,即鼓励已经投产的企业,在不占用新土地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身土地资源的潜力,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尽可能向空中发展。主要措施有:严格限制建造单层厂房,提高厂房容积率,鼓励和支持建造多层、高层厂房等。b.提高新分配土地的利用率。浙江的粗放型产业结构是导致土地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应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选择。浙江应该有意识地从“制造业高地”向“高科技产业基地”转型,在新分配土地的利用上,用高科技、高税收、高就业、高效益、高投入、少耗能、少占地的产业替代传统的高能耗、土地资源高占用率的重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c.完善城乡土地制度。为强化对政府在处置存量土地时的约束,需要对城乡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创新,主要是要着眼于规范政府在获取增量土地时的行为。具体而言,在城市,要深化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快划拨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步伐;规范增量土地使用权市场,提高增量土地市场化的程度;尝试以土地收益作为担保发行证券,在不丧失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推行土地证券化,促进土地使用权流动。在农村,则要约束征用权,强化规划权;明确公益事业范围的界定,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土地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衔接性以及规划实施的强制性等。
2.针对人力资源问题的对策
①企业家方面:a.加强企业家的培训。无论是提高企业家的决策能力还是创新能力,都离不开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素质。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埃利雅德博士断言,未来的人才要掌握三张“通行证”:一是学术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心理素质、责任心和开拓创新能力的。这不仅需要企业家自身的努力,还要依赖完善的再教育培训体系。西方国家的多数公司与高校合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工商界的精英,其中MBA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成了各个国家普遍的做法, 同时西方国家的政府也很重视企业家的再教育。这一方面我们的企业和政府都应该向国外学习,努力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再教育培训体系。为此,应制定全面的企业家人才培训规划,使他们从传统被动地参加,转变为主动地参与;此外还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到国内先进企业挂职、到境外企业考察,拓宽企业家的视野。b.学会合理授权。我们的民营企业家普遍受家族制管理模式的影响,习惯于亲历亲为。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家的精力必然要分散,他们主要应关注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投资,而把一些次要管理任务下放。这就必然要求民营企业家要学会合理授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权责明确。授权时,领导者要明确权利下放的范围,使被授权者清楚自己工作的目标、责任和权力等;授权后,也并非放任不管,领导者要关注下级的行动,承担起监督责任;且在他们出现困难时,要给予适度的帮助和鼓励。第二,适度授权,相互信赖。领导者向下级授权应视其能力的高低并给予充分信任,一般不能越级干预。
②员工方面:①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浙江民营企业员工的素质普遍不高,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把提高员工素质摆在突出位置。为此,一要注意吸收高素质人才,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尤其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二要积极鼓励员工自学成才,企业应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层次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对学习优秀者给予宣传表彰,也可支付一定的学习费用作为激励;三要给员工以继续教育的机会,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②建立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一是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在用人上注重学历但又不惟文凭,重视能力和个人品质,做到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灵活用人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企业中找到用武之地,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二是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要保证竞争公平、公正,就要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三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查中,有些民营企业员工抱怨他们的工作业绩没有跟工资直接挂钩,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民营企业要想使人尽其才就必须以一流的待遇回报一流的人才,这是经济规律在人才价值上的体现,也是现代企业家的明智之举。
3.针对融资问题的对策
①民营企业要摆脱旧观念的束缚,处理好内外部关系。一方面,企业应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与银行等机构培育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沟通机制;另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注重企业形象的建设,提高透明度和信用度,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信用机制。
②政府应尽快转变理念,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应适当向民营企业倾斜。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尚有一段时滞,政府应缩短这种时滞,并密切关注政策实施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控。此外,还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公司法》、《中小企业法》、《担保法》等等。政府还应在构建新的金融体系上加大力度,例如建立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绿色通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