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13:29: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种植业社会实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生 社会实践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84-01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复杂的地质地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复杂的地质地貌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影响着地区的降水、光照、耕地的数量分布,对大规模发展种植业限制较大,粮食产量不足。另一方面又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直接影响着地区的商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湘西地区长期以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难以实现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经济综合发展的症结所在。
复杂的地形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诸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利于农、林、牧、渔、猎等多种经济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和栽培以及多种经济林木和用材林的发展;有利于山区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多种环保、健康、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多种矿产资源的储藏和分布,矿产资源丰富。复杂的山区地形使河流多险滩、瀑布,水流湍急,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有利于对河流梯级开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地貌孕育了大量的旅游资源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和资源,这里的山水将面貌一新,夕日的“穷山恶水”将会变成今日的“山清水秀”。夕日落后、单一、自给自足的经济将转变成今日综合开发健康、养生、营养的生态农业和商品经济。
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对当地的地形进行实地综合考察
教育教学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地理教育教学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尤为突出。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的培养。为实现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对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方式方法做了明确具体的布置。
1.明确考察内容。将考察内容分为六个主题:①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②地质地貌与气候,③地质地貌与交通,④地质地貌与河流,⑤地质地貌与人类活动方式,⑥地质与矿藏。
2.社会实践调查范围。对学校周边地区以及学生自己家乡进行考察。
3.社会实践考察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
4.学生分组及社会实践考察任务分工。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负责对以上六个主题进行考察。
(1)考察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写好考察计划书,设计考察路线图。要求各考察小组根据各自的考察内容设计考察方案、准备考察器材和考察表。考察方案中要求学生在考察区内选定三至五个考察点,确定考察方式和时间、小组成员的分工等。因考察内容不同,所需器材和小组成员分工也不尽相同,每个小组要根据自己的考察内容做好周密细致的安排。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计划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指导。
确定考察点的考察内容:根据计划中所选考察点,明确该点的主要考察内容。如:第一小组考察内容主要是“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所选考察点必需要有较为明显的断层构造或山地公路的明显剖面处,这样才能更加容易观测到地质构造状况。
确定考察方式:一方面到相关部门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地的一些自然地理状况,然后再到考察点进行现场考察。
明确考察时间:何时到何相关部门找资料,何时到实地搞调查。
器材准备:主要是摄像机或照相机、录音机、卷尺、绳子、小铁锤、纸、笔、食品和水等。
小组成员分工:安排好相关人员分别负责摄像、录音、测量、笔录和后勤等工作,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2)实施考察工作。该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是考察工作。安排学生按考察计划书中的设想一项一项地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可对考察内容或对象做适当调整,做好考察工作。二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考察过程中应做好人身安全考虑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应急手段和自救方法,在考察过程中尽量有教师或家长陪同。
三、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开动脑筋,提升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遇事敢想,有独特的见解,但因与外界联系较少,自卑感较为明显,因此在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与意见时总是显得十分的拘束。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信心,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掌握着当地地质地貌的第一手材料,有依据就有发言权,这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机会。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享受工作的乐趣和感受成功的喜悦,笔者对本次考察活动又做了进一步的工作安排。
1.各小组将自己考察所获得的材料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制作和展示课件,看到自已的作品,无不感到成就的喜悦和乐趣,更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中,从植物的细胞开始,讲述了植物的一生:由种子的结构谈起,到开花结果,再形成新的种子,延续植物的生命,同时为人类造服。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除了基本知识的传授,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渗透了对获嘉农业的了解。如种植业:获嘉县地处中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重要的产粮区,也是全国优质粮产业化开发示范县。目前,全县优质粮基地小麦种植面积达22万亩、优质水稻12万亩。花卉业:获嘉县是我国南北花卉的交汇点,是南花北上和东花西引的天然驯化场。花卉业生产已经有300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张巨乡“陈庄花园”是河南省四大花园之一而著称全国;目前,全县的花卉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品种千余个,主要是大叶女贞、雪松、蜀桧、奕树、合欢等常规绿化苗木。无公害蔬菜业:太山乡蔬菜种植素有闻名,明清时期是专侍皇宫的贡品。蔬菜远销北京、武汉、山西等地,出口蔬菜主要面向日本等国家。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6万亩。这些知识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既锻炼了学生的思想意志,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借此也让学生树立起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
2、在第二课堂中渗透农业教育
农业教育不仅在课内有机渗透,而且要发挥课外活动这个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外学到课内学不到的一些实践本领与基本知识技能。我们建立了几个专题调查小组,如:选种调查小组、栽培调查小组、杂草控制小组、病虫害防治小组、无公害调查小组等。通过进店调查和访问农艺师,实地考查等多种途径,让学生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如在考查选种方法时,要求学生了解选种要求。学生回馈如下信息:要求种子颗粒饱满,无昆虫叮咬、当年新发种子等。例如,历年来小麦病虫害发生严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形成如下报告:(l)持续几年的秸杆禁烧避免了空气污染,但也使一些病虫害有了滋生之地,致使连年病虫害逞上升趋势。(2)近几年很多地块没有进行深耕细作,只是耙了二至三遍,造成耕作层过浅,小麦的根不能深扎,抗病力明显降低。(3)冬季到来年春季天气过于干旱,使土壤中的厌氧菌大量繁殖,毁坏小麦根系。(4)多数农民重视虫害,轻视病害。每年春季农民都要打2一3次杀虫剂,却没打过一次杀菌剂。而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和赤霉病等病害,一旦发现症状就错过了防治时期。又如,病虫害防治小组通过调查和访问,将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做了简单归纳,以黑板报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l)深耕细作。一定要深耕,增加耕作层的深度,以便小麦根系发达,增强抗病力。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深耕,也可以撒施土壤调理剂,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疏松耕作层增加。(2)适时浇水。由于秸秆还田,土壤蓬松,过f透气,不能保墒,根系无法得到充足的水分,致使根系不旺。适时浇水可以弥补不足。(3)专业拌种。不能只图便宜,要使用专业拌种剂,特别要选用有针对性的拌种剂,才能起到防治目的。(4)一喷三防。春季喷撒农药时,除了杀虫剂,还应加人杀菌剂、营养剂和生长调节剂,综合防治,防患与未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才干,也锻炼了毅力,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兴趣。同时这也成了课堂最有效的补充,让学生热爱农业,热爱生物学,为将来从事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在教育科研中渗透农业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
"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根据同志?q“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2000元/亩,西瓜4000元/亩,西葫芦5000元/亩,环绕村子还重了5000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样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办法,上项目。"我觉得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办法: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
(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
3、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将实施第三步走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这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五”计划纲要的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的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只有加强农业础基,确保农产品的供给,才能顺利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
大学生;三下乡;发展;农村经济;生活水平;
2005年7月16日,我们长青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一行15人来到武威市凉州区河东乡上腰墩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际活动。在上腰墩村的14天中,我们开展了许多活动:为当地小学生义务辅导功课,进行为期12天的教学活动;同时抽取课余时间深入当地工矿,果园以及村民家中调查研究;与当地领导和村民座谈;举办“三下乡”文娱演出等等。在这14天里,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大学生第一次深入的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的,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的发展问题!“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
市场风险增加。
上腰墩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须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一本文转载自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尽快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他们为村民们联系了高产苜蓿以饲养牲畜;带领村民种植苹果600多亩,青皮梨800多亩、无籽西瓜500多亩。年人均收入3000多元。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地知道:只知道种地,也就这样了!要想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还得想办法,上项目。通过我们在农村的调查研究,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我认为还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想办法:
(一)加大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 1、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3、加快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重点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版权所有
4、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三)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
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一批农产品标准化发展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孙小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王邦柱:宿迁市地理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
王昌红:泗阳县致远中学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于蓉: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地理教研员,此次研讨的主持者。
于蓉:“知识”,是教师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但是对于“知识”是什么,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如何从经验走向知识,也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孙小红:从经验走向知识,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绕不开的话题。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知识。知识来自于社会实践,早期人类知识是直观经验的总结与提升。正如今天我们涉及到的农业生产,农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水稻的习性、生长条件等有一些直观经验,而这些经验性的知识经过提升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一些概念,概念之间形成联系,就有了知识。例如这节课中高温多雨的气候是水稻生产重要的自然条件,就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人类理性科学知识有个体获得的主观知识,也有客观存在的知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就是人类共有的客观知识。我们每个老师、同学在头脑中都有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表征,比如感觉、知觉、表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概念、命题,这些都是通过我们个体认识活动而形成的。由于同学们并不是农民,并不能直接从生活经验中直接提取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水稻种植的命题,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人类长期积累的高级形态的理性知识传授给学生。今天王老师的课就是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将人类积累的理性知识跟学生的直观经验相联结。
于蓉:刚才孙老师从教学的角度解读了“知识是什么”,分析得很深刻,很到位。新课程推进以来,对于知识与能力孰轻孰重的探讨有很多。有的人就认为在教学中知识无关紧要,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第一位的。对于这样的观点,王邦柱老师,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对知识的认识有没有一些误区?
王邦柱: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看,知识与能力是并列关系,因此知识与能力都十分重要,知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能力是知识的内化和对知识的运用,因此知识与能力应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掌握的知识多,未必能力强,高分低能也大有人在,同样,如果知识匮乏,能力也将大打折扣。从大体上看,知识与能力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知识面宽厚,综合能力会相应强一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知识的误区:一是知识认识上的误区。很多人提到知识往往认为是死知识,僵化了的知识,因此有轻视知识的倾向,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需要我们各位同仁真正理清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我认为在学生时代应该打好知识基础,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二是知识应用方面的误区。有人认为知识马上就能应用,其实知识的应用也并非是即时的,有的知识需要长期积累才能更好地应用。我们都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朱熹先生也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也从某个角度解读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于蓉:孙老师和王老师都为我们从教育教学的角度阐释了何谓“知识”。我认为知识属于人类认识经验,但又高于人类的认识经验,因为它是以成果或结晶形式出现的认识经验,是那些得到证明或证实的、有价值的经验。而教学的过程就是带领学生从一般经验走向知识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首先我们还是先来观看王昌红老师的课例。
(播放录像课,继续研讨)
于蓉:本节课王老师用“舌尖上的美食”来导入新课。这样的方法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美食作为情境,大多数人会说“因为学生喜欢”。王老师,你觉得学生为什么会喜欢美食这样的情境?
王昌红:民以食为天,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能激发人的求知欲,同时大多数学生对于美食也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也较容易融入情境。
于蓉:食物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因为熟悉,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而学生对食物的知识更多的是经验性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学生的这些日常经验?
孙小红:我认为学生的日常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它的前提和基础都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常说在教学时要掌握学情,学情中非常重要的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这节课来看,王老师较好地把握了学生所具有的日常经验,这是他教学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因为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各地食材不同,食材与农业密切相关。王老师选取了这样一个学生日常经验中非常熟悉并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食材”作为情境,并将食材引入到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中。从这点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成为了农业生产地域系统这一科学知识的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经验,其次要了解这些日常经验中哪些是与我们地理知识、命题、规律密切相关的,第三就是多去琢磨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日常经验。这节课的开始,我们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热情,他们回答的南米北面,可能是他们日常经历过的,也可能是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由于这节课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规律性的知识,在农作物的南北分布、农业地域类型都涉及到地理规律,王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南米北面切入,大大缩短了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路径,他们会学得轻松愉快,容易获得成就感,也容易有效进入下一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建构起水稻种植业的生产条件、生产特点的认知图示,同时也能有效迁移到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条件及特点等知识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在短短的15分钟内较好地实现知识迁移,就得益于他们能从日常经验知识入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经验性知识向地理知识的有效转化和提升。
于蓉:我们在这节课中可以看到: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讲授之前,王老师都为学生提供了一张农业生产的照片,呈现了农业生产的场景。通过展示引导学生来推测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条件。王昌红老师,你为什么要给学生提供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场景进行思考呢?
王昌红:经验形成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如果你与环境相互作用,可能就获得了某些经验。例如,农民通过种田,在与农田的交互活动中获得了农业经验,这种经验我们称之为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经验,学生受条件限制不可能大量获得,通过图片展示农业场景,可以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学生通过这些间接经验也可以进行知识建构。
于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城市学生很少有机会去体验农业生产,但都应该见过这样的农业场景,因此这样的图片情境是他们所熟悉的。有了这样的视觉经验,学生就能够比较自然地去探寻场景背后的地理问题。那么,教学中应该怎样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经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王邦柱: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源于生活实践与个体感受。教师要积极观察生活,并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让学生的直接经验与地理知识建立紧密的关联,创设出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情境。例如,城市的学生对于城市化、城市内部结构、城市交通等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有着丰富的直接经验,因此就可以将学生头脑中与城市相关的生活经验作为素材,结合地理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视化教学在现场生成经验,创设问题情境。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直接经验并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场景,来帮助学生现场生成经验,教师可以选择丰富的农业生产视频、图片等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生成相关经验,教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地理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例如,王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图片向学生呈现水稻种植的劳动场景,并结合学生已有的和现场生成的经验,提出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相关问题,就很有价值。
于蓉:王老师所讲授的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都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类型。根据学习心理学,一般可以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孙老师,您对这方面颇有研究,能否请您谈谈。
孙小红:所谓陈述性知识,也可称之为描述性知识,就是描述事物的基本特征、特点以及相互关系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将这种描述性的知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词汇和符号,如本节课提到的气温、降水等;第二类是概念,本节课中涉及的概念如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等;第三类是命题,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商品率高的谷物农业生产称为商品谷物农业,这就是一个命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如“美国农业为什么商品率高”,这是与美国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密切相关的。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这些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构陈述性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后学生就能进一步分析判断了,例如根据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可以判断该地区的种植业为商品谷物农业。所谓程序性知识就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农业的方法,这个分析过程包括:一是农业生产有哪些因素,这些属于词汇、符号类的;第二是具有什么样的生产条件,这些属于命题;第三是如何提高商品率,农业如何发展,这些就属于程序性知识。一般来说,较为成功的课不是只看表面形式,而是在分析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上升到程序性知识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从学什么到怎样学,再到如何学得更好,怎样高效学,最后进入元认知层面。这样就由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再到策略性知识,这也是这节课我们需要深入的核心话题。
于蓉:从经验性知识走向地理科学知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对原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转化和提升,策略和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
孙小红:的确,从经验性知识到科学性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些事情,倡导一些事情。一是要避免为地理而地理,如选择的教学情境是否与本节教学目标相吻合,是不是不可替代等等。第二要避免主观与客观的不平衡,教师在知识教学时可能要更多地去个性化和关注学生的主体化。同时我们要倡导四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善于将日常经验抽象化和概念化,如本节课中由美食到食材来源地再到农业生产地理背景和生产条件,都进行了抽象化和概念化的处理。二是经验知识的科学化,针对地域特点进行科学化处理。三是科学知识的分化,有些知识是“因”,有些知识是“果”,有些知识是“关键”,如本节课中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就与亚洲人口特点密切相关。亚洲季风区人口稠密:首先导致人多地少,小农经营;其次由于人多,精耕细作,所以单产高;再次是人口多的双重性,提供劳动力又增加消费量,所以商品率低。那么在前面日常经验的抽象化、经验知识的科学化之后,第二课时,我们就可以进行科学知识的分化,要分析出哪些是关键知识,哪些是“因”,哪些是“果”。四是科学知识的系统化,也就是将已学知识与正在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在本节课中学生科学知识的系统化跨越了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是从日常经验到地理知识,即由美食到水稻种植业;第二级台阶是知识的迁移,即由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第三级台阶是知识的系统化,就是由世界农业到家乡农业。
于蓉:本节课在设计中有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在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四个方面时,王老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它们之间建立联系。知识联系的过程其实就是知识组织化、结构化的过程。具有一定关联的知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有序的、有意义的知识。那么,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知识?
王邦柱:这是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重要问题。建构有意义的知识首先要进行知识的概念化提取,其次要对地理概念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的整合,即揭示这些概念、属性、原理、特征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在纵向上不断分化,在横向上要融会贯通,有破有立。第三是进行效度化处理,即对巩固、掌握、理解知识的有效性的处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巩固。
于蓉:在教学中教师们会发现学生在建构知识时使用的思维方法是不同的。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去考虑学生的思维差异?这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孙小红:考虑学生的思维差异,这是对教师教学上的很高要求。根据教师教学水平差异,可将教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只关注自己,第二类就是关注所教的知识,第三类高水平的教师课堂上不再关注自己及所教的知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体现的思维风格。优秀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或安排学习任务时不是等着结果,而是在过程中捕捉、判断、诊断学生的思维风格,如有的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有的偏重于抽象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会让老师觉得答非所问,这时老师要有耐心,在他们描述时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的抽象化。有的学生回答问题两句话就讲完了,这种学生往往偏重于抽象思维。还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时脱口而出,这类学生偏重于直觉思维。有的学生课堂上不肯回答问题,但你要是让他上黑板表达时,却发现思维很缜密,这类学生偏向于逻辑思维。另外还有平行思维、线性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等不同的思维方式。作为老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了解有关思维的基本知识,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思维方式,诊断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和引导学生修正一些不科学的思维习惯。
于蓉:本节课中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迁移和运用,例如将分析季风水稻种植业的方法迁移运用到商品谷物农业中。请孙老师跟我们谈谈,教师应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孙小红: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是优秀教师的看家本领。知识迁移通常有四个步骤:一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系统化,找出内在的逻辑关系。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分为三类,即上下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例如,本节课中运用学生所学的“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水稻种植业发展条件就是上下关系,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就属于并列关系,而拓展到对家乡农业发展进行分析就是交叉关系。上下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是进行知识结构化的一般手段。二是将知识内容融会贯通,如在原理之间、知识之间以及认知策略之间找到共性。三是教会学生学习策略,围绕主题综合分析,并进行知识迁移。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尝试从一般到个别,从整体到部分以及知识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知识迁移。
寒假期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一: 1月24日至1 月31日,我随xxxx假志愿团仁东分团来到玉xx东镇大棚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就比较娇生惯养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9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大棚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50万,村民每年平均收入 12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甘村长自XX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一望无际的大蒜田,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种植业,其中200亩潮菜收益可达每亩1000元左右,而大蒜更是达到了每亩XX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罐头厂,在村里投入生 产,但不到3年,罐头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村民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这次社会实践的时间为9天,参加队员有20名。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主要开展了四项较大的活动,下面我就简要的进行一下汇报。
一、放飞孩子的梦想,托起明天的太阳 主题班会。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上,我们组主持的专题叫关爱花朵,精彩大棚,做这个活动我们的初衷是想借我们的行动展示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山村孩子们的父母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礼都是村委出钱资助给我们活动的。 我们这个活动是在这期志愿活动里的一部分。当我们给孩子们送去一些糖果和书本文具时,孩子们那种渴望爱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缺爱、纯真、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泪水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一个小孩子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春天在哪里》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我们社会对留守孩子的关爱是重要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我们的这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村委、村民的一致好评。
二、走访农民,寻找科技带头人。
为了尽快了解大棚村,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就和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的地点就在村委会,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却很充实。
村干部介绍说:大棚村共一万三千亩耕地,种植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其他还种一些蔬菜,象大蒜,潮菜什么的。养殖业也不算发达,正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没有形成什么规模,主要品种比较单一,就猪、鸭、鸡等传统品种,特种养殖还没有。
我们组有个成员是农学院学机械的学生,这次下乡的目的有一个就是调查一下农业机械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机械。但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时,村干部很干脆的回答:我们村根本不存在农业机械化,一切农活全部由农民手工去做,完全是原始的东西,不存在什么机械化。当时我真的很惊讶,问他们为什么不用一些机械代替人来做这些重复性很强有很繁重的工作时,他们是这样回答的:如果都机械化了,那不就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了?我想农民他们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许他们就是这么认识的,我们的任务是来调查的,在短短的几天里,我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思想,就没有在往下追问。
于是我们就转换话题,说:在现在的这种耕作过程中,有没有哪种工作是农民认为比较繁重的,希望由机械代替的?村干部想了想说: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水稻田被收割后,翻地再种主要由人力和畜力来完成,又费时又费力。希望有一种耕田的机器代劳。 我个人认为,市场上应当有这种机器,只不过当地的信息不是很丰富。打算回来在网上或者从别的渠道帮农民们找找。
其他的队员也就他们自己的专业问了些问题,例如,学法律的就比较关心农业的法规政策等问题,像税费改革什么的;学化肥的就问的是作物的一些疾病。在他们问的时候,我就仔细地听,然后认真地作笔记,我想虽然这些跟我的专业不相关,但是多知道一些总没有坏处。
座谈大概持续了两个小时,我们对旧堡的总体情况有了个整体的认识,但光听村干部讲,是绝对不能完全了解的,所以我们决定下午亲自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一家养鸡的专业户,它是全村开始养鸡较早的一家,直到今年已经5年了。我们去的那天是下午,正好她丈夫赶着鸡场去看看了,家中只有女主人和3岁的小女儿在,15岁的大女儿今年开学上初二,放假去学校补课了。
她家养鸡的数目是全村最多的,现在有500只呢;总共有4亩半地,除了一亩地种的是粮食,其余种的都是青菜,每年收获的大米和水稻有一般是用来喂鸡,但据她所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量的饲料。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制定了十六字的访问过程,即赠送资料、说明来意、了解情况、记录问题。有了明确的过程,我们访问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三、建立农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与当地进行长期合作。
建立这个服务站的目的或者说是初衷就是使农大的学生与农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了解农民的需求,在他们的学习当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侧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更有动力了;
同时,农民也能得到真正的实惠,首先,他们所提供的资料、信息都是免费的,没有经济利益在其中,也就不存在什么欺骗,不像有些种子公司卖假种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却不顾辛苦一年而颗粒无收的农民,他们不会;其次,是长期合作,农民可以随时把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通过服务站告诉农学院,要是他们能解决、有把握的东西,会毫无保留的告诉农民,如果他们解决不了,或者把握不大,他们也会负责的告诉农民,让他们先等等,他们会替他们去请教学校里专家、教授们。 这次建站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农业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会旧堡农业科技服务站管理制度的暂行办法;
2、经过走访农户,对农民进行了解,确定农业科技服务站站长以及旧堡村科技带头人;
3、 向农业科技服务站捐赠图书、光盘等资料,其中部分留在服务站作为保存本;
4、由于怕耽误农民的时间,我们决定为农民送书到家,加强对服务站的宣传。
这种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同样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间,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以至于我国的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国内和国外之间。
四、农事实习。说起来是很简单的活,就是给大蒜地锄草。
虽说这不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干这种活。但一开始乱锄一气,草没锄掉几棵,手上倒磨出了几个泡,后来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锄的快多了,不一会我就把一垄锄完了。大蒜地里风很大,我这才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们的不容易,作为农大的学生应该给农民办点实事,更坚定了我们把农业科技服务站建下去的决心。
以上是我对主要活动进行的简要介绍,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对整个活动谈一些感受: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相互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2、宣传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可只有经历以后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你要开展一项活动,如果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人来参加,活动怎么能开展下去呢?即使你准备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给谁看呢?如果你前期准备的不够充分,观众或者说参与者一多,你准备的不够充分,肯定就会手忙脚乱,更别提发挥水平了。 从这次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准备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3、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感受也很多,以上只是一部分,请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寒假期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二: 转眼间大学第一学期已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这的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体会属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学生充实自我、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这个熔炉;有人抓紧机会去进修,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有人则准备跋山涉水,去游历神州各个地方,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 而卧则是希望能够深入校园,融入学生的群体中,所以我参加三下乡调研支教这项活动。
假期实习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
从准备下乡到下乡结束,我始终都是怀着学习进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来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从和三岔村乡亲们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该村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使我们体会到该村亲们的淳朴及该屯民风的淳厚,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在下乡实践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为农村带去了新知识。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调研,支教,把热情挥洒在这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践行我们的诺言。在服务期间,我们深切感受到农民在平时劳动中总结的种植经验,令我们收益颇多。这短短的七天,我和村民们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通过此次下乡,我有如下收获:
一.三下乡的意义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自身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这对我们青年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之下,成长在邓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深刻体会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去深刻地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生活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理论的认识,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提高对胡所提出的八荣八耻精神的理解。
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是难以尽得于书本的;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能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深入了解和亲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随之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认识能力也有较大的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会大大的提升。
我们在通过大学的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之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也是我们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
二.农家生活感悟
1、农村是一个使人心情趋于平静的地方;
2、与农民多沟通可以使我们打心底感觉到最淳朴的真诚,
3、安全问题应该是农村的一个隐患,相关部门应做好农村治安管理工作;
4、做农活掌握时令非常的重要,应引导农民按时令进行生产;
5、一个村屯与另一个村屯虽近但农作物却有很大的不同,因地制宜很重要;
6、农民富裕后,脑子里想的是怎样用农业收入来进行生意投资,相关部门应注意引导;
7、民风民俗的形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有大的改变。
8、要像农民那样真诚待人事物、踏实做事。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 教学改革 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52-01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乃万物生存的根本”,这说明了土壤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则说明了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将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种植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土壤肥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习这门学科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而我们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我们的学生来源中,专科生是文理兼收的,他们的这些知识掌握得不够;本科生虽然是理科生,有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基础,但缺乏地质学知识。二是四川民族学院是地方民族高校,学校培养学生的宗旨是“扎根甘孜藏区,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而我们选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针对性不是很强。甘孜藏区是高寒地区,土壤类别、性质有别于其他地方,施肥方法、肥料的种类也与别的地方不同。基于以上原因,2010年,四川民族学院批准立项“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构建与实践教学初探”。立项以来,项目组成员多次探讨,在课程内容的构建、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技能培训、学生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本文就改革的具体情况做一介绍。
1 调整知识结构
《土壤肥料学》是由《土壤学》与《植物营养》两门课程柔和而成的,主要任务是:以提高土壤肥力为中心,研究土壤及土壤肥力的发生、发展和变异规律以及提高土壤肥力的新的技术措施。通过学习,学生能认土、评土;能合理地用土;能用前沿的方法改土;明确土壤、植物、肥料之间的关系;掌握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施用原则与技术;弄清施肥与生态、食品安全的关系。课程内容很多,理论性、实践性、区域性也很强,区域性土壤这部分内容还得补充,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调整知识结构。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的肥力因素、我国土壤资源状况、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化学肥料、有机肥料。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将知识结构做了适当调整:第一章讲土壤的形成,包括形成土壤的岩石、矿物、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土壤的形成过程,为后面土类的学习打基础,补充讲相关的地质学知识。第二章讲土壤的固相组成,包括土壤的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第三章讲土壤的性质,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第四章讲土壤肥力四大因素,即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涉及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等;第五章讲区域土壤,包括四川主要土壤类型、甘孜州主要土壤类型、低产田土的改良技术,介绍目前前沿的改良技术;第六章讲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第七章讲植物的氮、磷、钾营养以及氮肥、磷肥、钾肥,着重讲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第八章讲有机肥,重点介绍有机肥的积制方法,介绍前沿的生物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等。针对目前甘孜州缺乏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人员,增加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内容,从在州内工作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改革是成功的,这些人目前是所在单位这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知识:即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它是由哪些组成的,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四川乃至甘孜有哪些土壤,它们的肥力水平咋样,如何改良低产土壤,生产上常用的化肥有哪些,怎样才能做到合理施用化肥,怎样积制有机肥,如何施用生物肥。这样一环扣一环,学生容易掌握。
2 优化教学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内容广泛,针对性不强。结合我们的学生来源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
2.1 对教学内容作适当删减
就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程来说,土壤的形成、土壤的三相组成、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原理、微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的施用原则等基本知识是必须要学的,对学生容易懂的内容,如化学肥料的种类、性质可作适当删减。植物的缺素症状由于植物生理学讲了,这里也可以省略。
2.2 补充新知识
由于现在普遍存在着教材滞后现象,在教学过程中要补充新知识以更新教学内容。如讲解土壤有机质时,除了讲解有机质在培肥地力的作用外,还要介绍有机质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有机质在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治理中的作用,让学生知道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生态和环境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讲土壤的化学性质时,补充化学性质的环境意义,如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的治理中的意义。讲土壤养分时增加土壤碳素内容,介绍土壤有机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化学肥料时增加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环境的影响。讲有机肥时着重介绍高寒地区秸秆还田的新方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可以学到本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的知识。
3 改进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以培养能力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已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具体方法有:
3.1 利用多媒体教学
土壤肥料学课程内容中的成土岩石、矿物、植物缺素症状等需要大量的图片资料,传统教学用的是标本,时间长了不是特别清晰,用多媒体,就可以利用大量图片进行教学,这样形象直观,学生的印象深刻。
3.2 结合生产实例进行教学
每个班第一次上土壤肥料学这门课的 时候,老师都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如对于文理兼收的班级,统计文科生有多少,理科生有多少,喜欢化学的有多少,喜欢生物的有多少,家在农村的有多少,对家乡种植业了解多少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就家乡的实际情况做解答。如讲成土岩石、矿物这节内容,叫同学回答家乡有啥岩石、矿物。讲土壤质地时,让学生讲讲家乡的土壤质地类型,并说说哪种质地的土壤产量高些。讲土壤物理性质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哪种土壤耕作容易一些。讲土壤类型时,让学生讲讲家乡主要是哪种的土壤,低产的原因有哪些。讲化学肥料时,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化肥施用情况。讲有机肥时,让学生调查家乡有机肥的积制与施用情况等。这些实例都是学生亲眼所见、或亲耳所听、或亲身经历的,学生的感性认识很深,再通过教师的讲解,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期结束时,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乡的土壤情况进行调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取回土样,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分析,目的是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学校的绿化有的好有的不好,上课时就引导学生要多观察,找出原因,通过课程的学习和查阅资料,找到解决的方法。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情况,适时地提醒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并检查验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现在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很多,思维活跃,如果采取教师说学生做的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们一方面采取实验室长期对学生开放的办法,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得以印证。另一方面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学生,都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同时开展以“我为家乡解决一个农业生产问题”为主题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回校后进行汇报演讲。为此我系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得到学校的好评。
5 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是学校和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常用的一种方法,它能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也是学校和教师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考核结果可以作为学校和教师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的依据。传统的考核是以闭卷的理论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方式的弊端是,一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最后也能获得高分,这部分学生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分低能。为此,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考核,采取闭卷的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成绩占50%,因为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影响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二部分是实验成绩的考核,由实验教师根据学生上实验课的具体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打分,每一次实验打一次分,成绩占30%。第三部分是平时成绩的考察,包括上课缺勤情况、课堂提问情况、课堂笔记的记录情况、课后资料的收集情况,对平时成绩适时打分,成绩占20%。通过调整考核方式,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由于要做笔记,学生的思想也集中了,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土壤肥料学是种植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门课程学的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