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羌文化论文

羌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9 16:06: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羌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羌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羌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少数民族,其历史可以追寻到商文化甲骨文记载中。在3000年的历史发展中,春秋战国以来羌民族就在宁强一带居留繁衍,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成为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有的一道风景线。但是随着时代与人口变迁,特别是“5.12”地震灾害的发生,目前羌族文化遗产,特别是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较大的破坏,其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作为陕西省宁强县作为我国羌族重要聚居地,针对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现状与保护利用开展针对性研究,为羌族文化传承保护,投资2550万元,建成羌族文化博物馆,提供了基础保障,为了弘扬羌文化,搭建了平台。

一、简述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宁强被国家列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后加大了保护力度,成立了羌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羌文化研究会,具体实施羌族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组建了羌族刺绣,羌族歌舞,羌族傩艺术团队,先后赴甘肃,福建,四川,西安,凤县等地展演交流,羌绣参加陕西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赴上海世博会展示,均获好评。

在羌文化民俗类艺术传承和展示的同时,羌文化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出版了《陕南羌族(上下)、《陕南羌族信仰礼俗与保护》等,在省内外理论研究刊物《陕西理工学院学报》,《四川阿坝师高等师范专科学院学报》等发表羌文化研究论文20余篇,论文收录《情系尔玛》、《汉水文化研究》、《汉中民间文化论文集》、《羌文化传承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文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文集》、为做好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为建设具有宁强羌族特色的品牌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前的羌族文化保护现状并不乐观,在民俗类文化保护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地质灾害破坏。在羌族文化发展中,地质灾害对于其文化传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特别是在“5.12”地震影响下,大量的羌族传统建筑受到了严重破坏,羌族艺人年龄偏大,有的已过逝,对于其民俗文化遗产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二)传统工艺的流逝。在民俗文化发展中,大量民族工艺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手工业受到现代工业发展影响,其手工业水平、继承者等因素都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三)文化关注度的降低。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民俗类文化都受到了社会文化发展影响,造成了社会文化关注度的降低。如在宁强县羌族民俗文化中,傩戏是其“羌年”节日庆典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羌族主要的一种节日文化形式。但是随着电视、电脑等新型媒体形式的出现,傩戏民俗文化在地区文化生活中的关注度严重下降,造成了这一重要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难度的提升。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主要措施研究

为了确实做好宁强县羌族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地方政府与文化保护部门结合地区特点,利用以下保护措施开展了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一)以政府文保部门为主导开展抢救性保护措施

政府是羌族文化民俗保护工作的主导力量。也是保护工作的开展的基石。因此在羌族文化民俗保护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以政府与文保部门为主导,开展了抢救性的保护措施。其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两点。1.宁强县宣传文化中心做好非物质遗产文化抢救性收集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宁强羌族文化博物馆对羌族文化文物进行保护性收藏、展示与宣传工作。一方面提高社会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利用集中收藏与管理的方式,提高了文物的保护质量。2.对民间民俗遗产进行保护性管理。除了做好民俗文物保护外,县宣传文化中心和文保部门,还对现存的民俗文化继承人、表演形式、表演道具等民俗文化遗产,利用摄像、摄影、绘图等进行登记管理,形成整体化的民俗文化档案,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多媒体的技术资料支持。

(二)加大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者的培养力度

民俗文化表演者、道具制作手工业者、音乐演奏者等民间非物质文化继承者流失,是造成当前羌族民俗文化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提高文化遗产继承者的培养力度。1.加大政府部门投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我们需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利用政府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性优势,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加入到民俗文化遗产学习中,为文化遗产^承队伍提供新鲜的力量。2.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文化保护工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优势,我们不仅可以吸引本族群体,甚至是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喜爱羌族文化热心的人士,共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继承中,就是提高羌族民俗文化保护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3.组建了羌绣合作社、山花艺术团和羌州罗氏傩艺表演有限公司

(三)合理发展民俗文化经济,推进文化与经济平衡发展

发展民俗经济提高民俗文化保护投入与保护质量的一种主要方式。在羌族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族经济开发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问题。1.以保护前提。由于受到“5.12”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目前羌族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保护质量依然较差。因此我们民族民俗文化经济开发依然应以保护为前提开展,不能因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而对羌族文化遗产造成二次破坏。2.加大民俗经济投入。在政府与民间民俗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以促进民俗文化发展为前提,利用政策支持方式,将民俗经济收入侧重于羌族手工业、民俗表演等民间民俗经济投入中,促进民俗文化的良性发展。

(四)以新媒体为平台,加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羌族民俗文化保护力度,引发全社会对羌族民俗文化的关注度,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形式为平台,加大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如将羌族歌舞、傩戏等文化艺术形式制作成文化宣传短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由地方文化部门制作羌族民俗文化的微电影,进行网络播放等,都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重要模式。

参考文献:

篇(2)

1.1缺乏展现丰富成果的平台

我校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展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积淀了丰富的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成果。但是这些成果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展示平台和技术标准。一是载体具有多样性,包括实体的和数字格式的,而数字格式又有文本的、图像的、音频的;二是保存地点分散,或是存于商业数据库,或是存于历史档案,或是存于学校主页,或是存于学校各部门和个人。零散的、分乱的成果没有整体的展现,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特色无依托的统一平台,就难以产生更强的综合效应和更深的学术影响[4]。

1.2缺乏长期、统一的保存机制

大多数历史的学术成果没有数字化,常因年代久远而难以找到,或因实物的损坏和老化而无法长期保存。而年代较近的成果大都存于个人手中,学校没有统一分类保存[4]。学校对于数字资源和科研成果的保存没有统一的规划。

1.3缺乏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

彰显民族特色的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形式多为版画、音乐、舞蹈。以藏族祥巴为例,它是木刻版画,是在藏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藏族版画,以其独立、独特、独创的艺术语言,实现了对藏族传统版画的超越式深化,推动着当代中国版画向着多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5]。我校的藏族祥巴作品丰富,艺术成就较高,曾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多次远赴国外展出。由于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很难直接获取,而且传播的影响力受限,除做过简要的新闻报道外,很少以数字化格式介绍详细内容。以上问题阻碍了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全面展现和广泛交流,用户难以了解具体的学术产出和获取资源。因此,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建设一个集中的学术交流平台———机构知识库非常有必要。通过对藏羌民族文化研究学术成果的有效整合、组织和管理、及时和长期保存,可以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和交流,全面展现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资源整合

把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功能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高效能和高效率的新的知识资源体系[6],提供统一的用户视窗和检索入口,有利于数据的及时更新和扩充。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资源整合是对学校特色数字资源的融合、类聚和重组,不仅要统一数据格式,还要强调数据的优化,以达到更高的服务质量[7]。

2.1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内容架构

我校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服务的基本职能。因此组建了九寨神韵艺术团、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藏汉双语系等内设机构或系部。其中九寨神韵艺术团、音乐舞蹈系承办的重大演出,如大型羌族情景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羌族组舞《羌人谷》等都展现了我校的艺术特点、阿坝州的民族文化。美术系藏族版画、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藏汉双语系课程建设都具有鲜明特色,为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资源保障,也构成知识库的内容模块。以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所为主体,可构成“学术研究”模块,是成果展现的中心库,它反映了部分教师藏羌文化理论研究的成果独具特色的科研水平。以藏汉双语系为主体,反映学校专业特色、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课程建设构成的“课程建设”模块,主要是藏语方向优秀课程展示,内容包括教案、演示文稿、试卷、课程作业等。重要的学术成果、有重大影响的画展、专场歌舞演出应作为单列的“成果介绍”。设置“最新动态”模块,及时学术活动、画展、获奖、剧场演出等最新资讯。总的来说,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在内容架构上,要充分体现科研和教学特色,集中展现重要成果,同时要反映学术动态,实时跟踪最新的信息,发挥学术影响力。[8-9]

2.2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实现

2.2.1DSpace(数字空间)平台

我校藏羌民族文化研究资源整合采用DSpace作为资源整合的工具。DSpace是一种开放源代码软件,技术成熟,功能非常强大。DSpace系统可处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数据集、视听资料、网页等资源,还可处理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格式的资源。其在数据的存储、检索等方面也很出色[10]。DSpace的数据结构将内容对象与媒体类型分离,可存储不同格式的文献资源,从而实现了信息组织的灵活性、可重构性和媒体类型的多样性。

2.2.2DSpace实现方法

采用WindowsServer2003作为操作系统,Dspace3.1作为机构仓库平台,PostgreSQL-8.4.14作为后端数据库,Apache-Tomcat-7.0.41为服务器。下载相关源代码后,并做相应的代码修改,以确保按预期目标运行。成立以图书馆为主的项目小组,并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上传指南和著作权授权等制度,同时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11]。按照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内容架构,创建Community(社区)———“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和四个Collection(集合)———“最新动态”、“成果介绍”、“学术研究”和“课程建设”,创建相应的用户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初步实现机构知识库的建设。

2.3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的应用功能及现状

藏羌民族文化研究机构知识库收集、组织、存储、管理机构内的研究成果和其他资料,具有对各类资源进行揭示、、服务的功能[12]。主要包括内容提交功能(提供作者或人以提交文件的方式来呈缴内容)、元数据描述功能(每篇文献信息都必须附有反映文献属性的基本描述功能,如题名、作者、文摘、关键词等元数据)、存取权限控制功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操作级别和权限,对收录内容的存取实行有效控制,实现增加、删改、编辑、等分级操作)、检索功能(提供作者、题名、关键词等多种途径供用户检索了解系统收集的内容、学科信息)、基于工作流的资源审核与功能(将提交者(submitters)。审核者(reviewers)、终审者(coordinator)等电子工作组(e-persongroup)派发给不同用户,对系统的检索、浏览和提交会触发不同的工作流,并通知涉及到的电子工作组,进入任务池(Taskpool),经过审核、编辑和终审等工作流程最终到机构知识库存储。在知识库建设的回溯建库阶段,以科技处提供的年度科研统计,以及艺术团、音乐舞蹈系、美术系历年重要演出或获奖作品,藏汉双语系历年课程建设为基础,有步骤有计划地上传数据。后期则依靠学科馆员、科技处,畅通联系渠道,及时掌握教师的科研产出,并上传成果。在次年科技处收集科研成果时,要求有关藏羌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成果必须上传或交由人上传。经完成,但访问率比较低,无法获得用户的及时反馈,如数据库是否能满足相关用户需求、数据库检索界面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检索结果查阅是否方便等。这也是大多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方面可能与数据的专业性太强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只侧重建设而忽视使用,不利于特色数据库的持续发展[10]。建议中药标本数据库在建设初期就尝试让学生使用该库,并要求他们提出使用建议,促进数据库的完善。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羌族;幼儿艺术教育

一、调查区域概况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面积2867.83平方公里。距绵阳市中区42公里,距省会成都160公里。县人民政府最新选址为永昌镇,辖6个镇、16个乡、1个民族乡。全县304个村,1381个村民小组,17个居民委员会和49个居民小组”1。

全县有各类中等学校14所,小学178所,幼儿园54所,学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5%。北川于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羌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也是最年轻的自治县。

二、调查目的及对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羌族是这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支古老民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中国官方认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部、北川县、平武县等地,这些地区的羌歌、羌舞、羌绣、羌建筑、羌服饰、羌乐器、羌饮食等都非常富有民族特色。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语与文化习俗的传承均依靠口口相传。精通羌语的长者、学者,熟知羌族历史文化的端公是羌族文化传承的关键人物。但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难中,仅北川就有2万多羌族人遇难,其中包括北川县知名羌族文化研究专家谢兴鹏、羌族音乐收集人计学文和羌舞收集人李红果等11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给羌族文化传承带来重大损失。

在中国约有三分之一羌族人口的北川,要传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就必须从幼儿抓起。为了解北川羌族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出适合本地民族特点的课程与活动组织方式,研究小组分别于2011年5月和11月对北川县三所公办园和两所民办园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主要涉及所在园的环境创设、课程研发和幼儿活动的组织等各方面。

三、现状与问题

为传承羌族文化,作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公办幼儿园,在园舍的布置、区角的创设、课程的开发等方面都引入了本民族元素。比如,某公办园门口的外墙上绘制了一副反映羌族人民生活风情的画作;另一公办园专门设置了“羌族文化一条街”的区角,里面展现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羌绣、羌族儿歌、羌族建筑图片、羌族风俗图片等;也有的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中融入了羌文化内容,教幼儿羌族儿歌。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这些幼儿园在羌文化的传承方面还存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诸多问题。

(一)教师的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在幼儿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在其著作《教育概论》中说到:“从整个教育系统来看,教师的活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国家对教育厅、学校的要求都要通过教师来执行,只有教师理解、领会了这些要求,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时,这些要求才可能在事实上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中的成长、发展,也直接受教师工作的影响,只有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充分准备和专业性的认识,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地位的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与否。而对教师起决定性作用的,便是他们的教育观念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教育方式。

在调研中了解到,因5.12地震,北川失去了40余名幼儿教师,现有幼儿教师中羌族教师只占18.5%,其中有一部分幼儿教师是由于国家政策被划定为羌族,她们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羌族,对本民族的历史及风俗习惯知之甚少,从而导致了她们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开展羌文化传承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地震后因大量缺乏幼儿教师,北川县政府放宽了公招幼儿教师的条件,凡是全日制幼儿师范学校中专及以上学历应、往届毕业生,年龄28周岁及以下的人员均可参加考试,这就使得有17.6%的新进幼儿教师初始学历为中专,她们认知的局限影响了她们对文化传承的深入理解,因缺乏应有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从而导致了相关活动开展的片面性与表面性。

(二)环境创设和区角设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区角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园长的管理水平、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在调研中发现,三所公办园和两所民办园在环境创设和区角设计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羌族的文化元素,但由于环境创设者对当地羌族资源与特色、幼儿园环境和教育的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忽略了环境创设的整体性和教育性,缺乏对环境创设的研究和创新,多数的环境创设和区角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重形式而轻内容

在与园长的交谈中了解到,各个幼儿园都清楚幼儿教育中融入羌族文化的重要性,但在调研中发现多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和区角设计重形式而轻内容。比如,某所异地重建的公办园,其主体教学楼外墙上绘制了一副反映羌族人民生活风情的画作,走廊上方悬挂了各种形状的羌绣挂件,非常具有羌族特色,但走廊和室内的区角却缺乏与之配套的具有羌族特色的玩具或材料供幼儿操作。

2.缺乏整体布局意识,存在片面性

多数幼儿园环境和区角设计的指导思想及创设方法不是从教育性和儿童化角度出发,更多追求的是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与美观,从而导致幼儿园环境和区角的内容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出现为了环创而环创,为了区角而区角的片面做法。

3.空间利用率不高,未充分挖掘园内场地资源

调研的三所公办园有一所是原址重建,另外两所为异地重建,建筑面积均超过地震前的原幼儿园,各功能房及配套设施均按标准设计。但在调研中发现,所有幼儿园的环境和区角创设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如,走廊、楼梯转角处、室外空余场地等)对幼儿所起到的隐性教育作用,未充分挖掘园内的场地资源,造成资源浪费极大,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

4.只注重教师的提供,忽略幼儿的介入

调研的幼儿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多数都由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幼儿只是教师创设好的环境的观赏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而区角也常常是给那些关心北川幼教的同行及领导设置的,丧失了区角应该具有的本质意义。调研的一所公办园,其区角设计非常具有羌族特色,整整一条走廊展示的有羌绣(教师和幼儿的作品)、羌族儿歌、羌族建筑图片、羌族风俗图片、羌族饮食模型等,但该区角材料的更换率极低,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区角游戏的时间极少,这个走廊主要用于外人参观。

5.未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调研的三所公办园在地震后期,基础设施及室内硬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全国各地的援助,使得这些幼儿园的硬件建设至少前进了十年,比如,教室内都有液晶电视、数码钢琴或电子琴、木质桌椅、消毒柜等。每间教室都有各种高档的建构材料和其他玩具,却缺乏利用自然材料创设的区角。从外行的角度来看,这些设置对孩子而言,非常舒适和温馨,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些设置却让孩子远离了自然,远离了对民族资源的再创造。

(三)园本课程开发

园本课程是以国家法律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的现实条件和周围环境为背景,以幼儿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其实质是提升了教师、家长、幼儿等与课程有关的人员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与权力。

1.幼儿园管理者及教师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

在长期的教学中,幼儿教师早已习惯于扮演课程执行者的角色,上至园长,下至教师,都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缺乏深入理解,课程观念陈旧,课程理论水平偏低,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在进行园本课程开发时对于课程决策者和评价者的新角色感到无所适从,工作积极性不高,经常出现回避、抗拒的倾向。

2.教师参与程度较低

在调研的有园本课程的三所幼儿园中了解到,教师对课程开发的参与度很低。主要表现在:教师并没有全程参与园本课程开发,多数幼儿园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课程的选择、设计与评价由少数骨干教师和业务园长完成,教师是在课程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带领下被动参与的,因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已开发的课程演变成静态的教科书

由于幼儿教师对园本课程开发缺乏专业认识,加之园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个别已开发的课程演变成静态的教科书,缺乏旺盛的生命力。比如,调研的一所公办园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中,把羌族的羌绣进行了提炼加工,将其作为幼儿手工活动的一个主要内容,但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一课程仅在大班进行了尝试,且织绣针法和图案单一,未抓住这一传统性美术工艺的主要特点,也未在全园推广,造成该课程出现断层和滞后的情况。

四、对策分析

(一)政府加大在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力度

绵阳市在“5.12”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总体规划中就指出:“重建突出民族特色,尊重羌族及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抢救和修复民族文化遗产,挖掘民族文化发展潜力。”要实现这一规划,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幼儿园开始,让孩子在艺术教育中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比如,在政策上,可以将每年国培计划的指标向这些园所倾斜,鼓励幼儿园的新教师、骨干教师以及园长们积极参加,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在经费上,可以多投入资金支持,便于这些幼儿园加大硬件和软件建设。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就是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际上是幼儿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发展,能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发展的支持性环境,能主动进行专业化学习,并最终形成幼教专业精神的历程。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的办园质量。

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创设和谐的幼儿园管理制度,将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培训的资历作为专业内晋升和奖励的重要依据,通过职称评定、工资晋升、职务提升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能力的积极性。

1.规范和稳定教师队伍

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北川县幼儿教师的流失率极高。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幼儿教师任用制度和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切实保障该地区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其人事编制,并逐步提高工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规范而稳定的教师队伍。

2.加强职后培训

北川县农村幼教师资的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地震影响,使得当地的幼教师资培训受到重创。为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采用“内培外引”的方式,一方面扩大招考幼儿教师的比例,另一方面,利用本地资源,建立以县、乡/镇中心园为中心的骨干教师培训网,骨干教师既是被培训者,也是培训者。

3.有效开展园本培训

针对北川县的实际情况,各地幼儿园可以自发组织,以园为本,形成“专业对话”的良好氛围,密切教师间的关系,帮助教师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三)加大课程研发力度

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循环完善的过程,任何一环脱节,都会影响课程的质量。为保证课程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各种资源的开发

第一,教师资源的创新。教师是课程研发的主导者和课程的重要资源,因此,必须先改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学会创新,敢于放弃,不断提高课程的研发能力。

第二,家庭资源的整合。家庭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也是课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家长参与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而且由于各自不同的知识背景和专业经历,他们能够为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发提供更为多元的视角和支持。因此,可以建立家庭资源信息网络,把每位家长的职业、爱好、技能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起来,构筑一个资源网络,在艺术教育课程开发中,充分整合这些资源,有效提高课程的适宜性和园本性。

第三,社区资源的挖掘。北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积不大,但各个社区的羌族资源相当丰富。地震后的北川在城市规划和设计布局上都非常具有羌族特色,为此,各个幼儿园可以建立社区资源网络,组织幼儿有计划地参观社区的服务实施,了解社区的发展,熟悉本民族的民俗民风。

2.各种资源的利用

借助羌族自身的资源优势,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开发多种适合幼儿的课程,比如,语言活动《美丽北川欢迎你》,美术活动《装饰羌族服装》、《我的羌绣作品》,社会活动《羌族美食》,音乐活动《跳锅庄》,体育活动《抢头巾》、《打竹筒》等。把这些已开发的资源借助幼儿园的网络平台,进行即时共享,让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和借鉴,在学期结束时,把所有开发的课程进行归类,并编辑成册,建立资源库。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北川羌族民族艺术瑰宝的传承需要从幼儿抓起,在幼儿园教育中,从教师的观念、环境的创设、课程的开发、教玩具的投放等方面应下大力气,确保羌族的文化传承延续下去。(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注:该论文是四川幼专重点课题“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幼儿艺术教育研究—以川西北地区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CYZZD201004。

参考文献

[1][2]摘自北川政务网

[3]余丹牟映雪.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J].文学教育,2011(5):155—156.

[4]高云庆.关于幼儿园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3(5):16—17.

[5]陈育梅.民间游戏与文化传承[J].民族文化,2010(5):28—29.

篇(4)

关键词:昭通壁画墓;四神图;云南彝族;虎崇拜;东晋壁画墓

1 引言

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是在云南省首次发现的壁画墓,同时有确切的纪年且题材比较丰富的东晋壁画墓在全国内也较为少见。从其墓葬形制上来看继承了当地汉代的墓葬传统,但同时也反映出强烈的地域性特征。[1]在其壁画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点。其壁画中四神图从题材和风格同样继承了汉代壁画与画像石刻的风格,如西壁上的“玉女以草授龙图”;同时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如其“东青龙、左帛虎”的四神位置的特殊性。

云南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在其墓室的四壁上绘有四神的壁画,与当时中原地区普遍的四神位置不同,其中以青龙和白虎最为明显,其方位是相反的,而且在青龙和白虎的上方还用墨书书写“右青龙”和“左帛虎”,将其差异更明显的体现出来。在壁画的北壁(后壁)上层下方正中画蛇绕龟相斗,有墨书题字“玄武”。在南壁(前壁)上层下方正中画朱雀,暗红色,头上戴胜,作展翅待飞状,高33厘米,有墨书题字:“朱雀”。左壁(东壁)白虎位于其中心,身长70厘米,作奔弛状,有墨书题字“左帛虎”。西壁(右壁)上绘有玉女,高31厘米,发簪作飘带状,穿暗红色长袍,墨色鞋,双手拿草正在喂龙;玉龙左边有一青龙,长74厘米,淡褐色,张口吐舌正在吃草,其上方有朱子题字“右青龙”;玉女右上角有题字二行:“玉女以草授龙”(墨书)。[2]从其壁画风格上来看,有很明显的汉代文化风格,但同时也有明显的云南地方特色。但是在青龙白虎的摆放方位上,昭通壁画墓却与汉代传统有明显的不同。

2 简析云南昭通墓中“右青龙、左帛虎”现象出现的原因

笔者认为“右青龙、左帛虎”是地方特色在其壁画上的显示。而这一地方特色,应该是对虎图腾的尊崇以及左尊的习俗。《后汉书.西羌传》中有记载,古羌人在先秦时期就有虎崇拜。虎在这里不仅作为是部族的图腾,更是一种权威的象征。在晋宁石寨山中发掘出土了许多的虎耳型贮贝器则是以实物资料对其的证明。在战国到唐代,虎作为滇族的图腾崇拜而存在。唐代,南诏国也是崇虎的,南诏国的贵族以军功大小来披虎皮,有“超等殊功者”才能披整张虎皮。[3]从这些具体例证来看,云南彝族对虎的尊崇更甚于龙。因此汉族的以龙为尊的传统在昭通地区未能得到传承,取而代之的是以虎为尊的传统。其次,还有一个彝族文化的特色便是贵左贱右,这与中原汉代文化又有所区别。因此,地位更为尊崇的老虎在昭通壁画墓中位于左侧,从而形成了“左帛虎、右青龙”的四神方位构图。

高句丽的砖石墓中也出现了四神图,与云南昭通墓中相同的是也出现了“右青龙”的画法,但“右青龙”的含义与云南昭通墓不同。高句丽墓室中的四神图是受到了辽东汉晋文化与墓葬的影响,其封土石室墓都与汉晋墓葬极其相似。在汉晋时期,中原地区以及辽东地区的四神图比较传统,其拥有正四方的功能。而高句丽的墓葬方向则相对比较随意,因此正四方的功用逐u消退。墓葬中四神图以墓道方向为准,形成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阵势,而并非南朱雀、北玄武、东青龙、西白虎的形式。且设计相对比较随意。在长川一号墓中的四神图中,若以墓道的方向为准,则出现后朱雀、前玄武、右青龙、左白虎的位置。而背向墓道,则出现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因此造成高句丽四神图中“右青龙”的出现并非是有特殊的含义,而仅仅是在高句丽墓葬的整体设计中未有明确的方向标记决定的。但从云南昭通后海子墓的方向来看,其墓室坐北朝南,方向整体来看较为规整。根据其方位和墨书可以看出,墓葬壁画的设计方向是面向墓道口的,因此形成的是上朱雀、下玄武、左白虎、右青龙。朱雀和玄武的位置符合汉代的地理方位。而如果背向墓道,则形成的是上玄武、下朱雀、左青龙、右白虎的结构,虽然左青龙、右白虎的方位与汉代相同,但是其玄武和朱雀的方位则出现问题。因此,可以证明云南昭通壁画墓并非简单的方位的错乱,而是有其特殊的原因。

在云南昭通墓刚发掘出来后,有些学者简单的将“左帛虎、右青龙”的现象认为是五行学说在云南传播过程中发生的简单的错误,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极其具有偶然性,而且较为随意。首先,四神图和五行学说并非是一门很难的学说,从正常来看,一般而言不可能出现在学习的初期就将左右颠倒。虽然这种可能是无法排除的,但是随后出现的东汉孟孝琚碑上,在碑的两侧雕刻的纹饰也同样为“左白虎、右青龙”从汉代到东晋时期,发生这种同样的错误,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归纳为在传播过程中的错误。其出现是有其独特意义的。

3 结语

因此,笔者认为在云南昭通后海子墓中出现的“右青龙、左帛虎”现象是一种基于当地特色文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结合汉代的地理方位说,“前朱雀、后玄武”,云南昭通墓中面向墓道口来看,朱雀作为前壁,玄武为后壁,符合当时的四神的方位说。云南昭通时彝族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在昭通拥有很强的彝族的民族特色,反映在墓室壁画中有两点一是左尊右卑的观念。而汉代的传统观念与其相悖,《道德经》中写道:“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以及“左迁”等证据都证明了汉代是以右为尊。二是彝族崇虎的观念。与中原地区以龙为尊不同,彝族自原始社会以来,虎的地位就在龙之上。笔者认为出现“右青龙、左帛虎”的现象是云南昭通地区在对汉族文化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将本民族、地区的特色和风格融入其中造成的,并非是普通的天文方位、方向的错乱、以及简单的传播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万里著;王延信主编,汉画四神图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2,第56、57页

[2]刘厚生,孙启林,王景泽主编,黑土地的古代文明 全国首届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远方出版社,2000.01,第255页

[3]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63,12:1-6+49-52+2.

[4]李昆声. 从云南考古材料看氐羌文化[J]. 思想战线,1988,01:61-66+60.

[5]刘厚生,孙启林,王景泽主编,黑土地的古代文明 全国首届东北民族与疆域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远方出版社,2000.01,第255页

[6]申江著,时间符号与神话仪式,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4,第198页

[7]马立三主编,云南:彝学研究 第6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06,第346页

注释

[1]李二超. 云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的综合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63,12:1-6+49-52+2.

[3]李昆声. 从云南考古材料看氐羌文化[J]. 思想战线,1988,01:61-66+60.

篇(5)

[摘要]作为中国曲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审美独特、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血脉不可或缺的传承载体。因历史原因和它的口头性特征,以及某些民族文字的缺失,在理论方法和个案研究等方面长期以来都处于研究者寥寥,甚至无人问津的状态。本文拟回顾、梳理、总结建国以来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成果,简介曲种,分析其独特性,探讨如何进一步充实、丰富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学术内容,为推动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健康发展、丰富中华艺术文化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典艺;曲艺;民族艺术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3-0084-06

作者简介:韩利(1969-),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间音乐、二胡;

谭勇(1957-),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演奏员,研究方向:民间音乐、二胡。四川 成都610041

1953年9月,“中国曲艺研究会”成立,将已经发展成熟的众多如俗讲、变文、讲唱、说书、古词等说唱艺术统称为“曲艺”。 1981年10月,中国曲协举办的座谈会上,时任主席陶钝明确指出:“曲艺是语言、音乐、表演三结合,并且以语言为主,以语言来说唱故事和人物的群众性艺术。”他认为:“这个定义比以前进了一步,以前的定义没有后半截。”他还说:“曲艺观众以听觉为主,视觉为辅。”陶钝的话表明,对曲艺内涵的定义有一个演变与固化过程。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以上定义其实更多是建立在汉族思维角度之上的。中国少数民族因地域、历史、语言、宗教、文化的影响而孕育出的曲艺形式更为多样性,内涵更为复杂。2012年,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先生在《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代命运》一文中指出:“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曲艺是中国众多的民族艺术中最具民族性和民间性的艺术门类之一。据《中国曲艺志》的不完全统计,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均有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曲艺艺术形式,有些民族甚至拥有多个曲种形式。 55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各自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乃至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一、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文献检索分析

据中国知网(CNKI)的最新检索结果,从1915年至今,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文献不到500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有34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全文数据库有97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有5篇,而涉及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的论文仅70多篇,论文的发文数量从2010年起呈较大的上升趋势。(见图1)

在这些文献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文科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代命运》[1]、《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2];吴文科、蒋慧明、高苹共同完成的《2014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3]。文中提出了:“尊重曲艺艺术规律,矫正曲艺创演观念,强化曲艺文化传承、培养曲艺专业人才,成为中国曲艺当展的主要任务。”云南省文联的杨庆隆分别撰写了《少数民族曲艺与汉族曲艺比较初谈》[4]、《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5]、《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6],探索少数民族说唱艺术区别于汉族曲艺的独特性,分析其与原始文化、宗教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李萍在《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的文化特性――基于田野考察的定性分析》一文中,ξ鞑康厍少数民族曲艺资源“丰富”、“丰厚”、“丰美”等三个鲜明特性,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7]。四川省戏剧创作中心的严西秀撰文《曲艺现代化》,把四川曲艺现存的二十个汉族曲种和若干少数民族曲种,做了‘以唱为主’、‘以说为主’和‘载歌载舞’分类[8]。涉及西南少数民族曲艺专题研究的文献,较为有价值的有: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与传承》[9];唐小林《抢救舌尖上的遗产――〈羌山采风录〉:一部独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民族志》[10];郎雅娟《侗族曲艺艺术研究述评》[11];索朗次仁《关于发展民族曲艺事业的思考》[12]、《简论民族说唱艺术(曲艺)品种》[13];吴莹;郑直《广西京族曲艺唱哈的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14];李汉杰《云南少数民族曲艺音乐及类型》[15];石尚彬《试论布依族民间说唱的艺术特色》[16];进铨《“津”是侗族曲艺的代表曲种――兼与普虹商榷》[17];曲闻《文艺“轻骑”驰云岭》;[18]赞丹卓尕《艺术家土登访藏族著名曲艺表演》;[19]王芳礼《简论布依族曲艺“分彭饶”与“分浪论”的文学特征》。[20]

登载上述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文献的刊物包括:《曲艺》、《中国音乐学》、《民族艺术》、《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民族音乐》、《民族艺术研究》、《艺术研究》、《贵州民族研究》、《音乐时空》、《文化艺术研究》、《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云岭歌声》、《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等等。作者大多来自高校、艺术研究所,曲种一线表演者的研究文献目前几乎空白。虽然期刊学术发展趋势从2010年开始迅速增强,但研究文献数量依然不多,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目前已知的有100多种曲种,而真正进行专题文献研究的不到20篇,大多数的曲种无人问津。其次,文献内容大都是介绍性的,理论深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再加上史料文献的缺失,整理发掘的不够,严重影响着人们对其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更阻碍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良性发展。

2016年7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柯琳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第一次对少数民族曲艺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抽象的论证,初步搭起了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理论框架,其意义非常巨大。[21]

2016年8月,中国艺术报登载了中国曲艺家协会的五年(2011-2016)工作综述――《春风化雨牡丹绽放,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中国曲协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国曲艺艺术研究基金,在10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的课题中,就有少数民族曲艺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已立项,还拍摄了9集电视文献纪录片《曲艺辙痕》,为曲艺研究留下了一笔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中国曲协与辽宁科技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高等教育曲艺类本科专业教材。以上这些中国曲协的工作导向给了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研究指明了道路,这一板块大有可为。

二、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曲种及其独特性

柯琳教授在其撰写的《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研究》一书中第一次较为详尽地指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曲种存共约400余种,少数民族曲种约占我国民间曲艺曲种的60%,近200余种。”[21]该书中收集到现存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曲种(见表1)。

曲艺品种与其各自产生的地区方言关系密切,曲艺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国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都是多民族省区。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多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其中云南一省就有汉、彝、白、壮、傣、苗、回、藏、傈僳、哈尼、拉祜、佤、纳西、瑶、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独龙、基诺、蒙古等23个民族聚居,该地区的民族密度之高,在我国首屈一指,世界绝无仅有。受云贵高原崎岖险峻的地形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以及大迁徙影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群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同一区域同一民族的不同成员也是相互隔绝、封闭性强,这些为独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创立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条件。如图1中罗列的100多种包括西南边疆少数民族c跨国民族的曲艺曲种,复杂繁多,内容丰富,审美独特,除以说、唱方式来叙述传说、历史、史诗、故事、生产劳作等本民族宗教、民间文学及民间仪式内容外,歌与舞的存在是区别于汉族曲艺最突出的特点,再加上服饰、技法、道具的特色,西南少数民族曲艺闪烁出耀眼而独特的光芒。

三、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文献研究成果

1.目前涉及少数民族曲艺内容且较有影响的书籍(见表2)。

四、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研究前瞻

30多个少数民族集居在中国大西南(见图2),从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中孕育发展起来民族曲艺曲种是如此丰富多彩,然而笔者仅仅检索出上面寥寥数篇的研究资料,事实上大多数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曲种处于几乎无人问津的状态。作者还认为仅从汉族或其它民族的曲艺框架来定义、研究这些曲种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有关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音乐、文本、舞蹈;曲种的独特性、差异性、丰富性;西南少数民族曲艺的社会功能以及在民族文化中担当的角色等等,都有待于去做深入细致地甄别、研究,其挖掘的空间非常之大。也许有些民族本身也在民族的融合中被同化,忘记了自己的这种文化身份,甚至他们对自己都不感兴趣了。也许由于语言的障碍,造成研究乏力。也许是生在其中的人们本来就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或是不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传承与创新。国家一级编剧严西秀先生说:“曲艺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体系,曲种之间差异很大。”[8]少数民族曲艺是中国曲艺大花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西南少数民族曲艺更是复杂、动态,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些曲种虽然各自的发展历程不同,但它们是这片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身上流着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我们有责任去守护这些中华民族文化根基、传承民族文化血脉,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需要,让文化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并存,让西南少数民族曲艺在世界闪烁出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吴文科.中国少数民族曲艺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当代命运[A]//.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吴文科. 中国曲艺:当下困境与发展对策[J]. 北京观察,2004,(3).

[3]吴文科,蒋慧明,高苹. 2014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J]. 文化艺术研究,2015,(2).

[4]杨庆隆. 少数民族曲艺与汉族曲艺比较初谈[J]. 民族艺术研究,1994,(3).

[5]杨庆隆.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7,(4).

[6]杨庆隆.试论少数民族说唱艺术与宗教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8,(1).

[7]李萍. 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曲艺资源的文化特性――基于田野考察的定性分析[J]. 广西民族研究,2013,(2).

[8]严西秀, 沐恩.曲艺现代化[J].曲艺,2015,(4) .

[9]彭科伟 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2013,(4).

[10]唐小林.抢救舌尖上的遗产――《羌山采风录》:一部独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民族志[J].中华文化论坛,2012,(2).

[11]郎雅娟. 侗族曲艺艺术研究述评[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12]索朗次仁. 关于发展民族曲艺事业的思考[J]. 艺术研究,2006,(4).

[13]索朗次仁. 简论民族说唱艺术(曲艺)品种[J]. 艺术研究,1994,(2).

[14]吴莹,郑直. 广西京族曲艺唱哈的保护性开发策略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2014,(20).

[15]李汉杰. 云南少数民族曲艺音乐及类型[J]. 云岭歌声,2005,(3).

[16]石尚彬. 试论布依族民间说唱的艺术特色[J]. 贵州民族研究,1994,(1).

[17]进铨.“津”是侗族曲艺的代表曲种――兼与普虹商榷[J]. 贵州民族研究,1987,(1).

[18]曲闻. 文艺“轻骑”驰云岭[J]. 民族艺术研究,1989,(S1).

[19]赞丹卓尕. 艺术家土登访藏族著名曲艺表演[J]. 艺术研究,1992,(1).

篇(6)

1、抓住机遇,迎接新课程改革。

地处川西北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嘉绒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和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地。这里有走过的历史足迹----雪山草地,令世人神往的人间仙境----九寨黄龙,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四姑娘山,全国最大的大熊猫保护区----卧龙特区。

而今,与世界一道,阿坝各族人民也昂首迈进新世纪。建州五十年来,阿坝教育从无到有,已形成从幼教、小学、中学到职教、大学、成教的一系列完整体制。我们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内地人民给予的大力支援,教育的发展使阿坝从封建农奴制走向社会主义,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教育发展正在完成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的转轨。

新课程对各学科教育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课程向生活的回归,教育向经验的联结。我们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在这一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阿坝地区有岷江、大渡河两大河流,大片原始森林,日照充沛,水利资源富集,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资源丰富。就课程综合化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体制中,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可以充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面对机遇,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并以历史和民族的责任感,以社会和时代的紧迫感,抓住机遇,用科学的态度,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重新组合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知识新体系,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大量合格的少数民族人才,为家乡、为民族培养和塑造更多适应时代竞争,拥有应用知识的新人。

2、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几十年来,我们民族地区的教育一直在国家一个大纲的指导下,与全国各地一样,学习同一套教材,面对同一种考试制度。而教育基础设施的不足,师资力量的缺欠,导致教育水平与沿海和内地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今,阿坝各族人民对基础教育改革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各级领导也高瞻远瞩,充分认识到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阿坝教育的发展要为阿坝建设服务。正值全州创建全国“模范自治州”之机,教育界要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必须切实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严格遵照“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

目前,我校正积极开展这一工作,全体教师认真参与新课改,改进教学行为。学校物理教研组还把从本地藏羌民俗、历史、建筑中,人文、自然、生态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便为将来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作为一项长期的教研计划。我们认为,“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物理”。民族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学应反映当地人民生活,从而使学生终身掌握物理知识,也使物理教学有了创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可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明白读完高中并非为了“上一所好大学”,还应有高中毕业后为家乡、为民族贡献力量,同时也为了自己“适应社会,胜任工作”。

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增强课改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为学生服务,努力投入到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中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3.适应形势,促进教育改革。

3.1新课改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高中教育是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鉴赏情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对高中物理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物理教学传统优势的同时,主要针对某些“繁、难、偏、旧”问题进行了合理的修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案编写不能再沿用以前的陈旧模式,对已经删减的内容,因有其科学的道理,不可把学生已经放下的包袱又重新背上,甚至背得更重。物理高中教材知识点和编排顺序的调整,增加了许多现代物理和生活物理知识,更主要体现在增加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上,给出了众多的课题研究,让学生能在创造中完成。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在“新”上下功夫,适应新形势,面对新要求,突出新意识,训练新思维,掌握新教法,正视新课改。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手段上、方式上要体现创新,切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彻底改变传统的、机械的生灌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启发为主,教师给予组织、引导,由学生自己“修桥、铺路”,自己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发掘生活物理,寻找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认真设计教案教法,创设探研式课堂情景。

3.2新课改对民族地区的要求。

3.2.1新课程的一些课程与教学理念对我们民族地区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教育发展的巨大经济投入和条件课程资源的相对不足,使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很大的挑战。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内地人民的援助,以及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藏羌民族多元文化,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潜在优势。可以说,新课程改革全国一盘棋,我们将责无旁贷。

3.2.2阿坝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地广人稀,高中教育十分薄弱,国家的经济投入和内地的教育支援毕竟有限,因而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当地课程资源是缩小与沿海和内地教育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独特的川西高原风光,迷人的九寨黄龙仙境,奇异的嘉绒藏族民风,古老的羌族传统文化等等,都是我们可资开发和利用的丰富课程资源。

3.2.3教师对课程的“深加工”在新课改中尤显关键。我们地区高中物理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积极加强新课程自我培训,认识新课改要求。首先,要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其次,在当地发现有价值的特色课程资源,自觉进行筛选、积累、开发和利用。另外,还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素质和技能,积极发掘具有阿坝地区特色的课程资源,补充国家物理课程。

3.3民族地区高中物理的新课改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阿坝地区的教育现状与沿海内地还在不断加大差距,在与全国一道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大好机遇之下,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我们更要针对物理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根据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水平现状,结合新课程改革,面对少数民族学生,重点认真贯彻和采取以下几点目标和理念: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2)以科学的态度认识自然;

(3)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4)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5)让学生关心家乡、关心民族;

(6)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

4.1开展物理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1.1组织物理学史教育,结合本地嘉绒藏族的寺庙构架、碉楼形式,羌族村寨的历史沿革、修建艺术,告诉学生物理学史是无数物理学家用毕生心血甚至是生命写出的历史,藏、羌先人的建筑工艺、优良传统令人钦佩,值得发扬,以引起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创新的精神。

4.1.2继续组织我校多年来的物理“四小”(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论文)活动,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亲自动手,做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模型,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1.3充分利用课程中的探索性研究课题,根据我们阿坝地区的生活物理问题,比如,水利发电、穿山隧道、冬季冰雪路、灶具改革、太阳能利用等等;设计探索情境,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也创造性地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

4.2进行物理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2.1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不宜照本宣科,少数民族学生都勤学好问,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活泼的课堂情景,让其自己看书,寻找资料,讨论问题,还可以写论文。作为教师所需要的就是鼓励他们认真钻研、积极提问,以利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4.2.2阿坝地区从封建农奴制一跃跨进社会主义,如今,雪山草地信息网络迅速发展,藏山羌寨现代教育正在兴起。少数民族学生与电子产品也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意思,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究的话题。我们物理教师应该有创新的讲课艺术,当然也不可忘了藏羌民族与生俱来的幽默和能歌善舞。使物理课堂充满乐趣,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

4.2.3实验是物理教学的灵魂,可以这样说,搞好物理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我们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要积极争取上级和内地的支持,加强物理实验室建设,改进物理实验室管理,搞好物理实验室开放,把物理实验室变成优质的物理第二课堂,切实地提高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实验水平,把弱势学科搞上去。

再过两三年,阿坝州将分段在小学、初中、高中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作为一名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藏族青年物理教师,我将和全体同仁一道,面对新课改,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为雪山草地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前进而努力,为把雪域高原的孩子培养成为爱国家、爱民族、爱家乡,有知识、能创新、会做人的新一代藏羌儿女而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学物理教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阿坝州概况》四川民族出版社

《阿坝州民族教育研究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

篇(7)

【论文摘要】文化的生产、消费与发展都离不开传播。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属性,是促进文化变革与创新的活性机制,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然而,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文化载体作为支撑,没有文化传播的载体就不会有真正的文化传播,就不会形成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文化,真正的文化传播就不能得以实现。本文结合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实际,对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主要传播媒介和文化载体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辽阔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历史积淀赋予了藏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安多地区是我国三大藏族聚居地区(博巴、康巴、安多)之一,拥有丰富的藏族民俗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造就了安多地区藏文化的独特性。因此,深人分析安多地区独特的藏文化,找出安多地区藏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及文化载体,对安多地区藏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传承、延续和发展,对促进民族团结以及弘扬藏区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传播的理论 

    (一)文化传播的概念 

    文化传播又称文化扩散,指人类文化由文化源地向外辐射传播或由一个社会群体向另一群体的散布过程。文化传播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前者通常由具备文化的人们通过商队、军队等途径直接传播某种精神或物质方面的文化内容,如新的农艺技术和发明创造等;后者表现出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扩散能力,主要指某一社会群体借用外来文化特征中的原理,进行文明创造活动的一种刺激传播,如欧洲最终发明瓷器是在知道中国瓷器之后大约200年。文化传播过程取决于文化的实用价值、难易程度、文明声望、时代适应性和抗逆性等多种因素。 

    (二)文化传播的类型及方式 

    文化传播主要包括物质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传播、报纸文化传播、影视文化传播、广播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形象文化传播、体育文化传播、饮食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旅游文化传播等。人类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国际互连网传播,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预示着人类传播能力的飞跃。可以说,传播技术的应用对文化传播范围、传播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安多藏文化及其传播媒介 

    (一)安多藏文化概述 

    “安多”是取阿尼玛卿雪山和多拉让摩山(积石山)名的头一个字组成,安多也有边地之意。范围包括阿尼玛卿雪山和多拉让摩山(积石山)之间的地区,中心在阿尼玛卿山至青海湖一带,这里的人自称“安多哇”。安多方言区地理范围包括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其地域范围很大,这里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藏族聚属区最大最丰美的牧区,因而产生了高原独特的游牧文化。由于地缘关系,安多自古以来就与东边的汉文化和北方的阿尔泰文化联系密切。历史上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藏、蒙古、土、回、撒拉等族的先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与交流,逐步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多元性安多文化。 

    安多是宗日文化和卡约文化的故乡,也是汉文史籍中诸羌文化的中心。安多有历史上最繁荣和开放的青唐确厮锣文化,藏传佛教后宏期“下路宏法”的策源地和被称为“第二佛陀”的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塔尔寺和佑宁寺、隆务寺。还有安多文化中心之一的拉卜楞寺和誉满藏区的热贡艺术。这里名人辈出,曾经涌现出了像宗喀巴、更敦群培、十世班禅大师等学术大师和高僧大德。安多又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的重要发源地,更是一个民间文学高度发展和民俗文化极为丰富的地区。多源的安多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安多文化有着辉煌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底蕴。其与卫藏、康巴文化的区别是,安多自古以来与汉文化和阿尔泰文化的联系要密切得多。昆仑神话和河徨“少年”(花儿)或许可以说是中原文化在安多和当地土著文化交融的产物;从古代匈奴、吐谷浑,到蒙古诸部、土、撒拉,阿尔泰文化在安多文化里从语言到风俗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安多藏族聚居区辉煌灿烂的文化历史,只有采用多渠道、多途径的传播方式将其传播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它、了解它,也才能让它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安多藏文化传播媒介 

    传统的传播媒介包括人、书籍、图片、报刊杂志、广播广告、电视广告、影像媒介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媒介,如网络媒介、旅游媒介等。安多藏文化的传播,在继承传统文化传播媒介的基础之上,也运用了这些新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1纸质图片。纸质媒体包含书籍、报刊、宣传册、邮册、剪纸册、画册等,其中图片是文化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比较容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可以相信,图片这一记录、保存、传播安多藏文化信息和安多藏文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仍将被人们长期、广泛地使用。如《庆祝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纪念邮册将藏文化浓缩、提炼,并通过图文并茂的表现方式传播海北所特有人文、历史、地理和风俗等文化。 

    2.音像制品。音像制品包含光盘、录音带等。通过摄像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的cd}vcd、dvd等音像制品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手段。音像制品与纸质图片相比,具有鲜活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特点。现在的安多地区,以藏文化为题材的节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走遍中国》之《走进海北》,将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融进册子与dvd纪录片相互辉映,让这片热土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3.广播电视。现代文明把大多数人限制在家庭的圈子里,电视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和认知世界的窗口,电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安多地区藏文化的传播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多做一些记录片和专题片,让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片急需保护和开发的领域;另一方面更需要当地的文化机构、教育机构自觉地主动地利用电视媒体。2008年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走遍中国》栏目,以演播室访谈十专题片的形式介绍海北州的文化、历史、自然、地理等,把安多地区的藏文化推到观众面前,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4.网络传播。互联网开创了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它融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为一体,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方式。在网络传播媒介的环境中,知识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存在于图书馆书架上和书本中,而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互相链接的一条条信息中。网络传播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知识和信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沟通的平台。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使传统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成为现实。 

    2000年1月29日,世界上第一个藏文网站—同元藏文网站,在兰州西北民族学院建成,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网站。它分别用藏、汉、英三种文字介绍藏族历史、文化、宗教、风土人情等,在藏文信息的传输、显示方面独具特色。该网站的建立、开通与藏文多媒体软件的研制应用,为藏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为藏民族与世界的交流开创了新的途径。 

    5.旅游传播。旅游传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传播媒介。旅游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的传播活动。由于传播的双向性特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在自己原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接触新事物,接受新信息,达到更新知识的目、的;同时又把本文化的信息向旅游目的地传输,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西部地区民族旅游逐年升温,在安多地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旅游景区、景点,如塔尔寺、拉卜楞寺、青海湖、昆仑山口、桑科草原等,游客逐年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为安多地区藏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安多藏文化的载体 

    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存储和传播,是因为传播载体的存在,载体在传播中起着储存和记录文化的作用。所谓“文化载体”,即指可供文化、信息记录、存储并能借以传播信息的物体。纸张、图片、磁盘、电脑硬盘、软盘等都属于文化的载体范畴。考虑到安多藏族聚居区藏文化传播的特殊性,现将安多地区藏文化传播的载体归为民俗、“四古”、旅游景区和小城镇三部分。 

    (一)民俗文化载体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最基本的文化符号,是反映该地区文化最基本的载体,根据安多藏族聚居区特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风俗习惯等,将其分为语言、服饰、宗教、饮食、藏药、土特产、舞蹈、绘画艺术、诗歌戏曲、传统体育竞技、传统节日、节庆活动等载体(详见表1)。 

    (二)“四古”文化载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