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11:17: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算化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经过三年半的专业学习后,在掌握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于XX年1月10日至23日在北京斗山食品有限公司财务部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专业实习,以下是此次实习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公司的财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名财务经理,一名出纳。此次负责我实习的是公司财务经理—张经理,张经理根据我两周的实习时间,主要是让我了解财务软件的使用和会计处理的流程,并做一些简单的会计凭证。公司采用的是金碟财务软件,从编制记账凭证到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结帐都是通过财务软件完成。我认真学习了正规而标准的公司会计流程,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细致地了解了公司会计工作的全部过程,掌握了金蝶财务软件的操作。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刚到会计部张经理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和附在会计凭证上的原始凭证。由于以前在学校做过会计凭证的手工模拟,所以对于会计凭证不是太陌生,因此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学校里所学过的理论对于区区会计凭证完全可以熟练掌握。但也就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张经理让我尝试制单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困难。于是我只能加班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帐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编制会计凭证做好准备。
见习了两天后,张经理给了我一些原始凭证,让我审核原始凭证后编制记账凭证。我根据原始凭证所必需的要素认认真真审核了原始凭证后,进入金蝶会计软件的录入记帐凭证的界面,先按此笔业务录入简明而清楚的摘要,然后按会计分录选会计科目,并在相应的会计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录入金额,最后在检查各个要素准确无误后,按下保存并打印出记帐凭证和相应的原始凭证钉在一起。刚开始我制作的速度比较慢,而且在张经理审核凭证时能发现一些错误的凭证。但是通过几天的联系后在速度和准确度上都提高了不少。通过一周多的编制记帐凭证工作,对于各个会计科目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并且对于我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编制记帐凭证,张经理很有耐心地给我讲解了每一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用途,而且教我记帐,打印所需要的帐簿以及查询凭证等财务软件的一些常用的操作。有了这些基本认识并熟练了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从制单到记帐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除了做好张经理所安排的各项工作后,我也会和出纳学学知识。别人一提起出纳就想到是跑银行的。其实跑银行只是出纳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和出纳聊天的时候得知原来跑银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熟知每项业务要怎么和银行打交道以外还要有吃苦的精神。想想寒冷的冬天或者是酷暑,谁不想呆在办公室舒舒服服的,可出纳就要每隔一两天就往银行跑,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而且,出纳的业务比较繁琐,还要保管现金,支票和收据等等,所以需要非常细心,对于比较粗心的我来说,这也是非常有必要学习的。
是的,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就比如何与同事们相处,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出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于是在实习时我便有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和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也虚心求教,使得两周的实习更加有意义。
小结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我只能参加财务部门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如出纳及帮助会计进行帐目的核对等工作。虽然工作不难,时间也不长,但我仍十分珍惜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实践经验,从中也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增长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体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体系作为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一直是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和关注的焦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教学系统,主要包括实训教学考核体系、实训教学实习体系、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训教学辅助体系四大组成部分和功能模块。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处理系统的快速发展,高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教学,需要根据会计实务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发展变化。
一、实训教学体系的辅助系统设计
1.实训教学教材的选择
教材的质量能够对学校实训教学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也是决定实训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我国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教材数量较少,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教材时进行细心的挑选和甄别,主要方法为:首先挑选出一套质量较高的会计手工模拟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电算化操作与手工操作之间的有效转换,即将手工教学教材转化成为电算化教学的教材,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自行编制一套符合教学目标,质量较高且易于学生接受的电算化教材。
2.实训教学软件的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ERP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加入这方面的内容,同时,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学校教学内容的扩展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基于WEB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些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经济和管理领域,同样,这些技术的发展在给学校实训教学提出挑战的同时,也为简单便捷教学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可能。
3.教学支撑平台的建设
现阶段,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并将其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也成立了电算化实训系统和实验室,然而实验室的使用效果和实验能力却参差不齐。因此,各个高校应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从而为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同时,在校园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学校还应对现有的电算化实验室进行改造和扩建,更换和升级计算机教学系统,使其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主体系统的设计
实训教学体系可以划分为综合模拟实训、岗位模拟实训和单元模拟实训三个主要部分,教师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以后,可以选择课内实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而综合模拟实训和岗位模拟实训可以在期末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集中检测。
第一,单元模拟实训。单元模拟实训课程需要通过课内实验的方式来分段完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时,主要采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在会计软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实际的案例来让学生认识到会计软件的具体使用方式和操作方法,利用会计软件来教授单元模拟实训课程,从而实现所学知识的阶段性教学和测试,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首先利用两个学时的教学时间来为学生讲解多媒体软件处理财务凭证的方法,然后,再利用两个学时的时间来让学生了解单元实训案例分析中,如何使用会计软件来处理财务凭证,最后,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情况进行全面的检验。
第二,岗位模拟实训。教师可以选择集中一周的时间进行岗位模拟实训的教学,根据会计电算化岗位模块的划分,实现岗位模拟实训的分组教学。在企业发生一项经济活动时,学生需要以不同的经济身份来利用财务软件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分工协作的工作目标。学生根据经济身份的不同来处理不同岗位的业务,承担不同内容的会计工作实务,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掌握对于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及实际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让学生进行定期的工作岗位轮换,以充分了解不同岗位的不同工作方式和能力需要,尽量减少学生适应工作所需的时间。
第三,综合模拟实训。这部分是指在单元模拟实训和岗位模拟实训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企业整个的会计周期的工作流程,对会计实务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并利用专门时间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模拟实训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行业的不同进行安排和划分,主要包括商业企业、工业企业等,其中工业企业是主要的学习对象,通过模拟小型企业的形式让学生处理该企业的所有常见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主体,其他企业作为辅助的学习系统。综合模拟实训还要以电算化和手工的不同形式来进行会计管理、业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再比较分析电算化业务处理与手工业务处理之间的区别,让学生对电算化业务处理和手工业务处理的差异有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并从中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和实践的重点放在学生的上机实践上,从而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还应注意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和实际工作。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也能够使学生更加自如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也是高校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参考文献:
[1]贺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2010(09):123.
[2]桂玉敏.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0(02):95.
[3]赵晓煜.职业技术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23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驱动 分层
随着电子计算机在财务会计领域中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财会人员参与电算化知识的培训学习。目前,在各中、高级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中都增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会计电算化上岗证已成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必备的证书之一。
一、当前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效果不佳的原因
会计电算化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会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操作工具和处理技术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及时性、精确性和正确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导致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1.教学内容条块分割
由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涉及计算机以及会计基础理论两大专业知识,而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往往缺乏与会计专业理论课的沟通与协调,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出现掌握了基本会计理论,却不懂计算机操作,或掌握了计算机操作,却还未掌握会计理论。这两种情况都直接影响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使得这门实践课程成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鸡肋”课程,学生也无法在毕业后的最短时间内胜任企业的岗位需要。
2.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许多职业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会计专业理论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由于自身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有限,他们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会计理论课堂教学中,而对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3.课程结构不合理
对于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会计理论课程是其重点掌握的内容,而计算机课程却作为辅助课程存在,课时数少,往往只安排一或两个学期,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因此学生无法将所学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应用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中。此外,许多学校由于机房有限,所以通常以满足计算机专业的需要为主,而对于会计电算化实训则尽量压缩。
二、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的开展
1.选择合适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目前,企业较为流行的商业化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有:安易财会软件、先锋财会软件、用友财会软件、金蜘蛛财会软件、天财财会软件、金蝶财会软件和中软财会软件等。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各财会软件都是大同小异,只要学会了其中的任意一个就能举一反三,但是作为教与学兼顾的安易财会软件是笔者学院财会专业的首选软件,安易财会软件不仅仅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重要的是该软件建立套账是无限制的。因此笔者学院财会教研室以安易财会软件作为电算化教学的核心软件,围绕该软件所需的知识组织教学,以一个个典型的财会案例作为教学任务,围绕案例剖析安易财会软件的操作过程和使用方法。实践证明该软件有效缩短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磨合期”。
2.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当前会计电算化开始广泛的应用与普及,使得其实践性也逐渐增强。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怎样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受到领导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会计电算化专业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需要人才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的会计技术和方法,能够从事财务以及会计核算等工作,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会计电算化,学生会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税法、审计、财务以及成本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1]。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也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遵循的原则
要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以培养人才为教学目标,使知识的传播、能力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集中起来,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融入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一)科学原则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以学科和课程建设为标准,通过实验室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教学[2]。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使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系统性原则
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需要将电算化操作与手工实验有机结合,结合单项实验和综合实训,将传统工商业与新兴服务业的实训、校内与校外实训、分散、集中实训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全面提升。
(三)渐进性原则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多种实践课程构成的,实践课程之间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任务驱动、能力递进式培养为主。
(四)可操作性原则
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师资力量以及社会需要相结合,使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途径
(一)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
在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需要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为依据,科学的进行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将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相整合,实践教学的课时需要占到总体课时的50%以上[3]。为了进一步促进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根据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果要修改教学内容,需要保证其操作性,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训,促进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二)实现一体化、混合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要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岗位需要,明确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从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了解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科学的进行实践课程的划分,明确实践课程的内容、目标等,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实训室以及教师之间的混合教学,形成混合型的实践教学体系[4]。
(三)构建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进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将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实践教学中,在学校内部建立实训基地,营造真实的实训环境,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学校中就可以了解企业中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加针对性的开展会计电算化学习。
学生的实训不能依靠学校的实训基地,还应积极建立校外的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交流,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实习训练,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秀人才。校外的实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以将大量的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还可以将学校中的专业教师安排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的计划,了解实训基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情况,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由学校教师或者企业的工作人员给予专业性的指导和帮助。实习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发表自己的心得,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强化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评价
在以往的教学中,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通常是以试卷的形式来进行,但是当前实践教学的内容逐渐增多,考核的方法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保证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是比较复杂的,考查的主要有过程和结果考查两种[5],教师与学生在最初阶段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这一时期就可以以结果考核为主,过程考核为辅。根据学校实训的具体情况,明确学生教学评价的内容,例如可以将会计电算化中的总账、报表、工资等作为考核的标准,实现量化的考核,保证考核评价的公平公正。当教师与学生熟悉这种考核模式后,就可以以过程考核为主,使学生能够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
(五)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教师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应努力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这是实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培训,使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给学生的实践教学给予专业化的指导。邀请企业的成功人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将自己在企业中遇到的问题讲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以及专业需要,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比较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实践性的会计电算化教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要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出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逐步完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方式,从而真正培养出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艳青,马向梅,安林丽.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162-163.
[2]杨琴.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 2012,02:153-154.
[3]张靖.试析如何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 08:100-101.
[4]吴宗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4-15.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点,所以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应用型和技艺型为主,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能用传统和现代的方法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实用型人才。目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虽通过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到了工作单位后仍适应不了岗位工作需求。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了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后,主管领导惊讶地发现:他在电脑上连个下料单都做不出来。类似这样的现象绝非个别和偶然,说明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教学目标模糊,造成了各校在设置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时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另外,各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间短,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对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如何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和上机实践、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缺乏总体规划,这难免造成教学上的混乱。
2、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重视不够。会计电算化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院校对实验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充足的实验条件,如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由于上机锻炼的机会少,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实践教材不尽合理。目前现成的会计电算化经济业务实训教学用书在教学中极少见到,教学中使用的软件文档也仅仅只提供了一些非教学内容的说明书。因此,设计一套完整的、适于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教材非常必要,但这对于会计电算化教师来说却是极繁重、极精细的工作。
4、师资队伍知识老化。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老化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型,不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没有系统学习过财会专业知识,真正“科班”出身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非常少,很难适应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要。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5、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任务中包含有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含着学习者需要的能力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掌握知识点与技能点。虽然这种任务驱动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掌握较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会计电算化》归属于会计专业课,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的前提下,还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在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内容时,应在本专业教学定位的基础上,注重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注意知识的连续性与变革性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面向基层中小型企业的会计人才。中职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会计人才。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学校开办会计专业提供了广阔市场。
2、重视实验教学,做好课程设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以培养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改革措施。会计电算化实验包括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内容。教学实验应围绕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则作为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延续,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专门化的强化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弥补那些在教学环节上没有重视的知识点,对所学课程做综合的归纳总结。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要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
在高校课程建设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虽然已经实行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当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这是新一轮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改革的重点。经过不断的分析与调查,现将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状况总结如下:首先,会计电算化课程布置与设计不够合理,在大多数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中,教师所讲解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学生虽然容易学会,易于理解,但掌握的仅仅是课本教材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没有理解其功能和原理,更不会实际运用;其次,很多高校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给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最后,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建设中缺乏对学生创新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与实践接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必须将课程内容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引入ERP财务软件,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接触到企业的会计实际业务,让学生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如编制财务报表、处理财务账目等,使其熟悉财务会计的工作流程及原理,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与企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高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要逐渐向培养专业化的会计人才靠拢。关于人才的界定,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较高的职业素养,活跃的创新思维,诚实守信的处世态度,而且还应该拥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简而言之,在现代社会里,更需要专业表现良好的应用型人才,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会计领域里,并成为出类拔萃的行业领军人物。因而在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展开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塑造一批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策略
(一)重组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模块
在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敢于尝试,大胆变革,对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改革与调整,重组课程模块,针对不同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的有效删减和增加整合。例如:可以将《电算化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综合训练》《会计实务模拟实训》等课程安排到同一学期开设,这样有助于老师在上完理论课之后,紧接着考核、检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知识得到运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二)控制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会计电算化课程通常包括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两大类,因此控制好这两者的课程安排比例十分重要。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必须秉持着适度、有效的原则进行适当的增减调节,除了公共课程部分,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一定不能少,像《会计基础》《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是学好会计的基础,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会计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数量,让学生勤动脑、多动手,根据未来企业中的不同岗位要求,加强财务会计实训能力训练,无论是电算化会计的综合训练,还是会计原理能力的训练与拓展,都是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战强化。因此,为了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就业,要适当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建设需要注意的三点结合
(一)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相较于传统的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拥有诸多优点,但这并不妨碍对传统课程教学精髓的继承,任何课程教学的编制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才能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创新意识,让电算化会计课程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例如:高校可以开设一些电算化会计的选修专业课,补充其专业知识,为以后的择业增加竞争优势。如此做好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电算化会计课程必将更具学习效果。
(二)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
任何一门学科都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也不例外,只有将两者深入地结合到一起,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在会计电算化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开设电算化会计课程,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增强职业判断与分析水平,熟悉会计工作流程,进而为以后进入职场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在进行电算化会计的教学当中,将典型的会计案例引入到课程的讲解当中,让学生在面对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使学生对整个会计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把握,从而提高电算化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把“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等课程穿插到日常的教学课程计划当中,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会计实践能力,让学校的演练实践更具有实用性,帮助学生缩小电算化会计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之间的差距。
(三)保证手工与技术的结合
(一)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存在单一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认识,大部分都把它作为一门单纯的技能课程,因此,老师们认为,只要教会学生电算化技能就行了,至于认识原始凭证,经济业务的处理,学生不会做与电算化老师无关,那是理论老师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传统
因为教师把《会计电算化》课程当成了单一的技能课,所以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变成了三步法,老师先操作一遍,学生观看,然后照着老师的方法,学生再操作一遍。最后,电脑一关,学生什么都不会了,更不要说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这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极为不利。
(三)教学过程中任务按模块、岗位布置,具有相对孤立性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技能课,操作任务按工作过程、分模块一个个布置给学生,虽然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但一个个割裂的会计任务,不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会计,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完整的会计任务,阻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学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独特的课程,但往往中职教师只看到其工具的一面,即利用财务软件作为操作平台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另一面,所以,体现在教学中,就表现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实训教学不足。不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
二、具体解决办法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系统应用,学生在就业岗位运用得非常广泛,《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还对完善学生的整体会计理解力、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打破学科认识,创新思维,把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训课程的有机整体来认识。
(二)积极培养三维度《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多个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更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中小企业财务的实际处理能力。
(三)按项目编写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材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长期作为单一的学习财务软件的技能课程,与缺乏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材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编写与之适合的实训教材或任务单,进行项目教学,就成为其当务之急,这对于打破一个个割裂的任务,提高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会计任务,为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提供了内容保障。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制定课程目标
会计工作过程本身是完整的,应用型的,特别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更是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处理工作过程,因此,为了让中职会计毕业生能与中小企业零距离对接,必须制定一个应用性较高的课程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熟练操作中小企业最普遍运用的财务软件(2款及以上)。
2.能力目标:
(1)能够总结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规律,具备操作中小企业其他财务软件的学习能力。
(2)能够利用财务软件作为操作平台,独立完成一个中小企业完整的会计财务处理
(二)确定课程内容
传统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征是许多内容的实用性不高,只强调单一技能性,而要达成课程目标,还必须制定一个技能与实训并重的实用性较高的课程内容:
1.技能内容:
(1)用友T3畅捷通财务软件
(2)金蝶中小企业财务软件
2.实训内容:
(1)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制造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2)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商业企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3)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服务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三)建议教学方法
鉴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和实训相结合的整体性课程,在会计理论知识的支撑下,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更高效的完成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建议分技能单元和实训单元分别实行有区别的项目教学法。
首先,针对技能单元,实行单项的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初期,主要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为目的。因此,分别不同财务软件,按建账、基础设置、总账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局部工作任务设计单项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单规定的工作任务中,牢固地掌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发展单项职业能力,并为发展整体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实训单元,实行综合的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后期,主要以利用会计信息化手段,完成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财务处理的会计整体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当学生基本掌握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后,就有必要围绕整个会计工作过程,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设计综合项目,采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最终使学生能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会计整体职业能力。最后,针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需采用任务驱动法。因此,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并贯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任务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任务,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操作财务软件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