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8 10:03: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数学课改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篇(1)

摘要:小学教师数学教研论文内容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调查结果为小学教师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研究视觉较为单一,缺少多角度等。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做到加强相关职后培训、改变教学反思方式、提高自身职业定位。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研论文;分析

一、研究背景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小学数学教师师资的需求要从数量的满足逐渐过渡到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教研论文是评价一个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也说明其对数学新课程的参与、评价和反思过程。本研究之所以选择通过对“中国知网”小学教师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教育研究论文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教研论文的内容既可以反映出小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关注的热点,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反映出数学新课程实施近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教研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小学教师在201x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数学课程改革的教研论文。文献来源是“中国知网”,选择的文库为“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索主题为“数学”;作者单位:“小学”;搜索匹配度为模糊;时间为201x.1.1~201x.12.31。检索结果为201x年小学教师公开发表有1367篇论文。

三、研究结果

1、文章内容偏重课堂教学。表1数据表明文章的内容有93篇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可见小学数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上好课。综合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主要探讨两大类问题:

(1)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如怎样进行师生互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在课堂上怎样对学生注重人文关怀等。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质量,在样本所选取的100篇文章中有14篇文章论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优缺点的总结。

(2)对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经验谈:如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相关理念的理解及结合具体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2、关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选样本的教研论文中有8篇文章探讨新课程实施中对学生数学兴趣、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和经验之谈。这较之以前数学课堂教学只为培养学生考试能力相比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这也说明小学数学教师逐步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更多的关注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缺少多角度的论述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构基本以“理论+相关例题”为主。在所选样本的100篇文章中,所探讨的问题角度单一,没有多角度去论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几乎所有文章都是一些课堂实录,文章结构基本形式为“理论+例题”。其中理论探讨都为文章第一段或第一二段,理论探讨的内容基本上以文章所论述主题词的简单定义或某一个问题中的新课改理念为主;大多数文章都没有从理论上做深入研究,例题在整篇文章中占的篇幅过多。

4、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教研能力认识不足。样本中有4篇文章论述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所有文章都认同数学教师整体素质关系到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认为小学数学教师主要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大体可总结为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教学业务素质及身心健康素质。其中教学业务素质是指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要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但这4篇文章对数学教育的研究能力并没有提及。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只重视上好课,完全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出现问题的解释、探讨和总结的科研能力。

四、思考

以小学数学教师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收录的教研论文为研究对象,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数学课程改革十年来,小学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接受、参与和反思的现状。综合201x年全年所有文献,文章质量普遍不高。虽然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实践中能够发现问题,但很少有相应的教研意识。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小学教师没有经过数学教育研究的专业化学习和训练,专业化程度不是很高,很多教师仅处于半专业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变革:

篇(2)

      开篇

        (1)“读”具特色——低年级学生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 薛全兰

        课改纵横

        (4)《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设计与评析 闵爱红

        (6)数学语言与教学 陈家梅(特级教师)

        (7)为数学化教学搭建“脚手架” 方孔券

        (9)在“做”中探究、生成、反思——谈“做数学”的实践与体会 李强

        (11)小学数学分类思想的意义和教学策略 段丽莎 顾九华

        (13)欢声笑语绽放精彩 张志红

        (15)“趣”而“趋”:给孩子幸福的数学作业 孙保国

        (1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细节问题回顾及策略调整 董金霞

        (19)引导学生的数学思考走向直观的有效策略 吴爱林

        教苑时空

        (21)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智慧生成——“认识角”教学设计与评析及反思 倪晋贵

        (22)“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仇步川

        (23)巧用材料关注经验——“笔算乘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沈新

        (24)“可能性”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温桂珠

        (25)“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朱冰

        (26)教学设计,我们关注细节了吗? 贺艳

        (27)数学文化教育典例——“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例谈 石丹

        (29)“映日荷花别样红”——“分数化小数”教学案例对比及反思 赵春玲

        (30)课堂有效互动促进思维优化——关于提高课堂对话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徐玉平

        (32)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例谈 张云波

        (33)在“寻找相等关系”中形成列方程的模型 张琳娜

        (34)运用有序思考策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曹敏华

        (35)思维教育:数学教学的追求——数学公开课教学感悟略谈 陈昌萍

        (36)让计算练习不再枯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教学片断及反思 冯晓萍

        (37)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求——听特级教师黄德忠执教“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有感 许广碧

        (38)课堂教学需要“慢”的艺术 高明春

        (39)让“美丽”的数学不再“冰冷”——浅谈课堂教学生成的精彩处理 宣建

        (40)在交流中进发出思维的火花——“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案例 吴静芬

        (41)精彩数学课堂演绎真正有效 刘雪林

        (42)浅谈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引领教学法——以“圆的面积”教学为例 刘全姑

        (44)以主题图为依托,使学生张开发现的翅膀 朱艳艳

        (45)呼唤高效的课堂提问 石卫娟

   &n

bsp;    (47)有效导入精彩无限——浅谈课堂有效导入的创设 缪亚红

        (48)浅析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李烨挺

        (50)如何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习题 莫洪宣

        (51)谈角、垂线、平行线及三角形的教学 莫翠娜

        (5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鲁永华

        (53)计算教学要把握好“三度” 罗柳青

        (54)回归朴实,课堂后二十分钟同样精彩 陶花

        (55)巧用情境,让计算教学变得魅力无穷 蔡守江

        (56)创造性运用教材教学应用题 廖延芳

        (57)数轴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和思考 张新

        (58)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例析 于海云

        (59)让学生不再“听”数学 侯小卿

        (60)小学数学高品质课堂践行 王静

        (61)优化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探索与尝试 汪迎英

        (6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初探 李荣

        (64)中年级学生数学作业常见问题及纠正策略 林希光

        (66)小学数学中的简单速算与巧算 陈银珠

        (67)高效课堂的引路石——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时目标拟定的思考 张小红

        (69)浅谈小学探究型数学作业的教学 方逸

        (70)生本理念下课堂练习设计“三性” 王浩

        (71)养成习惯提升悟性 季国林

        (72)浅谈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误区 周建超

        (73)用好教材,提高课堂实效——有效教学的一点反思 蒋静

        综合平台

        (7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王宝清

        (75)从克服心理障碍人手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蔡锦民

        (77)莫道都是粗心惹的祸——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孔淼森

        (78)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 李少娟

        (79)开发素材性教学资源发展实践型作业能力 靳颖

        (80)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张素华

        (81)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策略 姜海强

        (82)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 姚齐梅

        (83)经验: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载体 马红艳

        (84)差错,让儿童的思维落地 王加林

        (85)数学练习课要抓“实”善“练” 孙妍

        (86)数学日记:解读学生心灵的工具 陈小芳

        (87)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 相辉

        (88)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 胡全会

        (89)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两

点思考侏建成 朱建成

        (90)探寻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策略 丁江立

        (91)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反思 李红才

        (9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张颖

        (93)浅谈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汪静

        (94)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学数学学习 徐春林

        (95)关于数学课堂资源的思考——从数学课堂中的错误谈起 王瑾

        (96)数学课堂因“问题”而精彩 陈丽霞

篇(3)

论文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几点看法。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采取哪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巧设导入语激趣。上课伊始,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设计一段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人语引入新课,以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其次,设计擂台赛出情趣。小学生表现欲强,爱争强好胜,喜欢受人夸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竞赛题和竞赛形式.,学生会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学习空前活跃。如把基础数学知识或口答题设计成抢答竞赛形式,把中等难度题设计成限时必答竞赛形式,把难度较大的题设计成小数奥赛形式,让学生以赛激趣,以赛促学,以赛提效。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激趣方法,会使数学课趣味盎然,迭起;会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2、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具创新、探索意识的新世纪人才,就成为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第一、树立创新意识,着眼创新培养。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忽略了知识、技能以外的各种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创造精神,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只是学习的机器,不能实际运用的不良后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注意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素质能力,着眼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不是唯一的、能否找出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简便、快捷、方便的途径。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创新能现代教育论的思想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主”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的教就应转移到学生的学上面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地学习了,才能使教学落到实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第三、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能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发表创造性见解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他们主动创新的能力。

4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适时地引导学会合作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享的荣誉。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和加强。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它与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实践。

5 充分利用多媒体

篇(4)

论文摘要: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特别对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交流互动式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育工作者充分运用交流互动。

加强对师生互动的研究,特别对枯燥无味的小学数学以及小学生认知特点来说,无疑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的基础工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尽管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互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建立起师生之间交流互动,使教与学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那么小学数学课教学效果将得以大幅度提高。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时空

探究离不开问题,课堂探究活动主要围绕“问题”进行,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探究型问题,有时甚至要突破传统课程的束缚来设计,这样做的意义不在于寻求完全正确的解答与现成的结论,而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见解,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一位教师是这样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1.让学生面对问题。揭示课题后首先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提出了诸多令人产生疑问的问题,从而引起了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学生形成的关于该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教师引导学生筛选并板书关键的问题:(1)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2)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3)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能不变?(4)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途?2.建立假说。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作为后继探讨的导向:“先来看第(2)个问题:请大家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商不变即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3.收集证据,验证猜想。要求学生以“48÷8=6”为例,小组合作学习,举例验证多种猜想(被除数48和除数8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看看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商是不变的?4.解释说明。学生解释验证结果。5.交流评价。通过归纳总结,对验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进行组织和整理,并与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从提出问题到指导探索,都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再创造”。这样的教学就改变了传统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了新型平等、合作交流关系,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理念。

二、倡导主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进而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如学习“百分数”以后,我们可设计这样的实践性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实验黄豆的发芽率,规定每个小组实验的粒数和质量,并要求每个成员互相配合,认真地观察与记录。一周后的课上,让各位学生查验黄豆的发芽粒数和未发芽的粒数,各组分别计算发芽率。当汇报求得的发芽率不同时,可随时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进行讨论:为什么发芽率不一样呢?要使自己组内实验的发芽率高,必须怎样做?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在讨论与交流时大胆地陈述自己的想法,灵活地修正他人的观点;虚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认真地修正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组内交往协作,有效地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既深化了对发芽率的理解,又学到了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三、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

尽管课堂是动态生成的,但互动的过程必须服从教师课前预设的价值追求(不排除追求过程中的自觉调整与完善),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多元发展,但是有高质量的互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就可能会丧失方向,成为信马由缰式的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百以内的口算减法(44—25)”时,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了七八种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真行!”“还有不同意见吗?”加以引导,整个交流过程学生非常投入,教师也很满意。最后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各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种方法之间还有相对合理、简洁的区别,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在此基础上做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构建活动富有意义而不是杂乱无章。形式化的开放和放开只能带来表面的热闹而缺乏实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即适时介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总之,有效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价值引领,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既能保证互动的方向又能催生课堂的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朝有效的方向发展。

总之,交流互动是数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必需条件。教师要善于创造富有情感的氛围,而富有情感的氛围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有着共生关系。如果教师教学能从这样的角度出发。那么数学课堂将会成为学生们喜爱的课堂,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他们将因此产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将因此而生动。

参考文献

[1]吕含贞,谈“交往互动”在课堂中的构建[J],课改纵横,2007,(4)

[2]何振中,洪涛,新课程理念下的“交往互动”摭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1 2)

篇(5)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

我们的教育已经逐渐的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新课改中间被提了出来,我们在整个的教学中间,要改变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逐渐的把课堂营造成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学生和老师的不断地交流,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新课改的提倡下,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式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给小学数学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老师的指导点拨,不断的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中间了解生活,在生活中间掌握知识。通过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间不断的活跃思维,大胆创新,真正的达到新课改的预期效果。

一、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老师对学生的指引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在新课改的趋势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了改变。逐渐的强调老师指引,学生思考,师生共同交流,老师在指引的时候也不是单纯的知识的引导,主要是对思考方法和思考的模式进行指引,让学生在掌握思维的方法之后,自主学习,这种“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主动积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模式中间,我们的启发式教育,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变换教学方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创新。

例如:我们在教授学生数学乘法的时候,以前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在启发式的教育中间,我们的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要大家死记硬背了,尤其是在一位数的乘法运算中间,2×9中间,我们不需要去背口诀,只需要用我们的双手将左边食指弯曲,食指左边还剩1根手指,食指右边还剩8根手指,将这两个数字组合就是最后的答案,学生在掌握这种思维方式之后,就可以一次类推,应用到其他的1位数乘法中间。这种方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模式,老师在方法上面的不断的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减轻了学习的压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学习数学,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的学生的数学成绩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得到极大的改变,老师和学生在这种启发式的教学中间,关系会更加和谐,交流障碍会越来越少,更加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启发式教学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启发与创新

小学是学生的思维是处于最活跃的阶段,老师在教学中间,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将活跃的思维应用到数学的学习中间去,促进启发式教学的发展。小学生对于很多的问题都比较的好奇,老师要充分的利用这种好奇心,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的学习中间,让学生不断的去探索,求知。在小学的教育中间,老师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数学的学习,用启发式的教育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感受到数学学习中间的乐趣,感受到学习数学对自己的生活的帮助,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潜力和学习信心,不断的在数学学习中间取得进步。

例如: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他们就身边的东西进行计算,计算出课桌的面积,文具盒的面积。甚至是为了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的学生的身高进行统计,算出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或者是统计学校的学生的年龄,计算出平均年龄,让他们走出书本,在现实生活中间,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应用,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知识的有用性。

三、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对学生的点拨

小学的数学教学内容之间,都是知识相互连接而成的,知识之间具备一定的关联性。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不停的将学过的知识,不断的调动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间,要不断的将新旧知识结合,在同学脑海中间建立起数学的知识体系结构,在教学的过程中间,还要注意应用恰当的提问方式,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加强学生的联想能力,当学生的思维陷入困境时,老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在不完全依靠老师的前提下,主动的通过思维的障碍。

例如:在讲解分数能够化解成有限小数的特征时,我们要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计算和举例,发现里面的规律是有一定困难的,老师可以通过点拨,到底是分子在里面起决定作用呢,还是分母起决定作用呢?在学生的不断的演算中间,当遇到思维的障碍时,老师可以再一次进行点拨,让学生试着将分母分解质因数,让学生自己去找到其中的规律。这样的提示在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进行点拨,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摆脱思考无路的困境,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推动小学启发式教育模式的发展。

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团队协作

现在的教学理念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还有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在现在的社会中,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数学的教学中间,我们在将一个学习任务布置下去的时候,当学生感到任务的复杂和庞大,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寻找团队进行分工合作,老师则是在这个过程中间扮演一个旁观者,通过学生自己去分配任务,协调合作,完成任务。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的教育模式也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逐渐的被代替,小学的教学开始转型启发式教育这种新课改模式下。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没有强烈的师生观念,有的只是老师和学生在学习问题上的交流探讨,老师也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学,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间,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加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促进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间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韩双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教育教学论文,2011,10.

篇(6)

本学期三年级数学教研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现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教研目标: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三个“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让学生快快乐乐学数学,轻轻松松学数学。

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

5、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三、教研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成功的先决条件,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是受其头脑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支配的,因此,本学期,我组数学教师围绕以下内容开展学习活动:(1)《数学课程标准》;教材;(2)有关“实效教学”的理论文章。(3)数学专业报刊、杂志

具体做法:

(1)教研组活动时组织针对学校的集体业务学习材料谈心得体会,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传到学校网站。

(2)教师个人自学“实效教学”的理论并做好笔记,集体研讨。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收阅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加强常规管理。

加强常规管理的核心主要是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和作业的有效性。具体做法:

(1)学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平时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

(2)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认真落实“教学五认真”,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

(3)配合教导处开展学科竞赛活动。

(4)继续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本学期数学组业务学习的重点是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实施实效教学”,继续深化我组教研之风。

(5)大胆进行教改实践,积极撰写教改论文。鼓励教师在理论学习、教改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撰写有关“实效教学”的论文。

3、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2)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篇(7)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什么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在哪里呢?农村小学又应该怎样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呢?其实,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校教育应该加强同社会生活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教师应该充分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关注课程资源的生命力,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材资源、网络资源、校本和校外资源等等。一草一木皆资源,走进数学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利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下面就结合农村小学数学的特点,谈谈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挖掘校内课程资源

学校内部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无论学校的条件如何,都可以在校内找到与数学学习有关的资源,只要教师留意开发和合理利用。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班级的活动、学生自身的许多特征、教师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等等,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运用的各种活动材料。让学生自己搜集和整理,就是现成的课程资源。比如,在一年级上册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各式各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学生利用这些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又如:在教学位置和统计知识时,教师完全可以运用班级同学作为教学资源来调查本班学生前后左右的好朋友,调查学生身高、体重、兴趣爱好,以及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等等。这样既亲切又具体,使得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和体验,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像上面的这些课程资源可以随时运用,只要利用得当,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引进生活资源

数学源于生活,又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借代”的手法,借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用生活中真实生活的材料取代原有例题或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营造亲切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时,在认识了元角分是人民币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后,我创设了一个游戏:模拟了一个小商店,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其他小朋友是顾客,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来买东西。整个活动的过程,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活泼了,而且也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挂钩,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一步巩固了知识,重新认识了“元、角、分”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即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猜一猜中学习。猜猜老师手中的花生有几颗?小朋友们抓一把花生数数有几颗?再抓一把玉米,小朋友猜猜大约有几粒?为什么?如果抓一把绿豆,你能估计出大约有几粒吗?为什么?教师和学生一起猜测,说出自己估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为了验证自己估的对不对,应一粒一粒来数,在数数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样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

其实,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注意观察、挖掘和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农村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三、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我们农村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途径增多了。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更应真正利用起网络信息资源,来增加农村小学生见识,从而缩小城乡学生的差距。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已能熟练运用的信息设备,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诸如在课堂中恰当运用实物投影、PPT课件、动画等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更加宽广。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的各种数学知识得到信息共享。最后,农村教师更应借助计算机以及网络辅助教学,并让学生利用自已从网上搜集和整理的信息资料,自主设计和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灵活捕捉意外资源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 网专业写作医学论文和本科毕业 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能直接促进教学或经过处理能促进教学的随机事件,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并有效利用,使其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教学资源。

我在教学“9加几”时,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探讨出多样的计算方法,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很多同学认同用“凑十法”最简单,就在我正准备“鸣金收兵”时,一个女生举手提出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她在计算时,看到“9”,心里已想成“10”,加几时只要少加“1”,比如9+6就是10+5=15,速度自然就快了。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想法,并沟通了这一想法和“凑十法”本质上的联系,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凑十法”的认识。

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虽然身处农村,但是只要教师积极主动地从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同样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