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5 17:03: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报表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会计报表;问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2
一、会计报表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债权人,在做出财务评价和经济决策时,都必须进行充分的会计报表分析,对其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为改善经营管理提供方向和线索。企业经营者通过分析,可以检查企业的资金运用是否合理,企业的资产构成和资金来源结构是否适当,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指标差异产生的原因,找出影响财务目标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2.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投资人、债权人和经营者的决策提供帮助。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并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做出科学可预计和测算。投资者、债权人可据以决定是否应给予公司资金融通和对公司的股票买卖,经营者亦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方向做出合理规划和判断。
3.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察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完善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帮助。会计期间内将实际绩效和预算标准进行差异分析,客观地反映各管理者与执行者完成预算的情况,有效运用于业绩考核机制中去,并及时对期初预算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奠定基础,也可为下期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会计报表分析的实质是反映各种会计数据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某一段时期内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和量值。会计报表分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从而做出不同的分类。按分析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按分析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常分析、总结分析、预测分析和检查分析;按分析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和非上市会计报表分析。
1.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份有价值的会计报表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经营者在错综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经营决策。通过报表分析,使企业财务工作真正融合进企业管理之中,而不仅仅局限于记账核算。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附注的分析。
(1)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分析可直接了解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这些资源的分布与结构和企业资金的来源构成、资金结构。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及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反映偿债能力指标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反映资产管理能力指标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各分析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均有合理的估值界限,必须配合其他分析工具才能较全面地了解、分析企业的有关情况,才可做出最后的判断,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偏差,对决策形成误导。
(2)利润表的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以配比性原则为基础的多步式结构,通过阅读分析利润计算过程,可以利用表中提供的各项损益指标与相同企业进行比较,也可分析企业经营成果在若干年内的增长比例和增长情况,据以推测未来的赢利能力,还可以对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做出判断,最后进行决策。
(3)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现金流量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通过这张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了解企业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了解企业现金的来源和用途是否合理,了解企业现金能否偿还到期债务,支付股利和必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了解企业从经营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现金,企业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资金。投资者、债权人和经营者代表着三个不同主体共同关注净现金流量与净收益的关系,分析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分析偿债能力,以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与前二者不同的是,企业经营者,不仅要深入分析形成原因,而且要不断根据企业发展趋势,确定理想的现金流量,进行动态的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在理财中,以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为基础,三种类型的净现金流量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最大限度使用资金,创造更高的收益水平。
(4)会计附表及关联报表之间的分析
会计报表附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补充,是对会计报表主表部分内容进行适当延伸、使其较详细地反映某种情况、项目的会计报表,附表分析需体现与主表反映情况的一致性;具体问题的深入性;以及相互影响的关联性。
在会计报表主表与附表进行分析时,并不能仅限于单个报表。各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同样可以体现出报表的合理性,只有将各会计报表项目联系起来看,才能正确地判断企业真正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综合分析体系
常用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同时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关财务指标的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
会计报表综合分析应结合各自方法的特点,相互配合,利用各种定量或定性方法,将企业财务运行视作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并对之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
三、会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报表分析是以会计报表为依据,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不能绝对真实、准确。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会计报表自身的不完善性
首先,现行的财务报告只是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的反映,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经营者最为关心的信息仍然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预计,财务报告无法很好地满足这一方面的需要,其实用性也大打折扣。其次,由于财务报表是由企业的财务人员根据相关的法规、制度、准则等编制而成,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人为的差错和失误,甚至恶意隐瞒,直接影响着分析的结果。再次,会计报表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对报表分析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动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予以考虑,则必然对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2.会计报表分析流程的不确定性
会计报表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准确地把握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实质就要按程序、有系统地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分析的基本流程:确定分析目标选择分析方法收集数据信息指标计算综合分析。实际分析时往往难以各环节顾及,很大程度存在着不确定性,直接导致分析结果出现偏差。
3.会计政策、处理和估计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会计政策与会计处理方法。如:企业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 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即使是两个同样的企业,也会出不同的财务分析结果。
4.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偏差
不同的分析者进行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选取的分析的角度与方法也不同,分析的最终结果往往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四、完善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与完善会计报表分析的标准指标参数。无论多么完美的会计报表分析指标,如果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将没有任何意义。根据标准财务比率和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设立的理想会计报表,它代表企业理想的财务状况。标准财务指标资料收集中应严格遵循重要性、可行性和对应性原则,根据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准确的对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动态修正,注重指标的细分和优劣的控制,为最终的报表分析奠定基础。
2.进一步提高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能力。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避免过分看中某些重要的、单一的财务指标,如流动比率、总资产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不断加强会计报表综合分析。作为财务分析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难度较大的部分。会计报表的综合分析是将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程序所得出的个别结果,运用一个简洁的综合系统予以判断、融合、平衡、分析并做出概括性的结论,借以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管理各方面活动的综合绩效,判断其财务状况的优劣。
3.加强财务报表指标与财务预算及同行业指标对照分析。找出财务预算和实际完成指标的差距,多方位分析控制,为企业经营者下达更准确的预算指标提供充分依据。财务分析不仅局限于本企业内部,应加强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较,这种比较也不是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比较,而是企业之间财务状况的综合比较。通过分析企业可以明确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使企业的管理层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4.判定当前财务状况的优劣和面临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注重实际操作,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孟庆德.会计报表分析研究[D].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08-17.
一、了解企业所在国的会计环境
企业会计报表与其财务特性之间关系的确定,离不开对企业所在国会计环境的分析。同样的会计报表放在不同国家的企业中,它所体现的经济意义和财务特性很可能完全不同。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是1982年F·D·S·乔伊所做的关于日本与美国公司财务比率的比较(刊登于(纽约大学商业杂志h982年第3期)。研究发现:日本企业的负债比率比美国企业普遍高很多,这表明在美国长期偿债能力较差的企业,在日本都可能比较正常。这是因为,日本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而且大商业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极为密切,银行对拖延偿还的贷款并不采取严厉的追索措施,而通常的作法是延长偿还期限,或是以新贷款替代旧贷款,甚至可能指派高级主管人员就任陷入困境企业的重事长或董事,以便在经营管理上提供必要的财务支持。在日本,长期负债可以任意推迟偿还期限,从性质上看,更近似于股东权益,因此,按美国的观点认为是危险的负债比率,在日本都可能安然无事。
但日本的另一些环境因素却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大。例如,日本实行就业终身制,工资费用成了固定费用,股息通常也成了一项固定的现金流出。
二、确定企业所处的行业经济特征,力图了解其竞争战略
与国内会计报表分析一样,国外会计报表一般可从行业的成本结构、成长期、产品的经济周期性和替代性、行业的盈利性、对其他行业的依赖程度以及有关法律和政策对该行业的影响程度,来分析国际企业的行业经济特征。可从国际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阶段、产品单一或多元化、经营策略、服务特征、产品情况和市场份额以及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的风险因素,来判断国际企业所采取的竞争战略。对国际企业组织形式、文化特点、管理层素质、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作风进行综合分析,以考察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在美国,会计报表分析的数据来源十分丰富,除公司报送给股东的会计报表外,还有公司报送给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的会计报表。其他还有:①像普尔、穆狄这样的财务分析服务机构提供的资料;②全国电算化数据库;③政府出版的公报和年鉴;④像布各金斯学会等经济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⑤证券价格指数;⑥各种商业和金融业刊物。而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取国外公司的会计信息就相对困难得多,不过,随着证券投资的日益国际化,这种情况在不断改善。
三、正确理解和净化国际会计报表
正确理解国际会计报表,是指要了解各国会计报表在语言术语、报表种类、格式、内容、披露程度、会计准则及会计惯例方面的种种差异。这些差异既反映了各国对会计报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也反映了各国不同的会计文化。例如在编制合并报表时,有些国家将合并产生的商誉作为资产,列人资产负债表;而另有一些国家则将商誉直接计入留存收益,在产负债表上不予反映。同样是一张合并会计报表,有些国家采用母公司理论来编制,而另一些国家刚采用实体理论来编制。所谓净化国际会计报表,是指分析人员对国际会计报表作的调整,以增强其可比性和公允性。大至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将国外会计报表翻译为本国语言,尽可能采用对应的专业术语。
第二,将国外会计报表调整为技本国会计准则或其他某种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编报的报表,以消除差异,便会计报表口径一致。调整时,要注意会计期间、项目分类的一致,并应充分考虑重要性原则,择其数额及性质上较为重要的项目予以调整,这种调整一般都基于本国公司观念进行。
假定分析的焦点是利润项目,其程序可细分为:
1、分析国外公司与本国公司所采用的税收规则、税务报告会计规则以及财务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及其差异。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①固定资产的成本计价和折旧计提;②存货成本的计价;③长期合同会计;④研究和开发费用;⑤借款费用;⑥外币折算;⑦递延所得税;⑧企业合并;⑨商誉;⑩无形资产。
2、确定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国外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会计政策评价的三栏式表格进行。第一栏记录进行财务处理的项目;第二栏列示对这些项目进行确认与计量时国外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第三栏指出相对应的本国会计准则的处理。会计政策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六类:①与本国会计准则相类似;②与本国会计准则没有重大差异;③与本国会计准则处理的结果类似;④仅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的;⑤与本国会计准则没有等同的;⑥与本国会计准则产生重大差异的。其中,第0、0项需要进行重新表述,并对重新表述的依据作永久性记录,以便进一步降低未来进行复核的成本。
3、按照本国公司的会计准则,对国外公司的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和转换。这项工作可以在已设计好的转换工作底稿中完成。该工作底稿的第一大部分,列示被分析公司基于国外准则而得到的收益和现金流量指标,第二大部分列示第一部分的收益和现金流出按本国会计准则、会计政策而得到的等价数据。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持续经营收益、持续经营现金流量和净利润项目。
4、重新编制公司的会计报表。
第三,根据需要,采用一定的折算方法将以外币表述的国外会计报表折算为以本国报告货币表述的会计报表,同时,采用一定的通货膨胀会计模式作物价指数调整。
四、计算财务比率和相关指标评估
会计报表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向外界传递会计信息的手段,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会计造假现象十分严重,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必须掌握科学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是当前财务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一、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作用与利害关系
(一)会计报表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
首先,会计报表分析评价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了经营活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方便了经营管理的改善。其次,检查预算完成情况,考察管理人员的业绩,为经营机制的完善管理提供帮助。再次,会计报表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为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最后,会计报表分析评价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本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二)会计报表的局限性
会计报表的数据是财务分析资料的主要来源,但也有不少局限性。一是财务报表没有考虑外在经济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技术水平和供求关系等因素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其数据隐含着资产升值或贬值的风险。二是由于我们预计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这就可能会夸大会计费用而少计收益和资产,不能反映利润的真实水平。三是通常按年度分期进行会计报告,因而不能充分反映长期投资的决策信息。四是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尚未对人力资源内容进行分析评价。
(三)会计报表分析假设前提存在的缺陷
财务分析中会计报表分析假设前提存在着缺陷,比如在比率分析法中的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其主要指标都是以企业清算为前提,着眼于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而忽视了企业融资能力。另外,速动比率法中假设企业的偿债能力比存活的偿债能力强,但有时实际并非如此,而且有些指标本身也缺乏可比性。
二、我国现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与局限性
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国内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比较落后,而且分类不明晰。现存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不够完善,很容易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被虚假的会计信息所蒙骗,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常因财务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只有懂得如何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才能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一)我国现有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分类
我国现有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有很多种分类。
一种分类方法是:横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趋势百分率分析法、财务比率分析法。横向分析的前提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会计项目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其前提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趋势百分率分析是将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基年的相应数据百分率比较。财务比率分析,是指通过将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而得到各种财务比率来揭示同一张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要素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不同指标之间的对比来揭示其中的差异。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指标之间的比率,来揭示其中相对数差异。因素分析法则是通过逐个替换因素,计算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二)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特点
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且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方法体系。企业一般可先用比较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总体分析;进而运用比率分析法具体分析财务状况的结构、经营成果是否合理;最后运用因素分析法将在具体分析中找出的重点因素进行分析。
(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各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由于受到分析资料来源的局限性,财务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并不是绝对的准确。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报表分析的主要资料――“财务报表”编制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会计假设等会造成会计报表信息的混淆误导。如果方法不当或者过多的掺杂了各种人为因素,那么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就缺乏必要的可靠性。二是会计报表数据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对财务分析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某些因素发生变动而企业在分析时又未予以考虑,则必然对会计报表分析的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三是不同的分析者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不同,因此各自分析的角度与方法也不同,分析的最终结果往往就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四是会计报表通常只能说明企业的理财结果、经营效果,而不能详尽说明企业理财的过程及经济效益的实现。
三、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构建的设想
笔者认为,目前应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对会计报表分析方法进行规范和整理,应取消以比率作为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比率分析法,转而丰富多种会计报表分析法。建议采用的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应有八种,且其中比较分析法的含义与以往的含义有了较明显的变化。下面介绍这八种分析方法的含义、特点、作用以及其典型指标。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作静态对比,从而揭示不同空间、同一时间、同类指标间的数量差异。其作用是反映同类指标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发展的差异程度。其典型指标有,甲公司流动比率为行业水平的倍数、甲公司成本费用利润率与乙公司相比的百分比、甲公司净资产利润率为乙公司的百分比等等。
此种分析方法与现行比较分析法迥然不同。现行比较分析法将指标的横向比、纵向比、结构比、实际与计划比等通通视为比较分析法的内容,个别的将结构比视为比率分析法,显得杂乱无章。本文提出的比较分析法用统计学分析理论加以规范,仅限于事务间的静态对比分析。
比较相对数=甲(地区、部门、单位)某一指标数值/乙(地区、部门、单位)同类指标数值×100%。
(二)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是将同一总体的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用以反映某一指标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可以是期末与期初比、报告期同上年同期比等,以从不同角度说明某一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从而据以测定和推测该类指标的变动程度和发展趋势。其典型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净资产收益率发展速度、资本保值增值率、成本费用降低率等等。
常用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中单独设立了动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提升了动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的地位。本文的常用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将动态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独立出来,丰富了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
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某一指标数值/基期同一指标数值×100%
(三)强度分析法
强度分析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进行对比,用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普遍程度和利用程度,用以判断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经济实力的强弱、经济效益的高低、偿债能力的大小等。其典型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负债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其特点是将有联系的但性质不同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用来反映一个单位经济实力的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和偿债能力的强弱等。其判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的强弱十分贴切,较比率分析法含义明确。
强度相对数=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
(四)长期趋势分析法
长期趋势分析法,是将若干年的会计报表或有关财务指标排列成时间数列,并对其进行定基对比或逐年环比,求出它们的增减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了解到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动的基本趋势,分析引起变动的主要原因,据此做出预测和规划。其典型指标有:总资产平均发展速度、每股收益年平均增长速度、利润总额年平均增长率、所有者权益环比发展速度、净资产收益率年均增长率等。
动态分析只需要有报告期资料和与之对比的基期水平即可进行计算分析,而长期趋势分析,必须具备连续多年的会计资料,才能剔除偶然因素对某一财务指标发展变动的影响,使数列固有的发展趋势显现出来,以做出准确预测。动态分析主要是揭示两个不同时期某一财务指标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而长期趋势分析法主要是揭示某一财务指标的长期走势,为财务预测、决策服务。
(五)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分为不同性质的部分,用指标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来反映总体结构特征和总体内部某一部分的普遍程度。其典型指标有:流动资产比重、流动负债比重、存货比重、所有者权益比重、固定资产成新率、主营业务利润率等。
结构相对数=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六)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以受多因素影响的综合性经济指标为对象,从数量上测定各因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七)横向分析法
横向分析法,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即将企业连续两年的会计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并增设“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编制出比较财务报表,以揭示各会计项目在这段时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变化和百分率变化的情况。
(八)纵向分析
纵向分析,是同一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其前提是必须采用“百分率”或“可比性”形式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然后将会计报表中的其余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做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可以在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经营和财务状况的比较。
四、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体系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报表 利润操纵 财务分析
会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越重要。利益相关者要求企业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企业管理层常常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蓄意粉饰会计报表,通过各种办法来进行利润操纵。每个企业采用的利润操纵手段不完全相同,但这些操纵手段大多能够在财务指标上和会计报表项目中反映出来。只要我们能够发现财务指标异常的规律,分析会计报表项目金额的异常情况,就可以快速地判断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的嫌疑,从而提高分析的效率。
一、利润操纵的手段
1.操纵收入
(1)虚构收入
低级水平的虚构收入方式,包括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对开发票、阴阳合同虚开发票,等等。这些明显的违法之举在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已经逐渐消失了,而更高级、更隐蔽的虚增方式正在为一些公司所采用。如企业自己或利用控股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了销售收入,再由集团或另一关联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避免了在合并报表时集团内部交易必须抵消的约束,确保了在合并报表中确认收入和利润,达到了操纵收入的目的。
(2)不及时确认收入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销售交易形式的多样性,企业在进行销售收入确认时拥有较大的空间。在房地产和高新技术行业,提前确认收入的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的提前确认收入的几种情况包括: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在销售交易未完成的情况下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与提前确认收入一样,延后确认收入也是企业调控盈利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3)调节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对收益的影响极大。企业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虚列应收账款,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等方法调整利润总额。当企业出现这种现象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减小。如果这种方法成为企业普遍采用的调整利润的方法,这类企业的应收账款占用流动资金的比重就会高于一般企业,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则会低于一般企业。对于由于“应收账款”科目而导致的利润操纵一定要引起特别的注意。
(4)调节非经常性收入
企业可以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收入如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关联交易引起的营业外收支净额、利用重组资产公允价值等进行利润操纵。其他业务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零星的收支业务,对于某些企业而言,它对企业总体利润的贡献却有“一锤定千斤”的作用,企业可以通过调节其他业务利润来影响企业总利润。
关联交易若以市价作为交易的定价,则不会对交易的双方产生异常影响。而事实上,有些企业的关联交易采取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关联企业之间转移,许多上市公司就是通过关联交易来进行利润操纵的。
公允价值通常可由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确定。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还很低,非市场因素对公平的市场交易存在严重干扰,有较严重的评估操纵问题。通常上市公司受公允价值变动影响较大。
(5)调整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比应收账款账户更具有隐蔽性,使用该账户进行利润操纵的单位越来越多。有些单位故意将其核算内容扩大,致使该账户的核算内容越来越多,进行操纵利润的余地也越来越大。
2.挂账处理
(1)待处理财产损失
待处理财产损失是由当期原因造成的,应在当期处理。但在会计实务中,企业为了当期能有客观的利润,故意对待处理财产损失不做账务处理,使当期费用减少,从而达到虚增利润之效果。
(2)在建工程
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常常运用外部借款融资。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予以资本化,之后的利息予以费用化。企业将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不结转固定资产,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使当期财务费用减少;同时固定资产不增加,又可以少提折旧减少费用,这样就从两个方面虚增了利润。
(3)预收、预付账款
企业为了延迟上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故意将预收账款挂账,致使当期利润减少。在当今信用制度不够健全的经济环境下,预付账款经常发生,但是企业很快就会收到货物,使该账户发生结转。一般而言,预付账款长期挂账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预付账款的货物(或劳务)已经收到(或接受服务),企业为了少摊费用,没有及时入账;二是预付账款无法收到货物,款项又无法收回,变成了坏账,当事人为了逃避责任,不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使当期利润增加。
3.调整费用
企业不按财务制度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进行会计核算,通过漏计、少计或不计利息费用或少估应付费用等方法来隐瞒真实财务状况。如企业为了虚增利润,个别费用不入账,或转由母公司承担。
有些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为调整利润不及时进行费用摊销。对于企业来说,待摊费用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企业的待摊费用账户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记载和核算,使该账户成为企业盈利的“蓄水池”。每月会计结账时,将亏损部分从成本费用中冲减,列入当月待摊费用;如果当月实现利润,则按利润数额增加成本费用,同时冲减相应的待摊费用,这样企业账面保持每月不亏不盈。
4.其他方法的利润操纵
企业还常常通过计提折旧、存货计价、资产减值准备等跨期摊配项目来调节利润。
(1)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包括物质性耗损和无形耗损,行业不同,磨损情况也不一样,企业有较多的理由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并以此操纵利润。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不同,对企业盈利会产生重大影响。如加速折旧法在前期计提折旧较多,减少前期企业利润,在后期则会使利润大量增加。在影响计提折旧的因素中,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净残值两项指标较容易确定,但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上却较难把握,企业可以通过调整折旧年限来调节利润。
(2)选择存货计价方法
企业对存货成本的计算若采用不适当的方法或任意分摊存货成本,就可能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润。如有些企业任意改变存货发出核算方法,以期达到高估本期利润的效果。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毁损。
(3)调整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涉及到不动产及无形资产的估价,而我国目前的市场参照系并不完善,对资产的公允价值缺乏公平的确认,使减值计量难度很大。资产市值的不确定性给企业管理当局利润操纵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玩会计数字游戏,将损失推迟或提前。典型表现为某个年度出现巨额亏损,将以前的包袱一次解决,然后为未来年度的盈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对报表使用者的建议
企业有充分的空间来操纵利润,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来说,不仅要看利润的数量,而且要看利润的真实性及质量。在实务中除了对偿债能力﹑资金周转能力比率﹑获利能力比率等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发现企业是否有操纵利润的行为。
1.研究企业会计信息时间序列
利润操纵是利用了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的特点,但在较长时间内,有些利润操纵手段将失去效用。如推迟确认费用必然引起下期费用升高;提前确认收入(或虚增收入)和利润就会引起下期收入和利润降低;费用不摊销,则其有关的对应的项目不发生变化等。因此扩大信息观察的时间范围就能发现企业是否有利润操纵。
2.对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与利润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增减变化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变化,通过分析各期相关科目的变化可以发现利润变化的原因。如应收账款余额突然增加,可能是信用政策放宽所导致,但也有可能是企业通过该账户在调节利润。尤其是每个会计年度末,其余额变化较大,则极有可能是管理当局在操纵利润。当我们经常看到一个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很多,但到次年年初很快变少时,我们就应对该单位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同时,我们还应该分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长期投资的增减变动关系。
3.结合运用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对于新成立的和成长中的企业,现金如同新鲜血液;对于衰退中的企业,现金是使企业重现活力的良药,它可以使企业的销售由亏损变为盈利。现金净流量为正数,通常说明企业经营处于良性状态。现金净流量越大,企业经营越稳健,企业盈利情况越好,资产的流动状况越佳,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因此,报表使用者在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时,一定要结合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首先要仔细阅读现金流量表的流入和流出项目,并注意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相关项目对照、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和盈利质量分析。
(1)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是指同一时期现金流量表中不同项目间的比较与分析,以揭示各项数据在企业现金流量中的相对意义。通过这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现金余额增减变化的主要因素,以便抓住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现金流量结构合理。
(2)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分析是揭示企业保持现有经营水平,创造未来盈利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盈利质量分析主要包括盈利现金比率、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现金毛利率等指标的分析。
盈利现金比率指标反映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比率关系,一般情况下,该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也就越好。比率小于1时,说明企业本期净利润中尚存在没有实现的现金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破产。在盈利质量分析时,仅仅靠一年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需要进行连续的盈利现金比率的比较。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有效补充,它更注重现金概念,更为保守,也更真实可靠。对那些提前确认收益,而长期未收现的公司,可以用净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对比,从而看出净资产收益率的一些水分。
现金毛利率是对销售净利率的有效补充,可以识别权责发生制下利润率计算不实或人为虚增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特殊行业,特别是一次性投资规模较大分期回笼现金的行业,如房地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应该将该指标进行连续几期的计算,以确定现金毛利率的合理水平,正确评价公司业绩。
4.关注其他信息
(1)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会计报表之间的数据是相互联系的,数据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果一个企业的报表之间出现前后不一致、报表不平衡、不符合逻辑关系等情况,则应对其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企业应按时向有关部门报送会计报表。企业实事求是的进行会计核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所有的会计报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充分的理由而不及时提供报表,则应考虑到该企业是否私自做会计调整。为此,报表使用者对于那些迟交报表的单位应多加留意。
(2)利润来源分析
如果企业的主营业务较小,非主营业务利润比例过大或已成为企业的主要来源时,就要考虑企业是否在利用资产重组或股权投资等方法调节利润的可能。资产重组往往使上市公司具有一夜之间扭亏为盈的特效功能,所产生的利润在投资收益中直接反映出来,因此要充分关注企业利润结构、利润来源的变化。
(3)不良资产分析
利用虚拟资产作为“蓄水池”调节利润是某些公司惯用的手法。这些情况往往通过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等科目虚拟资产进行。通过多年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积压等产生虚拟资产、不良资产的可能性也较大。
(4)关联方交易分析
将关联方的交易所得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减去后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该盈利并不是企业本身的能力,而是借助于关联方的“支持”引起的。分析时可以从数量和金额大小、种类的变化和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影响大小中看出问题,从而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决定是否值得投资,以减少投资风险。
5.注意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要引起使用者的警惕和重视,关注可能发生的利润操纵。同时,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也应高度重视。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证明,凡是内部审计开展好的企业,操纵利润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条件许可的话,还可以翻阅公司的各种文件,如商业计划、营销计划等。报表的使用者还要多关注有疑问的业务,如改变核算时间,“放松”信用评估标准等。
最后,我们要特别注意,企业在不同时期采用的操纵利润的手段会发生改变,随着政策和制度的完善,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会更加隐蔽。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反映企业利润操纵的财务指标特征,及时把握这些指标特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增加新的检验指标,在更全面的层次上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朱嘉许.财务分析方法揭示公司操纵利润.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7,2.
[2]阉达五.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财务指标特征研究.财务与会计,2001,10.
[3]李正明.财务报表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会计之友,2006,7.
[4]卢大新.试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析.上海企业,2005,10.
在会计专业人才“三层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不同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定位的细化,导致各门课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条块化分割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本文以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会计报表分析”为突破点,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进行融合性教学。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会计报表分析;课程融合
一、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在会计专业“三层三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我们强调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具备“三个能力层次”。第一个层次:基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简单的经济业务理解能力。第二个层次:专项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成本计算能力、会计信息化处理等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和岗位操作能力。第三个层次:综合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理财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内部会计制度设计能力和审计能力。这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联系密切、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以及素质拓展课程共同达成。“三个能力层次”是我们对会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的分解及细化,是为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每一门课程对应的能力培养目标,以便于不同课程组在制定课程标准时,能够准确定位一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但是,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由于课程体系中课程的细化,使得各门课程在设计和实施中出现了纵向的割裂,从而导致课程教学出现条块化分割,每门课程的能力培养纵向上深入,但是横向上却出现了一定的分割,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以会计专业的学习领域课程会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施为突破点,通过该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行为礼仪的融合性教学,进行了会计专业“三层三结合”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融合探讨。
二、课程融合的思路
(一)分析相关课程,提炼课程融合点进行课程融合,应当以不同课程组为成员的组建跨专业教学团队,共同讨论确定相关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并找出相关课程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有共性的部分。会计报表分析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该课程是由会计典型工作任务之一———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转化而来的。在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其能力目标第四项为:学会编制论据充分、叙述清楚、分析透彻的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第五项为:能够初步利用会计报表分析的结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决策提出建议。该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对应为每个学习情境中的任务五: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和PPT汇报。基于此,我们在任务五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形成三项成果:一是会计报表分析报告;二是用以展示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PPT文件;三是以分析报告为内容,以PPT展示为形式的公开演讲。完成该任务,需要学生具备财务分析能力、写作能力、PPT制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应用文写作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能独立完成会计岗位中的应用文写作任务,能运用常用应用文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职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并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第三个能力目标为:能够高质量完成行业常用应用文写作任务。对应在课程内容上就是第二个学习情境:文科应用文写作,针对经济类专业教学重点就是经济分析报告、经济合同等。行为礼仪也是会计专业的一门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通过对学生口才和行为礼仪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演讲与口才的基本技能,具有专业职业场景所需的礼仪风范,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融合能力。这三门课程,都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其中,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行为礼仪课程都针对学生岗位活动进行了课程目的的描述,因此,我们认为,这两门课程在课程融合中,应当对会计报表分析课程起到支撑作用。同时,通过对上述三门课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会计报表分析、财经应用文写作和行为礼仪这三门课程在能力培养上有重合点,适合进行融合性教学,其融合点如下表所示。
(二)以融合点为核心,确定融合教学内容不同课程的课程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进行充分沟通,界定不同课程针对同一融合点的教学目标,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确定。1.融合点一: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在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需要学生提交会计报表分析报告作为学习成果,而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应当至少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详实、论证充分,能够揭示财务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2)图文并茂、突出重点,能够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3)格式规范、结构合理,能够灵活呈现分析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分解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内容方面主要包括数据分析、论证以及重点把握,形式方面主要包括格式、结构以及图文质量。根据会计报表分析以及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课程优势,我们将会计报表分析报告的编写这一任务分解在这两门课程中,通过不同课程组的融合性教学,共同完成这个融合点的教学任务,分解目标及内容如下表所示:2.融合点二:公开演讲在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需要学生以分析报告为内容制作PPT文件并进行公开演讲。这个环节是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表达能力以及职业礼仪风范的综合展现,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1)PPT制作精美,具有视觉吸引力;(2)演讲人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利,有感染力,仪容仪态良好;(3)能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得出结论,有说服力;(4)能对老师和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反应能力强。由此可见,在公开演讲这一融合点中,演讲思路、语言表达、仪容仪态以及临场应变,特别是文字转换为语言的技巧,都可以在行为礼仪课程中对学生进行训练,而演讲的效果,可以在会计报表分析课程中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分别目标以及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优化教学安排,保障融合性教学融合性教学的实施,首先需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相关课程安排在同学期进行同步教学。其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在分班、安排教师等方面给予协调。最后,跨专业教学团队在制定不同课程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讨论融合性教学的授课时间以及课时,特别是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安排,融合性教学才能够真正实施到位。
三、课程融合的优势
(一)提高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趣味性会计报表分析课程是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中难度系数较高的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往往对类似课程会有畏难的情绪,通过本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的融合,将素质拓展课程的趣味性延伸至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放松学习心态、主动调整学习方法,克服专业学习的畏难情绪,这对于提高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 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识码] B
一、金融企业上市公司及其财务报表特征
(一)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特征
1.部分金融企业上市公司是坐“直通车”改制而成。比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原来都是国有企业,由于政府投入较多,国家仍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尽管已经上市,但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总体运营情况较好,业务增长很快,发展较为稳健。
2.企业开放透明程度高。上市公司股票公开发行,股票自由买卖,“自己的钞票自己做主”;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用来扩大规模或创造利润;定期向股东和社会公众如实、负责任公布重要的财务报表,披露与公司经营有关的信息。
3.财产权、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股东一旦购进股票,即失去了购买股票的那部分资产的使用权。在公司解散或破产时,不能要求股东以个人财产偿还债务,只能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个人财产权和法人财产权,财产所有权和财产使用权是互相独立。
4.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体量大、效益好。由于金融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相对垄断的环境。金融企业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优势地位和相对有利的条件,使金融企业上市公司股票成为“股市”上的“香饽饽”,备受追捧和青睐,成为股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生力军”。
(二)金融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特征
1.公开详细。上市公司会计报告体系的可理解性、可读性比较强、基本做到了通俗易懂。上市公司还要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是非财务信息,对各种情况要作充分说明,让编者编得明明白白,用者看得清清楚楚。
2.真实准确。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可核对性、中立性和准确性。对投资者、决策者来说是十分有价值和阅读性。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害国家、害企业、害人害己。
3.审慎严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及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在法律上要求上市公司提交的财务报告必须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报表不真实
会计报表的不真实性是当前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也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会计报表的不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上市公司在使用资金的方向上会计报表不真实,很多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因为掌握着其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在资金的使用上更有力度,在资金使用方面往往不采用其他小股东甚至不告诉小股东的方式,使用会计报表进行欺骗和掩饰,侵害其他股东利益。
2.公司的大型股东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往往在财务报表上编造真实的业绩,从而来误导其他小股东的投资,使自己获利。
3.在盈利方面,上市公司往往为了自己的利益采取不写真实信息的做法,从而进行逃税等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市场环境,也给其他投资人带来了不良影响,影响其他股东的投资。
(二)会计报表不充分
上市公司为了保持良好形象,获得更大利益,往往不会在财务报表上披露自己不利的一面。不少的上市公司对自己的财务信息进行过量的披露,甚至炒作。例如在企业偿还能力上披露就很不充分。这种会计报表的方式对投资者的正确判断企业的投资前景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使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一方面是危害了投资人,另一面也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好的口碑。
(三)会计报表不及时
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如果不及时,将会为投资者的投资带来深刻不良影响。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上,如果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及时,就可能给幕后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带来可乘之机,给投资者带来利益受损。我国会计报表相关法律条文有相关规定:上市股份公司应当在会计年度的六个月结束之后将财务报表完成,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很容易产生不合理的操纵事件,一旦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很容易给投资者的正确判断造成影响。对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上市公司以后的市场融资也会带来影响。
(四)会计报表不规范
财务报表的不规范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的形象有很大影响,往往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态度。会计报表不规范主要表现在:
1.部分公司逾期进行业绩预告或变更业绩预告类型。这一方面表明上市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说明注册会计师守法意识和风险意识有待增强。
2.年报摘要的编制不规范。部分公司年报摘要的编制敷衍了事。有的摘要遗漏重要的内容,有的公司摘要却完全照搬年报正文。
3.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披露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一些公司一方面存在大股东非正常占用资金等不良现状,另一方面却不在治理结构中解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一些公司以定期报告代替临时报告。有些金额巨大,需经股东大会审批的交易,不少公司既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也未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三、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步骤
(一)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
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司定期编制的各种会计报表,根据报表使用者的目的和侧重点不同,会计报表与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看家底。企业的实力强不强,家底厚不厚是大家比较非常关心的,而出于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受到管理者与股东的普遍关注。(1)资本充足率:是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其抵御风险和实力和能力;(2)存贷款比例:从总体上控制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3)中长期贷款比例:反映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比例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弱;(4)资产流动性比例:反映银行支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确保银行清偿实力的控制指标;(5)备付金比例:反映银行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揭示银行对存款支取的保证程度。
2.看盈利。一年忙到头,赚钱知多少。股东关心回报,债权人关心本和息,管理者衡量业绩评价得失。盈利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流动性的强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因而盈利能力的分析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看盈利要看下面三个指标:(1)净利息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利息收入×100%;(2)资产收益率=实现利润总额÷资产总额×100%;(3)资本利润率:自有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自有资金总额×100%,反映银行经营的资金效益,即银行自有资金经过1年后的获利率。指标越高,说明银行业务的盈利水平较好
3.看质量。资金的使用率和周转快,资产流动性好,就会受到股东和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必须围绕着利润最大化这一中心运转。较强的流动性是提高盈利性的条件和降低风险的保证。(1)贷款质量比例:逾期贷款比例=逾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百分比不超过8%;(2)呆滞贷款比例=呆滞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100%,百分比不超过3%。
4.看潜力。企业的发展能力,投入产出比较高,是股民眼中的“绩优股”、“蓝筹股”。尽管现在有的企业日子过得不是太“舒坦”,业绩不是太好和优秀,在经过资产重组、新品开发或转向经营等变化后,能量得到发挥,业绩一路飘红。考查企业的发展能力、未来潜力有以下指标:(1)企业地位:市场占有率、企业知名度及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2)企业素质:管理、技术水平、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灵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企业无形资产:专利权及商标等。
5.看风险。利用事项识别技巧比如事项目录、流程分析来分辨风险与机会显得十分重要。保证财务的资金投入到安全、保险的项目和地方,投入到能够尽快出效益的企业中。风险权重资产比例=各项风险权重资产月末余额/总资产月末余额×100%,百分比不超过60%。
(二)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分析的步骤
为了保证会计报表分析的有效进行,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分析步骤,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讲,会计报表分析包括以下几步骤:
1.制定方案。不同的会计报表使用者、不同的分析形式对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要求不同,要按照分析目的确定包括报表分析的范围,采用的分析方法,分析工作的组织等,制定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方案。
2.收集资料。分析方案确定后,可通过查阅资料、专题调研、参加会议、访问专家等多方收集被分析问题的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收集报表以外的相关资料。
3.审定研判。首先应审定相关资料间是否有偏差和出入,所收集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然后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来检查和发现蕴藏在报表资料中的重要关系、其他一些能够说明问题的指标和数据。
4.整理分析。寻找数据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企业客观环境,解释形成现状的原因,暴露存在的问题,揭示成绩与失误,探讨改进办法与途径,归纳整理形成一份叙述详细、论据充分、研究透彻的会计报表分析报告。
5.反馈改正。股市发展变化莫测,经济环境瞬息万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资料产生了,原来重要的资料可能已变得不重要,处于次要位置;原来次要的或不被重视的资料,却变得异常重要。因此,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更新和修正的过程。
三、金融企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很多,有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会计报表分析一般以定性分析方法为辅、定量分析方法为主。主要有以下分析方法:
(一)单指标分析法
单指标分析法是以从报告期会计报表中取得或计算的单独一个指标进行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包含如资产、净利润等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如流动比率)。依靠分析者的经验和财务分析的知识来评价报告期指标的好坏。
(二)结构比重分析法
结构比重分析法是在同一会计报表的同类项目之间,通过计算同类各项目在总体中的比重或份额以及同类项目之间的比例,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的方法。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又被命名为共同分析法或结构百分比分析法。结构百分比报表或共同比报表就是用这种方法编制的报表。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将会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指标同分析者选定的标准做比较,确定其差异,并据以判断、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成绩好坏的分析方法。比较的对象或标准常有计划数、上年同期数、同行业平均水平、历史最好水平等。比较分析法依据不同的分析标准可以再细分:一是按分析数据的表示方法,分为相对数比较和绝对数比较;二是按分析比较的会计期间,分为同期比较和多期比较;三是按评价比较的对象,分为企业自身的比较和企业之间的比较。
(四)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依据影响因素和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根据数量确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大小。因素分析法有指标分解法、差额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定基替代法。
(五)财务比率分析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主要包括:偿债能力比率分析、营运能力比率分析、盈利能力比率分析、股票市价比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财务比率分析是指动用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他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以比率的形式反映它们的相互关系,据以评价该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方法。
四、金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薄弱环节和改进举措
尽管会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制定经济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显著作用,但由于会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和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
(一)财务报表分析中的薄弱环节
1.财务报表自身缺陷明显。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目前均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它是指以实质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费用和债权债务。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算作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是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传统会计核算的基础。
2.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存疑。财务管理的目标间接导致经营者作假。财务管理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股票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相关利益最大化等。上面无论哪一种万变不离其宗――股价。只有股价的长期上涨才能造就了无数的暴利神话,才能使造假的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为了使上市公司股价往上跑和节节高。效益不好或者达不到要求只有东拼西凑,弄虚作假掩饰困境而做假账。例如利用资产重组做假账,用于粉饰会计报表。典型做法是:(1)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2)由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3.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影响巨大。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由此得出的结果也不一样。企业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来处理会计业务,如在折旧计提、存货计价、所得税缴纳以及对外资收益的确认,企业有选择的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从而调节收益,以达到“瞒天过海”操纵利润的目的,让财务报表分析沦为“空中楼阁”。
4.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上存在误区和偏差。有些分析人员错误的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就是通过记好各种账,算出各种财务指标。其实财务报表分析范围要大得多,并不局限于比率分析等,许多其他信息如发展趋势、产品周期、竞争对手等一些表外附注的影响不容忽视。另外,在财务比率分析中,鉴于各行业比率水平相差很大,行业标准比率缺少统一标准,这使得财务比率分析没有参考数据,无法衡量出企业在本行业中的排名,自然也就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分析结论。
5.造假成本低。造假收益远远大于败露成本,是上市公司敢于报表造假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会计法》中只有行政与刑事责任的安排,并没有涉及民事责任的处罚。对会计违规行为的处理往往采取“轻外部处罚,重内部处理;个人处罚轻,单位处罚重;忽视法律惩罚,倚重经济处理”的做法,这就使造假收益远远大于隐性的“败露成本”。要没收造假所得或罚得他倾家荡产,身无分文,身败名裂。其次对监管者的责任追究不到位。对于查出的造假事件的处罚弹性很大,往往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大事化小。
(二)改进举措和对策
1.在财务报表的编制上,应要求企业加大报表内容和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区分重要的信息和不重要的信息,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在数据的实用性、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方面下功夫。
2.财务报表分析应使用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高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使财务报表分析有一个可靠的基础;这对于有效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信息弄虚作假,提高会计报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3.规范会计政策,让操纵利润、修饰成本、抬高收入等不规范操作没有使用的空间,对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调节利润、利用时间差(跨年度)调节利润等不法行为制定更加完善和规范的制度,使企业在选择使用会计政策时,“歪嘴和尚”练歪经时没有用武之地,会计政策更趋合理。
4.应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监测和培训,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风险的高低,取决于会计人员的“德”、“才”等诸多方面。其中,“德”则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才”则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鼓励财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岗位成才,提升自己。
5.应提升和丰富财务报表分析的手段。运用最新的数理分析方法、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和好的做法,使财务报表分析走在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前面,及时出新,为报表使用者提供详实的决策和投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郑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2]李静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师,2010(12)
[3]杨保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8(12)
[4]贾秋菊.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企业导报,2010(24)
[5]梁三英.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
[6]马晓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成因及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7]刘涛.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1(10)
[8]郑爱贞.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10)
【关键词】 会计核算 会计报表 会计信息 核算方法
会计报表是以表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点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以及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中的信息,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直接结果,它的编制受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严格制约。尽管账簿资料是按照会计科目归类汇总的,但其提供的核算资料仍然相对分散,不能集中、概括、系统、全面地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必须在日常核算资料基础上,定期地对账簿等核算资料进行归集、加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报表。笔者就企业会计报表的作用与分析报表的基本方法谈点浅见。
一、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作用
(一)有助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合理地进行投资决策
投资时,所有者和债权人要进行相应的决策。由于所有者、债权人往往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直接从中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需要借助会计报表,并通过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转情况,弄清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作为投资、信贷决策的依据。
(二)反映企业管理者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两权分离”导致股东、债权人和企业管理者之间出现委托与受托关系。企业管理者所保管和运用的经济资源,都是所有者与债权人投入的,所以应该善尽保管运用之责;而所有者与债权人需要随时了解管理人员运用其资源的情况,以便对管理人员达成经营目标的能力作出恰当的评判,适当调整投资方向或者重新考虑人的人选。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所有者评价企业管理人员过去的经营业绩。并作为预测将来经营成果的参考。
(三)有助于评价和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企业支付股利和还本付息的能力,一般而言,要取决于其获利能力。如果长期未能获利,企业将会丧失其分配利润和还本付息的能力。因此,会计报表的重心是提供有关企业盈利及其构成的信息,以帮助报表使用者评价其未来的投资回报和现金流量。只有当企业产生了现金净流入,才会有能力支付所分配的股利和还本付息。因此,所有者与债权人在预测各自现金流量时,首先要预测他们所投资企业本身的现金流转情况,需要从会计报表中获取有关现金流量信息。
(四)有助于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
会计报表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包括财政、税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证券管理机构等),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掌握各单位的经济情况和管理情况,了解和监督企业在完成社会义务和责任方面的情况,例如企业是否及时足额纳税,是否执行国家财经法规,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否符合法规的要求。
二、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两种。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期的会计报表所列的数额,比较其前后的增减变动,分析企业财务、经营上的变化和趋势。比率分析法是用同一期会计报表上有关联项目的数额互相比较,计算出比率,借以评价和说明企业财务状识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一)趋势分析法
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报表往往不够全面,因为该期的会计报表数据可能受到大量的非常或偶然事件的影响,既不能代表企业的过去,也不能说明其未来。如果对企业若干期的会计报表按时间序列作分析,就能看出其发展趋势,有助于规划未来。通过趋势分析,也能看出本会计期间是否有代表性。在趋势分析中,那种将本期和前一期或前几期会计数据汇编在一起的会计报表,称之为比较会计报表。根据比较期限的长短,比较会计报表有短期比较会计报表(如上年和本年)、长期比较会计报表(如前三年和本年)。
由于趋势分析法分析的时间跨度通常涉及几个时期,故亦称不同时期分析法。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横向分析法和纵向分析法。
1、横向分析法。 横向分析法,又称多期比较分析法、水平分析法,是在会计报表中,用金额、百分比的形式,对各个项目的本期或多期的数据与其基期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比较时,可以采用前后各年每个项目金额的差额进行比较,也可以用百分率的变化进行比较,还可以计算出各期财务比率进行多期比较。比较的年度数一般为三至五年,有时甚至要列出十年的数据。
2、纵向分析法。纵向分析法,又称结构百分比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就是把常规的会计报表换算成结构百分比形式的报表,然后将不同年度的报表逐项加以比较,查明某一特定项目在不同年度间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发展趋势。一般方法是将资产负债表各个主要项目除以总资产;利润表上各个主要项目除以销售净额,即可得出按结构百分比反映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然后,再将不同时期的报表项目加以比较,以便分析特定项目的变动情况。
(二)比率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