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3:46: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能源动力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家电网公司】5月16日,特高压奖学基金成立仪式在京举行。基金采取开放式方式,接受捐赠人、电力企业、相关行业组织的联合捐赠,初次募集资金人民币2300万元。目前共有国家电网公司等19家电力行业企业和组织共同参与,每年面向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17所高校的160名电力专业的优秀本科生颁发“特高压奖学金”。基金委托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负责业务运作与日常管理。
【北京建筑大学】5月19日,北京建筑大学与中国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公司联合成立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联合研究中心。根据双方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领域的新技术以及其在建筑上的应用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产学研方面深度合作;兴业太阳能将在北京建筑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每年资助在该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学生。
【南京工程学院】5月22日,南京工程学院与南瑞继保合作共建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工作站揭牌仪式举行。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领域研究生已进驻该工作站,并已开展两届研究生工程实践。研究生工作站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强双方在研究生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
【东南大学】5月22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度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电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胡敏强报告了教指委2014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并就下半年工作作了部署。与会委员围绕电气类本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学质量保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专家就本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达成了初步共识。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151-02
一、引言
《化工分离过程》是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开设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该课程特点是综合性强、内容广泛,包括化工实际生产中多组分物系分离过程的原理、流程、计算、应用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要求学生掌握各主要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特性分析、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法、应用以及研究进展等。虽然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基础课程,但由于分离过程所涉及到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点较多,经验性知识内容较多,而新的分离技术与分离装置又不断出现[1],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组织好这门课的教学至关重要[2,3]。本文根据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的特点,对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结合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并提出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方案。
二、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概况。本课程第一章为单级平衡过程,主要讲述相平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闪蒸过程的计算。第二章为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涉及设计变量,多组分精馏过程,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吸收和蒸出过程流程,萃取过程。第三章为多组分多级分离的严格计算,包括平衡级的理论模型、逐级计算法、三对角线矩阵法。第四章为分离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主要为气液传质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萃取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传质设备的选择。第五章为分离过程的节能,分离的最小功和热力学效率,精馏的节能技术,分离顺序的选择。第六章为其他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主要为膜分离技术、吸附分离、反应精馏、分离过程的选择。教材选择为陈洪钫、刘家祺编《化工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参考教材选择勒海波等编著《化工分离过程》(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年),贾绍义、柴诚敬主编《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以及蒋维钧编著《新型传质分离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2.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1)内容多,学时少。“化工分离过程”具有知识点多、复杂例题多、图表公式多等特点,传统的教学以板书为主,重要内容、公式推导以及例题讲解都不便,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随着化工分离过程新技术的出现,要求研究生更加重视新知识、新理论,这些要求与较少的课程学时形成冲突[4]。(2)教学内容落后。随着学科和新技术的发展,化工分离过程理论也应不断完善。当前课程教学内容很多都已落后,而且对于本学科的前沿思想、理念、方法未得到重视。早期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目前所学所用[3]。(3)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价单一且不完善,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以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主,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主要通过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这种单一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4)教学方法单一。化工分离过程的原理和结构复杂,依靠传统教学方式获得的信息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且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较难理解工作原理。当前已经跨入网络时代,但专业课的教学远远没有利用先进网络技术,仍然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习题的状态。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出来,导致教学效果欠缺。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1.优化并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有限的学时数下,尽量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化工分离过程仅有36个学时,如何选择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对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十分重要。目前现有课程内容设置与化工原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重复性。通过认真比较,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与整合。
我们采用的主教材为陈洪钫、刘家祺编《化工分离过程》,由于本专业研究生本科期间未修《化工热力学》,故将第二章作为讲述重点。此外,增加新型化工分离技术,将超离子液体、膜分离、双水相技术等典型工程案例引入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性和新意。减少与化工原理内容的重复,对化工原理教材中已涉及到的内容如双组分精馏、吸附和结晶等安排自学,重点讲解多组分体系的工程计算,将有关基础及计算机应用在藕合与集成过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培养学生利用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复杂体系分离问题的能力。由于每章授课时间只有3~4学时,我们将课程重点放在分离技术合理选择、分离过程优化设计上;且根据具体产品的生产方法,结合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从工程、经济、环保等角度出发,讲授专业知识。
2.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化工分离过程涉及大量单元过程及分离设备,需要较多的图表表述,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图形的表述形式和内容受到局限。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板书及视频相结合改进教学效果。
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充分利用电子课件、动画、视频等将其知识直观表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教学环境,把化工分离过程中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枯燥内容形象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动画和录像,改善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1]。例如讲解甲醇生产装置工艺设计等。另一方面,传统板书在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式推导、逻辑计算与微观原理的分析,需要板书与PPT结合,引导学生的思维。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采用了对比式教学方法,例如,双组分精馏和多组分精馏,简捷计算法和严格计算法,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操作型计算和设计型计算等。
3.课堂讨论教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应更加深入地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而非传统的本科生课程教学方式。讨论课的一种方式是当讲授到课程的重难点时,加入讨论环节,把重要问题提出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细致讲解。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加强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例如在讲多组分精馏时,教师在介绍完两个极限条件及进料位置的选取后,让学生讨论简捷计算方法的步骤和应用,并与二组分精馏进行对比分析。另一种方式是教师根据每章主要内容,列出讨论选题提前发给学生。本课程的讨论课设置了不同专题,例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及双水相萃取,液膜分离技术,特殊精馏过程分析,新型吸附技术、新型膜分离等。每人自选一题,要求学生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并制作PPT。每人陈述20分钟,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其论题进行提问,由该同学负责回答。讨论结束后,教师评价该同学的陈述情况,并提出建议。教师从学生的讲述中可基本了解其掌握知识的程度,查阅资料的多少,其他学生通过该生的陈述,也扩展了知识面。通过开展讨论式课堂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是由电厂化学专业发展而来的,主要培养面向电力能源行业尤其在电力生产用水处理方面的从业人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学中要求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加以关注,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了解化工分离过程在该研究方向上的发展及应用近况,撰写文献综述,同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获取化工分离过程最前沿的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5.改革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化、规范化的研究生专业课程评价体系。本课程有针对性地改革了考核方式,重点考察研究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如:采用开卷考试、专题研讨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等方式,注重考核研究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研究生撰写课程论文,促使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拓宽知识面。通过考核力求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本课程将考核进行细化,分成以下四部分:期末开卷笔试成绩占40%,专题汇报占25%,课程论文占25%,平时表现10%。
四、结语
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学以致用,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保证学生掌握必要的课程知识要点,并学会将之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作者经过近几年对研究生课程《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且能使学生在其他方面得到提高,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曾涛.《化工分离过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探索研究[J].广州化工,2014,13(42):216-217.
[2]孙晨.化工分离过程教学方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4,41(16):192-193.
关键词:通识教育;动机原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专业课程在通识教育模式中的改变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汽车发动机原理》在车辆工程、能源动力类、机械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等专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这门课程中对车用内燃机结构、燃烧方式、功热转化、性能改善、内燃机热力过程、排放物测定与控制等知识与专业技术进行了讲述。《发动机原理》对于培养具有良好基础知识、开阔思维、获得设计创新能力、深化工程实践认识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倡导通识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工科教育工作者经常产生难以解决的课程教育改革的问题[2,3]。这些问题可归纳如下几点:(1)课时减少。(2)学习内容明显增加。在专业课时不断压缩情况下,学习内容却显著增加,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专业基础理论必须要学,且更加夯实;其二新工程技术不断涌现,国内外汽车技术,尤其是内燃机技术数年更新一代,教学内容不体现新技术,将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其三学生渴望学习新生事物,追求新技术,不局限与基础知识的掌握。(3)《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一门多学科内容集合的课程。(4)《汽车发动机原理》教材更新慢。
二、教学与时俱进
所谓与时俱进,即教学内容要更新、教学方法也要更新。教学内容中应该对当前所出现的新观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展示与讲解。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可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社会专业方向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帮助学生适应科技社会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典型论文,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获得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动手实践的能力。笔者收集了国内外发表的内燃机相关专业论文,在结束本节内容讲解后,结合相应的论文课题,分析当前内燃机技术发展趋势与论文内容。讲述这部分内容的时间占课程时间的1/6左右。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安排详细如下:(1)在获得论文提纲基础上为学生分析论文重点、难点与论文写作思路。(2)讲解过程中对提问的学生解疑答惑。(3)讲解完毕后师生共同讨论。(4)课后学生收集相关课题资料,并手写一份学习心得。
三、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例如讲解到发动机温度在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将达到较高值时,向课堂提问采用什么方式冷却、什么冷却剂冷却、冷却剂的功能、制冷量如何计算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并获得问题的合理解答。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2.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教学课程中设定讨论课,或在教学过程中挤出一定时间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例如,在如何改善发动机换热过程这一命题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所学知识、创意能力、实践经验等进行问题的分析,并获得独具特点的见解。也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获得更多解决方案,不仅提高学生互助交流能力,还能培养合作精神。3.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多媒体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中已有广泛开展,且在某些课程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动画、图片等手段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汽车发动机原理》中所教授的内容。4.开设网络课堂。网络为教学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一个开放式教育与学习环境。在网络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学习意愿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动手查阅、整理、分析资料,并获得问题的解答。因此在网络课程前,教师需要为网络课程安排任务。
四、独立思考能力与专业实验技能的培养
所开设的实验课程大部分为理论验证性,这类实验课的优点在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获得实验解决方案,而缺点在于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设定了两种实验课程,包括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必须实施的内容,而探索性实验则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开设的实验课程,比如包括有实验方法的改进、内燃机结构部件的优化、内燃机性能的优化等。探索性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表述如下:(1)教师团队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题库供学生选择,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探索性实验课题。(2)教师给定学生学习要求。(3)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设定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方法、实验流程、各种实验设备、自主编写实验大纲与指导书,实验结果的论证与改进等。(4)向正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所有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他们提供条件,并设定探索性实验周期为10周。(5)给定两周时间让学生准备实验与实施实验。(6)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提醒学生注意数据分析与特性曲线的绘制等细节。学生在做完探索性实验后,还需要进行验证性实验,以支持实验所获得的结果。
五、重视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学校对学生在校四年学习经历的全面考核。学校每年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论题中与《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相关的有不少,学生在大三下学期时便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大量资料、查阅大量图书与技术标准,完成论文写作的储备工作,最后撰写获得毕业(设计)论文。专业课程学习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的重叠是出于一定目的的。其一,学生在大三之前虽然经历了金工实习、实验课程、专业训练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能力,但并未完全掌握专业知识,这时候安排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二,毕业设计(论文)与专业课程并行实施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需要重点学习相关内容,获得事半功倍效果;其三,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能设计书本中没有的知识,这就需要学生去查阅收集资料,进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了知识面。所以在为学生提供良好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考查力度,促使学生良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关键词:道路载运工具;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载运工具是使运输对象空间场所移动成为可能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体运输的工具和载体,包括车辆,船舶,集装箱等。现如今道路载运工具作为人类运输工具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运输特性,种类也很多,从运用能源上分为内燃机汽车,燃气轮机汽车,还有现在提倡的新能源汽车等。本篇论文就此分类逐一分析并总结出现代道路载运工具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1 内燃机汽车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电子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汽车内燃机的水平得到了飞速进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我国也成为了世界汽车内燃机制造大国。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机床、石油、钢铁、化工等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内燃机行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的世界经济竞争力。内燃机比其他动力系统有着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其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而且内燃机的应用较其他动力机械的广泛程度特别高。目前,内燃机是所有可移动的动力装置的核心,而且当前没有任何一种动力可以替代。内燃机已经发展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人们去提升,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在未来的 10 年,传统内燃机动力和混合动力仍然是重点发展领域。内燃机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机等领域,而且这种应用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电动车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人们对内燃机的效率提高问题更为急切。有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 47%,而近两年,已经达到近 52%。这其中,近70%的消耗为内燃机的石油消耗。在内燃机刚刚出现的时候,热效率大约为 12%,2010 年的时候,内燃机的热效率已经达到46%。为了争取更多的新能源动力开发时间,要求我们要努力降低油耗,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发展柴油车,增强动力,降低油耗,符合低碳需求。但是,柴油机中的燃油系统、嘴、泵等主要零部件的价格较高,因此,柴油机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较高,而且其油品要求高,供应困难,现在能够供应满足柴油机需求的柴油的城市比较少,因此还需要我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汽车内燃机技术虽然目前有较好的水平,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我国汽车内燃机技术水平,保证汽车内燃机质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2 新能源汽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逐年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加剧。各国都在竭尽全力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致力于代用清洁燃料和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工作,以减轻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和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在交通领域采取的共同措施。近年来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以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得以迎战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进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缩短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差距,可使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虽然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研发新能源汽技术,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基本上与它们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差距不是很大。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控制污染和噪音的需要。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制定了相关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探寻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汽车”成为各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各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石油资源储藏是有限的,总会有一天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等到世界石油资源出现匮乏时,各国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必将更激励,石油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减少使用石油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新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开辟我国的汽车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阻力相对会小一点。
在未来的几年里,汽油和柴油仍然是汽车的重要能量的来源,但传统汽油机的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的近期解决方案是传统内燃机技术和替代燃料汽车;中期解决方案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排放;远期解决方案是纯电动汽车和燃
料汽车,特别是资源极为丰富且完全没有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格局。虽然新能源汽车有替代燃料的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多元化技术发展,但是由于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因此寻找多元化的替代燃料(如天然气、乙醇),开发更接近市场的混合动力技术,成为目前开发可替代石油资源的最切实际可行的一步,而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仍难取得革命性的突破,难以成为汽车行业近期的发展目标。纵观全局,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创新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关键零部件基地,加大对消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激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趋势,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将逐步替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次新的汽车变革,是对汽车工业长足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它将为节能环保立下汗马功劳,新能源汽车是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要内容。
3 结论
目前道路载运工具中内燃机汽车还是道路运输的主流组成部分,但是具有一系列的弊端和对环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新能源汽车便成为了现在的发展趋势,虽然还有很多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总会逐一攻破。
参考文献
[1]崔胜民,韩家军.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学术影响力 图书 馆藏建设 被引数据
分类号 G253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3.007
Research on the Library Collection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Academic Influence:Taking the Collection Optimization of Power Engineering of Xihu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Qin Menghe, Lv Xianjing, Li Mingwu, Huang Fei
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consider the academic influence of books to optimize the collection strategy, and combined with the citation and reference situation of the books in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establish a practical and reliable academic influence evaluation model of books with data support. It applys the Chinese collection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of Xihua University to the evaluation practice, and the results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collection optimization of this subject.
Keywords Academic influence. Books. Collection construction. Citation data.
0 引言
馆藏建设作为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教学科研的有力支撑,一直备受各界学者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现阶段,随着网络和电子移动终端的普及,图书呈现出学术类图书比例减少、全民电子式阅读兴起等特点;图书馆呈现借阅量逐年下降、子阅读量远远超过纸质阅读量的趋势。而国内已有的读者决策采购[1]、文献发现策略[2]等馆藏建设方式还仍然存在着读者参与度不高、实施不便等问题。如何紧跟时代要求构建适应教学科研发展新需求的馆藏策略已然成为紧迫解决的课题。
一本图书出版后产生的各类数据凌乱繁杂而又有所联系,如何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出有利于图书馆馆藏建设的方案值得我们思考。图书的利用以及被引用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对以教学科研为目标、学科设置各有特色的高校而言,图书被引用数据(可引申理解为学术影响力)是藏书采购最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对此,本文将结合图书在科研成果中的被引情况和参考其利用情况,在各种数据的有力支撑下寻找适应大数据环境的馆藏优化策略。
1 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现状
北京大学何峻给图书评价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图书文献的内在质量、使用规律、发展特点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3]。那么图书的学术评价顾名思义,就是采用一定方法,对图书在学术上的质量、规律、特点等进行的评估。目前,国内外对于学术文献的影响力评价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上,对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相对薄弱和滞后。近年来随着各界对图书影响力关注度的提升,除了传统的专家主观评价外,也逐渐产生不少以客观数据为依据的图书评价研究成果,如2009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4],2011年北京世纪读秀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图书在各年的被引用情况报告[5],2013年西华大学图书馆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进行的中文图书索引数据平台建设和评价分析研究[6],201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张玉等发表的《论多维视角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7]。此外,张容、李勇文利用Hz指数评价法来评估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上作了尝试[8]。这些成果在图书影响力评价的模型、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产生了一定实效,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但也存在针对性不强、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2 评价模型
结合本文欲构建综合考虑各方面数据的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估模型的初衷,与张玉等人的多维视角评价体系多有共识之处,但本研究更侧重图书的被引情况,故笔者将在张玉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加以修改,构建一个有数据支撑又实用可靠、易于实施的图书评估模型。
根据可量化、可获得、有学术影响代表等几个原则,笔者主要从图书引用和图书利用两个维度进行评价。再选取目前较为成熟的三大图书引用平台(Google Scholar、中国引文数据库和读秀知识库)的被引数据作为图书引用维度的二级指标,选择本馆图书的纸质馆藏与借阅情况、电子馆藏与下载情况以及图书的版本印次作为图书利用维度的二级指标。图书评估的基本框架整理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估框架
根据各指标的属性和特点进行细化分析,可提炼设计出17个三级指标。由于本文选取的是西华大学重点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图书为研究对象,故笔者邀请了该学科领域内的专家对所构建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并采用应用范围较广、结合了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最终确定了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是多个客观指标一起对一个对象进行评价,通常都采用多指标加权平均法得出最终的评价值。根据加权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本评价体系数学模型如下。
R=xTy=∑ni=1xiyi
其中:x=x1x2x3…xn y=y1y2y3…yn
(x1,x2,x3,…,xn为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值;
y1,y2,y3,…,yn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3 能源与动力工程类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
本文以西华大学重点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为例,通过上述评估模型得出本馆所藏该类共923册图书的学术影响力。评估模型中各项指标对应的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如表1所示。
3.2 评价结果与分析
对各个来源数据进行整理并应用于评估模型,计算得出西华大学图书馆所藏923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其中外文译著64本,教辅习题册20本,工具书类36本,其他803本),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该学科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呈现出长尾分布状态,只有少数图书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绝大多数图书(84.29%)的影响力都较小,这与工程科技类图书大部分图书不被注意的实际情况相符。此外,学术影响力较小的图书基本上涵盖了编写年代较早而被引用和借阅的次数却很少甚至为“0”的图书,说明本评估模型是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基本符合客观事实。
评价结果显示该学科图书影响力排名前10的图书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在学术影响力排名前10的图书中,基本都集中于2000年左右出版,近十年的仅有杨世铭和陶文铨于2006年编著的《传热学》(第4版),这与图书评价本身具有滞后性不无关系。10本书中陶文铨一人就参与了3本书的编著,而且排名居于前3位,学术影响力综合值远高于其他书,近五年的借阅量也是遥遥领先,说明该学科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学术权威,业界学者对于经典著作有较高的共识,其价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值得注意的是,R值大于0.5的145本图书中就有7本外文译著(其中6本来源于美国),所藏64本外文译著中有39本皆来自美国,比例超过60%,这说明外文译著,特别是美国的能源动力工程类著作,对我国该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也表明我国学者对美国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研究高度关注,并常以他们的成果为借鉴和参考。
4 馆藏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
通过对比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和馆藏情况,发现西华大学图书馆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馆藏建设上存在一定问题。如有的具有高学术影响力、借阅需求也比较旺盛且书龄不算高的图书,复本量却相对少,有供不应求之嫌,可考虑增加一些复本;部分低学术影响力、读者借阅需求小但复本量较多的图书,浪费了有限的空间资源,可考虑将一些复本以捐赠等不浪费的方式剔除,减少架上流通量;对于学术影响力较小而且书龄高、借阅量小的图书,可考虑以贮藏或捐赠等方式剔除;从CNKI的引文稻菘庵胁檠该学科的高被引图书可发现,部分高被引图书尚未收藏,可结合书龄来考虑加入馆藏等。篇幅有限,表4列出了部分馆藏与学术影响力不相符的书目及馆藏建议,表5给出了部分可考虑加入馆藏的书目,表6给出了部分可考虑剔除的书目。表中建议复本量均按照学术影响力所在区间对应的复本量均值计算得出。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是从学术影响力角度分析馆藏状况,对于出版年代较早的图书是否还能购到以及如何采购等问题在此不作探讨。
表5 可考虑加入馆藏的书目
统计数据显示,借阅量超过30次的65本图书中有9本都是教辅习题册类图书,复本量都较高(≥4),而该类型图书的学术影响力排名都并不靠前,这与大学生需要应付考试和完成课程作业有关,故不建议减少架上复本量或剔除。
5 结语
本文以图书的被引用情况为突破口,在分析图书学术影响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图书被引数据为重点研究对象的图书评估模型,并在我校重点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馆藏图书上加以应用,在得到该学科图书的学术影响力后,对比分析出目前我馆在该学科藏书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适应教学科研发展新需求的馆藏策略,为优化其他学科以及整个图书馆馆藏策略提供参考。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对图书进行系统排名未考虑其具体语种、类型等划分;由于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评价以学术影响力为侧重点,选取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不够全面。另外,图书评价本身具有延时性,导致所提出的馆藏策略只是针对已藏图书的优化建议,对新书采访尚未有帮助。后续研究中,笔者会不断修正,希望能为进一步开展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及馆藏优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也希望有更多学者关注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张甲,胡小菁.读者决策的图书馆藏书采购:藏书建设2.0版[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36-39.
[ 2 ] 吴志荣.文献发现: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命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3(42):21-27.
[ 3 ] 何峻.我国图书评价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108-109.
[ 4 ] 苏新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概况分析[J].东岳论丛,2009(30):5-13.
[ 5 ] 读秀图书被引用情况索引[EB/OL].[2016-03-15].http:///.
[ 6 ] 邢红梅,吕先竞.图书评价及其模型研究现状的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29-32.
[ 7 ] 张玉,潘云涛,袁军鹏,等.论多维视角下中文科技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4,
59(7):69-76.
[ 8 ] 张容,李勇文.利用H指数进行图书学术影响力评价的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3):77-79.
覃梦河 西华大学图书馆馆员。四川成都,610039。
吕先竞 西华大学图书馆馆长。四川成都,610039。
关键词:北京市;地铁建设;政策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过快增长,北京市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所谓的“大城市病”,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造成了严重的拥堵问题,已经制约到了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中心城区开始进入了不分时间和路段的“大堵车”时代,首都变成了“首堵”。交通问题已经变成了北京市政府要解决掉首要问题。基于此,北京市政府于2002年开始实施地铁建设政策,并在2007年以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全面铺开地铁建设,以期缓解地面交通拥堵状况,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一、政策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地铁建设项目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地铁的建设项目工程浩大,技术性较强,即使不算前期的拆迁成本,平均每公里的造价也在5-7亿元人民币左右。政府投资兴建地铁,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原材料、能源动力、劳动力等需求,直接拉动了包括钢铁、建材、水泥、能源、车辆制造等众多相关行业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2.地铁建设和运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地铁建设项目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在经济危机期间,大的投资规模无疑为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保证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当然,地铁建设也改善了交通条件。大量人口的聚集自然也会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与此同时,这极大地方便了游客,从而促进旅游业及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1]。
(二)社会效益
1.地铁对地面交通的缓解作用巨大
北京市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面积大大扩展,城市人口呈爆发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而人们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也空前巨大。而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地面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自地铁建设政策出台以来,对地面交通缓解的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2.地铁建设项目增加了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地铁项目建设工程复杂浩大,建设周期长,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巨大,从而增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地铁建成后,需要大批雇佣劳动力来维护地铁运营,同时促进了周边的商品零售商店的兴起,从而创造了众多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地区的就业压力,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3.地铁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北京的城市形象。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对外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城市地铁是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交通系统的发展有利于北京建立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缓解地面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北京市居民出行质量,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市的城市形象。
(三)环境效益
相较于私车和公共汽车来说,地铁是一种非常环保的交通工具。地铁的动力来自清洁无污染的电力能源,不会排放废气;其次,地铁的载客量大,单位乘客乘坐地铁消耗的能源也会大幅降低;第三,地铁数量增加,会有效减少一定的私车数量和公交数量,从而也就减少了汽车排放的尾气,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
二、存在问题分析
北京地铁的建设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环境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但也必须看到,地铁建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隐患。
(一)地铁修建与运营问题
地铁建设是一种集中性的高成本投资,前期建设的高成本,容易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地铁建设的高成本与低收益性并存使得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融资资金比例比较小,多元化融资非常困难,从而造成政府单方面投入过多,赤字严重[2]。
同时,北京地铁无论乘客乘坐距离多远,票价一律只有2元,而随着客运量的节节攀升,地铁运营成本逐渐增高,票价却始终不变,使得地铁运营的亏损也逐年扩大。另一方面,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城市,地铁站的利用主要为宣传城市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等,宣传广告、开设商铺等一系列商业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商业活动收入对于巨大的地铁运营亏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2007年以后,地铁运营的补贴大约在每年30亿元左右,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二)地铁建设过于追求高速度,缺乏系统完善的规划设计
北京市就业人口密度大,使得地铁在上下班高峰期客流量大,异常拥挤。据统计,2011年,北京地铁全线日客运量已经达到800万人次,是世界上客运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而如此巨大的客运量却不是均匀分布在各个时间段里的,而是集中在居民上下班的早晚高峰。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地铁各线路的满载率几乎都在80%以上,6条骨干地铁则全部超过了100%,个别线路甚至达到过135%。从设计角度说,满载率在30%左右时比较理想的,意味着大部分乘客都有座位坐。而现行地铁的满载率显然大大超过了这个最舒适的标准。拥挤的地铁容易导致空气质量差且流通不畅,从而成为呼吸道疾病传播的易发区;同时若是遇到意外事故,也极易造成踩踏事故,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工期短,任务紧,很多地铁站都忽视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从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例如,防火设施不够齐全;排水系统薄弱,防洪防汛设施不够齐全;换乘、逃生通道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三)大量修建地铁造成地面破坏
大量建造地铁导致整个城市地下层形成蜂窝煤的状态。现今,北京已有十五条地铁线路建成,到2015年还有9条地铁线路将建成使用。大量的地铁建造不可避免的会对周围土层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地面沉降。一般地铁修建所造成的采空沉降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高密度的地铁路网,仍然会对北京市地下应力平衡会用所影响。同时地面上车碾的震动、地面高楼的密集建造,都会加重地下地铁建造对地层的破坏,容易打破北京市的地下应力平衡。
三、总结与建议
发展地铁交通系统,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都市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化大都市解决自身“大城市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力开展地铁建设项目,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城市就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卓有成效地减少了城市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3]。 然而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同样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融资困难、政府负担过重、规划设计不够合理、容易造成地面沉陷等等。
基于此,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地铁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分担政府财政负担,保证北京市的地铁运营的长效性;其次,要不断完善地铁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标准规范、推进各项基础工作,协调市场、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再者,要充分认识到地铁建设项目对于对北京市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在建设之前必须经过详尽、系统、合理的规划设计,提高地铁的灾害抵御能力,尽可能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
总之,地铁建设项目是北京市发展中的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也是一种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虽然目前还存在种种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地铁系统也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未来,随着北京市地铁线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地铁系统必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北京市构建生态文明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鹏翔.基于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地铁出行需求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王悦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管理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11.
[3]张兴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若干管理问题的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
[关键词]制动能量;回收利用;储能系统;控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67
[中图分类号]U4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02
在目前现实生活中,汽车已逐渐成为人们消费范围内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趋严重。例如:消耗大量的燃油资源、排放大量废气及产生噪声等环境污染。
为解决能源紧缺及环境污染问题,世界各国汽车厂商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的热点。其中包括: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氢能汽车以及太阳能汽车等。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究中以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最为迅猛。但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是电池技术、高功率电机技术和驱动技术。故纯电动汽车还要基于上述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另一个解决途径的研究热点是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技术。车辆处于制动或减速状态时,原本具有的动能通过制动器转换为热能消散掉。有研究表明,如果把这部分动能充分回收利用,最大可节约50%左右的能源,这将大大改善燃油的经济性,并延长制动器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高效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在节约能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重大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实用价值。
1 常见的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及其优缺点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就是把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一部分动能转换成其他形式且容易储存的能量储存起来。现在国内外常见的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技术主要有:液压储能系统、飞轮储能系统及电储能系统。
1.1 液压储能系统
液压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把汽车在处于制动或减速状态下的部分动能转换成液压能的形式,并将这部分液压能储存在液压蓄能器中;当车辆再次进入起动或加速状态时,液压储能系统又将储存在蓄能器中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车辆行驶。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车辆制动的过程就是液压储能系统将车辆部分动能转换成液压能并储存起来的过程;车辆起动或加速的过程就是液压储能系统将储存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辅助驱动车辆行驶的过程,如图1所示。优点:液压储能系统具有零件少,成本较低,可靠性高等。同时还具有体积小、安装布置方便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大小汽车。缺点:由于这部分能量必须通过液压泵和泵/马达来进行转化,其中部分能量必须储存到液压蓄能器或由液压蓄能器释放,这必然伴随摩擦和热的损失。同时还有液压储能系统的密封性能要求高,成本昂贵等缺点。
1.2 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系统是利用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的飞轮来储存及释放能量,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车辆在制动或减速过程中的部分动能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并保持这个状态(即转换为飞轮的动能);当车辆再次起动或加速时,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飞轮又将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车辆行驶(即释放飞轮储存的动能),从而增加车辆的行驶动能。如图2所示。优点:从制造角度看,飞轮储能系统的结构相对简单易行,造价较低。缺点:其重量和体积较大,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将消耗更多的燃料,且由于空气阻力及轴承间摩擦引起的能量损耗,也会导致飞轮储能系统的能量损耗。同时该系统还存在安全性差、能量保存时效低等缺点。
1.3 电储能系统
电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把车辆处于制动或减速状态下的部分动能,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储能器中;当车辆需要再次起动或加速时,再将储能器中的电能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行驶。系统中的储能器可单独选用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但由于两者的局限性,通常采用两者混合使用的方法来弥补各自的缺点。该系统中由发电机/电动机执行机械能与电能间的转化。此外,系统还包括一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用来控制储能器的充放电状态,保证蓄电池的SOC值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对蓄电池起到保护作用。如图3所示。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好、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效率高等。缺点:性能好及低成本的超级电容或蓄电池是个技术难题,目前还有待开发研制。
2 常用的能量控制策略及其优缺点
在国内外有关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研究工作中,大多都是选用发动机前置前驱的车辆,故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的核心问题是前、后轴的制动力及电机提供的再生制动力三部分间的关系。由此得到的基于电机再生制动的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3种:前后轴制动力理想分配时的控制策略、前后轴制动力比例分配时的控制策略和最优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前后轴制动力理想分配时的控制策略:当驾驶员制动力需求较小时,仅由电机提供再生制动力。随着制动需求逐渐增大,前后轴的机械制动力将被控制在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上。其中,前轴制动力包括再生制动力和机械制动力。当控制系统接收到由制动踏板传来的驾驶员的制动力需求时,将通过计算分析电机的转矩特性以及电储能器中蓄电池的SOC值来判断决定制动力是单独由电机提供,还是由机械制动系统以及再生制动系统共同提供。
前后轴制动力比例分配时的控制策略:当驾驶员制动力需求较小时,仅由电机提供再生制动力;当需要的制动力增大时,电机提供的再生制动力所占总制动力的比例逐渐减小,开始启用机械制动力;当需求的总制动力高于一定值时,意味着这是一个紧急制动,电机不再提供再生制动力,而由机械制动器提供所有的制动力;当所需的制动力在两者间时,再生制动与机械制动共同作用。
最优能量回收控制策略:当需求的总制动力低于电机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时,仅调用再生制动系统;当需求的总制动力高于电机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时,则总制动力减去最大再生制动力等于机械制动器应该提供的制动力,并合理分配给前、后轮机械制动器。前、后轮机械制动力的分配尽量与其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重合。
根据相关论文对3种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对3种制动策略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3 结 语
无论是内燃机式车辆,还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电动车辆,车辆制动能量回收再利用技术的机理以及方法的研究都是提高车辆能量综合利用效率,减少车辆废气排放以及延长制动零部件使用寿命的重要课题。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以及分析文献中提出的观点,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比目前常见的3种能量回收技术的优缺点,可以得出:液压储能系统使用范围相对较广,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大小车辆,其技术关键是比例储能器和复合可逆液压元件(泵一马达)及高密封性能元件;飞轮储能系统的使用范围相对较小,目前的飞轮制造技术更适用于起动、制动频繁的大型车辆,其技术难点是高速飞轮的研制。从理论角度来看,电储能系统的应用范围是最广的,基本可适用于各种车辆,目前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应用最为广泛,其技术瓶颈是缺乏性能好、成本低的蓄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第二,对比目前常见的3种回收策略,其各有优缺点。其中,前后轴制动力比例分配时的控制策略不但能确保一定的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制动稳定性相对较理想,而且结构也相对简单,是目前技术条件下比较好的选择之一。第三,目前的能量回收装置及控制策略多应用在中小型车辆上,在重型车辆上的实际应用几乎没有,大部分高校及研究所都还处于理论仿真阶段。第四,制动能量回收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行为。有许多因素都会对其回收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包括充电策略、电池属性、电控单元内部结构以及传感器灵敏度等。如果想要充分回收利用制动能量,提高控制精度,还必须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周巍.混合动力汽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赵会强.电动汽车制动实验台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7.
[4]徐银铜.燃料电池与汽车氢能技术[J].实用汽车技术,2008(6):4-5.
[5]史玉茜.绿色环保汽车――太阳能汽车[J].节能技术,2009(1):78-82.
[6]朱则刚.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应用[J].汽车工程师,2009(4):55-56.
[7]吕奉阳.纯电动客车再生制动与气压制动协调控制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8]Sumiko Sekiguchi,Koichi Kondo,et al.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4WD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s[J].Toyota Technical Review,2002(2):86-89.
[9]张子英.车辆电储能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1.
[10]张鹏.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1]何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方法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1-4.
[12]郭金刚,王军平,曹秉刚.电动车最大化能量回收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5).
[13]陈庆樟,何仁,商高高.汽车能量再生制动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8(6):5-10.
[14]仇斌.电动城市公交车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的能量效率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