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学家

科学家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5 02:17: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学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学家

篇(1)

早在18世纪40年代,人们就已研究出了“储存”电的仪器。但仍不了解电的原理。当时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有关电学的诸多理论。同时富兰克林相信:自然界的闪电也是一种电现象,与人们当时所了解的电是一样的。为此,他勇敢地亲自动手实验。

首先,富兰克林在教堂的尖顶竖起一根导体,希望把闪电从天上引下来,只可惜相比雷电而言。教堂的顶部还不够高。于是,在1752年夏季的一天,当天空乌云密布暴雨将至之际.富兰克林带领儿子放起了风筝。富兰克林将一把金属钥匙挂到了风筝的引线上,结果他不但看到了电火花,同时手臂也感觉到了麻木,这说明确实有电荷被引了下来。

这一实验是十分危险的!假如闪电过于强烈,必将导致放风筝者的伤亡!所以在人们已经了解了电现象的今天,我们在钦佩富兰克林勇气的同时,也特别提醒读者:千万不要再做这个实验!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搞清了闪电的机理之后,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直到今天,建筑物上的避雷针还保持了富兰克林当年的基本设计。

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富兰克林不但是一名“征服了闪电的人”,还勇敢地投身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洪流当中。他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主张废除奴隶制,在美国和全世界都享有极高声誉。人们这样赞颂富兰克林:“他从天空抓到了雷电,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了权力。”

当然,科学家的勇气有时会导致成功的发现,有时也难免会让自己误入歧途。

1884年,德国科学家科赫在对霍乱患者进行研究后,发现一种奇特的细菌――“有点儿弯曲,犹如一个逗号”,并确信它就是霍乱的罪魁祸首。为此科赫在学术报告中声称:“没有一个健康的人会染上霍乱,除非他吞下霍乱弧菌。”

但在当时,人们对此却半信半疑,甚至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予以强烈质疑。比如德国科学家佩滕科费尔就认为,霍乱的流行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单有霍乱病菌不足以致病。于是,他决定“以身试菌”,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科赫的“错误”。

1892年10月7日,佩滕科费尔手持试管走上讲台。他告诉听众说:这里有数百万个“科赫逗号”,而我要把它们喝下去,以证明科赫的错误。佩滕科费尔话音未落,课堂上当即发生骚乱,很多学生试图阻止佩滕科费尔的疯狂举动,但他还是毅然喝了下去。

幸运的是,佩滕科费尔没有染上霍乱,只是患了肠黏膜炎。为此这位后来被尊称为“环境医学之父”的科学家不禁十分得意,以为自己驳倒了科赫的理论。

而据说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在佩滕科费尔向科赫索取霍乱病菌培养物时,科赫就猜到他的意图,于是对相关材料进行多次稀释,把那些霍乱培养物的毒性降得极为衰弱。

尽管佩滕科费尔错了,但他却勇气可嘉。后来还有不少科学家都用霍乱病菌对自己进行过实验,可惜大多染病身亡。但这些勇敢的实验。客观上推动了对霍乱的研究。

无论是对自然界还是对自身的挑战,也许都不及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面对王权时的勇气。

1796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的名著《天体力学》一书问世,他在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等理论。当他把这本书献给业已称帝的拿破仑时,拿破仑问道:拉普拉斯先生,你为什么没有在这部探讨宇宙起源的著作里,提及它那万能的创造者上帝呢?而拉普拉斯面对拿破仑的质疑,勇敢地回答道:“陛下,我不需要那个假设。”

拉普拉斯的回答,不仅表达了科学家面对王权时的勇气,也表现出了科学家对神权的公然蔑视。

篇(2)

1、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2、科学要求每个人有极紧张的工作和伟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3、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马克思

4、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马克思

5、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6、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假定你们每个人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说来也还是不够的。——巴甫洛夫

7、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杜威

8、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蠢。——贝弗里奇

9、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10、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恩格斯

11、科学没有国境,但科学家有祖国。——巴斯德

12、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诃夫

13、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4、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进。——巴而扎克

15、儿童游戏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席勒

16、发明是百分之一的聪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17、当你做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应该再做那些需要的事。——巴斯德

18、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

19、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托尔斯泰

20、不要在已成的事业中逗留着!——巴斯德

21、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爱因斯坦

22、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篇(3)

科学家与哲学有无关系?若有,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知道,在古代和中世纪,科学家就是哲学家。即便是在近代,相当多的科学家也确实是哲学家,并且自称“自然哲学家”——科学在当时是被称为“自然哲学”的。由于历史的余韵和博雅教育,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既是科学家又是哲学家的科学人——哲人科学家——也不稀罕。可是自此以降,哲人科学家则如凤毛麟角——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科的高度分化、研究的过分专门化、教育的文理分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引起的。

对于哲人科学家现象,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马赫很早就予以特别关注。马赫当时发现,在我们的时代,再次存在着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并未全神贯注于专门研究,而是寻求更为普遍的指导路线。霍夫丁(H·ffding)恰当地称他们是“哲学化的科学家”,以便把他们与本来的哲学家区别开来。如果我认为他们中的两人奥斯特瓦尔德和海克尔作为开端,那么他们在自己领域中的重要性肯定是无可争辩的。他进而探讨了科学家接近和求助哲学的原因:“科学思维以两种表面上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哲学和作为专家研究。哲学家力图尽可能完备、尽可能综合地使自己定位于与事实总和的关系,这必然使他卷入在从特殊的科学借用的材料上建筑。专门科学家起初只关心就事实的较小领域发现他的道路。然而,由于事实在某种程度上是针对暂时的理智目的任意地和强有力地定义的,这些边界线随科学思想的进展而不断地漂移:科学家最后也终于看到,为了他自己的领域定向的缘故,必须考虑所有其他专门探究的结果。很明显,专门探究者以这种方式通过所有专门领域的混合也集体对准总的图像。由于这至多可以不完美地达到,这种努力或多或少导致从哲学思维那里借用的掩蔽物。于是,所有研究的终极目的是相同的。这本身也在下述事实中显示出来: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儿、莱布尼兹等等这样的最伟大的哲学家也开辟专家探究的新道路,而像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等等之类的科学家也大量地提出哲学思想,尽管他们未被称为哲学家。”

马赫还探究了科学与哲学、科学家与哲学家相对独立、相互借鉴、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以及二者之间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他还特别指出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职分,二者能给对方什么帮助和如何正确地对待这一切:“我们的考虑对哲学家来说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提供什么:他们并未打算解决一个、或七个、或九个宇宙之谜;他们仅仅带头消除妨碍科学探究的假问题,而把其余的问题留给实证研究。我们只为科学研究提供否定的法则,而科学研究不需要涉及哲学家,尤其是当它已经具有(或认为他具有)世界观的牢靠基础之时。如果此时我们的叙述起初是从科学的立场判断的话,那么这并不能意味着,哲学家不必批判它和不必修正它以适合他们的需要,甚或不必统统拒斥它。然而,对于科学家来说,他的观念是否符合某个给定的哲学体系,则是完全次要的事情,只要他能够有益地利用它们作为研究的起点就行。因为科学家并非幸运得拥有不可动摇的原则,所以他变得习惯于认为,甚至他的最保险的和最牢固建立的观点和原理也是暂定的,易于通过经验来修正。事实上,只是由于这种态度,最大的进展和发现才是可能的。”而且,诚如马赫所说,科学家并不刻意要成为哲学家,一般也不在意别人是否称自己为哲学家。他明确声明:“我不是哲学家,而仅仅是科学家。不管怎样,倘若我时常在某种程度上被冒失地计入哲学家之内,那么这个过错不是我的过错。但是,很明显,我也不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以下述方式成为盲目地把他自己交托给单独一个哲学家指导的科学家,而莫里哀(Moliere)笔下的医生也许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期望和要求他的病人的。”不过,话说回来,伟大的科学家完全可以成为像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彭加勒、奥斯特瓦尔德、迪昂、皮尔逊)和爱因斯坦等那样的伟大哲学家——列宁所谓的“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的命题是难以成立的。

不论从学理上讲,还是在科学实践中,科学家或多或少是离不开哲学的,不管是直接的需要还是间接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在常规科学时期,我们看不出、或者难以明显看出科学家与哲学有多少关系。这是因为,与科学相关的哲学要素已经深深地渗透和融入科学的世界观、预设、自然图像、思维模式、方法、图式、概念框架、公理基础之中,科学家有这些现成的锋利“工具”对付和破解他们面临的诸多难题。但是,当旧有的自然图像和概念框架无法容纳新的实验事实时,或旧理论体系之间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时,也就是说当科学已经陷入危机并呈露出革命的征兆时,科学家手头的工具早已不再游刃有余,甚至毫无用处了。在这种境况下,科学家只有求助于哲学思维,才能完成革故鼎新的大业,转换科学的公理基础,更新科学的概念框架,锻造新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建构新的科学范式——否则他们将寸步难行。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创造新科学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哲学思想,开辟哲学的新天地。这就是伟大的科学家——科学革命家或划时代的科学开创者——常常也是伟大的哲学家的内在原因。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篇(4)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既具备统计建模的能力,又对某一业务领域的知识十分熟悉;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数据分析型项目中必不可少……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稀缺的数据科学家。

被《哈佛商业评论》喻为21世纪最性感职业的数据科学家背后到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数据科学家。

有人给予了大数据专家许多美好的称号,比如“数据开采者”、“数据建筑师”等,但其中最时髦的当属“数据科学家”。当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数据科学家”这个关键词时,看到的都是“21世纪最性感的职业”、“大数据行业最时髦的职业”等溢美之词。埃森哲大中华区技术咨询董事总经理何悠毅(Jouni Hakanen)表示,目前对数据科学家需求极大。

“性感”的数据科学家

记者采访人人游戏高级数据科学家陈弢时,他提到了当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的时候曾听教授这样调侃:“只有那些不能严格被算为科学而又想挤进科学的学科,才会在命名的时候加上‘科学’二字作为后缀,比如计算机科学。”如果这样类比,数据科学家就是一群很难算得上是科学家的人。那么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在《大数据研究的科学价值》一文中,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相信数据界存在普适的共性问题,比如电网数据分析的算法也可应用于供水和交通管理上。李国杰给出的结论是肯定的:数据科学就是关于数据的科学。

“数据科学家”这个新称谓近两年才被叫响。大数据与数据科学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数据科学家是大数据时代特有的一类专才。但其实在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处理过程中,数据科学家的身影就已经出现。记者最近采访了一些中国的大数据企业,其中很多企业并没有设立数据科学家这一职位,但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等都在做着数据科学家的工作。

《哈佛商业评论》曾指出,数据科学家是21世纪最性感的职业。所谓性感,既说明数据科学家这一新职业颇具诱惑力,但同时也说明大家对此工作的内涵还不了解。陈弢认为,数据科学目前还处在“白盒研究”的阶段,也就是说数据科学家至少在未来5~10年内还需要先协助其他领域的学者解决大数据带来的技术挑战问题,等到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在数据界抽象出通用性较强的“黑盒模型”和普适规律。不过在现阶段,数据科学家的工作也是很务实的。LinkedIn首席数据科学家Manu Sharma曾表示,数据科学家的工作主要包括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测试模型,他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数据科学家加工处理的数据不仅有助于数据产品的开发,而且可以有助于发现新的商机,推动企业业务的发展。

随着数据量的迅猛增长,今天企业搜集的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不仅在企业内部,在外部的组织网络和更广泛的消费领域亦是如此。企业文化的转变对组织运营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新数字化企业及其周围的环境里,数据成为了组织的基石。从创新到所有决策,数据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并使得各级组织的运营更为高效。可以这样说,数据将成为每个企业获取下一个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何悠毅认为,数据科学家的核心作用在于发掘数据的最佳商业价值,而并非简单地使大数据项目落地。尽管大数据项目的实施在没有数据科学家的情况下也能够成功地完成,但有鉴于数据科学家将成为大数据项目的工具、系统和输出的最终用户,数据科学家在大数据项目的计划阶段至关重要。

重“实”不重“名”

关于数据科学家的内涵,不同的企业或从业者也有不同的理解。

陈弢认为,数据科学家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的角度说,以数据为处理对象的从业者都可称为数据科学家,比如原来的数据库管理人员、数据库工程师和数据统计分析师都可以被称为数据科学家;从狭义的角度说,只有那些能够利用数据作为资源,推动公司业务增长、创造附加价值的才是真正的数据科学家。

百度大数据首席架构师林仕鼎也认为:如果从广义的角度讲,从事数据处理、加工、分析等工作的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和数据工程师都可以笼统地称为数据科学家;而从狭义的角度讲,那些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精通各类算法,直接处理数据的人员才可以称为数据科学家。

记者采访到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数据科学家的工作比较纯粹,就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因此数据科学家只要具备数据建模和分析能力即可,不一定要具有编程能力。而品友互动CTO沈学华则表示:“如果数据科学家没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很难在我们公司立足。”

记者曾经看到过一幅描述数据科学家基本技能的图,那里面提及的数据科学家应具备的技能达上百种。数据科学家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技能呢?在Cloud Connect大会上,VMware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范承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科学家通常应具备三种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数学方面的知识)、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以及对某行业的应用深入理解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必需的,而第三种能力是可选的。

“数据科学家是一个新兴职位。在高等教育上不存在这一专门学科。目前,在北美地区有多种针对数据科学家的认证。”中桥调研咨询首席分析师王丛(Kim Wang)告诉记者,“数据科学家不仅要懂IT,能够深入了解数据的构成,进行分析建模,实现分析结果的呈现,而且要遵守数据隐私权的规定,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将数据变成商业价值。现有的IT架构很可能成为数据分析的障碍。未来IT可能提供更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谈到数据科学家应具备的能力,何悠毅表示,数据科学家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与其他发挥信息数据最大用途的工作相同,即深度分析的能力、扎实的数据挖掘技能以及对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了解。同时,数据科学家还需引导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见解,这要求其能够深刻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客户的需求与行为以及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等。数据科学家必须掌握所有形式的数据,并不断地利用这些资源推动业务实现创新与突破。

何悠毅特别指出:“最优秀的数据科学家还需具备企业家的心态以及关乎创造力的好奇心。毕竟,最高价值的发现往往源自于对某些非常重大的和创新性的事物的探索,而这些正是其他人不能做到的。”

“数据科学家可以被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项目管理者与应用开发者的结合体。他们一方面在涉众管理层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在业务应用的开发和数据服务交付方面也能提供指导。”Forrester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及企业架构专家Charlie Dai表示,“其实具体的职务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以前瞻务实的眼光看待数据管理的架构实践,帮助企业业务务实发展。”

Kaggle总裁兼首席科学家Jeremy Howard认为,一个伟大的数据科学家应具备创新、坚韧、好奇、技术功底深厚这四项素质。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一方面数据科学家要具有科学家的基本素质,比如客观、诚实、严谨;另一方面,数据科学家主要是用数据说话,应具备数据收集、数据改写、可视化、机器学习、计算机编程等能力,并能使数据驱动决策并主导产品的开发。

其实在企业中,数据科学家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而应该是一个团队。数据科学家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是必需的,这样才更有利于数据处理工作的开展和数据产品的开发。文思海辉金融事业群商业智能事业部解决方案高级经理马宁认为,一个人难以精通与数据业务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成立一个数据科学团队,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可以专注于自身擅长的领域。

最需要动脑筋的人

范承工表示,数据科学家在大数据项目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将大数据架构分为四层:最下面一层是基础架构,其上是大数据管理层(包括数据库、Hadoop等),再上面是数据分析层(也就是数据科学家的主要工作范围),最上层则是应用场景的实现(即大数据应用的实现)。数据科学家的工作需要业务端的配合,也需要底层基础架构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撑。数据科学家处于基础架构和业务层之间,必须精通数学模型与算法。范承工认为:“数据科学家是最需要动脑筋的人。”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没有数据科学家产生的土壤,因为他们需要在真实的大数据环境中实践和磨炼。那么,现在企业中的数据科学家是从哪里来的?数据科学家与传统的从事数据处理工作的数据库分析师、数据分析师有何区别呢?

“数据库工程师有很多种,有些人的工作与数据科学家相关。‘数据科学家’虽然是一个新名词,但是从事数据分析工作的人一直存在。过去,数据挖掘主要是在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的,而现在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更高,将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相结合进行处理是必需的。”范承工表示,“虽然数据的结构变了,数据模型改变了,数据处理的要求提高了,但数据科学家的本质和工作的最终目标并没改变,那就是提取智能信息,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企业级的数据库工程师,处理的往往是以表结构为主的数据库架构。但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科学家面对的是像Hadoop、MapReduce这类的数据分析架构。王丛认为,数据科学家需要承担起数据分析各个环节的不同责任,而数据库工程师或数据分析师只须承担数据科学家部分的责任,而不是全部。

何悠毅分析说,数据科学家更侧重于数据的战略方面,即引导、捕捉、发现创新方式,并利用数据提高商业价值。数据科学家往往与企业密切合作,能够协助实现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创新。而数据库工程师则更专注于维护数据库的数据,包括硬件和软件的一些技能。数据分析师则更专注于运营方面,他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系统、工具和方法,每天对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

马宁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数据科学家与数据分析师的界限其实并不清晰。在某些语境里,数据分析师指仅从事统计建模的人员,他们只负责构建精确的数学模型,不需要掌握业务领域的知识,而数据科学家则需要对数学模型进行业务解释,并利用该模型指导业务流程优化,辅助企业决策。但在某些语境中,数据分析师与数据科学家是指同一类人。

数据科学家阶层正在崛起

McKinsey预测在未来6年,仅美国本土就可能缺少14万~19万具备深入分析数据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通过分析大数据支撑企业做出有效决策的数据管理人员和分析师也有150万人的缺口。从这个角度说,数据科学家是大数据时代最紧缺的人才并不为过。

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数据科学家的教育。高水平的数据科学家最有可能来自于数据分析领域具有长期经验和过硬本领的人。何悠毅告诉记者:“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数据科学家,就必须对业务有极大的激情,再加上拥有好奇心、可视化的技能和创新的力量。”

中桥调研咨询曾经在2013年7月针对中国市场做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目前实现近实时和实时分析的企业不到5%,远远落后于欧美市场53%的比例;在大数据处理中,中国用户目前还主要局限在结构化数据方面,其大数据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批量分析控制成本,提高资金回流和原材料的周转效率,而尚未进入通过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捕捉新的市场空间的阶段;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正在评估如何部署大数据分析系统。

篇(5)

科学家级别更高一些。

科学家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这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以称之为科学家。按照这样的说法,无论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都应当属于科学家的分类。博士严格讲来是分为两类的,正在读的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只能称为博士研究生;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中最高的一级。博士是一种学位,博士只是向科学家靠近了一步,成不成了科学家,还得看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否有建树,获得有关部门的认证。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科学家”,普普通通的三个字,却有着无数的追求者,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但这条路毕竟太陡峭、太狭窄了,我距离“科学家”这三个字还有十万八千哩!因此,我每天都在阅读关于科学的书。

我喜欢科学,更爱好宇宙,宇宙就如同仙境一般吸引着我。我特别喜欢宇宙中的银河,银河里大约有2000亿颗恒星,就如同黑色窗帘上的白点,那么迷人。

我还喜欢猎户星云。猎户星云五彩缤纷,像一头展翅飞翔的火鸟,别称“火鸟星云”。它就像一朵与彩虹交相辉映的云朵,异常的美丽与耀眼。

篇(7)

[关键词]宗教 科学 科学家  精神需求

人们通常认为,对客观世界的愚昧无知和认识匮乏是普通人信仰宗教的原因。科学家是客观世界奥秘的探索者,具有丰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所以不会也不应该信仰宗教。一些肤浅的者从“科学万能主义”出发,试图用科学这把利器铲除这个“赘疣”,结果发现,科学昌明的今天,不但没有被铲除,相反,大有发展之势,许多大科学家包括当今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都虔诚地信仰宗教,对此感到困惑不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1 宗教、科学、科学家的一般考察。

1.1 宗教:宗教一词并非汉语中国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religion这个词而衍生出来的一个词汇。

中国文化认为。有一个创始人,有特定的崇拜对象为“宗”,有一群追随者,有特定的祭祀仪式为“教”。西文religion一词的意思是,一群人最初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在一起,后来发展到了有同一个信仰、同一个信念,甚至为了这个信仰而到了不畏生死的地步。汉字“宗”与“教”结合起来形成“宗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religion的意思,因而成了翻译religion对应的词汇。

值得注意的是,“宗”、“教”原本是佛教中使用的词汇。佛教主张“自证为宗,化他为教”,即众生皆有佛性,觉悟了就是佛(此乃“自证”),觉悟后依佛法发菩提心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此乃“化他”)。由此可见,今天当我们用“宗教”一词来指称西文religion时,“宗教”与佛教中“宗”、“教”的词义是不同的。

1.2 科学:“科学”一词并非是汉语中固有的词汇,而是在与西方文化接触后为翻译西文science这个词而由日本人首先创造的一个词汇。

Science的含义是系统知识、学问,且这个系统知识分成许多专业、类别,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19世纪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借用汉字把Science译为“科学”。他认为,“科”即分类、条理,“学”即系统知识,“科”与“学”结合起来形成“科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Science的含义。自此,“科学”就成了西文Seienee这个既分门别类又自成系统的人类智慧结晶的对等翻译名词了。

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侧重指自然科学,而在汉语中,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3 科学家:科学家在西文中是scientist,是指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在西文中,scientist专指自然科学家,而在汉语中,科学家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两大类。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达到了一定的造诣,获得了有关部门和行业内的认可,均可称为科学家,如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

2 科学家信仰宗教原因探析。

2.1社会历史原因:

2.1.1 科学家信仰宗教与其所属的文化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舒尔茨曾经说过:“甚至连最伟大的思想也往往受到所谓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的约束。”人是文化的动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而文化传统则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塑造着人。如果一种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或者是一种宗教传统文化,那么,生活在其中的人必然很容易形成该文化传统所推崇的,科学家也不例外。西方文化是基督教文化,西方文明是基督教文明,因此,西方许多科学家如开普勒、哥白尼、伽利略、莱布尼茨、牛顿、爱因斯坦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基督教。

2.1.2 科学家信仰宗教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教育家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许多科学家出生在宗教氛围非常浓厚的家庭中,从小就信仰宗教,成了宗教徒。如经典力学的创始人牛顿,著名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法国科学家普朗克等都是这样,从小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2.2 认识原因:

2.2.1 科学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有些科学家在对待某些特定的认识对象时,由于思维方式上的片面性,导致认识上产生失误,给神和留下了生存空间。

与达尔文共同创造进化论的英国古典生物学家华莱士由于从狭隘的经验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催眠现象(少数江湖术士表演的催眠术),没有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进而得出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朽的结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评述。19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根据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有的不同、有的有少许差异这种现象得出自然界的物种是在突然的、迅速的和灾难性的变化中产生的(“突变论”),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对抗。居维叶由于思维方式的片面性,把某些不知原因的偶然现象与神的干预联系起来,为自己的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 科学家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信仰宗教。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曾经提出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

在具体的认识环境中,任何一位科学家、任何一代科学家,其认识能力总是有局限性的,总存在着未能认识的客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而在人类暂时还未认识的对象和领域,猜测和想象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就为科学家信仰宗教留下了空间。

经典力学的创始人、著名科学家牛顿利用他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使研究天体运动的学科建立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由于他对力学研究得还不够深入,他在宇宙中的物体最初为什么会动起来的问题上陷入了神学,提出那是因为万能的上帝最初推了一下的缘故,是上帝提供了“第一推动力”。生物进化论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明确指出,科学家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导致他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他说:“相信上帝存在的另一种起源,是同理智有关,而同感情无关,……我应该被称为有神论者了。”

西方启蒙运动时期著名科学家、现代实验科学始祖培根说过:“一知半解的哲学思考把人导向无神论,而对于宇宙和哲学的深刻思考却必然使人皈依上帝。”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当今西方科学界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科学越发达越接近上帝。这句话对唯物主义来说同样是沉甸甸的。

2.3 道德原因:

2.3.1 科学无法解决价值问题,而宗教致力于解决价值问题和人的终极关怀问题,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指路灯。

终极关怀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类为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对立,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意义和价值,试图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渴望,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对于人类来说,不仅要活着,还要为了某种意义而活着,因此,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科学家也是人类成员,也要面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也要关注终极关怀问题。当科学不能回答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终极关怀时,科学家必然会在科学以外寻找答案,宗教就成了最可能的选择之一。因为宗教尤其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教派和意识形态,它对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强大宣导功能和调节功能是人所共知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所谓的科学的唯一目的是指出‘是什么’的问题,至于决定‘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却是一个同它完全无关的独立的问题……终极目标本身和它要达到的渴望却必须来自另一个源泉……我以为这正是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指出:“科学是同客观的物质世界打交道……宗教是同世界的价值观念打交道。……科学所关心的,是发现什么是真理或谬误。宗教所关心的却是,什么是善良和邪恶,什么是高贵和下贱。科学是技术的基础,宗教是伦理学的基础。”

2.3.2 科学需要用宗教加以调适才能健康发展,否则有可能葬送人类和整个文明,这使得一些科学家把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稳压器。

科学有力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极大地造福了人类。然而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它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给人类带来了许多问题和难题,如环境污染、核威胁、能源危机、技术冒险(如克隆人类)等。面对科学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必然要寻找补救的办法。于是一些科学家在宗教那里找到了答案。

爱因斯坦在1931年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的学生们演讲时就明确指出:“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于是他发现了宗教的意义,并称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罗素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科学技术的各种直接效果也决不是完全有益的。一方面,它们加大了战争的危害性……我们时代的所有这些弊病部分地是由于科学技术所造成的,因此归根结底是由于科学造成的。”于是他提出要用宗教和伦理来调适科学。

2.4 心理原因:

2.4.1 科学家在认识上不断超越的心理与宗教的超越性主张比较吻合,促成他们信仰宗教。大多数科学家在认识上总有不断超越、寻根问底的习惯和要求,往往喜欢追究终极原因,并且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精力。大多数宗教都主张禁欲和超越肉体,实现灵魂不灭。宗教认为,通达禁欲,最终达到无知无欲,才能求得灵魂的解脱,实现理性对欲望的征服和超越,才能实现灵魂不灭。这就是宗教的超越性主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宗教的这种超越性主张在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许多共同性,这种超越性主张恰好迎合了科学家不断超越自我的心理需求,促使部分科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信仰宗教。

2.4.2 科学家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奇妙体验,使得他们相信自然界是造物主的杰作,神是存在的。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往往从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中找到秩序和规律,发现许多美丽的、对称性的结构,甚至某些所谓“合目的性”(特别是生物界)的现象,所有这些都给科学家奇妙的或神秘的体验,这种体验常常会使科学家联想到上帝的存在和造物主的力量。

牛顿曾经写道:“所有鸟、兽和人类的左右两侧(除内脏外)形状都相似;都在脸部两边不多不少有两只眼睛;……为了视觉而造得形状如此精巧,配合得如此巧妙,以致决非是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能改善的东西,这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一个创造万物并主宰万物的上帝存在。”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谈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时,也有类似的体验,他说:“一个科学家在做研究工作的时候,当他发现有一些非常奇妙的自然界的现象时,有许多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美丽的自然结构时,……他会有一个触及灵魂的震动,因为,当他认识到,自然的结构有这么多的不可思议的奥妙,这个时候的感觉,我想是和最真诚的是很接近的。所以你问,相信不相信在不可知的宇宙中有造物主在创造一切呢?这个话,我想很难回答是或者不是。”其实,杨振宁这番话已经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3 两点启发。

3.1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问题。认识论又叫知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属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门学问。德国古典哲学以及对其进行根本变革而产生的哲学将认识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极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都主张可知论,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的关系,从现实和个体来看是有限和相对的,而从长远和总体来看是无限和绝对的,世界最终会被彻底认识的,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乐天派。而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主张世界不可能被认识或不可能被彻底认识,因此这类哲学家往往都是悲观主义者。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争论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这两种流派究竟谁是谁非?稍微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会说,这个问题早就解决了,可知论是对的,不可知论是错的。事实上世界究竟是否可以被彻底认识,这个问题至今悬而未决。尽管今天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与古人相比不知翻了多少倍,但是今天人类面临的困惑与古人相比,不是少了,而是多了。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认识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世界是浩瀚无边和神秘莫测的,人类的认识能力是那么微小和有限,以致我们不禁会怀疑这个世界究竟能否被彻底认识,这是就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的。事实上,就认识本身来看,可知论也受到质疑,因为假如世界可以被彻底认识,那就意味着认识不再向前发展了,这不符合的辩证法。

因此,我们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信可知论,高扬革命乐观主义,批判和否定不可知论以及各种悲观主义,这无可厚非。只是对不可知论和悲观主义要持宽容心态,不要谈虎色变,也不要唯我独尊,自视清高,而要允许它们在学术范围内自由争鸣。

3.2 关于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传统观点一直认为,科学和宗教是对立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宗教将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淡出人类的视线。这是典型的科学万能论,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所有问题,包括人类的价值问题和终极关怀。事实和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过分夸大了科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