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10:3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长履职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湖北日报按照省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高扬时代主旋律,奏响跨越最强音,出色完成了今年省“两会”战役性报道任务,受到省领导、代表委员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省委领导评价说,湖北日报坚持正确导向,创新报道形式,精心策划,加强创意,把笔触、镜头聚焦代表、委员,报道内容和手法出新出彩,营造了提神鼓劲给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浓厚氛围,表现出很强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在代表、委员和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策划出特色
轰动效应 热门话题
湖北日报高度重视,春节前就策划了“两会”报道预案,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前方报道组。社长江作苏对报道组提出“把握导向、及时准确、突出重点、创新出彩”的总体要求。总编辑唐源涛多次和政宣部的同志研究完善报道方案。副总编辑蔡华东一线坐镇指挥,审稿把关。
为了给“两会”预热、造势,政宣部在“两会”前组织策划了一组“争创佳绩迎‘两会’”报道,在湖北日报一版先后刊发《为科学发展立法和重大战略监督,人大立法监督助推重大决策硬着陆》、《执政民为本事事实当先 ,省政府去年十件实事全部兑现》、《 紧扣中心和全局给力发展与民生, 684件政协提案效果实》、《 负重前行奋起直追,我省法院执法办案实现四项新突破》、《扬鞭着力保驾护航,我省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等报道,突出宣传了省人大、省政协和“一府两院”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开拓创新的精神,扎实努力的工作,为湖北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的崭新风貌,反响很好。
为了争取主动,早在春节前,政宣部全员上阵,围绕人大建设、政协建设、法治建设、全省“十一五”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采写了一组述评性深度报道“两会特稿”。在“两会”期间二版头条先后推出《合奏发展大和声――省政协“十一五”发展履职综述》、《民意的畅快表达 ――省人大常委会履职扫描》、 《化蝶的阵痛与美丽 ――“十一五”经济结构调整观察》、 《1.5万亿的直观解读》、《长风破浪会有时 ――我省实施“两圈一带”战略走笔》、 《和煦春风绿荆楚 ――聚焦我省破解“三农”难题》、 《开放先导潮涌荆楚》、《民生画卷暖人心》等重头报道,凸显了省委机关报“两会”报道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两会”开幕之初,湖北日报又先声夺人,及时策划推出了《构筑东西辉映的双子星座》的重头报道,聚焦我省新近启动的武陵山、大别山“两区”建设,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视野、新动力、新标杆,在代表委员中产生了轰动效应,成为热门话题。
报道求创新
突出主题 创新形式
1.谋篇布局,突出主题。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是今年“两会”的主题。湖北日报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抓策划,做文章,谋篇布局,奏响跨越发展的时代最强音。
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时,湖北日报以《 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为题报道了开幕盛况,并配发了《同心同德共促跨越发展》的社论;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时,湖北日报以《推进跨越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协调发展,开创湖北科学发展新局面》为题报道了开幕盛况,并配发了《提神鼓劲给力共同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社论;省委主要领导第一天参加各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湖北日报在一版显要位置以《共同开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成为全省跨越式发展阶段重要支撑点》、《武汉要在全省跨越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为题,分别报道了省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省委副书记杨松参加有关代表团审议报告的情况;“两会”闭幕时,湖北日报刊发《开启激情跨越新征程》,发表了激情四射、催人奋进的社论。
“十一五”成就、2010年的亮点,为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形成主题宣传的合力,凝聚会内会外的关注,“两会”期间,湖北日报有针对性地组织相关领域的代表、委员回眸“十一五”,畅想“十二五”,放谈跨越发展的美好未来和具体措施,先后推出《在辉煌之上激情跨越 ――代表委员说成就话未来》、 《向“更高更快更强”挺进 ――代表委员聚焦“支柱产业倍增计划”》、《竞相追逐新潮流 ――民营企业代表委员放谈跨越式发展》、《外资军团:跨越发展新动力》、《奏响文化大繁荣交响曲――代表委员争说文化跨越式发展》、 《开创“新农村时代” ――代表委员放谈“三农”促跨越》、《 “第一驱动力”喷薄迸发 ――代表委员聚焦科技创新》等重头报道,引起会内会外强烈反响和共鸣。
2.创新形式,耳目一新。
――围绕跨越发展作文章。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体力量所在。荆楚各类企业跨越发展了,湖北经济就能实现大的跨越。为此,湖北日报在一版开辟了“企业家话跨越”专栏,邀请企业家代表、委员放谈跨越式发展。这个栏目先后推出了《超越,以300多公里时速》、《有犟劲方能突进有斗志才有跨越》、《构建电力“高速公路”》、《放飞千亿梦想》、《向全国最大商品交易中心挺进》、《 “世界第一,目标并不高”》、《 掘进,向着“低碳”的方向》、《 当绿色经济产业领跑者》等报道,形式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围绕民生共享作文章。
开辟“公务员谈亲民”专栏,邀请县市公务员代表委员畅谈群众工作和民生共享,先后推出了《京山县县长胡小国: 发展就是最大的亲民》、《咸丰县副县长曾庆国:放下身段向群众学习》、《 谷城县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海光明:办事成不成,说句热心话》、《 掇刀区委书记王保举:民生共享评发展》、《 长阳县委书记马尚云:埋头解群众所难就会“不亲自亲”》、《 武汉市黄陂区委书记袁:群众的幸福观就是公务员的政绩观》、《黄陂区武湖街党工委书记周少敏:“三问于民”方可干群鱼水》、《 监利县委书记李吉高: 亲民之要在解难》等报道。
这些报道生动活泼,给人启迪,广获好评。
一、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表现
由于内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一些历史渊源,农村信用社在日常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操作风险,但最为普遍、影响较大的还是会计和贷款操作风险。
1、会计操作风险
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机构分散,办理的业务额小、量大,且工作人员偏紧,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人多岗等现象,因而在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内部规章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内部制衡监督体系不健全、内控制度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充分、人为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有意无意地弱化和降低了内控机制的效能和作用,因而容易诱发各类风险。
现象一:信用社人员编制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对一些岗位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有些内部短期交接不规范,从登记的书面交接记录看,交接内容笼统简单不具体,缺少监交人,交接责任不清;一些信用社、分社内勤人员执行会计制度不到位,对业务凭证、账表不换人复核,重要空白凭证购入、出库、使用、销号一人经手,在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人员配备不尽合理,业务交接频繁的状态下,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潜在一定的风险。
现象二:现场稽核检查发现, 部分临柜人员对操作系统知识了解甚少,只能应付一般性操作,对于主动预防高科技犯罪未能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临柜操作人员制度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不能做到人走机退,人离章收,计算机操作密码不能定期更换,个别员工使用简单密码甚至直接将密码交付他人使用,将个人感情和对同志的信任无限扩张,凌驾于制度之上。由此可能引发经济案件。
现象三:综合网络上线后对存款实名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个别员工不能严格按制度流程操作,违规为没有带身份证的储户编造证件号码、办理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业务时不按规定核对有效身份证件、在证件不齐全的情况下办理挂失手续。某信用社在办理储户张某储蓄存款业务时,随意为其编写身份证件号码,导致真实的身份证持有者马某不能在辖内信用社办理储蓄业务,引发纠纷。
现象四:一些信用社的储蓄临柜人员,不按规定流程操作,不重视凭证审核,经办的储蓄存、取款凭证要素不齐,有些没有储户签名确认,有些签名与储户姓名不符,又无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有些信用分社、储蓄所在主社调取现金时出具的凭证既无预留印鉴又无经手人签字,使会计凭证失去了其应有的证明作用和法律效力。
现象五:随着柜员制运行模式在农村信用社逐步推行,原有的“双人临柜,换人复核”核算方法已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单人单机单岗是柜员制的特点,在目前信用社监督机制滞后,事后监督岗位缺失的情况下,有的信用社要求会计经理兼职对柜员办理业务进行复核,由于其自身工作繁忙,复核工作力不从心,只能简单的汇总装订。因而,柜员制尚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靠的只是员工的自觉和自律能力,如若再不加强对柜员库存现金、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等,单人操作形成的风险就会聚集和凸显。
2、贷款操作风险
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风险是农村信用社体制变迁中长期累积的结果,既有历史遗留的,也有信用社缺乏稳定的内外经营环境造成的,既有贷款操作不当引起的,也有主观因素造成的,但总的来看,不遵守规章制度,不严格按业务流程操作形成风险的居多。
现象一:在信贷检查时发现,部分信贷人员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贷前调查不深入细致,仅听借款人的自我介绍,对借款人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资信状况、担保人的担保能力等情况缺乏深入实际的调查评估,贷前调查报告内容简单,不能全面如实反映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和信用程度,没有真正发挥贷前调查的作用;贷时审查不严格,重形式轻内容,信贷员、农贷会计相互依赖,责任不清,柜台监督简单化,使一些违规违纪贷款在个别社屡禁不止。某信用社信贷人员对熟人郭某冒用李某的贷款证、身份证等手续办理贷款3万元,不坚持贷时审查制度,会计人员发放时也没有认真核对借款人的身份证件,贷款发放后信贷人员没有跟踪检查贷款使用情况,季度清收利息找到李某时,被告知其相关证件早已丢失,贷款一事本人根本不知情,信贷员再去找郭某时,该郭以做生意为名长期外出不归,导致此笔贷款形成风险。
现象二:个别信贷员对到逾期贷款催收力度不够,电话催收多,上门催收次数少,有些催收通知书没有借款人签名,有些没有书面催收通知书,使贷款法律时效丧失;有些贷款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信贷人员催收不及时,使一些思想不健康的借款人信用观念发生质变,进而出现逃废信用社债务的现象。1998年某信用社给个体户朱某发放周转性贷款30万元,贷款初期该贷户清息及时,信用观念良好,随后几年历任信贷员放松了检查和催收,其按季度清息也变成按年清息,后来逐渐发展到既不还本又不付息,无奈之下信用社诉至法院,由于信贷人员催收时没有下发书面催收通知书,法院审理时,朱某辩称最后一次清息行为不是自己所为,是信用社为延续法律时效垫付的利息,该贷款诉讼时效已过,法院要求双方再出示新的证据以做出判定。
现象三:信用社办理的个别抵押贷款不合规。1997年某信用社给私营企业主
庞某办理房产抵押贷款40万元,其房产登记抵押及财产共有人承诺均由该庞提供,信贷人员未认真核实相关资料,未要求财产双方当面书写抵押承诺书并亲笔署名,后因其经营亏损无法还贷,经多次催收无果,信用社依法,法院审理后认定,贷款事实清楚,借款主合同合法有效,庞某应归还借款,但抵押合同不合法,信用社无权对抵押房产进行处分,理由是贷款之前该庞夫妻已协议离婚,抵押房产划归其妻所有,该庞的抵押行为属于侵权,导致信贷资金沉淀。
现象四:综合业务网络上线后,全面加强了对贷款的授信授权控制约束,超权、跨区、垒大户等违规贷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个别信用社工作人员为发放人情跨区贷款,放弃制度原则,对涂改的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地址不加核实就办理贷款,后任信贷员催收贷款时才发现借款人不是辖内居民,仅从信贷资料看手续齐全无任何瑕疵,如果不采取上门核对的办法难以发现此类跨区贷款。
由此可见,会计、信贷工作中的种种违规操作引发的风险不容轻视。
二、操作风险成因简析
事实证明,操作风险已成为制约和影响农村信用社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成因,寻找积极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已刻不容缓。从客观实际看,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具有面广,居住分散,存贷款业务金额小,笔数多等特点,加之在一些信用社由于受人员配备限制,兼职兼岗现象短期内难以避免。但从主观上看,操作风险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风险认识不足,防范意识不强。近年来,尽管加大了员工对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学习培训力度,但由于部分员工进社后培训时间短,对业务操作流程一知半解,只能是干中学,学中干,没有真正弄清一些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内涵,使不规范的操作和错误观念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同时,重经营、轻管理的思维模式忽视了对全员的风险意识教育,放松了法规制度的学习,造成员工对操作风险认识不全面,合规经营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漠,隐含着一定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
2、内控机制有效性不足,内部管理不规范。个别信用社主任不重视自身政治业务学习,政策制度观念不强,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自身带头违规违纪,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员工的违规操作行为不能进行及时纠正。目前,对柜面业务操作的现场监督主要依赖于信用社主任及会计经理,会计财务部门进行的业务检查和稽核部门的稽核活动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检查频率有限,对风险评估和预防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由于内部控制机制缺乏激励性,不能有效调动员工做好操作风险防范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不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使业务操作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使纠改难现象在个别社长期存在,最终形成风险和隐患。
3、业务主管部门检查监督职能弱化,稽核部门势单力薄
目前情况下,联社业务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经营上,对自身负有的检查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对全辖业务的规范化操作定期开展有效的现场检查频次不足,而稽核部门由于人员配备有限,兼职过多等原因,不能保证稽核工作的有效时间,对信用社进行稽核检查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这种状况难以适应信用社业务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抑制和防范操作风险的发生。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和成因看,防范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关键是落实责任和强化内控制度执行力,从培育合规意识入手,通过加强操作风险教育、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实施严格的奖惩机制等举措,实现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目标。
1、以人为本,建立合规文化,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各种操作风险是与人的意识和行为分不开的,因此,一要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和荣辱观等教育,使全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构筑严谨的道德防线;二要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风险预防教育,不断提高法律政策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使全员真正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加强对员工的规章制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构筑严肃的法制防线;三要实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末尾淘汰制度,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自我约束、相互监督的能力,构筑严密的内控防线,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2、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完善内部责任体系,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中间环节。一方面通过授权、授信明确各部门、各信用社的职责、权限和责任人。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各部门、各岗位履职尽责的绩效考评机制建设,形成一个分工合理、团结协作、规范高效、责任明确、相互牵制的整体,进一步完善违规行为和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体系,督促各个岗位、各个风险控制环节发挥作用,使每项业务的开展都处于相应的内部控制部门监督制约之中。实行基层社主任定期交流,会计经理定期轮岗,员工适时交流,重要岗位强制休假等制度,将各种引发操作风险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