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一辅导书

高一辅导书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3 17:33:1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一辅导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一辅导书

篇(1)

高中化学中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仅靠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可以通过比较,加深理解,牢固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由于化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零碎、分散,因此在课堂上除了要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老师讲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便于今后复习。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要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做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的漂白性,就与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在化学复习过程中,最初先别急着多做题,只有当基础夯实以后,做题才会随心所欲。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成绩很不稳定,这其实就是基础不扎实的缘故。考得好的原因可能就是你做过类似的题目,而若没做过类似的题目,成绩就不一定理想。但是试卷中并不都是做过的题型,因此,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接下来我具体说说如何夯实基础。我们可以从两个平行的方面进行:看书与做基础题。翻出高一的化学书,仔仔细细每字每句地看一遍,我相信现在翻看高一的化学书时,同学们肯定会有一种的成功感,许多高一时搞不清楚的知识点会迎刃而解,若遇到遗忘的知识点,记忆也定会格外深刻。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做些基础题。比如可以翻看高一时做过的试卷和辅导书,或者把高一时未做完的辅导书做完。同样,高一的书看完了就看高二的。这里要提醒同学们,千万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夯实基础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觉得时间来不及,至少在寒假前,你都可以去做这项工作。

二、勤练达到熟练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的。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如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方法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当同学们把基础知识都夯实了,真题都研磨透了,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提高熟练度了。高三整一年同学们要做上百张考卷及多本辅导书,这其实就是提高做题熟练度的过程,我对此就不再赘言了。我要讲的是关于高考考试熟练度的提高问题。肯定有人会问,高考的熟练度怎么提高啊,难道让我们去复读吗?我要讲的是一个定时、定点、定量的问题。何谓定时、定点、定量呢?那就是在规定时间内(50分钟左右),坐在书桌前,完成一套模拟卷或真题?就当做是在高考。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方式很搞笑,但是请试想,在高考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考试时间来不及怎么办?等等,这些都是你在高考时可能会面对的问题。而进行了多次模拟高考的训练后你就会了解,自己在多少时间内能完成选择题、完成整张考卷一般需要多少时间、当题目不会做的时候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跳过去做下一题,等等。这些都是演练后得到的经验。做练习应像考试一样,尽量不丢题、空题,审清题目中的每一个关键字眼,并标出记号。遇到自己较为熟悉的题目,更要集中精力,认真分析,不可凭着经验和思维定势仓促解答;遇到重点题、热点题,做完后应立即重新过一遍,明晰题型特点,厘清解题思路,总结答题技巧,感受成功快乐;遇到难题,不能失去信心,既不能轻易放弃,又不能耗时太多,必要时与老师、同学多讨论,找出解决方法。做到容易题稳拿分,中等题不丢分,难题争取得分。当你把考试当成了像吃饭一样的习惯时,就不会紧张与发挥失常了。

三、备好错题本

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所以,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订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把自己做错的题或者再三遗忘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这样在平时你所要翻阅的就只有这么一个小本子,而非很多本辅导书,真正做到书越读越薄,选择通读通做一本或两本即可。另外重视选择题,选择题往往侧重考查基本概念,考查学生对细节知识的把握程度,多属于较容易题目,可用一周时间集中梳理复习过的内容、做过的卷子,分析选择题做错的原因:是看题不清,还是审题方法不当;是知识掌握有薄弱环节,还是存在知识盲区,争取在一模考试前弄懂并加以弥补。还有化学规范性表达也是应注意的细节。如化学方程式书写一定要配平、化学式一定要正确,酯化反应有水生成不能漏写,书写多元弱酸根水解反应时应分步、可逆,与用量、顺序、浓度、条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要逐一看清,切不可不加思考就做;做实验题时应看清操作和填空题中对物质表述是填名称还是填符号、有机物是写分子式还是结构简式等。

四、重视化学实验

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高中阶段由于学习压力很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厌学情绪,这就非常容易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们上完一节课以后是懂非懂,有的干脆提不起精神不知老师所云。因此如何提高高中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高效课堂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建立高效课堂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目前归纳出几点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下面就做以浅析。通常,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通常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对课堂进行有效控制,实现教学的高效,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教师导是为了学生学,学生学体现教师导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1.1教师的导,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探究式提问、探究式讨论、交流、互评等手段,达到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促进发展的目的。教师需精心创设探究环境,引领学生思维的方向,在导学、导思中精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思维和积极的探究状态,启发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和思维碰撞,从而发现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当然,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从旁点拨,对重点、难点、关键的地方,通过点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思考、探究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循序渐进地发展思维、提高能力。1.2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绝不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活跃和参与。1.3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到导与学的关系转变,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设计过程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和自我总结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夯实基础知识

在高考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时候先别急着疯狂地做题,因为只有当基础夯实以后,做题才会事半功倍。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有时考得好,有时考得不好,成绩很不稳定,这其实就是基础不扎实的缘故。因为考得好的原因可能就是你做过类似的题目,而若没做过类似的题目,则成绩就会一落千丈。但是高考不是赌博,你不能去搏高考的题目就是你所做过的题型,并且这样的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因此只有夯实了基础后才能做到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那接下来我来具体说说如何去夯实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如何“花时间去学”。高二结束时已经完成了高中阶段全部化学知识的教授,夯实基础就可以从此时开始了!我们可以从两个平行的方面进行:看书与做基础题。翻出高一的化学书,仔仔细细每字每句地翻看一遍,我相信现在翻看高一的化学书时,同学们肯定会有一种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时所没有的,许多高一时搞不清楚的知识点会迎刃而解,遇到遗忘的知识点,记忆会格外深刻。在边看书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做些基础的题目。比如可以翻看高一时曾经做错的试卷和辅导书题目,或者把高一时未做完的辅导书做完。同样,高一的书看完了就看高二的。这里要提醒同学们一句,千万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夯实基础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要觉得时间来不及,至少在寒假前,你都可以去做这项别人或许会鄙视的工作。

3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

认知,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以了解、理解要解决的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这种认知不是指向各种奖励,而是指向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中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内驱性。比如,在原电池一节的讲述中,传统的教学是以铜锌两块金属片为电极,硫酸为介质,与灵敏电流计构成闭合回路来演示电流的产生。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讲,并没有问题。作为一节新授课,又是一节理论性很强的内容来说,这“严谨”的外表使很多同学望而生畏,还没开始学,心里已经打起了退堂鼓。实际授课时,则改由音乐卡片(去掉电池)、番茄或柠檬若干(可由学生自备)铜锌金属片若干串连成闭合回路。从原料的准备到产生闪烁的灯光、悦耳的音乐,既拉近了学生与科学实验的距离,又对学生的感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以实验为平台,激发自我提高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30-02

06年大学毕业,一进入中学,就迎来了课改。这6年多来,经过高中两轮的物理知识的教学,让我不断地反思。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个问题是社会、学校、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更关心这个问题。

如果学生问到这个问题,通常得到的答案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向成绩好的学生取经

向成绩好的学生取经,那么她们大多数是告诉你:首先,课前一定要预习,看看有哪些是不懂得知识。其次,课上的四十五分钟认真听讲,尽量弄懂预习时不明白的知识点。然后,回去要及时复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最后,如果有不懂或做错的题目,可以集中在一个错题本上,与同学讨论或者向老师请教。

他们确实是这么学习的,但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不错而且要很自觉才行。

2.买一些辅导书

上课若是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买一些辅导书。通常,辅导书上会把知识解释得很清楚。上面还有很多练习,多做做练习,会有帮助的。

说的也不错,不过,也许靠他自己,也没办法弄懂辅导书上那么多的题目。而且,现在的教辅书籍那么琳琅满目,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有的教辅资料上的题目并不好,或者难度过大,做多了有时候反而是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了。

3.请家教

可以请大学生来家里给自己辅导,或者找老师给自己辅导。应该说,这也是现在社会上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老师讲得你都能接受,那么课堂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你又为何听不懂呢。难道补习了,成绩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吗?我想肯定不是的,很多人补习之后,还是毫无起色。

这样效果也差,那样效果也差,那究竟什么办法才行呢?怎样才能改变成绩不如意的现状呀?引用苏联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为什么是阅读呢?难道阅读就比上面的方法更好吗?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

你会发现,在课堂上,你布置一些课堂练习,程度好的学生往往很快就能阅读完题目,并快速地解答出正确的答案。而程度偏差的学生,还在一个字一个字费劲地看着题目的文字,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并得出正确答案。

程度较差的学生很艰难、很缓慢的感知、理解和识记所学的教材,他们往往一样东西还没弄懂,另一样东西就该到要学了;或者刚刚学会这一样,另一样就已经忘记了。教师觉得,这个知识点已经讲解的很好了,要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而对他们来说,好像还是很快。教师觉得,我已经讲的这么清晰了,学生应该都懂了吧,甚至这么点内容,完全可以记下来的。而对他们来说,一下子就忘记了。

为什么,在教师看来特别基础的知识点,在有的学生看来,就那么困难呢?

举一个课堂的例子。在高一物理第一章节的第二节知识点里,介绍了“位移”。初中学生只学习过路程,没有接触过位移,这两个知识点都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但是却又不同,所以常常放在一起讲解以便于更好地让学生区分开来。于是课上,我先让学生们回顾,有没有人能解释什么是路程?在三个班级,学生都回答到,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我笑了笑,说,你们想说的是不是速度呀!学生看见我轻松的笑了,才笑笑,意思到自己的回答好像不对。那,抛开物理,不要想公式,你们就想想用文字来解释路程。有的学生提到了距离。我说,两个位置的距离是指两个位置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并不是路程。

看来学生对路程,这个老师眼中很简单的东西,确实是不怎么理解的。接着我引导他们,大家现在假想一下,我们这会儿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夏威夷的海滩上,我们赤脚走在沙滩上,脚下会留下什么呀?脚印,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到。那么把一个个脚印练成线,这个线的长度就是路程啦。也就是说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沙滩上的脚印就是轨迹,把脚印连成线,线的长度就是所走的路程啦。学生这下子都明白了。

物理课的困难首先在于阅读理解的困难,其次才是计算的困难。没有很好的理解题目,就不能开启心灵与脑海中的创造,更不要说在知识的空间中自由的游走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介绍了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特卡琴柯,他教的中学生就没有不及格的。这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善于通过阅读来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例如,在教方程以前,学生们就读了几十页关于方程的书,这种书首先是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讲得是方程怎样作为“动脑筋习题”在民间智慧中形成的。

借助于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读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因此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是教师在学校生活实践中对“后进生个别施教”工作的要点所在。反之,数理化差了,就一味的抓数理化,这就好像看病一样,没有抓到问题的根本,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们学校的高三,学生和老师都特别的辛苦,因为进入高三,就意味着没有休息日了,周六的上午是一贯的理综文综测试,下午老师继续工作批改上午考试的试卷。周日高三的老师学生还在课堂上奋战,周而复始。可是有时候最终成绩出来似乎和老师同学们付出的努力不成比例。为何已经榨干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时间与精力,成绩还是平平呢!因为没有人重视阅读,甚至一进入高中语文课在学校里面已经退居二线了。早读的时间多数让给了英语,高三的哪些老师“最轻松”,语文,因为语文课最少,语文作业几乎给数理化让道。语文的测试也只有期中期末考试才有。什么老师“最累”,数学和综合科的老师。试卷不停地做,不停地讲评,周而复始。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经过周密考虑地、有预见地、有组织地让学习较差的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这时教师要关心的一件大事”。的确,阅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而科普读物的阅读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青少年选择奋斗的方向。1986年一本科普书《低温世界》出版时,作者司有和的儿子司卫东正在读高中二年级,这本科普书就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同年九月司卫东考上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九届少年班。91年,又被报送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作硕士、博士连读。97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现在,他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继续从事超导研究工作。07年司有和去美国时,司卫东对他爸爸说了这么一句话,“爸爸,如果不是你那本《低温世界》,我可能现在不会搞超导研究”。可见,科普书的阅读对于青少年影响力确实是很大的。

无论是《哈佛女孩刘亦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教师的建议》,还是《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都一再强调了阅读对于智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身边的很多例子,也同样告诉我们这个教育的秘密。当我们的阅读能像芬兰人那样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习惯,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能和我们现在对数理学科的看重一样。当人们对文字的看中程度能和看重数理学科发展一样,人的心智平衡、学生的学习不偏废,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篇(4)

六月,褪去准高三的身份,手心的生命线将我带上高三这条路。

眼下的校园,秋意逐渐地晕开。坐在高三的教室里,望着窗外渐而低落的护校河。这是一场轮回,时光将河水带向何方。

而我的高三,又会将明年六月的我带往哪里呢?

学校的校工将南北大道两旁的梧桐树的枝叶全都剪光了。光秃秃的枝丫彰显的是冬天即将到来的凄凉,还是在孕育来年的希望?分明是遍体鳞伤的荒芜,可是,我依旧相信明年的盛夏它又会撑开一季的繁茂。就如现在这让我伤心太平洋的分数,但还是坚信来年六月的春暖花开。这种念想在这个秋天被栽种在心底,走过一年的时光,我相信它会怒放的!

那晚坐在教室里写着函数的练习。窗外飘落到页面的枯叶把我吓了一跳。

二叶知秋,我在心里默念。秋天已经来到我身边了。

笔尖压在枯叶上会有沙沙的脆响,这声响突然让我感动不已。这是生命的沉淀,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以及,接下来继续要走的路。

课桌上堆满了厚到不要脸的高考辅导书。对于学习,我始终虔诚地去对待。毕业了的学长对我说。这个秋天于高三的我是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季节。我也明白,高三于我,是一段全新的旅途。努力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韶华不为少年留。

十月初微冷的早上读到这句秦少游的词,竟不忍哽咽。回想两年前的这个金秋,我才刚来到这所高中。而明年的这个秋天,我将不再属于这块我生活了三年的土地。三年的时光,于我的生命中翻云覆雨了什么,给我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想着,我像只受伤的动物,念着一叶知秋,久久地困顿。

两天的运动会,于高三的我们无疑是最后的奢侈时光。晚自习,班主任在教室里给我们放电影。我跑出来在护校河边上的许愿树下溜达。夜风清冷,单薄的校服被吹得呼呼作响。

忽然遇到几个高一时候同班的同学。自从去年夏天文理分科后,大家很少在一起了。看到他们,竟有种感动的欣喜。一个同学的手机里放着那首《kiss the rain》。我们躺在许愿树下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冷得不停地发抖,却一直笑个不停。

秋天是校工老伯最忙的季节。当然,这棵许愿树也是工作任务之一。被留下的枝丫似乎在风中唱着歌,稀稀疏疏的红丝带跟着风不停地摆动。我们几个将这些红丝带小心翼翼地解下来,埋在树下松松的土里。

一个同学矫情地说,梦想无论实现与否,都应该被沉淀。

不过说的是啊。我依旧记得今年五月末,高三的那些学长学姐在这棵树下许愿,系红丝带时那些明媚的笑脸,最让人感动了。

最后我们在心相印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也一起埋进这初秋的土里。如这份念想,相信来年的它们,来年的我们,都会盛放的!

篇(5)

一、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

1.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

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客观原因。

2.高一新生普遍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

笔者曾在二届高一召开过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普遍反映数学课能听懂但作业不会做。不少学生说,平时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带着问题笔者多次听了初、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在初三,重点题目反复做过多次。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在严格的论证和推理上下功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环,接高一课程的教师刚带完高三,他们往往用高三复习时应达到的难度来对待高一教学。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间又缺乏过渡过程,至使高中新生普遍适应不了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

3.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三年已形成了固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他们上课注意听讲,尽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课堂上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还有些学生考上了高中后,认为可以松口气了,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二、搞好高一数学教学的对策及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大面积提高高一数学成绩,应采取如下措施。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高中教师应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开学初,要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对高一新生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笔者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3.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5.让学生充分认识高一数学的重要性。

篇(6)

化学是理科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与初中不同,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多了,知识面也更广更全,知识的系统性更强。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力,我高一第一学期的化学成绩一直不及格,我为此非常苦恼,但我没有放弃。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化学成绩迅猛提高,终于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时取得了85分的好成绩。

那么我是如何学好化学的呢?

做好笔记

好的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化学学科的知识点多而零碎,所以,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外,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老师讲课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思路和疑难点记下来,便于今后复习。最好是在课后进行归纳,分清主次,理清属于哪一板块的内容,并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

及时复习

复习并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而是在自己的大脑中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并进行归纳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课后应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作好知识的整理和归纳,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避免出现越学越乱的现象。比如学习了SO2的漂白性,就应与氯水的漂白性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

学会巧记

化学要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如果死记硬背是难以记牢的,所以应学会巧记。学习化学常用的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常用于容易混淆、相互干扰的知识。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归纳法、歌诀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实验记忆法等,这些方法都利于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勤做练习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做练习要有针对性,不能盲目摘题海战术,而应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题规律为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化学计算中常用的技巧有:守恒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估算法、差量法等。当然,光做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不够的,自己要有一本适合自己的辅导书,帮助自己理解和做题。课外书上的习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因此要认真仔细做,不懂的一定要问老师,不辞辛劳。

备好“错题本”

做题是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目的是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不足。所以,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及时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错题本”,经常复习,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重视实验

篇(7)

回忆初中三年,我感慨良多。我常想,如果当年我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如果当年我没有遇到那些曾经给予我鼓励的老师,如果当年我在学习上不够勤奋、刻苦,那我的人生将会是怎样?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那样,我此生将与大学无缘。

――小易

我是在镇中参加的中考。当年,我们初中只有两个考上市里的重点高中。刚入学时我也是一名真正的差生,我的基础不行――我的中考成绩是班里的最后一名。高一开学分班考试时,我被分在了最差的一个班级。

高一,我除了玩几乎什么事情都没做,真的。直到我看了一个月的云彩,直到我开始接触哲学,直到我在搜集一次班会资料时,发现不少名人在求学时都曾是差生。比如牛顿小时候常被老师与同学称为“笨蛋”,黑格尔读书时外号是“懒狗”,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教师常骂他对诗“一窍不通”……我才真正地开始思考,我才知道自己该努力了。英语学得不好,怕什么?我胆子大,不怕出丑。我在班级中发言最积极,几乎老师的每一个问题我都想抢着回答,一个学期下来,我成了班里英语最好的学生。第二学期,我进入了最好的班级……

“小楼昨夜东风,往事不堪回首。风起时云卷云舒,恍惚间,有彩蝶在天堂翩飞。”不知为什么,我常常爱念叨这几句词。是怀念自己读书时曾是差生,但终能成“彩蝶翩飞”而感慨?抑或是希望今天那些孩子们也能在“云卷云舒”之后成“彩蝶在天堂翩飞”?

――于佩荷

初中,我在农村上的是一所很普通的中学。那时,我特别希望进差班,因为差班没有人管。当时班上有50多个人,我清楚地记得我排46名。

后来,我是怎么从一个差生变成别人眼中的好学生呢?回忆往事,我发现竟是那时政治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次,班主任不知为了什么批评了我一顿,当时我站在走廊上,特别难堪,看到很多熟人走过,我竟然哭了。后来,和蔼的政治老师走过来,她让我不要哭,还为我轻轻地擦干了泪水,就是她这个不经意的举动,改变了我。我告诉自己不能再做差生,我要做一个好学生。后来,通过努力学习,我发现自己原来是可以的。政治每次都考年级第一名。渐渐地,其他各科也都得到了提高。到中考的时候,我以年级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后来,我竟也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差生。直到今天走进广西大学的校门。

――小灵仙

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在多年前的那段岁月,曾经有一个并不很聪明的女生坐在教室的角落,不管她怎样用心学数理化,成绩总赶不上其他的同学。这个笨拙的女生就是我。

当年我所在的高中分快慢班,虽说我被分在快班,却永远是倒数。我从不奢望在哪次考试中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就在高二,学校取消了快慢班,在全年级学习成绩均衡了的情况下,我不再是班上的倒数。我用平时省下的零用钱买了一本课外辅导书《课外15分钟练》,每天坚持做这书上的题目,慢慢我的数学成绩进步了。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我居然成了班上的第一名,我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当时我的心情激动无比,第一次觉得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