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师实习自我评定

幼师实习自我评定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1 18:17: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师实习自我评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师实习自我评定

篇(1)

关键词:幼师学生;体育教学能力;培养

要想抓好幼儿体育教育工作,就必须重视并加强幼师学生体育职业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去培养幼师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个人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培养幼师学生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的能力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专业思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活动在幼儿园中的重要地位,身体健康与体育的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遵守体育锻炼的保健卫生原则,在锻炼中进行自我监督与评价的能力,避免与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上体育课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放松活动;在遇到常见的运动损伤时,怎样去解决;在剧烈运动后,为什么不能突然坐下等等问题,不仅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直观教学法,实例讲解法等多种教学法重点讲授,还将理论知识带到室外课,通过实践讲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后留作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资料整理,每一次课后让学生做好体育笔记,把体育笔记作为体育考核的内容之一去督促学生学习。

二、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口令、调动队伍的能。

口令是组织教学和集体活动的必要手段。口令指挥能力是幼师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基本功考试内容之一。口令要求洪亮、短促、有力,调动队伍要随机应变。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各种常用基本口令的种类,队列队形变换方法及喊法等。例如,立正、稍息、看齐、踏步―走及立定、齐步―走及立定,行进间原地三面转法等等。待学生掌握之后,运用多种教学法,如分组练习、个别指导、展示比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期末进行口令及常用队列队形考核。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口令、调动队伍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调控、组织课堂教学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将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安排由学生组织教学,让学生们轮流做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在一堂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常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多有1人组织,内容、形式多重复,学生不仅感到枯燥,而且很多都不重视,敷衍了事完成任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把准备活动改由全班学生轮流组织。学生抽签决定顺序。学生课下备课,上网查阅资料,同学间互相合作交流,轮到的学生课前需写好教案,交给老师批阅。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了,也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每次组织教学后教师以及全班学生给予学生及时评价。效果好的,给予表扬,指出优点;效果差的,找出原因,是内容教材不当、准备不足、讲解不明、还是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等等,然后多鼓励学生,提出:平时多观察、多训练、要敢于示范。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组织游戏的能力

体育游戏是幼师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进行幼儿教育活动的需要。我们在游戏的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教学原则。一年级时,先让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并观察老师组织游戏的过程,课后认真做好记录,使学生对游戏的组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年级时,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及感知游戏的经验后,重点让学生创编游戏。每节课上,让学生根据课的内容、所用的体育器械创编游戏。教师根据学生组织游戏的效果及内容给予评定和考核。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编能力。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创编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健美操和幼儿操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会跳简单的几套操,而是学习掌握科学健身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因此,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动作素材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尝试着创编体操,动作编排应按从少到多,由易到难的原则出发。先每人按规定要求编一到两节,然后以小组合作形式共同创编一套操,然后逐步发展独立完成一套操的创编。先从简单的徒手操发展到稍有难度的健身操。并将编好的操在全班中进行比赛展示。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同时她们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每次创编后,老师,同学要给予评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总结,及时反思。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创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为她们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注重培养学生幼儿体育实践教学能力。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把一个合格的人才推向社会。我校与多家幼儿园建立了实习基地,进行工学结合教学。在工学结合时期,让学生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体育教学,做好备课,写好教案,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解决问题,及时做出反思。从而培养了幼师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总之,幼师体育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的过程。,以上只是根据笔者个人教学实践,做的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幼师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舞蹈;学业成绩;实习生;焦虑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377-02

一、问题提出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国内学者邵瑞珍等指出,焦虑是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1]。焦虑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产生;也有可能是惯性即特质的感受。某些事件或刺激如果在过去曾经造成恐怖或紧张的经验,就会引发焦虑。在学前教育专业等师范类专业中,对学生而言,教育实习——作为教师培养的重要实践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更大的挑战性,这是他们首次尝试承担教师职责,意味着在实习期间,学生兼有学生、教师双重角色,这样的角色转换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而过度的焦虑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教育实习的质量。因而,及时了解、掌握实习生的焦虑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辅导,可使实习生更加顺利渡过实习期,并提高实习质量。国内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有学者发现师范类实习生焦虑的成因有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较为薄弱、教育理论欠缺等原因[2];也有学者发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焦虑水平更高并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3];还有学者发现实习护生主要焦虑问题有对实习环境不适应、担心自身护理技能水平不足、担心理论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4];也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专业类别、家庭背景、对就业前景的态度是影响实习生焦虑的主要因素[5]。但上述研究中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以医学类实习生为主,笔者以“实习”并含“焦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搜索日期为2013年1月26日),在检索到的63篇学术论文中,其中90.5%(57篇)是以医学院校实习生为研究对象的,同样笔者在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搜索,分别得到68篇(其中65篇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医学类实习生,占比高达95.6%)、89篇(其中80篇论文中的研究对象为医学类实习生,占比89.9%),三大数据库中分别仅有4篇、2篇、5篇是与师范类实习生有关的、且研究对象均为中小学教师实习生,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则极少见于文献。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教师的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水平要低,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例如,有学者曾对粤川渝三省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随时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6]。其原因主要有幼儿教师责任大(尤其是安全责任)、工作繁重且复杂等等,而这些因素也会造成实习生的焦虑情绪,因而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为改进实习工作提供实证支撑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焦虑水平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如何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措施,有效缓解可能存在的过度焦虑,提升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完成教育实习的任务。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次调查选取了参加实习的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112名。实测后所得问卷经检查,其中22份问卷存在随意作答或人口学信息缺失等现象,应判断为无效问卷并剔除之,其余90份问卷可被视为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0.4%。这样,有效调查对象包括女生88人,男生2人,平均年龄为20.65岁。

2.研究工具

问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由华裔心理学家Zung氏于1971年编制,共有20个条目。用于评出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焦虑自评量表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尤其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在对36例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的SAS、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时,两量表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365,结果表明SAS的效度非常高[7]。

3.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自变量为舞蹈成绩(实习前各学期舞蹈课成绩平均值),因变量为实习生焦虑水平(即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测查所得的标准分为指标)。本次调查选取了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有效被试为90名,其中舞蹈成绩优良组27人(平均分在80分以上)、舞蹈成绩普通组34人(平均分在70-80分之间)、舞蹈成绩待提高组29人(平均分低于70分)。

本研究采用集体问卷测量方法,运用焦虑自评量表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是在辅导员和实习生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所有问卷统一于实习后一周在安静的教室内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所有材料采用纸质文本呈现,要求被试在答题纸上回答。完成后统一回收问卷,并进行问卷有效性查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中,各组别被试总体得分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可以发现,在不同舞蹈成绩组间SAS标准分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舞蹈成绩优良组SAS标准分较普通组为低,而普通组较待提高组为低,这很可能意味着舞蹈成绩优良组的焦虑水平较普通组低,而普通组又较待提高组低。但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还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具体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结果表明,依据舞蹈学业成绩分组的实习生的焦虑得分(SAS标准分)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舞蹈成绩越好的实习生其焦虑得分越低(这意味着焦虑程度较低),舞蹈成绩有待提高的实习生其焦虑得分则越高(即焦虑程度较高)。

四、分析与讨论

一般地,实习期间所产生的焦虑通常是与学习工作环境产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适应问题有更多的关联,实习焦虑与课业成绩的关联并不显著,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可以得出上述结论。然而在本次调查中出现了实习焦虑与舞蹈学业成绩的紧密关联,笔者认为,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较强的核心岗位能力能有效地降低实习焦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舞蹈技能是幼师核心岗位能力之一,舞蹈课程学业成绩优良的实习生能更好地完成幼儿园实习工作。有学者发现实习生的主要焦虑问题有对实习环境不适应、担心自身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等,那么,舞蹈课程学业成绩优良的实习生将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更出色、更高质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并获得更多的自我效能感,这均有助于舒缓紧张的心理状态,降低自身的焦虑水平。另一方面,强烈的自信心会有效地降低焦虑水平。舞蹈课程学业成绩与个人的自信心有密切的联系,从调查组成员与实习生、舞蹈课程任课教师的访谈中可以获知,相比较而言,舞蹈课程学业成绩优良的实习生拥有更多的自豪感、更高的自信心,这包括对学业成绩的自信、对自己身体形态的自信等等。而从认知角度看焦虑,焦虑的根源通常是以为将来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而拥有更多自信的实习生对类似的情景会更乐观一些,担心也会更少一些,这显著地会降低焦虑水平。依据上述分析,舞蹈成绩越好的实习生其焦虑得分越低(这意味着焦虑程度较低),其原因主要是较强的核心岗位能力如舞蹈技能有助于更好地适应并完成实习工作,以及更多的自豪感及自信心对降低实习焦虑的显著效果。反之,舞蹈成绩有待提高的实习生其焦虑得分则越高(即焦虑程度较高)。

基于上述理由,我们不难理解舞蹈成绩越好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焦虑程度较低,而舞蹈成绩有待提高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焦虑程度较高,且二者之间的比较已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崔柳舒.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83-284

[2]鲁忠洁.师范生实习焦虑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3):118.

[3]赖勇强,江雪玲.学前教育实习生实习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5):38-41.

[4]周萍,张春梅,纪忠红等.护生临床实习中焦虑原因分析及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8-49.

[5]刘宗发,冉汇真,曾云华等.师范院校实习生状态-特质焦虑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48-1151.

篇(3)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039-02

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中职与高职互通,是目前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而推行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学生技能比较扎实,比较符合学前教育行业用人需求。与其他师范生相比,这个群体的师范生思想更具复杂性,他们很大部分因为学业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有偏颇,在心理方面也欠积极,无法继续就读高中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他们在选择读师范时,多受父母左右,非出自内心意愿,对未来职业认识不清楚,更没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思想准备,师德意识模糊,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理想有更高的追求。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师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一段时间来,各地频现幼师虐童案件,幼儿教师的师德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师德水平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教育领域输送幼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师德。然而,很多师范院校忽略职业道德培养,这是造成目前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着特殊性,要使这个群体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符合教师的职业要求,应从他们实际出发,全方位有效地落实师德教育。

一、师德教育与“三观”教育相结合

正确的师德观依赖于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确立。五年制学前教育师范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在14-16周岁之间,他们刚摆脱童年的稚嫩,开始步入人生、社会,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处于经常变换之中,品德观念尚未定型。所以,抓住青少年这一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化,对学生今后良好师德的形成至关重要。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学生的“三观”培养与学生的师德紧密联系起来。五年制的前两年是关键的时间点,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方法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使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师德教育的过程中,要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引导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是非判断力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是在日常的“三观”教育中,要克服师德教育与日常学习相分离的现象,把师德教育渗透到日常学习中。特别是要提高学生对行为规范师范性的认识,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严格要求和养成,充分体现师范生以身立教、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要求。如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有困难的人等,培养师范生爱国、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等精神;在各种集体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等,并让学生明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使师德教育直观化、具体化,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具有师范性的行为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是善于抓住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比照,从学生年龄特点出发,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评判标准,并内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逐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爱学生,以身作则,身正为范的正确职业态度。

二、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相结合

职业教育凸显工学结合,实训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另一重要场所。相对来说,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幼儿园实训的机会比其他学段的要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接受实训基地对他们的技能训练和师德的影响。见实习是师范生以教师的角色进入职业领域的开始,对于还未成年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实训基地是他们最初接触社会的地方。他们对将来职业场景及“教师”这个角色扮演是非常期待和好奇的,因而会很用心去观察、感受实训基地的一切,并表现出该年龄善于模仿的特征,内化成自身的言行和职业道德规范。因此,实训时期,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师范生在师德方面的要求和规范往往会对他们将来从事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德示范性至关重要,特别是实训教师作为最重要、最直观和最有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角色的体验、探索与思考,能够更好地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因此,师德实践与技能实训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良好的师德形成非常重要。

一是要把师德培养纳入见实习的内容。校园双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见实习方案,把学生的师德教育作为与教学技能培养一样重要的内容。同时,要制定具体内容体系,健全评价标准,将师德行为列入对实训学生的考核内容。

二是加强对见实习学生师德规范指导。“教育实践是师德教育固化、深化的重要过程。”而这一实践和技能实训一样都需要教师悉心指导,要引导师范生在实训中践行教师角色、履行教师职责、承担教师义务中去体味师德规范的内涵,在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感受师德的规范。师范生在教师角色实践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对其以后从事教师这一职业至关重要。

三是遴选具有高尚的师德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师范生的实训指导教师。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训指导教师是学生开始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角色的首个对象,实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因此,要重视实训基地教师自身品德对师范生的影响,对实训指导教师的遴选不应仅仅强调教育教学技能,也要强调职业道德。

三、师德课程评价与学生实际操行相结合

师德教育课程是师范院校必修的课程,能使师范生对师德的概念、内涵及要求等从理论层面进行感知。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认为,要加强师德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师范生的一般道德水平、掌握基本的师德规范方面得以提升。但是学习本身就具有隐藏性,道德的行为化才是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年纪尚小,对理论认知较有难度的五年制师范生来说,应加强课程改革,把学生在课堂的理论与实际的行为结合起来,把刻板、没有生命的知识体系转化为生动的、实实在在的行为。而课程评价是检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标尺,那么把师德课程的评价与学生现实行为的评价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则是开设课程之要旨。师范生的道德养成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要通过师德养成的过程评价,不断促进师范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因此,把课程评价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无疑是师德课程建设的着力点。操行评定是对学生的思想及日常行为进行评定的一种形式,这些内容包含在师德的课程评价内容中,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促进师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以一种具体可感的效果来检查学生师德养成及加以有效地引导。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与学前教育紧密结合。2012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幼儿为本,师德为先”的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必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具体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最重要的方面和原则,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行为提供了理论支点。我们要充分依据五年制学生的特点,对这个群体的师德教育进行整体规划,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规范、合作精神等维度进行师德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师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但又有侧重点,从要求的明确到落实及考核评价进行统筹规划。如第一学年重点放在学生的常规强化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第二学年重点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规范等,逐一对师德的内涵体现进行有效落实。在每一阶段的师德教育目标落实中,要通过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表现及效果进行记录、评价,使师德教育不仅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实践性。特别是,操行评定要重视从师范生学习生活的点滴入手,加以具体规范与引导。如:学习常规、生活常规、卫生常规、礼仪要求、与人合作要求等,把这些要求具体化,逐项进行考评,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把学生在课堂习得的对师德理论的感知与现实中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道德行为规范中的作用。

四、师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师德教育首先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或者说是被动教育。五年制师范生入学年龄小,“三观”没有定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成年学生来说更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心身成长规律。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群体的成长特性,致力于建设师德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师范氛围”,大力建设师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

首先,构建以“师德”为精神内涵的校园精神,比如提炼出以“爱、责任”等为主题的校训、校歌、校风等,把师德内涵核心部分以校训、校歌等形式明确界定出来,给学生一个鲜明感知,并在反复吟唱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篇(4)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学原理博士,曾访学德国。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评价。曾主持包括“上海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研究”在内的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发表多篇关于幼儿园质量评价的论文、译文,目前致力于探索评价幼儿学习的方法。

随着国家把满足家长托儿需求、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作为近期幼教工作的首要目标,许多地方开始增建学前教育机构。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难题就是教师的短缺。由于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还未完全成形,地方政府和幼儿园的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初显出三种不同的决策取向:草率应付取向、严格把关取向和持续发展取向。这些取向隐含着哪些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和教师专业素质养成的不同认识?在当前学前教育机构急需扩展、教师招募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实施,如何与“国十条”所强调的,“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相互协调,并在纠正各级决策者的观念和行为上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其他的法令或制度相配合,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十分有限;发挥不同功能定位的教师专业标准要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一、草率应付取向

这种取向在实践中表现出多种形态:不依任何素质标准随意招募人员做幼儿园教师,唯学历标准招募教师,直接让其他类型教育机构的教师转岗做幼儿教师而不加培训,或者只凭申请者短时间内学习几门专业课或象征性地通过几门课的考试即默认其为合格教师,[1]并不规定后续的培训要求。

这种取向背后隐含的是对于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简单化认识。有学者指出,许多地方的决策者仍将幼儿园视为替父母“看孩子”的地方,[2]教师自然被定位为“保姆”,似乎谁都能干。另有一些人认为,学前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向下的延伸:曾在高一级学校任教过的人理所当然地能胜任内容更“简单”的幼儿园教学;有一定学历的人,哪怕未受过幼教专业训练,灌幼儿这“一小杯水”也一定“绰绰有余”。

这些认识与国内外对学前教育功能的定位都是不相符的,学前教育既不是单纯“照看孩子”,也不是小学教学工作的下移,它担负着保障和促进个体最初阶段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要承担起这一职责,幼儿教师就不仅要有一般的文化素养,具有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具体学科的知识能力,而且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征和需求有深刻的把握,具备给予幼儿适度照料的能力,基于恰当的期望而接纳幼儿不成熟表现、与幼儿建立有安全感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辨别幼儿非言语方式表现的学习行为、并加以指导的能力,与家庭密切合作的能力,等等。

未受过幼教专业训练的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揭示了其专业能力的不足,如,嫌幼儿好动、好表达、好提问而认为他们纪律差,要求幼儿长时间静坐;[3]强制幼儿学习不适合其年龄的内容;把幼儿因能力有限的犯错理解成故意捣蛋而严厉惩罚幼儿,等等。这些都有损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甚至可能造成幼儿安全隐患或心理不适应问题。

有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也许考虑到了这些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因此设计了专业课短期培训与考试,但却误认为这种特殊能力能够在短期内通过专业课课堂学习即可形成,这种认识也不得不被列入草率决策的行列。因为所有这些专业能力,均不可能在短期内脱离实践情境而养成,更不可能通过笔试得到切实的考查评价。实际上,对于幼儿行为、需求的非歪曲性理解,需要在长时间接触幼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掌握与幼儿交往规律、指导幼儿学习的恰当行为,也需要通过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在幼儿身上带来的结果而逐渐产生。

这些草率应付的决策,如果没有其他弥补性的政策措施,不仅会损害幼儿的利益,同时也会给那些被招募进来、未做好准备的教师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不利于他们做好迎接新职责的心理准备并寻找到未来专业发展的道路。这种专业认同感的薄弱比起能力上的欠缺,将会给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埋下更为深远的隐患。

检视现有与幼儿教师有关的法规条例,对教师任用的相关规定均缺乏“幼教专业性”。《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幼儿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并符合该规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即“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对幼儿教师基本的、底线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无明确规定。

《教师资格条例》也只是在其第十六条提及“非师范院校毕业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公民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教师资格的,应当进行面试和试讲,考查其教育、教学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这意味着通过面试和试讲即可考查出候选人的专业能力水平,对于补修幼教理论和实习课程也无强制规定。该条例第六条“教师资格条件”中的规定大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执行,即“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该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资格认定需提交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体格检查证明、思想品德和有无犯罪记录的鉴定及证明材料”。可见,除了要求学历和通过考试认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教师资格条例》在“教师资格条件”中并没有明确给出“幼儿教育专业”特殊素质的底线要求。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第八条对“教育、教学能力”也只笼统地界定为“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纵观各地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的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最多以音乐、舞蹈和美术的技能代表其“专业特性”。

在幼儿师范学校专业办学规范还不完备的条件下,“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同等学力”也很难证明候选人受到了“专业的教育”。但在教师资格认定时,毕业证书却还是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地符合标准的认定材料。不仅如此,《教师资格条例》的第五条又给上一级学校教师在幼儿园担任教师开了方便之门:“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是否要对现有法规幼教“专业性”的不足进行弥补,是值得考虑的。而且,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所有有关教师的法律、条例,通常都没有约束或惩戒办园者招募教师的草率行为的条款。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相关条款是否能得到幼儿园注册制度、工作规程等相关法规的认可,是否能得到广大家长和教育行政干部的理解和拥护,决定了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发挥规范教师队伍建设决策行为的作用,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避免成为“一纸空文”。

二、严格把关取向

与前一取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表现出“严格把关”的取向。他们在认定幼儿教师资格时,不唯学历是举,严格按照相关的条例规定,在教师资格考试的设计中既包括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的专业考试,还规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非学前专业师范毕业生以及在职前培养中缺少实践环节的师范毕业生,都要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这种测试通常包括写书面教案、试讲(或说课)以及面试,考查候选人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教育素质”,并且与其他级别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相区别,特别要求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加试音乐、美术和舞蹈3项。

在一些幼儿教师编制紧张的地区,还在资格考试之外出现了竞争性的“编制考试”,即使对于幼师专业毕业生或接受过较长时间专业培训的人也不能“免试准入”,实可谓“严把入口关”。

这些决策者在招募教师时的严谨负责态度虽值得钦佩,但教师资格制度建立的初衷,就是在保障教师质量的同时,将教师招募的范围扩展到幼师专业毕业生之外的其他专业人员中。而在当前幼儿教师待遇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这一行业似乎还无法吸引较多素质全面的外专业优秀人才踊跃参加幼儿教师入职资格考试。如何设计资格考试,才能不阻挡专业认同程度高、可能在幼儿教师职业道路上有所发展、只是目前素质尚不全面的人进入幼教行业,不影响幼教行业吸纳人才的开放性,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方面,尽管前文笔者强调了“幼教专业素质”在教师资格认定中的必要性,但也不可走到另一极端,在职业门槛处即对候选人的这方面素质“高标准、严要求”。人们必须意识到,对教师队伍素质的高期望需要时间和不懈的努力才能达成。另一方面,尽管前文批评了幼儿教师任用中忽视“专业素质”的倾向,但也不可就此认为正规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的候选人一定在所有素质方面都高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毕竟专业的幼儿教师除了需要本专业的素养,还需要较高水平的一般文化素养和专门学科素养。因此,人们没有必要在“高学历”与“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之间作孰优孰劣的简单比较,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

况且,仅仅1~2小时的书写教案、试讲和面试,不可能准确评价候选人是否真正有“爱心、耐心,善于与幼儿沟通”,从而把“热爱这一岗位、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拔到幼教队伍中来”。[4]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资格考试中所规定的统一的、单一的标准、程序和量规,很难对教师的资质和发展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评定”,[5]还容易引起人们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产生不恰当的低估。如果仅凭把教师资格考试设计得“滴水不漏”“严把入口关”,来指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借此一劳永逸地完成建设师资队伍的任务,恐怕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求全责备而阻挡了一批有专业发展潜力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教师队伍中“资格证”拥有率高而简单地认为完成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

针对这一倾向,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应考虑为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设计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定提供相关指导,为他们指出各类候选人在各方面素质上所需要的“底线标准”,或者不同类型的候选人在其未受充分培训的那方面的“底线”素质,有效地避免“人才流失”。而确定“底线”素质的参照系,应是保障幼儿的安全、健康以及人格受到尊重,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不受到损害,候选人必须在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方面能够做到这一点。

同时,标准还要另列“高素质幼儿教师的标准”,以引导各地的决策者意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远不是像招聘有资格证的教师那么简单。

三、持续发展取向

从某些地方政府设计的转岗教师培训方案和某些接纳转岗教师或非幼教专业毕业生的幼儿园园长那里,人们可以看到这种决策取向。他们并不绝对地反对哪一渠道来的候选人,但也认真对待候选人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并非通过一次性的选拔或短训来草率地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认真对待”体现出一种推进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取向,表现为:认真评估这些新手素质结构中的长处与不足,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对新工作的不适应之处,帮助他们寻找未来专业发展的方向、规划专业发展的步骤;用接纳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这些非科班出身的新手,创设一个互助的人际氛围,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更容易与有经验的成熟教师进行交流,并给他们更长的时间从实践中学习和适应,不断观摩、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积累实践知识,在与群体的分工合作中弥补教师某方面能力的欠缺;在幼儿园中形成研讨真实问题和困难的日常机制和开放氛围,鼓励大家平等参与;鼓励他们不断从与幼儿的成功互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形成更稳定的专业认同感。[6]

这种取向与当前关于教师知识的新理解不谋而合。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他们的知识形成和发展与学生、学校、社会、文化传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实践知识往往是在行业圈中通过社会互动建构起来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资格制度,而且需要更加贴近教师实践的切实可行的支持系统和辅助措施”[7]。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在解决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时,决策者应该着眼于长远、综合地设计政策。首先,在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中既包含一些底线素质要求,也包含更长时间有指导的实习期,让候选人有更长的时间去展现自己真实的专业资质和实践能力,然后再对是否赋予其合格教师的资格作出公正的评判。其次,改革幼儿教师配备的相关政策和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支持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在这方面,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在新手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划定上,应随着其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扩展;在新手较多的幼儿园,适当降低生师比和班级人数,在新手教师的工作量分配上,应确保其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反思;在教师工作组合的安排上,鼓励教师团队合作,通过合作互补、扬长避短,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质量。最后,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应该能满足不同素质背景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教师在幼儿园工作情境中的研讨和反思,并促进不同幼儿园之间的业务交流。

在这方面,教师专业标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为被称为“专业成长的第三条路径”[8]的“教师自我评价”提供支持,也为教师团体反思提供共同的平台。有些地区已经通过编制“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在这方面作了尝试,[9]通过一些表现性指标和标准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必须注意的是,试图发挥这种作用的专业标准,不宜以硬性规定的法令式形式出现,更不宜简单地根据教师是否表现出标准所列的行为来考核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是形成行业遵循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规定动作”。毕竟,幼儿教师的工作远比践行标准复杂得多,人们所期待的教师队伍是有智慧、有判断力的。因此,国家在制定专业标准时,要努力帮助教师在专业标准、标准背后与儿童发展有关系的原理、教师和同事在现实中的行为现象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使标准成为形成教师智慧的桥梁,而不是束缚教师手脚的绳索;同时必须立场鲜明地向运用者说明专业标准的用途。

参考文献:

[1]樊未晨,等.政府担责 幼儿园之梦就能圆?比钱更重要的是儿童教育观[N].中国青年报,2010-03-25.

[2]林文龙,郭少峰.七百中小学老师转岗幼儿园[N].新京报,2011-02-26.

[3]于红伟,王跃刚.当小学转岗教师进入幼儿园[J].学前教育(幼教版),2006(4).

[4]中国政府网.国务委员刘延东就发展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三点意见[EB/OL].省略/wszb/zhibo419/content_1757325.htm,2010-12-01.

[5]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6]张士文.农村中心园转岗教师的指导[J].学前教育(幼教版),2010(5).

[7]陈向明.教师资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8]郑友训.第三条路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