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08:05: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万能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中职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49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Electronic Component Basic Application" Training Course
ZHAO Pinzhu
(Fuzhou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zhou, Fujian 350011)
Abstract "Flipped classroom" is a new teaching model, in particular to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vocational training cours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n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in electronic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unique "flip the classroom" to apply the new model, and presents flipped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源自美国,授课教师改变“课堂讲授,学生课后作业”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活动,即学生通过课前观看视频,利用互联网丰富资源针对性地完成课前任务;在课堂上开展协作学习、实践操作、完成任务、多元评价的主体学习活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电子类职业技能实训课,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欢迎。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重新建构,提出了“课下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教学过程强调“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教师不是课堂绝对的主角,更多地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表1是翻转课堂教学转成与现行教学模式的区别对比表。
现行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听讲、下课完成作业。尽管在中职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也注重加入案例、实践等环节,但由于教师在授课中讲授知识占据大量时间,难以强化技能操作和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方张龙名师工作室资源,在学校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实践及推广。笔者在电子技能实训课“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课程中,结合现行教学模式运用翻转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1 电子技能实训课程现行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点
由于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在中职学生中更侧重其知识的实践特性,所以在运用翻转课堂中,在课前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讲授材料在按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知识的前期储备,课堂上侧重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通过交流了解各层次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内化建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因此,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电子技能实训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核心是课中问题探究和实训操作,将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课前学习,而技能实践探究将有更多的时间交给师生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 电子技能实践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2.1 电子技能实训翻转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
为更好实施项目翻转教学模式,笔者在实施前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笔者任教班级为二年级(04)班,为便于交流建立班级翻转课堂QQ群和微信群,借助学校的电子电工类教学信息化平台并提前上传教学资源,同时设计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思考题及练习题公布在网络群上,请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选择提交(鼓励多项提交)。
图1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结合点
2.2 电子技能实训翻转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下面以“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的实训项目“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为例,简要介绍笔者在“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课中的应用。
(1)教材分析。“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是电子技能实训项目中一门实训课,动手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在万能板上布局及电路的安装工艺是本课程的重点,学生对于其电路原理的理解及安装工艺的熟练掌握是课程的关键之一。若利用现行教学法,教师上课的大量时间将消耗在电路原理、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工作过程及检测元器件及设计图纸的知识讲授中,而且学生对此极难接受,知识内化理解消化水平低,而翻转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前教师团队制作的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原理动画视频及电路工作过程视频检测,检测元器件视频,设计图纸视频等基础知识全部制作视频并上传网络,提供学生课前学习。因此笔者制作了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原理、工作过程、检测方法及设计图纸方法的动画视频挂在网上以便学生学习,学生课前利用手机或电脑登录网络自主学习。
(2)教学目标分析。在讲授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课程时,教学任务是掌握多谐振荡闪烁电路的结构特点、工作过程、主要元器件名称、作用。
在课程知识层面目标上能掌握并理解电路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技能层面目标上掌握使用万用表、检测各种元器件,掌握在万能板上安装多谐振荡闪烁灯电路的规范工艺和方法,并有能力检查电路故障和排除故障。
(3)生情分析。电子类中职学生对理论知识接受度比较排斥,学生对感性的仿真动画和互联网视频比较感兴趣,而翻转课堂中制作的上述动画视频可以很好地弥补中职学生缺憾学生课前观看动画视频吸收效果较好。
2.3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评价
教学流程设计:在本课程设计中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分别实现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和知识提升,教学流程见表2所示。
3 实训课运用翻转课堂的评析、思考
3.1 案例评析
(1)课前(知识传授)。课前预习是实现翻转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现行教学模式中并不非常重视课前预习,知识传授主要是在课堂讲授实现。在中职电子技能实训课采用翻转课堂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原理、工作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在实施该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制作了共计长达二十分钟的五个学习子项目的视频及动画并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提出基础性和拓展性的问题。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翻转课堂中课前学习使学生可以根据网络工具进行前期学习,学生可以自己掌握观看视频的节奏,也可以选择快进、倒退,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同学交流沟通,并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
(2)课中(知识内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通过网上观看视频基本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通过网络交流浏览课前学生学习的结果,并针对学生学习产生的问题,提前设计好上课环节,使学生在课堂上内化知识。
首先在课堂上展示形象的熊猫眨眼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并对网络上课前学习情况进行点评,对该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说明,在课堂上教师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小组合作、讨论,体现职教特色的“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特色,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项目完成中。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起到引领、组织、巡视、解惑的作用,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特别适合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特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参与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课堂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实现课中知识的内化提升。
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生上课期间借助学校平板电脑等先进教学工具登录信息化教学平台,登录、记录并归纳总结填写、提交《学习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做简短总结和评价。
(3)课后(知识提升)。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课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将学生制作完成的多谐振荡闪烁灯作品收集整理上传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可登入随时查阅。使得课前、课中、课后联成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2 实施中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调查
笔者在任教三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班级做了一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学生人数128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3.3 中职翻转课堂结构创新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Robert Talbert教授,经多年翻转课堂应用总结了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图如图2所示:
图2 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型图
基于上述结构模型,笔者在中职学校长期教学过程中,得益于所在学校对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视,基于中职教育和学生特点,通过翻转课堂的实际教学反思,总结归纳出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如图3所示。
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支撑下实施翻转课堂,将中职电子技能实践性课程相关教学目标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连接一起,有效地针对中职学生实际情况,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中职开展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施翻转课堂中,看似教师上课更轻松,让学生成为主体,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引导能力、管理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方能较好地实施翻转课堂。(2)学生课前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高。在翻转课堂实施的重要前提是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但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课前学习不到位、导致翻转课堂不能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生情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不同层次的课前线下学习,通过各种激励措施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3)学校提供信息化平台的技术保障得益于笔者所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立,学习项目资源库的充实,让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登录网络让翻转课堂真正翻转。因此教师要能顺利在课堂上实施翻转课堂,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真正建立是保障。
综上所述,中职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有效模式,该模式并不复杂,学生也易接受,是一种适合中职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的多元智能复合型人才做出尝试。
参考文献
[1] 张跃国,张渝江“翻转”课堂――“透视”[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经过三年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现在踏身于实践当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这三个星期的实习中,主要是:(一)、发动机曲柄连杆的检修,(二)、发动机钢体组件的装配检修与调整,(三)、发动机汽缸盖及气门组零件的检修,(四)、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修与调整,(五)、变速器第一、第二轴组件的拆检,(六)、变速器壳体的检修,(七)、鼓式车轮制动器的检修,(八),盘式制动器的检修,(九)、轿车操纵机构的检修与调整,(十)、前轮前束的检查与调整,(十一)、交流发电机的检修,(十二)、起动机的检修,(十三)、ABS、汽车防盗系统的检修,(十四)、柴油发动机废气排放的检测,在这三个星期的实习中,共做了这十四个实验项目。
了解了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拆装操作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要求,能够使用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量具,并具备汽车拆装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典型总成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让我对汽车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了解并得到岗位的基本训练,为缩短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打下基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了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目的。
在此次实训周内,严格按照老师的给我们的安排与计划,老师每天安排的任务,此次实训中,我不仅掌握了汽车构造的基本组成和相关知识,而且也意识到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团结协作,以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并且要学会对已学过的知识和工程文件记录要及时的反省和总结,从而实现知识的根深蒂固!在做活塞环的检修过程
活塞环的弹力检验:活塞环的弹力是保证气缸密封性的条件之一。
漏光检验
为了保证活塞环的密封作用,要求活塞环的外表面处处与气缸壁贴合。漏光度过大,活塞环局部接触面积小,易造成漏气和机油上窜。在选配活塞时,最好进行漏光度的检查。
漏光度的简易检查方法:将活塞环平放在气缸内,在活塞环一边放一个灯泡,上面放一块盖板盖住活塞环的内圈,观察活塞环与缸壁之间的漏光缝隙。
要求:在活塞环开口端左右30°范围内不允许有漏光点存在,在同一个活塞环上漏光不应多于两处,其他部位每处的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不得超过25°,同一活塞环上漏光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总和不得超过45°,漏光处的缝隙应不大于0.03mm。检查活塞环与活塞的侧隙
侧隙是指活塞环与活塞环槽上、下平面间的间隙。侧隙过大,将影响活塞环的密封作用,过小则可能卡死在环槽内,造成拉缸事故。
在做气缸磨损的检修
用量缸表测量气缸圆度误差时,在同一横截面内,在平行于曲轴轴线方向和垂直于曲轴轴线方向的两个方位进行测量,测得直径差之半即为该截面的圆度误差。
沿气缸轴线方向测得上、中、下三个截面,上面相当于活塞的上止点,第一道活塞环相对应得气缸处,中间取气缸中部,下面取活塞下止点时最后一道活塞环所对的气缸位置,测得的最大圆度误差就为该气缸的圆度误差。测量气缸圆柱度误差时一般在活塞行程内一股上去上中下三个部分如图24所示,气缸的各个方向测量找出缸的磨损最大值。气缸磨损最大直径与活塞下止点时活塞环运动区域以外,即距离气缸套10MM范围内的气缸最小内径差值的一半,就是气缸的最大圆柱度。即发动机的排量也是根据这个计算获得。
拆卸零件时,先考好零件原始的方向和位置后再拆卸,必要时,做好记录,拆下得零件要按拆卸先后顺序,分部位排放整齐,必要时,可用线或者铁丝将零件按顺序串起来,齿轮可按原来的方向和位置套在轴上,以防装错或漏装。操纵机构的检查与调整1.从动盘的检修
1)检查时用小锤敲击摩擦片,若声音沙哑,则说明铆钉或更换铆钉即可。
2)从动盘表面存在烧焦、油污、开裂且减振器弹簧折断时,应更换新片。对有严重油污的,还应检查曲轴后油封与变速器一轴的密封情况。
在检修ABS、汽车防盗系统时,检测汽车防盗系统的自我诊断功能,分为进入界面,查询汽车型号,进入汽车车辆,进入发动机系统,防盗系统,在进入防盗系统之前,要把点火钥匙打到NO位置,这样才能检测出故障代码。
与人沟通,这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能力,我们要学会善于与人沟通。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主动地与维修厂的员工进行交流,不懂就问,有时也会聊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使我们在这三周里相处得很好,厂里员工也很乐意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让我们学到不少书本上没有的东西。由此,我明白了,在与他人的沟通之中我们要保持主动、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CRM;实训教学;4+1教学模块;三阶段教学模式
一、CRM的概念及其实训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CRM的概念
CRM即客户关系管理,它由美国公司Gartner Group于1997年提出,其含义即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提高企业与客户交流的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CRM首先是一种管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的客户(包括最终客户、分销商和合作伙伴)作为企业的首要资源,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满足客户的需要。它要求企业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其次,CRM还是一种管理软件和技术,该软件为实现CRM核心理念提供数据支撑,其将企业的管理活动与各种信息技术如数据挖掘、数据仓库、一对一营销、销售自动化等密切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企业销售自动化、服务自动化以及营销决策提供支持。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
(二)CRM实训教学的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企业的核心已经从产品向顾客慢慢过渡,顾客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顾客让渡价值等于顾客总价值减去顾客总成本,为了实现顾客让渡价值的最大化,企业竭力做到减少顾客总成本。而CRM系统就能够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能够对市场活动进行规划、评估,对整个活动进行360度的透视,能够对各种销售活动进行追踪。系统用户可不受地域限制,随时访问企业的业务处理系统,获得客户信息,拥有对市场活动、销售活动的分析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提供成本、利润、生产率、风险率等信息,并对客户、产品、职能部门、地理区域等进行多维分析。上面的所有功能都是围绕客户展开的。对于企业而言,使用CRM有助于提升企业业绩。
近年,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是看重学历的高低;二是偏好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三是关注专业匹配度,尤其是看重学生在校期间所修科目的应用性。因此,针对经济管理类,尤其是市场营销类的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客户关系管理(CRM)实训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使用CRM软件的企业的工作环境。
二、CRM实验课程的任务和教学框架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CRM在企业中的位置以及具体应用流程,并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将观念定位在“客户价值”上面。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方法,熟练操作企业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平台。进而依次掌握客户信息收集、管理,并分析利用这些市场线索,为下一阶段营销人员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做出准备。
该课程的教学框架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工作主要有三大部分的学习:客户获取、客户保有以及客户价值提升。三者的关系是逻辑递进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工作的继续和深化。同时,三者的工作也分别在企业的市场部门、销售部门和服务部门流转。具体如图2.1所示:
三、CRM实验课程的4+1教学模块
本文以用友CRM软件为例,说明该实训课程的教学安排。用友CRM软件采用Java开发,支持跨平台的应用。用友CRM软件的功能包括基础管理、客户管理、市场管理、销售管理、服务管理、客户自助和系统管理这7个方面。
4+1模块指的是四大教学模块加上作为管理者必备的分析技能模块的学习。
(一)基础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根据实际的教学课时数以及教学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实验: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客户信息管理与分配和联系人信息管理与分配。
这一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以系统管理员、销售员和系统经理的不同身份查看CRM模块和KEY模块的所有功能结构。以系统管理员设置个性桌面,增减部门、机构、角色和人员、设置权限等操作;以市场人员和销售员身份对线索和客户的信息查看和一般操作。
(二)市场部模块
根据实际教学时数与教学要求,在这一模块中,用友CRM软件设计的教学实验有:线索管理与转化、会议营销活动管理、现场活动管理、网站营销活动管理和竞争管理。
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市场中的目标客户群体。针对获取客户的信息(线索),利用市场手段将潜在客户运作转化成机会客户,最终发展成为现实客户。而这一过程中,主要由采用用友CRM软件的企业的市场部门完成。教学过程中,会议营销活动管理这一实验是该模块的重点和难点模块,将该模块讲解并使学生熟练操作,决定着现场活动管理和网站营销活动管理这两个实验的顺利学习。基本上,上述三个实验的操作过程都是相同的。
(三)营销部模块
用友CRM软件在这一模块的教学实验分别有:销售计划与分析、销售机会管理、销售预期、报价管理和订单管理五个实验。
该模块中,销售机会管理和订单管理是重点和难点。销售机会管理与接下来的销售预期和报价管理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操作步骤基本相同,都需要对“项目销售”阶段进行升迁操作,才能完整掌握整个项目推进工作训练。订单管理操作过程需要对订单项目进行升迁操作。可以说,营销模块需要学生掌握作为一名营销人员如何对自己的销售项目一步步推进,最终成功拿到订单,并针对订单进行后台跟进工作,这一过程中,运用到CRM软件来对这些工作进行业务信息的存档。以便于公司掌握客户合作的具体而重要的信息。
(四)服务部模块
这一模块需要学习的实验有服务请求管理、服务计划去管理、服务队列管理以及服务工单管理。服务部门的意义在于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将交易客户提升成为对公司业绩用贡献的忠诚客户,即价值客户。
这一模块的教学重点在服务请求管理实验上,后面的三个实验是与这一实验一脉相承的。学习好了该实验,后三个实验的操作将会非常顺利。学习内容主要以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主管和普通作息的身份对服务计划、队列、请求和工单进行增删,修改和分配等操作。
(五)其他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有两个实验,客户调查实验和万能报表分析实验。客户调查实验的操作重点在于对客户进行调查问卷的增删和修改等操作。目的是收集有用的市场信息。万能报表分析实验主要以CEO 身份,了解管理驾驶舱、员工分析、产品分析、竞争分析、计划分析;以admin 身份,了解客户分析、市场活动分析、销售分析、服务分析、自定义分析。目的在于对信息和数据的分析,从而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
四、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使用三阶段模式教学效果比较良好。
(一)阶段一——学生探索阶段
该阶段,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任务,给出目标。然后,对实验大概操作进行介绍。最后,让学生自行操作。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一方面会积极性解决,另一方面,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会深刻的掌握这些知识。
(二)阶段二——教师引导阶段
当教师与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交流后,会将一些共性的问题总结出来,特别拿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即总结问题。然后,再次要求学生们进行再操作。这样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知识和操作的学习,另一方面,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能动性。
(三)阶段三——学以致用阶段
该阶段属于实训课的举一反三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可以自行添加试验信息,进行CRM的灵活运用。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考核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作为有过CRM实训教学的教师,总结经验,认为将考核方式分为课堂学习状况和实训报告很有必要。课堂学习部分应该包括出席情况,课堂学习积极性等内容;实训报告内容中要求图文并茂,将自己操作完成的实验截图放入报告中,并加以说明。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CRM软件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邵兵家.客户关系管理(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吴慧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1.12
1、理论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笔者认为教学中关键要上好第一节课。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个好的开头会为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所以在课程导入时应能使学生很快接受并且领会。在课程的处理上我先从学生曾接触过的实习——车床开始。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用到哪些“物品”,学生很自然讲到:车床、车刀、工件夹紧时用三爪卡盘、量具等。由此,我就很自然引出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定义,即:在机械加工中,对机械零件进行加工所必须用到的装置都属于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学生也由此也很快心领神会,接受新课程的概念,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教学完整体系模式
所用教材主要介绍工、夹具、刀具与量具,机械加工工艺装备是包含机械加工中的所有设备,在所选教材中没有涉及到加床,通过对学生了解在前面所学课程中没有系统学习过机床的相关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从机床的特点、加工范围讲到所有工夹具与刀具、量具。例如:在讲铣削用的工、夹具时,由于学生未接触过铣床的有关知识,如果直接照本宣科进行教学学生会一头雾水,不知我所云,因此应首先介绍铣床的结构特点类型以及加工范围。在讲到立铣头时,学生很容易理解了立铣头“安装于卧式铣床的主轴端,使卧式铣床起立式铣床的作用,从而扩大了卧式铣床的加工范围”这句话的含义。在教学中更注重使所授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是有较大难度的课程,容易出现两种极端:程度高一点的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便“死记硬背”;程度低一点的学生,一旦无法战胜困难,就会放弃学习以致产生厌学情绪。我校机电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同时针对学生理论水平比较薄弱,本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课程学生学得不够扎实,加上基本的机械常识不够完善等情况,教学中应首先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为难情绪。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对所开设的课程相对简化。比如:在夹紧力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确定的教学中,重点介绍夹紧力的方向与作用点的确定及应用,其大小分析上一带而过,结论性的东西让学生掌握,如斜锲夹紧机构的锁紧条件。
4、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是介绍机械生产中常用装备的原理与应用,这决定了其示意图多,内容抽象的特点。所以课程的实施上将采用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手段;另外,还安排了两次实训课。多媒体形象化教学。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录像等多种媒体有机会地组织在一起,替代传统的粉笔、挂图、幻灯片等。形象生动、直观易懂、方便快捷。能够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形象的揭示了复杂的机械制造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许多教学中难以讲解而又必须理解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5、重视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地参观、实习、实验等。根据授课内容,将学生带到实习工场,组织学生参观,参观前应布置预习,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参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机床主体结构、主要部件及作用、传统系统、刀具、夹具等,并边操作边讲解,提高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问题。参观后进行总结。实习的内容有车、铣、磨、钻等工种,训练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的自觉性,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机加工过程概念,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也能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一般安排两次的实验,实验内容为:F11125A型万能分度盘的与框式水平仪的使用。通过对F11125A型万能分度盘的实验使学生熟悉F11125A型万能分度头的结构原理,掌握F11125A型万能分度头的分度原理及应用。通过对框式水平仪使用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的框式水平仪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知识; 技能; 教学; 实训
一、研究背景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是电气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类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电子技术知识遍及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应用非常广泛,学好这个门课,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有非常大的好处,但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而这门课程本身相对其他课程比较抽象,且实践性强,应用庞杂,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困难大,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都陷入双难困境。针对这样的现状,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经历,对中职学生学习学习现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究“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断地实践与总结,旨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推进职业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提供教学实践参考。
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深刻认识到目前中职专业课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中职入学门槛低,学生素质低,教学难度加大。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现老龄化趋势,全国各地初中应届毕业生数量正在逐年锐减,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各重点高中都在尽其所能地逐年扩大招生规模,致使职中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也不得不将入学分数线一降再降,使中职招进来的学生质量越来越低。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差,缺乏学习动力,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成为我们职教人,特别是教学一线的教师最大的难题。尽管如此,由于其年龄特点,他们都有好奇心较强,不善动脑,极愿动手的优势,如果教师在这方面加以利用,就可能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2)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单一,教育观念陈旧。相当部分中职学校没有电子阅览室,没有数量足够的专业图书资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更没有足够的专业实训设备;再次,学校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部分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从事教学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教学方式单一。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仍然习惯于课程讲授法:先讲述理论概念,再说明其应用,举例是为理论服务,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系统化,完整性,过于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性。其最大的弊病是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基础极差的中职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很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怕学的情绪,兴趣丧失,意志力减退,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十分有害。部分教师未能真正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我认为这些都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如果我们能彻底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有趣、愿学、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情境中,将能在很大程度上破解教学难的困镜。
由于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存在致命缺点,不适应职业教育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出贯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与之相应教学模式改革提出“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以实践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先实践后理论,先感性后理性,把职业实践活动作为学习起点,用项目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项目任务完成时,一般要完成一个功能相对独立的产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某个实例为先导,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进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学或者做掌握学习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两者都强调以实践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能把这两种相似教学法有机融合起来,把《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的教学内容涵盖在若干个实训项目中,把每一个项目中涉及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用任务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个任务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从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在中职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尝试阶段,缺乏足够的圆满的实践案例,这次教学方法探究,对本校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中职学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个人的努力。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
为了改变以前的教学现状,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2011年开始,我校的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组长的带领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学习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最后决定在这门课教学中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边实践边总结,为这种教学方法设计出了适合中职学校电气类专业课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以项目为统领,以实践为载体,将这门课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分散到几个典型的实训项目中,每个实训项目可设计若干个实训任务来完成。从而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边做边学,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1.实训项目的设计原则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知识技能:(1)常见的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2)常用工具、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3)典型单元电路原理分析、应用。(4)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分析、维修等。选择的实训项目要能够涵盖所教的知识技能,且要尊重学生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加知识点,从而使学生掌握较全面的知识技能。例如在模拟电路部分,我们根据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教学大纲,尝试着将模拟电路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散到6个实训项目中进行。如把二极管及直流稳压电源的相关知识技能囊括在“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中;把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的相关知识技能放在“简易助听器的制作”中等等。这样在教学中就彻底改变了原来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为先实践后理论的模式。
2.教学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关键是项目任务的设计。项目任务的完成过程要能体现教学目标对知识技能的要求。首先要正确理解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关系。教学目标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能力的要求,是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通过具体的任务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确定了总体教学目标后,再把总体目标细分成若干小目标,并把每个小目标细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任务的展示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落到具体的某一点上,且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由于任务是由学生完成的,所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任务,并将总体目标层次化。下面以教材第五章晶闸管及其应用为例,来简述怎样设计教学任务:
实训项目设计:制作台灯调光电路
(1)分析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在学习晶闸管及其应用知识之前,已初步掌握了电位、交流电等概念,掌握了一些元器件的知识,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且掌握了一定的焊接技术。测量工具学过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也学习了示波器的一些测量功能。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知识。这一章涉及到的新元器件就是单向晶闸管和单结晶体管。单向晶闸管和单结晶体管的检测是重点。知识方面,理解台灯调光电路的工作原理是重点,而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工作原理是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总目标:根据给定的电路原理图及元器件参数制作台灯调光电路,同时掌握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任务。蒋总目标分成小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再将小目标细化为任务。
a.知识目标:
任务1:了解单向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特性
任务2:了解单向晶闸管管的主要参数
任务3:了解单结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特性和主要参数。
任务3:了解单向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任务4:理解单结晶体管自激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b.技能目标:
任务1: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主要有单向晶闸管极性判别及质量检测和单结晶体管极性判别。
任务2:根据电路原理图,用万能电路板搭接电路。
任务3:检查后通电,顺时针旋动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出灯泡两端的电压。
任务4:调节电位器,当灯泡亮度适度时,用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发射极、晶闸管控制极、灯泡两端的波形并描画出来。
任务5:看懂台灯调光电路原理图。
任务6:台灯调光电路常见故障分析。
3.教学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引起兴趣,明确目标,提出任务。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用最短时间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情景创设要突出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和冲动,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当众多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后,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我们可依据教学实际内容,灵活选用生活实例引入法、实验演示引入法、设问引疑引入法、作品展示引入法等进行教学导入。对于有声光电刺激的趣味性强的实训项目,教师最好在上课前就把实训作品做出来,上课时拿出来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后觉得有趣,可仿照老师的作品自己做出来,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冲动。对于有些演示较复杂,且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的项目,如直流稳压电源制作项目,我们可突出它的实用性来激发学生兴趣。上课时可以拿些手机充电器、笔记本电脑适配器,打开外壳展示给学生,或者用多媒体手段,把常见常用的电源显示在显示屏上,学生看后觉得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很有用,电路并不复杂,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出来,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冲动。当我们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冲动调动到最高点时,在学生知道学习目标和实训任务时,也不会产生为难情绪,乐于接受,这就为下一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创设情境不只用在课堂教学的开始,在执行每一个任务前都可以用,这样让学生始终在兴奋和求知冲动下学习、探索、实践,其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2)分析任务,共同探讨发现问题。教学中要始终以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把职业实践活动作为学习起点,以项目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让学生先实践后理论,先感性后理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探讨理论知识,带着问题学理论,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才愿学乐学,从而跨越厌学怕学的心理障碍。又例如我们在第五章晶闸管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让学生明确实践的各个任务。教师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引完成任务的途径。对照电路图,根据元器件清单分发元器件,让学生先检测相关元器件。对于以前学过的元器件,让学生自己检测相互交流,教师适时指导。对于没学过的元器件如单向晶闸管则需要教师手把手地教,在教单向晶闸管的检测时顺便把单向晶闸管的结构、工作特性等理论知识穿插其中(学生不但知道怎样检测,还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实践中怎么用)。在教单结晶体管的检测时,把它的结构也顺便让学生知道。接着让学生在万能线路板上连接电路,电路连接好后,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后通电。旋动电位器旋钮,看到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用万用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发现电压变化(发现问题),再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发现不是正弦波,产生好奇心,迫切想知道原因,产生求知冲动)。
(3)针对问题主动探究,完成任务。在有了上面这些感性认识后,教师再让学生用示波器观察单结晶体管发射极、晶闸管的控制极、灯泡两端、桥式整流输出端波形,然后再学习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就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接受,回过头来再看电路原理图,理解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就显得轻而易举。在对电路的测量中,可能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零;灯的亮度不能调节(太亮或者太暗);灯泡两端电压调节范围差别太大等现象,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指点。对于学生在产品装配中没有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提出来,让学生共同分析回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借助电子仿真软件,如改变电路参数,有意设置一些电路故障,用示波器观察电路波形的变化等,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找出故障原因,这样就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4)作品展示,客观评估。作品完成后进行展示、交流,教师给出评价标准,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给每一位同学一个评价分值,肯定成绩,提出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评价标准也要根据实训内容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来确定,能够比较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4.研究过程的反思
(1)对于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求全责备。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是以实践为中心,理论服务于实践需要,如果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势必冲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陷入学科本位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例如我们在晶闸管及其应用这一章的教学中,实训过程用到的只是单向晶闸管的调光原理,其他应用如单向晶闸管的可控整流电路可点到为止,也可以开辟第二课堂,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看书或网上学习获取相关知识。另外,有些技能是需要不断强化的职业技能,例如示波器的使用等,它的功能按钮很多,在第一次使用时,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功能都一次让学生掌握,而是用到那种功能就教那种功能,其他功能在以后的项目实训中用到时再逐渐补充。如果我们一次全部把它的功能教完,就要准备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让学生练习测量,由于学生知识基础有限,好多功能测试理解不了,因此也不可能掌握,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效果。(这样的方法其实是走回了原来教学模式的老路,我们应当摒弃的)
(2)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破解教学难的困境。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内容上要让学生觉得学的知识有用,愿意学,喜欢学,有兴趣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易也难,若有了兴趣,难也易。经过接近半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感到《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课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值得推广。
(3)这种教学法对教师恰当地把握课堂教学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小组或个人,项目制作的过程非常顺利,几乎没有出现问题。但有些却磕磕绊绊,出现的问题较多,问题的解决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如采取集体讨论分析或者实行组间交流、个人间交流探讨或者教师个别指导的方式予以解决。总之在教师预定的时间内,既要保证进展顺利的小组或个人有事可做,积极探索,也要让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学生都有充分的研究探讨时间,并按时完成任务。
(4)这种以实践为中心,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同时扮演多重身份,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服务者和评价者。怎样做到多重身份同时兼顾、互不影响,还需要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如在参与到某组讨论时,怎样兼顾到对其他组的评价考核等问题,笔者提出在课堂上可否由两个或者三个老师共同配合、相互协作来完成一个项目的教学。
(5)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它只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理论课,并且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实践性不强的理论课则不适宜用这种教学方法。
(6)教学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尝试。
为了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改变以前的教学现状,学校增建了电子仿真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鼓励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手段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把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引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管理方面,为了保证项目教学的连贯和完整性,专业课采用两节课或四节课连起来上,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时间。电子仿真实验室和电子装配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电路原理的实验探索、电路设计发明、电子小制作等。另外,学校在每期都要安排一到两次电子装配与调试技能大赛,激励学生学技能学知识。
六、结束语
1.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知识点用项目来引领,用任务的形式来体现,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空前高涨。教学环节符合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了。
2.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成员之间讨论分析、交流合作。这样一项任务的完成,既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有意识的整合运用,也是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构建,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之间沟通合作的能力,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伍湘彬.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张金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页制作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职业教育改革,2013.2
[6] 孙陈英、江嘉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电子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中国西部科技2011第21期
关键词:四步教学法 极限配合 技术测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8-02
四步教学法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指学生在教师示范指导下,掌握规范的操作动作要领,练就基本的专业技能。特别强调,采用四步教学法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四步教学法的最突出的优点是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直接进行动手操作,全程参与、领悟、体验专业课中最基本的技能操作要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包括测量和检验两部分内容,测量方法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面就以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为例,来具体说一下“四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 知识准备阶段
1.1使学生了解游标卡尺的结构。
1.2分类、刻线原理及读数步骤
其中 b=(n-1)xa/n; i=a-b.
1.3读数步骤
A、先读整数――看游标零线的左边,尺身上最靠近的一条刻线的数值,读出被测尺寸的整数部分;
B、再读小数――看游标零线的右边,数出游标第几条刻线与尺身的数值刻线对齐,读出被测尺寸的小数部分(即游标读数值乘其对齐刻线的顺序数);
C、得出被测尺寸――把上面两次读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就是卡尺的所测尺寸。
2 示范讲解阶段
游标卡尺可以适用于测量零件的的内、外尺寸(长度、宽度、厚度、内径和外径),孔距,高度和深度等,下面老师用游标卡尺测量具体的零件,在测量过程中,向学生讲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操作要领。
3 学生参与操作阶段
把游标卡尺和零件发放给每个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量,并把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处理。如下图所示:(a)为零件图;(b)为实体图。
4 实践总结阶段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操作方法,总结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掌握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总结出在使用游标卡尺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游标卡尺是比较精密的测量工具,要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或跌落地下。使用时不要用来测量粗糙的物体,以免损坏量爪,不用时应置于干燥地方防止锈蚀。
(2)测量时,应先拧松紧固螺钉,移动游标不能用力过猛。两量爪与待测物的接触不宜过紧。不能使被夹紧的物体在量爪内挪动。
(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如需固定读数,可用紧固螺钉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防止滑动。
(4)实际测量时,对同一长度应多测几次,取其平均值来消除偶然误差。
关键词:电子技术 理论 实训 一体化教学
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了响应我国走新型工业服务道路的号召,诸多高职院校明确提出了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同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可是,如今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马上胜任企业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对于高职院学校学生来说,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比较抽象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教学方法,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由于学生基础薄弱、实训条件有限等原因,该学科的专业技能学生较难掌握,与社会对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相差较远。为此,笔者对电子技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努力使学生的动手学习与动脑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技能人才。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电子技术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学习两周,再实训学习两周,这种教学模式对电工电子专业教学而言,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师生有着同样的感受,在上理论课的过程中,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知识模糊,同时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与巩固;在上实训课时,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没有得到及时应用,可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理论课教学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而且,理论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各自为政,互不交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造成教学过程相互脱节,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电子技术学科的教学效果。
二、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为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改变应试教育情况下的学习习惯与方法,使他们逐步适应职业学校的学习和教学。要以基础性为重点授课,以实用性为主要课程,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进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培养学生成为进取心强、自主创新、想象力丰富、有专业方向性的技能型人才。
其次,可以通过“四化”“五合一”的方法具体实现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四化”即理论实践化、专业产业化、学校工厂化、教育社会化。“五合一”即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徒弟合一,作品、产品合一,教学、生产合一。教师可按以下步骤来进行教学:准备教学相关教材教具、组织课堂纪律;教师先对本节课的任务进行示范,然后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对本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走融教学、实习、生产为一体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较强的专业信念。同时,要求任课教师明确专业课题的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实训设备情况,根据技能特点编写教案。在独立操作项目的演示和实训中,任课教师应以岗位需要为重点,以强化技能培训为主线,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做到干中练、练中学,教、学、做合一。
第一,在整个教学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从课堂教学转变成课堂的欣赏者与管理者。第二,有些学习资料可以由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等手段获得。第三,教师将不再对知识点进行逐个讲解,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可以通过学生实践及讨论获得。第四,课堂的引导者也可以是学生自己。
四、结语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人师之责,不在教学生,而在教学生学。”总之,要使学生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技能训练是核心,产教结合是途径,师资培养是保证。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2]张翠霞,许汇冬,张永红.浅谈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