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学心理学论文

医学心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3 06:03: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学心理学论文

篇(1)

1.1研究对象

抽取我校学生278名应用维吾尔医学中的气质测定与心理学中的气质测定进行对照研究。

1.2研究资料

参加对象的278名学生均为属于正常人群。因6名对象填写表格不符合要求,去除分析范围。列入分析的272名,年龄17~25岁,平均年龄21岁,男性77名、占27.6%,女性195、占72.4%,根据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关于人的气质论分类,多血质的80名、占29.4%,胆汁质的68名、占25%,粘液质的44名、占16.2%,抑郁质的9名、占3.3%,混合质的71名、占26.1%。按照维吾尔医基础理论气质论分类,血液质的85、占31.3%,胆汁质的79名、占29%,粘液质的36名、占13.2%,黑胆质的52名、占19.1%,混合质的20名、占7.4%。

1.3研究方法

先将278名学生进行编号分组,邀请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维吾尔医学专家应用维吾尔医学方法将参加实验的278名学生的气质进行维吾尔医学中的气质测定及分类(观察脉象、舌苔、巩膜、面部气色、大小便等的体征),分出血液质、胆汁质、粘液质、黑胆质、混合质等5个种类,再应用心理学中的《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的TEM量表60道题对278名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心理学的气质分型,分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混合质等5个种类。最后根据两组数据进行对照。

2研究结果

用维吾尔医气质论分出的血液质中心理学气质论分出的多血质数量最多,占49.4%,胆汁质中心理学气质论分出的胆汁质占36.7%,粘液质中心理学气质论分出的粘液质占33.3%,混合型气质中心理学气质分出的混合型占40%,即相应度最高。但黑胆质中心理学气质分出的抑郁质比例不太相符。按性别统计可看出,不论维医学气质论还是心理学气质论多血质和黑胆汁气质的男性多见,胆汁质气质的女性多见,粘液质和混合质百分比维吾尔医气质论和心理学气质论分出结果不相符。

3讨论

篇(2)

在现今新的医学模式下,针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履行的医师职责,“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探析。医学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其社会角色是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面对的是患病的群体。身为医者是要治‘‘患病的人”还是去治“人患的病”?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疾病战略的转变、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等因素决定了医学心理学已经成为当代医学科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这样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模式就面临着与心理学理论相矛盾的巨大挑战“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医学院校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1.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通观全国医学院校,目前医学心理学教材仍沿用传统结构模式,即:以基础心理学为主干,结合了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其中基础部分占总学时的1/4,使得与医学生密切相关的临床心理学、医患关系、心理干预等因为课时太紧只能草草带过。内蒙古医科大学所有专业学生使用的《医学心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第二版)分12个章节,要求在24个学时之内讲完,内容涉及面很广,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掌握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可能进入精神科或从事心理工作,这样的课程安排使未来的临床医生既不重视课堂学习,又不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失去了学校课程设置的意义。

医学心理学具有自然学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具有实验科学和理论科学的双重属性同时也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双重属性。这种双重性给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双重的要求。医学心理学研宄的范围主要是与医学领域有关的心理学课题,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不包括在内,但是作为一门课程它必须考虑到授课对象的知识结构和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关系。医学心理学的临近学科有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等,这几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医学心理学侧重研究心理因素在躯体障碍中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行为医学主要采用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变态心理学侧重于探讨各种精神障碍的心理原因和机制健康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各种维持和提高心理健康的措施而护理心理学侧重研究各种心理护理的原理与方法。可以看出医学心理学与这些临近学科既是相互包容又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研究对象和侧重点。拓展医学心理学学科外延,建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等专业开设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仍是将诸多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内容合并为一。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选择开设合适的选修课如心理学概论、心理测量学、神经心理学、心理诊断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作为教学这些知识对医学生都是必修的但又不可能给医学生开设6门心理学课程,随着教学改革,医学院校逐渐开设了临床心理学、医患沟通等选修课,给医学心理学的授课带来挑战,现实的做法就是在医学心理学的讲授中兼容并蓄,同时讲授其他几个学科的内容但又要同时兼顾已选修过这几门课程的学生。

在开设课程时间安排上目前部分医学院校将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年,但此时才学习医学心理学概论、心理学基础知识部分,显得太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教学要求形成脱节现象,如果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年课程中有关医学心理学的内容如心身疾病、心理咨询与治疗、病人心理、异常心理等与医学专业课程紧密相关而本阶段学生内外妇儿、诊断学等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常常感到难以理解掌握。因此,需要根据心理学的知识从基础到分支学科从理论到临床实践合理安排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排在第一学年,医学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三学年,临床心理学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

英国心理学家J.韦曼博士曾把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具体领域归纳为5个方面:(1)伴随着老龄化、精神性疾病及神经学损害等因素的行为改变;(2)心理因素在医学问题发生中的作用;(3)医生-病人关系(4)病人对疾患和治疗的反应;(5)治疗的心理学方法。根据韦曼博士的归类,我们认为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应分为:基础心理学理论、异常心理、心身疾病、医患关系、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6个方面。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时数会随着各校的重视、师资力量的充实而有所增加,就目前的学时而言必须进行教学大纲修改重新分配教学内容,逐步缩小目前的基础部分的知识而逐步扩大临床部分的知识内容学时才比较适宜。就我们学校而言现在医学心理学为限选课,24学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基础上,结合目前一年级有心理健康教育课,二年级有社会心理学,四年级有临床心理学、医患沟通选修课,重新制定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使之与前后知识呼应,又体现医学心理学的特点,我们认为理论授课分18个学时进行,另外6个学时用于观看影片、讨论、辩论和考试等需要。学时上重新安排如下:讲授医学心理知识在开始先简单回顾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用2学时时间,异常心理、心身疾病、心理干预各占4学时,而医患关系、心理健康2个内容各占2学时。这样医学心理学的课程围绕一条主线展开,学生学习有章可循,教师授课主次分明。

2.改进授课方式、手段

医学心理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十分抽象,例如:情绪、思维、意志、认知、人格、特质、自我、智力、潜意识、心理应激……。所以,传统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和形式,联系临床实践。医学心理学的课本不只是教师的“教材”,也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学本”。包括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材料阅读、讨论、练习、实验、案例分析等。而且在各章之前提供内容提要、学习目标、案例问题。从临床实际中编撰医学心理学课中的一些思考问题和案例。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可以采用电影、动画、讨论、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破逻辑思维的框架。

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生成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使单纯用文字描述的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学基本知识、技能能以准确、清晰、直观、形象地场景再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使得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问题讨论法实施的关键在于选材和问题的设定以及课堂气氛的营造和控制,时间的安排和掌握也很重要。

角色模拟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情景分派角色组织开展教学模拟活动。其优点是现场感应性强容易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例如在讲“心理应激”这一章时可以将“应激的心理反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反应”与“心理防御机制”结合起来用事件的形式加以讲述。可以告诉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与困惑”也许还会遇到不同形式的“心理应激”。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在一个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中如大学生“失恋”“亲人遭受意外”等假若“我”就是事件中的人物作为个体的“我”该如何面对?积极应对消极等待还是回避或逃避?请学生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分析这几种解决方法的优劣。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最后得出结论:当一个人面对应激时,如同身上背负着许多东西,单腿立地。这时会对自己说我实在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把腿放下来就行了。

角色模拟法从现实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点去解决每个个体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的难题(“应激源”),帮助学生体验实情,找出症结,研究问题,寻求对策,并在课后让学生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实例教学中运用灵活机制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医学心理学课教师除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实验仪器以及各种心理测试的模具和量表为学生开设示教实验,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事一些实验和临床研宄医学心理学教学中加强实际案例教学的探索3,如发展心理学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积极性,使之在努力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针对现实社会的大中专学生存在心理因素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并在教师指导下开设、组织心理咨询讲座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障碍。

授课时既要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这些实证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生理的关系与机制,还要善于用描述的方法、思辩的方法从整体上讲清人的心理结构、人格结构、医患关系及心理的病理机制等;既要通过理论讲授使之确定心身统一观,从心身两个方面认识人、观察人、培养其人文精神,还要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课评定方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

此外,更新课程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要的一环。在课程中吸纳医学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现有教材资源基础上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如教材配套光盘、基本练习、实践活动、参考文献、推荐阅读、相关网站等,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加强医学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建立网络学习环境,供师生交流、合作、查阅信息等。建立医学心理学课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学资源、相关链接、论坛、留言板、试题库、邮件列表等栏目促进师生、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合作、讨论、答疑以及传送作业等。

3.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

教学评价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灵活性与全面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有效地考察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教学评价可兼顾课堂表现、结业考试、论文撰写等形式。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情况,结业考试主要采取笔试不仅考查知识面也注重考查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课程论文包括小组合作学习主题报告、自主阅读的文献笔记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不仅要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目前学生考试内容死记硬背的多,发挥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的少,学生为了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背讲义,教条地套教师的标准答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灵活的方式补充考试的不足。平时课堂要求学生以理解为主,多提问或让学生提出问题由全班进行讨论;对于大家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组织集体辩论,把辩论内容整理成文,酌情给学生加分,作为平时成绩。此外,可以布置一些可供发挥思维的作业题。如:学习了人格一章后,要求学生通过简单的人格(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测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根据自己的成长过程,分析影响自己人格形成的因素和机制,并制定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案。考试可以放一些经典影片和心理学录像,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给出心理分析,说明这些人物存在什么样的心理问题,或采用了什么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且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体会。通过多种考核形式的进行,把单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水平,转向侧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鉴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方面来,真正发挥出考试的验收作用,达到考试应有的督促、提高、检查、评价的目的。

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Psychiatry

主管单位: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7201

国内刊号:37-1360/R

邮发代号:24-208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8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4)

关键词:中医学,情志,情绪,翻译

中图分类号:NO4;H059;R2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3.010

Abstract: In the Ming dynasty, Zhang Jingyue put forward the term “Qing Zhi Jiu Qi” in Lei Jing, and soon the word “qingzhi”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ince then. Although “qingzhi” had been translated as “emotion” before as a term of TCM, not like what “qingxu” did in psychology and physiology.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support evidence for modern translation by comparison between “qingzhi” and “qingxu”.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ngzhi, qingxu, translation

“情”“志”二字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合用。《说文解字》言“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解“志”为“意”。今谓“七情”源于《内经》,定名于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云:“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五志”则源出《内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首次将情志并称,提出“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情志”名称由此确立[1]。由此可见,传统中医学认为“情志”为“七情”与“五志”的合称,作为人精神情感变化的外在表现,囊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基本情志。

而现代研究却给出了有异于此的定义。比如:金光亮[2]认为情志本质为一种内心体验,是在外界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五脏精气变动而产生的倾向性的态度表现。乔明琦等[3]通过文献研究提出:情志是人和高级动物共有的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具有特有的情志体验、情志表情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它发生在特定的情景之中,其表达方式与个体生理、心理状态密切相关。以上各家对情志内涵定义皆有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传统意义上的“七情”“五志”之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研究的需要,百家争鸣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目的正在于完善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难言对错。

既然如此,情志和情绪能否画等号呢?

情绪,通常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心理三部分组成,作为有机体的一种复合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或生理过程。由于概念的产生必然经历理解和再理解的过程。心理学各家的理解也是各有异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载:“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志的精神上的情感或感情。”《情绪心理学》[4]则称:“情绪是人或动物所有的一种心理形式,不同于认识活动,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喜怒等感受),外部表现形式(如面部表情等),及独特的生理基础(皮层下等部位的特定活动)。”

宋炜熙等[5]进行过多角度和多方位评析后认为,情绪与情志的内涵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情志并不等同于情绪,因为情志除包括七情与五志外,也涉及五神的内容。既包含了部分现代心理学的情绪,也包含了认知、意志的心理过程。邢玉瑞[6]通过比较认为情志应该视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基本等同于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故对情志的定义也应包含发生基本机制,以及情绪体验的基本要素。乔明琦等[3]认为情绪具有东西方双重含义,古代文化中指特定的情绪状态和一般的心情心境,西学东渐,情绪被早期心理学赋予广、狭二义。而且现代情绪理论极大地深化了情绪概念,情志是对现代心理学情绪、情感的特有称谓。此观点契合邢玉瑞的观点,他认为情志概念相当于人的情感系统或过程,其代表心理成分分为情感、情绪与心境,三者在心理功能和外显表征方面常难截然分开[7]。

由此看来,情志与情绪并不完全等同,却也难分彼此。所以,乔明琦认为情志是中医对情绪的特有称谓,未尝不可。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情志是中医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中医情志学”的学科概念已然被提出,现有《中医情志学》[8]一著,构筑了中医情志学学科的理论框架。情志属中医心理学范畴,而情绪是西方心理学范畴概念,但二者发展至今早已是现代化阐释过的概念。凑巧的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情志理论,用现代科学理论阐释中医情志学,在《中医情志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该书与普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实验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医学等交叉甚多。Noteexpress论文数据显示,情绪被译为“emotion”引用次数最多达1310次,这个现象很好解释,毕竟这一译法已得到大家公认。而情志的最多引用也是“emotion”,见表1。

而《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对emotion定义有二:(1)An emotion is a feeling such as happiness, love, fear, anger, or hatred, which can be caused by the situation that you are in or the people you are with;(2)Emotion is the part of a persons character that consists of their feelings, as opposed to their thoughts。而检索词典可发现,emotion的中文译名有情感、感情和情绪,但并无情志一说,见表2。原因多在于中医术语尚未形成规范,而Noteexpress结果显示,现今文献中emotion中文译名为情绪。所以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应用势在必行。

现今,诸如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专业术语早已形成规范,不仅相关书籍有据可查,网络资源也查之有据。而中医学术语仍有一部分尚未得到规范。特别是,中医情志学早已形成独立学科,情志学相关术语却未成体系。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中,多把情志译为emotion,共识已有,何不趁势促成相关规范,以免初学者视听混淆,难辨术语真意,影响交流。

参考文献

[1] 杨巧芳.情志内涵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20-1322.

[2] 金光亮.论情志与情志病因[J].中国医药学报,1997,12(3):9-11.

[3] 乔明琦,韩秀琴.情志概念与可能的定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21(4):258-262.

[4] 斯托曼,燕云,心理.情绪心理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5] 宋炜熙,胡随瑜.论情志与情绪的异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4): 250-252.

[6] 邢玉瑞.中医情志概念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7):2278-2280.

篇(5)

【论文摘要】人文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之一,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为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构建新型的合理、有效的人文教育评价体系,提高了临床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高了其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医疗工作,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有益尝试和探索。

作为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和特殊的内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社会要求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而卫生行业的特殊性更是要求医学研究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既是掌握扎实医学知识和技能,能独挡一面的学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更是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懂得对患者、对社会负责,具备完善人格和高尚情操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及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的蔓延,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产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像,制约了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也引发了社会对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质疑。

现在的教育当中,有些医学研究生更多地关注于写文章、做实验和找工作,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花费在门诊、实验室和图书馆,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在人生追求上只是更多地倾向于个人学业的成功,而对时事政治漠不关心、对社会公德消极回应、对病人缺失爱伤意识等都是很不应该的。还有部分研究生片面追求“证书”的现象十分普遍,他们努力学习的目的,往往就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和一个个的证书。这种带有强烈功利色彩的片面发展的学习风气,使他们缺失了部分人文素质,在拥有了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的同时,自己也感到了迷失。处理事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不关爱,对自我不自制,缺乏诚信和公正,奉行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所有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深思。尽管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两课”、公共关系、社交礼仪等课程,执业医师法也规定了医师执业考试中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法学是必考的内容,但总的看来仍存在着很多不足,效果不尽人意。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在当前的高等医学研究生教育中,既要传授给学生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方法,同时教授学生如何去尊重人、关怀人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因此,只有构建出合理、有效的临床研究生的人文教育评价和建设监控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提高其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临床医疗工作,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也是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有益尝试和探索。构建新型人文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课程改革,建立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人文教育主要通过课程得以实现,因此必须改革医学类高校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重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从而推动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人文精神,加大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社科教育教学内容。第一,课程设置要体现人文课程与医学密切结合、强化人文基础、弘扬医学科学道德的特征。如设置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辩证法、卫生法学等课程。第二,从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的局部出发,建立通识型的医学教育体系。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应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挖掘人文因素,在人文课程教学中反映科学思维与精神,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体。人文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定性之一,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为医学院校开展人文(下转第103页)(上接第101页)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起到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总体设计始终要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为主线,构建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一是硬件建设,二是软件建设。在硬件建设上,要进行合理的学校总体规划,更新、增加教学设备,建立一些人文景观等;软件建设包括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师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义情感得到升华,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及奉献精神得到强化,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此外,要开设形式多样的学术论坛、讲座。比如博导论坛、硕导论坛、博士讲座等,通过举办高质量的人文讲座、高水平的报告会、讲座,也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3.组织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深化人文教育建设

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比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社区义诊、献血、福利院健康咨询等公益活动,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把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临床见习、实习,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医德医风、实习态度、遵守纪律、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等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早期进入医生角色,先学做人,再学做事。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开辟第二课堂和参观社会实践活动,使医学生能够把医学科学与人文素养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从而逐渐产生指导他们今后医疗实践的内在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的因素。此外,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培养学生队员之间的协作、师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开拓视野、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他人的关怀和责任感。使他们可以在实践中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同是也改造自我,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转贴于  4.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工作,提高学生自我修养[2]

医德医风是人们从事医学工作的社会职业道德,是一种群体效应,它们具有共通性。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教育和提高的结果,是对生命价值意义的高尚追求,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专业教育与医德教育、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把医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在医学生的医学见习和临床实习阶段,教师应当根据临床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分析医德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应用医德原则、选择医德规范,促进学生医德修养的自我培育。因此,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在提高医学人才的整体素质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提高医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

5.鼓励党团组织培养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利用双休日或党团活动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投身于实践之中。如党团知识讲座、影视教材宣教、参观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实践基地;可以搞历史和现状调查;走访劳动模范或先进人物等等。也可以结合医学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期,到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医学专业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和做实习医生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的同时,也了解了社会,认识了社会。同时鼓励和提倡社团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文体工作,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丰富多彩的党团组织及社团活动是校园的活力和魅力所在,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

6.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医学人文教育

建立有效、合理的新型人文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当把人文教育考核评价纳入学籍管理指标,作为学生奖惩、毕业、学位授予的重要标准。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宜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尤其对医学生的医德评价不能简单以医德教学考评取代医德教育评价,应将医德课程教学考核与医学见习、临床实习环节的医德行为、案例实务的处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考核。

制定中医临床研究生的人文教育评价和建设监控体系是国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趋势。本项目的实施,将解决部分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中医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院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高职高专护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职高专护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提出了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为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

Study on humanistic of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PENG Xin-hua,WANG Qiu-yue

【Abstract】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d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raining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bout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clearly the meaning of humanistic about train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 raised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training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way human,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to develop human qualit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university student; humanistic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高专学生应该是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的“三位一体” [1]。在如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医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加重视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所以医学生,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医学知识,还应掌握心理学、美学、礼仪与沟通等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要求要不断加强对高职高专护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这是未来社会医学生培养的方向,也是护理职业发展的需要。

1我国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

1.1 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气质和修养方面的内化[2],同时也包括文化素质,即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等,表现为一个的人格、气质、修养。但目前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忽视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人文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培养,使有的学生偏科严重,只重视医疗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不愿意上有关的政治理论课、社会科学等课程,由于受社会大环境不良影响,还有的学生对未来产生疑惑,精神生活空虚,生活品位较低,相信迷信。有的则沉迷网络,流连在虚幻的中,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有悖于当代医学发展趋势,所以护理学院的学生,特别是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环节需要更加得到重视。

1.2政治理论学习缺乏,时代气息不强:在校的护生普遍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医学书”,对政治的敏感和关心程度不够。据调查分析,多数护生平时对政治理论学习之类的活动缺乏兴趣,因而,政治敏感性不强,很难掌握时展主潮流,时代信息不强。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相对较差[3]。

1.3因高校扩招,使在校护生整体素质下降:很多护生的文、史、哲知识匮乏,知识面也非常狭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医学论文、病历、处方、护理病志及至一般日常应用文的书写能力等都很差,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字迹难看等。在护理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理解和与老师沟通的问题,这都将影响今后的今后的医疗护理行为。

2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2.1护生今后从事的职业特点需要人文素质:现今人类对健康需求的迫切,已使护理工作不仅局限在减轻患者痛苦、治疗疾病上,护士还充当着健康知识的宣传者,疾病护理的计划者、管理者,医患之间的协调者以及促进全民健康的指导者等角色。护士要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情操, 扎实的文化基础, 精湛的护理技术, 坚韧不拔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勇于创新、不进取的综合素质, 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护生综合素质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护士角色的转变,职业特点的更新对护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2.2高职高专的办学特点需要护生具备人文素质:高职高校办学主要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型人才,护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多的是学习理论和实践技能,人文素质有所忽视,为了使高职高专护生全面发展,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环境,应加强在校期间对高职高专护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2.3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有利于护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对护生业务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护生理解护理专业知识, 掌握护理专业技能, 对专业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浓厚兴趣, 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护生身心素质发展的基础, 护生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一方面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生命的存在及其价值, 从而爱惜生命; 另一方面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 从而产生为人类的健康而奋斗的顽强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这种毅力和精神正是可贵的心理品质,所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必须有人文素质作支撑。[2]

3高职高专护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3.1构建优质的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地影响。组建结构合理的人文学科教师队伍,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和引进校外组素质教育人才梯队;鼓励有临床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参与相关人文课教学;现有人文课教师通过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培训和深入医院体验生活等方式建立医文相融的知识结构,成为具有交叉学科学术能力的教师。同时,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适当吸收人文学科背景教师(如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加入,发挥学科优势,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3.2加强护生的人文学科和教学建设:要加强学科建设,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使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进入课程体系,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医学特色的人文素质培养评价体系。课程设置上,必须开设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文、史、哲等人文课程,以培养护生基本人文素质的逻辑思维;同时开设与医学直接相联系、交叉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等课程,为护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使医学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整体融入护生的生活和医疗理念中。而且,课程内容应体现出医学专业的特点,符合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应寓人文精神于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医学与人文学科的内在联系,贯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医学专业特点,恰当涉及医疗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医疗改革、医患关系问题、安乐死、卫生资源分配等,使人文课教学和医疗实践结合,使护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3.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人文素质的培养不能只靠文化知识来填补, 还需营造一个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因子,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和影响力量。积极引导护生针对性阅读一些历史、文学书籍, 利用每年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之际,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并积极开展以“人环境健康护理”为主题内容的各项活动,如心理法律等方面讲座、护士礼仪展示个人才艺表演医学知识竞赛等,把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隐性课程中,建立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拓宽人文素质培养的渠道, 营造出浓郁的人文氛围, 使护生的人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3.4注重提高护生的基本能力:按照人文素质的内容,通过讲、写、听、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为整体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处理一些具体的案例及同学们身边发生的矛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使她们在矛盾的冲突中寻找共识,使她们学会沟通,学会做人,学会处世。通过建立悄悄话信箱、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心理咨询室,开通热线电话,促进她们身心健康的发展。这样,使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健康适应能力都得到培养训练,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工作。

3.5利用实习教学医院加强护生在实践中的人文素质培养:高职高专的护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医院实践学习,所以学校应该很好的与医院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利用医院现有的资源,在日常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护生进行详细指导、教育,培养其人文素质,最终达到实践育人,提高护生人文素质的目的。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护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它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发展和探索方法。将人文教育渗入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以适应新时期人们对疾病护理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华平,赖平.浅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2):24-26.

[2] 蔡雅谷,护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中等医学教育,1998,16(10):35

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中国分类号】R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5-01

医护人员每天直接面对患者,在对患者实施诊治和护理的过程中,他们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并且工作压力是压力的主要来源[1]。压力能导致负性情绪及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诊疗水平的下降[2]。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自身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患者的诊疗及康复。本次调查旨在探明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干预打下基础。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在2011年0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对保定市北市区市4所二级甲等医院正常在岗、不存在精神疾病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4份,回收有效问卷334份。

2.心理健康评估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填表前给予被调查者统一的指导语并嘱其各自独立答卷,为了填写真实问卷,用无记名形式。该量表具有90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有无及严重程度依次记为0、1、2、3、4分,分别表示无、轻、中、重、极重,然后统计各因子分和总分;对符合SCL.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芝3视为有心理卫生问题。SCL-90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7,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9以上,重测信度大于O.7,内容效应和结构效应也较好[3]。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 6.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采用一般性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1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2.1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参与本次调查的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三、讨论:

20世纪40年代召开的世界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认为“人的心理健康是指身体上、智能上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自己的个人心境调整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客观,个性结构完整,活动效能吻龄”.医生这个特殊职业,对心理健康要求高于其它行业,除此外还有自己职业特殊要求,具体为:①热爱自己的工作,积极乐观,心境愉快;②胜任医生工作,对于复杂病情有独到见解和处理能力;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善于协调医患关系;④具有健康的人格,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⑤善于总结经验,有开拓创新精神。最近研究发现医护人员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医生各年龄段的平均预期寿命均低于当地居民,随年龄增长医生平均预期寿命低于当地居民的幅度也在增大[5]。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心理健康是全面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一项相关调查显示75.56%的医生认为心理压力增大,41.69%的医生认为做医疗工作自信心下降[6]。另一项有关压力源和医师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多数医师都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66/98),存在压力的医师在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7]。在本次调查中26.6%的医护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总分≥200分和/或至少1个因子平均分≥3,显示其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医护人员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项目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国内有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在压力下更易出现抑郁、焦虑状态,过度疲劳下更易出现躯体化症状[6],同时,本调查结果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医生超负荷工作,心理压力过重,产生抑郁感 医生每天面对心情不好的病人,在超时工作状态下,病人把自己病情反复扩大的描述的负面心情,是希望引起医生的重视和得到合理解释,医生在这种互动的状态下,自己的心情也会产生负反应,行为上出现反应差、呆滞、遗忘,产生抑郁感.医生之所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是来自于工作造成的心理压力所致,除此之外,医生本身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性格和家庭的影响也是主要原因.这些负面心理和情绪长期积淀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和倾诉,或使情绪能有缓解的渠道,日趋严重的心理应激状态可使医生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或下降,也极容易产生身心疾病[9].这些压力导致了医护人员中更高的心理问题发生比率。不同科室医护人员的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在对不同专业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发现,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尤其是急诊科护士,他们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等问题上的严重程度在临床各个科室最为突出[10]。综合上述医院应对医生普及心理知识,在专科心理医生的辅导下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中能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坚持原则和协调医患关系.培养医生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以积极的工作态度化解负面心理情绪,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总之健康是衡量一个国家强盛的天平,健康也是标志一个民族强盛的皇冠[11]。医生的心理健康是保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水银柱.我们今天提出和研究医生心理健康问题,只是一个侧面,意在提高医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呼吁全社会都关注和重视.并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辐射到我们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其目的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保京.压力源与医师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02):13l一132

[2]曹岚,唐春炫,蒋冬梅.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研究论文析及应对方式[J].护理杂志,2008(06):33—34

[3]韩金红,孙-龙r1_ip玉,韩金香.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04)

[4]马长永.对医务人员所承受的不良压力及其医德退化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02):121—123

[5]Smyth K A,Williams P D.Patterns of coping in blackworking women.[J].Behav Med,1991,17(1):40—46

[6]Vaillant G E,Bond M,Vaillant C O.An empiricallyvalidated hierarchy of defense mechanisms.[J].Arch GenPsychiatry,1 986,43(8):786—794

[7]Compas B E,Worsham N L,Ey S,et a1.When mom or dadhas cancer: Ii. Coping, cognitive appraisals, andpsychological distl’(2SS in children of cancer patients.[J].Health Psychol,1996,15(3):167—175

[8]余欣欣.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 1(05)

[9]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