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9 03:07: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学生实习个人总结

篇(1)

关键词:高校 建筑专业 实习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00-01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从建筑设计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建筑设计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还没有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去,只是纸上谈兵,与实际接手的项目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从学生的身份慢慢过渡到设计者的身份上去。

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直接认识工程项目的过程。通过实习我们可以学以致用,把课堂的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当然在实践中的锻炼也能让我们更好的复习课堂知识。通过参观实习,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到从书本中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最新的项目信息,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稳固学生的专业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将从事的建筑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习过程中,周围环境是真正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浓厚,更能使人投身其中,可以发现自己哪些方面的能力或者知识不足,及时的查漏补缺;发现自己工作的时候有些能力比较强,那么这方面能力就是以后我们求职时候的优势;在实习单位,还可以通过参观在建工程及阅读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资深设计者的建筑平面布局、空间造型和立面处理方法,让自己对设计有更通透的认识。

总之,实习能够让我们提前客观的看清楚自己,为以后最终进入设计单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建筑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每个设有建筑专业的学校,对建筑专业学生的实习分别安排不同的方式。一般来说,建筑学专业学生,除考研的学生外,全部被学校统一集中安排到各个设计单位进行实习。虽然被安排的实习单位不同,但是所从事的工作任务都是大同小异,设计单位每天都会给学生安排一个设计任务,并给予指导,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并发现自己不擅长的地方,及时发现问题,向上反映,通过不断的修改完善方案,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尽管各实习单位通过各种努力,以做到万无一失。但在实习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众多问题,从学生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实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更可以增加学生实习的工作热情,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实习当中去。一些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懒散惯了,到了实习单位便无所事事,幻想自己可以不努力就能很轻松的成为所谓的大师,即使在设计氛围浓厚的实习单位,对单位领导布置的设计任务应付了事,不能严格律己,把实习当成另一种娱乐活动,目的只是为了学校规定的学分,这完全背离了学校最初安排实习的初衷。

2.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充足

建筑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建筑实习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熟练掌握基础专业知识,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知识储备,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通过实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作为依靠,做出的设计方案也是漏洞百出,对一些专业性术语概念很模糊,不能熟练掌握,导致绘图或创作过程中,无法大胆的设计。

3.个别实习单位对学生实习认识不到位

在校生实习是学校出于教学需要在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行为,是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其目的在于接触社会,实践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实习单位在保证实习生的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多的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把实习生当做设计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潜在员工,毫无保留的进行指导与教学。而有些实习单位,把实习学生当做临时工来看待,只把脏活、累活等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交予实习生,学生根本接触不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学习不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这就促使本来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更加消极,甚至产生不去实习的念头。

4.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不强

团结合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个人和集体只有依靠团结的力量,才能把个人的愿望和团队的目标结合起来,超越个体的局限,发挥集体的协作作用。在实习过程中,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才能把灵感进行汇聚,做到“力往一处使”,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际上,好多学生在实习的时候,表现出盲目的自我封闭式学习,这样容易使自己的思想被禁锢起来,应该多交流、多探讨。设计不是几个独立个体的简单集合,应该把团队中的个去,增强团队凝聚力,这样的团队才是一个成熟的团队。

二、提升建筑学专业实习质量的途径

实习是对四年所学知识的和技能进行系统化总结和深化的一个过程,实习更是高校学生步入社会,踏入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工作的一个指引,并且将两者紧密的衔接在一起,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促使高校建筑学专业学生实习的能够顺利、有序进行和学生实习的每个环节都能不折不扣地完成,特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理论及素养的培养

在大学学习的前期,学生应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初步了解了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进一步提高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上要求的素质、知识技能。比如外语能力,计算机水平还有学习新知识的潜能等,提高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拥有深厚的功底才能让实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有激情用图纸去诠释自己的想法。平时,也要注意CAD、PS、3D等绘图软件和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学习与使用,这是最基础的东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熟练掌握这些软件,设计方案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2.慎重选择实习单位

相对于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更多的在校生选择了学校的统一安排。除了部分“关系户”外,相信大多数的实习生都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以后的工作铺路。或是留在实习单位,或是增加实践经验,无论怎样实习期单位的选择都是需要慎重的一件大事。高校在安排实习时,一定要找具有资格机制的设计单位,同时加强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交流,使学生在单位真正能学到东西,对未来的设计之路充满希望,让其成为学生成为一名真正设计人员的敲门砖。学生在自己选择实习单位的时候不能只看设计单位的规模,设计单位并不是越出名越好,而是能学到知识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加强学生的专业实习教育

在实习前,要对实习人员进行一段时间的动员和宣传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实习人员充分了解将要去的实习单位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在实习单位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让学生对实习的工作充满期待,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畅想美好未来。

4.认真落实管理监督和实习考核

落实管理监督和实习考核的是实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只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才能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估,才能很好的约束设计单位和实习人员的行为。设计单位一定要将学生在单位的具体表现反馈给学校,让学校有据可考,对不能积极实习的学生“回炉”进行再教育。派出单位要狠抓学生实习的考核和规范化,不能让实习成为一种形式。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对在实习单位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让学生更有信心、更有激情的工作。

“设计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 建筑设计并非是单一的事情,它包含着以设计为中心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激发每一个项目独特创新的理念,使得我们的设计充分适应并融合到当代多样与复杂的社会中去。空间、功能以及二者之间潜在的内在关联将建筑发展成为一种多视野的表达,尤其是为建筑的使用者带来新的体验,建筑会持续的影响、拓宽并激发我们生活的灵感。这些都是建筑学子在实习过程中应该领悟到的,更应该将这些理念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作品当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多积累、多听多看,让实习成为自己成功步入设计师之路的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建筑学 专业特点教学空间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的建筑人才的需求增加,许多院校陆续增设建筑系,一些老牌建筑院校在加强自身传统优势的同时也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另外,国外建筑行业进入中国,与国内建筑行业形成了一种竞争状态,这对我国建筑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建筑教育也在考虑通过一些改革的措施,使得建筑学院在扩招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

通过对各大院校建筑教育状况的总结,发现目前我国的建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点问题:

(1)缺乏办学特色

通过调查发现国内建筑系的课程设置基本相同,教学方法与程序也大致相似,办学

缺少各自的特色,而国外院校缺都有所侧重,有的倾向技术层面,有的侧重于人文艺术,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学校。

(2)教学与实践的联系不够密切

国内大多数建筑院校的设计院与研究室都独立与教学环节,缺少必要的联系,虽然在许多院校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会有一学期的设计院实习,但实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因为设计院不同于教学机构,学生的实习学到的东西极为有限,最多只是开阔一下视野而己,而设计实践能够有效的补充平时教学的不足,对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缺乏广泛的信息交流

建筑学木身就是一门注重交流的学科,建筑系应该充满各种建筑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提供最新的建筑信息,但这一点国内建筑院校做得还很不充分,没有形成一种交流的学术氛围。

(4)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建筑学本身就是一个跨度极广的学科,一个合格的建筑师也应该具有综合的素养,

国内院校在教学模式上要对学生的培养有一个重新的定位,它并不是要培养画图员,而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知识的创新性的建筑师。

建筑学科的学生最初接触的建筑空间教育是他们的学习环境,因此建筑系馆空间的营造承载着影响一代代建筑学科学生的重任。建筑系馆的教学空间营造有很多因素决定,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 文理交融的专业属性

建筑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建筑学科以其独有的课程设置形式反映了这种文理交融的专业属性。建筑学在人文科学类、设计类、自然科学类三方面都有较完备的课程,使学生在构造与结构技术、数学抽象推理、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工程制图和与人交流沟通等各方面都有发展,可以满足未来对知识面要求甚广的建筑师的职业需求。建筑学文理兼备的专业属性直接决定了使用者要求空间既便捷合理,又生动有趣,还要便于各种交流互动,直接影响内部空间设计侧重点、各功能房间的比例和空间氛围的营造。

(2)各有侧重的教学理念

同样是建筑学院,由于教学理念侧重点不同,课程设置的形式和使用者的偏好也略有不同,因此内部空间的主题也会有所差别。有的学校采用开放式教学体系,它打破了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公开化、社会化,允许公众参与,教学方式也随之改变。开放的巨型中心设计教室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同时,服务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生。我国大部分学校采用比较折中的教学理念。虽然建筑教育的开放性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大部分建筑院系由于过去体制和办学条件的限制在实现全面开放上有一定困难,只能将部分课程小范围开放,所有学生合用一间教室难免会抱怨干扰过大。这时则采用尺度适宜的大教室,令某几个班级或某几个年级合用一间,并根据教学计划不断变动。学生们更大范围的交流只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共享空间内完成。

(3)高频互动的专业需求

建筑学院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具有优异创造力、团体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的建筑师。对建筑系学生来说,单纯的课堂授课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能有机会更直接、更自由地与老师及同学交流,他们课外所学甚至大于课堂授课,这样才可以培养更好的综合素质。高频互动的专业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师生间面对面、一对一的互动这在专业设计课上体现最明显。在指导方案设计时,教师的讲解需要马上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需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下一步的讲解策略;学生则需要对教师传授的内容快速反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所在,以求教师对症下药;其他学生需要旁听,以搜集相关信息。

2.学生之间一对一或多对多的互动

同一设计组的成员间要以较高的频率进行讨论,协调统一设计思想,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需要每个人独立完成相同的课题时,频繁的交流甚至争论可以使彼此在的基础上,吸纳对方的优点,从而完善自己的设计。

3.校际间的交流

邀请国内外著名建筑院校资深教育家进行一段时间的授课,传授先进的专业设计手法;邀请建筑界优秀设计师举办各类讲座;邀请各校设计团队进行联合设计和展览。同时送本校的师生到更好的建筑院校进修,以求为本院注入新鲜血液;接受其他院校邀请参加联合设计竞赛以开阔眼界;联合办学,交换学生。频繁多样的交流互动活动使建筑院系馆的交往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众多空间中占较多的比例。既要满足随时随地的小范围近距离交流,又要满足长时间内大范围或远距离的交流要求。

(4)间歇性高强度的工作习惯

长久以来建筑师加班熬夜的工作方式从来没有改变过,建筑院系的学生也是一样。内部空间需在细节方面精心处理,以缓解这种工作习惯带来的紧张和压力。

其一,在陷入设计瓶颈时,学生会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展,十分苦恼。学生需要抓住转瞬即逝的灵感进行创作,思路不间断地通宵思考。这就需求各项设备稳定运转,各种设置一应俱全,不可出现任何状况打断思路。

其二,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选择参加课外竞赛,双重的负担使其不得 不在一段时间内高频率地加班加点。但为了完成既定目标,学生选择承受这种疲惫。这时可设置能为高负荷的脑力劳动提供短暂休息的场所和服务,如角落里摆放的一张折叠床,休息室内舒适的沙发,一台自动咖啡售卖机。

其三,学生在做某项设计时感到困难重重,进展一直很缓慢,交图日期临近不得不缩短休息和睡眠时间以求完成作业。这时可局部设置的景观绿化可以缓解焦虑的心情;共享空间内摆放的趣味性的工艺品或者历届作品展示或许能提供灵感。

结语:

我国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我国建筑学教育仍然很落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大学教育大有改观,但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设施仍然还不成熟。这些现状不免与建筑学你专业固有的教学特点相矛盾。建筑学文理兼备的专业属性直接决定了使用者要求空间既便捷合理,又生动有趣,还要便于各种交流互动,这些特点影响了建筑系管的内部空间设计以及其氛围的营造。如今营造适应当代建筑学教学你特点的教学空间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新一代建筑师应该在前辈研究建造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创造性,进一步营造能够满足建筑学教学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甘宁、邱建.建筑教育理念与建筑系馆设计)德绍包豪斯校舍与伊利诺理工学院克朗楼之比较.四川建筑.2006年

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房屋建筑学 数字化环境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剧秀梅(1975- ),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与工程造价。(吉林 四平 13600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131-02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和职业中专毕业生及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人员,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精力充沛但组织纪律性较差,大多数人不是学习不努力,主要是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甚至不少同学对十几年来一贯沿用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抵触心理,导致他们不愿意在学习上投入过多的精力。也有部分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只会被动地充当知识灌输的对象,老师教多少就学多少,不会自主学习也从不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毫无创造性,依赖教师的心理特别严重。

二、“房屋建筑学”课程现状

(一)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所有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普遍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房屋的基本构造,理解建筑和结构专业在工程实践中的相互影响(包括相互制约和促进),为他们将来从业后在工作中与建筑工程各工种的沟通以及协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部分,涉及公共、民用建筑设计,单层、多层厂房设计以及重要组成部分的细部构造,内容较丰富。

(二)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房屋建筑学”这一学科属于工科,选择建筑专业的学生一般习惯于较为抽象的思维方式,各建筑部位的构造做法具体且纷繁复杂,例如基础的构造这一章,单就结构形式来说就分为条形基础、箱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等;楼梯的构造这一章,楼梯的设计、平面、立面、剖面的画法也是一大难点,另外还有屋顶的构造、楼地层的构造等等……而这些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一直以来的成长历程就是从一个校门跨进另一个校门,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消耗在课堂上和家里的书桌前,可以说几乎没有除书本以外的生活积累。这些复杂的建筑做法和施工工艺对他们来说宛如天书,即使死记硬背下来过段时间就忘了,没有达到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的程度。而且本课程教学计划安排的课时量相对比较少,正常授课加上课程设计,总共只有68学时左右,部分内容的讲授只能一带而过,学生往往一知半解,不能做到由点到面的掌握。

其次,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覆盖面广,而且各部分之间往往缺乏联系,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差,例如前面提到的许多建筑做法、构造的要求等,往往是一些建筑规范性做法,并且带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做法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分不清主次,容易面面俱到而面面不通,不能将所学知识系统掌握住并且轻松自如地运用。近年来,“出书热”席卷整个教育业,某些院校教师为了评定职称或为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纷纷出书,各式各样的教材层出不穷,大多数教材主要内容基本一致,只不过把章节顺序进行前后改动,这样一来学生选择参考书的时候往往一头雾水,原本就不太明白,现在更加搞不懂各施工工艺之间的逻辑关系了。

再次,本课程的应用性较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再加上建筑构造、建筑规范等理论知识略显枯燥难懂,所以单凭课堂听讲,很难使学生从理论联系到实际的施工过程,而且受可实际参观的建筑工地的限制,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存在很大的难度,学习效果不佳。

另外,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意识到了以上问题,并针对自身教学过程总结出很多改进的方法,如教学反思、课程改革新思路等,但是这些只是站在“施教者”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没有站在“受教者”的立场上去思考作为学生用何种学习方法才能学好这一课程,所以学生们几乎得不到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实践”三者并重的教学体系思考

(一)如何“教”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内容丰富、有条理,学生成绩好作为判定一门好课的标准。在课堂上,教师总是以“师长”的身份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进度的掌控到学习结果的评定都由教师决定。教师极少刻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使学生成了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对于“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来说,大量的专业术语、复杂的构造做法和各种施工规范让学生们望而却步。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认真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人需求,并由此为不同理解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他们对必须牢固记忆的知识,如规范和一些强制性做法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理解到掌握;而对那些可以活学活用的知识,如工业与民用建筑涉及设计方面的内容时,运用启发式教学,侧重引导,点到即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走进了教育,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学习模式、思维模式等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多维的学习模式。所以,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全面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外,对于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尽量为学生提供施工现场的实景照片、影音、影像或模拟施工过程的动画等,使教学过程变得更直观、更容易理解,并且最好能实现全课程课件上网,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随时利用网络更新教学内容,提供更多的学科发展的新信息。

(二)怎样“学”

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局限于教材之内,可学习的知识面狭窄,学生没有自主能力,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重学习结果,轻知识的学习过程与能力培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数字化环境下,作为学生该怎样去学呢?

1.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不愿学”或者“不会学”。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的、既懂得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各种实用技术的优秀人才,对学习建筑专业的学生尤其如此。相对于一些文科专业,建筑业人才需求市场广阔,就业后工作量大,但相应的回报也比较丰厚,所以理工科学生拼的就是“技能熟练”,因而仅仅满足于学校学到的教材内容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该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己,并把终身学习作为人生的目标。

2.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面对数字化资源的包罗万象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式交互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有具备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理解数字化信息蕴涵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例如“房屋建筑学”课程,网络资源多如过江之鲫,各种视频教程、现场施工录像、实景照片、局部做法、新型材料等等,从主要内容到课程设计,资料应有尽有,在如此多的资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且熟练掌握,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3.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具有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主动尝试解决某个问题的多种方法,查阅众多资料,构建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观念,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努力理解和构建所学到的知识,而不是依赖教师、死记硬背、被动接纳。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来说,除了强制性规范,有些实际施工过程、工程材料之间的搭配选用,都有可分析可改进的空间,学习者不能盲目遵从而放弃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4.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信息之间的不断交互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说,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能否成功是学习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中得到的各种教学信息呈现的形式、结构顺序等方面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本身的认知结构特征,以有利于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概括和吸收。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该有能力确定自己应在学习上投入多少时间,为某一目标投入多少精力,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据此制订最佳的学习计划。并且运用网络学习时,能够控制自己不被某个网站、某个网络游戏所吸引而转移兴趣,导致最终不能完成学习目标。

(三)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结合。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在课堂讲授的同时配合课程设计,首先对各章重点和难点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教材提及但未详细介绍的部分做补充,然后与章节结合给出具体的设计任务。例如,在讲完第四章民用建筑设计原理后,安排学生做教学楼设计和住宅设计,内容包括平面空间的划分与组织、立面造型设计、剖面结构设计和总平面设计;在第八章楼梯构造中,安排学生做平台下有出入口的教学楼楼梯设计。再如,在本书所有内容讲授完毕后,安排学生画出楼地面构造图、屋面防水和保温隔热构造图、门窗构造图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结合任务书要求,精选典型实例分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开拓性建筑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准确表达其设计意图。

2.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院系定期组织知识竞赛、课程设计竞赛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专业竞赛,鼓励学生假期进入工地实习,通过这些活动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对本课程的掌握,有利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建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考取工程造价员、施工员、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而“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是必需的基础储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推进“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努力摸索出符合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

4.校企共建,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建立与建筑施工企业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深入到企业的内部,建立水融的校企合作关系,才能率先掌握本行业内最新科技和最新技术、设备的使用情况,才能为学生找到一个能够最大限度使理论上升为实践的空间。

5.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任课教师、担任各实践教学管理的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教师等,鼓励他们走进工地,化理论知识为实践技能,同时鼓励他们带领学生进入工地,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情况下,边观看边讲解,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一些小的施工过程,将呆板的“我说你听”式的封闭型的教学转变为开放型的教学,使得学生能有机会通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以及接触工程实践来感悟和理解建筑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并领会需要协同工作的相关专业之间知识点的相互穿插及其实际应用,使“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程的专业各自具有不同的专业特点和需求,开课的时间段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各有侧重。由于实际上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需要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特点以及建筑和结构专业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相关关系,因此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是在专业知识链的相应环节上与重要的相关建筑专业的知识形成交叉。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必要的建筑专业的相关基本知识,尤其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房屋建筑的基本构造;理解建筑和结构专业在工程实践中的相互影响,以培养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与建筑工种协同工作的能力,适应国家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崔千祥,赵武.房屋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农业教育,2005(4).

[2]傅文庆.现场教学法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3]刘志麟,刘丰贤.浅谈《房屋建筑学》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6(4).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202-02

我国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逐步与国际接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参与到国民经济建设中。而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1],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办学基础,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强校之路,而社会服务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和落脚点。要使高校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就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走出象牙塔,积极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道路。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的教育形式[2]。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组成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从2001年开始,对于在教学环节运行过程中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进行了有益的研究与尝试。

一、合理选择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模式

根据产、学、研三方合作的紧密程度,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行模式主要有紧密合作型、松散合作型和混合合作型。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松散合作型模式,即理论教学环节在校内完成,而到了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带到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毕业设计。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主要动力是互惠互利,学生通过走出校门,可以享用企业的教育资源,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获得一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办学,可以吸引一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共享高校的教育资源(例如一些精密的仪器设备)。

二、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

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对于如何在高校的教学环节运行过程中有效地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总结出了以下一些经验。

(一)通过产学研协商,制订、完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本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水利与建筑学院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以及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让企业、科研、设计院所的专家、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学院教学计划的制订工作出谋划策。通过产学研有机的合作与协商,教学计划得到逐步完善,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需求。

1.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

通过积极协商,经过几次修改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更新。例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生产性建筑、设施农业工程、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在新教学计划中增添了《精准农业》和《农业废弃物处理》两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学习这两门课程,学生可以对如何利用“3S”(GPS、GIS、RS)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精细准确地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优化使用各项农业投入,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装备,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产学研积极合作,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内容上实现了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2.在教学安排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了实现“学以致用”,学院接受企业的建议,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例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新教学计划中,设置了126学时的专业实验、5周专业实习、7周课程设计以及14周毕业设计。通过产学研积极合作,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利与建筑学院在教学计划的修订中,充分考虑企业的建议,将专业课由第七学期提前到第六学期,第七学期仅设置一定学分的选修课,这样从第七学期开始,指导教师就可以将毕业设计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就由半年延长为一年,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同时也为学生考研和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机动时间。

3.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特点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

当代大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许多企业都提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所需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具备将来从事本行业所必需的社交、组织、管理及经济知识。为此,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了《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建筑工程经济学》和《会计学原理》等课程。通过产学研的积极合作,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专业特点与企业实际需要的有机结合。

(二)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本科生迅速扩招,大学教育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而转变为大众教育,因此各高校相继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注重培养具有较高就业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目前,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在招聘人才时,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与企业进行了积极的合作。

1.依托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实现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为了实现与企业、科研设计院所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水利与建筑学院相继与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寒地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建工集团以及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设计所签订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我院教师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或个人创造条件进行沟通,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同时培养学生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例如,翟国勋老师在讲授《砌体结构》的过程中,将学生带到农大体育馆、游泳馆、研究生楼、食品楼、农业工程研究中心、学生宿舍楼等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在讲授《农业建筑设计》的课程中,将学生带到黑龙江省畜牧业创新园区和黑龙江省种植业创新园区进行现场教学。通过产学研积极合作,我院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有机结合。

2.依托企业、科研设计院所,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对于任何一个专业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内所有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近几年,水利与建筑学院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毕业班学生到企业、科研设计院所进行毕业设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直接参与到实际的课题或工程项目中。例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2001级的田广同学在佳木斯水利勘测设计院和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设计所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毕业设计。通过实际工程的锻炼,学生找到了书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点,了解了水利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一些专业软件(例如PKPM结构计算软件、土坡稳定计算软件、土地整理绘图软件、工程效益分析软件等)的使用方法,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一定的工程素质。

(三)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在近几年的毕业设计中,我院一些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被企业或地方采用。例如,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2002级的胡小花、韩晶京同学在侯为军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新农村别墅设计,设计成果已经被双城兴山镇顺利村和拜泉县三道镇富业村采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加速了我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满足了企业或地方的实际需要,也提高了东北农业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结语

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水平,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产业(企业)的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对于如何建立并有效运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指导委员会、如何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宏岩.产学研合作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1-2.

篇(5)

浓浓夏日,骄阳似火,依旧挡不住我们“筑梦人”社会实践队的热情。就在这个7月,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整装出发。21日我们整队人抵达长沙,进行快速整顿休息后便马上投入到实践活动中。16个人的实践队伍,由于大家之前也有所熟识,所以团队氛围极好,团结意识浓烈,在每晚的总结例会中大家也都积极发言抒发感想,为实践工作顺利进行而出谋划策。策划书,活动推进表,调查问卷,宣传单……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22日,参观中建五局的企业文化馆,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一大早,我们早早的来到公司,在讲解员亲切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企业文化馆,看到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成就,感受到中建五局浓厚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随后我们举行了大学生实习基地揭牌仪式,为武汉理工大学与中建五局之间的良好关系,方便今后学生来到长沙中建五局进行实践活动建立良好的桥梁。

23日,我们与曾在我校毕业,如今在公司表现出色的老校友进行深入交流。带着之前收集的大学生比较关心的大学生活与就业的种种问题,学长们也一一做出了详细解答,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让我们更加切实感受到大学学习与工作就业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深刻懂得实践实习的重要性,知识应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适应职场工作。随后我们参观了柏宁地王广场项目,亲身来到工地,感受工程实施,烈日当头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努力认真的脸。负责人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讲解了工程概况和实施难度,我们自由提问不懂之处也得到一一解答,收获很多专业的知识。24日,我们参观了湖南日报传媒中心工程与梅溪湖工程,并组织了观摩会。

篇(6)

房屋建筑学是研究房屋的构造组成、构造原理及构造方法的一门课程,同时还包括介绍建筑设 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地房屋建筑实习心得范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工地房屋建筑实习心得一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紧张的四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四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四周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

短短四周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四周,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此次学期末我跳出了象牙塔,来到了工地生产实习,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习实践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感受社会。

我很高兴能为自己家乡的建设事业贡献了一点绵薄之力,那里的王技术员成为了我生产实习的启蒙老师。我也很荣幸有这样一个经验丰富而又慈祥的师傅来带我,这样我能够充分的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我们常用的管道,有些管道只在书上提到,而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管道的施工技术,这些完全要在实践的环境中才能深刻的学习和体会到。又如煤气管道的煤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的具体操作,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深刻的了解其技术。这次实习还有很多的真实意义1、只有实习才能感受一个真实工作的需要,才能确定你是喜欢做研究还是喜欢去单位工作,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就有实际的经验依据;2、只有实习才能辨别你对于一个工作是虚拟的幻想还是真实的喜欢,便于帮助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也可以在几个实习体验之后选择相对比较喜欢的职业岗位;3、只有实习才能模拟体会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其他人对于你做人做事的要求,才能培养基础的人情世故,才能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行为矫正;4、只有实习才能知道知识的用处与知识的缺乏,才能在学校选课、课程听讲与理解方面有了新的角度,学习的觉悟性会有相当的提高;5、只有实习才能发展初具规模的校园以外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对于帮助你懂得社会知识、接触社会机会包括职业机会提供的帮助非同小可;6、只有实习才能让你对于老师、同学提供的知识与其他书面的知识有了辨别与辩证的能力,才有了质疑的底气,也可能有了形成自己主见的依据,甚至直接帮助你比其他不实习的同学更快成熟。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对我的人生来说意义非凡。我相信这次实习肯定会成为人生的宝贵回忆之一。

工地房屋建筑实习心得二

首先要在这里感谢史书记、卓老师以及我们班长及团支书为我们争取、联系到这样一次额外的实习机会。以下是通过这次实习本人从所获得的一些收获及些许体会。

我们小组三人是在卓老师介绍的一工地施工队上参加实习的,在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施工队形影不离。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随意闲谈的朋友,我们学着一点一点主动的去与人相处,交流。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还是仅仅为了能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主动,礼貌的交流都应该是很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交流技巧,氛围和谐了很多事情协调起来就简单得多了,毕竟任何一个工程都不是某一个人之力建起来的。建筑工业是一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行业。尤其是当你是一位管理层人员或即将往该方向发展,交流,协调就变成了工作的重点。在这一点上我们表现都还不错,以一个施工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里充满了那份应有的激情与责任感,切切实实的融入到施工队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商品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由于我们加入时工程已经建到十三层,所以错过了很重要的那部分基础工程。每天我们都是站在施工员的角度,做着一些施工员该做的事,放线,打标高,检查模板、钢筋,浇筑混凝土,验收砌体……

给我体会特别深刻的是:

建筑工程一般都存在分包现象。由于这个工地上的管理模式稍有一点儿不同,工人拿钱与施工队签字没什么联系,所以存在一些素质较差的班组对施工员的话经常是爱听不听。不按要求施工或要求整改的不按期进行,这就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些细部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如有一楼层的阳台装饰柱浇筑完了一复核,垂直度都跑得没边了,最后不得不全部打掉重做。

工地房屋建筑实习心得三

时间过得真快,在工地上呆了两个星期了,从陌生到慢慢熟悉,对这有了些了解,一些工作的感受写写吧。

1.前两天回了趟学校,同学说,你怎么走路直不起腰来?我感到很纳闷,怎么回事,自己平时很挺拔啊,百思不得其解。今天,钻脚手架,进地下车库,才猛然间意识到,平时直不起腰来,原来老是担心碰头,养成的习惯啊。原来“职业病”,就这样伴随着我的工作开始了。

2.今天戴着安全帽,与往日相比,感觉老不舒服了。回想以前,记事起从不戴帽子啊,而头上的安全帽,似乎注定要伴随我一生了,原来一切皆有定数啊。

3.一直以为工地上的民工都是弱势群体,都是处于被黑心包工头坑骗边缘的劳苦大众,然而我错了。下午一帮植筋工人令我刮目相看,开了眼界。干活很毛躁,气势很嚣张,钢筋稍不到位,就撂挑子不干了,现哄着干活。报个工程量的数大呼小叫,并且不允许与他的数据有偏差(他有虚报)。否则,质监站的电话立马就到,怎么克扣俺家的工程量了,质监站谁敢招惹,抓紧安抚人家吧。原来民工上边也有人。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本科生;就业;施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029-02

当前许多高等院校开设有土木工程专业。而地方院校由于其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和生源情况等,在本科生就业方面有特别之处。本文以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在分析其就业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本科生的就业定位和相应准备。

一、就业现状

表1为三峡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0―2014年近5年本科生按业主、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读研四类方向统计的就业人数,括号内为毕业生总数。表2为近五届毕业生去施工单位不同行业的人数,分为路桥隧、房屋建筑、电力建设、其他(包括煤炭、冶金、港航、化工建设等)。

如果把业主、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视为广义的施工领域;把设计单位与读研究生视为广义的设计领域就业,分析近五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到从2010年到2014年,其比例从3:1逐渐过渡到并趋近和稳定于2∶1,就业的行业也由延伸到大土木工程范畴。地方应用型院校学生到设计和生产一线仍是就业主流。

二、企业就业目标与教学思考

1.施工企业工作理想和目标。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有一技之长,生活富足,具有成就感,享有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是土木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然而由于施工行业的特殊性,从业人员恋爱、结婚、生子、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都存在一定的客观困难,企业高端人才流动性大。我们的施工企业怎样吸引和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形成稳定的人员结构,打造世界知名的优秀施工企业,从而走向国际高端市场?这方面可借鉴发达国家施工企业的管理。康奈尔大学以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国际土木工程行业的领导者为目标,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以自己的毕业生进入鹿岛建设为荣。我们的学生在进入企业时就要有所追求,使自己可能经历的类似艰难不在我们的后继者身上出现。我们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更要向学生灌输人性化的先进管理理念。

2.在校期间的施工技能准备。结构或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往往与成型后的受力状况不同)需要材料力学(包含试验检测的一些内容)、结构力学、土力学和混凝土结构知识。理论力学作为前导课程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进行,并且与大学物理中的经典力学内容相融合,避免重复。混凝土结构课程通常放在大三,分两个学期来完成,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结构可靠度和浅基础设计都可以考虑统筹进来:把科目减少,把一门学精。现场所需要的测量学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学习。如何在复杂天气条件下进行高精度放线,需要提早做准备。工程结构的构成则因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课程。比如,房屋建筑工程方向的房屋建筑学课程,道路工程方向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它们描述了结构的构件及其功能以及形状和尺寸的设计依据。学生可以加强经济学基础知识学习,工程经济学对学生今后熟悉企业的财务管理很有帮助。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作为一门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大四上学期开设钢结构或工程结构抗震,供愿意深造的同学选修。结合假期完成两个月的工地实习后,大四上学期的时间可更多的留给同学考研或联系就业。这样安排对于实习无论时间还是内容都是有保障的和必要的。而大四下学期,学生在学校跟随指导教师完成设计,可以结合就业动向,选择路、桥、隧或者房屋、边坡等方向的内容。

三、施工课教师的课堂内外

教师需要深入设计和施工企业,了解企业创新所遇到的困难,献计献力,并把这些经验带回课堂。教师把设计和施工技术总结和抽象为理论,并进一步实验、升华,并深入思考行业的发展方向。笔者了解到两起塔吊倒塌事故:一起发生在塔吊拆卸阶段,一起发生在塔吊顶升阶段。前者原因较简单,水平臂还没有完全拆除,就把塔身底部地脚螺栓的螺母拧松,而此时水平臂的重心并不在塔身中心线上,于是水平臂连同塔身绕着塔身根部整体倾覆。后一起事故则是血的教训。笔者之前曾推测事故原因可能是塔吊超过服役期或未作年检,设备年久失修、施工人员冒险使用惹的祸,但真实原因却是违章操作人员却并不了解貌似简单的塔吊顶升过程蕴藏的生死攸关的科学道理。塔吊在顶升阶段,套架与塔身之间的螺栓解除,套架、水平臂、塔帽组成的整体被支承在塔身上的千斤顶顶起,仿佛杂技表演中一个人单手举起另一个身体保持水平状态的人,下面的人不仅需要力气大,控制平衡亦非常关键。因为控制平衡的需要,在顶升套架时通常要求平衡臂调整到与千斤顶位于塔身同侧,套架以上部分的重心在千斤顶上,如图1所示。然而事故发生就因为平衡臂与千斤顶位于塔身异侧,如图2所示。套架以上部分的重心不与千斤顶重合,而且失去螺栓约束,千斤顶出力时,套架以上部分失去平衡,将塔身上部折弯并脱出栽倒在地面上。在施工活动中,操作规章的制定原因初入行者可能一时弄不明白,但是严格按照规章作业,就能保证平安和工程质量。如果施工技术人员能多学习并及时发现问题,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把施工技术背后的道理讲清楚,如果课堂内外能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强调设计执行规范,操作注意规章和重要性,可以让走向生产的一线人员避免更多的事故。

教学和考试要让学生掌握了从事工程建设所需的基本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工程质量和安全意识要从在校阶段抓起。

教学过程中认清学生就具备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进行相应的课程体系安排、授课模式选择以及工程思维的灌输,是教学理念的提升,更是行业理念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顾祥林,林峰.中美英德加五国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15(1):50-53.

[2]张卫东.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和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1,(4):84-85.

[3]金凌志,曹霞,李豫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16-18.

[4]夏松,覃爱民.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改革趋势[J].科技信息,2011,(1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