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3 23:58: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语文;课堂;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06-02
一般人认为语文学科的学习见效慢,它需要日积月累基础知识,逐步提高感悟能力。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不少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注音解词、划分段落、中心思想、艺术手法上,认为灌输得越多越有效,致使语文课堂出现无效教学、低效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教学方式也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有些教师为追求新的教学模式,用满堂问、满堂论代替满堂灌,只重形式不重效率。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做题就能提高能力,把语文课上成考试评讲形式,致使学生叫苦连天,失去了语文课堂的人文魅力。我认为课堂要进行高效教学,老师就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最高原则。下面我就以《议论文怎样对材料进行分析》一课来具体陈述我是如何进行课堂高效教学的,希望得到交流指正。
1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激情能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老师可充分利用语言魅力,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启人深思的问题、设置悬念的开头、宽松自如的探论、巧妙精彩的衔接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在教《议论文中怎样对材料进行分析》一课中,我就设计了下面的导入语:“同学们,你认为高考中得分最高的是哪道题?(学生回答:作文)写作文最常用的体裁是哪一种?(学生回答:议论文)而议论文中你知道我们最大的欠缺在哪里吗?(学生争论)不是立意,也不是选材,而是对材料的分析,大多数同学认为议论文只是搭一个架子,有论点论据就够了,其实这好比是恐龙的骨架,空洞无物,我们缺乏的是对材料的分析、具体的论证、精心的搭配、严密的组织。那么怎样对材料进行分析呢?本节课将教会你这种写作能力。”
2 展示问题,精心铺垫
课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阵地,为了搞好高效教学,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特别是备教法。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的经典实验表明,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人是理性动物,会思考是人的本质属性,行动的勤奋不如思维的勤奋,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感悟是课堂的关键所在。
议论文分析的角度很多,诸如原因分析法、条件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比喻分析法、评价分析法、正反对比分析法等,如果老师一一介绍给学生并举例论证,看似精彩的表演,其实学生仅仅是观众,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从引导学生感悟入手,设计了七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讲解重点做好充分的铺垫。
2.1 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2.2 滴水何以能穿石?
2.3 假如李时珍不亲尝百草,结果会怎样?
2.4 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吕不韦有什么共同之处?
2.5 树根给你哪些启示?
2.6 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2.7 弱者与强者是如何看待困难的?
3 先思再议,先合后答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地探索知识和交流体验,创设课堂民主和谐的氛围,但要注意,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引导不力,学生会陷入自由散漫状态。具体怎样引导呢?我的方法是先思再议,先合后答。首先给学生一段空白时间,保持课堂安静,人人在思考,人人有所得。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讲解、互相交流,交流中有的同学因自己的分析赢得大家认同而深感自豪,有的同学在顿悟中收获颇丰。这时就进一步引导他们对所议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条理,作出较全面地概括,最后由各组推荐一名成员作汇报总结。
例如针对第一个问题,甲组作出的这样汇报: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发展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联系,一个人的性格行为不可避免地烙上周围环境的印记,所谓近墨者黑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针对第二个问题,乙组作出这样的汇报:滴水穿石,首先要有毅力,坚持不懈;其次要精力集中在一点。而这一切都是以自信为先决条件。
4 深入设问,重点透彻
一般来说,课堂内容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这样才能对学生造成刺激性、增强挑战性;所以教师要进一步设置更深入的问题,升华前半堂的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对课堂重点难点的把握,这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
通过小组汇报,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以上七个问题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论证的。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得出结论,分别是从原因、条件、假设、归纳、比喻、评价、对比等角度来论证的。至此老师再上升到理论高度。提示同学要通过材料,分析其生活本质规律,从而论证中心。本节课课堂重点知识并不是老师直接告诉给学生的,而是靠他们一点点的摸索,靠自己的思考而获得。
5 学而致用,穿插练习
学生学到一种知识,关键要学会应用。有的老师把练习当成课外作业,然后再收再评再改,个别老师甚至把作业压了下来,一天二天还发不到学生手里,所以反馈不及时,影响了知识与能力的巩固,效率不高。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以把练习前移,进行当堂训练。
我在讲解了对材料分析的几种常见方法之后,出示一个话题作文练习:“过去,人们常说‘家有梧桐树,自来金凤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话值得商榷。现在社会,个人求职要推销自己的才能,企业发展要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个地区招商要推销自己的地域优势,请以‘推销自己’为话题寻找材料及分析角度。”
课堂进入:有的学生举“毛遂自荐“的故事,从条件上分析推销自己要有实力和勇气;有的学生举“海尔集团”广告的例子从原因上分析推销自己是时展、社会竞争的需要;有的学生从比喻角度说草木以花朵来推销自己赢得蜜蜂的青睐;有的从假设角度分析假如你有了发明而不推销自己,你的人生就失去了应用的价值;也有的从姜太公说到白居易再到,归纳分析推销自己对于事业成功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精彩的分析举不胜举。
6 自我总结,构建体系
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构建主义学习论,认为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每节课结束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便于消化吸收。
对本节课我让学生采用自编顺口溜的形式进行了自我总结,取一例摘录如下:
写议论文要注意 证明论点要论据
论据分析要合理 紧扣中心成一体
原因结果紧相连 事物转换需条件
正反对比观点显 点面结合显周全
假设分析写妙章 比喻论证很形象
旁征博引要归纳 个别举例要评价
关键词:互动;高效;小学科学
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一直是近几年来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不需要教!那么怎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一线实践经验,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科学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作为教师只有认真、正确研读教材,通过深度解读教材,才能根据教学内容及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因为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目标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灵活变通地制定教学目标,而不应该机械地照搬教学参考书或网上的一些教学资料。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有几个活动,学生应掌握多少,到底要学到什么程度,针对本节课教材前后的知识有什么内在联系,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对这些都模棱两可,课堂就无高效、无效果可言。其实我们的课堂就像打仗,如果目标定不好,战士都不知道打哪?何谈能打赢仗?教师要通过深度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材难点、有效地解读习题、深刻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让课堂有效、达到高效。
二、创设情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具体、现实的场景或氛围,或是现实的场景或生活材料、科学的问题或实践活动。例如,在进行《地震》(河北版五年级上册)这一课中“提出问题,了解地震的情形和危害”这一活动的教学时,教师课始谈话:“同学们,知道5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同学们争着回答:“是汶川地震纪念日!”汶川地震有8.0级,波及了很多省。这时候教师提供资料:汶川大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我这里有一个关于地震的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看之前,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看地震发生时都有哪些情景,另外还要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谁观察得最有条理。此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选取了汶川地震作为情境,给了学生深深的触动。教师又不失时机地引入探究主题,自然引起学生探究地震的的极大热情。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使学生能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保障。
三、课堂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要条件
关键词: 互动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 高效课堂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时展的必然要求。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是高效型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要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要有课程实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适度,更要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与灵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有效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把重点放在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即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现在,课堂已经逐步活了起来,教师也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已达到甚至超过1/3,学生的参与面也大大增加。尽管如此,部分教师在具体做法上还存在许多误区,很多时候课堂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的互动、表面上的热闹,未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然的互动环境,使他们的认知行为得以顺利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双方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通过对中学英语教学十多年的不断摸索和总结,笔者逐渐找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互动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此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提示导学,创设互动情境
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授新课前,可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展示新目标;指出重点、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排除障碍;提出教学要求,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铺垫互动环节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在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学生主动探究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
三、小组活动,培养互动能力
小组一般由4个(优等生1个,中等生2个,后进生1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灵活分组)。在课堂上,小组汇报自学情况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各小组成员用英语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是本课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对共同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通过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总结出语法规则,达到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目的,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小组共同探索和创造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翻译请客人吃苹果的句子时,笔者要求各小组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表达。一个小组的学生采用了以下四种表达方法:(1)Help yourself to some apples?(2)What about some apples?(3)Would you have some apples?(4)Do you like apples?还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了与上述四种表达方法不同的两种表达方式:(1)You’d better have some apples.(2)Why nothave some apples?其余小组的学生又分别提出了与上述不同的表达方式。如:(1)Would you like some apples? (2)Shall I get some apples for you?(3)Will you have some apples?由于各小组学生相互补充,所以同一内容用不同语言结构进行表达的问题,在几分钟内便能得到圆满解决。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还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展示他们的自我风采。
四、组际交流,提升互动效能
组际交流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也就是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评价反馈,深化互动实施
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领。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平台可以为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流行病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把握MOOC背景下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契合点,通过前期准备、案例剖析、自主探究、学习汇报、教师总结五大步骤来践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流行病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慕课;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流行病学
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近年来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1]。“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缩短理论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差距[2],而目前新兴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习范围的有效途径[3-4]。MOOC可以为“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1以MOOC为基础,结合案例“翻转”流行病学课堂
流行病学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已成为一门方法学,其原理和方法渗透到医学各科,甚至扩展到非医学研究领域。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专业的骨干学科,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传统的流行病学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讨论为辅,学生主要依靠课本、实习指导等纸质资料,辅以教师准备的演示文稿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对某些理论较易掌握,但难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种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论预防医学专业或者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中主动运用流行病学思维指导解决实际问题都比单纯理论学习更加重要。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多年来流行病学教学一直重视,且仍需不断完善的一项课题。近年来,MOOC的迅猛发展、案例教学的广泛使用、翻转课堂等方法的兴起为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特定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思考、讨论、评判;学生处于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要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判断和决策,无形中提高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7]。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是大量优质的案例,MOOC等网络平台为案例教学法在流行病学中的使用提供了丰富素材。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程序的一种颠倒。在教学中,它保留了信息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与传统课堂教学相反,它将信息传递过程放在课外,主要借助视频等资料,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进行,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在练习、问答、讨论中巩固知识[8]。翻转课堂中课程视频取代了传统讲授,成为内容传递的重要方式,释放出来的课堂时间为学习者探讨、分析案例提供了契机,而课前学习获得的信息又可作为案例理解的知识基础。因而,翻转课堂可作为实施案例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一般的翻转课堂中,需要教师自行制作教学视频,准备教学材料和探索性问题。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学习教学视频及材料,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互动点评,教师总结等多种方式,实现对知识的内化。而在MOOC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师可通过合适的选择,直接在MOOC平台上搜索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视频。在引入了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中,教师以含有问题的案例来代替翻转课堂中教师准备的探索性问题,并将对案例的讨论作为课堂知识内化的主要方式。此外,翻转课堂的实施手段使案例教学案例的来源也更加丰富,实施者可根据对课程视频的搜索和学习,从视频公开课的讲解过程中发现一些合适的案例线索,再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获得多样化的案例。
2把握契合点,实现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效果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把握MOOC背景下案例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契合点是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前期准备、案例剖析、自主探究、学习汇报、教师总结五大步骤来践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2.1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是实施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教师需要准备恰当的教学视频、案例供学生使用。MOOC虽然提供了搜索平台,但需要教师从大量的资源中选择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此外,为了拓展流行病学教学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还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拓展资料。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视频资料的搜索和案例的剖析,为学生制定出合适的学习任务清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资料搜索:教师在MOOC平台上以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搜索获得课程视频。目前世界上已出现32个著名的MOOC平台,如Coursera,Udacity,edX和MarginalRevolutionUniversity等;中文MOOC自2012年开始出现至2014年,较知名的MOOC网站包括MOOC学院、学堂在线、ewant育网、ShareCourse、Proera等。以“流行病学”为关键词在上述平台进行搜索可得到大量资源,例如来自北京大学的慕课“流行病学基础”;香港大学全英文授课的慕课“流行病学”;网易公开课:《天津医科大学公开课:流行病学与健康》,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开课《社会流行病学》,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公开课《公共健康的基础科学》等,上述MOOC资源涵盖了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中的重点章节。课程筛选:完成搜索任务后,教师可在适当的时间学习和观看课程视频,并撰写听课笔记,内容包括视频课程中的知识要点、所使用的流行病学案例。从视频课程中选择和教学大纲契合度高、难度适宜、知识点清晰、案例丰富的视频作为学生课下学习的材料。然后进行案例的选择与确定,即根据记录的案例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再次搜索、筛选以获得更多案例。例如,在《病因与因果推断》章节中大部分视频公开课都涉及到“反应停”事件,那么,就可以认为“反应停”事件是病因与因果推断章节中较为合适、经典的案例,实施者可以尝试以“反应停事件”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从搜索结果中选择合适的案例。应注意,MOOC中大部分的视频只能在者限定的时间内观看、下载,所以视频课程、案例的筛选需要长期逐步积累、多次重复。资料拓展:教师可针对所带学生情况选择补充内容作为拓展资料。可以是章节相关文献或影视资料,如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BBC)的纪录片《五十年的抗争之路》就可以作为《病因与因果推断》章节的拓展资料。也可以是统计学或社会学的课程,如阿姆斯特丹大学公开课《定性研究方法》。提供拓展资料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素材,丰富了流行病学教学内容。
2.2案例剖析及
案例剖析就是指教师对前期准备过程中获得的案例进行分析,根据案例提炼问题的过程。教师需要对案例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合适的问题。单纯的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探索性问题要由案例相关的问题来代替,并以该问题为开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课程视频的起点,更是自主选择拓展资料进行学习的纲要。合适的问题能正确引导学生围绕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讨论,而不至于使讨论内容过于发散,达不到内化知识的目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包含课程视频的任务清单、案例及案例所带问题。网络平台选择较为多样化,可按照学校情况自行选择。不同平台各有利弊,学校的网络课程中心较为正式,干扰信息少但沟通不够及时;日常交流软件如QQ、微信等对较大文件的承载力较弱,但便于及时沟通,可以将二者结合。即将内容于学校课程中心上,同时利用QQ软件进行沟通、答疑。时间最好安排在该章节授课开始前一周,既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学习,又不至于太早而被学生遗忘。任务清单的同时,也可与学生交流课改实施的意义,告知教改实施的流程,明确学生在实施教改中的角色和需要完成的任务。
2.3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准备的学习任务清单进行学习,在课余时间完成知识传递的过程。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建议将任务清单内容进行分解,尤其是拓展资料的内容,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划分等级,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将课程视频和案例作为必选材料进行学习,而拓展资料只需要按照自身情况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制作用于课堂汇报的演示文稿,内容包括:课程视频学习收获、对案例及案例附带的问题的思考和解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点。教师通过QQ和微信来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对其进行指导或答疑。
2.4学习汇报
引入案例教学后的翻转课堂的知识内化仍旧以学生讨论和教师答疑为主要内容,建议增加学生学习成果汇报环节,在准备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总结,使知识系统化;通过观看他人汇报可以反思自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理解偏差或者空白知识点。课堂上学生首先以小组(根据班级人数安排,一般4人一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形式以演示文稿为主,通过汇报实现资源共享,不同组别之间自主学习内容的补充扩展拓宽了班级内所有同学的学习宽度,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汇报结束后根据案例及其附带的问题自发展开讨论并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观点不同时可辩论,授课教师要善于引导,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5教师总结
最后由教师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总结包括四个部分:①教师对讨论过程存在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大家都不能理解或理解有误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消除学生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存在的疑点及困惑,防止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②对每一组的汇报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点评,对好的方面进行表扬,并指出其中可以改进的部分,进一步提升学生汇报、表达的能力;③强调该章节重点内容,可以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重点不明确的现象;④提出思考问题,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训练流行病学思维。在上述教学过程,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案例及课程视频、把握章节重点内容、筛选有效信息、拓展学习范围、控制学习时间、表达自我、撰写总结报告进行汇报等过程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关于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的教学形式国内外学者有过诸多论证,但真正落实到一线教学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如教学者对翻转课堂理解的不同,案例多样性导致的选择困难,教学技能的差异或者学习者配合程度的差异,都可能会对二者的有效性发挥产生显著影响。应当看到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都不是完美万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应理性审慎或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灵活的结合应用。无论是翻转课堂的出现还是MOOC的兴起其出发点都是为了更高效的学习和更广泛的传播知识,遭遇困境时应科学地分析切不可将灵活的教学方法用死,应在实践中探寻其最佳契合点并加以利用,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流行病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田恬 张发东 蔡爱杰 戴江红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改革卫生学院流行病与统计学教研室 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2]曲海英,王丽萍,孔令玲.案例教学———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0):917-918.
[3]张春梅.翻转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10):1895.
[4]田志娟,金瑞华,刘春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7):3444-3445.
[5]孔文娜.基于案例教学的医学文献检索课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174-176,177.
[6]李昕,宋维军,赵阳,等.案例教学在职业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11):1129-1132.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时效性,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快乐地成长呢?通过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师生合作,要恰到好处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多,难点多,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学。所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在关键时刻能给学生以启示,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热情。
在教《雷雨》时,我与学生一起参与话剧的表演,我选择了其中内心复杂,不好把握的“周朴园”来演。课下我在服装,台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课堂上,我一出场就得到了学生的掌声,到位的表情,富有感情的语言感染了所有的学生。我的表演给学生学习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这部戏剧揭示的深刻的社会现实。
师生的合作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语气要与学生同步,在合作时有时要征得学生的同意,让课堂教学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教师在教《将进酒》时,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老师说,李白的《将进酒》写得豪放洒脱,令人荡气回肠。我也想读一读,你们同意吗?这样的老师与学生零距离的接触,使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老师读的示范作用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生生合作,加强指导
合作学习要实实在在,每次合作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要做到这点,首先是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阅读的基础,不能在尚未充分自主阅读的情况下就组织合作学习,无论课前还是课堂都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其次是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大事小事必合作,有合作价值的,还要讲究合作学习的效果。如在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试着在小组内提问题,组内成员解决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再集体解决,这样在组内既培养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再次还要注意运用科学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对于最初的合作学习,教师可直接交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方法,在后来合作学习中,可以让合作能力强的小组介绍好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如在《登岳阳楼》的教学中,在学生合作自学诗歌后,让学生交流是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有的小组是开展朗读比赛,有的小组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诗歌的场景,有的小组则是一个人画出诗歌中所描绘的图景、一个人朗读、一个人找作者的写作特点再一起交流。这样给机会让组内自己选择合作学习方法,再介绍经验,给其它小组开阔思路,也体现了学习过程。
三、组间竞争,提高合作意识
学生们都有好胜心,非常喜欢比赛的形式,开展组间竞争,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了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在以往的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常看到小组长忙得晕头转向,而其他成员像旁观者,小组汇报时,总是小组长“承包”汇报,运用合作式竞争学习后,由于评价重心转移到小组集体合作达标,施加一定集体压力以追求小组的共同目标来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学生们不得不对这种“承包”式学习进行改革。在小组合作预习课文时,各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了,有的查生字词的意思,有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有的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等。小组汇报时,各成员负责汇报自己的任务,在汇报实践成果时,每个组既有组员自己独立完成的调查成果汇报,又有整个组汇报组员材料后的总结汇报。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能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一步步学会独立与合作。合作式竞争学习,学生非常投入,学习热情高,集体荣誉感强,人人都有发言机会。它不但体现了集体的共性,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自我价值。
四、评价多样化,激发合作热情
教师的评价语与多样的评价方式,也是提高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必要手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要吝啬自己语言,经常用“看哪组读得好”“哪组配合默契”“哪组提的问题质量高”等激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使人人参与学习,在评价中,除了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外,还需要教师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展开互评,有进步的组或表现好的组在评比栏贴星表示鼓励。
五、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语文教学内容宽泛,灵活多变。往往一堂课下来,所教授的知识很多,如果不能及时的巩固,学生难免会走马观花,留不下深刻的印象。当堂的检测就显得非常必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当提供当堂训练的内容。诗歌教学时,课堂训练可以是诗句仿写,诗人形象评价,诗歌情景扩写,诗歌赏析等;散文教学时,课堂训练可以是文段仿写,读后感,语句分析等;小说教学时,课堂训练可以是细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片段赏析等;文言文教学时,课堂训练可以是教材中关键文句翻译,教材外含有重要实词虚词的文句、文段翻译等;作文教学时,可以是拟写标题,作文开头训练,作文结尾训练等。
课堂训练的方法也要灵活多样,在训练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以生生竞赛,师生竞赛,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使课堂训练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巩固基础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尴尬;沉思;更换;效果
科学课堂离不开实验,如果学生在科学课堂上不能亲自动手实验和探究,科学知识就无从获取,科学技能就无从培养,更别提体验科学探究的无限乐趣。而恰当的科学材料会助你的高效实验教学一臂之力。
2011年,我参加轮值课的一幕至今还历历在目,那份尴尬让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全校教师都来听我的课,当时的我倍感自信,面对自己熟悉的学生和自己深入了解的同行,深感自己已成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沉着老兵。我完全采用教科书上的三个实验。本以为这几个实验操作简单,而且凭借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实验效果一定错不了。可事实出乎我的意料。
我像往常一样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制定计划,然后引领学生动手实验。可我发现,对于直尺和橡皮筋,学生不屑一顾。起初我以为,也许是这两种材料学生太熟悉了,没有了新鲜与好奇,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致。可让我吃惊的是,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居然认为力是产生声音的原因。很明显,这两个实验不但没有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知识,还给了学生错觉,这是我课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学生的情绪直接造成了我的兴味索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后,我沉思良久。我发现,用直尺和橡皮筋做这个实验并不是最佳的材料,橡皮筋振动发声的现象很不明显,而直尺发声的方法看似简单,但并不简单。因为控制不好,直尺就会和桌面之间发生撞击,也就会出现这节课的误导。
反思过后,我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向初中物理教师请教。经过多方求助,我得知:除了用敲击音叉碰触水面的方法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还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说话或者唱歌时声带振动发声的现象,也可以把泡沫放在播放的音箱上,或者将碎纸屑放在桌面上,敲击桌面……
在另一个班的实验课上,我换掉了教科书中橡皮筋和直尺的实验,除了用敲击音叉碰触水面证明物体振动发声之外,还让学生现场唱歌,触摸喉咙,亲身感受声带振动发声。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学生当时那种兴奋、惊异、满足的表情,尤其是当学生亲自实验并看见泡沫随音乐舞蹈时,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积极和踊跃,观察之细致、感受之真切、汇报之广泛,都是我始料不及的。就连平时最不爱说话的学生,这节课也破天荒般争先恐后地发言。只是简单更换了一下实验材料,实验效果却大相径庭。
[摘 要]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借用语文文本,开放教学时空,巧抓教学契机,迁移表达方法,才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契机 表达技巧 修辞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5
教育要让每个学生获得自己想要的成长和未来,而语文课程承载了这样的教育功能。因此,语文教学要遵循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让学生真实地走进语文课堂,汲取养料,并内化为自身潜能,从而学会运用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抓住语文教学的契机,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借用课文文本,开放教学时空,延展教学思维,将表达方法准确地迁移给学生,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量,从而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表达中。笔者现以《第一朵杏花》为例,谈谈如何抓住语文教学契机,进行迁移表达技巧的训练。
一、紧扣课题质疑,渗透谋篇布局的技巧
巧妙的问题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针对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及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提纲挈领、简洁明快的问题,可以巧妙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推进教学进度,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整节课如行云流水,酣畅淋漓。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读完课题后,自主质疑。我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梳理:①作者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②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③谁想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④他是怎样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课文,阅读文本,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时,我引领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脉络,触动学生的思维点,创设课堂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感受文章谋篇布局的技巧。作者围绕文眼“第一朵杏花”,巧妙地组织材料,选取竺爷爷无数次物候观测中的一幕,即竺爷爷与孩子之间围绕“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进行的两次对话,展现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这样的巧妙渗透,为学生在作文中选取材料、组织材料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令其有样可依,有法可循。
二、咀嚼关键字词,感受遣词造句的技巧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掌握教材的特点,紧扣书后的练习,抓住关键字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感受其遣词造句的巧妙,学会积累和运用,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在《第一朵杏花》的教学中,我巧妙地抓住了“顷刻间”一词展开教学。我出示“顷”字,让学生查字典,掌握读音,了解字义,顺势引导学生说说表示时间快的词语,他们纷纷说出“一瞬间”“刹那间”等字词。紧接着,我又让学生说出表示时间很快的词语,如“立刻”“马上”等,说出表示时间快的四个字的词语,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白驹过隙”等。一个词语,瞬间扩展成几组词语,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多。继而,我又引导学生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竺可桢爷爷为什么顷刻间年轻了几十岁,从中读懂了什么。由一个词到几组词,再到句、段、篇、章,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增多,汲取的养料也不断增多。他们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两篇课文,而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绿色生命场。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实现了高效课堂,彰显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三、感知语句特点,延展修辞方法的妙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立足于“言”,又要着眼于“用”。语文教学的“本真”,就在于利用课堂这个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与探究,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规律,获取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这一理念,在《第一朵杏花》第六自然段的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出示:“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作者抓住柳梢、小草、河水和杏树的花苞写出了春天的到来。
生2:作者抓住了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师: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生3:写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生4:写出了春天的万物复苏。
师:作者通过什么字眼写活了春天的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生5:作者用“吹绿”“吹青”“吹皱”“吹鼓”这样的动词写活了春天的特点。
生6: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生7:作者还用了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春天的景物特点。
师:同学们善于发现,读出了句子的特点。谁能像作者一样写一写其他季节的特点?试试看。(生自主创作,交流汇报)
生8: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秋风吹走了大雁,吹红了枫林,吹熟了稻谷,吹出了农民的笑脸。
生9: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寒风吹枯了小草,吹冻了小河,吹白了芦花,吹香了墙角的腊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