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移动网络论文

移动网络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8 06:09: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移动网络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移动网络论文

篇(1)

新技术、新载体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提供了机遇移动阅读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行为,移动阅读中所用的技术与阅读载体的产生,推动高校图书馆在阅读器服务、手机服务、移动图书馆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同时,高校图书馆所含专业信息资源丰富,且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兴起,其开放度大大提升,而移动阅读中所含的专业资源相对较少,且不免费,因此,高校图书馆若与移动设备无缝连接,则可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最大化开发与共享。电子阅读器作为新兴阅读载体、移动阅读终端已受到图书馆关注。读者可借助一张具有图书外借功能的读者卡便可借用电子阅读器,而其中包括电子图书、音频图片、数字化期刊等各种资源,读者可根据自身喜好随意选择,且一些阅读器中例如汉王电纸书具有个性化阅读内容,例如学习材料、专业材料、课间笔记等,这就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供了支持。受手机智能化、手机使用普及化、无线网络发展的影响,借助手机、微博等阅读已风靡,这不但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且为图书馆争取到更多读者,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借助手机短信定制服务、OPAC服务查看借阅通知、了解新书通报、检索文献、查询读者信息等。这一形式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支持,也推动高校图书馆向移动图书馆服务方向迈进。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数字化图书馆,实现网络借阅、查询等服务,将专业资源、学术资源集成电子图书、视屏、新闻等形式,有力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发展。

二、移动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面临的问题

其一,信息源的多样化、网络阅读的便捷性击着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网络时代下,图书馆不再是唯一获得信息资源的地方,移动网络设备则成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提供者,而这一趋势,冲击了传统图书馆的读者群,尤其对高校而言,其读者群主要为大学生,而大学生思想开放、喜于接受新事物,移动阅读的出现,正适应了他们的心理需求,这就造成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依赖降低,降低了读者的黏合度,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考虑转型,以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增强图书馆与读者间的黏合度。其二,移动阅读市场所提供的阅读服务冲击着高校移动阅读服务定向。移动阅读已成为时代潮流,其市场环境复杂。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阅读资源的提供者,在网络环境下,其服务对象不但面向学校内部,且面向社会,而移动网络环境下,阅读群体的相对减少,使其不得不考虑读者分户、定位读者、个性化服务读者等问题。其三,“浅阅读现象”趋势迫使高校图书馆深化阅读。从移动阅读的内容与结构看,娱乐化信息多、人文化信息少,普广性信息多、专业知识性信息少,碎片信息多、系统知识少,而这一现象的存在,致使“浅阅读现象”产生,而“浅阅读现象”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判断能力、求解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且不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人生观的养成。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品格人才的地方,要转变此现象,必须做好由“浅”入“深”的导读工作。

三、移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发展战略

1.构建移动阅读空间

开发特色资源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适应了移动阅读发展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应抓住现代网络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为读者阅读提供信息化、网络化支持。在进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同时,注重学校内部资源、尤其是精品资源的开发,建立专业化、学术性资源模块,发挥高校图书馆专业知识信息集聚地的优势,并根据读者个性需求、学习需求、专业岗位要求设置不同的体验、阅读空间,如设置学术论坛、学生作业、操作实验等模块,设置视频汇集、图片集合、论文等空间,以便于服务于读者阅读与知识获取。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展开移动阅读体验,在体验区设置电子书、Kindle等移动阅读设备,提升大学生对移动阅读的体验力,并以此深化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获取渠道的认识。

2.运用现代技术

整合多元服务路径电子阅读器、微博与手机阅读、移动图书馆服务等的产生与发展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服务方式革新提供了支持,且阅读终端的丰富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行为,因此,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要求,积极更新理念与服务方式,将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移动阅读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多元化服务路径的整合。如突出移动图书馆中短信模式、WAP模式、APP模式的运用,根据移动图书馆模式特点开展特色化阅读服务,以短信主动推送功能实现电子期刊信息推送、彩信报、馆藏书目自主推送等,利用WAP服务进行图书下载、资源检索整合,利用APP服务订阅、添加标签等;利用微博、手机等实现馆员与读者间的沟通与互动、阅读信息反馈等,加强读者与高校图书馆间的黏合度。

3.加强阅读指导

提高读者阅读能力阅读指导是实现读者由“浅”到“深”阅读、提升读者阅读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指导应以观看视频、推荐图书、双边互动等融合而成的一体化形式展开,以切实实现阅读指导的作用。以精品图书推荐引导学生读好书;高校图书馆在做好图书分类、书目推荐等传统服务的同时,应充分利用手机阅读、微博阅读等技术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并注重图书的适时更新,以保证读者获得最新、最好的图书。以读者培训引领读者确定阅读方向;在海量信息资源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应在做好新生入馆培训、检索资源、数据库培训等传统培训方式基础上,根据读者需求,增加嵌入培训、定期培训等培训方式,以提升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选择力,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在培训内容上,除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库使用等培训外,进行阅读技巧、阅读分享、移动阅读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读者的专业素养、人文素质。以互动性阅读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及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图书共享平台、OPCA系统等,与读者展开沟通,使读者与读者间进行沟通,并关注读者对图书资源的回馈信息,实现读者间、读者与图书馆、读者与高校间的互动。以丰富化的阅读活动为阅读营造良好的氛围;高校图书馆除了开展“读书会”、“读书周”、“读书节”、知识竞赛、讲座、优秀读者选评等活动外,还应积极创新活动类型,如举办“真人图书馆”、“ApabiReader晒书架活动”等,以宣传移动阅读的同时,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结语

篇(2)

1.1系统基础架构

基于不可靠移动网络的消息系统,是目前移动互联网及时通讯研究的热点,无论是消息推送,还是IM等及时通讯应用都涉及这个方面的问题,如何保证消息及时有效地送到用户是研究的关键。从技术上,消息的送达主要有2类技术,一类是客户端轮询,即客户端不断地发送请求获取新内容;另一类是推送,即服务端在有消息内容时将消息推送到客户端。轮询实现比较简单,即客户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向服务端请求,获取新的数据,目前这种方式在当前互联网上的消息应用中较为普遍。但这种方式在移动网络下存在较多问题,如果设置时间间隔太长,会造成消息的及时性不够,如果设置太短,会造成较大的数据流量,移动网络目前的流量成本还比较高,另外对移动设备的电量消耗较大。而推送方式采用长连接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但是,由于移动网络的不稳定性,在长连接情况下没有传统网络稳定,客户端时有掉线。因此笔者在参考推送模式和XMPP(ExtensibleMessagingandPresenceProtocol,可扩展消息与出席协议)的基础上,借用轮询请求的方式,实现消息的有效回执,同时采用重试链接的方式回避长连接的不稳定,在传统的推送基础上加了重发机制。该消息系统在架构上由客户端、服务端和数据层构成,各层由不同子功能模块组成。客户端主要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的界面,包含消息回执、消息显示等模块,其核心是客户端收到消息后,根据消息体的相关属性决定消息是否需要回执,采用何种模板进行消息体的展示。服务端由多台基于Openfire的IM服务器集群、Zookeeper集群以及消息待发队列和重发队列组成,用于处理、转发及重发客户端消息、接收客户端消息回执、监听客户端状态等。此外,还包含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用于访问缓存数据库。数据层用于存储来自应用系统的相关数据和用户状态,其中缓存数据库主要存储用户信息及离线消息等,Zookeeper集群主要存储IM服务器集群的共享数据。

1.2各模块功能

1)客户端消息回执模块用于构造并发送客户端消息回执。当客户端成功接收在线消息或离线消息时,立刻向服务端发送“成功接收在线消息”或“成功接收离线消息”的回执,告知服务器客户端已成功接收到消息,不用重复向其发送此消息,服务端的业务层根据回执的情况对消息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

2)客户端消息显示模块根据消息类型对消息予以不同的显示。消息主要分为普通消息、多媒体消息、联动消息3类,客户端消息显示模块根据上述的类型,从消息弹出方式、消息字体颜色、消息的联动等方面进行不同的处理。比如消息是否需要弹出、客户端收到消息的声音模式以及该消息内容是否进行下一步联动操作。

3)服务端消息处理模块主要负责接收客户端的消息回执,当该模块接收到客户端的消息回执时,表示客户端已经收到该消息,后续对该消息进行完整的事务处理,把该消息从待发队列移除,同时置该消息状态位为已发送。

4)服务端消息处理推送模块主要根据消息接收者的状态实行不同的消息发送策略,同时根据消息的内容和形式组成不同的消息体,便于客户端进行消息的显示,同时提供其他应用服务器能够通过IM服务器向客户端推送消息接口。

5)服务端消息重发模块用于重新发送未成功送达客户端的消息。服务器端维护一个重发队列保存其发送过的消息,当收到回执时则从队列删除相应消息,若未收到回执,则在计时器周期遍历重发队列时重发此消息,以此来提高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送消息的可靠性。服务器端根据消息的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级别的重发策略,越重要的消息重发的频率和次数越高,多级别的重发策略便于定制,更为灵活。

6)服务端状态管理模块主要是维护客户端的长连接状态,如客户端上线、离线、暂时不接受某类消息等,该模块对消息推送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7)数据层的数据存储模块主要是对消息内容的保存和用户连接状态的存储,由于消息的量比较大,文件大小较小,采用缓存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磁盘IO吞吐消耗,缓存机制的读取和存储速度较快,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

1.3重发策略分析

保障客户端的消息接收是本文的关键,难点在重发策略。消息重发策略包括服务端消息重发策略及客户端消息回执策略。为支持服务端消息重发功能,IM服务器需要维护一个消息重发队列,当IM服务器推送完成一条消息后,将该消息从待发队列中移到重发队列,IM服务器检测客户端的在线状态,如果在线,则立即发送,同时待成功收到客户端的回执时从重发队列删除相应的消息,如果不在线,则将消息存为离线消息,标识消息的发送时间和已发送次数。IM服务器采用集群方式,各个IM服务器需要共享同一个消息重发队列,本文借助Zookeeper实现消息队列的共享与同步。Zookeeper是通过选举产生leader和follower,其算法正确执行的前提是有一半以上机器正常工作,每台机器部署一个IM服务器及一个Zookeeper服务器,各IM服务器之间进行负载平衡,各Zookeeper之间进行数据同步,IM服务器优先从本地Zookeeper存取数据。各机器中只有一台机器作为主服务器,其余作为从属服务器,主服务器负责消息的重发。计时器控制消息重发,要求重发队列中的消息至少包含消息体、已重发次数、上一次发送时间等数据。当执行计时器任务遍历重发队列时,若某消息距上次发送时间超过阈值则重发此消息,并修改消息最后一次发送时间以及已发送次数,当某消息发送次数达到设定的上限时就将其存为离线消息,待用户登录以后再接收此消息。

2消息系统实现

本系统在完成设计后,笔者搭建了一套测试系统,该系统服务端采用4台2CPU/4G内存机器做IM服务器和3个Zookeeper集群,1台2CPU/8G内存的服务器作为数据存储的redis服务器。同时选取了目前市场比较主流的中国移动2GAndroid手机1台,中国联通的3GAndroid手机终端1台。在应用搭建完成后,分别在2G、3G网络下,通过服务端进行了100、1000、1000、10000条消息向客户端推送,一种情况是消息没有重发和回执策略,另一种情况采取5次的重发策略和消息回执策略,特别是2G(不稳定)的网络,通过提升重试次数,大大增加了消息的投达能力,消息到达率由80%多平均提升到96%左右,而在3G网络下,消息的到达率也平均有90%提升到98%左右。同时由于有了消息回执机制,服务端显示的消息到达条数和客户端实际收到的消息条数是一致的。而没有采用消息回执策略的,客户端实际收到的消息大概是95%左右,有5%的异常情况。进一步分析各种失败的消息情况,可以看到重试间隔时间越长,消息的失败率越高。从测试报告可以看出,系统的重试间隔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成功率比较高,随着时间越长,成功率显著下降。因此重试间隔也有一定的限制。

3结束语

篇(3)

(一)著作权法的救济效果

《著作权法》意义上认定某行为是否侵权需要根据“以受控行为定义专有权利”的基本原则,因此,要判断“加框链接”是否落入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控制范围。“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特定行为是“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行为。”将作品上传至公众开放的服务器,就会使公众能够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登录服务器,以在线欣赏或下载的方式获得作品,因此“上传”行为无疑构成“网络传播行为”。未经许可上传他人作品会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直接侵权。由前述对加框链接的技术操作解构可以看出,服务商向用户提供个性化链接时通过深层次的链接站点跳转到第三方的相应站点,被连接作品的信息网络传输行为由被连接网站完成,而作品的呈现或播放由用户或被链接的站点完成。这两类行为都没有设链者的直接参与。因此无法追究加框链接设链者的侵权责任。如果聚合平台并未进行上传操作,则不会被认定为侵权。值得强调的是,在“加框链接”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的论证中,“今日头条”辩称未收到相关权利人要求删除链接的通知,以“避风港原则”进行侵权抗辩,此理由并不恰当。《信息网络传播权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目的是免除设链者的侵权责任,但并不适用于“今日头条”。该条排除的情况是“提供链接者”不承担间接侵权责任。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救济效果

在知识产权有关的救济中,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常为首要选择。就美国来说,在1997年4月28日Ticketmas-ter诉Microsoft案中,确立了因深层链接而导致的利益损害在版权法外寻求竞争法保护的路径。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加框链接有可能被认定为违反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从而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通过分析国内借助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维权的几个判例,只有明显存在竞争关系的双方,才能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救济途径上有所收获。

二、加框链接性质再思考

在新闻行业,原创新闻是一家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聚合平台能让用户在客户端直接阅读大量新闻报道从而获取收益的关键在于“加框链接”技术的运用,若严格依照“服务器标准”来评判这项技术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显失公平。作为“内容”提供者的新闻行业花费巨大代价调查收集新闻内容若想要得到相应价值回报,获取著作权的有关效益就需另寻他“法”。可目前反不正当竞争路径的保护并不通畅、有效,负责保护著作人权益的著作权法应该对“服务器标准”加以调整。目前与“服务器标准”相对应的是“用户感知标准”,要求当搜索引擎在提供加框链接时,化身为网络内容服务商,提供链接提供必须得到被链接网站的明确同意否则便不能进行,但单纯的“用户感知标准”也有很大的弊端。承认“用户感知标准”就意味着权利人享有一项“设置深层链接权”:只要他人未经许可设置链接,及时被链接的作品在被链网站中经过许可而合法传播,设链者仍然构成“直接侵权”,这对搜索技术的发展将是致命的。“用户感知标准”的缺陷在于,著作权法所要求的“先授权后使用”会阻碍新技术的发展,过高的授权成本将会使新项目的研究难以开启。但其实,在基于搜索引擎产生产品的最初尝试中,著作权人的利益不会收到或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只有在对其开始分割利益蛋糕时,才会引起著作权人的注意。因此著作权人在利益受损的时候需要权利侵权的救济,却无法得以保障时,是更为恐怖的。因此,笔者希望法律可以给予著作权人针对“加框链接”乃至以后的技术措施消极的请求权。阻碍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取得授权成本过高,因此可以在项目开发前获得“天使投资人”式的授权,项目开发的过程及利益获得要对授予权利的著作人信息公开,在项目开发成功后,“天使投资人”可以分去已有收益,双方就此开始收益公平的授权使用合同。这与单纯的“服务器标准”来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相比,有以下优势:

1.从损害赔偿角度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侵权案件中证明实际损害利益十分困难。当事人难以举出充足的证据,由法官依据法定赔偿作出的裁决金额与诉求又相差甚远。为了获取公正明确的赔偿,在出现利益纠葛之时,须有交易、许可、市场安排为司法提供更多可供借鉴的资源,而不是依赖司法来划定规则和确定价格。因此,需要积极行业发展过程中主动寻求合作,也为纠纷的解决进行铺垫。

2.从行业发展和谐角度

“今日头条”被批评是不尊重版权的,虽然前述性质认定的分析有明确的结论是不够成直接侵权,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判决也是如此标准,但它实质上架空了著作权法中授权许可的功能。当权利受到侵害时,能够给版权人一个法律依据分享侵权人的既得利益,同时也敦促新技术发明者尽早与版权人建立合作,而不是等到诉讼时才对“搭便车”的行为有所收敛,只有明确了这个权利,新技术的产生和发明才会自始就有版权意识,才会让产业竞争多一些良性的状态。

3.从利益平衡角度

今日头条不仅仅是一个接收信息的渠道服务商,它在用户的生活中已经是一个内容提供商的地位,借助深层链接的网络技术实现同样的效果。服务器标准强调是否进行了数据的上传而不是用户的体验,但用户的体验说明了新闻内容提供商和今日头条这类聚合平台之间利益的不平衡。网页在乎的是知名度、流量、广告招商吸引力以及网站管理费用。如果是仅仅的深层链接也许是跳过了网站的首页,减少了对首页的点击率,目前移动网络时代在移动客户端上大量存在的加框链接,完全剥夺了首页以及内页的广告宣传机会。

三、小结

篇(4)

1RFSIM卡

RFSIM卡是一种双面智能卡(RFID卡和SIM卡)。是目前中国移动采用的支付方式,这种支付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换的成本比较低,只需要将SIM卡更换为RFSIM卡,就可以在相应的POS机上进行消费。这种卡采用的是RFID技术,可实现中近距离无限通信,它通过更换手机SIM卡就可以实现通信,使用的频率是2.4G,通信距离可以在10-500cm之间进行自动调整,单项支持100M。RFID技术在同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但RFID作为一种新的识别技术,其“标记”功能已备受通信业者的注意。以NTTDoCoMo、SKT、诺基亚为首的一些通信业者都在考虑如何将RFID技术与传统的通信系统相融合,并且已取得了一些进展。RFID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因应用不同其组成会有所不同,但基本都由电子标签、阅读器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3大部分组成。RFID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将准备发送的信息先进行编码后,再将编码后的信息加载到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通过阅读器的天线向外发送。当电子标签进入到阅读器工作的有效区域并接收到信号后,有置于标签内的芯片点了对该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等工作,然后在对信息中包含的请求、密码、权限等相关信息进行判断。如果为读命令,则控制逻辑电路从存储系统中读取需要的相关信息,并经过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标签内的天线发送给阅读器,阅读器接收到这些信号后在进行解调、解码、解密,然后在传送到中央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如果为修改信息的写命令,则除了上述工程外,相关的控制逻辑还会通过引起内部电荷泵提升工作电压的方式来擦鞋EEPROM中的内容,但当判断出对应的密码和权限不符时,贼会返回错误提示信息。RFID与电信业的融合并非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其实质还在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如何通过技术的发展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因此,电信运营商与传统行业领导者在融合过程中的角色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需求与电信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更好地相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RFID产业的发展前景。

2NFC卡

NFC卡适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采用的是双向的识别和连接,工作距离在20cm内。目前主要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以及银联采用这种手机支付的方式。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是在非接触式识别(RFID)和互联技术基层上发展起来的技术标准,它填补了连接领域的空白。该项技术是由索尼公司和飞利浦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该项技术使得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空间工具之间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成为了现实。而且NFC提供了一种能让消费者更直观的查看相关交易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的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在SIM卡上集成NFC芯片,手机就能够实现小额支付和读取其它相应NFC设备或者标签上的信息,而且NFC可以达到简化整个认证与识别的过程,可以使得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访问更加的直接、安全和清楚。

3SIMpass卡

SIMpass是一种双界面卡,这种卡是握奇数据基于SIM卡的全新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是基于握奇成熟的双界面智能卡技术推出的新技术。这种卡可以实现各种非接触移动应用。SIMpass卡具有接触和非接触两个通讯界面。非接触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支持非接触移动支付、电子存折、PBOC借记/贷记以及其他各种非电信应用。接触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电信应用,完成手机卡的正常功能。SIMpass还可以采用STK、SMS等方式,通过接触界面进行非现场的非电信应用,例如空中圈存等。握奇公司还开发出与SIMpass相匹配的MePay平台系统,作为移动支付的后台,可以有效地把移动运营商、银行、商户以及终端用户联结起来,形成完整的移动支付体系。SIMpass所具有的优势是由于其通过SIM卡实现各种移动应用,成本低廉且部署方便。

二、手机支付业务商业模式

国外是手机支付业务主要有四种商业模式。第一种是以运营商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通过运营商推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移动运营商以用户的手机话费账户或专门的小额账户为手机支付账户,用户所发生的手机支付交易费用全部从用户的账户中扣减,移动运营商完全享有手机支付业务带来的收益。这种模式的典型例子是日本移动运营商NTTDoCoMo推广的i-modeFelica手机电子钱包服务。用户事先将手机充值,之后就可以进行消费。手机钱包采用了索尼公司的IC芯片技术,用于存储个人确认信息、银行账号等数据,通过读卡器读取装有IC芯片的移动终端,完成诸如购买车票等一切支付行为。用户使用电子钱包进行交易时费用直接从用户的电子账户中扣除,整个支付过程无需金融机构参与。第二种是以银行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中,运营商只为银行提供通信通道,银行自建计费与认证系统,为用户提供手机支付业务。该模式是由银行主导,银行负责运营与手机银行相关的各类活动,该业务有基于用户身份鉴别模件卡(SIM卡)和SIM卡工具包(STK卡)两种方式,基于SIM卡的手机银行,即银行按照客户通过手机发送的短信指令,为客户办理查询、转账、汇款、捐款、消费、缴费等业务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方式;基于STK卡的手机银行业务,银行需要用户将手机SIM卡换为STK卡,用户在于机上可以商接登录所在银行的账户,进行手机支付交易。

该模式产生的费用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二是账户业务费用,由银行收取;三是支付业务服务费用,由银行、运营商、支付商分成。该模式下,运营商的能力和控制能力有限,主要是提供通信通道,由此,这种模式适合大部分运营商。但该模式要获得成功,首先需要银行能重视手机支付业务。第三种是以第三方为主体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中该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简称支付商是独立于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之外的经济实体,支付商通过银行、移动运营商、商户协商合作,为用户提供手机支付业务,并自己拓展用户和商户。该模式最成功的案例足瑞典的PayBox公司在欧洲推出的手机支付系统。在这种模式下,银行和运营商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控制能力都很有限,主要责任和收益都在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因此,与第二种以银行为主的商业模式一样,这种商业模式也普遍适用各类运营商。第四种是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银行与运营商合作的商业模式最为普遍。银行和移动运营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移动支付技术安全和信用管理领域强强联手,共同掘金手机支付市场。该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机支付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的优势能互补,有利用整个手机支付产业链的发展。其典型例子是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Expandia银行与移动通信运营商Radiomobile公司在布拉格地区联合推出的、由德国捷德公司提供的SIM卡技术及安全系统。我国目前的手机支付业务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商业模式。这种模式中中国移动与国内发卡机构中国银联成立了合资公司——联动优势,负责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的运营,包括商户的拓展和管理、与银行之间建立通道实现金融交易的功能,并成为用户、商户和银行三者的枢纽,负责整个业务的推广和宣传等。银行、商户都是通过支付平台与用户发生交易,从而中国移动通过联动优势间接控制了整个产业链。这种模式类似运营商与银行合作的模式,但,但这里中国移动与银联合作而非银行,目的是通过银联与银行之间的紧密关系,问接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第二种是中国联通手机支付业务商业模式。

中国联通自建的机支付管埋平台在整个支付的业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手机支付的、业务枢纽,所有的专业支付商自建支付平台接通手机支付管理平台。所有的手机支付发起(无论是用户主动还是支付商主动),均要通过联通手机支付管理平台能建立。联通通过对支付商和商户的统一管,实现了对手机支付通道的控制,但并不介入用户、支付商和银行之间涉及到金融支付的功能部分,保证了用户银行信息的安全。这种模式是支付商自主建设平台并接入银行,同一家银行可以同时接人多个支付商平台;支付商自主发展商户;联通手机支付管理平台通过对商户信息备案和商户统一代码管理,实现对商户的间接控制,进而对手机支付涉及的商晶进行控制,实现了商户和商品的灵活管胖,同时发挥了支付商和商户推广业务的丰动性。用户可以通过短信、WAP、WEB方式接人手机支付管理平台使用联通手机支付业务。银行支付商系统相连,负责用户银行卡的绑定和用户扣费的完成。

篇(5)

 

一.移动网络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机遇

 

庞大的用户群体

 

据全球著名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季度监测报告》称:截至2011年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保有量为2.23亿,占总手机用户的23.2%。11]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的手机阅读用户达2.55亿,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手机进行阅读,越来越多的作者和出版社选择手机阅读开发商、内容提供商作为合作伙伴。[a据易观国际提供的数据,仅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阅读市场收入就达10.8亿元。随着免费的WIFI(wirelessfidelity,是当今使用最广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涌现与进一步覆盖,无线城市的增多,利用移动网络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与交流的人群和商机将日益扩大。值此变革之机,我们应当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充分把握这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读者群,切实抓住这个可实现低投人髙产出的数字化推广的契机,进而在科技期刊市场化中抢占先机。

 

2.便捷的阅读方式

 

2012年3月13日,连续印刷了244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宣布将停止发行印刷版,但继续推出数字版,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事实上,手机阅读拥有其他形式的电子书无可比拟的更多优势。曾经限制手机阅读发展的屏幕、电子书格式等方面的不足,随着苹果、HTC、三星等配有大屏幕、高频处理器智能手机用户的大量增长,手机阅读载体的不足已经慢慢消失;同时随着移动网络的升级、“无线城市”的增多,影响智能手机阅读接入的缺陷也在逐渐消失。真正阻碍手机阅读全面推进的障碍是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我国移动网络的用户以年轻人为主流群体,他们的阅读习惯正在改变,伴随着电子产品升级长大的他们适应新的阅读习惯并无障碍。

 

3.高效互动的学术社区

 

移动网络智能手机的另一大重要使用就是各种社区功能的应用。科技期刊通过围绕学术主题,应用多种智能手机第三方提供的软件,就可方便地建设起科技期刊的学术社区,进一步利用移动网络无处不在的特征,拢聚读者、作者的人气。学术社区的主要运营方式有3种:①微博+本地化服务;②微博+分享+推荐;③微博服务的升级。这3种方式都是以微博为基础,加上各自侧重的服务特色,如分享、点评、推荐等服务,打造特色社区,再加上满足不同需求的服务界面,拢聚人气。随着受众的成熟和交流工具的普及,QQ和MSN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聊天、娱乐工具。微博的快速传播决定了成本效益的增大、“关注-被关注”决定了运营者的机会成本减少,而其互动的特性必然使得边际成本大为减少,[31借助微博传播、营销特性的学术社区也必然更容易与读者、作者互动。目前,基于智能手机平台的博客、微博、微信、微话题等新的应用在无处不在的移动网络的支持下激发了众多狂热的拥趸们的使用热情。如果我们围绕科技期刊的学术热点、难点建立学术社区,将会获得更多的读者、作者的关注和支持。

 

二、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在科技期刊数字化推广中的优势

 

1.弥补错失的互联网络数字化发展机遇

 

互联网和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出版物构成了冲击,许多传统科技期刊并没有主动融入互联网的发展,致使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传统纸质出版物成为读者获取期刊相应信息的最后的手段,而不再是优先选择;现在的读者、作者首先考虑的是通过网络数据库获取同一类/主题的文献而非某一种刊物的文献,而其获得的单篇的文献并不能提供期刊的相关信息(如稿约、编辑部联络方式等)。-全文数据库商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希望对期刊资源形成垄断性优势,结果使得文献的分布出现了断层,读者获取信息不完整,科技期刊最终成为其追逐利益的牺牲品。

 

互联网的发展让读者更容易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获取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上可以搜索到的科技期刊信息很少,即便有也是聊聊数语或者是过时的信息。网络上各种杂乱无章、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反而常常让读者、作者不知所措,不法机构正是利用网络信息的混乱,在网络上大肆各种广告,极大地影响了科技期刊的品牌形象和正常办刊。我们不应担忧自由的移动网络会成为抨击我国出版业种种落后观念的平台,而应开诚布公主动交流,远离读者、远离批评与建议的举动将让我们一无所有。

 

新兴的移动网络比互联网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由于移动网络的起点更高,使用更便利,与之接轨可以实现科技期刊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多平台的智能手机杂志阅读软件具有开发便捷、运营成本低、兼容性强、使用简便的优势,因此将来必定有更多的科技期刊也会进行智能手机终端的拓展,智能手机阅读软件的推送、更新服务会将更多更新的期刊咨询推送给读者;智能手机操作的便捷性(如缩放、旋转、定位、订阅、分享、转载等)也有利于弥补传统科技期刊阅读、传播形式的单一,在方便读者的同时也拉近了距离。同时,伴随着3G网络、二维码等移动网络技术的精进和网络终端功能的增强,在不久的将来,科技期刊将能够实现跨平台多媒体的信息。

 

2.有助于更便捷互动地办刊

 

由于传统纸质出版物在出版形式、发行模式等方面的限制,尽管大多数科技期刊很努力地在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社会影响力,认真地做好编辑策划、选题、梳理等常规工作,但仍无法满足读者、作者对科技信息快速获取、交流的需求,且面临着大量优秀稿源流向国外、发行量下降、宣传不力等种种困扰。

 

要求一专多能的互联网时代对科技期刊的冲击与影响尚未消散,强调“无所不在”的移动网络又给科技期刊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已经开始注重网站的建设,如果能有效地运用适用于移动网络的多种新型载体,其“短、快”的特征很容易弥补科技期刊网站互动性差的不足,能让我们更快、更全面地了解读者的需求与想法,与读者保持近距离沟通,这样我们的科技期刊才会有长足生存与发展的可能。选题、策划、组稿、会议等编辑工作借助移动网络的平台能实现多渠道的反馈。如今,许多编辑部内部办公过程中也在广泛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如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群QQ群、浙江省科技信息期刊QQ群都已经成为编辑间信息沟通、业务交流的有效平台。但由于多种原因、多种心态的纠结,我国的科技期刊并不愿意使用QQ、MSN等大众交流平台与读者、作者沟通。其实,充分发挥移动网络智能终端的作用,开诚布公地使用大众交流平台,也是有效打击各种利用此类平台非法组稿、征稿的手段之一。

 

3.便于近距离多形式的期刊营销

 

通过移动网络进行营销,既可将自身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也能快速获取客户信息。在服务上,智能手机可以为传统出版模式下的文献提供摘要、推荐、咨询等,也可以成为科技期刊及其主办的_关学术网站宣传和扩展服务的平台。同样,借助智能手机的运营商和第三方软件开发商的技术实力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科技期刊多种讯息的整合,而且随着智能手机性能、软件功能的升级,多种不同形式的期刊宣传、订阅、沟通形式都将展现出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平台的独特优势。移动网络平台能够即时地与读者沟通,获取反馈,了解需求,并让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服务。

 

当然,科技期刊也要与时俱进地办刊和开展营销。随着时代的进步与观念的更新,使用手机阅读的读者构成与传统阅读方式略有不同,科技期刊应当根据不同层次读者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精细化服务,如科技期刊网络版、纸质版可以为深层阅读服务,而手机服务则以短讯推荐、资讯、时事等为主。科技期刊还可以发挥手机的互动性和及时性的优势,让读者参与科技期刊的选题,建立真正属于读者的科技期刊,从而实现引导读者,服务大众。2012年,《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借助中华急诊网的丰富功能,对所有免费注册过的会员提供自创刊以来所有论文的免费下载,并初步实现了现有数据的挖掘功能;编辑部成员在网络上处理稿件,通过网络和数据库的有机结合实现会议征文、专题征集、整理、统计等功能充分提升了期刊的网络功能;同时与观澜网络(杭州)有限公司在其移动网络平台上的“丁香园”“丁香客”进行合作,通过设置投票、竞猜、微话题、微访谈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刊物在智能手机平台的拓展。当然,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批评与抨击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我国的科技期刊的确存在种种不足与缺陷,在面临各种批评与指责时我们应当保留几分清醒,理性面对,切勿因噎废食。

 

三、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中小微企业,移动新媒体营销,营销特征分析

1 移动新媒体营销的定义与特征

1.1 移动新媒体的定义

移动新媒体是所有具有移动便携特性的新兴媒体的总称,包括手机媒体、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SP、移动视听设备等。

由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中所探讨的移动新媒体主要指的是智能手机新媒体。

1.2 移动新媒体营销的定义

顾名思义,移动新媒体营销就是指利用各种移动新媒体技术手段和设备所开展的各类丰富的营销活动。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同时,智能手机终端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新媒体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使得手机成为信息的承载体,以前所未有的商机与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当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app、二维码、短信、微信等移动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营销活动,便于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物品,改变了以往企业只能靠单一的传统渠道赢得更大市场的做法。移动新媒体营销以其独特的模式发展,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潜力。

1.3 移动新媒体营销的特征

1)方便快捷。移动新媒体的运用基本不受时间、空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实现真正的随时、随地、随身信息访问。因此,移动新媒体营销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且将信息传递到消费者的形式更为便捷。

2)互动形式多样。目前,无论是手持终端还是局端设备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计算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其丰富的互动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活动。

3)个性化定制。与传统媒体不同,移动新媒体通常为私人独立使用,并且使用者在体验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并不受他人的干扰。这就使得移动新媒体营销活动更具有个性化定制的特点。

4)免费增值服务。消费者愿意通过移动新媒体进行购物活动,还有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能够获得更多的免费的增值服务。企业也可以通过移动新媒体平台提供免费增值服务来获得更为稳定精准的消费群。

5)成本低廉。与其他营销方式相比较,由于移动新媒体营销的传播方式主要面向的是小众的精准的消费群,因此推广成本较为低廉。

2 中小微企业开展移动新媒体营销的现状

2.1 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变

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庞大的智能终端用户群体的兴起,各中小微企业开始将“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在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中,有35.5%的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毕业论文怎么写其中21.9%的企业还使用过付费推广。运用移动端进行企业营销推广已经成为各中小微企业的共识。

2.2 营销推广方式的转变

随着移动新媒体平台的日益成熟,为中小微企业利用其开展丰富的营销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方式。目前,常用的移动新媒体营销推广方式有app营销、二维码营销、微信营销等,且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会综合运用多种移动新媒体营销工具开展推广活动,其中,微信营销推广是最受中小微企业欢迎的移动营销推广方式。

2.3 创新创业模式的转变

2014年4月2日,第九届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会提出,移动电子商务将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意味着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已经进入一个移动新媒体营销的新时代。201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1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均为大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在移动互联网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3 中小微企业移动新媒体营销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很多中小微企业看到了移动新媒体营销的优势,非常希望借助移动新媒体平台占领移动消费市场,但是由于市场因素、自身因素等多方面原因,还存在有许多问题。

3.1 移动新媒体营销手段运用还不成熟

当前,中小微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等原因导致其接触移动新媒体平台还不长,运用移动新媒体开展营销活动的手段还掌握的不够,移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中小微企业中,较为常见的做法是:建立微网站、开通微信公众号、开通微店然后就开始利用移动新媒体平台进行促销推广活动。由于前期对本企业面向的主要消费群体认识不足、营销思路局限于传统营销模式等原因,推广效果达不到企业的预期,就是可想而知的了。

4 总结

总之,移动新媒体时代已经悄然到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移动新媒体市场的领域,中小微企业必须抓住机遇,找准目标消费群体,展开适合其自身的移动新媒体营销活动,同时,还需注意移动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以及建立移动新媒体营销管理机制,将移动新媒体市场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薛伟莲,李倩影.新媒体环境下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发展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5(10):53-54.

篇(7)

    【论文摘 要】本文论述了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两种定位体制,并重点介绍基于移动网络定位技术的常用定位方法,即AOA、TOA、TDOA定位方法,同时分析各种定位方法的优缺点。

    要想获取到目标的具置信息,一般都是采用GPS定位信息,但当目标处在高楼耸立的城市之间,GPS的部分卫星信号处于遮挡状态,此时为了获得到目标的准确信息,可以考虑采取其他的辅助定位方式。比如说,利用伪卫星技术,该技术实质上就是指安置在地面上的地基发射站,它发射的信号与GPS的信号相类似,但该种技术需要架设额外的设施;采用DTV技术,由于大城市环境中,DTV设施资源也有限。此时可以考虑采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该系统在城市中应用成熟,基站信号好。因基站可以发射信号,目标可以利用基站的信号信息,确定目标的位置,即可以采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来弥补GPS定位技术的不足,从而准确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体制。一种是基于下行链路的定位技术,即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一种是基于上行链路的定位技术,即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要求移动台参与定位参数的测量以及测量值的求解计算。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技术是指网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通常必须利用3个或3个以上蜂窝基站接收手机信号的定位参数,即到达时间、角度或强度。

    1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

    现已提出的基于移动台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下行链路增强观测时间差定位方法、基于下行链路空闲周期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基于GPS作为辅助的定位技术等。

    2 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

    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方法目前主要有:基于Cell-ID定位和基于时间提前量定位的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定位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以及上行链路信号到达角度定位方法等。

    2.1 AOA

    角度到达[1](AOA,Arrival of Angle)定位方式是根据信号到达的角度,测定出运动目标的位置。在AOA定位方式中,只要测量出运动目标与两个基站的信号到达角度参数信息,就可以获取目标的位置。蜂窝移动网的AOA定位方式,指的是基站接收机利用基站的天线阵列,接收不同阵元的信号相位信息,并测算出运动目标的电波入射角,从而构成一根从接收机到发射机的径向连线,即测位线,目标终端的二维位置坐标可通过两根测位线的交点获得。

    2.2 TOA

    抵达时间[2](TOA,Time of Arrival)定位方式也称为基站三角定位方式,通过测量从运动目标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到达多个(3个及以上)基站接受机的传播时间,来确定出运动目标的位置。已知电波传播速度为c,假设运动目标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间为t,运动目标位于以基站为圆心,以移动终端到基站的电波传输距离ct为半径的定圆上,则可由3个基站定位圆的交点,来确定目标移动的二维位置。TOA定位方式中,为了根据发射信号到达基站的接收时间,来确定出信号的传播时间,要求运动目标发射机在发射信号中,加有发射的时间戳信息。这种定位方式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各基站和运动目标的时钟的精度,以及各基站接收机和运动目标发射机时钟间的同步。

    TOA算法要求参加定位的各个基站在时间上要严格同步,由于电磁波的传播速率很高,微小的误差将会在算法中放大,使定位精度大大降低。传播中的多径干扰、NLOS以及噪声等干扰造成的误差会使圆无法交汇,或者交汇处不是一点而是一个区域。因此TOA对系统同步的要求很高,并且需要在信号中加时间戳(要求基站之间的同步),而实际参加定位的基站一般在3个以上,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可以利用GPS对基站进行校正并利用其他补偿算法来估计位置,提高算法的精确度,但同时增加系统的开销和算法复杂程度,因此单纯的TOA算法在实际中应用很少。

    2.3 TDOA

    抵达时差[3](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定位方式通过测量目标移动终端发射机到达不同基站接收机的传播时差,来确定运动目标的位置信息。TDOA定位方式中,不需要移动终端与基站间的精确同步,也不需要在上行信号中加时间戳信息,还可以消除或减少目标移动终端与基站间由于信道所造成的共同误差。在该定位方式中,将目标移动终端定位于两个基站为焦点的双曲线方程上。确定目标移动终端的二维坐标需要至少建立两个双曲线方程(至少3个基站),两条双曲线交点即为目标移动终端的二维坐标。

    TDOA算法是对TOA算法的改进,他不是直接利用信号到达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信息,而是用多个基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信息来确定目标的位置信息,与TOA算法相比,它不需要加入专门的时间戳信息,定位精度也有所提高。TDOA值的获取目前一般都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利用移动台到达2个基站的时间TOA信息,知道移动台的坐标位置,以及至少三个基站的坐标位置,取其差值来获得。这时仍需要基站时间的严格同步,但是当两基站间移动信道传输特性相似时,可减少由多径效应带来的误差。

    第二种形式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做到基站与移动台的同步,此时可以采用相关估计得到TDOA值,即将一个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与另一个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关运算,从而得到TDOA的值。这种算法可以在基站和移动台不同步时,估计出TDOA的值,再进行定位计算能获得较高精度。

    对于蜂窝网中的移动台定位而言,TDOA更具有实际意义,这种方法对网络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定位精度较高,目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TDOA定位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①可以在话音和控制信道上进行测量;

    ②适用于多种移动电话制式下实现该技术,不需要对蜂窝通信的标准进行修改,容易在所有蜂窝网通信系统中扩展;

    ③对原有系统改动不大,不需要改变用户端和蜂窝的基础设施及蜂窝天线,安装费用少;

    ④测试精度不受距离影响,对多径干扰敏感度低;对功率变化不敏感,信号衰减对测时精度影响小;抗多径效应和市区遮挡效应强,因此在信号接收去不会出现盲点;

    ⑤延时小,其定位时间在3s之内。

    【参考文献】

    [1]杨洪娟.蜂窝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