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6 20:49: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配送管理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就人才類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1],而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物流作业一线操作人员,二是物流运营管理人员,三是高级物流管理人员,四是物流理论研究者[2]。而其中一线操作人员和物流运营管理人员需求最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具有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物流运营管理人员显然是最核心的培养目标。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成为现代高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是以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内容,实训方法以及实训效果评价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该课程的实训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1.1课堂教学过多,技能实训较少。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共计108个课时,是所有课程中课时数最多的一门科目,其中理论课时68个,实训课时40个。教材选用的是宋文官主编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第二版)教材。课程的内容包括仓储业务基本知识、库房规划、储位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出库作业、退货作业及配送作业等相关理论知识。
根据课程要求,所有的实训应该都在实训室完成,实训的内容包括现场操作、实训软件上机操作等内容。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受教师实训技能不足以及学校实训设备短缺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的实训内容只能在课堂上完成,实训的项目也都更改为库区规划,仓库相关作业的合同拟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学生的现场技能培训力度不高。
1.2学生的参与度不强,物流实训质量有待提高。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作为一门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核心课程,需要同学对库区的所有岗位都具有较深刻的认知。由于实训教材要求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的现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教师对物流相关实训自编教材也未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实训大纲流于形式,因此,实训课程一直是很多学校的薄弱环节,也是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1.3课程实训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不相匹配。本课程的实训安排主要是采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进行照本宣科的课堂操作,而对企业的实际要求接触不深,特别是企业物流操作的流程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实训的内容更单一和教条化、理想化,当学生面对企业复杂的业务流程,以及多样化的工作环境中,对物流技能的应用缺乏应变能力。
2高职院校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工学结合模式如图1所示:
2.1实训以企业岗位技能培养需求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物流公司、制造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作为参考对象设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总课时108课时,理论总课时为36课时,实训总课时为72课时,其中,可开设8课时用于校企合作单位参观,40课时进行课程项目实训,24课时进行综合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均以参观企业实际案例作为教学素材,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到企业调研,提交调研报告和教学大纲。
2.2细化考核指标,以企业绩效考核为参考依据。教学过程融入企业案例,制定以操作技能加流程管理为核心考核内容,例如易碎产品应该如何出入库及储位选择,重货和泡货应该如何摆放,岗位设置和操作流程应如何设置和优化。需要通过小组操作实训,根据操作时间、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和流程合理性进行量化考核,并提交管理报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3以企业招聘和物流技能竞赛选拔为激励机制。该课程的实训分数达到一定水平,将可以获得优先推荐以及企业优先录用的机会;其次,将其作为参加物流技能竞赛的选拨来源,年级实训成绩在前6名的团队,才有资格进行第二轮的竞赛选拔,最后在该6组团队进行二次培训,择优选拔。
3总结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该模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紧密协作,共同参与,不断创新,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行业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雪怡.试论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的区别[J].机械职业教育,2001(2):3-5.
[2]何亿.物流管理专业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5(4):150-153.
新经济呼唤新的商业模式,连锁经营是其中的主流发展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系统掌握连锁经营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国际型、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连锁经营管理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顺应了现代经营模式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就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配送》课程设计进行探析。
关键词:
连锁经营管理;物流配送;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教育人才的方式已经从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向新教育模式转换,满足社会需求,加强技能教育。连锁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实现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物流配送》课程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际操作很强的一门课程,对《物流配送》课程进行合理设计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物流配送》课程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中的地位
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作为总部管理哲学的具体化管理方式,连锁总部必须应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员工进行培训、工作安排、员工的职责、员工的服务标准、店面的陈列、广告宣传、市场营销、顾客关系,顾客抱怨处理程序、存货控制程序、会计程序、现金和信贷管理程序、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处理等所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连锁店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予以规范化。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主要课程有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商品学、物流配送等学科,其中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目前物流配送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的存在着问题
1.教学内容没有统一规范化的标准作为依据
首先《物流配送》曾经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重点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在专科到博士生的升学体系方面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办学等级方案,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绝大多数还停留在单一的专科办学,无法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全面发展,只有极少数的本科院校设置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绝大多数的教师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教育上,在该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太过度依赖于物流管理专业的《配送管理》课程,而物流管理专业的《配送管理》是和《物流概念》、《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等重点课程自动形成管理体系,而连锁经营管理是《物流管理》、《物流配送》、《门店营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为核心与培养该专业方面的人才方案所形成的体系,但绝大多数连锁经营专业的老师仍依照《配送管理》的课程教学来组织课程,甚至更有的院校老师将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与物流管理专业的《配送管理》的课程内容混为一谈,内容几乎是雷同的,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可以说是将两个不同专业的课程划等号。高职老师在组织教学时,倾向于宽泛的课程内容,内容的主次欠缺,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产生了学到的知识没有什么用处的想法。
2.教学层次顺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过程
现在的大部分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安排大致是:案例引入、课本理论知识讲解、实际操作、布置作业等这么个教学流程。这样的教学层次顺序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高职教育与学术性教育大不同,物流配送是一个车辆运输货物的过程,学生没有实际的观看过物流配送的整个流程,只靠想象是很难了解其中的细节,跟不上老师授课的思维,而老师只是对课本上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不让学生实训观察,即便学生非常努力,也无法了解物流配送的全部内容。因此这种教学层次顺序让学生们失去学习兴趣,在上课时选择逃课、玩手机等厌学行为。
3.老师的教学方法达不到统一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学方法不符合课程教学的需要,就达不到想要的预期教学效果。现在的课堂教学还保留着一支粉笔、一个课本、一个老师和一群学生的理论教学授课方式,粗疏的教学状态,还有很多学校老师盲目跟从这种授课方式,后来发现很多环节都不能协调,导致最终别的教学方式被搁浅,比如学生在实训时,受到学校实训条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的关系限制,只能接触到初步的知识层次,领悟不到其中的精髓,针对《物流配送》这门课程,高职老师就没有一个独立的系统化教学方式。4.教学资源比较短缺《物流配送》是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校想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如果只是依赖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讲解和课后的简单操作训练是很难达到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的。但是现在的物流配送专业课除了相关的精品课程符合教学资源的要求外,别的课程除了老师的讲解,学生想要继续扩展学习是难的,与课程相符合的教学资源比较少,所以要达到想要的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不太可能的。
三、改变《物流配送》课程的教学思路
1.建立合理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配送》的课程标准
建立合理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物流配送》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组织起来,让物流配送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规范的教学体系,符合专业的标准与培养目标,怎样防止同一节课老师们的上课内容不同,选择的教学内容不同,让课程符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满足社会需要的岗位条件,让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促进其在职场上的发展。改进《物流配送》课程的教学思路,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和课程技能要点,再根据院校、企业的需要,把课程内容分为选修和必修两部分,必修课是非常主要的,重点突出了企业的运行机制,所以,学生应该将与工作紧密联合的技能要点学习的扎实稳固,抓住主次。老师在教学资源准备上,应该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得以学习。
2.教学层次顺序需要合理安排
老师在教学层次顺序的安排上,要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将课本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符合实际,方便学生理解接受。老师需要先将教学内容和课堂时间做一个合理的安排,尽可能的将一堂课设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教学单元,让课堂保持独立连贯性,然后对教学层次顺序做一个合理安排。《物流配送》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很强,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学习目标,再将课程进行梳理,然后在播放相关的物流配送视频,让学生们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与实训课相配合,让学生找到学习方式使学习渐入佳境,同时老师可根据视频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点或简单的说明,在做最后的知识总结,老师还要结合教材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告诉学生在工作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些学校的条件比较好的话,可以同企业合作拍摄教学视频,以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做成合辑,完美的将工作过程还原,结合专业特色贴合企业的实际工作流程,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学生在上课时就像看电影一样,在看视频时就吸收了里面的知识要点,无需老师在进行讲解。上理论课,老师需将课堂上的内容做好总结,再将下次要讲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部署,找一些思考题给学生,学生也可根据老师的下次所授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上实训课,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做好实训课前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学习兴趣,提高老师的课堂质量。
3.教学方式的更新
《物流配送》课程的特征比较明显,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复原配送管理工作的情景,进行实训追踪、总结评价等一系列完整的教学系统,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实施的具体方案是:明确教学任务、做好教学前的准备、进行教学实施的讨论、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教育成果的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4.补充教学资源学生怎么才能通过课程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满足行业需求,仅靠课本上的知识是无法达成的,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立以物流配送课程为主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提高,满足行业需求。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物流配送》课程主要是为了体现教学的实践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物流配送》课程需与物流管理管业的课程区分开,改进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层次,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充实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后便于熟悉自己的岗位,满足行业需求。
作者:邓攀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丽娟.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实施中教学管理的探索[J].教育科学,2008.02.
二.实训地点:苏宁南京配送中心
三.实训目的: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四.公司简介: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品牌价值508.31亿元。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基地的物流配送中心采用普通货架库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相结合的建设方式,仓库面积46000平方米,引入了先进的存储、搬运、输送、分拣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可实现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操作和管理,日吞吐能力可达最大入库17000台,最大出库24000台。物流配送中心使用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支持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更加合理地平衡工作负载,减少级别错误,提高库存准确性和仓储空间利用率,降低作业成本。物流配送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核心软件系统tms(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运输管理系统能够针对订单的零售配送和长途配送,优化路线排程计划,有效减少配送里程和工作时间,彻底转变人工排程的传统作业方式。计划建立的多媒体监控系统,包括图像监控、通讯视频、信息汇聚、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对全国所有连锁店面、物流中心、售后网点进行监控和实时管理。建成后,苏宁物流配送中心可实现200公里范围内24小时直接送货上门,支持年销售额达120亿元。
五.实训具体内容:
在苏宁中心库里工作,主要从事货物拣配工作。在工作之前,仓库主管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心库,并讲解其布置的原理.苏宁大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规模大,家电种类和数量多,这充分显示了苏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主管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工作的流程,苏宁的大库主要有收货,存货,盘货,发货四项功能,每一项工作都要很好的链接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做的具体的工作是将高层货架的货物用工具运到集货位,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但也要认真对待。第一天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使用液压叉车去搬运货物,可能是刚从学校里出来适应不了,第一天感觉很累,回去洗完澡就早早的睡了。第二天我开始学习使用电动车去搬运货物,才开始我经常会撞来撞去,可是我并不气馁,坚持认真的学着,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独立的送货了,用电瓶车以后搬货就相对轻松许多了,做的效率也很高,但是货物还是要从电瓶车上搬到集货位的,经常搬手上的皮都磨掉了,有时候不小心撞到腿会很疼,可是想到自己的父母工作的时候甚至比这更苦,而且这也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好处,所以我坚持了下来,收获了不少知识。
六.实训感悟:
【关键词】连锁物流实务;调研;教学方式方法
一、《连锁物流实务》课程企业调研
(一)调研目的
现在愈来愈多的零售商采用连锁的方式经营管理门店,作为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物流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零售市场中,顾客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导致从商品采购到商品销售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为了增加利润,控制库存,商家们继价格竞争、品牌竞争之后,开展了以一体化为特征的物流竞争。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运用新技术将企业的物流能力开发为核心能力之一,是企业提高生存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为此,《连锁物流实务》课程的建设只有深入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商业企业及物流企业,详细摸清这些企业相关物流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过程,才能进行课程的建设。笔者通过走访我区很多企业,了解了我区宁夏物流企业发展前景、宁夏连锁企业所需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研所涉及的岗位
通过调研和对宁夏所需物流专业人才状况的了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地生产制造企业、零售企业、货物运输企业和第三方专业化物流企业等,从事第一线物流运作管理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主要的具体业务岗位归纳到以下表格。
工作岗位 业务范围 工作领域
采购与供应 1、企业主要的原材料采购与库存业务等 企业物流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 2、负责企业生产运作计划、生产作业流程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制品库存管理与控制、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等。
销售、配送客户服务 3、销售信息管理、客户管理、产品配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运作与管理退货管理等。
采购与仓储管理 4、主要从事原料的采购、物料储存管理、仓储设施设备管理、订单处理、分拣与流通加工管理、配载与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报关。 物流企业管理
配送与客户管理 5、主要从事货物的配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退货业务管理、电子商务运作
二、《连锁物流实务》课程定位
《连锁物流实务》课程是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之一,该课程是连锁经营与物流运营相结合的现实需求结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连锁物流的内涵,掌握连锁物流工作中从连锁企业物流系统功能设定,配送模式与供货商选择,配送中心选址与建设,商品运输安排与调度到物流服务评估等基本方法,了解每一物流项目内容的设计,了解物流在连锁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成为开发企业利润的重要工具。
三、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连锁物流实务》课程内容
设计课程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立足宁夏物流发展、面向连锁企业物流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于宁夏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是以某一个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导入本课程的学习,按照连锁企业的物流功能为工作流程把课程设立五个项目。项目一认识连锁物流;项目二走进连锁企业的配送与配送中心;项目三设计连锁物流系统;项目四提供连锁物流与顾客服务;项目五进行连锁物流组织与物流绩效衡量。在每个项目下设立各项任务来完成教学目标。基于项目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该课程每个单元都明确列出本单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基本技能)的项目及训练要求,特别是技能项目具体,达到目标明确,可控制性强。同时根据五个项目又设计了五个实训,实训针对性强,学生参与性强,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以学生听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为主、以学生被动转变为以学生亲身体验为主。以下是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的几种方法。
(一)项目/任务教学法
《连锁物流实务》这门课,是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的基础上,以项目/任务教学法设计整个课程的。怎样设计好项目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非常
重要的。在设计项目一时首先通过课前讲故事使学生从故事的寓意中意识到在就业之前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其次通过导学使学生认识到《连锁物流实务》这门课在连锁经营管理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掌握了一定的连锁物流知识后,从一个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以组为单位模仿现有企业成立自己的连锁企业,设计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通过这样的实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以下是节选项目一的设计内容。
项目1
认识连锁物流 任务1-1:课前讲故事 任务1-2:导学 2
任务2-1:观看连锁企业沃尔玛的物流管理视屏、
任务2-2:进行连锁企业沃尔玛物流模式成功案例分析 2
任务3:认识连锁物流 2
任务4:实施连锁物流活动要素 2
实训1:社会实践。对宁夏的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进行调查(小组派代表用ppt展示) 2
实训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模仿现有企业成立自己的连锁企业,设计自己的物流管理流程。(小组派代表用ppt展示) 2
(二)课外实践调查教学法
连锁物流实务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对这门课的内容不好理解,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外实训方面,把学生分成几大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对有关企业进行调研。如对宁夏的连锁企业的物流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参观调研宁夏烟草配送中心等,调研完后,每小组派代表以ppt形式在全班展示,学生点评,老师总结,最后对各组打分评比。
通过调研既让学生走出了课堂,开阔了眼界,又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
由于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学生动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项目二走进配送与配送中心、实训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商场组、配送中心组,每大组又分成若干小组。
各个配送中心小组准备2-3副扑克牌,作为配送的货物,并写好货物的名称。每个小组必须事先准备好各自所需要的单据、发票、各种账册(可上网参考、制定好各种单据、票据等)。配送中心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前用计算机生成不同花色数字的扑克牌,作为订单需求,实验前发给商场组。
学生通过模拟一个商场(或多个商场)向若干配送中心订货,配送中心接到订单后,向商场负责配送。商场可以通过普通采购方式向配送中心下订单,也可以采用招标采购方式下订单。配送中心可以向另一个配送中心购买或置换所缺货物。
通过配送业务流程模拟,使学生明确在一个连锁企业中从销售、采购、库存、配送、财务的基本业务流程。将以前所学的物流知识、财务管理知识联系起来,明确配送业务在整个企业业务流程中的定位,与配送业务相关的其他各个业务环节。
通过实训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配送中心在连锁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连锁物流实务》课程的构建,打破了以前满堂灌得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连锁物流实务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提升职业能力、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实训基地的不足与本校的物流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实训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的限制,所以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提高物流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士弘 毕蓉 选编 《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z].
[2]黄建飞 “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
[3]黄思杰 “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分析”[j];魅力中国;2010,(4).
【关键词】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总论
教学项目的实施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托的,它服务于培养目标。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发始终遵循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分解出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诚实守信品质、爱岗敬业精神、挫折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熟悉国际物流基本业务流程,掌握国际物流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国际货代、场站管理和物流配送等岗位工作的国际物流基层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中包含三个核心能力,其中专业能力表述为:能进行国际货运业务;能进行报关报检业务;能进行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能进行物流配送业务;能设计并评估物流方案。在专业能力中进行物流配送业务能力是五个核心专业能力之一,物流管理综合实训这门课程承载着培养这一核心能力的重任,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也就形成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所示:
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基于不同信息处理方法和手段进行物流管理的管理技术,能够独立完成物流管理业务操作。
1.专业能力
(1)能够熟练进行货物入库理货操作;(2)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物流作业的主要设施和设备;(3)能够熟练进行入仓通知单的填写以及物流合同的签订;(4)能够熟练应用物流管理软件;(5)能够熟练进行仓库盘点操作;(6)能够按单备货以及按照客户要求(或根据实际情况)实施运输包装;(7)能够熟练进行业务收费操作和物流成本控制及分析;(8)能够实施安全管理。
2.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物流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搜集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4)能不断积累物流管理相关经验,善于从个案中总结规律;(5)能优化工作过程,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3.社会能力
(1)能严格遵守物流管理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遵守行业法律、法规;(2)能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规范;(3)能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同物流工作相关人员协作共事;(4)能解决物流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具备处理物流作业现场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二、物流管理实训实施方案
学生进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实训基地,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完成物流管理实训,通过实践使学生具备熟练地运用物流管理系统(WMS)结合条码、射频等识别技术实施物流管理业务的操作;了解商品的采购方式供应商网络、流通加工方法及相应包装方法与技术,熟悉物流操作流程,掌握根据配送商品信息开展配货及补货的方法,具备发运交付货品的能力。为此学院建立了物流管理实训中心,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载体。物流业务综合实训的操作步骤:
1.入库作业操作
(1)分组准备,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扮演不同角色(保管方和存货方)模拟合同签订过程,进行合同文本的签订;(2)根据物流合同,熟悉入库商品,并掌握好库场实际情况,编制物流计划;(3)根据物流计划,编制商品入库作业计划;(4)根据商品入库作业计划做好当天的入库前准备工作。(5)预报和接车准备,卸车前检查,卸车,包装验收,办理交接手续;(6)商品验收,填写验收单;(7)填写入库单;(8)登账,立卡,建立物资档案;(9)签单业务训练;(10)更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2.保管保养作业操作和安全管理
(1)堆码训练;(2)用温度计和湿度计监测库房内的温湿度,填写仓库温湿度记录表;(3)进行金属制品防锈和除锈训练;(4)进行防霉、腐训练;(5)进行仓库巡查训练,填写仓库巡查记录表;(6)进行仓库日常报表填写技能训练;(7)练习库存管理信息的检索和查询;(8)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器材的使用练习;(9)仓库防盗能力训练;(10)贯彻现场的“5S”管理方法。
3.盘点作业操作
(1)分组,做盘点前准备;(2)发放盘点单,记下盘点单的编号;(3)初盘,填写盘点票;(4)填写盘点记录表;(5)复盘,确认初盘数量。若有差异,与初盘人员做好复核确认,确认后的数据记录于盘点记录表上;(6)复盘完毕,从货垛上取下盘点票;(7)按编号和发出数回收盘点票,核对盘点记录表上的实盘数据;(8)把实盘数据与账目上的结存数进行核对;(9)若发生盘盈或盘亏,分析盈亏原因;(10)编制盘点盈亏表,对差异进行处理,并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4.分拣作业操作
(1)打开亮灯拣货系统货架的电子开关,启动拣货指示灯。(2)打开电脑,启动电子标签订单设置系统;(3)进入电子标签订单设置系统,打开摘取式(分货式)分拣菜单,按配送订单要求录入货品的分拣数额;(4)分拣人员进入亮灯拣货系统货架前,将拣货周转箱放于分拣机下,做好捡货前的准备工作;(5)启动分拣机的辊筒式输送链;(6)进入电子标签拣货系统,打开摘取式(分货式)分拣菜单,点击单步分拣或连续分拣,电子捡货货架上的拣货指示灯随即显示每一货架需要拣选商品的数量,分拣人员先将周转箱从分拣机下拿出放至分拣机的辊筒式输送链上,然后按指示灯显示实施操作,每拣选完毕一个指示灯下的产品,即将改指示灯熄灭,一批订单中所有的指示灯全部熄灭后,总指示灯鸣叫并闪亮,分拣人员将总指示灯熄灭,周转箱经过分拣机分拣道口滑入道口底端,由理货人员整理至待发货区。
5.出库作业
(1)制作出库单证,做好出货前准备;(2)核对有关出库凭证;(3)按单备货销卡;(4)理货;(5)复核;(6)包装和刷唛;(7)清点交接和现场清理工作;(8)单证流转和账务的处理;(9)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更新;(10)出库过程中以及出库后发生问题的处理。
整个实践活动贯穿如下两个流程:物流入库作业流程图和物流出库作业流程。另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考核,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共同考评。校企双方共同打造适应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要求的质量保障机制
三、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实施效果
通过这两轮教学改革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课程收到了学生的好评,特别是上课的参与度有了广泛的提高,课上、课下随时都会有学生的提问,为了提高操作绩效,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下准备工作,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毕业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也有很高的认可;教学督导以及本系教师都对该课程给予很高的评价。提升了毕业生在企业从事物流相关岗位工作的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开始设立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综合实训课一直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2007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国家级示范校,物流管理专业是重点建设的示范专业之一,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物流配送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能力中五大核心能力之一。物流管理综合实训课是肩负着培养这一核心能力的重大任务的课程之一,教学过程中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今,示范校已经顺利通过验收,本文就是将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作以总结,目的是为开设物流管理综合实践着门课程的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有志于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士,以及工商企业进行物流配送员工的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万秋.物流中心运作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
[2]王郁葱.仓储管理实务[M].北京:铁道出版社,2008,9.
[3][美]兰伯特(Lanbert,D.),斯托克(Stock,J.),埃拉姆(Ellram,L.)著.张文杰,叶龙,刘秉镰,译.物流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
近几年来,在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对物流人才产生了大量的需求,物流人才被列为十二类紧缺人才之一。据统计,在物流从业人员中,75%~85%的人员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及先进物流设备在物流活动中的大量应用,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操作技能的物流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1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由于专业设置的时间比较短,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在实验实训方面教学手段还比较落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从而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物流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建设面向物流产业,操作性较强的物流专业实验室,重点是培养和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从功能来看,物流专业实验室可以分为纯系统的演示、模拟操作实验室和具有一定物流设施设备和技术工具的实验室。从培养学生的层次来看,物流专业实验室可以分为以培养物流操作人才为导向的实验室(高职层次)、以培养综合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人才为导向的实验室(本科层次)、以培养高级供应链管理人才为导向的实验室(硕士研究生以上层次)。
鉴于物流专业环节多、系统性强、科技含量高、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等特点,高职院校的物流教育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应当以培养物流高等技术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基层操作型物流人才为主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务必建立面向市场的、可操作性强的物流实验室,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融演示性、操作性、教育性、研究性为一体的物流实验室,以操作性为主,演示性、教育性、研究性为辅,把操作性作为高职物流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和主要目标。
高职物流实验室的功能首先是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培养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其次可以为物流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再次是为教学服务,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在实验室进行教学;最后是为企业进行物流操作人才培养提供培训平台,为企业服务。
物流实验室的具体设计目标是:(1)从宏观角度理解现代物流的内涵,直观地认识现代物流业的构成,认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义。(2)了解和熟悉国内物流企业、国际物流企业的运作流程,了解和熟悉生产企业物流、流通企业物流的运作流程。(3)通过物流流程的操作训练,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操作能力。(4)通过物流技术和设备的操作使用,锻炼学生的物流技术和对设备的操作使用水平。(5)通过系统流程分析,提高学生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开展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物流管理设置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四个专业方向。因此,笔者认为,本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促进教学资源整合的目的,高职院校可以将四个专业方向的物流实验室合并考虑,共同建设,从而节约资金,提高效率。物流实验室建设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先进性原则在实验室建设理念上要强调先进性,追踪现代物流技术和实验教学手段的最新发展动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模拟仿真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数码监控技术、信息管理与决策技术等多种新技术手段进行综合运用,保证实验室建设的先进性。
教学性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设置四个专业方向,每一个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约有10门,每一门课程都要加强实训环节,争取实训比重达40%左右。物流实验室建设要满足教学课程实训的需要,把满足教学需要作为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之一。
系统化原则物流实验室建设要强调系统性,模拟物流作业全过程,其物流系统要根据大型物流项目实施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相对标准的作业流程。要以通用的、相对标准的、先进的物流业务流程为核心,结合条码技术、信息采集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物流技术,让学生在实训场所完成一系列物流操作,从而得到全方位的训练。
开放式原则物流实验室可以面向学生开放,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通过网络教学、实验室开放等措施,建立起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经济性原则物流实验室的配置要量力而行,注重节约,在系统和设备的采购上要考虑性价比高的对象,特别是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一些硬件设备可以通过仿真模拟来实现,以降低费用。
发展性原则从长远的发展来看,现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当是面向供应链物流运作的全程监控系统,以模拟教学为主,实现“全真动态”的供应链物流模拟,全过程运作要实现实时数据监控分析,为供应链物流提供实际的物流作业数据,为供应链流程优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实践还是教学都难以达到供应链管理的要求,因此,从实际出发,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可以采用分步骤实施建设,采用现有的软件和设备设施,同时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于与今后建设的项目实现对接。
物流实验室的场地规划布局
笔者建议物流实验室的场地规划布局分为多媒体教室和物流实训两个场地,两个场地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教室,场地规划布局根据场地面积、学生实训人数来确定。
多媒体教室主要是向学生提供投影模拟、软件演示以及辅助教学,教学场地可以根据一般多媒体教室的布局来考虑。要配置相应数量的计算机,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运输管理、仓储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配送管理、MRP、ERP、国际物流、报关及报检、集装箱码头及堆场管理、货运、电子商务等软件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物流实训场地布局配送是物流的缩影,配送中心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物流的综合知识与操作技能,如物流各环节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IT技能等,从而了解整个物流流程运作。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建立现代物流仿真模拟实验室,同时模拟配送中心和超市门店两个企业单位,采用模拟全自动立体仓库,通过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物流系统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现代物流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实训区域布局如下图所示。
物流实验室的实训项目内容和软硬件配置
物流实验室建设从长远目标来说应当涵盖物流整个业务流程,从供应链角度来构建系统。系统从接收客户订单开始,涵盖物流中心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结算管理等物流核心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业务流程。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应当成为一个集服务器、微机、工作站、网络通信设备、输入输出设备为一体的中等规模局域网络系统,建立物流从订货开始,通过生产、存储、配送、发货直至到货过程的网络环境。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设置物流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四个专业方向,笔者推荐四个专业方向共享使用的物流实验室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如右表所示。
物流实验室为了提升实训效果和减少培训教师的工作负荷,核心系统要具备考核功能,即系统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随机出题,并实时判断操作的完整性和试题完成情况,教师可以掌控所有学员的考试记录。
加强物流实验室的管理,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物流实验室要建立规范、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健全设备保管、实验守则、安全保密、卫生检查、档案管理、信息管理等制度;要加强财产管理,做到帐、卡、物三者一致;要完善实验教学文件,编制好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任务书、实验卡片,建立名称统一、项目相符的实验教学档案。
物流实验室仅仅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的物质基础,教师要积极尝试各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仿真教学法,可以模仿一个生产企业的真实环境,模拟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流、客户服务等环节;也可以模拟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安排学生在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中担任角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此外,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安排学生有组织地完成某个研究性课题,师生共同寻找物流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任务,制定课题任务书,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这样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将封闭式学习转化为开放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因、内容和策略[J].职教通讯,2006,(10).
[2]张广敬,邵清东.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物流技术,2005,(10).
[3]王晓芳,林亨,蔡临宁,赵晓波,成晔.物流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5).
关键词:物流管理;教改;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54-02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需求概况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预测,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到2010年为40万~50万人,物流师职业的市场需求每年递增8000~10000人。广东省对专业物流人才需求量则至少在20万以上。
物流人才是企业的紧缺人才,但目前高校的物流人才与企业难以形成对接,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不一致。因此,为了适应企业现代化物流人才的需要,高校应着重在优化师资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等方面实施调整,以此增强物流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整合多个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的经济学、管理学、数学和物流学理论基础上,了解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把握企业物流运作的基本规律,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并应用所学理论解决企业物流运作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物流运作与管理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对各种物流管理决策问题以及物流原理的实际应用上。
广东工业大学于2003年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并将其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以培养具有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报关及经营管理等各项技能的高级现代物流运作管理和操作人才为目标。经过4年的建设,该专业已日渐成熟,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目前经管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系设有物流教研室,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现代物流学,物流经济学,交通运输企业经营管理,第三方物流理论与实务,企业物流管理,配送与配送中心,采购学,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仓储与运输管理,物流自动化与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等。
近几年,广东工业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成功开设了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物流管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开辟了广州新沙、南沙港务,广州港集团,广州本田汽车,广州太古可口可乐,广州日立电梯,广州中远,曲臣氏,宝供物流,德邦物流,珠江实业,南方物流,鱼珠物流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投资近百万元的综合物流功能模拟实验室也将陆续对学生开放,届时,可以承担仓储与配送中心运作、第三方物流系统、国际货代系统、集装箱码头系统等多项模拟与仿真试验。而由物流专业学生自发成立的物流协会、创业大赛、企业案例分析大赛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已在全国设计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三、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应当给予丰富案例分析的内容,并且根据教学条件采用一些模拟试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讲,可以结合理论授课、网上模拟、实训操作三种方式来培养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时间和操作机会。
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有关国际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仓储及仓储经营管理、配送及配送中心管理等理论知识,掌握国际货运、仓储管理、商品分拨配送、商品加工管理与操作及商品包装与检验检疫等操作技能。
在完成理论教学的同时,一方面结合学院立项,建立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建设仓储自动识别系统实验室;另一方面积极密切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坚持校企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极努力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和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理论部分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或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有关仓储及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广泛了解相关的知识和理 论。
网上模拟部分可利用校内实训教室进行,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性的演示和操作,然后由学生进行网上模拟操作和训练。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学生进行实地训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理论及操作在实践中得到落实。
在实践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应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为此,提出了“校外―校内―校外”的实践性教学设计思路。
(1)通过实地参观,了解仓储与配送环节的业务流程,增强感性认识。
(2)观看教师的示范性演示和操作,利用各种软件系统进行模拟操作,用心体会和消化所学理论,总结如何掌握基本技能及应注意的问题。
(3)在对模拟操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回到校外实训教学基地,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实际训练和实习,达到真正掌握技能的目的。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专业技能扎实、动手能力强。在教学模式上,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指导思想,特别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具体讲:
(1)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互动教学;选用贴近、恰当的案例,开展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参观调研,开展课堂讨论等。实训教学中,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参观、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时间和操作机会。
(2)在作业及考核内容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尽量避免重复抄写和死记硬背。对理论知识部分组织有关教师建设专业试题库,用于学生的日常检测和期末考核,采用闭卷方式,课程组成员集体阅卷并进行试卷分析。对实训部分按照实训教材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
(3)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优势,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实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仿真实验进行教学演示,增强教学演示效果,改善教学环境。
五、结论
综上所述,广东工业大学在学院政策支持下,经过几年建设,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与实际密切结合,教材建设、教学实训环境的建设更加完善。同时在教学中坚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严格遵守学院建立的比较系统和科学的考核制度,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和教学研讨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采用校企结合,利用与知名企业的合作、交流、参观、实习等机会,既体现了本专业的实用性特色,又使学生通过实践项目的分析交流,收获很大,积极性很高,深深感受到本专业的实践价值,从根本上保证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课程教学效果。
经过各种教学改革和实践,物流管理专业在近几届本科生中已经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缺乏国家级的精品课程教材;现场教学场所和实验室资源还不够丰富;双语教学的投入仍然存在一定欠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虽然物流管理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专业,在各方面距离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实践,相信今后的教学工作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作者单位:王蓓广东工业大学经管学院
赵柴厚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汪长飚.物流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7,(8):27-28.
[2]赵洁.物流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J].中国市场, 200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