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管理创新

企业管理创新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30 19:38: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管理创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管理创新

篇(1)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到处都充满着竞争,企业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同时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以预言,企业管理创新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是企业保持活力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根源。那么,什么是企业管理创新呢?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首先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使人力和物质资源拥有更大的物质生产能力的活动,创新是创造一种思想,一种资源。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把新的管理要素引入管理系统的创新活动。它通过对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各种职能在质和量上做出新的变化和组合,以创新出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模式,从而促进管理系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环境和新形势面前,没有创新、没有过人之处就没有生存空间。现代企业只有顺应时势变化,做出变革与创新,才能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所以说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1、管理创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管理企业的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有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开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管理。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趋于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有企业必须摆脱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

2、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按照经济发展所依赖要素的重要程度,我国的经济社会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轨时期。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点,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建成一个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综合体。

3、管理创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明显加快,一国经济的利率、汇率波动会迅速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证明。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对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三、企业管理创新发展趋势

从近年来企业管理变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未来企业管理创新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1、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观转变。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2、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3、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知识被认为是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和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

4、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但过程缺乏控制,没有绩效改善的组织手段作为保证,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遇到员工的反对等。因而,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

5、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获取商业利益,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社会利益,还可以改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声誉。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已经不是“是否应该”实施社会责任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实施,大多数商业发展计划都要进行道德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

四、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战略措施

1、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7.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到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思想。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2、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职业化的企业队伍。创新经济学的鼻祖熊彼得指出:创新的主题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成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却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目前,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效率不佳与优秀企业家缺乏不无关系。因此,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个主导管理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晋升体系,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引进竞争机制,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使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人才交流市场、资格认证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3、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宗教为什么能用一种近于松散的管理模式绵延几千年,靠得就是文化渗透。企业要实施管理创新,也要靠文化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利益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

4、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制度创新是解决企业资源市场配置的微观机制问题,即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即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以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力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沈丽鹏.浅析企业管理创新之路[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2.

[2]吴心东.浅谈企业管理创新[J].经济师,2005.6.

[3]余兴国.企业管理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王莹.企业管理创新再认识[J].中国石油企业,2005.4.

篇(2)

(一)管理创新的内在原因

1、人的心理活动特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若干层次,而获得适应第一层次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欲望是无限多的。所以,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分别产生的具体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这成为人们不断追求创造新的满足物以期满足这些无止境欲望的根本原因。

2、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创新主体对成就的追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渴望,更强化了他们创新的冲动。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有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强化的过程,当生理、安全、交往、尊重等方面的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之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会突显出来,成为追求创新的动力。人们希望从创新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显示自己的价值,从而得到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伴生的是对社会、对组织的强烈的责任感,这会在创新主体的思想上产生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使创新主体为了这崇高的对社会、对组织的使命而付出不懈的努力去从事创新活动。

(二)管理创新的外部原因

1、企业管理要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但不论什么模式或什么方法,根据形势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即所谓“管理无定式”。这是从大的方面讲的,而从某一企业来说,由于它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千差万别,因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不可能照搬照抄,必须根据各个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具体情况而灵活运用,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创新。

2、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利用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加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变化不断加快,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因此企业管理必须改变老一套的做法,不断地进行创新,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加快开发产品的需要。3、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千方百计控制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销售,这就要求企业创建新的组织结构,运用新的服务和销售模式,采取新的管理策略和程序,使管理组织能够灵活应变。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作用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对企业的变革和改进,帮助企业建立起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管理创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有重大作用。

(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例如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减少,劳动生产率提高等,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目前的效益,一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发展。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前者,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后者,如战略创新与安排,无论是提高当前的经济效益还是未来的效益,都是在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二)稳定企业、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管理创新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只从管理层级制这一创新来看,用来管理新型多单位企业的层级制,超越了工作于其间的个人或集团的限制。当一名经理退休、升职或调离时,另一个人已作好准备,他已受过接受职位的培训,因而人员虽有进出,其机构和职能却保持不变。这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也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稳定下来,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

(三)拓展市场、帮助竞争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则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展开竞争,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和市场拓展时,将遇到众多竞争对手。因此,这一竞争过程实为多个博弈对象和动态博弈过程。企业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最先获得该博弈的胜出,这个解无非是在预见对手们的相应对策条件浅谈企业管理创新杨韬(江苏省邮政公司计划财务部,江苏南京210066)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关键所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创新,本文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管理创新的原因及其作用,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关键词:管理创新;原因;作用;途径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8)04-27-03管理探索-27-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年4月号下寻找出最佳的、新的市场策略和运行方式。(四)有助于企业家的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直接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企业家阶层。这一阶层的产生,一方面使企业的管理掌握于专家的手中从而提高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发生分离,推动企业更健康地发展。企业家的形成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因为对企业家而言,企业的存续对其职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必然关心创新,关心管理创新,因此,企业家们往往成为重要的管理创新的主体。以上几个方面不过是管理创新对企业的发展的诸多具体作用之一,但足以证明管理创新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思维创新直接地表现为一种创新性思维活动,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的创新,它深刻地影响企业的行为和效益,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一人做主的局面。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建构全新的思维观念,即着眼世界,振兴民族经济的使命感和机遇感、培育和维护企业形象意识、严格成本观念和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确立名牌战略意识、强化危机管理观念、竞争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顾客即上帝”的现代文明经商观念等等。

(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就是为了求得利润最大化,企业进行技术研制与开发,合理实施技术改造,发挥技术优势的创新活动。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分工将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而非资金优势和资源优势。技术变迁决定着企业产供销流程体系和企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成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现代企业技术创新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在外部环境方面,国家应该对技术开发研究给予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给予适当优惠政策,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稳定的政策支撑系统。就企业本身来说,必须有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可产业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项目,同时有对引进高技术产业项目创新能力。

(三)组织创新组织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现代企业组织创新就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资源进行重组与重置,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新的组织结构和比例关系,使企业发挥更大效益的创新活动。企业组织创新是通过调整优化管理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现有管理要素的效能来实现的。作为企业的组织创新,可以有新的产权制、新的用工制、新的管理机制,公司兼并和战略重组,对公司重要人员实行聘任制和选举制,企业人员的调整与分流等等。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企业的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信息、宏观调整信号及时作出反应的反馈应变系统;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应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保证。现代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观念等规范化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制度创新是把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思维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功效。它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是管理创新实现的根本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优的制度安排,调整企业中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使企业具有更高的活动效率。

(五)市场创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企业要想成功,必须要靠市场创新。(1)产品策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定要树立产品的整体概念。要设计开发并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并提供恰当服务的适当产品,要遵循产品技术创新的原则去开发与设计产品,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构想一代”。同时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任何单位生存发展的需要。管理能出效益,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但现今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有一部分人还不熟悉管理的知识。(2)价格策略。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大中型定价的策略中,艺术的成分较科学的成分比重大些。单纯靠降价做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其实,我国企业在定价时完全可以采用多种定价策略,只是在选择定价策略时要遵循企业的战略目标。同时也要参照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的心理价值来综合定价。(3)渠道策略。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我国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以传统的营销渠道为主,分销渠道众多,渠道相对较长且信息反馈较慢,造成费用较高,服务跟不上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战略、实力来选择渠道策略。要重视运用促销理念来开发管理市场。要做好经销商选择、经销商市场运作管理、经销商贷款管理等工作。这里很重要的点是,要促进制向规范化发展,要逐步向佣金制过渡,同时,通过统一管理加强与零售商及客户的紧密联系。(4)促销策略。在促销策略的选择上,重点是切记不要迷信广告。我国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想通过广告来扩大自己的影响,但其广告的定位却存在着只注重扩大知名度,而不能有效地提高消费者的偏爱度并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缺陷。企业管理创新应是一项包括管理思维变革、管理行为改造和管理效果提升三大内容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管理思维变革是前提,管理行为改造是主体,管理效果提升是标志。这三项内容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紧密联系,形成有机体系共同作用于整个管理创新过程。

结语:管理创新的灵魂是管理思维的变革,只有不断地创造和拥有新思想、新概念,企业管理才能常变常新,创造辉煌。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在竞争中不断促进自身发展,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1]刘现军.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10).

[2]刘宏.管理创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01).

篇(3)

一、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未来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优秀企业管理创新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在管理的诸多领域都有大胆的创新,出现了全新的变化和趋势。

(一)流程创新与再造。随着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西方各国企业对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成为一种趋向。这一创新源于西方企业对传统分工条件下形成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流程片段比,无一人负责整个流程,追求局部效率优化而使整个流程效率低下的再认识。它之所以具有很大的余地,是因为大多数公司的生产经营流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即使新成立的公司其业务流程也是从老公司那里照搬过来的。而科技的进步使流程可以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更高效率的设置方法。一些著名公司已对其传统流程进行创新,设置全新的流程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如福特汽车公司,IBM公司等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二)以人为本管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资金、技术、专利、先进设备已能在全球范围内流转,需要这些物质资源的企业或国家,可以在全球市场上采购和转让。唯一不能转让的是一个国家的人员尤其是企业职工的文化技术业务素质。有人认为,掌握新技术业务的人才,将成为21世纪的胜利者。过去,对企业来说,紧缺资源是资金,有了资金才能建厂房,购设备,买原材料,企业才能运转。而人才则是为了用来运作这些物质资源的。但进入21世纪,资金的筹集已可扩大到世界范围,因此紧缺资源已不再是资金,而人才则已成为21世纪及今后真正的紧缺资源。现在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正被重新提到突出地位。开发人力资源正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国策与企业的首要战略。现在知识已成为经济实力的基础。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新著《巨大变迁时代的管理》中所说:“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竞争力的关键”。创造知识的能力,把信息转变为知识的能力,让知识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以及使知识得以不断更新的补充,这些都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要求,也成为管理创新的着力点。

(三)管理战略的新兴起。为营造企业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当今一些优秀企业开始制订一种新的管理战略,即CS战略。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ication的缩写,即顾客满意度。其核心是提高顾客对企业产品、服务及形象的高满意度。CS中的顾客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是企业产品服务销售对象,而且是企业整个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这里的合作性在于顾客对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形象的高满意度,只有高度满意了才会不断地与企业合作,即不断地重复性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而这样的企业才能良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一经营理念显然与过去常说的“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的理念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一旦某个顾客不满意和不合作,对企业而言,不仅仅只是损失了这一合作者,还可能因该顾客的社会关系损失一大批现实和潜在的合作者。因而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特点,通过不同手段、方式达到顾客的高度满意,则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

(四)组织结构的新变革。随着高科技的发明和应用,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发达国家的现代企业为对付日益变化多端的环境和市场需求,纷纷着手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与构造。改革的方向主要有三:(1)小型化。小规模是人们产生责任感的因素,并有利于推动企业内部的竞争,因而人们不再迷信大公司,转而认为小型组织更能适应环境和市场变化。(2)简单化。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也变得日益复杂,管理效率也随之降低。为克服这一不足,现代企业在组织结构设计上开始采用管理层次很少的扁平结构。目前一些大企业总部组织结构设计的“百人法则”就是这一理论的反应。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总裁到第一线基层管理员工之间只有五个层次。(3)有机化。有机的组织结构是指其类似一个生命有机体,可以自动、及时地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而且更能适应迅速变化的经营环境。所以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向有机化方向发展。

二、转轨时期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企业也由工厂制向公司制转轨,这使得企业无论在体制保证、价值取向和经营方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国内外的重重压力,中国企业唯有积极借鉴国外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顺应管理创新的新趋势,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一)业务流程的创新。在传统计划经济下,企业的职责设置比较粗糙,管理环节之间缺乏明确的程序,规章制度往往停留在纸面上,职工民主管理流于形式。企业转轨过程中,既需要对科学管理和行为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课”,又需要根据经营战略,对管理规范和业务流程进行调整和动态更新,使企业从采购、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以及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都建立起合理的规范和工作流程,在整体上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并用书面描述予以明确和严格实施。尤其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管理的引进,要求公司内部的信息传递和对信息的编撰整理具有更高水准,通过合理设置管理职责、管理程序和信息流程,形成公司完整、健全的反馈和控制网络。ISO系列以质量保证体系为主线的认证,对有效实施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人力资源开发。企业转轨过程中的管理创新活动需要在企业制度适宜的条件下通过组织行为实现,关键是建设领导班子和带好职工队伍,在实践中培养高层经理具备创业精神和合作本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抓紧实现企业高层经理面对市场竞争的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一方面要积极实施德才兼备的领导梯队建设和专业人才开发。通过必要的管理教育和激励措施,使企业的管理创新具备人力资源和管理素质上的保证。

(三)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经营者的思维方式要从追求政绩的“乌纱帽”函数转变为承担盈亏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市场变量”函数;从不计成本消耗的粗放经营到建立计算投入、产出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投资回收观念;从家长专断型的随意管理到建立基于广泛咨询的、科学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从事无具细的越级干预到注重决策和预算的权责明确的层级管理;从对职工的形式化约束到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从眼睛向内练服从型“内功”到盯住市场练创新型“内功”和以市场开拓意识导向、满足顾客需求的“市场功”。凡此种种,都是从小生产意识向社会化分工协作型经营观念的革命性转变。

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影响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16日

随着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除了技术、产品创新外,管理也要不断进行创新,以便能快速适应持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管理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企业文化的影响是重中之重,从各个方面,如文化环境、结构、要素等,无一不对企业管理创新造成影响。基于此,笔者对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以便能使企业文化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管理创新。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虽然具有一定的模式和方法,然而这并非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经济市场,企业管理必须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创新,即所谓的“管理无定式”。

(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环境日益残酷,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不断进行创新,以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得到员工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企业要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必须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和谐的发展环境,建立一种尊重创新和人才的先进文化。企业的核心是人,如果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就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各项能力和创新力量,促进企业进行管理改革和创新。其实,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解决生存和发展而形成的道德规范、价值观、创新及企业精神等;只要员工对企业文化具有绝对的认可和信任,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的创新中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热情和创新性,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二)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企业管理创新不仅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手段进行创新,也要通过思想教育形成无形创新,促使企业具有创新的精神动力。只有既做到具体措施的创新,又形成无形的创新文化,两者共同进行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虽然难以直接、具体地体现出对企业的价值,但实质上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核心资源,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人,若企业员工都用文化武装自己,必然会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团队中来。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更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工作时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为企业付出。这种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持续进行创新,不断适应企业文化和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有利于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约束机制是指对员工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限制,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会对员工的某些方面进行限制,这种约束并不像企业制度的那种强制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若企业的精神文化,如风气、舆论等都表现出很强的创新性质,则会给企业员工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促使员工产生共鸣,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会自觉的进行调整和控制,积极投身到创新活动中。与企业制度相比,企业文化能使整个企业管理呈现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促进企业管理更加完善,促进企业管理进行创新。

(五)有利于企业管理战略的创新。企业战略最基本、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战略创新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企业文化是战略管理的手段,既能对战略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又具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战略管理获得成功;其次,企业文化对管理战略的改变具有一定影响。若管理战略的改变和企业文化存在冲突,则改革成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企业管理战略变革时,也要同时开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改革,以便管理战略改革和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使用,协调发展。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战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促进企业管理战略的创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亟待进行创新。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便能使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相互匹配,协调发展,以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月坤.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13.12.

篇(5)

0  引言

现代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企业文化作为了企业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通过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该企业的信念与处事方式进行了解,而且可以对企业能否走得更远有个初步判断。此外,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把企业所有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家共同努力!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重大内容。当然,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时,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互为补充,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1.1 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企业文化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事物,需要借助企业管理理念、处事方式以及企业的符号信仰等多种载体进行体现,它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好多细节性的企业文化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文化的独有特点。

第二,系统性。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软文化,通常被认定为企业的灵魂支柱,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对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高度重视,确保企业文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之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整体系统。

第三,时代性。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

第四,人本性。企业只有充分关注、尊重自己的员工,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了企业的整体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对企业每位员工的人文关怀。

1.2 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企业文化创新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在工作中心情愉快,精神充实,斗志昂扬。由于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文化创新的同时,也能够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在现代经济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对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2  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2.1 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越来越注重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2]。因为新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保障,企业获得巨大发展的前提。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先进行制度变革,打破传统守旧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中和谐创新的管理氛围,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企业管理创新的真正效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2 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通过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的实际竞争力能够大幅度提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是目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联想、海尔、格力、华为等知名企业,正是充分认识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企业激励机制,才为企业赢得了竞争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有形技术、资产等的支持,还需要借助无形管理思想手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也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最终目标[3]。因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命运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为此,企业管理者不断加大对企业管理的重视度,并通过丰富企业管理手段、以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等方式,加大企业管理创新力度。当然,通过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符合企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3.1 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进行体现,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需要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4],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成员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企业生产环境,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则是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创新为重要前提的,企业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企业职工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2 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形的、经济的、良好的物质基础,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等[5]。随着企业经济的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等也随之成形,此时,企业就需要无形的文化精神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的完善和提高也需要企业文化创新力量的推动,让企业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企业文化不仅是决定企业发展生产力的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3.3 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而在其制定战略管理思想的时候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体现。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手段,用来控制和约束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为完成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其次,企业战略管理的变革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变革措施的时候,需要同步对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否则,原来的企业文化会对当前企业战略措施实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例如,企业战略管理措施与企业的规范制度相冲突,或者与企业的价值观不相符等等。因此,要想保证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做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互为己用,互相促进,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使企业充满激情的同时又很有理性。通过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

篇(6)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管理 创新 人力资源 智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主宰一切,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内在动力。谁能创新知识、善用知识,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立于不败之地,但是由于知识呈“爆炸式”增长,膨胀得无法凭个人来管理,显然,知识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形式,于是知识管理――一种全新的创新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我们石化企业,员工队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知识化,因此认真借鉴和尝试知识管理,对推动我公司管理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知识创新

“知识管理”一词最早是由美国麻省莱克星顿的恩图维星国际咨询公司提出的。由于知识管理崭露头角,对它的定义因为侧重强调的角度不同而不完全一致。如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管理和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员工脑海里,是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炼而取得经验的体现。如“行业状元”的大脑支配岗位工作的行为就体现了隐性知识的集中存储,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于一身,使他们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我们石化企业员工的智力资源,更好地为争创一流企业服务。

二、知识管理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对我们石化企业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知识的积累、共享和传递的机制来加强知识资源的管理外,还有以下几个直接因素:人员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高级知识分子或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因此可能丧失一部分在多年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员工所理解接受;员工相互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机会越来越少;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客户对公司和品牌的忠诚度;由于知识的不断产生,同时知识本身特别是一些专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员工有持续再学习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迎接新的挑战;企业生产的新产品、新项目如何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敏捷的反应和调整。这一系列都需要我们石化企业必须重视知识管理。所以为了解决以上出现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引入知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知识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有助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社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实施良好知识管理的管理者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反应,应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我们石化企业也会因此而如虎添翼,立于不败之地。

三、运用知识管理实现企业管理创新

创建企业知识库。对于石化公司来说建立企业知识库对知识进行有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知识库内容可以非常丰富,这其中可以包括: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公司员工的各种经验和建议;公司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公司客户的全部信息;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贡献的研究报告。石化公司知识库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有莫大的帮助,这主要有:①企业知识库乃是这些企业信息库或数据库发展出来的高级形式,它正在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推动难以“言传”、只能“意会”和“身教”的隐性经验知识的文字化和编码化进程,从而实现更多知识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②企业知识库的组建并发挥功能,正在加快和完善企业知识的采集和加工、积累和交流、共享和使用的有序过程。③企业知识库的文化环境乃是其成功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状态乃是对知识库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构建石化企业文化创新

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的知识和智慧实现创新。但“集体的知识和智慧”如何得来?关键是个人的贡献。然而,员工们并不一定很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知识奉献给别人乃至企业。为此企业应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员工能共享作为主要生产力资源的信息和专业技能,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在衡量方法和尺度不清或发生转变的企业环境中发挥主动性并采取行动。当代科技有发展表明,任何一项重大创新,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是不行的。现在西方正在强调共同体和团队的作用,强调协调和谐在创新中的意义以及国家创新系统中系统方法论的重要性。此外,创新企业文化亦应注入个人价值与自我责任感,允许更加灵活的个人自由和自主性,并在此前提下积极发挥群体的力量。创新文化,其关键是建立一套机制,使实现个人价值与群体创造知识的形式有机地协调结合起来。从体制上、组织管理上制定出一套尊重人、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摆脱和封建主义的意识桎梏、保持群体间互相协作、共享信息和知识、减少并消除内耗的制度和办法,把创新企业文化建立在充满活力的基础之上。

参考文献

[1]Drucker,P.F.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3.

[2]Waddock,S.,and Bodwell,C. 全面责任管理指南(2002)[M]. 李伟阳,肖译.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工业种类齐全,制造业规模全球第一,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但我国工业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应用领域尚需进一步加深和拓展。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2―2015年)》,对“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全面部署。总的思路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本质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业,全面优化基础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工业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产业技术开发平台、行业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设,组织开展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工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围绕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两化融合、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二)加大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组织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开展重点行业能耗对标达标、能源审计和能源清洁度检测活动。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支持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家电再制造产业发展,积极推广高能效、低碳减排技术。完善落后产能界定标准,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三)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做强做大

以汽车、钢铁、水泥、电解铝、稀土、医药等行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技术领先、管理卓越、社会责任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清理限制跨地区兼并重组的规定,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加快建设企业兼并重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

(四)进一步改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以支持创新型、劳动密集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做精做优,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密切合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提高协作配套的水平。

(五)实施质量和品牌战略,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全面增强企业竞争力

大力实施质量和品牌振兴战略,推进质量对标、质量兴企、质量兴业活动,积极培育名牌产品,塑造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新形象,促进产品国际品牌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国外品牌。加强企业管理,推动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

(六)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为重点,推进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应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紧密结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制造、产品和服务向高端发展,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牵引。加快制造业拓展服务新业态的步伐,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推动生产业发展,以融合发展的需求为引导,加快发展信息通信产业,提升产业支撑和服务水平。

二、加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加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进一步强调:

(一)高度重视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

目前有不少企业只注重技术,而不重视管理,很难想象,管理落后的企业会持续开发出先进的技术,没有管理保障的技术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技术创新能否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相应的管理体系与之相协同。必须把管理和技术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两轮驱动,缺一不可,像重视技术创新一样重视管理创新。加强管理和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在体制、战略、组织、领导、环境、运作、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证。

(二)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引领带领作用

企业家是管理创新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关键推动者,任何一项管理创新活动如果没有企业家的参与也是难以得到成功应用的,而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家,一是要富有创新精神,二是要塑造创新机制和文化,三是要不断地实施创新。

(三)深入推动管理与信息化的融合

管理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高度重视管理信息化工作,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转变企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业务流程和组织方式,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推进企业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

三、互联网正在引领管理创新进入新阶段

以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创新,不仅符合两化深度融合的需要,而且有助于企业家们从新视角审视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互联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日益突出和显著

一是互联网日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4.85亿,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欧洲的人口总数,伴随着与软件、通信、计算机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协同创新,以及电信网、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知识扩散、经济运行的新载体,成为生产建设、经济贸易、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生产娱乐的新平台。二是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推动了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本、人才流动,加快了新的制造业分工体系的形成,促进了网络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生产方式的不断涌现,催生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交易模式。三是新一代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互联网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推动产业边界不断交融,催生新兴产业,衍生新的业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网络金融、软件和服务外包等生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数字音乐、网络出版、在线游戏、手机媒体等数字内容产业迅猛成长。

(二)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经历了起步探索、规模应用之后,正在步入深化应用的新阶段

一是部分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在管理信息化领域全球领先的本土企业,实现了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建立了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构建了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二是多数行业的骨干企业开始步入管理信息化与生产工艺流程融合的新阶段,正在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完成了财务管理、生产调度、采购销售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化,开始步入系统整合、业务集成、管理创新、流程优化等新阶段。三是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中小企业提升经营能力、开拓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