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9:17: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环境设计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环境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学科被称为室内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以塑造一个美观且适宜人居住、生活、工作的空间为目的,随着学科的发展,其概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设计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室内空间,而是已扩大到室外空间的整体设计、大型的单元环境设计、一个地区或城市环境的整体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一、环境设计教育及现状
环境设计,从90年大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在中国发展了二十余年。2012年更名为“环境设计”。作为大学设计学科的重要专业之一,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地重新定义。它见证了中国过去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国人不断提高的对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今天,中国有一千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课程,其中环境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专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加速变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环境设计的人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有更高的期待。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化,环境设计也面临如何界定本专业的创新发展特色、如何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新的命题,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也正在进行的不同途径的探讨和尝试。
二、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1.地域文化是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
具有浓厚色彩的地域文化对大多数群体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特定的地域文化可以满足特定的地区人们的艺术设计方面的文化需求和感情需求。在世界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史中,德国在战后由萧条衰败的经济走向复苏就是因为艺术设计教育在这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批有实业精神的艺术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乌尔姆哲学”,拯救了德国经济同时也促进了德国的总体设计水平。再如日本曾一度抄袭西方,但在发掘到本民族特色文化之后,设计家们立刻创作了属于本民族的设计品牌,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中也采用“双轨制”和“和魂洋才”的设计主张,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艺术创造特色,也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浓浓韵味。
2.地域文化丰富了环境设计教育的课程资源
地域文化不但是环境设计的创意源泉,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地域文化传承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时,使环艺设计教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加激发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热情和艺术创作的激情。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学习,通过艺术的媒介将地域文化进行解读、分析和传播,是地域文化具有生命力,也赋予环境创造更大张力与活力。地域文化从一定程度而言是地域的代言人和信仰方向,既丰富多彩又独一无二,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珍贵的课程资源。
3.地域文化特色教学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而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因此,利用地域文化的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创造创新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这个途径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当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中力争上游。与此同时,高校也肩负这环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重任。此外,创建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更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使学生直面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热爱和掌握力,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三、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策略
1.开设地域特色课程
要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不同地域应当开设不同的地域文化课程,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中国五千年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有各自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建立了“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工作室”,专设与山地城市环境设计相关的特色课程,培养具有山地环境设计经验的环境设计精英人才。此外,北方辉煌的宫廷建筑、南方温婉的小桥流水,豫剧、川剧各有不同又各自大放异彩。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各地淳朴民风,到地域最浓重的地方采风,将艺术创作融入地域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进行再传承再创造。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设计和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和人文素养,一个设计师的文化底蕴越为深厚,他所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就更加深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也是环艺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也应设置更多的地域文化课程和人文课程,可以邀请一些具备地域文化知识的老师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更为立体,从而把地域文化融入设计时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四、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富有地域文化的艺术更具有生命力,通过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激活学生和设计师们对地域文化和对设计创作的热情,最后将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环艺创作作品表达出来,不但满足的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造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玮.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思考[J].艺海,2016,12:117-118.
[2]尹丽.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设计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12-113.
[3]廖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132-133.
[4]石钧,赵晓彦.对高校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84-87.
[5]巩妍斐.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108-109.
关键词:传统建筑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设计艺术教学
建筑装饰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技术和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建筑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建筑装饰以雕刻、书法、图案、纹样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作为载体,表达建筑文化、展现建筑风格。因此,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当代仍有积极的实用意义,是中国现代环境设计的源泉和根基。
一、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分析
1.建筑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在使用对象上分为两类:民居建筑和皇家建筑。这两种建筑在色彩上截然不同,民居建筑大多和当地环境和谐统一,色彩趋于清新自然、古朴雅致。如湘西的吊脚楼,建筑材料就地取材,依山建造,顺着山势蜿蜒起伏,犹如一个个精灵隐藏于青山绿水中,建筑色彩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耐人寻味。又如徽州古建筑,运用黑白色调,白墙灰瓦,在葱翠竹林的掩映下,清秀雅致,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在色彩上表达了古人追求淡雅质朴的精神风貌。而在皇家建筑中,装饰色彩追求金碧辉煌、耀眼夺目的效果,多用青、红、黄等纯度高、冷暖色对比鲜明的色块,搭配汉白玉台基,展示出皇家的威严与气派。在现代设计中,传统装饰色彩被广泛地运用到环境设计的各个领域,如在中式餐厅的室内设计中,设计者多选用红、绿、金、黄等传统建筑装饰色彩的代表颜色,在现代设计的空间中表达民族风韵。又如,著名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中国红”引起国人的情感共鸣,中国馆的大红斗拱也被赋予了特殊的设计意义。
2.建筑纹样
传统建筑装饰题材丰富、形式多样,装饰纹样多出现在梁柱、门窗、檐口及柱础等建筑部件上,内容多为人物、山水、花卉、动物、神话传说等。传统建筑装饰在形式上丰富了建筑的单调感,赋予了建筑特定的象征寓意,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趋吉避凶、追求福寿安康的美好意愿,是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时代在前进,但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意愿的追求不会改变,传统建筑纹样所包含的艺术文化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如植物纹、几何纹、冰裂纹等纹样也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建筑与景观设计中,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精神。
3.建筑雕刻
传统建筑雕刻是用建筑中的木材、砖石等材料,通过不同的雕刻题材装饰,表现建筑的古朴灵秀和华丽富贵,是传统建筑阶级性和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现代设计中,很多室内空间和园林景观都广泛采用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纹样雕刻装饰,如园林景观中的廊道倚栏,室内空间中的隔断屏风等建筑部件,结合现代装饰材料,重构传统雕刻装饰元素,用现代手法进行再创作,传承并发展了传统建筑雕刻装饰艺术。
二、新形势下对环境设计教育的新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设计有了新的要求。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中仍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和表现形式是设计灵感的活水之源。现代设计教育要充分意识到个性和精神需求在现代设计中的地位,继承并创造性地将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融入环境设计教育教学,把握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传统艺术通过教学环节更好地内化到学生心里,培养具有传统艺术涵养和责任感的设计人才,使现代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现代环境设计离不开传统艺术的熏陶与感染,但对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元素的运用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其表层下的文化内涵。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首先,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针对传统艺术符号的形态和意境进行理论分析与传授,引导重学生运用现代设计观念和方法感知、解读、重构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符号;还可以搭建实践平台,构建现代环境设计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创作中领会和掌握其精髓,同时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民俗民情、民间工艺,对传统建筑进行调查、搜集、研究、体验,在实际情景中解读传统艺术;最后,在专业核心课程和毕业创作等综合实践中以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元素为主题进行创新设计,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方法把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融合、创新贯穿于现代环境设计教学过程,实现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环境设计的有机结合。结语传统装饰艺术和现代设计并不矛盾,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无论何种艺术形式,都应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建筑的全球化和设计的现代化对环境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新的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的冲击下,更应该理性地对待传统建筑的色彩、纹样、雕刻等装饰元素,将其内化到自己的创作思维中,表现在设计作品里,传承并发展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檬,吴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传承.中外建筑,2013(2).
关键词: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空间环境;教育功能;文化
中图分类号: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5—0017—04
收稿日期:2012—08—14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12XJRT001);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专项基金项目“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的环境及社会机制研究”(2012RW015)
作者简介:张华春(1980—),男,湖南溆浦人,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讲师,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哲学和理论研究。
大学校园是教育的重要微观环境,是教育主体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场所,它是一个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更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校园环境设计是指针对校园格调的特色性和环境氛围的文化性,通过校园建筑、景观等具体形式、造型、色彩、质感、线条、符号和图案等表达思想,传达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设计。与一般的环境设计不同,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在于“通过校园环境艺术的创设,以达到感染人、影响人、教育人的目的”。
一、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塑造教育空间环境
1.教育空间环境的布局
教育空间环境的布局,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是对整个校园环境在教育表达上的把握与分配,这里包括整个建筑体的思想内涵指向。从狭义上看,是指建筑之外连接各建筑之间、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的空间环境布局。狭义的教育空间环境在设计实践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育自然地景的设计和教育人文景物的设计。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应该遵守教育空间环境布局时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首先,教育空间环境布局的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设计时应该围绕一个统一的思想进行,所有的空间环境布局都应该体现这一点,由此使置身其中的学子们能够强烈感受到其思想内涵。其次,还应考虑空间的连续性,教育的精神内涵在空间环境的布局上应该是连贯的,不可能单独存在一种其他的教育精神,也不可能在整个校园里只有一个地方(如教室)体现教育精神内涵,应该在校园的其他空间环境中延续这种教育精神内涵,可以是一个秩序井然又安全温馨的学生宿舍、一个充满奋斗精神的中心广场,甚至是一条宽敞、洁净的步行道、一湖清澈幽静促人冥思的湖水。
2.教育自然地景的设计
教育自然地景是大学进行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自然地景是在校园环境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校园环境进行的设计。它包括校园绿化、水体、长廊、庭院、广场甚至是一块石头、一座小山丘等地景的布局。教育自然地景的设计首先应该尊重自然,将其通过校园自然地景物化出来,成为一本无言的教科书,使学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自觉自愿地爱护环境、保护自然。其次,在布局时要坚持“以人为本”,而这里的“人”指的是环境的使用者——教育主体。试想一个忽视人文需求,脱离教育主体文化立场的空间环境,如何发挥促进教育主体与环境、教育主体之间良好互动和愉快交流的作用?一个充分考虑使用者需求的环境,才能给予使用者以充分的被尊重感,从而感受并接受环境蕴含的深厚内涵。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同时也是环境认识的主体,因此教育自然地景设计必须考虑其个性成长需求,使教育自然地景与学生产生良好互动,将教育信息自然地传达给学生。
3.教育人文景物的建造
“校园人文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观与精神取向,是校园环境的内涵、品质与特色,决定着校园环境的功能、形式、内容和发展。校园人文是校园环境中最具盛名力、最具感染力、最能打动人心的内质,是校园环境得以发挥其熏陶、凝聚作用的根本原因。”[1](P94)大学校园人文景观本身就是开展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点打造:
关键词:信息时代;环境设计;教学;改革
在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下,环境设计教学也在加速转型升级。围绕信息技术加速产业延伸,将现代艺术设计纳入生态环境建设之中,能够实现现代设计和环境理念的相互结合,以一种多元化、多形式的教育模式,加速环境设计的教学实践,培养多元化艺术设计人才。
一、环境设计教学改革的实施价值
环境设计指的是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整合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设计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同时借助于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围合手段,达到对空间界面的设计化处理。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环境设计教学改革沿着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推动“课上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信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融入课外实践,培养出熟悉理论知识又兼具实践操作方法的环境设计人才,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挖掘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精华和内涵。深入钻研提升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将设计类课程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纳入教学实践,使学生处于个性化、多维度、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之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举措,促进本科环境设计专业的显著提升。借助于教育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率,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加强教学改革。一方面,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建立“以人为本”的主导作用,及时把握教学进程,调整教育方向,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而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凸显主观学习性能,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动机,切实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动机,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背景。
二、环境设计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时展背景下,环境设计教学改革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积极挖掘新的艺术形态,从多个方面加速对环境设计教学的深化改革。但是,在推动环境设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一)教学方式存在滞后。环境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劣势。一些环境设计教学工作者较多地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未结合中国文化的基础特点,实施相应的教育引导。然而,过于“西化”的教学思想导致学生丢弃了传统文化的实施特点,无法达到对文化体系的全面延伸,大大脱离了市场对于环境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导致环境设计教学的基础不够稳固,明显脱离了市场经济的各项需求。(二)教学理念不够先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工匠精神”表现为一种精益求精、精雕细琢、与时俱进、刻苦钻研的工作精神,通过推动工匠精神的培养,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但是,常规的环境设计教学往往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进行精细化、针对性的教育培养。但是这种教学理念的缺失很难在一时半刻被改变,导致环境设计人才的塑造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三)实践培养存在欠缺。环境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教育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于书本的知识理论较为关注,但是对环境设计人才的实践意识培育不足。尤其是在构建综合性人才的教育培养中,环境设计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的融合不足,课程体系的建立缺乏实效性。(四)自主学习性能不足。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较为重要。但是从整体上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设计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不够关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切实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难以实现对环境设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设计教学改革
(一)设立教学目标,加强综合能力培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式多样的媒体终端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教育信息和开放的娱乐服务。借助新媒体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在得到有效提升,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被落实,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环境设计综合能力。首先,教师要结合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充分挖掘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课程。一方面,教师除了要面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还要开辟实践教育的各项渠道,深度挖掘课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环境设计与市场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将提升环境设计人才的发展质量设定总体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好地应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本专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其次,教师要为学生综合各项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开放的信息视域,把远程教育、在线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育模式融入日常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将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等教育因素纳入人才设计之中,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构建良好的环境设计教育课堂。(二)推进个性教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在培养优秀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坚持“因材施教”的发展原则,充分借助政策的有效引导,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教育的相互融合。第一,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带来的发展成果,吸引最优质的企业进入学校,用企业化、职业化的教育标准来要求学生,本着“以人为本”“个性教育”的教学模式来培养设计工匠。第二,教师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模式,利用“腾讯云视频”“网络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实施小班化教学。实施特色人才培养,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充分考虑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借助个性化的而教育模式,调整教学策略,挖掘学生的无限可能。第三,打破环境设计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在线教学等方式,在学校内部建设“创新型实验室”,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同时,针对即将毕业的环艺学生,选择建立其他类型的培养载体。例如,设置“设计大师工作室”“名师教学班”等方式,和当地优质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工匠团队对学生给予积极的引导,进一步提高环境设计教学的改革成效。(三)提升教师队伍,培育强大师资队伍。结合环境设计教学的发展属性,教师不仅仅要改变对学生的培育方式,还要看到教师身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自身进行业务提升。要通过建立一支完善的教师队伍,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提升的地方,鼓励在职教师利用本身的职业技能,带来环境设计学生投身日常实践,在具体的教学中领悟更加深层次的教育方法。通过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将教师融入实际的环境设计工作之中,使教师既能够肩负理论教育的职能,也能够具备实践教学的价值引导,确保环境设计教育更具实践性。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综合水平,教师要在原有的教育水平上,尽可能引进企业或专业行业人员,采用专职和兼职的方式。创新教育举措,鼓励本专业优秀的学生带项目回校参与教学,壮大环境设计队伍,构建更加专业的教学课程,在取长补短的教育融合之下,将所学实际纳入实践教学之中。(四)提高自主性能,实现“设技并重”。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能,环境设计专业教师要加强艺术和科技的相互结合,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育改革等方面,为学生开辟工作室体制,利用大数据、5G信息技术、云存储的发展理念,引导学生领略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之美,感受“设计与技术新统一”的发展理念。教师可以利用抖音短视频、微信公众账号、微博等方式,构建“教习阅”的教学模式,将环境设计教学中的设计方法、构图排版、色彩搭配记录到一起,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环境设计制作工艺、制作流程的相互结合,提高环境设计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投入学习实践之中,将所学的知识细化为实践设计成果。尤其是要对设计方法、构图排版、色彩搭配等方面,把握市场规律,设计出更多更出彩的设计案例。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加强对环境设计的理解,鼓励学生改变“西化”的设计思潮,在环境设计作品中融入东方设计理念、传统文化思想,加强理论知识、设计艺术、生活实践的三者融合,将“设计”和“技艺”纳入环境设计之中,培养更多高素质环境设计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时代背景,高校环境设计工作者要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进行创新和改革,要通过多种教学举措,切实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专业型的环境设计人才。在环境设计教学改革上,要结合教学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调整,针对实际教学,研发计算机辅助作图软件,加强对环境设计的发展创新,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固化思想,让学生能够完成更加独特的设计作品。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学习体系,从课程布置、创新思维、教学环境上,实施合理的教学改革,加速对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以系统、全面、细致的教育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远.互联网时代高校艺术设计的多样化教学路径[J].考试周刊,2017(50).
[2]王磊.高校美术设计教育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育,2018(12):157.
[3]谭吉武.“互联网+”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探析[J].艺术教育,2019(1).
一、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环境设计教学的价值
(一)使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良性发展
环境设计是一门手脑并用的艺术,长期的手脑并用为大脑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高校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并有充足的环境设计激情。同时,环境设计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高校学生能够真正的享受到空间视觉带来感官上的冲击,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使学生能够更善于发现生活环境的美好。
(二)使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环境设计是作为一门艺术存在的,它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其具有较宽的知识涵盖面,这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环境设计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以美术为框架的比例、造型、空间、体量、尺度、光色和质地等,对学生的审美观进行确立,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美、感知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同时,符合社会环境设计专业人才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环境设计教学对人文内涵进行了强调,挖掘了学生的设计潜力,使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二、现阶段高校环境设计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分析
(一)高校招生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综合差异明显
普通高中毕业生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主要来源,其中少数高中毕业生还参加了美术加试,但是仅仅是在高考前对其进行了比较粗略的学习;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对美术学科的热爱,使得美术基础课与绘画功底水平都比较优异,这就为日后的环境设计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多数的普通高中毕业生成绩不是很理想,由于艺术专业其文化课的分数要求较低,所以报考了环境设计专业,并没有经过正规的美术教育指导,导致学生入学后,其环境设计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审美能力以及感悟能力较差。由此可见,在这种参差不齐的生源下,使得环境设计教学成果不是很理想。
(二)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文化基础课占据了较大的空间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要修满学分方能毕业,这就阻碍了环境设计教育的发展。而基础文科课知识比较繁重,也就占据了学生绝大多数的学习和课余时间,而真正学习专业的课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此外,环境设计学科更注重于实际应用,但是目前的环境设计教育现状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薄弱,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高校环境设计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技术来辅助环境设计教学
环境设计专业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实际案例比理论知识讲解的内容更多。对于一些比较优秀案例所传达的讯息和知识是要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技术来传递给高校学生的,通常是采用视频或者实际图片的方式来展示教学案例。教师通过良好的教学案例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环境设计知识和内容。
(二)高校要营造良好的环境设计教学环境
学生的高效率学习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轰动以及良好的学习气氛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自然而然的对学生进行感染和熏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环境设计知识。学校可以举办寝室设计大赛、美化校园环境设计竞赛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设计活动中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环境设计实践中去。高校应该对教育观念进行准确定位,同时把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另一方面设计师要具备更丰富的文化修养,在进行环境设计时,一定要融入当地的人文思想观念、经济发展情况、民族化的特点、市民思想演变过程以及历史背景等元素,使精神思想以物质形态的方式表示出来。同时,高校教师在建设课程体系时要注重民族化观念的强调,以人文地理学和社会学等课程叠加到环境设计的基础课中。
四、结语
关键词:环境设计专业 “平台+模块”培养模式 运用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日益广阔。然而,近些年来该专业的持续扩招,使就业问题凸显出来,再加之人们对工作、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使该专业所培养人才难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因此,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平台+模块”这一教育培养新模式正是为顺应时展应运而生。它以公共性课程作为平台基础,以专业性课程作为辅助模块,成为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成功应用将改变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固有模式,极大地推进教学改革,为社会提供更具适应性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一 “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应用的优势
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校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横跨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许多专业领域。因此,依靠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无法培养出适应于社会各门环境设计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采取契合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新的教育培养模式势在必行,而“平台+模块”正是顺应教育变革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教育培养模式,它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拓展达到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结合,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使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多元化与个性化,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因而,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应用将具有显著的优势。
1、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体系优势。“平台+模块”培养模式采取的是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一体系优势在于保持了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保证了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统一性和基础性,而在此基础上又构建出适应于社会环境设计领域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前者为平台课程,而后者即为模块课程,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实现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2、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发展优势。“平台+模块”培养模式通过平台课程实现具有共性特点的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对环境设计领域需求的热点学科来设置模块课程,从而达到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目标,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兴趣等来选择适合于自身未来事业发展的专业模块课程,通过自主选择与学习来达到个性化发展的目标,从而为社会需求提供真正有用的人才。
3、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优势。“平台+模块”培养模式通过通识课程教育,使学生能够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思想素养,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而在模块课程教育中,则更多地加入创新性内容,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各种环境设计实践课程来激发学生设计的创新性,从而为社会环境设计领域培养教育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
二 “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应用的难点
虽然“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现阶段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普遍开展“平台+模块”培养模式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困难,特别是在一些条件较为薄弱的高校,其困难更为明显。具体地来说,“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应用的难点主要为以下几点:
1、优秀师资与优质课源不足。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应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担任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优秀的师资是“平台+模块”培养模式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因素,没有优秀的师资就无法形成优质课程。就目前而言,除少数重点高校以外,多数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模块课程教师缺乏,或专业性不强,或非该专业领域领先教师,从而直接导致“平台+模块”培养模式难以开展或效果不佳,并缺少优质课、精品课。
2、硬件资源与实践平台不足。“平台+模块”培养模式需要构建远较传统丰富多元的课程体系,因而需要更为充足的教学设备和实践平台,以此来支撑“平台+模块”课程群教学的顺利开展,然而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在开展“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硬件条件均严重不足。一方面,各高校的持续扩招造成硬件资源紧张,另一方面则是缺乏相应的财力支持。在硬件资源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传统的培养模式甚至都受到影响,而“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更是难以成功构建。
3、教学管理者和学生认知不足。“平台+模块”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远未得到普遍开展,许多教学管理者习惯了传统的培养模式,对“平台+模块”认知不足或没有认知,在惯性教学思维下,教学管理者无法为学生提供“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有效指导,而学生也普遍缺乏对“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认知,许多高校学生对自身的专业需求和未来就业缺乏规划,在选择专业课程时缺乏主动性。认知的严重不足也是影响“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平_+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应用的策略
“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应用尽管面临种种困难,而我们应当在发现困难之后迎难而上,统一思想、加强认知,采取切实有效的应用策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在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中得到真正应用。
1、加强核心教学团队建设。“平台+模块”培养模式的教学重点为应用型课程,重点加强建筑设计学、城市规划学、景观设计学、公共艺术设计学、室内设计学等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团队建设工作,打造一支过硬的复合型专业教学团队。其一是优化和调整师资队伍,努力提高教学专业素质水平,形成年龄、学历、水平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其二是重视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借助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带动其他教师,并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促使教师以学科典范为目标,通过学习与实践努力提升自我;其三,完善教学管理团队,提高教学管理团队对培养模式的认知,并充分发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团队的监督与管理职能。
2、加强优质课程的建设。优质课程是“平台+模块”培养模式成功应用的保证,应重点加强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优质课程的建设,以优质课建设为突破口,广泛吸收与借鉴国内外环境设计专业在“平台+模块”教学课程建设的成果。优质课程的建设要根据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来确定,构建应用型优质课程。因此,优质课不仅由学校来评判,还应征询环境设计公司、机构以及环境设计专家意见,并根据其意见进行调整与提高。
3、加强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平台+模块”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而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保证应用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有利于创新性实践教学方法的探索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在校内建设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室、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建设企业教学实训基地。在实训基地,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的环境设计项目在双师型、双能型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芸鸽.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训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装饰(理论).2016(03)
设计学是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的交叉学科,以人的设计创造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目标、内涵、价值、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具有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属性。自工业革命以后,设计与工业化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相结合,设计成为推动当代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设计学领域中的“环境设计”,以优化人的生存环境为目的,是针对城乡人居环境为核心的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知识结构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环境设计同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一起构成国家建设设计领域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三级层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设计是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深化与延伸,满足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对微观层面人居环境问题的具体研究与解决。环境设计隶属国家建设设计领域和工程体系的定位,决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程学科具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环境设计专门人才培养要求的针对性,强调工科院校在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专业教育方面要突出工程技术的办学特色。建设和发展工科大学特色的环境设计学科是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开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优化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促进工科与文科优势互补的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对环境设计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等工学类相关学科与环境设计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体现了环境设计与现代城市和建筑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艺术与科学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环境设计专业及其学科虽然隶属于艺术门类,具有艺术性的相关特质,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的特质,与相关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环境设计的这种特质,表现在用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人居环境中的人文艺术问题,通过应用理学知识体系中的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实验技术等,研究和探求解决环境设计与建设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包括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法、特定的材料,并确定符合技术要求和性能规格的设计方案,以满足结构或产品的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经济、安全问题,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的工作步骤、方法与工艺,创造性地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所以说环境设计既是艺术创造,也是技术工程,强调把科学技术与艺术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全面、更综合的形式实现对人居环境的价值创造与形态创造。“环境设计”包含了环境的艺术设计和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两大方面的内容。环境的艺术设计关注人的精神性,解决的问题包括环境体验、文化创新、生活方式及审美取向等人与物关系的相关情理问题。在改善和创造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使人获得新的领悟,具有影响、塑造人的思维、行为和人格的力量,具有审美教育、信息交流等作用。环境的艺术设计与哲学、美术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关联。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主要关注环境的物质性内容,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环境工程设计中的自然材料、人工材料、技术手段、工艺流程、生物生态等物与物关系的相关物理问题。工程设计是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认识自然的理学原理加以应用,使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的特性能够通过某种结构或产品的形式体现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环境的工程技术设计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学以及理学领域的数学、物理学、生态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等工程技术科学密切关联。环境设计学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依托,创造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和解决人居环境中的问题,既具有艺术性的一面,又具有工程性的一面;既涉及形象思维,又涉及逻辑思维,是艺术学与技术科学的结合,其学科背景具有很强的交叉性。环境设计正是合理运用环境的艺术设计方法和环境的工程设计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协同创新,共同实现设计的目的,其中既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也包括解决人居环境中物与物的关系问题。把握好两者的结合是环境设计学科建设和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专业教育方面要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与转化;注重用技术的手段解决设计问题。总之,环境设计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应用的媒介,强调用设计转化科研成果,实现产品效益与价值的作用。环境设计的实质是技术支撑下的艺术设计工程和实践性的应用科学,具有艺术学与工学双重属性的特质。理解这种认识对促进工科大学设计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构建以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一直以艺术学科为依托和背景,专业特色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特征,学科的知识结构多以艺术学相关的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构成。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在工科院校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初大多沿袭艺术院校侧重艺术装饰特点的环境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环境设计专业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特质,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相关联,是文理结合、艺术与技术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课程体系中逐步融入理工学科的相关教学内容,依据各自资源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设计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新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规定了设计学学科可授予“艺术学”和“工学”门类学位,规定可由学位授予单位授予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学位,这为工科院校发展以理工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探索发展突出工程技术为特色的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工科大学开办的环境设计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构方面体现工科特点,促进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协同创新,推动建设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发展。这对促进培养适合于城乡建设设计行(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工科院校设有设计学科和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校,建设和发展工程型和技术型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条件。要强化这种优势与特色,确立以理工为依托的设计学科与专业建设定位,以工程与技术性特色为原则的办学基础,探索工程技术与设计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时效性,完整体现设计的技术属性与人文属性,使设计艺术与工程学科之间相互借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构成区别于我国艺术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中,要对应行业需求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在理工院校开办设计类专业的优越条件,突出工程技术应用知识构建设计基础平台;围绕项目设计与工作室式的课题研究方式进行设计类专业教学组织;结合实际项目的实践训练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强调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能力培养体系,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设计的能力、设计表达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和组织协作的能力;形成关注社会需求,关注行业发展的办学建设指导思路,主动同设计与文化创意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环境设计是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体,在其内外空间综合运用艺术方法与工程技术,实施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的设计。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扩大与延伸,也可以把环境设计看成是建筑学和艺术学派生出的边缘学科。作为建筑学大系统下涵盖的环境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也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为人类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的环境艺术和科学,同建筑学有很多共同点,也同样具有功能、艺术与技术统一体的特质。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华沙宣言》中把建筑学定义为:“建筑学是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一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设计”,只不过在文化内涵上环境设计更为深入,在形式上更多具有艺术特性。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展开,所以,以建筑学为依托组织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是办好专业的关键所在。以建筑学为依托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平台,强调依靠工科资源和背景,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的理念在设计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与建筑学科交叉融合,突出与城市环境、建筑环境密切相关的设计教育特色;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进行课程体系的建构。以建筑学为依托的工程型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学习与城市和建筑环境相关的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推进工程型环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实践。这样的教育平台是以设计课程为主干课程,原理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技术类课程为辅助课程,辅以拓宽知识面的选修课程,构成本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建筑工程和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备独立进行环境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