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7 13:27: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篇(1)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篇(2)

【关键词】水资源;库区;保护;措施

目前,我国相应的在不同地方建立了各种大中型的水库,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水资源来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对水库库区的水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各个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各个行业在进行工程施工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加大力度保护水资源。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虽然谁是可循环的资源,但能够满足人类引饮用的水资源却被污染、浪费所剩不多。这也是人们不太注意的问题,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来对水资源进行保护。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现代工业中,没有一个部门是不用水的,也没有一项工业不和水直接或间接发生关系。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早就被人类关注,能够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随着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被污染的很大一部分,所剩无几。我们都知道,水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都是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水在不停地运动,在人体里、农业、工业,使世界充满生机和活力,它的价值在于,水资源是地球生命需要,为人类服务包括水所具有的发电、航运、养殖、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尽管地球上的水平铺在地球表面,那将会变成一颗平均水深达2700多米的水球,但地球上97%的水是人类无法直接饮用的海水。因此,水资源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这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采取相应措施和方法来保护水资源。

二、工程施工中对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及方法

1、国家出台法律法规,限制工程施工中对水资源的破坏

一项措施的实施,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根本,因为只有依靠法律法规才能让一些工程企业对水资源的保护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家要加强立法,将水资源的污染和治理写入法律。要强化监督和执法,以法律老控制污染,最终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项目部加强排水工程的建设,确保水资源的循环。

工程的施工中各个环节都要紧密相连,同时各个环节都显得尤为的重要,特别是排水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以“天乐二级公路向阳段工程的施工”为实例来分析工程施工中排水工程的意义所在,换句话说就是排水工程竣工以后对水资源保护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1)天乐二级公路向阳段工程。天峨至乐业二级公路龙滩大坝至向阳段工程位于广西西北部的天峨县境内,是省道S317连接广西、贵州两省区的百色、河池、黔南州的天峨、乐业、罗甸、望漠等四县的重要路段。工程建设前,天峨到乐业公路大部分路段为泥结碎石路面的等外公路,公路等级低、行车困难,成为贵阳经罗甸至百色省际公路的瓶颈路段,制约了两省四县的经济交流和发展。建设天峨至乐业二级公路,能够缩短贵阳至百色的行车时间,加强贵阳与百色、河池两市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各县的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

(2)项目概况。路线起于天峨县麻村附近省道317线K77+950处,经龙滩电站、向阳镇新址,终于和平大桥,接三期工程燕来至和平段,设计路线长41.427公里,考虑龙滩大坝二期工程(即远期蓄水400米)实施时间没有确定,同时K17+776~K18+266龙滩隧道施工与龙滩公司的拌和系统存在冲突。因此本工程分两期设计,即第一期为K19+000~K54+262.254段(35.326252公里),同步建设向阳镇连接2.061636公里,建设总里程长37.450888公里,批复预算3.34亿元。第二期待龙滩大坝二期工程确定后进行施工,资金来源由国家拨款、自治区交通建设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全部资金已落实。项目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4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满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向阳镇连接线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基宽8.5米,满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I级。其余技术指标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

(3)排水工程的意义。该工程在施工时,同各个系统做合理的安排,特别是排水工程的进行,强调了整个工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排水工程的意义体现在:首先,项目部考虑到水资源的问题,明确提出如何来保护库区的水资源以及施工对库区会产的影响,标段土石方量大,这对水资源的污染会不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其次,排水工程的实施对施工地点周边的自然循环不会造成伤害,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机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3、提高工人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1)开展水资源知识讲座,提高工人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公司或者项目部聘请水资源保护专家定期的举行水资源知识讲座,因为有的工人不是不想保护水资源,而是他们没有形成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的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2)制定奖罚制度,深化工人的保护理念

项目部制定奖罚制度,对那些在工程施工中对水资源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人进行奖励,相反对故意造成水资源破坏的工人则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并且公示出来。这样不但能够激励工人保护水资源,而且能够起到非同寻常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进行水污染控制,要注意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各行业进行污染监督,预防新的污染产生。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出一条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的全新的发展道路来。

参考文献

[1]杨艳红.武威市凉州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2,(21).

篇(3)

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优化配置作为基础和支撑,所谓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或流域内,遵循高效、公平及可持续利用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准则,采用工程、非工程措施等技术、经济和智力手段,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在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以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

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水资源优化配置本质上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其配置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多种可利用水资源在区域之间的协调。

(2)实现多种可利用水资源在各用水部门之间的协调。

(3)实现水质和水量的统一和协调。

(4)实现水资源分配效率的提高。

(5)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6)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7)实现水环境的改善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水资源优化配置就是为了推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在于“优化”,优化的基础在于现有的配置方式和传统的配置思路。因此,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以需定供到以供定需的思路

以需定供的思路是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目标,忽视了环境的支撑能力,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无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供定需的思路是以水资源的供给能力进行生产布局,其前提是可以提供的水资源数量,这里面蕴含了对水资源自身的保护性开发,体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在以供定需的利用思路中,要深刻理解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性特征,避免过低估计水资源承载力所导致的对区域经济规模的制约。

2.2 从水量配置为主到质和量并重的思路

传统的以水量为主的配置方式源于早期的水资源可以无限制索取的思路,当水污染的出现和水危机加剧以后,水质型缺水成为水资源利用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满足水量配置条件的前提下水资源是否满足使用条件成为水资源使用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质与量并重的配置思路强调了水资源配置中的两个需求,一是准确把握水资源状况的需求,二是把握用户需水水质需求。质与量并重包含了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水质承载力和水量承载力并重的思路,也包含了对水资源全面评价的思想。

2.3 从工程措施为主到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重的思路

水资源配置中水利工程是基本单元,工程措施对于水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在跨区域、跨流域配置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系统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水资源配置中运用系统化思维和综合性方法,单纯的工程措施已难以实现水资源配置的目标需求,需要运用市场规律,需要遵循环境限制,需要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实现对水源地的保护,单纯的工程措施也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的水资源配置思路,体现了水资源配置中思路的全面性和手段的多样性,工程措施为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提供基础和条件,非工程措施为工程措施提供实施的依据和方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用并重的思想。

2.4 从经济效益为主到三大效益并重的思路

水资源配置是为了实现资源与用户之间的协调,在各用水部门进行的水资源分配到底应该以什么原则进行取舍,是水资源配置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传统的配置思路常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归依,忽略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和环境的可持续支撑能力,导致了水资源的无序开发,粗放利用和低效保护,形成了水资源利用中的恶性循环。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并重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力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在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3 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

水资源承载力本质上反应的是一定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所能支撑的最大经济社会经济规模,是一个计算值,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约束条件。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质上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选择在不同区域和部门之间分配水资源的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但对任何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可能处于不承载条件、承载条件和可持续发展条件下。

水资源优化配置仅仅是针对具体需求所建立的配置机制,它会因为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所持的发展观念和需要考虑的要素的不同而不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优化模型,不满足水资源承载能力条件,也不满足可持续发展条件,也可能是满足承载条件的和可持续发展准则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水资源优化配置可能在各种不同的承载状态下进行,要依据具体的配置目标而定,现实状况中三种情形都有可能出现。

4 结语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是一个需要逐步深入的过程,其“优化”的程度要依赖于其问题、目标和方向。本文提出的水资源配置思路,目的在于实现配置中的公平、高效和与环境的协调,强调手段的多样性、效益的统一性和目标的针对性,可以为水资源配置的研究和具体的配置实践提供思路和指导。水资源配置中的“优化”是个动态的过程,所以准确其地域性和实效性是研究配置的基本前提,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参考文献

篇(4)

溉区水资源利用一直是溉区发展的基础,而随着水污染问题的加剧,如何保证溉区水资源质量成为了当前溉区工作的重点,只有保证水资源质量以及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才能确保溉区发展。因此必须以长远的发展眼观看待水资源保护问题,不但要看到眼前利益,还要为后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措施

1淠河总干渠概况

淠河总干渠是淠史杭灌区淠河灌区的主动脉,以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水库为主要水源,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从六安市裕安区横排头枢纽至合肥市肥西县新民坝,全长104.5公里,承担着66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基地,同时也是合肥经济圈省会城市合肥市级六安市、淮南城市供水和沿途乡镇居民生活用水的输水渠道,已列入重要饮用水源地名录。

2水资源概况

2.1存在问题随着区域用水要求的提升,用水主体还是由单一的灌溉用水转为工业用水、城市用水、生态补水等多元化用水,而原来灌溉渠单一的供水功能已经无法应对更加高质量、高要求的供水标准。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区域用水结构和用水需要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生活用水逐年增多,同时淠河总干渠穿过六安市区,沿途经众多乡镇,周边的居民区和工业企业等点污染逐渐增多,入渠污染物总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日益严重,水土流失和农业面源等带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渠道水质受沿渠排污、汇流影响,部分河段水质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使灌区水资源更加紧张。

2.2保护目标2011起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以淠河总干渠水资源水质维持Ⅱ类为保护目标,确保六安、合肥的城市供水、沿渠乡镇居民的生活需水安全,满足淠河总干渠沿渠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高居民保护水资源意识,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实现淠河总干渠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我国水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分布不均,且人均占有量较低。现代灌溉区除了要满足灌溉用水外,还兼供多元化的用水渠道,因而压力倍增。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因而溉区不但要将工作重点放到开发水资源上,还应当从改善水环境入手,提高溉区水资源质量。溉区不但要提高区域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还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测评,通过切之有效的措施改善水环境。

3.1水资源保护的工程措施

3.1.1清淤疏浚措施。水污染治理中水质的改善是重点,其中内源污染是水污染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而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泥沙、废渣也是导致内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地表径流携带的农业污染物对内源水质的影响最大。上述污染物一部分会随随流稀释自净,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会沉积在水底淤泥中,若水流激起水底淤泥,其中的污染物便会释放,随水体进入内源,影响水质,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清淤疏浚的方式进行解决,通过对水底淤泥的清理,对河道的疏通,减少水底污染物的沉积,并加强水体的自净功能。

3.1.2城市排污工程的建设。保护渠道水体是保护溉区水质的有效措施,而渠道水体的主要污染来源为建设污水和夹带污染物的雨水,因此通过建设截留工程阻断建设污水以及雨水,从而控制水质。城市雨水污水一般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至自然水体中,但是若遇到连续阴雨天,目前城市截留管网对于雨水污水的输送能力有限,只能将一部分的污水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而其余的混合污水则会通过城市下水道直接排入水体,这是导致城市周边溉区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的建设,严格控制城市下水道溢流问题,加强排水系统的输水效率以及输水功能,将原有的合流排水系统改为分流系统,另外加设雨水污水的贮存区域,从而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

3.1.3沿渠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及垃圾处理措施。淠河总干渠沿渠有10个乡镇、3个街道共45个行政村(居委会)、82个自然村,除城区3个街道、9个社区已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外,其他行政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没有或者不完善。严禁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乡镇的生活污水直接向渠道中排放,改造现有乡镇排污管道,实现雨污分流,在乡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各种污水的集中处理,与城市排污系统联通。建设垃圾中转压缩站、垃圾池、配备垃圾桶、垃圾车及专职人员负责垃圾收集、装运。

3.1.4生态工程技术。渠道综合整治消除渠道工程安全隐患和险工险段,如滑坡、管涌、渗漏、散浸等,水土保持实施坡面整治及绿化、护堤林带、滩地乔木带、植物隔离等植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

3.2水资源保护的非工程措施

3.2.1水功能区管理。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际情况,调整完善地表水水功能区;修订完善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指标,提出分年度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加强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完善信息通报制度。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节水管理。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布局,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力度等。

3.2.2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的保护是同人们生存息息相关的,因而必须加强保护管理力度,在饮用水源区域设立保护区,并针对性的设立安全保障机制,严禁在保护区排污,一旦发现排污口立即予以取缔。通过应当依法监管、审批入渠排污口的设置,并对相关档案进行审查、完善,做好档案管理,以备后期查询。针对淠河流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渠排污口规划,并依照规划进行布设。并对淠河流域违法入渠排污口加以整治,通过严格的监测、通报手段进行流域入渠排污口的监管。

3.2.3水资源保护区日常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专职队伍,加强对淠河总干渠沿岸的巡查与管理,常态化开展水面保洁与水草清理工作。

3.2.4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建立水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研究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补偿机制;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淠河流域水环境健康评价体系,逐步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和管理工作。

3.2.5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原有的环境监测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及水源地周边地区,以常规手段为主,自动化程度很低,难以动态、全面地反映环境变化和问题。难以支持政府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可提高水质监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4结束语

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三线三边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沿渠对水环境的威胁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水质保护工作仍任重道远。利用工程措施以及非工程措施对水功能区进行治理,改善水质状况,并通过污染物限制排放以及综合治理的方式加以保护。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保障体系,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从而有效管理保护区水资源状况。另外为保证人们饮用水安全,水源地相关部门还应当普及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意识。通过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提高溉区水资源质量。虽然目前我国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水环境保护以及水生态保护更加凸显了其地位,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更加重视水环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安徽省水文局.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水资源保护规划[M].2013.

[2]刘昌利,黄林,赵群,等.淠河总干渠水质生态学监测[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8).

篇(5)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尽管我国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存储,但其大部分分布于偏远山区,这种状况的存在必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开采量。随着人口增长引起的人们日常生活活动的日益频繁及用水需求范围的急剧扩展,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动态平稳过程的顺利进行。

2.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在保护与管理方面出现的主要问题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用水需求,追赶不断前进的工业化进程,我国近十几年的地下水资源开采已远远超过了其可使用范围,也严重违背了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原则。同时地下水污染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此外,人们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大肆浪费宝贵水资源的同时也没有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与管理。因此,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正在经受着双重考验。

2.1缺乏科学的保护与管理意识

首先,我国地下水资源存储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因此人们往往对其使用没有有效的节制。但事实上,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存在着极度的不平衡现象,南方的水资源含量要大大高出北方几十倍。因此,北方城市更易于出现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这也就是南水北调的根本意图。其次,由于地下水资源主要蕴藏于地表的下方,其在地壳中的动态流动过程必然与其所在地壳中的生态圈及地表水资源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对于其保护与管理往往没有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对于地下水资源污染的潜在危害也未能得到很好的预防与治理。此外,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违背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为了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当水资源的开采不堪重负时,大自然必然会给予我们有力的还击,这样一来反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高效发展。

2.2地下水资源开采不合理

面对地下水资源供应与人们实际需求出现的尖锐矛盾,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现象,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后续问题。首先,地层水位急剧降低,水资源枯竭,不仅会导致浅河区域原有水生生物的死亡,干旱土地的部分沙漠化,同时由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引起的地面下降甚至塌陷等状况发生,造成的居民住房及农作物的大面积淹没及地下铺设线路的毁灭性伤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进行及信息的高速畅通。其次,虽然我国海洋所在区域分布着极其丰富的水资源,但这些地区的水不属于淡水资源的范畴,但其地面深层区域却蕴含着流量非常可观的淡水资源。因此,为了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并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不得不进行水资源的深度开采。然而,事情往往不尽如人意,开采后的海洋水位已严重脱离正常的水位高度,完全达不到整个海平面高度的实际要求。因此海洋中的盐水很自然流入地下水资源中,反而大大影响了浅水资源的可使用范围。

2.3地下水污染与浪费情况的存在

一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化工厂生产出更多化工产品的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着各种化学元素。因此,这些化学制品的不当生产与使用不仅会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的定向循环系统,而且水资源的污染是一个逐步加深且不可逆的发展过程,因此必然导致其污染程度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往往意识不到危险的存在,那么这些水资源的再次循环利用对其本身而言也就成为了一种伤害,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生产用水往往没有加以限制,比如:农田的基本灌溉及公用事业用水等,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额度,而且在某个层面上缩减了其可使用范围。

2.4地下水保护管理机制不合理

第一,虽然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已逐步开展,但因缺乏法律法规条文的有效支持,使得面对一些严重的水资源污染行为往往不能做到合理的惩罚,不仅放纵了其恶劣行径的产生,同时也失去了水资源保护的实质性意义。同时人们在地下水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浪费与污染现象,如果没有一定的法律约束,那么水资源未来的发展形势必然令人堪忧。因此,有必要完善现行地下水资源保护法规,扩大法律的可执行范围,并将一些条款进行具体的说明与阐述,尽量做到水资源保护有法可依的实现。第二,由于水资源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偏低及其分布位置的局限性,在地下水资源出现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往往不能做到科学准确的监测,从而这些监测单位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主要意义。一旦,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处理不到位,那么其管理工作的执行也就无法正常运营。第三,地下水资源是一个动态的、隐形的存储过程,因此不可避免的在其循环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弊端,相关水资源保护单位未设置良好的防范预警系统从而在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时,没有做到有效的应对。

3.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几点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理念

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说法教育及文字宣传等形式进行地下水资源常识的重点普及,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开采特点,从而引导并促进人们正确用水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人们应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并将其贯穿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以实际行动充分践行节水理念。此外,还应着重于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尽量减少水污染行为的产生。

3.2制定科学规范的地下水资源开采规划

首先,相关开采实施部门要做到统筹地下水资源分布全局,掌握其开采状况,制定科学规范的水资源开采规划,对于一些沼泽及干旱地区坚决不予开采,尽量维持其动植物的原有风貌,严格防止地面坍塌及下沉等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于海洋地带等重要区域的开采,一定要做好项目实施前的考察与评估工作,密切注意海平面的实际高度要求,坚决杜绝海洋水资源向淡水资源的不断过渡。

3.3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

首先,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明确约束开采行为的进行,同时利用这些具体的惩罚措施来正确引导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行为及企业生产的污水处理措施,既要做到发挥每一滴水的使用价值,也要避免水资源过度浪费行为的产生。其次,扩大地下水资源监测的实施范围,设立范围更广的水资源监测站,保证水资源监测的顺利实现,从而为其开采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此外,建立相关的水资源监控与预警机制,密切监控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循环过程及其污染状况,完善应急安全防范策略,严格做到科学应对突发状况,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社会人口数量的激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做到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理念,制定科学规范的地下水资源开采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机制,坚决实行监测、预警提示与防范一体化的管理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1]潘志伟.我国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J].发展,2008,1(16):28-29.

[2]郑丽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0,3(13):22-23.

篇(6)

【关键词】水污染;危害;成因;防治措施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同时往往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水污染就是最为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各种废水无节制的排放使得本来极其有限的淡水资源变得所剩无几,因而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当前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保护水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为目的,以水污染的现状、危害及其成因为切入点,就水污染危害的防治措施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我国水污染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

为了更好的防治水污染带来的危害,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我国水污染现状,分析导致水污染的成因,才能更好地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1.1当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能用于人类使用的淡水目前只占所有水资源的0.3%左右。自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我国水资源遭到了极大的污染,就水污染的构成来看,主要源于各种工农业、生活和医疗等废水。虽然近些年来水污染问题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目前水污染治理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

1.2导致我国水污染严重的成因

当前,我国在水资源污染治理方面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水污染的成因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城市污水处理的成效相对低下,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07年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仅49%,虽然很多污水处理厂虽然已经建成,然而往往由于经费问题而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甚至不得不关闭;二是工业化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的同时,很多企业乱排乱放污水,更有甚者且对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水资源被严重的污染;三是城市生活、工业、农业排放的污水、废水重叠排放,使得水资源形成复合型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四是人们在水中无节制的排放有毒有害物体,尤其是病死的牲畜被抛弃到水资源中,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五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特别是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及重金属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处理处置不当也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2.水污染对我们带来的危害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及导致水污染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在此基础上,还应认真分析水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才能采取针对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防治,摒除水污染的危害。以下笔者就水污染给人、水生生物、工农业的生产等方面带来的危害做出以下分析。

2.1水资源污染给人带来的危害

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在喝水的同时就会摄入相关元素,若水体被污染,那么所摄入的元素就会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尤其是摄入的元素中还有可能存在致癌物,一旦进入人体,就会给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尤其是每天人们摄入的诸多食物都离不开水,这些水一旦被污染就会导致这些食物被污染,最终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水资源污染已成为目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地重视[2]。

2.2水资源污染给水生生物带来的危害

在水域中生存着大量的动植物,且这些生物与水之间徐交换物质能量,虽然整体数量处于平衡状态,然而人们在水中还在不断地排放污染物,使得大量的水资源被污染,这样水域中的生物只有具有抗污染性能强的方能生存,而这些生存的具有抗污性能的生物由于长期的繁衍,将水中氧气消耗殆尽,使得很多有益生物要么面临死亡、要么面临迁徙,加上现代人往水中排放的诸多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不仅难以与水相溶,且往往富集于生物的体内,这就使得很多水生生物被污染,尤其是人类食用的水生生物,由于已经被污染,导致人的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在破坏生物链的同时导致水生物灭绝,进而对我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3水资源污染给工农业带来的危害

工农业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工农业的发展不仅离不开水,而且在水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给我国工农业事业的发展遭到巨大的影响,不仅能导致工农业的生产设备的性能被降低,还会将土地化学性能降低,降低土地肥力,使得其成为不毛之地,而这就导致了工农业污水处理难度较大,对我国工农业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3]。

3.水污染危害的防治措施探究

通过上述分析,为我们对水污染的防治提供了思路,为了更好地防治水污染危害,作为水资源保护工作者,必须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根本前提,认真分析导致水污染的成因,才能更好地确保水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水污染危害的防治做出以下分析。

3.1如何预防水污染的几点分析

一是加强工艺设备的改革,应用现代新型设备和工艺技术于水资源保护工作之中,以达到预防水资源被污染的根本目的,并尽可能的替代传统的水生产工艺,尽可能地减少因工业生产导致的冒水、滴水和漏水等情况;二是采取循环用水的方式致力于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现代生产工艺加强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尤其是工业排放的废水、市政污水等必须经过专业的处理之后方能排放,并尽可能的降低排放量;三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尽快的使用新型环保化肥与农药,以最大化的减少水被污染的情况,四是对排污企业加强环保监督管理。

(1)对于企业多、污染严重的地区应注重污染的治理和企业生产的转型,对于耗水大,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应限期加快治理。

(2)对于新建的项目,应选择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环保型生产项目,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利用有限的水环境资源。新建项目厂址的选择可考虑在一些水环境容量大、污染小、符合长远发展规划的地区选择,从而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布局。

(3)因地制宜进行污染企业的污染治理,在环保局的监督管理下,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和限时、限量排放制度。

(4)除宣传教育和环境管理外,辅以一定的经济、甚至法律手段,坚决杜绝企业违规外排、偷排废水。

3.2加强水污染治理,致力于污水资源化的实现

所谓污水资源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污水变废为宝,主要是利用污水处理和净化技术,将处理之后的水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因而其同时更是对污水处理的有效延伸,因而在加强水污染治理过程中,有助于污水资源化的实现,具体策略如下:一是着力改变传统的观念,污水也是水,只要经过处理且达到相关标准之后进行针对性地利用,充分认识污水对我们的价值,同时更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二是加大科技投入,保障净化后的污水水质;三是提供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的政策保障,因而污水资源化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加强人们利用污水的意识、增加使用净化污水的渠道等。水污染的处理是人们预防水污染的最后一道工序,只有将被污染的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的标准之后再排放到江河湖海,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水体的污染。四是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科学合理的设置排水管网,在对旧城改造时应进一步完善污水排水管网,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降低对水体的污染,提高水资源的保护成效,进而在净化水质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五是倡导公众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的意识,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环境[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水资源保护工作者,必须紧密结合时展的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分析当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和导致我国水污染严重的成因,分析当前水污染给人、水生生物、工农业的生产等方面带来的危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着力提高水资源的保护成效,从而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郭晓东,李喜才.城市水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科技传播,2012,10:48.

[2]黎慧卉.浅谈水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168-169.

篇(7)

关键词 葫芦岛市;保护;水资源;科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2-0102-01

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和环境良心发展的控制性因素之一,而目前人类有限的水资源受到了污染的威胁及需求量不断提高导致的有限水资源的分配竞争,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随着环境污染的破坏日益加剧,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了避免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我们必须保护我们有限的水资源,对水资源的供水和需水进行双向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葫芦岛市地处沿海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对葫芦岛市的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水资源的保护提出一些粗浅的观点。

1 葫芦岛市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沿海地区,整个海岸线长达261km,是辽宁西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境内独立水系较多,可分为大、小凌河水系及沿海诸河,同时包含了29条直径入海的河流。全市共有73座大小不一的水库,总容量达到了88971m3。全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结果显示为:葫芦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5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8.02亿m3,地下水资源量5.83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为6.64亿m3,人均水资源量728m3。[1]而葫芦岛市水资源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1)水资源短缺引起供需矛盾突出。按照调查我市人均水资源量728m3,处于联合国的重度缺水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大,我市原有的七座大中型水库成为由原来只提供给农业灌溉转变为提供给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使用,使得水资源出现了更加严重的不足,造成了工农业争水的严峻形势,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制约了我市的经济发展;2)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了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葫芦岛市水资源分配有着显著的地区特征,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出现了极为不匹配的配置结构,导致经济发展受阻。同时由于葫芦岛市处于沿海地区,部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使得海水入侵现象十分严重,目前葫芦岛市地下水超采区有4处,其中城区有2处。而另一部分地区却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未进行开发,使得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低,其中六股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9.26%,狗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仅为6.7%。如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开采和利用,优化水资源的配置,那么将会在整体上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污染现象严重使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葫芦岛市的地表水污染因子主要是氨氮、生化需氧量、总氮。其中女儿河、大凌河、兴城河、连山河、五里河、茨山河由于氨氮,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挥发酚等因子超标,水质为Ⅴ类或劣Ⅴ类;乌金塘水库水质总氮和钼超标,整个水体属于Ⅲ类水质,其它监测因子未超标,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均为中营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和工业污水排放使得水污染的现象加剧,整个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其中五里河、乌金塘水库的水质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钼超标十分严重,目前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要求,仅能向城区内水质要求较低的工业、企业供水。

2 葫芦岛市水资源保护措施

随着水资源的减少及、环境的污染的日益加剧及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对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使其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水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采用科学的手段合理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同时利用其他诸如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对影响水资源的生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形式进行控制和干预,使水资源良性发展满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葫芦岛市在水资源保护的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一,保护地下水资源,保障饮用水安全。我市在保护地下水资源方面对污染源头进行杜绝和治理,完善水源地上方的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严禁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源中,具体措施为关闭乌金塘水库上游非法选矿厂,停建新的选矿厂,进一步完善乌金塘水库净化工程。在污水处理方面采用行政干预手段。如禁止在饮用水源地最高水位线上方1km范围内实施高强度化肥作业,禁止在水源地核心区内堆放能够污染水源的废弃物,禁止在水源地附近排放工业污水等等。在使用行政手段的干预的同时进行水源地防护,保护好水源地核心区域现有的天然植被,优化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质的监测力度,确保饮用水资源的动弹跟踪结果;第二,开发新的水资源,确保水资源供需平衡。由于葫芦岛自身特有的地势结构,随着我市对水资源使用的不断扩大,我们必须着力开采新的水资源,建立多元的水资源供给体系。具体措施为对已有大中水库进行改造,使其具有更大的蓄水空间,同时在狗河干流上积极修建猴山水库以及在六股河干流上积极修建青山水库,进一步提高水库供水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利用科学手段研发崭新水资源。我们可以提高对污水的处理能力,研发对生活污水处理的配套设施,提升对污水的综合回收能力。利用好我市沿海的优势促进海水淡化以及海水直接利用工程的不断发展,并加强城区以及山区的雨水积蓄利用工程等等。

总之,水资源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在保护和开采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水资源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系统终以实现良性的循环状态,是水资源能够被永久的使用,水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通过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目的,也是一种积极的、科学的开发新的水资源的活动,两者有机结合使水资源能够循环发展,为我们的子孙留下更加纯净的自然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