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银行风险控制

银行风险控制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16 15:57: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银行风险控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银行风险控制

篇(1)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风险控制 策略研究

一、引言

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相较于其他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具有潜在性,容易被管理者所忽视,而一旦发生经营风险,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影响异常广泛的金融行业,因此对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控制对于维持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现今的农村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和监事长都是分别设立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对信贷进行审查、对风险管理进行监督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大多只是出于一个形式,并没有对风险控制起到任何的强制约束的作用,这就使得董事的权力没有制约,而董事多为内部董事,外部董事无法进入到决策管理层,董事也不会主动地将金融信息告知公司的股东,这就导致董事经常会滥用权力侵害公司股东的利益,使得公司的风险管理不能得到很好的监督,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起着不利的影响。

(二)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缺乏理论联系实际

现今的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大多是国家规定的统一的原则,而在实践过程中,因为农村商业银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人文环境的不同,因此应当有着适合自身发展,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或者金融业的风险控制的制度特色,但是现状就是虽然也有部分的商业银行建立了一些风险控制的评级制度,但是仍然不具有全面性和量化性,无法根据不同的时代特征进行更新升级,而且风险控制操作方法也不够具体有效,这些都无法有效地应对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

(三)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依据有缺漏

农村商业银行在进行风险评价时需要根据全面的信贷信息和数据,但是存储信贷信息和数据的资料库则没有很好地建立和管理起来。现今,对这些信贷信息和数据的管理都不是由专人负责。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信贷信息和数据管理系统,信息和数据的储存存在疏漏,这时候,在对风险进行控制的时候,就会因为缺乏全面的数据和信息,而不能及时地根据信贷完整情况做出准确的金融决策,导致应对风险的能力的薄弱。

虽然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会先进行调查,在客户进行贷款时会进行审查,在贷款期间会进行检查,但是这些并不能对信贷信息的管理和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都无法适应因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虽然有了一些法律的框架式规定,但是实施风险控制的具体细则和操作规程则仍然处于空白的状态,而且一些律师事务所或者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相关的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包括信贷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有待提高,风险意识还比较薄弱,无法准确、全面地对市场金融风险进行预测以及对市场信息进行准确的把握,因此,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仍缺乏一些基础信息的依托。

三、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策略

(一)完善农村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监督制度

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内外部监督制度的构建,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制度对内外部风险进行控制,特别是要加强董事的独立性和监事会的地位,并且使政企分开,防止出现人事关系复杂、地位模糊的情况。

(二)建立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具体制度

要根据不同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切实可行的制度,将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人、事、物等风险要素都纳入到风险控制的具体制度规制内容之中,使各个要素量化,保证银行的资本充足,对资本着重进行管理管控,避免资金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但要降低资金流动性的风险。

(三)积极健全农村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相关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时,积极健全风险控制的相关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也十分重要。具体而言,一是在日常工作时银行内部突出强调风险控制这一问题,将其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业绩评价准则,加大业绩评价体系中权重。二是在银行员工中建立一套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及奖惩机制,行之有效地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问题。三是必须使银行内部的激励机制及考核机制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的执行效力。

(四)积极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促进各项业务和谐发展

为了有效防范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除了以上措施之外,银行还应该积极对各项业务进行创新,提升业务创新能力,避免过于依赖传统业务,促进各项业务和谐发展。

四、总结

农村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其面对的对象是广大的群体,一旦没有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后果可能不堪设想。我国亟须在严峻的金融形势下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使其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站稳脚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

参考文献

[1]张春明,燕辉.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对策[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01).

[2]王春峰,万海晖,张维.金融市场风险测量模型-VaR[J].系统工程学报,2011(01).

篇(2)

国际电子银行业务游戏规则的权威制定机构棗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电子银行小组(EBG)于2000年10月了《银行监管人面临的电子银行业务风险管理问题》的白皮书。本文试图以此为参照物,探讨、分析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以期对我国银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有所启发。

一、风险分析

EBG将电子银行的基本风险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银行发展带来的新风险,另一类是电子银行本身具有的传统性银行风险。

1、战略和经营风险

战略和经营风险是指经营决策错误、决策执行不当或对行业变化束手无策,对银行的收益或资本形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战略风险是银行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之一。战略风险在属性上更加普遍和宽泛。银行董事会和执行管理层所采取的战略决策都会对其他风险种类产生影响。如果银行战略的规划和执行出现无效或不当,飞速的技术变革,激烈的同业竞争和该战略的性质都会暴露出银行的巨大风险。类似的,如果管理层采取一种过于谨慎的技术跟踪战略也将使银行在一个饱和的市场或迅速巩固的市场中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

2、运作风险

运作风险是一种系统技术风险。由于电子银行对技术的高度依赖性,使运作风险成为最重大的风险之一。运作风险来源于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技术框架的合理性。如果电子银行系统不能将多种业务系统进行适当的整合,那么银行将由于交易处理发生的错误而暴露出重大的运作风险问题。二是系统安全性。开放的电子递送渠道使银行暴露在新的安全风险之下,形成了新的安全风险问题。三是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系统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银行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数据在传递和接受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遗失或转换变形,造成数据不完整。四是系统的有效性。如果银行没有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行持续性和事故应急计划,系统的超负荷运行和损耗就可能影响银行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引起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五是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到位的内部控制措施,并且这些控制措施不能得到独立审计的话,那么银行就不能有效防范来自内外部的欺诈行为。六是业务外包。很多银行机构过于依赖少数几个外包商,这种对少数外包商的集中依赖性可能会产生系统性影响。其次,很多技术外包商缺乏银行环境中所要求的控制知识。再次,业务外包也可以引起与风险敞口相关的附加隐私权保护问题。

3、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负面的公众观点对银行收益和资本所产生的现实和长远的影响。阻碍电子银行递送渠道有效性的任何负面发展都可能影响银行的声誉。提供一个能够支持电子银行业的可依赖的网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特网银行业务运作不善;如果银行不能在一个一致的基础上提供可靠、准确而及时的电子银行服务;如果银行不能及时回复客户通过E桵AIL的查询,不能提供适当的信息披露或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银行的声誉都可能招致负面影响。银行网址上的重大安全缺陷会削弱客户或市场对银行提供适当的管理因特网交易能力的信心。

4、法律风险

电子银行业务产生的法律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风险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对电子银行和网上交易的法律法规多不清晰,有很多含糊之处,并且缺乏专门规范电子银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各国现行的法律和规制框架又存在许多冲突。通过因特网与客户发展关系的一国银行可能并不熟悉另一些国家特定的银行法律和客户保护法律,由此增加了法律风险。

未经授权使用或滥用在因特网上收集到的数据是另一种潜在的法律风险来源。未得到授权的个人能够对银行和外包商拥有的客户“数据仓库”进行攻击或渗透。譬如,黑客或其他人可能渗透到银行或外包商的数据库里去,或者建立他们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客户信息进行欺诈犯罪活动。得到授权的人员也可能蓄意地滥用数据,这些都会给银行带来法律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未能按照与银行所签合同条款或约定行事,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可以受到电子银行业务的多方面影响。因特网递送渠道的使用可以使银行特别是小银行迅速扩展,而这会导致资产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内部控制风险。因特网的使用也扩展了银行的地域范围,超越了传统的经营地区,这也增加了对当地市场动态和风险了解的难度,必须核实区域外借款人的担保并完善担保留置权。另外,因特网也使得银行难于鉴别一个潜在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而客户的身份和可信度是合理的信用决策的必要组成部分。

6、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其所作承诺到期时,不承担难以接受的损失就无法履行这些承诺,从而对银行收益或资本造成的风险。在因特网上,信息和谎言的流动速度之快可以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7、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金融市场需求变动而带来的风险。近来网上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发展对银行市场风险产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从市场观点看,一方面网上证券交易量的增加会导致动荡性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流动性的增加。从单个银行的观点看,如果银行开展或扩大由网上银行所带来的存款经纪、贷款销售或证券化业务,他们就可能增加市场风险。

8、外汇风险

当一笔贷款或贷款组合以外汇计价或以借入外汇作为资金来源,外汇风险就会产生。如果银行接受了外国客户的存款或开立了外币账户,银行就会面临外汇风险。因特网使银行有扩展业务地域范围的机会,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外汇风险程度就会比开展传统业务带来的风险程度大得多。

二、风险控制

尽管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上述基本风险种类并不是新的,但这些风险产生的特定方式以及影响程度对于银行管理层和监管人来说却是全新的。与传统银行风险相比,电子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加巨大。针对上述电子银行风险,可考虑采取以下控制策略: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银行做出正确战略的平台。银行要取得因特网战略和经营的成功,必须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龙其是需要一个健康的董事会。董事会如同银行的大脑,大脑不健康,网上战略和经营无从谈起。而这一点恰恰是我国尤其是国有银行所缺乏的。银行应当具备一种严密的分析程序来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电子银行风险。对电子银行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包含“规划实施衡量”等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上,需要银行组织中的不同角色去完成。首先,风险规划由银行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应当对会给银行风险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关电子银行技术项目进行研究、批准和监督,并确定有关技术和产品是否同银行战略目标相一致,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维持该行的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其次,技术实施由经理层负责。这就要求经理层具备相关的技能以有效评估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为银行选择合适的组合,并确保选定的技术安装正确。再次,衡量和监控风险由监督系统负责。监督系统应该具备相关技能以有效识别、衡量、监督和控制涉及电子银行的风险。董事会应当收到关于所用技术、所定风险及如何管理这些风险的定期报告。作为设计程序的一个部分,电子银行系统中包含有效的质量保证和审计程序。由审计人员对电子银行技术和产品进行独立评估有助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完成自己的责任。

2、设计和执行与电子银行风险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系统

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内部控制、岗位分工和明晰的审计轨迹,使银行在经营和审计方面都极为缺乏专门的技术和技能。银行机构必须具有充分到位的控制措施,由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系统作定期的测试和评估。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目标应包含:技术规划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数据的可用性;数据的完整性;对数据保密和对隐私的保护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电子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要素包括三方面:一是内部会计控制,用来保障以资金记录的资产及其可靠性。二是运营控制,用来保障业务目标的实现。三是管理控制,用来保障运营效率的执行政策与程序。这三个要素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是预防性控制;二是侦测控制;三是纠正控制。

3、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的措施

EBG的调查表明,多数银行都把安全风险看作是与电子银行相关的一个主要风险。安全性始终是电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要使电子银行安全运作,还得使用技术的方法来解决因技术带来的问题。保障电子银行系统安全可采取

防火墙、编码技术、授权证明人等技术措施。

4、注重电子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和持续可用性

除了确保一个安全的开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内部网络之外,制定有效的容量规划也是确保电子银行产品和服务持续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进行竞争,避免由于系统损耗引起的潜在的重大声誉风险,开展电子银行服务的银行必须准确、可靠、一贯地提供适当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因素表明,制定一个有效的运营持续性、防御及事故反应计划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委托外部开发系统的趋势也使银行有必要确保外部服务提供商的类似计划必须到位,并定期检测其有效性。

5、保持对技术外包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能力

银行要定期对其技术支持来源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已有的方案是否继续适合其业务发展,是否有足够的弹性来满足预期的将来需要。

6、声誉和法律风险控制方面

为防止出现可能导致银行声誉受损的负面情况,银行机构应当发展和监督电子银行业务的运行标准。保护银行声誉的其他重要手段还有定期审查和测试经营持续性、抵御和事故反映计划以及沟通战略。

篇(3)

从广义上来说,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于一般的企业或者个人而言,风险是规避的对象;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却是管理和控制的对象,风险控制水平就是银行对其经营过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的管控能力。风险控制水平是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指标,无论是银行内部还是外部监管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非常重视该指标的评测。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测度问题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2004年6月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Ⅱ)》(简称“新巴塞尔”)从监管评价角度,围绕着如何“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银行经营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类风险,建立了技术框架,框架的核心是最低资本需求,按照适当足量资本及其对银行风险性资产最低比率的原则,核心测度指标是“资本充足率”,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

监管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风险加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本+操作风险资本要求×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

这种测度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在实践中被各国的监管机构普遍运用,但由于底层指标(三大类风险)的权重是经验性确定,评价的科学性因此受到质疑。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银行家》杂志于2003年7月通过《中国银行业风险报告》的“相对风险指数”测度方法。“相对风险指数”是指用来表明商业银行之间风险大小相对程度及其原因的指数,并不表明具体的风险程度。因为“绝对风险指数”依赖于对未来不确定事件的主观评估,这种外在的不确定性已经构成风险的一部分,有违“客观性”原则;另一方面,用来计算“风险数据”的原始经营数据有可能存在系统性误差,也会影响绝对数值的可靠性,所以采用“相对风险指数”能够较好的避免测量误差,反映出某家银行机构风险控制水平的同业对比情况。这种测度方法采用的是现代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多家银行机构或银行内部的分支机构进行相对风险排序,实现风险控制水平的评价。该方法仍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一家银行来讲,获得同期行业数据方面比较困难,不利于对自身状况的即时评价。

本文研究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测度,目的是建立一个分析框架,主要利用公开披露数据,基于综合分析的评价过程,揭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

二、风险控制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成因、特点及传导机制,考虑到银行风险的特殊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及同业可对比性,基于文献研究,综合央行对商业银行监管的实践,本文从资本充足性、资产安全性、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四个角度初步选取能反映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评价指标,本文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四个方面分别具体分解为如下指标:

第一,资本充足性方面包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权益资本比例。

这三项指标都反映了商业银行应付意外资产损失的能力,是衡量银行资本实力和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各项风险的重要指标,也是资本风险监控的关键指标。权益资本比例既反映了资本与整体资产风险的联系,也反映了商业银行对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最低清偿保障。

第二, 资产安全性方面包括:不良贷款率;估计贷款损失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十大客户授信余额比例;单一客户授信余额比例。

前两项指标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是信贷资产面临损失或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拨备覆盖率反映对损失的补偿能力;后两项指标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集中程度。

第三,银行盈利性方面包括:总资产回报率(ROA);权益回报率(ROE);成本收入比;非利息收入占比;净利差。

前两项指标反映资产和净资产的盈利状况;成本收入比反映银行的管理成本;非利息收入占比反映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的贡献度;净利差反映银行利息的收入和成本状况。

第四,流动性方面包括:贷存比;备付金率。

贷存比表示银行由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非同步性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的“时间缺口”;备付金率体现了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水平。

因为以上列示的风险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两类,正向指标即指数数值越大,反映的风险程度越小,风险控制水平越高;逆向指标即指标数值越大,反映的风险程度也越大,风险控制水平越低。所以对于逆向指标取其相反数进行标准化,这样使得所有的指标值越大,那么它们反映的风险程度越小,该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水平就越高。具体如表1所示:

接下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构建一个风险控制水平的测度公式,使其能较为客观和简洁的衡量某家银行机构自身的绝对风险控制水平,并为其就同行业的风险控制水平做标杆管理提供参考。

三、实证分析

第一,样本和数据选择。在初步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继续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全面性和公开可获得性的要求,本文选择截止2009年12月31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收集其2009年年报数据,对各个银行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第二,因子分析结果。先进行初步因子分析,然后根据因子分析初始解计算出变量共同度,由于15个原始变量的所有方差都能被因子变量解释,因此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是1。然后再根据因子分析最终解计算出变量共同度,最后计算因子荷载矩阵,如表2所示。该分析表明,大多数评价指标与被提取的因子之间都有紧密的内部结构关系,可以满足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

然后,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提取因子,计算出因子分析提取因子后的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结果发现,被提取的4个因子(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权益资本比例、不良贷款比例)的特征值分别为5.148,3.840,2.484,1.307。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4.32%、25.60%、16.56%、8.72%,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20%,即其中的4个因子能够解释这15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

接下来,进行初始因子载荷分析发现,结果与15个评价指标的结构关系不是很明确,对被提取因子解释力不够,所以进一步采取方差极大值正交旋转法进行旋转,提供每一个荷载量表示因子与对应的变量的相关关系。

最终,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15个指标可以分为四类因子:第一类因子体现银行风险中的资本风险,定义为资本风险因子;第二类因子体现银行的收益和损失,定义为盈利性风险;第三类因子体现银行自身经营情况,定义为经营风险;第四类因子反映银行存贷比例和不良贷款率,定义为资金流动性风险。

第三,风险控制水平的测度结果,如表3所示。

第四,测度结果评价。由因子分析知,因子得分越高,该因子反映的风险越小,风险控制水平越高。资本风险因子反映2009年各家上市银行的资本风险状况及对银行业绩的影响,其因子方差贡献率为34.32%,是第一大因子,测评结果显示,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的资本风险最小,而华夏银行的资本风险最大。

盈利性风险因子反映了2009年各家上市银行的盈利性风险,因子方差贡献率达25.60%,体现了银行损失与收益的状况,测评结果显示,北京银行和工商银行的盈利性风险最小,而招商银行的盈利性风险最大。经营风险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6.56%,测评结果显示,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经营风险最小,而北京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经营风险较大。

流动性风险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8.72%,为最后一个满足标准值大于1的因子,测评结果显示,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最小,兴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最大。

前四大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5.20%,对银行的综合风险有较高的解释水平。

综合测评结果显示,建设银行的综合风险最低,风险控制水平最好,其次为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而深圳发展银行的综合风险最高,说明其风险控制水平较差。

四、结论

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的测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为度量各个商业银行的风险提供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诊断工具,既有利于投资者和监管者准确把握银行机构的个体风险,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认清自己的状况。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以2009年在我国A股市场上市的14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由于商业银行的指标评价体系非常庞大,在代表性指标的选取上存在主观性,也存在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而影响因子分析的准确性,这也是本文的局限性所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91-02

商业银行风险是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同时,由于与风险相伴的收益,是商业银行愿意承担风险的原因,商业银行风险是为未来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是要在风险出现的事前、事中、事后,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措施以减少风险损失、增加风险收益,并降低或消除出现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常用的风险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风险分散的控制方法

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以分散和降低风险。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风险分散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并不是所有资产的风险都有关,构成一个资产组合时,单一资产收益率变化的一部分,可能被其他资产收益率的反向变化所减弱。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这两种资产就能在保持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整个组合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首先得益于分散。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主要形式,而贷款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主要形式。存款的特征是存款人可以随时存取,并具有强制性。即银行一定要保证存款人能随时提取所存存款;而银行在发放出去贷款以后,并不能随时要求借款人偿还贷款,即使银行有这样的权利,借款人一般也不能随时偿还贷款。这就形成了银行巨大的流动性风险。而存款和贷款的分散保证了银行能够正常运行:由于存款人分散,存款人同时到银行提取存款的比例一般很低,相对比较稳定,能比较准确地预测;由于贷款也非常分散,贷款风险能够得到控制,贷款的现金流也相对比较分散,并可以保证在即使没有新增存款的情况下,存款人提取存款的需求也能及时满足。

运用分散方法控制风险也存在以下局限:一是分散只能减少或消除非系统性风险,并不能减少系统性风险口;二是分散的效果取决于资产组合中各项资产的相关性;三是分散是有成本的,比如,将1亿元的资金贷款给同一个借款人,要比贷款给两个借款人的成本低。

二、风险对冲的控制方法

风险对冲是通过收益与损失的相互抵消来降低或消除银行损益的波动,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管理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金融产品,以其收益来冲销风险带来的损失,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一般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

1.自我对冲是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负债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负相关性质的业务组合本身所具有的对冲特性进行风险对冲。比如,利率的上升,会使商业银行存款的利息成本上升,同时也使商业银行贷款的利息收入上升。若银行把存贷款的期限、利率调整到适当的状态,贷款利息收入的增加就能抵消存款利息支出的增加,以保持银行存贷款利息净收入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2.市场对冲是对不能通过资产负债表和相关业务调整进行自我对冲的风险,主要通过衍生产品市场进行对冲。

三、风险转移的控制方法

风险转移是指把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风险管理办法。风险转移能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1)保险转移是商业银行通过购买保险,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在风险事件出现时,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责任给予赔偿,弥补风险事件发生的损失。比如,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银行要求借款人购买综合保险,在借款人死亡、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所抵押房产出现毁损时,由保险公司赔付,所赔付款项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银行就可把借款人死亡、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所抵押房产出现毁损的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2)非保险转移是保险转移方式以外的其他所有方式的总称。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并不是都能转移出去,也不是都需要转移出去。商业银行转移出去的风险一般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所转移的风险必须比较透明,能够为风险购买者所理解,能够对所转移的风险进行准确定价。(2)由于将风险转移出去以后,与所转移风险相对应的收益也就转移出去了(这是交易对手愿意接受所转移风险的原因),因此,转移出去的风险是银行不具有管理比较优势的风险;而对于那些有管理优势的风险,应该由自己来管理。比如,银行不能将贷款中所包含的全部信用风险都转移出去,否则,银行就不可能盈利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四、风险规避的控制方法

风险规避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不承担在该业务或市场上的风险。

风险规避是商业银行在承担风险上进行选择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时点上,商业银行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所有风险中,商业银行必须有所选择,只能承担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并且具有管理优势的风险,避免承担那些超过自己管理能力或者并不具有管理优势的风险。同时,国家往往从金融稳定、宏观调控等的需要出发,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市场进行限制,这也就强制性地要求银行规避相应业务和市场对应的风险。风险规避是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一种消极方法,其应用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五、风险抑制的控制方法

风险抑制是指银行在承担风险之后,通过加强对风险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便在风险事件实际发生之前阻止情况恶化,或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大多数风险,都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损失实际发生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会有很多预兆。银行要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系统,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的动态和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比如,在贷款管理过程中,借款人在最终违约之前的很长时间中,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都会从很多侧面反映出来。在发现问题以后,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作为债权人的有利地位,采取如下一些抑制风险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损失:(1)向借款企业派驻财务专家,帮助借款企业弄清财务恶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意见;(2)停止对借款人新增放款,并尽一切努力尽早收回已发放的贷款本息;(3)要求追加担保;(4)在可行的情况下,为借款人额外提供贷款,以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经营。

六、风险补偿的控制方法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在实际风险损失发生以后,通过各种方式对所发生的损失进行弥补,以保证银行的正常经营不受风险损失的影响。

只要有风险,就必然会产生损失。为了防止损失对银行的正常经营产生影响,银行就必须采取有关措施对风险所发生的损失进行补偿,而且这种补偿必须及时进行,以避免损失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再突然爆发时影响银行的生存。

商业银行弥补风险损失的具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风险定价。高风险对应高收益,这之所以成为金融运行的基本规律,原因在于所有风险都有相应的价格。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准确定价,将风险损失计入价格之中,在从事相关业务而承担该风险时就获得相应收入,这笔额外的收入就可以用来弥补将来实际出现的风险损失。

2.担保品变现收入。如果借款人违约,但已提供抵押或质押,商业银行就可以在无法收回贷款本息时,通过抵押财产或质押财产的变现,实现对该笔贷款损失的补偿。

3.资产损失准备。商业银行要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出现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在资产发生实际损失时,可用所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补偿。

4.利润。在商业银行出现损失,而无法通过担保品变现收入或资产损失准备进行补偿时,就需要以当年利润进行补偿;如果当年利润不足以补偿,即运用历年留存利润进行。

5.资本。在应用所有上述方式都不足以补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所出现的损失时,就需要运用资本来补偿。

在上述几种补偿方式中,风险定价与资产损失准备、利润和资本三者有重复和交叉的地方,因为银行通过风险定价所形成的额外收入,是资产损失准备、利润的重要来源,而部分资产损失准备和利润又是银行资本的重要来源。

篇(5)

【关键词】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商业银行

作为我国银行改革和创新的领头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金融风险。那么,如何处理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继续高效地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体系。

一、树立正确的金融创新风险管理观念和思路

(一)建立清晰完整的权责利匹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健全的组织结构、恰当的职责分离和明确划分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商业银行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要求。而建立一个清晰、完整的权责利相互匹配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先必须赋予风险管理部门以实际权力,足以影响高层决策和其他部门行为的权力,并且风险管理部门在承担与权力相应的责任的同时也获得适度的利益激励。我国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负有最终责任;监事会负责监督高级管理层履行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职责,有权要求其纠正过度利用金融创新工作而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行为。

(二)改变唯模型化的风险识别方式

目前,依据自身对银行面临风险的把握,我国商业银行已经逐渐建立起适合自身的,并且依赖于基础信息及数据的完备的内部金融风险评估系统。这些模型主要注重财务分析,对企业财务数据及其他市场变量比较敏感,包括像金融市场中的汇率、利率或资产价格等。而面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如历史数据不全、企业财务欺诈、利率市场化进程等,唯模型化的风险识别方式在实际运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提高信息系统采集风险的能力和灵敏度,并且通过应用主观智慧,提高风险量化的准确度。准确量化风险是金融创新启动之前的必经之路,这在金融深化、全球联动的今天尤为重要。

(三)将审慎经营原则落到实处

我国商业银行为适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需进行多方面的金融创新,同时,也不能忽略金融创新带来的巨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中,一方面通过广泛的证券化,金融创新分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冲击力,造成了难以计量的损失。因此,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背弃金融业最基本的“审慎经营”原则,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关系,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状况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通过各种方式和产品的创新、变革,促进金融领域各种要素的重新优化组合和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促进金融市场、金融行业及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金融创新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在资金的融通和货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因此,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就是实现风险的分担,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可能产生损失的不确定性消除,并获得风险报酬。

(一)强化风险数据统计与整理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金融风险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多数建立在管理者和专家的经验和分析之上,主观因素成分较大,内部操作分析的数据库设立还不完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建立风险数据库。通过将近似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过程、报告、散播、分析原因和解决等在数据库中记录,通过数据库的存储和处理,更好地对未来的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和预测,还可以建立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信息库。在很多发达国家,许多银行早已建立法人和自然人有关资信历史的信息库,实践证明它对约束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行为和规范信用秩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分析金融创新风险形成累积途径

分析金融创新风险形成和积累的途径,首先需要清理当前金融创新业务流程。细分当前的金融创新过程,清理审查已细分的各个环节处理流程,并分析其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对在从其他部门吸纳风险和向其他部门输出风险的环节中已经产生风险的显性特征进行总结,提取出能够量化的信号指标。基于清晰的业务流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将获取的历史数据和实际操作中的相关实践经验信息综合起来,梳理清楚风险管理中重点监控的环节,并总结分析出各个可能监控点的风险信号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三、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规避思路

(一)风险信息数据库与信息渠道建设

1.利用信息网络,构建风险信息数据库

金融创新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方案的设计、信息的采集和信息的加工,而信息的采集又是三项工作的基础。同时,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建设覆盖全行的信息网络,并实时收集原始信息。只要有新的信息,不管是每日常规信息、定制信息还是不定信息,都需要及时添加到数据库中。其中,原始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获得:

(1)录入从原始的合同、文件以及相关档案案例中得到的数据,保留相关信息来源;

(2)直接导入从业务部门系统中得到的数据,例如核心业务系统、总账信息系统(MIS)和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等;

(3)输入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者的决策意见或指令,当然,这是需要得到更高一层管理部门的审批方可进行的;

(4)由相关信息渠道管理人员录入其他尚不能通过上述三个渠道获得的信息,必须经专人调查研究、核实并形成调查报告后方能进行。

这样做可以保证原始信息的真实性,并且通过设置信息系统的自动取舍功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筛选,留下有效信息,再通过对信息的加工,使其成为有用的量化数据或指标并符合风险控制要求。

2.设立风险监控点

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只有在建设好信息网络和风险数据库以后,才可能从信息网络和风险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预警信号或指标的具体数值或风险表现信息。同时,还需要相关的组织机构、信息网络建设部门预先选择和设置风险监控点,以此来了解应当从哪些原始数据或风险流经的部门获得这些具体的数值或者风险表现信息。与构建全面完善的风险数据库的风险数据采集点不一样,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是有成本的,考虑到风险监管成本和监管效率,风险监控点并不需要建立在风险传递途径中的所有数据来源点。根据那些在风险管理系统的筹备阶段所获得的历史数据和分析结果,风险决策部门应针对当前银行内部风险状况,参考所使用的风险监控模型的需要,理清风险管理重点监控环节。

(二)风险监控与预警机制建设

1.设置监控指标预警初始临界值

金融创新风险是由各个单因素引起的风险的综合结果。在对金融创新风险作出总价评价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和相应的处理程序。因为只有超出安全值域的因素指标,才表明它处于风险状态;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处理程序,才能实现实时防范风险功能。

通过历史数据的正常值范围,可以确定风险监控系统的预警初始值,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则显示为预警信号。另外,根据监测值对正常值范围偏离的程度,还应当将预警信号设置为几个等级,偏离越大,风险信号等级就越高。

2.风险信号的识别

风险信号的识别实际上就是一个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凭识别者的判断能力、识别手段和经验总结。单个的非明显特征的风险信号并不一定代表某个风险发生,它需要结合其他风险信号系统分析才能对风险信号作出准确的判断。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信号的识别机制,目的是认识风险。风险信号识别应侧重于微观风险的识别,关键是抓好两项工作。

(1)在设计或者改进风险管理系统过程中,风险管理机构依据风险决策需要预先设定风险监测模型,再根据既定的风险监测模型,确定相关的风险监测指标。

(2)密切关注早期预警信号,有助于发现和预测金融风险的现有问题和发展趋势。当风险监测指标达到设定的条件,假如,当某个特定的风险信号对正常值偏离达到某个特定的等级时,预警系统内风险识别机制就会启动。

3.风险的初步评估与处理

风险评估就是度量和评估有关风险对金融创新行为可能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程度和大小。为此,需要知道风险后果发生的概率、严重程度和大小。在风险信号被识别出之后,则进入风险信号的初步评估阶段。这个处理过程被分成系统自动分类处理和人工处理两种并行的模式。一方面,根据自身判断出来的风险暴露情况和风险信号,风险监控系统将自动对风险进行分类,并将其放入相应的风险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当超出系统模型设定范围的新型风险出现时,风险监控系统将很难作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此类风险将直接交给风险监控人员来人工处理,并进入相应的风险初步处理程序。

(三)风险管理系统的反馈和维护机制

1.综合反馈信息,评估当前风险管理体制的运行效率

对风险管理系统运行效率的评估,关键在于对风险数据库和反馈机制中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当然,要获得来自于风险数据库的信息,必然受到风险管理决策部门的权限制约。例如从维护部门、监控部门、监控系统中分别获得不同的风险监控数据。这些信息渠道在提供评估所需的统计数据的同时,保证了重要商业数据的安全性。

反馈机制与信息沟通是保障信息质量、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快速反应能力的有效措施。反馈机制是连接我国商业银行各部门甚至银行外部的一个信息沟通交流系统,包括顾客与银行、员工与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等之间的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系统维护部门可以发现和了解到一些从数据监测角度不能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究最新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在银行经营活动中占据着核心作用,做好风险控制工作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而风险管理工作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及实践操作经验的集合体,因此,在风险管理系统维护部门培养、组建一批具有现代风险管理理念、掌握现代化的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具备研发能力的专业人才,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3.研究最新监管规范的执行标准

经济金融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变革,金融监管从单向监管向全面监管转变,并且金融监管的目标、主体和对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在新形势下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监管机构将制定各种新的监管标准。通常情况下,从制定、公布、试运行到实施一项新的监管标准,这期间至少有近半年的时间。因此,系统维护部门必须抓紧时间研究,在保证我国商业系统稳定运行以及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前提下,满足监管要求,合法经营。

【参考文献】

[1] 林后春.金融风险及其防范[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11.

[2] 李炳炎,徐银芬.金融深化改革与金融风险防范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9.

[3] 王川.新世界的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20.

[4] 朱淑珍.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

篇(6)

[关键词]公司治理;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3―0181―04

一、问题的提出

银行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银行体系稳健的重要性并直接促使了银行公司治理的兴起。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再次表明:银行公司治理对银行风险的影响机制及对降低系统风险与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0月再次对《加强银行公司治理》进行了修订,了《加强银行公司治理的原则》。2010年11月,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加强银行风险管理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获得正式通过。后金融危机时代,严格资本监管要求,同步实施《巴塞尔协议Ⅲ》和《巴塞尔协议Ⅱ》乃是全球银行业的大势所趋,同时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一过程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银监会于2013年7月19日印发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中定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边界、履职要求等治理制衡机制,以及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等治理运行机制。从模式上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可分为以经营者、投资者为主体的公司内部治理和以监管者、客户、竞争者为主体的公司外部治理。由于对公司治理与银行风险控制的研究多使用回归分析法,而影响和反映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公司治理各项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并且由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我国上市银行仅有16家,样本太小易导致常用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到的结论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或不稳定,因而本文拟运用SPSS19.0软件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寻求影响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主要变量,从而为我国上市银行乃至我国银行业通过加强公司治理以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供启示。

二、指标选取和理论假设

(一)指标选取

本文以我国仅有的16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并经SPSS19.0软件的多次筛选,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虑,最后选取以下影响和反映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9个指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国有(x3)、是否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x4)、董事会规模(x5)、独立董事人数(x6)、资本充足率(X7)、一级资本充足率(x8)、是否在境外上市(x9)。这些指标能够从公司内部治理和公司外部治理两大方面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所涉相关数据或信息均来自这16家上市银行的2013年半年度报告。对于虚拟变量x3,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国有取1,否则取0;对于虚拟变量x4,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取1,否则取0;对于虚拟变量x9,在境外上市取1,否则取0。

(二)理论假设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公司治理对于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及效果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无论是理论还是大量实证都难以给出唯一的结论。本文就公司治理的各单项指标对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作出理论假设与分析如下: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则其监督管理层的激励和积极性越大,银行风险越低,意味着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相应越高。

假设2: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则其他大股东对最大股东的掣肘作用越大,同时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也越大,银行风险越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越高。

假设3: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第一大股东性质若为国有,则政府股东对董事长的任命权可以起到降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效果,因而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假设4: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使股权结构多元化,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和公信力,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假设5:董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董事会人数较多时,可以使得董事成员在专业知识、管理经验等方面实现互补,从而减少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假设6:独立董事人数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负相关。

独立董事的增加对于银行风险往往难以发挥有效的约束作用,相反可能会增加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的激励,从而使银行风险控制能力降低。

假设7: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资本充足率尤其是一级资本充足率越大,则银行的经营越稳健,风险越小,其风险控制能力越高,银行价值相应越大。

假设8:在境外上市与银行风险控制能力正相关。

在境外上市既可以使股权结构实现多元化,增加外资持股的比例,也有助于银行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三、买证研究

因子分析的实质就是用几个潜在的但不能观察的互不相关的随机变量(被称为因子)去描述许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者协方差关系)。

(一)主要研究步骤

1 指标数据正向化、标准化。根据理论假设6,独立董事人数(x6)为逆向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时需进行正向化处理,本文采用对逆向指标的数据加负号的方法。SPSS19.0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量纲及数量级的影响。

2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由SPSS19.0得到9个指标的相关矩阵,从中可见各指标的相关系数大多数大于0.3。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得到KMO值为0.606大于0.5,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102.327,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以上结果表明9个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也说明原始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3 确定因子个数。本文采取主成分法来确定因子载荷,并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抽取了3个公共因子。由表1可见,这3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065%,表明这3个公共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代替原始变量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进行衡量。

4 求因子载荷矩阵。由SPSS19.0得到的成分矩阵(即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决定3个公共因子的各主要指标对应的因子载荷均为正值,这一结果表明,正向化处理前的独立董事人数(x6)这个指标对于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而其余8个指标的影响则表现为正效应,与前文的理论假设正好相一致。但此时得到的未旋转的公共因子中,第一个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难以解释。

因此,再对3个公共因子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并将其各列按载荷系数大小排列,使在同一个公共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的指标排在一起。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主要由x2、x1、x3和x9这4个指标决定,这4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1上的载荷分别为:0.911、0.871、0.790、0.743;第二个公共因子F2主要由x7、x8和x4这3个指标决定,这3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2上的载荷分别为:0.874、0.847、0.795;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主要由x5和x6这2个指标决定,这2个指标在公共因子F3上的载荷分别为:一0.931、0.815。

5.求因子得分与综合得分。由SPSS19.0可以直接得到3个公共因子得分Fi(i=1,2,3)并以变量形式保存。再以初始因子载荷矩阵旋转后3个公共因子所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可以得到因子综合得分F的表达式为:

F=0.31270×F1+0.27779×F2+0.21016×F3

利用3个公共因子得分Fi及因子综合得分F的表达式,可以得到我国16家上市银行各自的因子综合得分与名次(见表3)。

(二)实证结果分析

1 第一个公共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为31.270%,主要反映银行内部治理中的股东治理机制,命名为股东治理机制因子。其中,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1)这2个指标反映银行股东治理机制中的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国有(x3)反映银行股东治理机制中的股本结构。对于是否在境外上市(x9)这个指标,由于在境外上市意味着外资持股比例的增加,因而可将其视为也是反映银行股本结构的一个指标。从表3中可见,在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上,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得分居于前列,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得分居后。这表明在股东治理机制方面,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比新兴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更为合理和完善。

2 第二个公共因子F2的方差贡献率为27.779%,主要反映银行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命名为外部治理机制因子。其中,资本充足率(x7)和一级资本充足率(x8)反映银行外部治理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至于是否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x4)这个指标,由于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使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同时,也能使银行的信息披露程度和透明度提高,因而可以将是否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x4)视为反映银行外部治理中信息披露机制的一个指标。从表3中可见,在第二个公共因子F2上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宁波银行的得分居于前列,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得分居后。这表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新兴城市商业银行均较为重视外部治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3 第三个公共因子F3的方差贡献率为21.016%,主要反映银行内部治理中的董事会治理机制,命名为董事会治理机制因子。从表3中可见,在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上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的得分居于前列,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得分居后。这表明在董事会治理机制方面,较晚上市的新兴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后发优势。

4 从三个公共因子得分的排名来看,各家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各有优劣,需要注意扬长避短,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效果。因此,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得到各家银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的改进方案。例如,因子综合得分排名第三的工商银行,其外部治理机制因子排名第一,而董事会治理机制因子排名相对靠后,因而可以侧重于加强和完善董事会治理机制,并继续优化股权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5 因子综合得分的大小反映了公司治理赋予各家银行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的高低。因子综合得分越高,表明银行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也越高。从表3中可见,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因子综合得分居于前列,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因子综合得分居后,这表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相对强于其他商业银行。因而,基于风险控制能力的视角,目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投资价值可能要高于其他商业银行的投资价值。

四、结论与建议

(一)优化银行股权结构

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建立有效的银行公司治理的基础。实践证明,对于银行而言,多股权制衡是一种更为理想的股权结构。为此,不仅要求实现股权持有主体多元化,既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也重视引进非国有资本和外国资本,而且要求合理调整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与其他大股东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持股比例,注重形成多股权制衡机制,尤其是要防止出现非国有股东实际控股且“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二)强化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机制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可以推动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促使其资产规模有序扩张,保持合理的资产结构。为此,应根据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新的资本监管要求以及资本定义及其组成,加快推动银行资本工具创新,不断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建立动态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建立健全资本管理长效机制。

(三)重视引进并且稳定境外战略投资者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更好地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股权结构多元化,这不仅可以引进资金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解决制约银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真正促进银行公司治理的完善。但近年来,国内逐渐出现了境外战略投资者陆续出售所持中资银行股份的趋向。对此,我国上市银行更应积极应对,以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盈利预期长期吸引住理想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从而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篇(7)

 

关键词:战略投资者 商业银行 风险控制

一、战略投资者可极大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

(一)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消除体制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不断积聚却无法得到消解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性因素,即银行的行政性治理结构。产权基本上属于各级政府的商业银行兼具商业功能和财政功能,承担了较多的社会经济转型和体制改革成本。另外,商业银行本身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不用独立承担风险责任,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内在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严重以及违规违纪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大大增加。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在政府主导下,商业银行基本上已构建起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但远远不够完善,加上缺乏制衡的力量和管理层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只是形似而神不似,董事会仅仅成为政府行政干预的工具而已。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稀释国有股权,形成稳定集中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有利于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治理效率的提高。首先,深谙银行运作之道、具有丰富的大型银行管理经验的外资股东必然会把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精髓、成熟的经验和文化引入银行,有利于商业银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框架,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运行的现代化银行制度。其次,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外资股东将通过派出从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全面的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外资方将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排除一切非生产经营因素干扰,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从而有利于形成以经济利润、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发展动力源泉一方面,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治理企业,政府作为投资者之一,接受《公司法》约束,从而消除权利经济和关系经济袖以生存的土壤,有效抑制由行政过度干预造成的经济风险转嫁为金融风险的渠道;另一方面,权责分明的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在公司运作过程中既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既充分激励、又硬性约束,有效避免因激励与约束机制弱化带来的机会主义倾向以及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在传统体制下,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完全混为一谈,政府完全承担了本应由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这种单一的损失弥补机制导致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对金融风险的危害性认识不够,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意识淡薄。随着商业银行向自负盈亏市场主体转变,对风险管理逐渐重视起来。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与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相比,风险管理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显得非常落后。正是由于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和自身在这方面的薄弱和巨大差距,我国商业银行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几乎都与外资银行签定了在风险管理方面开展合作的协议。在外资银行的帮助下,商业银行将逐步建立起全面、科学、有效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1.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改变只单纯注重信贷风险管理的理念,要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并且对不同业务、不同风险、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管理

2.建立健全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改变总分行制的行政管理模式,建立董事会全面领导的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逐步实现风险管理横向延伸、纵向管理,在矩阵式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

3.培养风险管理人才。由于银行风险的多发性、复杂性和隐蔽性,需要大批具有特殊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风险经理人才专司银行风险管理。外资银行入股中国商业银行后,一方面,可直接输送一些索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风险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可通过培训帮助提高现有风险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实践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从事风险管理的专家,实现由感性、经验型、操作型的风险管理向理性、知识型、专家型的风险管理转变。

4.规范管理。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规章制度是银行风险管理有效规范运作的制度保证。在外资方帮助下,我国商业银行将补充和完善风险管理操作规程和相关规章制度,以规范银行风险管理程序和行为,避免风险管理人员在进行风险评价和判定时。由于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造成判定结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5.改进管理方法。引进外资方先进技术,改造传统风险识别、评价、决策与监督手段,设计和建立风险计量指标和模型,更多地应用量化分析工具;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断积累和丰富业务信息,为风险计量提供足够、准确和及时的数据信息,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充实资本金,增强自主抵御风险的能力

据2005年1O月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仅约为4.5%。即使资本充足率达8%的银行,大部分也刚好超过8%,超过10%的很少。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赢利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资本积累能力比较弱。依靠自身利润、增加留存收益来提高资本充足水平受到很大限制。继续依赖财政注资和政策剥离不太现实。年年给予银行免费“午餐”,政府有限的财力将不堪重负和显得效益低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由于银行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必将不断扩张规模,资本充足率问题将更为严峻。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首先可以直接引进境外资本,增加资本金规模,改善资本金结构。直接提高资本金充足水平。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市场价值和证实银行发展前景,到境内外资本市场公开上市,利用发行股票,包括首发、增发、配股等手段募集资本。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资本补充机制。持续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业务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推动业务经营模式转变和国际化战略实施,降低和分散风险

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和实施国际化战略,从而降低和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