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校园安全知识总结

大学校园安全知识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4 10:22: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校园安全知识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校园安全知识总结

篇(1)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构建;大学生参与;必要性;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114-02

高校校园安全文化是为了维护安全而创造的校园安全物态文化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有关安全的意识、理念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形态、物理环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综合体系。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平安校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愈来愈明显,已成为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领域的一项主文化,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大学生既是校园安全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又是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如何发挥大学生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两地办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社会网络化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校园安全凸显出新特点:消防和治安仍然是高校安全工作的“重头戏”,公共卫生安全、饮食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场所和大型文体活动安全、社会交往安全、求职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健康问题(特异体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多层面、宽领域的新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2]。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较为迅猛,但安全保卫部门的力量相对薄弱,大量招聘的临时工作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和培训,素质不高、业务不精、政治敏锐性不强,使得安全保卫工作存在诸多问题,现状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安全工作必须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推广安全系统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转变,安全管理必须从事后处理的被动管理向以危险预测、控制与评估为重点的预防安全管理转变,化被动为主动,用安全文化去塑造、影响每一位组织成员,把理性的安全规章制度和非理性的安全意识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安全稳定的思维模式、精神风貌、职业行为规范、安全舆论和习惯,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组织成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自发意识,才能确立长效的安全机制,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2.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校园安全文化发展的需要。校园安全文化是在大学校园建立一个文明、健康、安全、开放、进步的人文环境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安全素质形成导向,是近年在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个崭新的现象和理念。由于安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根本的效果,因此,安全文化应在长期的实践中精心培育,需要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是一个易对新的文化产生猎奇心理的群体,大学生个体参与新型文化建设有强烈的、内在的精神需求。他们既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承者,又将以其特有的敏感和创造推动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因此,在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进行培养,内化其安全素质,使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到校园安全防范之中,开展群防群治,构建校园安全体系,以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良性发展。

3.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安全文化业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知识。校园安全文化将学校的教育价值与人的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是以关心和维护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学校和个人的财产安全,创造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目标,与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密切相关,它具有受众率高、创新性和持久性等特征。高校是一个承载和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场所,广大学生在学校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竞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是学生走上社会必须具备的。因此,大学教育要教导和培养大学生自身具备安全意识,并培养他们用自己掌握的安全知识,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确立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应侧重于对大学生的观念、意识和态度的转变,使他们由被动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到主动防范安全隐患、自觉提高安全意识的转变。高校应在营造浓厚氛围、创新校园安全文化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

1.加强安全教育,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教育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不断形成和发展校园安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在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融入安全文化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养成重视安全的习惯,使大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如通过组织治安、消防、交通等专题讲座,向学生讲解安全技能、避险自救、生活安全、公共安全等知识教育;利用网络的宣传功能,分析经典案例,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和网络文明宣传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将安全文化课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把安全文化素质教育普及每个学生,深化教育效果,使安全理念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2.建立开放的、富有活力的工作机制。有效的机制是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探索建立大学生参与机制,为学生参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搭建舞台;要探索建设互动机制,为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开辟多种渠道;要探索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吸收各方面的智慧,汇聚各方面的力量;要探索建立理论研究机制,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的指导;要强化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确保活动效果的产生和目标的达成;要建立目标激励制度,不断总结取得的成绩以及与达成目标的差距,用一定的奖评方式促进活动的长效发展。

3.创新校园安全文化的表达方式。文化的表达形式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着直观的文化信息,承载着深层次的文化理念。如果没有新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还是用传统的说教方式,大学生不感兴趣,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就会失去受众群体,就会是空中楼阁。因此,要大胆创新,尤其要利用大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校园文化建设载体,鼓励大学生群体去积极主动地创造具有很强参与性的校园安全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内容上既要切合深化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工作的实际,又要确保学生在该项活动中自我服务目标的实现。如采取安全知识竞赛、消防运动会、消防疏散演习、周末安全知识电影晚会、安全知识文艺晚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乐。

篇(2)

关键词: 校园安全 平安校园建设 创新举措

高校的安全稳定与国家的安全紧密相连,创建平安校园环境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正处在一个特定的、意义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转换、改变与震荡,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社会的动荡。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这对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的硬件和软件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且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新兴经济产业相继出现,高校校园安全面临着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盗窃和诈骗、社会交往、网络安全及大学生自杀等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认真分析、总结和归纳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它关系到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也关系到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

一、高校安全的现状

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突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高校招生就业制度、收费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感到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心理成熟滞后,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加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因素,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如果这些心理障碍不能及时发现、缓解和排除,将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作网络会议上指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已经到了非整不行的阶段。大学校园周边,歌舞厅、游戏厅、KTV、网吧等大量存在,一些学生出入这些场所,引发事端,影响到校园秩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网吧,很多自制力差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花费大量时间、金钱,由此引发的治安问题层出不穷。

3.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有待加强。

高校保卫队伍建设和改革滞后,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强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然而高校保卫工作却没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名为“保卫处”,却不具有执法权,缺乏打击力度和权限,起不到相应的震慑力。由于种种原因,保卫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不具备新形势下的思维模式,工作方法落后,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准备不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方法方式欠妥。另外,部分高校领导对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安全保卫方面的硬件投入不够。

4.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多为20岁,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和老师的关心下成长,从学校到学校,对于社会的复杂还不能完全预知。一旦父母和老师不在身边,自己独立面对社会时,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认识,从而埋下种种安全隐患,一旦产生问题,处置不当,使得危害加重。

二、如何开展平安校园建设

1.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校园安全法规。

校领导应该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强各项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校园管理、公寓管理、公共设施管理、实验室及危险品安全管理、学生管理、大型活动管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一系列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校园的日常安全管理,使行政管理程序化。学生管理、教学、后勤等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各负其责,辅导员队伍、物业管理队伍应直接面对学生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真正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安全管理死角,建立高校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2.在校园内加强安全及普法宣传,使人人树立安全意识。

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如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开设安全讲座,播放交通安全、消防安全警示影片,宣传安全法律法规。要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学习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注意学习一些国家有关的法律知识和日常生活安全急救措施,并学会运用它们来帮助别人和保护自己。

3.大力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护能力。

大学生面临一个新的环境,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安全防范意识较差。这些客观的现实,以及少数大学生被非法侵害和参与违法犯罪的教训,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并做好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要通过上法律课、安全课和入学安全教育等各种形式,向全体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传输安全知识,提升全体学生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全体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其关心校园治安,积极参加校园治安综合治理,为改善校园治安环境和治安秩序贡献自己的力量。

4.增加投入,落实必要的物防、技防措施。

保障高校安全,要有一定的投入,所谓花钱买平安,是必要的。在现阶段,一些传统的安全措施,如高校围墙、公寓低层的防护窗;道路交通中的标志、减速装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等投入都是必要的,还要逐步加大如监控等的技防投入力度。这些都是保障高校安全的物质基础。

5.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从高校的现实情况看,所发生的一些非正常死亡事件,甚至一些恶性案件,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心理疾病有关①。因此,要十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对通过测试已经了解到的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群,要给予特别关注。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分析心理障碍存在的根源,适时做好心理调试,以走出心理误区,减轻心灵的重负,帮助学生“减压”并消除心理挫折,真正达到心态的和谐。

6.加大宣传力度,共同创造安全健康的外部社会环境。

剖析诸多校园伤害事故案例,会发现其中的校园安全暴力、非法出版物、伪劣用品等因素都是一些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解决学生安全问题,应该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建立社会各界联动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学生安全防御体系。比如,公安、交通、工商、卫生防疫与教育部门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消防、交通、市场经营秩序和食品卫生安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时刻关注学生们的健康成长环境。

三、创新举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1.逐步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高校应该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建立党政领导负总责,各部门、各学院各负其责,辅导员直接负责的安全责任体系,形成合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从而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

通过加强法制教育;理想信念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防止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和影响,维护校园稳定,优化校园环境,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我们应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平安校园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为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前提。

注释:

①倪阳.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7.

参考文献:

[1]李跃林.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

[2]倪阳.高校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7.

篇(3)

关键词:校园;消防安全;火灾

高等院校是人口比较密集和集中的地方,也是火灾易发地,稍有疏忽,便会埋下火灾隐患,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过总结近几年发生的校园火灾案例,笔者发现高校的消防安全问题主要存在于宿舍楼、实验室、教学楼等人口集中的场所,尤以前两者为多。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4分左右,上海徐家汇一幢女生宿舍楼里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酿成近年来最为惨烈的校园事故。该事故起因是某同学在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造成宿舍大范围着火。在高校,宿舍可谓是学生的第二个“家”,除了上课及外出活动,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一旦发生起火事件,都有可能造成重大后果,让这一温馨之地变为重灾区,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各大高校都建有自己的实验室,这不仅是学校科研能力的象征,也为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但实验室是实验器材和易燃易爆物品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操作不慎或粗心大意,很有可能引发重大火灾,而且在实验室发生的火灾具有损失严重、难以扑救等特点,也因而是各高校的防火重点。2005年12月17日,某学院实验室实验仪器发生火灾,原因为实验室的仪器在用电过程中,长时间没有拔下插头,致使仪器发热自燃而引发火灾。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而且据相关人士统计,80%的校园火灾源于人为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人为因素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违章用电引起火灾

高校的供电线路及供电设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使用情况而设计,但目前的大学生拥有众多的电器设备,比如电脑、台灯、电吹风、充电器、电热毯、电热杯等,其中不乏违规购置,用电种类繁多,致使供电线路超载发热,加速线路老化而起火。

1、使用热得快

热得快是学生宿舍中使用最频繁的违章器具,它的确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方便,尤其对于那些离打水处远的学生,节省了不少时间。但稍有疏忽,它也会造成重大灾难。比如在烧水过程中突然停电,有些人会忘记拔掉电源,以至于来电后,水壶里的水被烧干,造成线路短路而引发火灾;有的则是将热得快插上后,出门做其他事情或者跟同学聊天忘记烧水,致使热得快使用时间过长而产生爆炸,或者引燃其他易燃物品引发火灾。也有的是因为使用劣质热得快,其本身就容易导致起火。2007年5月,某校一女生宿舍,她将热得快插上后,便告知室友水烧开后帮忙拔掉,她去教室复习考试,结果该室友出去跟父母打电话忘记此事,热得快将水烧干后,引燃了放在地上的纸箱,引发了重大火灾,两位学生因此事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2、乱接乱拉线路现象严重

考虑到学校供电线路的负荷问题,学生宿舍电源插座较少,学生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鉴别能力,很容易被说服购买劣质插板,私自乱拉、乱接电线,致使接线不牢,或者接错线路引起火灾。

3、使用大功率电器

在学生宿舍,电吹风、取暖器、电热杯等都属于大功率电器,有些学生违规使用几次后发现并未出现差错,于是便有了侥幸心理,殊不知,百密总有一疏,如果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而未拔插头,很容易使电线超负荷,而且随着电流的增加,线芯的温度也不断升高,使线路绝缘层受到损伤,引起线路短路和触电事故。

二、使用电器不当

有的学生喜欢用纸做灯罩,看上去比较有艺术感,但60W以上的灯泡,长时间烘烤纸张易起火,因为纸的燃点为130℃。如果充电器长时间充电,而且被衣物覆盖,散热不良,也会容易引发火灾。某大学宿舍一名学生将台灯置于床边,靠近枕巾、被褥的地方,由于长时间使用台灯未关,引燃了床单、枕巾,由于及时扑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此同学的被褥已被烧毁。

三、吸烟引起火灾。

大学是个人口集中,人员流动大的地方,而且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学校没有权利禁止学生吸烟,尽管吸烟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实验表明,燃着的香烟具有较高的温度,烟头的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为700℃,而生活中常见的可燃物的燃点都比较低,比如纸、棉、麻的燃点都在150―300℃,如果处理烟头、烟灰不当,或者将烟头随手一扔,没有彻底熄灭烟头,一旦碰到可燃物,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火灾。2001年,某学校计算机室内,一名学生下课抽完烟后,随手将烟头丢到旁边堆砌的杂物中,引燃了杂物里的易燃物,烧毁计算机若干台,机房内的线路也已烧断,给学校造成了重大损失。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每一个不安全行为不仅会伤害到个人,也会给周围同学造成伤害,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乃至杜绝校园火灾的发生,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笔者为此提出自己的三点建议。

1、自觉遵守学校的安全管理规定。

维护校园安全是每一个在校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在宿舍,学生应自觉遵守学校的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使用电热毯、热得快、电热杯等大功率电器,对于充电器、电脑等物则要注意散热,不要长时间使用而不拔插头,它们也需要“休息”,尽量不要使用蜡烛。宿舍无人时,注意关掉电源、电灯,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宿舍,男生不要将烟头随手扔掉,或者躺在床上吸烟。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火灾则及时向校方反映,或者拨打119向警方求助。

在实验室工作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和有关制度,在使用仪器前,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仪器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的放置等情况,确认无误后再开始工作,使用完毕后记得关闭实验室的电源、仪器开关等

2、加强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减少火灾发生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防患于未然,除了学校建筑物的设计有利于逃生,学校的防火设施健全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强防火意识,这需要校方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或者组织学生观看消防类题材的电影、宣传片,让他们意识到火灾的危害,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媒体应为防止火灾做出自己的努力。

大众传媒具有消息灵通、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作为媒体人,有责任利用自己的传媒优势,多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宣传,多拍一些优秀的消防宣传片或电影,为提高全社会民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校园安全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大计,了解、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减少或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根据官方对高校火灾事故的历年通报显示:近几年全国高校发生的火灾事故数量是逐渐上升的,为此,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让年轻的生命之花继续绽放!

参考文献:

【1】李劲 《从高校火灾事故看校园消防安全管理》 [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第10期

【2】王东《大学校园火灾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17期

【3】公安部消防局 《消防法律法规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

篇(4)

关键词:校园安全;消防工作;存在问题;措施

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6-2012年问,我国共发生学校火灾事故9122起,死118人,伤17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64万元。无论是幼儿园、初高中还是大学校园,都有许多年轻的生命在火灾中飘零。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校园火灾事故接连不断,青少年是建设祖国的未来,我国各类学校有在校学生3亿多,教育工作涉及到全国城市、农村的千家万户,学生安全更是举国瞩目。

对于校园消防安全建设,不能有丝毫懈怠与麻痹大意。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能坚持做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才能将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指数,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与改革事业不受影响。学校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建立健全消防管理组织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增加消防专项资金投入,改善学校消防基础设施设备,重视对师生的防火教育。

1、校园火灾的特点

1.1 人员众多。扑救难度大

由于各学校的不断“扩招”,在校人数师生越来越多,少则上千人,多则上万人,而学校用地由于教学楼、宿舍楼的新建、扩建越来越紧张,造成消防车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战斗不易展开。

1.2 人员伤亡大。造成的影响大

学校是公众聚集场所,多数火灾发生在夜晚,加之学生的宿舍楼的窗户、楼道出口安装铁栅栏等防护栏,影响人员疏散,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1.3 设施缺乏。火灾危险大

学校图书馆、档案室、印刷厂、学生宿舍等场所存放着书籍、纸张、衣物等大量可燃物,而且大多数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市政消火栓、消防水带、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缺乏,消防水源和消防车取水口不足,火灾危险大,发生火灾蔓延发展快,造成损失大。

2、校园消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消防安全意识淡漠

高校的消防安全管理往往高于普通的中小学校,因而中小学校发生火灾的机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淡漠、消防知识缺乏。主观上过于自信或麻痹大意而造成悲剧的发生,如学生晚问点蜡烛,使用“热得快”烧水,发生火灾躲在可燃物下、逃生不及时等。潜在的火灾隐患预防不够充分,最终导致火灾发生和自身安全受损。

2.2 违章用火、用电现象严重

随着家庭生活的提高,许多学生配备了电脑、电风扇、电温瓶等大功率电器,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等违章用电现象较普遍,而学生消防意识比较淡薄,又经常处于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中,往往在使用各种电器后忘记拨出插头,致使电器长期处于通电状态,极易造成电气火灾事故。另外,一些管理不善的学校,学生在宿舍内点蜡烛、点蚊香、抽烟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火灾危险性非常大,稍有疏忽,就会酿成大灾。

2.3 新建工程未经消防审核擅自投入使用

部分学校因扩招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和危房改建、扩建等原因,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验收,擅自施工并投入使用,致使留下了消防车道不畅、防火间距不足等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危及整个学校的安全。

2.4 消防基础设施薄弱

相当一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没有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车取水口,不按消防技术规范配置室内外消火栓、水带、水枪、消防水泵等设施,无法保证消防用水需要。灭火器材严重不足,绝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配备的灭火器材数量有限。

学校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有些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条件落后,造成未按消防规范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甚至未配备任何消防器材。还有消防水源缺乏,消防水池容积不足,消防通道不通畅,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

2.5 学校建筑物耐火等级低

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校园人员密度越来越大,而相对的学校教学楼,宿舍等建筑物却年久失修,渐渐埋下了火灾隐患。如有些偏远地区学校校舍仍采用过去砖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电器线路老化、安全条件差。有的教学楼没有配置室内消火栓、灭火器、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基本的消防安全设施,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对灭火、人员疏散工作均造成困难。

3、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在认清当前学校消防安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

3.1 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消防安全的宣传工作

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提高对师生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公安消防部门和学校应联合对师生进行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防火、灭火的意识和技能。

其中防火教育要充分结合校园实际,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实现消防安全教育的目的。其次,可组织学生观看消防画廊。针对中学生接受和理解问题的特点,组织学生参观直观材料,加深他们的印象。加大学生基本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增强了消防安全意识;在全校师生员工之中进行系统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从而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效果,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从而影响整个社会。

3.2 健全组织。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做好学校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关键,健全消防组织是保障。学校要按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增强责任意识,确定校内消防安全管理人以及建立义务消防队,具体负责抓好日常校内防火、灭火工作。

3.3 加大消防经费投入。改善消防基础设施

学校问题带有普遍性,许多消防问题都要经费去落实,而学校又是义务教育,基本没有什么经费来源。所以,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消防经费上给予倾斜政策。部门协调,加大学校火灾隐患整治力度。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公安、消防、城建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深入细致开展学校火灾隐患的整改。

3.4 严把校园建筑工程审核验收关

严格做好新建校舍的消防审核验收,对不能满足现行消防规范要求的旧校舍进行改造。学校在新建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时,要严格按照《消防法》规定向当地消防部门申报审批,严防在建筑建设中产生先天性火灾隐患。对于年代久远、建筑消防安全设计不能满足国家现行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组织设计、消防等部门对建筑整体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确定电气线路、消防供水、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火灾隐患,区别轻重缓急,统筹规划,逐步改造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进行改造,确保建筑物使用期间消防安全。

3.5 加大资金投入。注重实战演练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学校消防基础设施。学校应把消防经费的投入列入学校经费开支的总计划中,设立消防专项基金,保证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消防设施与装备的条件。注重对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定期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

并进行实践演戏。实战演练是对消防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行为的综合考察。在演练过程中,要求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有教师把关或做好保护,防止伤害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