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21:43: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健身房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智能手机
中图分类号:TP393;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9-0072-03
0 引 言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便携式健身产品是健身行业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产品,其依托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手机将健身变成随时随地进行的活动,深受广大都市上班族的喜爱。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属性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娱乐因素外,身体健康指标收集的功能也在逐步加入,例如血压、脉搏、心跳等。与之辅助的一些计算公式也通过手机程序的方式显示给用户,让用户了解个人的身体状况,并且一些基于物联网的医疗健康设计也加入其中,为用户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和建立身体健康档案。
针对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发展趋势,合理利用其技术特点开发新的商务模式是本文研究目的。商务模式研究将主要参考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物流系统设计、移动智能系统和支付平台这几个方面来探索产品的盈利途径。通过设计新型的产品模式建立以医疗服务、传感器销售为主的合理营销流程,拓展健身产业市场。
1 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的系统工作原理
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健身产品包括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端两部分。
1.1 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主要以智能手机作为设备主体,通过操作系统与外部传感器相连,允许外部传感器将获得的身体健康数据传入手机。在手机操作系统中,客户端软件应用程序(例如跑步机程序、跳跃统计程序、心跳记数程序等)为用户提供相应操作界面及服务器数据传输功能。传输方式将主要依托3G网络实现,同时提供定位服务。
1.2 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硬件系统由服务器集群组成,采用硬件虚拟化系统作为底层平台对服务器资源和操作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建立软件联合资源整合管理平台(URP),采用分布式系统设计,承接多个第三方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的任务,保证客户端用户通过客户端登录获得ID号来进入平台操作,因此URP平台能够掌握所有用户的使用信息。同时,通过分配权限实现用户分级,包括医疗服务权限、用户使用权限、系统管理员权限、系统维护人员权限等,例如,将医护系统与客户系统整合,只允许制定医疗服务获知用户信息。数据处理和存储分别采用HPC并行计算集群技术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来实现,从而保证系统资源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系统依托终端/服务器端模式实现工作流程。客户端应用程序负责收集、整理人体传感器探测信息,实现数据汇总传递到服务器端,然后在服务器端对收集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将结果在Internet上提供给专业医护人员或健身教练,由他们通过URP平台将指导建议传送给终端用户,从而使得用户在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健身的同时,还能够获得专业人士的点对点服务。
1.3 系统原理
图1便携式物联网健身系统图
图1所示是便携式物联网健身系统原理示意图。其中,智能手机作为健身终端核心部件,主要包含生命体征传感器、IO中间件程序、客户端应用程序、3G网络通信模块和智能手机系统。利用这些功能完成数据收集和传输工作,然后通过公共3G网络发送到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调用。服务器端是由多台服务器构成的集群,采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将操作系统置于硬件虚拟化层之上,用HPC并行计算集群来处理数据,用分布式数据存储集群保存数据,并允许系统管理员和远程健身服务提供商依据权限在URP资源整合管理平台上操作。
2 物联网健身产品市场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质的改善,在紧张的生活工作之余对身体健康的需求也越发地强烈,与之相适应的是健身行业的发展。在小区、公共场所里各种健身会馆和健身方式充斥着整个健身行业,而伴随着的巨大商机也带来巨额利润。以健身器材为例,截至2010年5月底,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健身器材企业356家。2010年1~5月,健身器材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9.74亿元,同比增长36.20%。共计实现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152.71%(数据来源《中国健身器材行业调查报告》)。
同时,中国居民的健身需求也在逐步增长。以城市居民例,2012年的一份网络健身调查显示41.0%的人在最近一年去过健身房,在健身房健身的人平均坚持了4个月时间。而在公共场所健身的人群在调查中显示有20.0%的人,主要为中老年人,平均健身时间则为8个月。调查发现:31.0%的受访者对教练的专业水平最看重,大部分的受访者愿意听从专业人士意见(数据来源《健身人群市场调研》)。
可以预见,健身行业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还将呈现扩展的阶段,但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西方作为健身行业标志性的健身房连锁经营企业却在中国遇到了挫折。从2004年以前,健身行业的毛利率高达40%以上,到现今的4%左右,致使健身企业刮起倒闭风潮。如此大的反差原因是什么呢?事实上原因无非是两种,一个是时间上的不充裕,另一个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在《中国年轻人健康调查报告》中,90%以上不做或很少做健身运动的受访者都是以“工作忙”作为借口,同时认为去专门的健身场所或专门的健身时间比较麻烦,更希望有一种便捷的、更有针对性的健身方式。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分析出人们对健身的需求状态―― 愿意在健身产品上进行消费,但是在健身时间和健身场所上更希望随意一些。与大众化的健身方式相比,更希望获得有针对性的个人健身指导,且价格要在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不成为负担。所以,结合以上特点能够得出,性价比高的便携式的智能化健身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
3 便携式健身产品商务模式的设计
在建立商务模式之前,必须对消费者盈余(Consumer surplus)做出估算,从而寻找到适合物联网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利润切入点。做到这一点需要了解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减去实际支付花费来获得购买意愿参数。其公式如下:
式中,CS代表消费者盈余,Pmkt是平均购买价格,Qmkt是在平均价格基础上购买的总量,Pmax是最大意愿花费。除了获得消费者盈余之外,要想得到交易收益范畴必须知道生产者盈余,计算两种盈余的差值。从生产者盈余的定义上就是卖者得到的收入减去卖者的实际成本,将其代入总剩余公式,可得到:
总剩余=消费者意愿花费-卖者的实际成本
即
式中,W代表总剩余,PS代表生产者盈余,Q1是消费者意愿总量,Q0是卖者收入总量,P1是消费者意愿花费,P0是卖者的成本花费。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报告中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 469元,乘以2012年CPI医疗保健个人用品比重为11.34%,可得到消费支出为4 136元。将此结果假设为消费者意愿花费代入公式,假设W为0,则得到实际成本为4 136元。
由上面数据和物联网便携式产品特征可得出:便携式健身产品的商务模式必须是一种低成本运营模式,其成本全年应控制在4 000元左右以下。那么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模式应该以服务为主,通过固定硬件基础架构实现服务附加值收益。
图2便携式健身产品收益模式
图2所示是便携式健身产品收益模式。其商务模式以健身机构提供服务为主,依托物联网的网络特征和技术手段,健身机构可以通过出租或免费提供终端传感器的方式获得用户的粘合度,从终端传感器上获得用户身体状况信息、医疗需求信息、保健需求信息等内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制定现阶段合理的健身指导方案,以及对用户求助信息的应答,建立用户的个人医疗档案,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健身服务。健身服务机构根据用户使用服务内容进行收费,例如,用户需要获得每天的健身提醒服务,机构可以进行来电提醒,从中收取相应的提醒费用。
在这一模式中,健身服务机构主要任务是完成医疗健身相关资源的整合,通过物联网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建立属于用户个人的健康档案,获得用户粘合度后收取相应费用。人均全年医疗保健上的花费在4000元的情况,以及医疗行业的信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决定服务资源整合度越高则成本越低,因此盈利的关键因素在于健身服务机构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上。信息的处理主要依靠物联网系统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初期的建设中云计算技术会产生高额的服务器费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高容错、高运算、高可扩充能力和高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由于提供的是服务信息,一般不存在售后等因素,产品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该收益模式的特点是前期投入较大,运维成本较低,后期收益可观。另一方面,高成本的云计算服务器集群可以通过租用公共云平台来获得计算能力,例如,亚马逊提供的云服务业务,可以根据租用者需求灵活调整计算资源。这样的好处是降低了健身服务机构的前期投入成本,为快速获利提供机会。
4 结 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便携式产品商务模式将主要以信息服务为盈利出发点,依靠低成本运营来获得收益。而物联网核心的云计算技术又为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灵活部署、高扩展、高可利用的云平台特点使得从业者不用花费太多成本投入到运维中。另外,公共云平台的可租用特点,也让健身服务机构的前期投入成本大大降低。虽然物联网健身系统看似庞大,但其实际设备运维成本并不高,通过租用公共云计算资源就可以搭建属于自己的平台。
客户端的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手机的结合,让消费者获得了实时的身体监控服务、健身指导服务、医疗求助服务等功能,就相当于一个私人医生始终陪伴在周围。根据收集信息建立起的身体状况档案可以在用户需要时提供给相关医疗机构,为用户就医建立全面的信息保障。通过服务建立用户粘合度,使得盈利规模保持稳定,同时获得服务信息的花费也能够控制在消费者可支出范围内。
因此,采用以服务为主要盈利方式的物联网便携式建设产品商务模式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推广,而且这种方式可以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健身行业的大规模应用,挖掘健身市场潜力,提供一种新的盈利增长点。
参 考 文 献
[1]中投信德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健身器材行业调查报告[R]. 2010.
[2]封凯兴公司. 健身人群市场调研[R]. 2010.
[3]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年轻人健康调查报告[R]. 2011.
怎样才能把自己顺利地嫁出去?
在哈佛商学院,正流行一种M计划,所谓的MAR-RIAGE计划,是将哈佛商学院中的商业营销策划,运用到了婚姻领域,即把自己当做“产品”运用MBA的营销策略把自己成功地嫁出去。
战略步骤一:分析“产品”特点
M计划专家:在哈佛商学院的营销理论中,产品的包装是至关重要的。分析产品的特点,重新对产品进行包装就成为M计划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我们现在需要的则是一份产品的“市场调查报告”,以发现到底是“产品”的哪个方面出了问题。
亲身体验:
按照M计划,我必须了解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也就是说我必须有勇气接受前男友的“口诛笔伐”。这真是一场尴尬的约会。当我问他“为什么才交往三个月你就移情别恋?”时,他还以为我旧情复炽,想与他重归于好。前男友迟疑了一下,随即脱口而出:“不怕得罪你,就你这样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不要说我,就是色狼,恐怕也没有那个欲望……”在前男友离开之前,我拼命遏制住了想扑过去撕烂他那可恶的大嘴的想法。
为了真实地概括自己,我给身边的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娇小、可爱、率直、敏感……”M计划专家让我从这些特点中选中三个正面的品质,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这样才会让自己备受瞩目。我最终选择了“率真、博学、国际化”作为自己的品牌。从现在开始,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所穿的每一件衣服、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写的每一个字都与我的品牌保持高度一致。从此,我将不再有被别人视为毫无特色的危险……
战略步骤二:重塑“产品”特质
M计划专家:一个定义明确的产品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大路货永远无法推销给有品味的人。比如哈根达斯的品牌是“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七匹狼的品牌是“性格男装”,因此目前所要考虑的是――什么使你独特于人,并和其他女人有所不同。
亲身体验:
我开始注意在同事中间树立我的品牌形象。同事L指着橱窗里的皮包说:“好漂亮啊,可惜太贵了。”我装作不经意地说:“我在香港见过这样的皮包,价格便宜一半。”
后来L告诉我,她老公航空公司有位飞行师很出色,跟我很般配。看来我的品牌信息传递已经成功了!
战略步骤三:品牌推广
M计划专家:所谓的品牌推广是将品牌的信息有效地传递到目标客户那里,当然不可能像挨家挨户地敲门发传单一样。确定十个交际广泛、最有可能接触到目标客户的朋友、同事以及朋友的朋友、同事等,将你崭新的品牌信息传递到他们那里。
亲身体验:
周末的时候我不再把自己窝在家里,而是选择去健身房或者跟朋友一起去打网球和保龄球。在一次去保龄球馆的电梯里,我遇了M。
当他拿出手机记录我的联系电话时,我看到了他手机上一个小女孩的照片。M幸福地告诉我,这是他的女儿,已经两岁了。
心里有些失落,但随后想到M计划专家的告诫,就暗暗告诉自己:“下一个拐角,一定有惊喜。”
战略步骤四:游击营销
M计划专家:在激烈的商海战役中,仅仅使用一种策略是无法取胜的。于是,我们又开始了第二种策略――游击推销。如果你在一个小区住了6年,每天都是乘坐同样的交通工具、沿着同一路线上下班,到同一家餐厅吃中餐,周末永远都是那几个固定的朋友……这意味着,你的目标客户不在你的办公室、公寓楼、附近的西餐厅或者固定的朋友圈子里。那么,当务之急就是改变封闭的生活圈子,重新组合旧习惯,增加和白马王子“偶然相遇”的几率。
亲身体验:
我开始参加一些交友沙龙和单身约会。但老天好像故意为难我似的,期待已久的“真命天子”始终没有出现。
在M计划进行了将近十周以后,奇迹终于出现了。我在一次朋友举办的画展上碰到了自己的MR.right。
一、健身俱乐部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与现状
作为体育产业的一部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体育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规模,成为美国参与型健身娱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健身俱乐部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很高,行业运转成熟,并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完备的连锁系统,达到较大规模。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余暇时间逐步增多,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各种形式的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特别是90年代初体育系统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以来,健身俱乐部进入了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俱乐部的经营规模有所扩大,会员制的经营模式开始慢慢流行起来了。俱乐部经营的主要对象是高级白领人士。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注册的健身场所有10%是1988年开业的,90%是1998年后开业的,50%是1996年至1997年间开业的。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北京、广州、上海、安徽、四川等地的健身场所数量均在千家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体育俱乐部中有90%以上为健身俱乐部,因此关于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健身俱乐部在我国已大量的兴办。最早兴办的是深圳特区,到1996年底己有各种健身俱乐部等经营场所160多家,据称年产值达5亿多,占该市总产值的2%。上海市到1997年底有各类体育经营场所700余处。四川省已登记注册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1998年达2100家,从业人员达四万多人。国内已经有很多文章对我国健身产业的发展、管理运作进行探讨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健身俱乐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面临其他运动休闲方式的冲击。健身与滑雪、户外运动等较为新兴的休闲体育活动属于替代品,为了抢夺现有消费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健身俱乐部与这些休闲体育活动的供给者相互之间存在着激烈竞争。消费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对健身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现阶段人们的整体消费意识、消费能力,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健身消费市场的成长,而资本的不断涌入又造成了市场上供给者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健身俱乐部之间为了生存而激烈竞争。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使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迅速,投资商家的增加,俱乐部的规模大,参与健身的人数多。而西部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滞后和文化水平偏低,使得西部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还与东部的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健身俱乐部投资经费不足,俱乐部的规模小,健身环境差,人们的健身意识不够等。最后,健身俱乐部自身的一些不足,例如经营人才的匮乏、投资者的短期行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以及科学保障水平较低等,影响了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二、市场因素对健身俱乐部的营销影响
社会的变迁与生活的变化,使人们的需求多样化,市场也形成多样化的特征。市场多样化的表现是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产品的多样化和生命周期的缩短。在这种情况下,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宏观分析,微利时代有几个明显特征:一是社会经济由数量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向以质量提高为主的内涵式增长转变;二是经济增长的模式正在实现由增加供给向创造需求的转型;三是供求结构将实现由结构扁平化向结构优化、立体化的方向转型。
从微观上来说,任何消费者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许多需求,但是在某个时间上,这些需求并不都强烈到促使一个人采取行动,只有当一个需求强烈到某种程度后才变成动机。消费者的需求与健身俱乐部的供给共同作用,影响者健身俱乐部的价格。需求和供给都对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服务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而且需求与供给不是孤立地和市场价格产生关系。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服务产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形成的。
健身俱乐部的定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销售业绩。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及服务产品价格的波动。而保持同一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使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数量增加,完成基本生活的满足之外,转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有能力参与健身俱乐部健身消费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有调查显示参加健身的人群将价格因素和与之相关的个人收入因素具有相关性。消费者对价格都是非常重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顾客对这种服务价格的敏感程度相同。事实表明,高收入消费者对其价格变动的适应能力强,即敏感度低;而低收入者敏感度高。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高投资吸引高收入阶层消费,这部分消费者对较高水平的消费具有支付能力,并且对价格差别的感受较弱,经营者基于高投资基础上制定的高价格,能够被高收入消费者理解和接受。而消费支出较弱的人群,对高价格难以接受,高价格会使这部分人选择放弃,健身俱乐部经营者适当降低价格时,由于消费者总量增加,总利润也能够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消费者也可以从经营者的价格调整中获得实惠。
三、健身俱乐部经营策略
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具有相当的市场承受能力,即使是体育休闲行业也很难避免。对俱乐部的顾客实行会员制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模式。通常情况下,俱乐部无法有效地综合运用旨在保持和发展顾客的营销、销售和服务要素组合中的所有要素,此时必须通过管理顾客忠诚来达到目的。而实行会员制,恰好能够使俱乐部对顾客的忠诚度进行培养。
健身俱乐部推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也是一种吸引有效方式。通过从顾客实际需求及个体的身体状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向顾客提供服务产品,从而塑造出一条与众不同且被顾客所接受的价值曲线,实现顾客价值增值。健身俱乐部推行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它给健身俱乐部管理者提供新的经营思路,不仅在实行会员制的基础上抓住了会员需求的重要相同点,而且还通过价值创新,更好地满足新增长的消费人群需求。当然,健身俱乐部也要随时监控自己的价值曲线,以创新的思维推出新的服务产品,以便吸引更多的顾客。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目标也是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手段之一。通常,高层次体育健身俱乐部与中、低档体育健身俱乐部相比较,更加注重外表形象的设计及品牌的包装。俱乐部的品牌形象是俱乐部品牌的基础,品牌形象是指企业的某个品牌在市场、社会公众中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它体现为社会公众及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与评价,因而反映着品牌的信誉度与知名度。在进入市场阶段,依靠大量的广告宣传获得消费者的认同,采用报纸、期刊、灯箱、路牌、电视等宣传手段对其品牌进行宣传,使大众对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渐渐熟悉,尤其电视媒体所带来的健身明星的动感形象,使得人们对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效能,由认为是单纯的健身方式,渐渐改变成将参与健身俱乐部健身当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实施品牌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能让参与者少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运用最有效的方法经营和管理企业,同时又可以减少经营成本,降低风险。规模经营是提升俱乐部品牌价值的有效途径。
四、小结
虽然我国健身俱乐部在现阶段取得了发展迅速,但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健身俱乐部是一个“有限消费”的行业,因此,“强身壮骨,联合抗衡”,扩大规模,进行连锁经营或特许经营,将是今后健身俱乐部发展的一大方向。而通过连锁经营,形成规模效应,在迅速扩张占领市场的同时,又有效的控制了成本。
总之,我国健身俱乐部经营策略的制定,从市场的角度,以满足顾客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了解和分析市场,设计适合自身特点的服务产品来不断的强化顾客关系、保留顾客,最终创造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卓志伟:对我国健身俱乐部管理状况及未来管理模式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2):34~37
[2]裴敦营:浅析健身房现状[EB/OL].省略/content/ReadNews, 2004,8
[3]张雪飞: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定价与经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 (3)
[4]陈 峰:提高中国体育产业品牌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1,4
——苏珊·J·威尔斯
■ 十分钟的童年穿越
9
月14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没有任何重大纪念日或者特殊意义。这天和以往以及以后的每一天一样,出入各种写字楼的企业职员或是伏案工作,或是四处奔走或是与人侃侃而谈。此时,在全美各地数百家企业里,几乎同时响起了令人熟悉的下课铃声。在这些企业中的员工顿时脸上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他们离开办公桌,脱去正式场合穿着的西服,走出自己的工作场所,开始享受“世界休息日”带给他们在工作日里面被鼓励享有的“十分钟穿越时间”。在这十分钟里面,他们不再是普通职员,也不再是中层领导或者高管精英,他们只是一群被老师刚刚宣布下课的学生。他们可以跳绳、打壁球、遛狗或者练瑜伽。
总部位于新奥尔良的基恩户外装备生产厂的顾问以及《永葆轻松》一书的作者托尼·亚瑟尔博士是这次全美大规模企业休息日活动的倡议者。在接受采访时,基恩工厂的负责人以及托尼博士均表示,这次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推动工作日休息体制的落实,活动要帮助企业和员工充分认识一个问题:休息文化是一个企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管理思维,短时间的放松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更能帮助企业的日常管理与运行上新的台阶。
有意思的是,基恩工厂对于休息文化的重视并不是天生就有的。“2011年之前,我们也认为休息文化是可有可无的,”艾佛琳·卡罗尔对我们说道,“有趣的是,从2009年开始,工厂在9月14日附近时间段的订单会有较大的增加,于是我们在做市场调查时就会有意识地询问这些增加订单的企业,得到的答案只有一个:帮助员工开展户外活动,好好休息。到目前为止,基恩工厂单是在九月前后三十多天的时间内,就要增加170多家的服务对象,增加生产83000多名职员所需的户外运动装备。”
作为基恩的人力部门负责人,艾佛琳开始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我们工厂的员工团队非常庞大,工作压力和强度也很大,为什么我们不能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秀经验呢?”在这个思维的指导下,艾佛琳向企业高层管理者呈交了一份主题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她认真分析了基恩工厂推行休在息文化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她甚至在文章中用到了这样的字句:对于基恩工厂而言,让员工得到有益的休息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新意的管理策略,更是我们应当立即付诸实施的企业战略,因为它关乎我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艾佛琳的报告中,她具体谈了三点实施措施,即设立企业休息文化节、追踪员工对该活动的参与度和计算此项投资的回报率。同时为了保障项目实施的质量,艾佛琳还在报告中建议企业设立“员工休息委员会”来具体负责相关事宜的管理与协调工作。
“之所以我们需要委员会这样一个机构是因为员工参与度的问题。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自己锻炼自己的身体,却不知道合理科学的休息对企业与个人同样是意义重大的,所以可以预料,项目执行之初的效果,特别是职员那边的反应,不会太热烈。”艾佛琳向记者谈论了她向企业高层建议设立员工休息委员会的原因,“有了这个委员会,我们就可以解决员工不积极参加的问题了。”
艾佛琳给这个项目取名为“企业,找回休息”。在美国的不少企业都意识到了与艾佛琳所认识到的相同问题,他们也各自开展了类似的项目。但是很快大家就遇到了相同的问题:这就是参与度。
“参与度的问题太要命了。”西雅图哈特福德保险公司的阿特耶·科恩对记者说道,“参与度本身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它却与企业高管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密切相关——资本回报率。简单地讲,我们要做项目,必然需要企业资金支持,这种支持并不一定追求金钱的回报,但是却要把一切回报折算成金钱的形式。员工参与度上不去,活动本身价值就无法体现,资本回报率肯定不好看。”
企业休息文化的树立,从纸面上看好处太多了。首先对于职员身体健康的意义便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这一文化体制对于企业而言,更是意义非凡。由此带来的员工身体预警机制、员工科学用药机制、企业医保集约机制都能为企业成本节约创造不少贡献。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于,如何让员工认识到这一点?
哈特福德保险的做法成为项目运行初期各个企业竞相模仿的方向。在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公布的调查报告中,受访的55家企业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管理层示范项目,即通过高管的实际休息与锻炼效果来激励职员的行为。
“尽管在我们的工作开展期间,有一些高管曾经抱怨活动组织者将自己的身体信息泄露了出去。比如我们的销售经理因为高血压的身体状况被公布以后,就一直受到各个制药公司的电话骚扰。”科恩对记者说道。“而且单纯的示范作用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所以我们就开始了新的促进方法的构思工作了。”
杰森·帕里什是新方法的积极探索者之一。当然他首先也是基恩工厂休息文化创建项目的积极参与者和项目负责人。由于科学合理的休息与锻炼节奏,在过去的两个月中,短短的工休时间就帮助他减掉了十磅体重。
“在实际中,自己的成绩也许会让同事们有点吃惊,那么吃惊之后呢?有人会付诸行动和我一道‘动起来’,有人则只会停留在吃惊这个层面上。”杰森跟我们谈了自己的工作感受。在基恩工厂中,为了促进健康项目的推广,企业创立了132个员工休息工作室,而杰森就是上述休息工作室的负责人。“所以说榜样的示范效果是有限的,为了帮助企业实施健康休息的项目,我们还需要其他新的办法。”
在杰森口中的新办法,就是他自己自创的“任务管理法”。杰森把近两年的员工体检资料调出,在企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由医生给出对应的休息健康计划,再结合自己能够安排的休息时间,以任务报告的形式发给每个他负责督促的员工。
“企业给予我时间管理的权限,这使得我能够在不影响工作量的前提下把健康计划‘’员工们一天的工作中去。比如说:A先生,糖尿病,设计师,根据医生的建议,每天需锻炼一小时,那么在给他今天的工作简报中,每进行一小时工作,我就会给他安排十分钟强制锻炼的时间。”杰森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任务管理法”。
那么如果员工不执行相应的休息锻炼计划呢?杰森的办法是:扣除他们当天工作绩效的分数。“没有休息好,等同于没有工作好,没有完成企业赋予你当天的劳动任务。”杰森如是说。
杰森的办法在他的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推广过程中却遭遇了抵触。不少评论者认为杰森的办法是“专制的”、“法西斯式的”,对于普通体力劳动者而言或许适用,但是对于权利意识强的白领员工,也许就无法取得较好的运用效果了。
对于业界内部的质疑,美世咨询曾经做过专门的调查,美世将企业中流行的休息体制向不同岗位性质的员工征求看法。结果不出意外,82%以上的白领(一般认为是写字楼、办公室职员)非常反感工厂式的休息健康模式,在受访的白领员工中,仅有2%的受访者表示了对这种方法的认同。
不用深究“工厂休息办法”对于白领适用不适用的结构性原因,单从上述调查报告反映的情感因素而言,就不宜将杰森获得成功的方法推广到银行、IT这种类似的企业。那么这种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休息方法呢?美世的调查显示,企业白领是所有员工中最重视休息健身体制的一个群体。但是他们需要的是与自己工作特点相符合的休息与健康体制。对此,李赫·布朗深有感触。
“企业白领是最愿意锻炼的一个群体,但是有时最不能自觉遵守自己这种意愿的群体。他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把自己休息和锻炼的时间用于应酬、寻找灵感、公关等各种工作,而且态度非常强硬,谁要在这个领域对他们指手画脚,就会招致他们非常‘猛烈’的反击与抵触。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相当难以‘搞定’的群体。”
通过几年的探索,布朗自己总结了两条在处理企业白领休息健康问题时应当注意的原则。把握好这些原则,才能避免这些白领产生抵触情绪并配合企业完成科学的休息健康方案。
原则之一:时间集约。都市白领对于休息制度最大的矛盾心理就在于对时间的把握上,他们重视自己的身体状态,但是也重视自己的工作进度,因此要让他们积极投入健康项目,就必须要把健康计划与他们的工作时间密切结合,做到尽量不冲击他们既定的工作计划,同时又能保障他们积极的参与度。
原则之二:积极督促。白领们不喜欢杰森那种压迫式的管理方法,但是他们的确需要有人来提醒他们。白领们的智商与情商不会让善意的提醒遭受冷遇。但是这些白领们有太多占用时间的理由,所以不妨从多个角度利用一些委婉的手段来频繁地提醒他们。
一些企业结合自己工作的特点来探索一些更有创意的办法来激励自己的员工提高参与企业健康计划的积极性。
“企业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施自己的计划,其实很直接的一个办法就在于‘投其所好’。”锐步国际体育人力资源部主任比尔·霍姆斯对记者说道,“我考察过一些军工企业和拍卖行,在这些企业中,公司管理层往往能够利用这些员工的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休闲健康活动。比如在BAE,只要喜欢枪械的武器设计人员都可以参加由全美各种枪械协会组织的各种射击竞赛。在这种竞赛中,爱好枪械的员工能够尽情运用自己喜爱的枪支,穿梭于布景的街道或者是丛林之中。我相信,只有爱好能够让一个人彻底放下工作和各种理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在BAE等企业的创意激励下,锐步体育也开始尝试着寻找自己员工的爱好。在霍姆斯团队的不断调查与研究之下,锐步体育的人力团队发现自己的职员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工作。特别是企业职员的主干,体育装备的设计者与生产者,他们尤其关心自己的产品在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的感觉与效果。所以,在了解他们这种取向之后,霍姆斯团队把职员的这种爱好与企业的休息计划开始结合起来。
“我们和当地的多家体育俱乐部合作,由他们提供场地和专业的教练,由我们的志愿携带自己设计的装备,利用休息时间进行训练,并定期进行比赛。”
霍姆斯的办法让大量的企业设计生产人员锻炼兴趣大增。锐步体育的设计生产人员非常想借助自己的身体来了解自己产品的性能高低。虽然企业拥有专业的测试者,但是作为产品的直接设计生产者,没有什么东西能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了。
“我们的设计初衷并没有包括比赛的内容。”霍姆斯对我们说道,“我们只是想让大家动起来。但是大家在体验自己产品的过程中,也会想体会其他人的产品,更想与其他人的产品一较高下,因此就有了比赛一说。其实不管大家是否进行比较,只要大家动起来就好。”
如果说锐步体育所进行的工作是一种主动创意的话,那么康涅狄格大学人力资源系高级策略专业的斯蒂芬·米兰达则提供了一种相对消极的创意思路。
“其实我们的思路就是基于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米兰达对我们谈了自己的思路的设计初衷,“一个企业中到底是谁在影响员工队伍健康休息的积极性?或者说员工团队的锻炼积极性有多高?这个问题不是取决于有积极性的人,而是取决于‘短板’——那些不积极的员工。如果可以解决他们的积极性问题,整个员工队伍的参与度便自然可以获得显著的提升了。”
米兰达的工作思路得到了部分的验证。在米兰达担任顾问的企业中,由于集中注意力解决了不积极员工的参与度问题,整个员工队伍的参与度都有了喜人的提升。
如果可以成功地解决员工参与度问题,那么无疑是解除了员工健康计划实施工作中的巨大威胁。但是仅仅拥有这个成功是不够的。要使得企业整体的运营风险与成本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就必须重视两项“剩下的工作”。
工作之一:健身效果的保持。
不少企业虽然可以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他们请进健身房。但是,后续工作往往不能做到位,直接的结果就是员工锻炼的效果不能有持久效果。对此,企业显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提高参与度的确很重要,但是不能为了提高参与度而提高参与度。”毕竟,企业还是要追求自己成本上的结余以及管理运营上的便捷。如果只是一味地让员工进入健身体制,但是本身忽视了健康的效果,那么多好的计划都会付诸流水。”米兰达如是说。
工作之二:健康团队的建设。
“健康和休息工作越往深处发展,就越要求一支高素质的健康团队。亚瑟尔博士谈了自己的工作经验,”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不仅要配备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员。同时更要具备经验丰富的人力从业者。他们能了解不同员工在休息和健康方面的需要。并且能结合他们的这种需要,灵活开展各种工作,提高员工参与度,增加员工参与项目的坚持度与持久度。最关键的是,企业高管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日常的培训不能有部门行业之分,要重视他们综合能力与知识的积累。尤其要注意这支队伍的负责人的选择。带领这支队伍的人,首先要对健康项目抱有足够的信心和信念。然后能够具备比较深厚的医疗或者人力资源工作背景。”
关键词:增强体质;目标;策略;实效
一、实施方案
1.倡导人人参与“阳光体育”,倡导师生参与“长跑活动”
学校倡导全体师生每天积极参加一次“阳光体育”健身活动,每人学会两种以上体育健身方法,每人每年于5月份进行一次体质测试。倡导班级做到,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两次远足、野营活动,参与组织好每年一届的体育健身节。倡导家庭做到:每个学生家庭拥有一件以上体育健身器材,每个季度全家进行两次以上的户外体育活动,每个家庭有一份(册)以上体育健身报刊图书。
如,宁德师范附小提出的口号是“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增强体质成为一种习惯。”该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坚持开展“环三都澳”象征性冬季长跑系列活动,把对学生健身要求变成具体的行动,在健身手册中融入致“家长的一封信”“健身跑天天记”“健身运动负荷自测”“健身方法”等,活动有记录、有评价、有表彰,最后以阳光体育章为激励手段,促进学校健身活动的落实。
2.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每周3课时。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师资问题,采取动静结合的方略克服场地困难,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挖掘体育资源,开发校本健身项目。
如,宁德师范附小体育课堂教学突出健身目标。省名师培养人选阮光清老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有体育知识教学、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体育知识以开学初引导课、雨天室内课为主进行教学。运动教学以传授运动文化为主。在实践课中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在一节课约各占1/2时间。具体课堂教学结构见图1。
3.坚持有目标的身体锻炼
宁德师范附小在课堂上坚持有目标身体锻炼,提高炼身综合效果。体育课堂教学应有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不能只教而不练,也不能只练而不教。我们无论晴天或雨天,每节课都约有10~15分钟时间进行有目标的锻炼。其程序见图2。
(1)目标的确定
依据实验方案,在全面锻炼的同时,要把突增期指标与本校学生发展差的指标作为锻炼的重点目标。如福建10、11岁男、女生的突增期指标为速度、灵敏、弹跳等;从该校2008年5月体质测量与评价分析看,男生弹跳、速度、耐力,女生速度、灵敏、耐力,心肺功能为薄弱环节。因此第一学年以上指标为重点目标;第二学年,经体质测试与评价结果分析,再确定重点目标。
(2)依据目标选择练习素材和方法
首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使他们练得有趣。如设计了一节五年级以游戏形式出现的锻炼方案,但方案中的素材都是无氧代谢的练习,所以采用巡回锻炼法与间歇独领风锻炼法,心率控制在120~140次/分,时间为15分钟,对发展重点目标-心肺功能与耐力起作用。这比单一的跑来发展心肺机能与耐力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
其次遇到雨天或场地、器材发生矛盾时,坚持目标不移,因地更换内容,如为了发展速度、灵敏素质,晴天以沙坑为主的锻炼方案:a.原地快速跑;b.转身快跑;c.跳远。雨天以教室走廊和楼梯为场地的锻炼方案:a.左右快速触线;b.快速高抬腿跑;c.钻过凳子;d.跳阶梯。这样,即使雨天我们也能围绕目标锻炼,保证锻炼的连续性。
4.建立体质健康反馈系统
校内建立体质测量与反馈系统,学生与教师按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体检表之指标每年进行体质测试,教师体检反馈给个人作为健身之依据。学生体测结果作如下反馈:反馈给学校领导、班主任与体育教师等;群体数据要作常规数理统计与评价,结果向上述方面反馈,为他们增强学生体质作依据反馈给学生本人;从三年级开始向学生个人反馈,指导学生作自我评价与绘制综合比较图,使学生了解自己体质状况,培养评价能力,增强健身意识,促进学生去增强体质。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孩子体质状况,为家长增强孩子体质提供依据。最后汇总,按要求上报有关部门。
5.改革竞技健身娱乐运动
竞技娱乐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开展竞技娱乐运动,应按学生个人兴趣选择,要有利于增进友谊与团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霞浦二小开展《改革娱乐运动子课题研究》。其一,改变运动队组织形式,组建学生运动俱乐部。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把学生分为不同水平层次的梯队。采用竞争升级制度,激发学生在俱乐部中学习、训练、比赛的热情。其二,改变运动会、体育节项目设置。过去学校办运动会只有占学生数的18%参加比赛活动,开展实验以来,在项目的设置上进行了有益的改革,如多人持杠仰卧起坐、多人跳远、往返接力、运球上篮接力等,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走进赛场,亲身体验体育文化,享受运动乐趣。
6.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时增加的实际,各校要合理配置体育教育编制,确保体育教师能满足教学需要,要加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业务提高工作,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使现有体育教师能轮训一次。借助每年一次的全市体育学科委员会年会,通过观摩体育课、教学设计比赛、听体育专家讲座、优秀体育论文评选等形式进行新课程培训。以《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为课题,组织开展市级课题研究,提高体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7.丰富教师与家长的健身知识
教师与家长在过去的体育课中,接受的是运动技术与技能的教育,不是健身教育。因此,有必要通过讲座等形式,学习健身知识与方法,使教师与家长既能自我健身,延年益寿又有指导学生健身。学生、领导和体育教师更要有意识地迅速提高指导健身的业务水平。
如,为加强家校联系,延伸练习平台策略:(1)搭建网络平台,加强家校联系。比如搭建一个以“博客”为载体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博客平台”里大家可以通过写文章、日记,评论、留言、图片上传的方式分享练习方法、学习经验以及情感交流等。(2)教师应加强练习方法性的指导,提高练习的科学性。比如练习的计划的制定、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训练项目的选择、训练强度与密度的测定与控制、训练后的恢复及营养等。(3)加强过程性管理,提高课外学习质量。如《阳光体育亿万学生冬季长跑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设制好相关的表格,这些表格能体现每个学生每天的练习情况,教师需关注表格的内容,及时的进行总结、点评,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8.改善健身的条件设施
根据身体锻炼的需要和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添置适合学生锻炼的各种的健身设施,锻炼器材儿童化,因地制宜,两年内达到规定要求。在实验研究中,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不足,采取如下措施。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一物多用,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如:一根跳绳——可以拼图赛、斗智拉绳、绳操、三人角力、夹抛绳、二人三足跑、踩龙尾、绳投掷等。(2)教师自制简易的体育器材:如:矿泉水瓶——用来投掷、瓶操、哑铃操、标志物,也可以用作游戏中“打‘保龄球’、‘竹篮’打水、踩‘气球’、踢‘足球’、找‘朋友’、春播秋收”等。(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排球网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设立移动“箩筐球”、设立小型健身房、小型毽球场地。(4)开发民族、民间传统的体育资源。例如:中国古代的“踢毽子活动”“跳橡皮筋”,南方的“舞龙和龙舟赛”,农村的“跳筐”“玩陀螺”“滚铁环车”等内容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
二、实施成效
实验研究是在动态中进行的,条件虽有差异,但在教师的努力下,因地制宜地进行实验,都基本达到假设目标。其一,学生的健身知识与能力有提高。小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锻炼、卫生与安全等常识,知道控制运动负荷,能自我评价体质与绘制综合比较图,了解自己体质的状况,部分学生克服了偏食的不良习惯。其二,学生的体质得到了增强。在教学时数和内容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班比对照班的成绩提高幅度明显。在平时的教学中感觉实验班的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也要强于对照班。其三,实验学校课外体育得到加强,建立有序而有力的课外体育组织管理,依据制定的计划进行布置、检查、落实,逐步形成网络组织管理。其四,学生品德教育等取得一定的成果。实验班的学生不管农村还是城关,上课都是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和快乐的,为达到个人的目标,学习与锻炼是认真的,有时还会提出问题来讨论,初步发挥了主体作用;遵守课堂常规,爱护运动场地与器材、团结合作,竞争意识等都较好。其五,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参加实验的教师,都有增强学生体质的意识与决心,努力学习,掌握了增强体质的理论与方法,使自己教学转移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中心的轨道上。从上述5个方面看出,实验研究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对学生在近期与长期增强体质有实效性,对活跃我市小学学校体育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智寿.我省小学生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报告[J].福建体育科技,1987(3).
[2]孙君梅.体育课程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探讨[J].教学与研究,1988(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1]。产褥期是产妇分娩后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及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产妇由于妊娠和分娩的巨大应激反应,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坐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知识的缺乏和一些陈规陋习,特别是忽视婴儿的早期教育将影响母亲及儿童一生的健康与智力开发。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实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采纳全面合理的营养方案及护理和喂养新生儿的方法,从技术上指导与精神上鼓励产妇科学合理“坐月子”,建立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康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是产科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2]
1 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
产褥期内,产妇的生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持续处在一个复旧状态,其中,生殖系统的变化最大,需从妊娠引起的所有变化中逐渐恢复至孕前状态。主要包括子宫的复旧,恶露的排出及阴道盆底组织的恢复。而乳腺则在妊娠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成旺盛的泌乳阶段。
2 产褥期妇女心理变化
在产褥期,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产妇的心理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各种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都可影响产妇的心情[3],如由于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因分娩和在医院睡眠不足而引起的疲劳;对出院后是否有能力抚养婴儿的焦虑;对自己失去魅力的恐慌;以及居住条件、家庭经济负担、夫妻感情、亲属的支持和帮助、产后医护人员照顾、产后康复情况等[4]。特别是在我国,由于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在农村性别偏好的现象还存在,孩子的性别会影响产妇的情绪,以上各种因素所致的不良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产妇身体的康复,而且还会抑制乳汁的分泌,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产褥期精神障碍[5]。近年来报道,产后抑郁发生率在国外大多在30%-75%之间[6],在我国,有21.5%-61.1%的产妇经历过产后情绪不稳和抑郁症[7]。大多数的病例需要医学专家的治疗,如果没有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常可导致产妇自杀[8]。
3 产褥期保健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也在提高,但总的来说,人们的健康意识仍相对淡薄,大部分产妇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使产褥期保健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重点仍放在疾病的治疗上,对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健康指导投入较少。产褥期的保健工作主要通过产后42天访视来实现。根据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城市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6.4-61.8%,平均访视次数为2.6次,农村产妇产后保健率为40.4-61.8%,平均检查次数为2.1次,全国的产后访视率为53.3%,导致许多产妇对产后保健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健康保健从医院过度到家庭的过程中出现了脱节[9]。除访视次数少之外,我国产后访视还存在着访视时间安排欠妥、访视技术欠熟练、缺少健康教育或者宣传力度不够,产妇满意度低等问题[10]。另外,大部分产妇在产后仍遵循传统的“坐月子”观念:如禁吃水果、蔬菜,多吃肉;不洗头,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不洗澡等;不能下床走动;同时要紧闭门窗,防止冷风吹入等,使传统月子存在大量的健康问题,如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母乳不足、过度肥胖、精神焦虑、抑郁等。严重影响了产妇产褥期身体的康复。产褥期妇女的“健康”问题涉及到生理、心理、保健意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应该受到重视。但一直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忽视了对产褥期妇女卫生服务的投入,基层卫生机构常不能提供必要的服务[1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与保健需求也不断提高,她们不仅需要整个孕期及产时的母子平安,还需要产褥期高质量保健服务。
4 产褥期保健新模式
尽管产褥期保健对产妇和新生儿都非常重要,但相对于产前检查和分娩,关于产褥期保健的研究却很少,并且缺乏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均希望加强产褥期的研究[12]。产褥期保健的新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产褥期保健内容涉及到产妇的生殖系统恢复,形体恢复,心理干预、母乳喂养的指导,宣传正确的产褥期生活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家属进行个性化指导等。目前国内常见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4.1 “现代月子中心” 汪锡文等报道[13]产妇在医院月子中心 “坐月子”,环境安静,医护人员从技术上与精神上鼓励母乳喂养,保证了母乳喂养的成功,专业营养师调配的食谱使产后饮食更科学,更合理,营养更均衡。多功能健身房及形体操的专业指导,让产妇体形迅速恢复,产后服务模式的改变,让产妇心情舒畅,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观察产妇各器官恢复的情况及心理状况,指导产妇全面合理的营养、新生儿护理和喂养。科学合理的“坐月子”,使初为母亲的产妇满月后,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特别是开展了新生儿游泳、抚触及体能训练,为新生儿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教育打下了基础。
4.2 产后家庭保健服务中心 李伟兰等报道[14]通过自出院后第一天开始,由“产后家庭保健服务中心”派出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士进行一对一的上门服务,为母婴继续服务2至5天。
如母婴情况良好,保健服务结束,转为产后访视对象。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影响产妇及婴儿的不良习俗及健康问题,能及时帮助母亲纠正不良习俗,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及新生儿护理能力。离开医院嘈杂的环境,回到自己温馨、安静的家中,生活方便,利于休息,便于家庭成员的照顾,更利于恢复。
4.3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王善林报道[15]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在产妇出院后,按其需要的时间上门访视,一般每隔5-7天上门一次,访视内容包括评估产妇的康复状况和新生儿的生长及发育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观察与护理、产褥期保健、产后活动等,通过家庭访视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满足了母婴需要,并能在访视中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干预从而降低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4.4 产后恢复治疗中心 吴江平等报道[16]为产褥期妇女提供包括生殖系统和形体恢复在内的人性化产后恢复治疗,内容包括乳腺疏通、子宫复旧、卵巢恢复、子宫颈阴道壁恢复、产后性和谐调整、腹部体恢复、臀部形体恢复、大小腿形体恢复、产后疲劳恢复等。安排专门车辆接送产妇来中心治疗,对少数来院有困难的产妇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通过一对一的服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个性化指导,在治疗过程中,与产妇进行交流,解答产妇在产褥期内的常见问题,宣传健康的产褥期生活方式,不仅提高了产褥期保健质量,还提高了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
4.5 产褥期多种形式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促进促进母婴健
康 张缨等[17]报道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产妇提供连续的多种形式的专业性的延伸服务,产妇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服务形式,产妇遇到问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通过咨询电话、发短信、网上交流等方式,得到母婴保健专家友善的帮助,获取低成本、高效率的母婴保健服务指导。根据需要也可以请母婴保健专家上门服务。通过为产妇提供连续的帮助支持,以及充满“人情味”的关爱,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产后康复及心理状况,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技巧掌握等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4.6 Orem自理模式在产褥期保健中的应用 Orem[18]理论以自我照顾为中心,认为个人应对与其健康有关的自我护理负责,必要的护理介入只是为了帮助人们提高自我照顾的能力,产褥期的妇女虽然角色有所改变,本身却具备不同程度维持健康的能力。Orem自理模式帮助产妇树立并加强自理观念,通过与产妇及家人的交流,帮助他们认识到产妇不仅应生活自理,还应尽力照顾新生儿。帮助产妇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使产妇适应角色转换,尽快进入母亲角色。评估产褥期妇女的自理需要及现有知识,确定其健康教育需要。通过问卷调查,或通过护理人员与产褥期妇女直接进行交流,收集有关资料,评估产褥期妇女文化背景及其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健康教育内容。针对不同人群及特定的宣传教育内容,可选用相应的方法。自我护理服务能够把人从医疗服务机构的被服务者变成自我健康的自我服务者,从而减轻家庭负担,降低医疗费用,使产妇权利与尊严得到更高程度的尊重。
综上所述产褥期产妇要适应生理变化,要进行心理调整,承担母亲的新角色,急需掌握大量的自我保健和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现有的产后康复治疗大都局限在住院期间进行,出院后缺乏有效、连续的产后康复治疗和指导,医院与家庭存在脱节现象,难以满足家庭对母婴保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医院是高水平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与职责及服务理念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医院把服务延伸到院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国内外对产后康复治疗向家庭延伸服务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探讨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产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产褥期保健新模式是产科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85.
[2] 潘迎,武明辉,杨美英,等.产后保健质量评估与需求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2):89-91.
[3] 张秀泉.产褥期保健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5):267-268.
[4] 戴钟英,蒋式时.重视妊娠和产褥期妇女的精神疾病的诊治和研究工作[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12):721.
[5] Cunningham FG(著),段涛,等(译).威廉姆斯产科学[M].第2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68.
[6] 穆光宗,陈俊杰.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J].人口研究,1996,3(20):25-33.
[7] Seyfried LS,Marcus SM.Postpartum mood disorders[J].Int Rev Psychiatry,2003,15(3):231-242.
[8] HalbreichU.The etiology,biology,and evolving pathologyofpremenstrualsyndromes[J].Psychoneuroendocrinology,2003,28(suppl3)55-99.
[9]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M].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642-645.
[10] 陈利.产后访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妇幼保健,1995,10(2):83·253·医学综述2008年1月第14卷第2期Medical Recapitulate,Jan 2008,Vol.14,No.2.
[11] 郑金庆,张蕴,金辉,等.周至县1992年妇女围产期保健情况调查[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5,16(2):171-173.
[12] 王晓莉.妇女产褥期特殊行为.中国妇幼保健,2005,20:374.
[13] 汪锡文.月子中心产妇的健康教育.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75-76.
[14] 李伟兰.谈产褥期的保健.医药卫生,2000,3:35-36
[15] 王善林.开展产褥期母婴家庭保健模式的初步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4):1694-1695.
[16] 吴江平.产褥期保健新模式的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27.
【关键词】图书馆员;读者;权益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 on the librarian’s rights . It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ans’ rights and interests,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is of the deep research on the librarians’ education as well a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Librarian;Readers;Rights and interests
1 问题的提出
笔者长期在图书馆一线服务部门工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深感我国图书馆事业进步巨大。特别是在保障读者权益方面,出台了许多新制度、采取了许多新举措。以读者的需求和认可为工作重心,“读者第一”、“读者至上”成为图书馆的永恒主题。
但是,对于图书馆服务的主体、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充当纽带和桥梁作用的图书馆员,其受重视程度则没有明显改善。与读者权益相比较,馆员权益可以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忽视和轻视。如笔者在撰写本文时,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检索。以题名或关键词为“读者权益”模糊搜索,共有146个查询结果;而以题名或关键词为“馆员权益”模糊搜索,仅有7个查询结果。可见其社会关注度的比例悬殊。
2 馆员权益问题的重要性
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讲究“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这个“人”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作为服务对象的读者以及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其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的第五定律中提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A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sm)”。即: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三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所以同样作为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与馆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能对其中任何一方厚此薄彼。“读者第一”并不代表读者的权益高于馆员的权益。读者权益与馆员权益是图书馆生存发展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保障馆员权益是“以人为本”及“人文关怀”的基础。馆员权益得到了重视和保障,才能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读者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尊重。相反,一味强调读者权益,关系到馆员的切身利益却漠不关心;馆员权益得不到保障,其结果终将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读者权益,导致读者服务工作难以展开,“读者第一”成为一句空话。[1]只有同样重视二者的正当权益,图书馆才能和谐发展,为读者服务的理念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3 馆员权益问题的相关调查及解决对策
权益是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那么,馆员权益具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呢?笔者根据自身及同行的一些切身体会,通过网络在线调研、收集资料和数据,从馆员受尊重、受教育以及身心健康权益三个方面分析问题,并仅侧重于图书馆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3.1 馆员受尊重的权益
3.1.1 社会地位方面
随着国家经济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奇怪的是,社会对馆员的印象仍停留在过去那种诸如“文化程度不高”、“领导亲属或关系户”上面。这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与意识。要改变社会公众的看法,图书馆招聘馆员时应严格遵循公开竞聘的原则,做到公开化、透明化,公平竞争,吸引高学历、综合素质佳及业务能力优秀的人员;不通过不正当的社会关系安置不适应工作岗位的人员。另外图书馆可以在保护馆员隐私权的基础上,适当公布馆员的简历,让读者对馆员的学历、业绩、特长、获奖情况等等都有所了解。通过上述措施改变社会印象,转变认识。
3.1.2 人格尊严方面
公众对图书馆认知的片面性、读者层次的多样性,使馆员容易被读者误解,与读者发生矛盾。当读者对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不满、对图书馆工作有意见时,往往把馆员当作出气筒,其中不乏言语苛刻,甚至无理取闹的。很多时候阅览室里只有一位馆员值班,矛盾发生时往往读者一句“服务态度不好”,被批评的就是馆员。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偏向读者,只能让一线馆员心寒与气馁。当读者都对馆员颐指气使、言语刻薄,试想馆员又怎么可能做到为读者着想,真正做好服务工作呢?因此,一方面图书馆应对馆员多做沟通和解决纠纷的技巧培训,了解怎样满足读者需求、纾解读者不满情绪、解决突发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借鉴政府机关的对外服务窗口,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好处是,双方的一言一行都被作影像记录,馆员也能自觉端正服务态度,读者也不至于无理取闹,两方面都能进行有效监督,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地解决问题,实现二者的相互尊重。馆员的人格尊严有保障,服务自然也能上一台阶,读者的权益也就有了根本保障。
3.1.3 工作性质方面
很多读者对馆员工作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够,认为馆员工作十分清闲、可有可无。图书馆对馆员工作的主体地位应多加重视、多做宣传。可以针对馆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程序等制作视频影像,教会读者如果遇到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怎样寻求馆员的帮助。也可以定期邀请或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到馆参观,解说馆员工作流程,认识和了解馆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等。还可以招募社会志愿者,特别是大中小学生,进行图书馆服务;或者参照国外的做法,把到图书馆服务纳入社会服务内容中。通过这些措施,让社会更深刻地认识馆员工作,读者的认识深化了,反之也能强化馆员自身的服务主体意识。
3.1.4 工资待遇方面
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馆员不受尊重的原因之一。馆员工资待遇不高的深层次原因是机制问题,机制的先天不足,导致图书馆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地位尴尬。一味地要求和强调馆员的自我牺牲、自我奉献,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其实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所办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工资待遇应努力向公务员看齐。同时图书馆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公开透明的薪酬分配和奖励制度,增加馆员收入,形成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氛围。
3.2 馆员受教育的权益
很多人不愿意到图书馆工作,认为图书馆工作没有发展前途。许多馆员也认为自身的工作没有发展空间,感到前景无望,抱混日子、等退休心态。馆员是一个图书馆里最重要的财富和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馆员的发展机会欠缺、发展空间狭小,单位对馆员个人的职称晋升、学习培训、学术研究等不闻不问,甚至故意给予打压,那么馆员的整体素质将日趋下降,这个图书馆的发展前景也可想而知。因此图书馆应为馆员提供价值提升的机会,谋求其综合性的发展,营造馆员价值实现的良好环境。[2]
3.2.1 多渠道地安排切合实际、有现实操作意义的教育培训内容,让馆员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开拓视野。很多图书馆对馆员的教育培训并不重视,不舍得花钱,就连规定每年72个学时的脱产继续教育都是走过场,或内容陈旧、或照本宣科。这其实是一种短视的行为。馆员直接面对读者,可以说是图书馆的“形象大使”,代表的是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一个图书馆即使硬件设施过硬,但馆员素质偏低的话,形象、口碑也会不佳。
3.2.2 营造宽松、公开公平的学习和研究环境。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学习交流制度,鼓励和奖励馆员进行自学或脱产学习。外出交流学习应实行轮换制,不应成为某些馆员的特殊权力,或沦为某些馆员观光旅游的借口。
3.2.3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打造复合型图书馆人才。很多馆员在某个岗位上一做就是很多年,早已形成职业厌倦,对别的工作岗位却很不熟悉。这不仅不利于馆员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3.2.4 下放活动策划与组织权,给馆员一定的制度支持与资金支持。比如在职称评定中,有“能主持、全面主持、或指导某项工作”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除了有一定领导级别的馆员外,普通馆员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或者明明是普通馆员完成的某项工作,因为有上级领导,业绩也不能算是自己的。结果普通馆员暮气沉沉,工作消极;领导级别的馆员又工作繁多、精力有限。因此,图书馆应鼓励馆员特别是普通馆员单独或合作提交活动策划书或调查报告书,可行的给予资金和权力支持,由提出策划的馆员自主完成。这样,不仅能减轻和分担领导的工作压力,也能锻炼和提升普通馆员的业务能力。“百花开放”,图书馆自能欣欣向荣。
3.3 馆员身心健康的权益
3.3.1 身体健康方面
图书馆的环境优雅舒适,但其实图书馆内也有很多看不见的危害,很少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馆员自身也会忽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污染:①人员流动性大,人群相对密集,空气质量不佳。②很多图书馆新装修没多久就投入使用,有害气体多。③书籍里的霉菌、粉尘、尘螨等漫天飞舞。
2)其他污染:①图书专业设备(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充消磁器、胶粘剂等)的电磁辐射与气体污染。②书刊在流通过程中沾上的大量细菌及病毒污染。③书刊中的铅污染。④电脑、机房、空调、电源等的噪音污染。
3)身体损伤:长期搬搬抬抬、上架下架、打包等体力劳动所形成的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腱鞘炎、关节炎、鼻炎、皮肤过敏等慢性职业病或扭伤、压伤、韧带拉伤等外伤性疾病。
因此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的身体健康。(1)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开设职工健身房、休息按摩室等;每天定时由图书馆员带领读者,在阅读的间隙做一套保健体操,缓解疲劳,预防慢性病。(2)定期开展健康体检,免费注射流感疫苗等。(3)提供必不可少的劳动保护用品,加强卫生习惯宣传,养成良好的工作卫生习惯。包括工作要佩戴口罩及手套,勤洗手等等。(4)搞好卫生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包括熏蒸消毒、喷雾消毒、紫外灯管消毒等),防湿防蛀,注意绿化,定期清洗中央空调。
3.3.2 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现代竞争社会,人们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图书馆员也不例外。表现主要有:(1)低价值感、成就感和认同感缺乏而导致的自卑心理。(2)知识老化、创新能力弱而导致的恐惧心理及职业倦怠。(3)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工作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角色冲突而导致的人格偏差,包括焦虑、抑郁、烦躁等。(4)过分强调读者权益而导致的负面情绪和管理惰性,如:工作态度消极,服务质量下降等。[3]
因此图书馆应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注馆员的心理健康。(1)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对馆员的工作、生活给予关怀,倾听馆员的声音,了解馆员的实际困难和疾苦,力所能及地给予解决或慰问。(2)建立科学有效、形式各异的激励机制,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3)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性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压力和心理障碍,对馆员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协调。(4)创造舒适宜人的工作环境,构建温馨快乐的单位文化。设立心理减压室,定期聘请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工会等职工组织定期举办各类愉悦身心的活动,疏导员工的负面情绪。
4 结语
权益是由法律赋予的。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相关组织应高度重视,在馆员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依法管理、依法保障馆员权益。期待我国即将颁布的《图书馆法》能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张家德.论图书馆员权益和读者权益的辩证关系[J].情报探索,2005(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