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山西文化论文

山西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0 04:54: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山西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山西文化论文

篇(1)

山西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郭士星先生出生于号称“戏曲之乡”的山西孝义农村。自幼受晋剧、碗碗腔、木偶、皮影、秧歌等家乡戏曲的熏陶,对中华戏曲和民间艺术情有独钟。他通音律,迷戏文,喜书法,擅篆刻,爱摄影,尤好收藏。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曾任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2000年退休后仍退而不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化活动,被推举为山西省戏剧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人们称他是一位闲不住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官员,也是一位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收藏家。

几十年来,郭士星在呕心从事自己分管的戏剧教育、戏曲研究、文物管理等本职工作外,潜心搜集各种戏曲藏品。他的办公室和书房,藏珍纳粹,琳琅满目(图1)。他收藏有清末民初的老唱片、老剧本、老剧照,绘有戏剧人物的瓷器(图2~5)、茶果盒(图6)瓷板画、刺绣(图7~8)、木版年画、玻璃画等,品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藏品,大多数是他从古玩市场上买来的。节假日逛古玩市场是郭士星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他收藏有三四百张山西梆子戏的老唱片,还专门购置了三架留声机,一有时间,他就将这些老唱片拿出来播放,认真品尝老艺术家们的唱腔。有一次,他在古玩市场上买到清代光绪年间上海百代公司为山陕梆子须生泰斗“元元红”郭宝臣录制的《探母》《别妻》等珍贵唱片,高兴得一夜没有睡好觉。郭士星的戏曲藏品,为研究山西戏曲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看过他的藏品的人士都感叹道:“这真是一个颇有研究价值的戏曲博物馆!”

郭士星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戏曲史论家,多年来,他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上百篇戏曲论文,还主编出版了《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山西文化艺术志》《山西剧种概说》等专著。他从事收藏,不为盈利,只为研究和欣赏。一张晋剧“毛毛旦”王云山的《双锁山》老剧照,他花400元购得;一幅罕见的旧戏班供“戏神”用的刺绣对联,他一掷千金,高价购得。他的这些举动全都是为了那份割舍不去的收藏爱好与迷戏情结。

山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大省,戏曲文化历史悠久,遗产丰富,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郭士星常说,老祖先给我们留下大量宝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珍惜,要保护。民间收藏是国家收藏的重要补充。一个人的收藏力量是有限的,只要大家都重视收藏,就能积少成多,为国家保护更多的文化遗产。郭士星表示,有朝一日,他愿将自己喜爱的戏曲藏品捐献给国家的戏曲博物馆,以供更多的人欣赏与研究。

责编 水 清

篇(2)

论文摘要: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英语阅读理解。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太原师范学院的学生中作了关于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西方文化的教与学两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在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应通过各种方法,有意识地加强西方文化方面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1引言

文化一词历史久远,涵义广泛。在我国,“文化”一词可追溯至西汉,意指帝王文治和教化,与“武功”相对。如刘向《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旧文译自拉丁文cul-tura,英文写作Culture,原意为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 19世纪中叶,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人文学科在西方兴起,文化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逐步成为概括以上新兴学科现代色彩的重要术语。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使用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E·B·Tylo)。他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尽管文化看似包罗万象,但大多学者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方面含义: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等等。

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反映了社会现象,而一切社会现象又都是文化现象,所以语言与文化相互交融。有学者指出,人说话的能力是天生的,但说某种语言如英语的能力则是文化的。原因在于,语言作为某一社会的成员们所共有的交流体系,不仅可以深度描写该语言所在的文化的价值形态,而且可以显示其使用者的独特的思维与世界观。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被英语框定并体现出思维特征和精神气质的,就是盎格鲁·萨克逊文化的核心。文化之于语言学习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在以往的语言教学中,语言常常被简单地理解为交际工具,而且,交际过程也被简化并符号化为“编码一发送一接受一解码”。交际这一现实需要被理解为语言唯一的和全部的意义;语言中所包含的和难以回避的其他意义似乎被边缘化乃至全然忽视了。在英语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传授文化,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促进教学已经成为了英语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阅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活动,也是英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英语学习者的西方文化素养并探讨这种素养与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阅读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阐明文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2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关系的看法

调查是在2005年11月太原师范学院第三届大学英语文化知识竞赛后马上进行的,接受本次问卷调查的是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经过筛选,调查者最后选出485份有效的答卷,比较均匀地来自于各个非英语专业院系,因此问卷的结果可以大致反映出学生们整体上对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关系的看法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在其阅读教学中对西方文化的重视程度等。(答卷中某些项目上存在选择缺失现象)

学习英语的目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们于西方文化方面的真正重视程度。问卷调查表第一项关于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57. 93 %)学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33.4%的学生是为了胜任将来的工作,只有7. 21%的学生是为了了解相关文化或者为了学术研究。

本结论说明对英语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的比例是很小的,如果再考虑到西方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念,在英语教学中较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加广泛复杂和缺乏系统,那么可以肯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非常缺乏的。这一推论与第三项即对“跨文化意识”的理解的结果相吻合:84.74%的被调查者不太清楚或者根本不懂“跨文化意识”。

第四项旨在调查学生对“英语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的总体认识,而第五项是具体到“西方文化背景对其本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的描述。反馈者对这两项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认为英语与西方文化关系十分或比较密切的比例占到95. 25%,说明被反馈者充分认识到英语与西方文化的紧密联系。认为西方文化背景对自己学习英语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为88. 86%,有力支持了第四项的结论。然而,在第二项即对西方文化,尤其价值观的态度方面回答十分重视或比较重视的反馈者只占到总人数的45.97 %。这说明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西方文化学习的实际重视程度并不高。

最后一项的调查可以给出部分的解释。认为其教师经常提示文化语词的反馈者只占到总人数的19. 17%,回答有时提示的占到55. 88%,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西方文化内容不足和缺乏系统性。

归纳起来,被调查者尽管在总体上积极认同西方文化对于其英语学习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却很缺乏。原因一是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因此学生们缺乏深究文化内涵的动力;再就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西方文化的输人方面缺乏量和系统,学生们缺乏这方面的引导;还有就是文化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不系统性也给学生们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困难。

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知识

阅读是一种认知活动,所以首先要对比中国人与西方人的语言思维文化的差异。对于已具有一定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大学生而言,从自己的语言思维习惯上是可以窥视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为主体。这一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决然不同,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中华民族的宗教意识淡薄,也是因为古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影响下,人与神趋向和谐的统一,都是大家庭的一员,上帝派天子统治下民,上帝如同祖先父母般地护佑百姓;而西方神与人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对立的,人对神要绝对服从,从而顶礼膜拜。另外,中国古代辉煌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与西方近现代科技进步均是各自思维方式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思维方式不分好坏之说,只能说中西方思维习惯方式存在差异,我们应了解它们的差异,并使它们相融合,就能更加完善各自的思维习惯方式。就阅读教学而言,两种思维方式的融合对我们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内含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的综合教程的第二册第一单元Learning , Chinese一Style就是美国人谈中西文化基础教育的炯然不同,尤其在“creativity"(创新)和“skill"(技能)孰前孰后的问题上进行实例分析,但课文中没有评价,只是谈培养教育的各自不同方式等,在结尾处,作者写道:Can we gather, from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extremes, a superior way to approach education, perhapsstriking a better balance between the poles of creativity and basicskills?(我们能否从中美两个极端中寻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方式,它或许能在创造力与基本技能这两极端之间获得更好的平衡?)这段话就是倡导融合中西方教育模式是最佳教育模式。其实我们也坚信中西方文化必将走向融合,并通过互存互补而共同创造发展的新局面。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倡中西文化知识是平等重要的。

了解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各自不同,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就首先要考虑到西方人的写作特点肯定与中国人写的文章特色不尽一致,一般来讲,英文的文章语言用词很具体(重个体),例子较多,且分散(重分析),由此文章结构就显得有些凌乱不是很严谨。所以中国人在阅读英文文章时,开始要尽量排除系统思维的干扰,否则就会形成理解上的模糊和笼统性,提倡学生增强西方人的分析性,经过个体分析或文字细节分析,再利用我们系统思维习惯理解文章的主题及文化内涵等。

尤其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应试,而且对于西方文化及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意义的认识很淡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大学一年级学生阅读英语文章时,要始终贯穿文化教学的理念,尽快让学生养成在阅读文章时,有意识地发现西方文化知识并能对比中西文化的价值等。

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综合教程第一册的第一课:Writ-ing for Myself,其中有一单词“spaghetti"(意大}}J式细面条),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单词作为文化背景知识的切人点,谈谈意大利与中国面食文化的差异,并扩充相应的英语词汇:山西的刀削面(pared noodles )、北京的炸酱面(noodles servedwith fried bean sauce )、兰州的拉面(dial)等。再比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五课:A Valentine Story讲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教师可将“Valentine’ s Day"(情人节)与中国的“七夕节”作对比。在本教材中的第四课Tony Trivisonno’s American Dream体现了美国人对生活态度及追求的人生价值,是值得我们中国青年人学习的。而且,“美国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今天的“美国梦”已成为美国人思想意识中的核心部分,但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有些美国人认为:The Ameri-can Dream is at the end of the rainbow(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德·克雷夫科的名言中:“美国人是一个根据新的原则行事的新人,是一个把旧的偏见和特性抛在身后而采用新的生活方式的新人。就是这个“新’,字就强调了美国和美国人跟欧洲大陆和欧洲人的不同。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教育学生在阅读西方作品时,取其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为我所用,比如“美国梦”的乐观精神和创新精神就值得强调。当然,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知识时,必须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精神来学习来认识外来的文化而非盲目地加以认同。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西方文化知识的输人外,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展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总之,通过课堂内外的西方文化的学习,要使学生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更加感兴趣,更广泛深人和系统,这样必然会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篇(3)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比较;建筑创作;文化发展

1 前言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热潮。这使人想起了上个世纪初的,尽管时间已经过去百年,而所争论的仍旧是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这个争论纠缠百年而未有结论,说明问题的复杂性;而这种论战均由文化比较进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发展方向,更使人们对这一论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清醒的认识。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东西方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不仅对于个人的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

2 东西方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2.1 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素质,同时不断产生新的素质而延续下来的。任何文化都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点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2.2 用这个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天生消极落后,他也不是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30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说中国文化天然消极落后显然不符合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3 “两个合一”的创作理念

3.1 “天人合一”是古代人们对宇宙的认知模式,即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和谐的关系。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这种关系的朴素而原始的论述,结合建筑创作,我们可以作以下几个层面的理解:

3.1.1 “天人合一”是对宇宙,同时也是对建筑的一种认知模式。世界万物,包括建筑在内,从表面上看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事实上,它们之间有着内在有机的整体联系。从这种联系出发,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就成了东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和西方文化重个体、重分析显然不同。这种不同有人曾以中西医学为例来说明:说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反映在建筑上,与西方建筑史多分析神庙、教堂等个体建筑不同,“周易”、“堪舆”、“园冶”等,则对建筑和“天”、“地”、“人”之间的联系给予更多的关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创作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因此,在创作中,淡化建筑的主体意识,强调“天人合一”所蕴含的重综合、重整体的认知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3.1.2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东方文化对人生、对一切事物的终极追求,那就是自然和谐。“和”,是“天人合一”理念的核心。与这一理念不同,西方文化比较注重对事物的分析,强调事物的相互对立的一面,事实上,我们也曾经强调过“一分为二”。但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矛盾的分析是手段,是过程,而和谐才是目的。因此在建筑创作领域中,我们还是要讲“和”、讲“合二为一”,因为这正是改变当前生态平衡和城市景观遭到破坏的现状所必需的。

3.2 理象合一

这里所谓理,是指理性;象,则是指意象。意象生成包括了非理性的因素,所以“理象合一”也可以说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合一。“理象合一”既是一种方法论(建筑创作的方法论),也可以看成是对建筑的一种认识论。

如何做方案呢?是先排平面呢还是先考虑造型?功能和形式哪个更重要呢?这些问题常常难以回答。因为影响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的因素十分复杂,不是一个简单的功能和形式的关系问题,而建筑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也决不是“形式服从功能”一类的单向的逻辑形式所能解释的。因此,研究建筑创作的过程和创造机制,找出一些带规律的东西来,将使我们在创作时多一点自觉性,尽量少走一些弯路。

3.2.1 理性思考

理性思考不仅是指功能、适用或经济,它是一个宽泛的,能涵盖更多内容的概念。建筑师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不仅要考虑功能、经济问题,他还要分析环境,研究与规划的衔接,还要研究所采用的结构和设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研究生态保护、交通、防灾,还要与业主一起分析市场并给予准确的市场定位・・・・・・・等等,特别是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还会有更多,更为综合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思考。因此,应该肯定地说,理性思考是建筑创作的基础,没有认真反复的理性思考,作品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是经不起推敲的。

3.2.2 意象,按照美国学者阿瑞提的说法,是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对于建筑师来说,这种体验主要是以视觉的形式来表现。“大多数的意象都是朦胧、含混。模糊的”,并且以一种“猝然的、意料不到的、就像一道闪光”似的方式显现出来。阿瑞提把意象定位于“人的自发性和独创性的流露”,我们把这些抽象的语言简化,那么意象,和我们中国人常常说的“神思”、“灵感”相近,只是神思、灵感没有反映出那种以视觉为表达方式的特点,因此我们所说的意象或者意象生成,将更适于研究建筑创作的全过程,它是建筑过程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

4 立足自己

强调立足自己,是要求建筑师要独立思考。既不受时尚流行的影响,迷信洋人,也不受框框条条的束缚,囿于传统。发挥独创性是建筑创作的前提。

强调立足自己,更主要的是要强调立足中国建筑师“自己”,要建构有自身文化精神的中国建筑理论框架,在创作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调整心态,建立信心。我们应该承认差距,而且跟着别人走同一条路,那么差距还是下个当大的,但如果走自己的、有自己文化精神之路呢?情况就会不同了。立足自己,走自己的路,中国现代建筑的前景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1]高能 从文化的视角看当今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2009(13)

篇(4)

[关键词]理工院校 英语专业 办学定位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杨晓燕(1972- ),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河南 焦作 45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主义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33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23-03

一、研究背景

目前,全国开设英语本科专业的院校中有1/3为理工院校,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渐上升。数量上逐渐增加的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正面临着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理工”这个氛围中更加有力地促进英语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一些理工类重点院校英语专业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特色化的外语人才培养而引起外语界的关注。但是,与此同时,其他许多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却仍然在苦苦探索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出路,并且结果不容乐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如何与时俱进,认真研究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现状,积极提出应对策略,发挥理工科院校资源优势,挖掘英语专业发展潜力,全面提升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方面探索解决当前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的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严格按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长,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输送了大量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以及人们对英语专业学科内涵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他类型院校如师范类、综合类、外语类院校都在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了重视。另外,由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使得非英语专业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差距越来越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理工院校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暴露了理工院校在发展英语专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须根治的症结。

1.办学定位问题。首先,对英语专业办学理念认识不清。秦秀白指出,理工类院校的英语教育“往往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而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个别理工类院校的领导甚至认为英语专业应为全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服务,而对于高等英语教育的学科教育内涵恐怕并不清楚。

其次,对培养目标理解和认识不深。根据《大纲》要求,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规格、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有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但是,一些理工类院校常常一方面片面地追求“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导致不少理工院校在探索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没有严格地遵照教育部颁布的《大纲》设置课程,轻视了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另一方面对“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深入了解和实践,就无法把这一目标与其具体课程设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特色。

2.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首先,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人文教育。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课程安排明显不足,专业技能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课程急需调整。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似乎越来越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忽视了语言的人文性,忽视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其表现为英语文学课程和语言理论课程不足。胡文仲、孙有中认为“英语专业教学要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人文通识教育”。总之,理工类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有背离人文教育传统的趋势。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随着高校的扩招,一些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学术梯队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缺少足够的学科带头人,正常的教研活动很少开展。尽管近年来一大批英语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充实到了高校的教师队伍中,但大部分毕业生所学的仍旧是语言文学和翻译等传统专业,一些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大批新进的年轻教师的加盟难掩其教育教学底蕴不足、经验缺乏的尴尬,有相当多的教师缺乏系统教育知识素养,没有机会了解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把英语教学理解为工具性的技能训练。

这些问题的存在均要求理工类院校的领导多给予英语专业高度的重视,使其尽快明确办学定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前景,尽早确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明确学科内涵,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加快学科建设力度,合理设置课程,以培养出特色鲜明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解决办学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1.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高校类型可粗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是办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这是每一所高校必须明确的问题。高校类型与其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是学科型人才,而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任何一所理工院校也应如此。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一般说来也应该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保持一致。这就是说每所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定位要在以培养学科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两极的刻度上进行定位。

首先,要明确学科内涵和培养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社会需求和市场的驱动,不少理工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不少理工院校的领导不了解英语专业的学科内涵,只注意到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忽视了英语专业的学科性和专业性。个别院校对英语专业的学科发展内涵和定位不是很清楚,制定的学科规划与该校的层次定位不相符,缺乏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因此,作为外语院系的领导应大力呼吁校领导关注英语专业的学科性,相关人员在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培养方案时不仅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办学定位,既不能不顾学校的办学定位一味追求培养学科的研究型人才,也不能完全“工具论”至上,忽视英语的学科性只会使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空间越来越窄。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英语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纲》已经明确了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和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和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理工院校也应以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为目标。

其次,要深刻理解“复合型人才”的内涵,探索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来了,但人们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定义有不同表述。张冲认为复合型人才就是“除英语以外至少还有一门专业的初步知识”。但是根据“入世与外语专业教育”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复合型人才包括应用类复合型人才和研究类复合型人才,其中研究类复合型人才是指有出色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实务工作应用领域理论素养或该外语语言、文学、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相关理论素养的外语专业人才。刘祥清也认为人们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概念理解不全面,英语与文学或语言学结合同样也是复合。这样看来,不仅仅“外语+专业(知识、方向)”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外语+语言(文学、文化)”模式也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另外一种类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多种,如“外语+专业知识”“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专业+外语”“非通用语+英语”和“双学位”等。根据颜静兰的调查,绝大多数高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外语+专业知识”或“外语+专业方向”,如“英语+科技/商务/旅游/法律”等。

理工院校开办英语专业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学科门类齐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另外理工院校也具有良好的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传统,这样理工院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但在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少理工院校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不深,过分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认为“英语+专业(知识、方向)”中的“英语”就是学习英语技能,而英语文学、文化等人文教育内容受到忽视,这是不足取的。此外,为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过分强调所复合专业的知识,减少英语技能课时和专业知识课时的做法不仅与《大纲》要求不符,而且也有舍本逐末之嫌,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功底不扎实。因此,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应在强化英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与本校的相关优势学科进行复合是较好的选择。

2.合理设置课程,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如何改进现行的课程设置,以满足当前学科建设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大纲》规定了英语专业在大学四年期间开设的三类课程: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其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就是体现复合的主要措施。目前的现状是多数理工院校非常重视复合课程的开设,开设的课时较多,这就相对减少了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知识课程的开设学时,英语专业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受到冲击。根据胡文仲、孙有中的观点,要把《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就要优先建设好《大纲》规定的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基础英语以及训练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的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各理工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照《大纲》要求,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既要体现《大纲》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特色。

首先,加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是“看家本领”。《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这里所说的“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就是专业技能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多数高校在基础阶段较重视技能课的开设,但在高年级阶段受开设相关知识课程影响,技能课程开设偏少,这种状况应该改变。特别是高年级阶段的翻译课程,若课时偏少,学生的翻译能力会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处理技能课与知识课课时的矛盾,笔者认为可适当提高技能课程中选修课的比例。

其次,充实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第一,必须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开设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和学术论文写作等必修课。第二,由于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的招生是文理兼收,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增设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如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修辞学、欧美文化、中西文化对比、英语戏剧与诗歌选读及英语散文选读等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另外,《大纲》对中国文化也提出了要求,而理工院校这方面的课程设置很不理想。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设用英语讲授一系列有质量的人文通识课程,如英国历史、美国历史、西方文明经典导读、《圣经》与西方文化、中西文明比较、国际关系史等;还可用中文或英文开设中华文明经典导读、中国艺术欣赏、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

英语专业的知识课程体系除了包括英语语言学、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外,还应包含有关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只了解英语语言、文学和文化知识,而对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知之甚少,那么何谈“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后,凸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设置。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适当开设这些课程(如科技、经贸等)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增强学生将来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但希望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理工或经贸等专业的学生竞争同样也是相当危险的,过分重视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而不适当地夸大其对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作用可能是舍本逐末的做法。笔者建议根据《大纲》要求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严格控制课时比例,力争做到“少而精”。

同时,要凝练专业特色,其重点也在于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应当是理工院校的优势学科的课程,要确保这些课程使用优秀的软硬件资源,包括师资和必要的实验室等。由于各理工院校条件不一,大多数理工院校都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他们发展地方经济的作用功不可没,在培养过程中,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作用是不容否认的。

四、结束语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紧密相关。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其人才培养体系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学校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因此,理工院校的英语专业也不应全国一个模式,应紧紧围绕本校的学科定位和办学宗旨,不断强化特色培养,合理设置课程,才能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办学道路。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4).

[2]付红霞,郭春梅.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英语教师调查篇[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

[4]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J].中国外语,2010(3).

[5]刘祥清.我国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回顾、问题与思考――兼论英语专业教育中的人文主义传统[J].外语界,2007(3).

[6]秦秀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应该加强学科建设[J].外语界,2006(1).

[7]石冠辉.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8]颜静兰.推进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化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A].秦秀白,刘世生.全国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论文选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5)

论文摘要: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和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在调查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敏感度程度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及途径。  

 

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加大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对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同样重视文化的学习,因为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得体和正确地运用目标语才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hanvey(1979)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贾连庆,2008:30)。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对比,对与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的敏感程度。语言和文化互为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建立这种对英语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二、对跨文化意识敏感度的调查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达到更深、更全面地了解目标语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语言学习者才能自觉自主地把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才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语言,使跨文化交际能顺利进行。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笔者对121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三种结论:(1)认为偶尔有跨文化意识,并希望去培养的占50%;(2)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占18%;(3)基本没有跨文化意识的占32%。 

从以上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只占了一小部分,因此,为了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的形势下,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而应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这已被普遍认同,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显出其必要性。 

首先,已有的跨文化交际事例告诉我们“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要更难以接受,文化因素直接关系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成败,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其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包括语言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能在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正确应用语言。 

再次,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之间的对比,即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对比。这个过程对跨文化知识敏感度的培养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间的理解意识,做到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互动。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主要于英语课堂中进行,因此,我们从课堂内容、课堂组织、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从课堂内容来看,主要在于对课本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就是很好的文化传输的中介。首先,文化的输入可以从词汇开始,语言反映着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词汇中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比如,英国是岛国,很多表达法都与海有关;“喜鹊”在汉语中被视为美好的事物,但在英语中却指爱说闲话的人。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本身意识的同时,也应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含义;同时,教师可以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讲解单词中的文化涵义,例如,trivial(不重要的,琐碎的,平凡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两种说法:①由“合三条路的地方”变成“各方向的聚集之处”“各处都有的”“平凡的”。②集合三条路的岔口,是购物回来的女性必定会合而谈天的地方,而她们的谈话内容大多“很无聊”,由此而引出此词义;barbarian(野蛮人,蛮族),当时自恃文明甚高的希腊人轻视希腊语以外的各种语言,认为外国语的发音听起来只有“bar-bar”,因此称那些外国人为barbaros(外国的,无知的,粗野的),其拉丁文是barbarus,演变成英文则是barbarous,barbarian。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章节所涉及的英美文化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就描述了美国人对时间的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内容,比如中美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以及对时间的灵活性的差异,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同时添加一些其他国家在时间上所持有的价值观,并与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跨文化交际奠定认知上的基础,使之遵从于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提出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贾连庆,30)。 

2.课堂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作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比如,关于风俗习惯、社交礼仪、人文、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有在英美国家生活经历的教师请入课堂,这些亲身经历的讲述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美文化,同时在师生间展开关于文化对比的讨论,这对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及跨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不能忽略非言语交际信息的重要性,比如,体态语、面部表情等的涵义。 

3.丰富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设定一定的语境,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餐厅、机场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角色扮演的口语练习,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及各种表达法、文化知识等应用到实际中,这能让学生在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使交流能恰当和得体地进行。除此之外,英语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对文化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手段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喜福会》、《刮痧》等。这些影片能给学生呈现出生动真实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度,加深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msn等媒介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更多的海外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5.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也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了对本族语文化的输入与理解,只有全面和深入掌握自身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目标与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地找出差异,逐步培养文化对比的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跨文化意识的建立是第一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辅助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适当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课堂活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uo-ming,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 inc.,2005. 

[2]曹冬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116-118. 

[3]冯冬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 

[4]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贾连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0-31. 

篇(6)

一、从职业教育看

职业教育是西方世界的产物。以后,为了救亡图存、求强求富,当时在中国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批判旧教育,建立新教育的热潮。我国的职业教育就是这一热潮中产生的。1904 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在《添聘普通教习文》中写道:“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就目前文献资料看,这是“职业教育”这一名词的最早出现。纪芝信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将“职业教育”定义为: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人才。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这种观点形成的时间比较长且比较稳固,周明星将之称为“老三性”。黄炎培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在他看来就是“办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办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的……所以,职业教育,绝对不许理想家和书呆子去干的。”也就是说,黄炎培所说的社会化实际上就是指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以上观点不难看出职业教育应与社会密切相关,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社会性,若是脱离了社会的时代背景,那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更谈不上是职业教育。

在当时中国处在清王朝的后期,战乱遍及大江南北,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历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形式内忧外患,可当时没有一只船可以作为战舰,没有一个士兵熟悉水师,这些我们在全集中均有描述,他说:“现在两湖地方,无一舟可为战舰,无一卒习于水师,今若带勇但赴鄂省,则鄂省已无贼矣;若驰赴下游,则贼以水去,我以陆追,曾不能与之相遇,又何能痛加攻剿哉?再四思维,总以办船为第一先务”。可以看出当时兴办船务以及水师学校是根据时代特征、社会需要而发展的制造业和培养了一部分专业人员,符合职业教育的社会性。

在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提出了“西学为用”的教育观,首先设立翻译馆,培养翻译人才,并翻译外国书籍,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并要在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吸收创新,培养了大量的专职人员。创办军械技术学校也是着眼于服务社会,在当时极具先进意义。另还派遣幼童赴美留学,试图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全面的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迎接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这些成绩均可以看出所办教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不仅着眼国内社会的问题,而且放眼世界还要跟上国际社会的发展。

二、从技术教育看

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中,第8条为“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第 9 条为“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中、高级技术人员的教育;作者在网络搜索技术教育解释为:“技术教育主要是指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技能。”这里所指的生产技术教育主要是指劳动技能教育,它包括技术的学习、掌握与应用等相关联系的活动方式方法。由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技术教育相对职业教育更高级一些,也就是说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的培养,而技术教育是原创科技人才或者是高科技人才的培养。

1861年在遵旨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表示:“购成之后,访葬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对而言,购买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学习制造,这就是一个技术活动了,我们不仅要学会用,而且要学会制造。对这一点,日后致函毛鸿宾,直言不讳:“弟前年初次复奏购买轮船,本欲访募军思之士,智巧之匠,演习试造,以勤远略,未敢逮问九世之仇,亦非稍蓄三年之艾。今所购七船既已化为乌有,不得不另求造船之方,拟开设铁厂,粗立规模。”同治元、二年间,“试造洋器”,还造过一艘小轮船,名为“黄鹊”号。这可以说是“制洋器”思想的初次实践,但由于“全用汉人,未雇洋将”,所造之轮船“行使迟钝,不甚得法”。加上总理衙门购船未成,决意扩充规模,开设铁厂,派容阂到美国购买“制器之器”,“另求造船之方”。这即是后来江南制造局的组成部分。、李鸿章联衔上《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称:“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人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遮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秘,苟非遍览久习,而本源无由洞彻,而曲折无由自明。古人谓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又曰百闻不如一见,比物此志也。”经过、李鸿章等人的精心策划,幼童留美这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得以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留学生种子是由等地方督抚播撤的。在他的积极倡导、主持下,制造出中国第一艘兵轮和第一台车床,炼制出中国近代第一磅火药和第一炉钢水,造就出中国近代一大批技术工人和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首次翻译出版西方近代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数百种,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培养人员为以后的技术活动储备力量,可视为技术教育的一种软实力。

三、从职业技术教育看

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坚定捍卫者,但是他也不一味盲从,在他认为守道要与救世并举。在当时的社会,他敏锐地觉察到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所做的符合职业技术教育适应社会性的要求。可见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就在进行着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我们没有明确的提出这个名称。下面作者就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四个方面来解读。

(一)工读模式

认为人才要通过教育提升,主张“勤教”与“严绳”主张育用并重,教与用交替进行,既用人又育人,即今天我们推崇的工读形式。“勤教”即如他所说:“人才以培养而出,器识以历练而成”。“满意之选不可得,故取其次,带徐徐教育可也”。“严绳”就是严格考察。其考察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道德、品行、作风、能力等方面。要求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合格者,尤其是优胜者,破格提拔;而对于不合格者,则坚决撤换。的幕府,既是储才之所,更是教育人、培养人、考察人的学校。

(二)发展特色教育

中国近代学校的产生,是与19世纪中叶多事之秋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中外矛盾开始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中西文化大冲突和大交汇,封建社会全面衰败和资本主义开始产生,正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的时期。这为办学提供了启示,翻译西方书籍,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修复书院,发展教育,还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启动了近代教育国际化的大门,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目睹了西方科技的威力,但他不全盘西化,不盲目崇拜,坚持古代优秀传统文化。认为近代化决不是西化,近代化是一种历史潮流,国人必须以一种顺应潮流的开放心态去迎接近代化的挑战,闭关锁国不是强国之路(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优越论”都是近代化的阻力),只有对我国文化传统进行近代转换和综合创新,才是富国强民的根本之道。光绪皇帝考虑改良维新,废除科举兴学校等各项改革都无疾而终,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全盘西化,在中国行不通。当前,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现状及成果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仍然起着全方位“示范”作用,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是不能盲从西化。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张学习理论知识应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理论知识是根本,但实践经验也不容忽略。他认为理论知识主要是读儒家经典,“盖人不读则已,亦既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具体来说,他把儒家教育内容分成四部分,即如他所说“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他力图兼采汉宋两学之长,使义理与经世相结合。四者中言程朱理学、纲常礼教之义理之学是根本,但经世治邦的能力也不能忽视。他特别强调“经济之学”的重要性,认为官制、财用、盐政、漕务等都是宜考究的天下大事。他曾说“学于古则多看书籍,学于今则多见榜样。问于当局则知其艰苦,问于旁观则自知效验。”在一定程度上,他突破了仅以经书为学习对象的模式,而注重于在实践经验中学以致用。他还告诫自己的部属和弟子们要脚踏实地,不务虚名,要破除一切陈规陋习,学会因时而变。他说“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他还说:“吾谓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凡求强记者,尚有好名之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记一二处,亦未可也”。可见,他很重视思考与理解,同时他又能辩证地提出理解与实践和生活积累的关系,解决知和行的辩证关系。这也就是他所谓的朱子“切己体察”之法。

篇(7)

关键词:武术;社会;武术界;普及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307―3612(2007)01―0027-03

投稿日期:2006-04-11

基金项目:山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H-03270

作者简介:周玉芳(1958-),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理论研究,武术普及推广与研究。

1 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1社会上的问题和原因

1.1.1 中小学武术教学活动雷声大雨点小,近乎名存实亡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1978年和1992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均把武术列为体育教学内容。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2005年4月2日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学期开始,体育课适当增加武术内容。

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注重升学率,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武术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A.学生对武术的喜欢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夸张印象,实际参加练习后反差很大又吃不起苦,因此真正喜欢武术并能够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武术的学生很少。B.武术课的内容比较单调,教学课时偏少。在学校的体育课达标中,对武术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C.武术师资不足。武术课大多数是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担任的,而且上课主要采用武术与其他体育内容混合进行的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不好。更有甚者,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没有武术内容,武术课名存实亡。

1.1.2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装点门面,无人喝彩在武术申奥的形势下,武术运动也受到大专院校和学生们的关注。其开展武术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大运会武术训练与竞赛、学校业余武术训练、体育课中的武术课程以及自学自练的学生武术社团等。

但是,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1)热爱武术运动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球类等娱乐性强的项目或跆拳道、瑜伽等时尚体育项目。2)武术的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普通院校和体育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不少课程用的是同一套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3)武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5)大学生的业余武术活动和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的武术比赛活动更是很少。

1.1.3武术馆(校)的武术运动表面红火,困难不少 目前,全国各地有各级各类武术学校12 000多所,仅河南省就有各级武术学校421所,其中尤以少林寺所在地的登封为最,有大小武术学校52所之多。号称“天下第一武校”的塔沟武校,目前拥有学生1700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

这些武校虽然生源不错,学生也热爱武术运动,但是其自身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1)学校的文武发展不平衡。这些学校对文化课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调查研究显示,当前这些武术馆(校)每天武术训练时间平均为6.3 h,而文化课教学所用的时间平均仅为3 h左右;有12%的武术馆校不开设文化课;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32。2)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难。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偏低,致使升学或就业的路子越走越窄,这已成为这些武校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C.训练内容由以传统武术为主,逐渐向竞技武术靠拢,有淡化传统武术的倾向。

1.1.4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运动人数虽多,质量不高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参加的人数自然不少。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经常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口有6500万。

但是,有如此之多的人参加锻炼,并不等于已经很好地普及推广了,而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1)参加武术锻炼的中老年人多,青少年少。目前全民健身活动中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大多数练的是太极拳、太极剑、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而喜欢这些项目的练习者,又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直接动机就是强身健体,抵御疾病,愉悦身心。青少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很少会有人去练武术。2)武术锻炼的场所较为简陋。练习者大多数是在室外的土地或水泥地上练习,既不安全又受天气的影响;少数能在场馆内锻炼的,其配套设施也很简陋,一般就是一排压腿的铁架子,功能不全。3)受到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传统武术项目被冷落。大多数传统武术项目停留在表演、交流和一些有限的比赛方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推广。4)社会上武术活动站的指导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加锻炼。

1.1.5 中国武术运动在国际上推广虽有进展,任重道远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国际武联已有108个会员国。然而,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武术在海外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不少问题。1)中国在国际上对武术运动的宣传和介绍不够。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评论说:“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所以,武术在海外的推广还需跨越文化的障碍。2)对国外武术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不够。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250个外国学员中,学历越高对传统武术越感兴趣;在硕士和博士中有64.3%的人认为,只有传统武术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一位在中国攻读武术博士学位的德国留学生认为,大多数外国武术爱好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武术才是正宗的中国功夫,在推广过程中更具有说服力。3)向国外派遣专业武术教练员还不够。目前,中国武术在海外拳种复杂,流派众多,大多数人都是跟民间武术师练习传统武术项目,其动作的规范性和编排的合理性都不尽如人意,不都能代表真正的中国武术。学练规范的中国武术套路的人还不多。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武术教练员前去指导,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1.2武术界的问题和原因

1.2.1 重竞技武术,轻普及推广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开展,为了让中国武术尽快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在武术专业队和体校得到了重点发展,并朝着更为专业的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但是,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目前,国家对传统武术项目的研究整理和套路创编投入都很少,全国各种级别的传统武术比赛

也鲜见,偶尔能有一些民间组织的传统武术比赛与交流,如山西形意拳协会的活动等。实际上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不断减少,这就会使武术逐渐失去它的根基和群众基础。

1.2.2武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结合不够,存在差距1986年3月召开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总结会上,展出了编写的武术拳械录有651万字;录像资料394.5 h;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已查明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再加上木兰拳和少北拳,目前中国武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自成体系的拳种共有131种。而且,自中国武术准备“申奥”以后,又加强了对武术理论和武术文化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人才。武术的理论研究是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重视,但是,它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却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比如:1)武术教师评定职称,不是看武术练得如何,而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纸上谈兵就能晋升职称,这就影响了武术教师提高武术演练水平的积极性。2)体育院校的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武术训练,实际演练水平比较差,而武术的训练课程也不占主要地位,只要毕业论文能通过,就能拿到学位。3)武术界竟有人提出,武术还可以“文练”。须知“文练”只是在“武练”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没有“武练”哪来“文练”?提倡“文练”无异于提倡“大比嘴”而不是要“大比武”,这将会断送中国武术的前途。

1.2.3竞技武术出现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 为了使武术运动能与现代体育接轨,进入奥运会,对武术套路进行新的技术刨编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盲目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这就使得武术不仅失去了许多传统韵味和攻防含意,而且还变得很难学,很难练,更不适合武术的普及和推广。

1.2.4对武术的群体工作不重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武术是投入最低也最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但是,武术的群体工作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表现为:A.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绝大多数人是业余武术爱好者,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因此动作不规范、不标准,演练水平普遍较低。B.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教学方法陈旧。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还停留在师徒相传的传统模式上,教学效果不能保证。C.武术活动点机构不健全。其组织松散,人员不固定,在业务上也很少能得到体育部门的指导,因此武术活动点的工作还有待完善。D.义务提供指导影响积极性。现在绝大多数的社会武术指导员,都是无偿进行指导的,没有报酬,长此以往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1.2.5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不够 中国武协制定的《2001―2010武术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市场规律,加快武术的市场化建设。广泛开展武术产业的对外合作,形成开放式的武术产业开发体系。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还很不够。1)太极拳是在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中国武术,已传播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但是太极拳的产业化却没有发展起来,太极拳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2)各种武术比赛观众稀少。即使是国际武术比赛,除了少数业内人士和武术迷外,一般体育爱好者也很少会去现场观看,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也不高,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3)全国各大中城市里武术培训班日渐萎缩,几乎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跆拳道、瑜伽功等却十分流行。4)和武术有关的相关商品的开发还没有发展起来,几乎是一片空白。

2 对策与措施

2.1社会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2.1.1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从娃娃抓起武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培养下一代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武术运动要普及推广,就得从孩子抓起。A.要结合少年儿童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创编适合少儿演练的武术套路,从小培养对武术的兴趣。B.在体育课中加重武术课的比重,并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到一定的标准不能毕业。c。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每个学校都有一名专业武术教师。

2.1.2大专院校应成为武术运动的基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术运动,最宜在文化氛围浓厚、学生思想活跃的大专院校中普及推广。1)突出武术的文化品味,还武术兼有的修身养性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习武时能兼修武德,提高情操。2)武术教材要多样化。3)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4)提高大专院校武术教师的实际演练水平,不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武术教师。E.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武术训练活动,支持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使他们的武术水平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2.1.3政府要支持社会上的武术馆(校)社会上办的各类武术馆(校),为武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1)要派专家对武术馆(校)进行指导,解决文武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上的各种问题。2)对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积极指导,使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学有所用,让武术馆(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3)武术馆(校)的训练内容应多样化,不能一味向竞技武术靠拢,而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1.4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武术运动投资少、场地小、老少皆宜,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体育运动。因此,政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1)大力推广传统武术。2)创编各种水平层次的武术普及教材。3)加强正规武术场馆的建设。要给武术运动一个更舒适、更安全、更洁净的环境,以提高大众练武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4)加强武术活动点的建立和建设。

2.1.5加强对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宣传工作 1)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2)向国外多输出武术教练员。派遣受过系统正规训练的武术教练员出国执教,普及推广正宗规范的中国武术,韩国跆拳道在海外的普及推广就是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3)向海外推广要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并重。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源,只有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武术,才能使之普及推广开来。

2.2武术界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2.2.1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注重传统套路的整理与研究

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可借鉴韩国跆拳道运动普及与推广的发展模式。我国的武术运动也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和大众武术两个部分来发展。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竞技武术可朝着符合竞技体育所规定的“安全、精彩、公正”的基本要求发展,以体现国际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宗旨。而大众武术则应以全民健身和继承传统为主,重新挖掘传统武术,根据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新编一批既能练(健身),还能用(技击),又能看(娱乐)的武术套路,在大众中推广。这种套路不是用来竞技的,而是真正能达到防身、健身和娱乐的目的。

2.2.2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并重 武术运动是一种肢体运动.归根结底是要靠肢体的运动来表现的。因此在注重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武术的实践演练。1)学校里的武术教师晋升职称等,不能单以论文为主,还应考评武术的演练水平。2)体育院校的武术研究生,应加强武术训练,武术的演练须到达一定的段位才能毕业。3)学校应聘请社会上高水平的武术家到学校任教,以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就像当年北京大学聘请侯宝林当语言学教授一样。D.国家应规定学校要把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标准不能毕业。

2.2.3注重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 中国武术要普及推广,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至关重要。1)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练武人群和练习水平,创编出难易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种武术演练套路,供广大武术爱好者选择学习。2)创编的套路要继承传统套路的风格,保留其精华,不能为追求优美而任意篡改,丧失特色。3)创编的套路要有武术的技击功能和攻防含意,不能添加华而不实的所谓难度。4)武术的演练风格要百花齐放,各显风采,不能千人一面。

2.2.4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 1)提高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为此应设立社会武术指导员资格授予制度。2)完善对社会武术指导员的奖励制度,付给他们一定的经济报酬,让他们劳有所得。3)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社会武术指导员,政府的体育部门和媒体等要大力支持,积极宣传,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2.2.5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1)大力培养优秀的武术人才。主要是培养大批优秀的教练员,现在优秀的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2)加强开发武术运动产品,创造武术的品牌。3)办好各类武术比赛。应引入全新的商业化理念和包装手法,将武术比赛导人大众传媒,以实现最大的商业化目的。

3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