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9 07:12: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尊敬的领导:
你好!
感谢你百忙之中审读我的自荐书,谢谢!我是四川师范大学经济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得知贵单位发展前景广阔,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社会工作能力以及对贵单位的了解,故毛遂自荐。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我自信的基础,在大学期间,我主修数控技术专业,刻苦努力学习这个专业的理论知识,对这个专业有一定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在实践中去。课余,我努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并积极的参加实践,07年9月至12月在本校实训室担任试训组长,监督并指导同学操作机床。故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井然有序而又紧张的学习气氛,使我得到多方面不同程序的锻炼和考验;正值和努力是我做人的原则。沉着冷静是我遇事的态度;爱好广泛使我非常的充实;众多的朋友使我倍感丰富。我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我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我深深的懂得,昨天的成绩已成历史,成功还看未来,在这个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辉煌;只有不断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自己于不败之地。
读书时挺喜欢数学的,在一次看日历,无意之间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关系,就是阳历和周几之间的关系。经过近几个月的思考终于让我了解了其中的换算方法。自己也总结出了之间的换算公式(如有兴趣,下面详见)
我热忱的期待得到你的垂青和接纳,路贵单位聘用,将不负众望,尽最大忠诚与努力工作。以谦逊的态度在贵单位步步实干,点滴积累,进一步充实自己,切实的为贵公司做出贡献,共创辉煌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贵公司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关键词]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6)32-0160-01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为满足现阶段制造业的需求,改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紧缺状况,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控加工制造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的技术方向的需求。
一、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当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改善了我国原有的完全的应试教育模式,促使教育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但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存在“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这对新兴发展起来的数控技术专业无疑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长此以往,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上也产生了懈怠,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安排不合理
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当下社会对于数控专业人才的要求提出的新的挑战。当前,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仍然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因此,存在着不同方面的不足。首先,实践教学的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实践课程的课时少,实践课程的内容程式化、僵化,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等方面。再者,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当前的数控专业教材仍处于理论阶段,缺乏有效可行的实践课程内容。现阶段的相关实践课程教材无法满足实践课程要求的可操作性,实用性较差。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
(一)完善数控技术实践课程体系
针对现阶段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师应该在安排实践教学时,加强和提高实践教学中学生自行操作的比重,应该遵循应用效率逐步提高、累计进行的原则。按照年级层次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以通过训练达到不同的实践目的。使得学生在专业技术训练中熟练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例如,数控车床、数控工艺、电加工等各项专题。
(二)注重和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环节
实践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具备实践理念、实践精神、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学的实训与校内校外的实验基地相结合。要保证学生在校内的操作实践课程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在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中,要强调基础的测绘、构图,对数控机床的加工实习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后实践作业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分工改进专业实习、作业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实践理念和创新精神出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给予评价,促进学生熟练地、高质量地掌握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要构建创新体系以及实施保证措施。首先,从机制上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不断创新和改革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推动数控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其次,从环境上要扩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实践教学的操作训练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将加工车间虚拟化实验和加工操作过程虚拟化的程序引入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的实际操作做好铺垫。在实践课程中,大胆创新,模拟实际职业操作环境情景在情境中培养学生有效应对突况,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真正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应用于使用和维护维修各类数控机床,这就要求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具有基本的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从而具备高超的数控加工工艺。从理论上来说,还需要具有数控技术专业的基本综合理论基础。从综合素质来看,更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等积极有效的措施,突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突破传统教学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洋.高职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2):74-77.
关键词 数控技术 实践教学 教学研究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众多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思想直接造成“理论不足,实践不行”的局面,这已经影响到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一、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相当普及,并得到充分发展,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仍然未得到根本转变。在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等倾向。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并取得不少教学成果,这些举措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实践教学的研究。但由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的限制,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对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难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人才培养的要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合理,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偏少,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等。从整个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来看,对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和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将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等都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素质不高、人员匮乏。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大多缺乏一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这部分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引用实践案例阐述基本理论和原理,不能用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来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胜任实践教学工作。
(四)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环境建设有待加强。实践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和基础,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益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学校都未能建立起足够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有的即便已经建立,也未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如何让实训基地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结合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重新认识实践教学地位,种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但就目前教育形势而言,实践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结合就业现状和社会需求,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能够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理顺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如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对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优化与完善,通过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能够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现代性教学内容的数控实践教学体系。
(三)充实优秀的实践实训教材。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的特点,结合实训基地的实际状况,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选择适合的实践实训教材。同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环节,同时,根据实践教学特点,鼓励教师自行编写相关实践实训教材。
(四)加强校内、校外实践环境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根据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应设立各种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利用课程实践及校内的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及基本技能的应用能力。校外实践给学生创造了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战略联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践技能强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实践教学教师不但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培养造就一支教学和实践水平较高、师德高尚、能适应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双师型”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加强实践教学,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让理论转化为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学到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只有立足数控技术专业性质,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重实践、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卫兵.“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0.
[2]陆克盛,黄海.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
[3]张玉平.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浅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
[4]郑伟,薛岚.高职院校图形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资讯,2010.
关键词:中职;数控;教学
一、中职数控专业课教学现状
1.中职学校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工作量多又复杂,除了教学任务还有班主任管理工作、科研等工作。中职学校的教师承受着具有职教特点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承担的日复一日多而繁琐班主任学生管理教学工作,基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课程的研究,更谈不上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另一方面,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在以往的学习历程中大多属于被“冷落”或“疏远”的对象,时间一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受到较大影响。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意识明显不足,教师的满怀激情换来的只是唱独角戏的尴尬。另外,因条件限制,许多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由文化课教师改行或一专多能兼授多门专业课教学工作,出现了专业教师杂牌化、专业教师不专业的现象。超负荷的工作使得许多专业课教师身心倦怠、无暇顾及业务学习,自身发展难以实现,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
2.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过度依赖教材。由于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情况,参加职教工作后,大部分教师几乎缺乏社会的对接实践,知识内容的更新,所以教师习惯于依靠教材、运用教材、挖掘教材组织教学,缺乏对教材的取舍、整合意识与能力,不敢谋求对知识要点的筛选与提炼,教材的章节顺序成为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流程。教学中教学要点不明确,缺乏从教材中筛选与提炼知识要点与技能要c的能力,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3.传授的专业知识与行业接轨尚存在偏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中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要求其教学目标应以对应的职业活动工作能力为导向,这就提出了专业知识与行业接轨的现实要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以理论知识代替实践技能的现象仍然普遍。造成专业知识与行业脱节的因素主要有:①专业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缺乏,由于数控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从专科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了职校任教,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更新换代;②专业课教学场所和学生人数的限制,实验实训设备、场地不足,很多时候二年级学生进行一个月的培训考证,机床设备不足,导致一年级专业课教学任务不得不在课堂上完成,这种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时间一长,容易导致学生在跟不上学习步伐后选择放弃学习;而在有限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缺少实习指导教师,多数学生在实训中得不到有效指导,技能得不到充分发展。
二、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反思
(一)提升数控专业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由于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情况,参加职教工作后,大部分教师几乎缺乏社会的对接实践,知识内容的更新少。虽然在学历提升上,很多教师都能积极进行自我提升,但是由于数控专业的实践基本要靠企业设备,因此从提升数控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提升学校数控专业学生竞争力来说,学校或系部应做好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保证每位专业教师每两年有到企业见识、实践,学习新知识的机会,这样一来教师的知识得到了新血液,教学也有了新活力,与行业的接轨才能日趋减少偏差。
(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次教学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每个班级的学生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去划分等级,进行教学知识难度的分层次教学,如分为ABC三个层次,对不同能力等级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层次学生能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为教师的专业教学做了计划目标,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学生那里看到教学的成果和享受到教学的乐趣。由于高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习能力都是班上的先进榜样,教师可以成立互助学习小组,选定组长,在课后,安排高层次小组对低层次小组同学进行一对一帮扶。随着这种模式慢慢的走上正轨后,其实教师主要就是抓住顶端层次的同学学习和剩下不爱学习的学生,这样减轻了教师的教师难度,也能促使热爱学习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采用高职学院的理论一套一套地教学完毕,而后再进行操作实践,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偏低,自控能力不足,经常教学完一套理论知识点,待到下次课到实训中心实训时,基本已经忘得所剩无几,所以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应注重编程加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数控专业学生的多种能力。在数控课的实施过程中,既能提高了学生的基础理论、职业素养、编程能力、又提高了交流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等的认知能力,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尤其是中等以及中等偏下的低层次学生,这样也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系统更加注重了过程性的评价。
1.情境的选取。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情境的选取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教学内容知识紧密结合,又要和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又可以自主创新,情境的难易程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易层次的情景。总之,情境的确定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需要教师们经过多次的研讨,紧紧结合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更多地需要教师有更充足的备课时间。
2.情境实施过程。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情境确定后,进行实施动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学习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情境活动教学的意义、情境应完成的功能、情境活动所需的技术与学习方法、实施流程及考核办法等。教师提前实施完成该情境,一方面对情境有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展示案例效果,以增强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活动教学中来。教师在实施情境活动时,要充分设计好各个环节的活动,提前做好准备,并在实施情境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安排,在情境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需要临时调整教学计划。因此,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实践中,要求教师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
3.总结评估。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情境完成后的总结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首先,由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发现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以及在情境活动实施过程的最大收获与体会。然后,教师要在评估中指出情境活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教师要总结比较各层次里各组的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各自的长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评估中得到提高。最后,进行情境完成后的综合评定,由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教师的评价结合,对学生个人在情境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所起的作用、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及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设置专职班主任队伍,减轻专业教师的工作压力,提供充足的教学备课时间
在大学、高职学院的班级都是由专职班主任负责带班,但是在中职学校里班主任工作还是由专业教师兼职带班,目前能实现专职班主任的中职学校还是很少。从高职或者已经实现专职班主任的中职学校来看,教学的效果确实要比那些兼职班主任带班是学校要好太多。由于兼职班主任主要由专业教师来兼职承担,这些教师除了固定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一些临时工作,还有一项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从事中职教学的教师众所周知,中职班主任工作多而繁琐,有固定的一些学生活动指导,还有隔三差五的会议、卫生检查等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兼职班主任-也就是我们的专业教师们,哪里还有时间去想备课,没有时间备课,那么上课的效果和质量可想而知。
兼职班主任一边要想着班级工作,一方面教学效果上不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慢慢就会被打击,学习不好;另一方面班主任管理工作受到影响,由于班主任有教学任务,需要兼顾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的工作,对于班级学生管理也就没法一一顾全,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没法去全面关注,有的班主任甚至到期末都没法一一喊出学生的名字。可见,在中职学校设置专职班主任,从教学、学生管理和学校长远发展来看,应该是势在必行的。
三、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数控知识迅猛增多,教学不能面面俱到,而学生要从中学会终身学习,继续学习,这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完全崭新的情景。这就要求数控专业教师更加要注重新知识的更新,而不只是老知识的完美编排;更加要重视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2016.
[3]李芳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型教学[OL].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2013.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building, teaching model reform, teacher team building and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of CNC technical application major,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of CNC major of vocational school.
关键词: 数控技术应用;建设;探讨
Key words: application of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building;discuss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85-02
0 引言
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标志着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中国的制造业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从低端到高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一是要高技术化,二是要技术升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数控技术应用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与此相关的教育服务的改革与发展。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批高素质数控加工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因此,全面提升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水平,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提升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核心,通过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关注企业需求变化,结合专业教育教学规律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数控技术专业应用的基本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生活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同时教会学生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发展的基本能力和专项技能,能够适应社会、岗位变化的综合职业能力。
2 课程体系改革
学生在校期间具有“学生+学徒”的双重身份,实训期间,每个学生在一个岗位上,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技能成长规律进行技能训练,针对实训期间的工作过程和具体工作任务,向学生传授为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到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建立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构建课程体系。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时以职业功能模块为基础;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确定课程类型和专业教学计划。用职业技能的系统性取代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来设计课程结构,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形成课程内容,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满足了职业标准所描述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
3 教学模式改革
探索更加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开展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分工训练及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实训教学,注重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学习领域的能力目标,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逐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实施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载体,学生参与全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取“小班教学,分组管理”的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需求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实践性、自激性和开放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由指导教师负责确定项目课题数量、负责指导并初审项目目标、项目设计任务书、项目生产方案(生产计划、制作工艺等)、项目的验收。项目小组按照指导教师确定的工作任务,从原材料采购、设计、加工制作等,较为真实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分工协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4 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数控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而在不少职业类学校,具有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力量却十分匮乏,这给职业院校的数控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师资力量配备就成为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①对校内教师资源进行发掘利用,由学校牵头组织教师到知名企业培训机构进行数控专业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②实施“引进来”战略。学校要创造良好的科研和政策环境,以吸引数控高级技术人才加入到职业教育行列。③可以通过招聘相关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并对其进行短期培训来解决短期内数控教育人才缺乏的问题。④学校要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和空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引导和帮助数控专业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 改革学生评价模式
学生考核要突出能力考核,促进学生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实行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校内实训考核与校外顶岗实习考核相结合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社会反馈与企业反馈相结合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构成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6 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6.1 重视传统金工实训基地的建设。传统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先进数控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仍然离不开传统的金工理论与技能。如果车、铣、刨、磨等传统加工技术掌握不好,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数控人员。因此,职业技术类学校要充分重视传统金工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6.2 建设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在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实现数控设备的合理配置,确保控铣床、数控车床、电火花成型机床、加工中心等加工设备的到位。在机床的选择上,以小型数控机床为主,适高档机床为辅。另外,由于数控系统在教学过程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在选择数控系统时要特别注意其功能和操作。
6.3 配备相应的数控仿真软件。数控仿真软件可以使学生在模拟状态下练习掌握数控生产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而且还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该软件不仅能单机独立运行,而且还能在线运行。独立运行即机床模型方式,只需一台微机即可进行培训。数控机床的模拟操作在显示屏显示的仿真面板上进行,而零件切削过程由机床模型三维动画演示,用这种方式进行初步培训是既经济又有效的;在线运行即机床工作方式,这种方式下教学系统将与实际机床连接,由硬件实现零件切削过程,这时除操作者是用仿真面板操作外,其他则与实际机床的真实情况一样。简单来讲,就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的专用硬件形成一种真实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真实感觉,因此能进一步培训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6.4 建设CAD/CAM实训中心。CAD/CAM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对学生进行CAD/CAM的教学及技能培训是数控技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CAM/CAM教学软件,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机械制图和零件工艺分析,熟练掌握加工编程方法。目前可用于CAD/CAM设计的软件有CAXA、Master CAM、Pro-Engineer、UG等,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其中的两种软件。
7 社会服务
发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会功能,体现中职学校的职业特征,开展企业培训和技术服务与企业共同解决技术难题,外协生产,发挥专业示范作用,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建设 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04-01
在为期三年的高职院校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与实践中,笔者从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组织与实施各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改革所带来的理论与实践各个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通过对这些经验与教训的总结,相信对未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与探索的深入会有所帮助。
一、教学改革的基础
(一)以培养目标为依托构建课程体系。当前,企业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实际要求是具备一定的数控车、铣机床操作能力,对常见的数控系统进行数控编程能力,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能力和CAD/CAM应用能力。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就要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兼顾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力,构建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合理与实用的,但对于学生的“专升本”的支持度尚需提高。
(二)以理论与技能培养目标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针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地将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毕业的工作领域相结合,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确定合理、够用,兼顾长远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因此,教学内容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缩短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与数控加工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距离,提升学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要求的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的培养时间与费用,从而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三)以专业建设为目标进行师资培养。根据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三年来,数控技术专业通过引进人才、进修深造、企业实践,以及聘用企业工程师、高级技师等措施。提升了专业教师队伍的“双师型”的转化进程,确保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的实施。但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师资培养是未来仍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内容。
二、实训基地建设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个技能型工科专业,要求掌握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建设好实训基地,并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一)实训基地建设应以市场人才需求为依据。数控技术专业涵盖的专业内容是相当宽泛的。因此,在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时,就应当以市场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定合理的基地建设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与投入。以实用、够用,且兼顾未来发展需求的思想,建立与完善合理的实训教室、实训场所,选购合理的数控机床、实验设备与仪器,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但目前机床的台套数仍然不足,配套性也不好。
(二)实训基地建设应以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企业需求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也恰是我们教学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数控车铣实训室、CAD/CAM实训室建设为主要目标。实训教学则以数控车、铣加工机床的编程与操作实训、CAD/CAM实训为主要内容。加强学生数控车铣机床的编程与操作能力,强化 CAD/CAM的应用能力。符合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十分顺利。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整个过程的成败。
(一)深化工学结合教学过程。首先,根据课程体系的构成合理划分每个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技能培养目标;然后,结合企业数控加工生产实际,萃取适合每个学习领域课程的案例生产任务,将其分解处理到每个学习情境任务中,融合相应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紧贴生产实际,又不局限于具体的生产实际,是对生产实际的升华与提高。
(二)校企合作的实施环节。为加强学院教师与企业实际相结合。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策略,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与下厂实习,增强了教师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能力;聘任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与技术能手到校参加数控技术专业的实训指导工作,使学生学习到企业实际的生产技术与操作技术。通过校企的相互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条件,最终达到互利双赢,从而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理论与实践能力。
(三)企业化管理组织机制实施。在学习企业的生产技术的同时,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企业实习,都采用企业化的管理平台,强化企业化管理技术。使学生在实际参加工作前就理解与具备企业行为规范。
四、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面向就业市场及企业生产、面向未来发展的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水平;三年多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教学改革的最终受益者一定是学生、学院与企业;但在整个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深感就业市场对改革发展的牵制力的巨大。在当前,如何既有效地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又把握数控技术专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合理构建与修订课程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课程建设、强化教学组织与实施,仍是我们下一步要加强与完善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安金辉.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创新设想.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数控技术应用 工学结合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是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我们集中精力对高职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实训课程内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诸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现在取得了有效成果。
1、科学合理的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1.1 确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掌握了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需求信息,并多次邀请天津市机床总厂、天津液压机械集团公司、天津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三星电子集团公司等诸多企业领导、专家共同研讨,明确了企业数控技术人才的现状和岗位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确定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需求。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培养中实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方案,并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1.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确定教学计划
确定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线、符合认识过程的“实践——理论+实践——实践”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在工学交替教学中不断上升。把落实培养目标,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实际工作能力作为重点。各主要课程都设计了理论与实训一一对应的教学环节。对专业技术,要求直接为职业岗位服务,强调应用性;对专业技能,重点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强调实用性,通过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检查学生的实际技能。
2、工学结合式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学结合”式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以往“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即从就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入手,确定职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职业岗位所需的上岗条件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的设置严格按照实践课的要求确定,使课程体系满足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优点,它讲求实用实效。
我院从2007年开始,在数控技术专业设立工学结合试点班,教学中坚持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受到企业欢迎。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适应本岗情况的总满意率达98.8%。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运用专业知识方面的总满意率达100%。由此可见,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基本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德才兼备,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采用了相应的工学结合的程体模式,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加大现场教学,实行“五合一”(即“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3.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以典型零件(产品)加工的全过程(金属材料的性能分析—— 制造毛坯方法的选择—— 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确定---产品检验—— 产品应用)为主线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分析的能力。如在讲毛坯制造的方法时采用录像教学;在讲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的确定时,采用录像、实物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刀具的讲解中重点讲解刀具和刀套的类型及选用。通过典型零件将课程内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增加新的工艺知识,使学生对金属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加工方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达到本专业要求的相应知识和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项目教学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项目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全部达到数控加工技术四级(中级工)的技能水平,使较优秀的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围绕这一总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按其包含的基本技能,将数控加工技术教学再分为三个子模块:金工实训模块、数控加工模拟实训模块和数控机床操作(专项技能)实训模块,每个子模块又包括多个实训项目(实训任务)。坚持实训与职业技能取证相结合,学生的实训成绩的评定由职业技能取证代替(即以证代考),把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数控车床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全部达到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技能水平,部分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通过加工中心实训项目的学习,学生全部达到加工中心操作工初中级技能水平,使部分较优秀学生达到高级工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