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7 11:07: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题西林壁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篇(1)

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文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设计,可以说,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古诗教学要设计的精彩,首先授课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一、从介绍作者入手,导入作品的写作背景

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环境、政治、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不同;时代不同,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在了解了诗作的时代背景后,还应了解诗人的生平才更有利于我们理解诗作内容。

如果对“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不理解的话,那就很难体会这首传颂千古的描写草原风光的诗歌的广阔意境,例如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样,也只有知道汉朝的一些风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汉乐府”《江南》在低吟浅唱之中所描绘的婉丽风光。

同一个朝代的诗人,因为他们生活的年代先后不同,个人阅历不同,所以也会有迥然各异的风格。例如李白擅长写浪漫主义的诗篇,小学阶段要学的《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等都展开了丰富的想像和巨大的夸张。而另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则是实实在在地描绘现实的,在小学阶段所学的几首写景诗也表现如此,写的就是眼前的景物。例如《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就通过交待数量、颜色、位置等来表达;其它《江畔独步寻花》《枫桥夜泊》等都是如实地写景的。

同一个诗人,因为他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经历,所以前后阶段风格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宋朝著名的苏轼,小学阶段学到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就是很不同的两首写景诗。前者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把西湖比作美人,还是为了赞美眼前之景,相信写于作者相对年青之时;而后者重于说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信写于相对年老的时候,诗中充满了理趣,可以看出作者对道家、佛学的研究已经更上一层楼了。只有把作品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中去理解,教学才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必须认真进行备课,查阅各方面的资料,为实施教学寻找最佳的途径。

二、咬文嚼字,注重关键字词的教学

有时字词理解了,就理解诗意,体味到作者的感情了。

1、抓关键字: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重点词语: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而《送元二使安西》写到: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前两句写景,写到“朝”雨与“轻”尘,写到客舍“青青”而柳色“新”,用语轻快,一派为送别故人而洗扫一翻的新气象。从中可见,作者送别故人并不像《阳关三叠》那样凄婉哀伤,因为他们虽然有可能生离死别,可毕竟只是“故人”,有可能几十年没见面了碰巧在这儿遇到,送他一程,向他敬酒,劝他“更”尽一杯。所以,作者还能带着轻松的心情像一个主人送别客人那样看看周围明丽洁净的景色。这也正是禅宗对王维的影响而王维的恬淡心理在这首诗中的表现。

3、抓关键句子: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古诗词题目: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这样,把握了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就能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突出要点,使某一教学环节成为亮点。可见,教学设计是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与精心的安排的。

三、细读古诗文,深入了解作品内涵

有的借物寄情。就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为例。为什么说它写出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呢?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多么像是说:“毕竟是上京任职,行李、车辆,送别的情景都与平时不同。”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是说:“能够到京师天子脚下任职,这真是无穷无尽的荣耀啊!祝你侍奉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重用,就像映日的荷花一样特别红!”作者明写莲叶、荷花,实际写出了对林子方的一番情意,祝他前程远大,鹏程万里。同样,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也包含着借物抒情之意:草能“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人别后能再团圆吗?不知道,只有“萋萋满别情”了。

篇(2)

【关键词】电教媒体技术;古诗教学;有效结合;增添活力

一、运用电教媒体再现诗境激趣生情

电教媒体技术在古诗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其音像视听效应。古人作诗很讲究音、画、意、韵、情、趣、平仄和对仗,在短短的数十字中,尽显其文辞、意境之美。电教媒体技术,用声像描摹诗文,用形象诠释抽象,把古代切换到现代,让有声替代无声,把苍白变得精彩,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脍炙人口的宋诗《题西林壁》,诗中涉及的许多景象是大部分学生未曾见过的。仅凭书上的一幅插图,难以唤起学生的感觉美,更难领悟诗人的立意。因此,有必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再现庐山“真面目”,把学生带进庐山的真实情景中。于是,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时,运用了多媒体具有真实再现、具体可感的特点,通过荧屏的切换去拓宽界面,使远景、近景、全景、不同角度看到的景色交替出现,并选择若干个相互连接、前后呼应的镜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象。多媒体以优美、奇妙的音画触动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他们的视、听觉感官,促动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尽可能地达到“身临其境”。

二、运用电教媒体巧解字义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大都是“粉笔加嘴巴”的模式。教师虽想方设法解释说明,但效果难以尽善尽美。而电教手段的形声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难为易,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泊船瓜洲》诗的前三行点明了瓜洲的地理位置,这里出现了几个地名:瓜洲、京口、钟山,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印象模糊,难以把握这些词语的内涵,不能很好地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如果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巧妙地化难为易,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多媒体计算机出示下图,学生观察诗中提及的三处地名一目了然,从示意图上知道,瓜洲与钟山路途遥远。图文对照,并通过朗读,查阅多媒体提供的作者“背景”,从诗人一连使用的两个表示数量的词“一水间”、“数重山”和一个“只”字,便不难明白:浪迹江湖的游子,思乡心切,此时,作者身处瓜洲,浩浩长江,钟山重重,但诗人却不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离故乡很近,表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感情。简单的示意图,把抽象的地理位置具体化了,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把作者寓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勾了出来。

三、运用电教媒体丰富认知诵读悟情

“诵诗”在古诗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和诗句的理解,更能促使学生对诗情的领悟。如教学《暮江吟》一诗时,我设计了看画面打诗句的练习:让学生观看动画画面,当画面出现“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时,学生便背诵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诗句,依次出示画面,学生便逐句背出诗句“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样既可使学生感受到诗句描绘的画面,又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了古诗的背诵记忆。巧用多媒体介入古诗的教学,它可以生动活动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诱发学生的阅读情感,达到领悟诗情,轻松愉快地背诵古诗的目的。

四、运用电教媒体采撷信息扩充知识

电教媒体技术可以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的优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课件提供的信息之中浏览,也可以在网络上探寻并获取更多的信息。其中有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呈现方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自主地采撷信息,表达自己的见地。由于信息源头和渠道拓宽了,因而学生获取的信息也更丰富了。教育者为教好每一首古诗,可以把大量相关资料输入多媒体电脑里,这些资料可以涵盖诗人生平、时代背景、古人和今人的点评、诗歌涉及的人事物、出典和诗体介绍等。师生只要点点按按鼠标,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信息的超文本可跳转的组织方式,就可让所需要的材料跳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迅速查找所需要的信息资料。随着信息技术科研与教育教学科研的深入发展,古诗教学将更精彩,更生动。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引进电教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多种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得到更多的信息资料,增添课堂教学的活力。正所谓“引电教媒体之活水,灌古诗教学之田园,激热爱古诗之动力,促民族文化之发展。”

参考文献:

[1]《教学月刊》[J].2006年第1期

[2]《教育现代化》[J].2006年第7期

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在中小学教育中,相关院校更加注重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创新思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改变以往的静态、封闭式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化的需求和人才建设,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做好铺垫。在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适量性原则

传统的小学教育模式讲究孰能生巧,因此,教师通过大量的作业布置,巩固学生们的知识学习,但是,此种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学生们没有时间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变成了学习的机器和考试的机器,对于日常生活和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较低,只有分数而没有了能力。新课程理念讲究的是素质教育,让同学们进行劳逸结合,注重知识的拓展能力。

(二)开放性原则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由于没有较多的生活经历,脑海中的束缚较少,对同一种事物能够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的想法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在课堂教育中,教师要深化儿童的此种天性,不用严厉性的教导方式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泯灭学生的个性。在语文作业的预留中,要结合当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给予学生趣味性的话题,进行自主讨论,开放学生们爱思考、爱联想的天性,并配合教师一步步正确的引导,掌握语文的学习能力。

(三)灵活性原则

布置作业的灵活性,不仅要体现在内容上,还要体现在作业的形式上。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纸卷类的作业方式,创新交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学习能力。对于讨论性话题和表演类的节目,可以进行影音视频的录制;对于文字类的阅读题等,可以建立公共的作业平台,小学生在家长或自主登录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另外,在作业平台中要增加讨论平台,方便师生能够及时的沟通疑难问题,作业平台还要依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生动的设计,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一)依据小学生的天性,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传统的纸卷类的作业形式不仅减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约束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形式中,教师要创新教学作业的安排,提高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买椟还珠》这一课程的安排中,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安排,并分成小组的形式进行情景再现。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们的思考,分析人物的特性,故事起因和结果的组成,再通过教师对课程的讲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课程讲述后,教师可以做进一步的教学作业,对《买椟还珠》进行深层次的表演,也可以进行同年级小组比赛,通过语言和神态的表演,即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堂生活,还提高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还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实现作业的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长,现代化教育的理念中,学习成绩不再是评定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只要小学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乐观的学习,就有培养综合素质的资格。因此,教师在语文课程作业安排中要注重多元化的设计,分析每个学生们的性格提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作业布置,亦可以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形式的回答。这不仅丰富了课程作业的内容,还创新了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多元化的训练,还能够促进特长的发展,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在《题西林壁》的学习中,喜欢音乐的小学生可以寻找相关中国风的音乐进行伴奏阅读,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将诗词中的描述意境用画笔描绘出来,喜欢书法的同学,可以将诗词以文墨的形式呈交上来。这些提交作业形式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学习习惯,创新了学习方法。

(三)利用好互联网教学技术,布置互动作业

利用互联网建立小学语文教学平台,能够让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完成与评价中。比如,教师可以针对课文的字、词、句的教学设计一个问答小游戏,利用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后参与到竞技游戏中,从而实现课下在教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一起完成课后作业。

三、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秉承适量、开放、灵活的原则进行,运用趣味性游戏设计、多元化作业设计、计算机互联网设计等策略进行作业设计,提高作业的设计水平,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更好地拓展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中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设课堂 情境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数学是现代文明的基础,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中学数学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较为复杂和单调,有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就给教师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增添了难度。如何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也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研究的对象。

新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在倡导主动学习的今天,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创造性。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捷洛夫说过:“创造想象的最大创造永远产生于情感之中。”就常规教学而言,吸引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是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而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创设课堂情景。原因如下:

从认识论来看,依靠直接感知可以获得某些客观事物的认识,但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特性及性质却不是单靠直接感知就能认识到的,必须通过思维方能认识它们,尤其对一些抽象事物的认识更是如此。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情景,营造一种氛围,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和动态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联想,在思维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样无疑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是学生学习的,这种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恰当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透过情景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智能的发展。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各种感受都能充分地调动起来,无疑会使课堂教学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目标。

那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积极探索: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悟”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数学知识放到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中,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原来是那么贴近生活,那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我在教学七年级的教材中《从不同方向看》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多媒体显示古诗欣赏:宋代诗人苏轼名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题1:你能说说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蕴含的数学道理吗?(此时,学生争先恐后想说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思维活跃)设计意图: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欣赏古诗,学会用数学原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学生非常熟悉,刚一展现,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欣赏这首古诗,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既挖掘了数学内涵,又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我在教学两圆的公切线时,用课件出示自行车实物图,观察自行车的两轮与地面,花盘、飞轮与链条的关系。通过实际问题研究,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经常用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知识是有用的。

2.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玩”数学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能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蕴含其中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在乐中思考,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把这一节的内容讲完很容易,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我采用了一位前辈传授的“绝招”:先介绍了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他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时,突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从而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兴致就调动起来了。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兴,不但达到了讲授知识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了解了数学史的知识。

3.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思”数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疑问是触发学生求知激情,形成良好心境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常采用的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觉引导法都是设计疑问的极好方式,同时剖析错例也不乏设计疑问的作用。在学生学完“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课本上通过用作图的方法说明了“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么,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什么情况下全等,在什么情况下不全等呢?这一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寻找答案。

在数学课中,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数学很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为数学课设置既引入入胜,又能启迪思维的问题情境是每个数学教师要进行思考的课题。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时,我设置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经历模型化的过程,设置“花边有多宽”,“梯子的底端滑动多少米”等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并从中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对于具体问题情境的选择,既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关注数学本身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内部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的必然结果。

4.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做”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结论,只能使学生单纯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则能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物的态度,科学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时,首先要求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4cm、5cm、6cm、8cm、10cm、12cm的六根小木棒拿出来进行动手操作,任意取三根将其首尾相接拼成三角形,接着我提出下列问题:(1)任意三根小木棒是否都能拼成三角形?(2)有几组三根小木棒能拼成三角形?有几组三根小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试比较两根短棒长度之和与长棒长度的关系;(3)通过上述操作,请猜想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与第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4)试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你的猜想并证明。又如,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时,先让学生做一个任意ABC的模型(各顶点能活动),再分别作出∠BAC的平分线,AF、BC边上的中线AE,高线AD,此时三条线段清楚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由学生自己移动A点,观察AD、AE、AF的变化规律。学生发现:当AB=AC时,D、E、F三点重合,从而AD、AE、AF三线重合,这一情境的创设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5.创设尝误情境,让学生“评”数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够,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教师应当就这种情况创设尝误情境,让学生在自我反思评价的过程中,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方法的掌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严谨性。我在教学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时,提出探究问题:如何计算2a2•3a3。我在巡回检查时发现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一种是2a2•3a3=6a5,一种是2a2•3a3=6a6。两种答案究竟谁正谁误?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纷纷猜测、讨论,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问题的创设,激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点与当前的课题间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的探究指明了方向。

我在教学八年级《认识概率》时,举了一个案例: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2次,小明认为:“总共有3种可能的情形,出现2个正面、2个反面和一正一反,它们是等可能的,概率都是1/3。”以往学生由于对于概率这一概念认识不清,在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常会发生错误。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发现错误,并得出正确结论。学生在这种自评自改的情境下得出的结果,比教师的灌输要有效得多。

6.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就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应为学生创造运用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灵活运用数学的目的。

如,学习“勾股定理”后,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际问题:“如图,一个高18m,周长5m的圆柱形水塔,现制造一个螺旋形登梯,为了减小坡度,要求登梯绕塔环绕一周半到达顶端,问登梯至少多长?”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理解题意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拿一张白纸动手操作,学生一定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顺利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又如教“认识概率”时,在学生对概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率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设有三个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等奖概率为1/8,二等奖概率为1/4,三等奖概率为1/2。请问班上的同学有多大的机会摸中奖?”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会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有方法,教无定法”。创设问题情境对各科学习都有很大作用,尤其是对数学这样一门极具逻辑思维的学科。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师生“合作学习”,这符合今天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当然,要设计得更好,教师仅仅停留在对教科书的挖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主动的创造才是情境的最终源泉。因此,教师应广泛涉猎各门学科,具有广阔的视野,同时也应关注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寻求优秀的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徐杰,王丽丽.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的认识与实践.中学数学教育,2006,(1),(2).

[2]顾泠沉等.面向2l世纪数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邬云德.“走向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数学教学研究,2002.6.

[4]臧洪军.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种现象.数学通报,2007.8.

[5]王俊杰.数学课上如何创设教学情景.教育学刊,2008,VOL2,(1).

篇(5)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情境教学 语文教育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语文教学不断深入的改革,素质教育的落实和新课程标准制定,教育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进入新的时代,但也有不少问题。如:老师们感觉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同类型的教学中,最难的就是古诗文教学。在课堂上的介绍背景、解释字词从教师们的角度看占用了很多的时间,并使整节课索然无味、支离破碎。小学生的阅历相对较少,所以很难引领孩子走入并感受意境。

二、情景教学的理论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自上世纪末起,在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倡导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出现。皮亚杰认为,儿童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面世界的知识,是在与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以此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主要是创设以学习者为主的认为情境、学习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主张利用协作、会话和情境等学习环境的要素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最终建构学生知识意境。而作为建构主义四大要素之一情境创设非常重要,建构主义主张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被动情境化的做法,而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倡导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学习,指出学生借助教师的帮助实现智力和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只有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才能做到。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这三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都是通过创设情境来开展的,教师可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增强建构知识的能力。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的创设必须能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进行建构,并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当前在西方备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它产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布伦特·威尔逊和卡伦·马德森·迈尔斯在《理论与实践中的情境认知》一书中,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出发,批判了传统教育中仅仅关注有意识的推理和思考的认知,忽视了文化和物理背景认知的观点。他们认为知识并不是内部心理的表征,而是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应该将学生放在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的情境脉络中,从而将认知的研究重点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人和环境。

(三)杜威的现代教学理论

20 世纪美国教育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在实用主义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确立了自己的教育哲学命题和现代教学理论。他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杜威认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把他的这一观点移植到教学实践中,这个过程就是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

三、情境教学的原则

(一)统一原则

无意识与意识的统一以及非智力与智力的统一都是实现情境教学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讲就是一种轻松与精神集中并存的状态。补充有意识和无意识调节,补充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调节。这种人类普遍的认知规律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着眼于培养学生钻和研刻苦精神,又要使使学生思维集中,还要充分调动其兴趣、情感、动机、无意识潜能、愿望等能对智力有所促进的活动。

(二)自发自主原则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并且老师应该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情境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本保证。自主自发原则更注重是师生间相互信任。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辅导学生完成课业,学习知识技能。从实际角度出发,从而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快乐。

(三)愉悦轻松体验原则

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的激奋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老师开展教学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并在学习古诗词的意境时感受到快乐,而不是增加一个负担。

四、低龄段古诗词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相结合拓展情境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它有着内容丰富、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动态呈现等特点,与学科教学能够密切联系上下相承,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结构类型又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 “大力的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的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这么指出。

在对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进行学习时,开课时就选择明快的诗歌与乐曲,让学生边闭上眼睛去自由想象,边听着古筝曲配乐吟诵出诗歌。学生能在诗歌与音乐渲染创设的美丽氛围中,感受有水、有山、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飞流而下的美好景象,入境入情的随诗人去领略两岸风光,从而开始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境。又如在学习《题西林壁》时,学生伴随着空灵、静雅的古筝曲,不知不觉的走进闲雅幽静的寺院,感受到诗人宁静淡泊、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环。音乐烘托了气氛,很好的诠释了古诗。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真情品读

“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 王国维这么说过。与文本对话,反复吟诵。所谓的意境就是境界,每首诗歌都有一种着力表现的意境,诗歌的生命、诗歌的灵魂就是意境。品读诗歌的根本就是入境。“教师的语言要既有意思,又有响声,还要有光彩。”老舍这么说过。启发想象,激情导读。语言描绘与直观手段在结合情境教学中十分重要。在学生的学习认知活动中,诗词的情境常常伴随着教师教学中的语言描绘一同出现有,其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因为感知的效应,情境在语言描绘下更加鲜明,强化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引领自己踏入诗词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得课堂充满激情。

《赠汪伦》是李白的一首送别作。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深千尺”与 “送我情” 相照应,诗人将友情之深巧妙地用“潭水”来作比喻,让学生在此时此景下感到离别的痛苦难分、凄凉难舍,并感受到踏歌来送的人情味。很多的诗句从委婉、含蓄的诗句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要靠我们认真品读。学生边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边想象农人劳作的艰辛情景,联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朝于谦的《石灰吟》,让我们从诗句中感悟到作者通过咏石灰来表达自己崇高的人格和磊落的襟怀。表达自己要不惜牺牲、坚守清白、不怕艰难,和石灰一样,在艰苦中磨练的不平凡抱负,并随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三)是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活动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进入诗词的情境。角色扮演是指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戏剧表演方法,让学生以角色表演来融入情境,暂时置身古诗词所营造的情境中。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是否参与。具体上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分别扮演古诗词中的角色,从而使学生更贴切的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学生的心理位置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自主的调换成诗词中相应人物的心理位置,体验不同的所闻、所见、所感,使文字迅速形成表象,从而更快地进行理解教材内容。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驾驭文本的人,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多的调动。

在学生外出活动中时,如看到有人垂钓,教师问:“咱们学过哪些诗句与眼前情境相似?”学生们可能联想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柳宗元的《江雪》。春天的时候,看到枝繁叶茂,可能会想起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出自贺知章的《咏柳》。看见夜色中农民扛着锄头归来,可能想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李绅的《锄禾》,走进大自然时,古诗词背诵通过亲临情境的记忆效果是最好的,逐步的理解诗人心理,并且能缩短了实际生活与古诗词的距离。

五、结语

将情境教学引入小学古诗词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欲望,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对话的进程中来,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分享,让学生在诗品、诗意、诗情、诗韵汇成的大海中遨游,将融合在古诗词中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内化为学生人生信念的永恒资源。

【参考文献】

[1]黄克斌,彭文辉.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心理浅析[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09) .

[2]王振江. 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式初探[J]. 成才之路,2007(17) .

[3]撒后余,江涛. 现代教育中的电脑美术与传统绘画之比较[J]. 滁州学院学报,2008(05) .

[4]王雪梅. 从认知情感角度解析网络外语教学环境下的意义学习[J]. 电化教育研究,2006(09) .

[5]高小惠. 网络学习技能训练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电子商务,2010(05) .

[6]彭伟强,周少华. 开放教育本科英语写作问题与对策[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2) .

[7]袁立敏,王诺. 《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J]. 硅谷,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