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教育调研报告

文化教育调研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2 23:31: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教育调研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教育调研报告

篇(1)

1、加强基地建设,实施集约生产。为解决龙头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质量无保证等问题,古冶区积极引导协调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仅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有了保障,还解决了农民生产的后顾之忧,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鲜鲜食品有限公司在区内建立了甜玉米、辣椒、胡萝卜、青豆等万亩专用农产品种植基地,直接带动农户6000户,在周边县区建立基地5万亩,带动农户2万户,年拉动农民增收每亩可达500元。为进一步加强基地管理,该公司还准备实施向农民统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购的一体化集中管理模式,连片开发基地,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伊家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在本区和周边县区建立了30万只羊养殖基地,在张家口建立了稳定的肉羊供应基地,带动牛羊养殖户4000户,年拉动农民增收1000万元。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区共建立蔬菜、果品、花卉、专用农产品种植基地6万多亩,直接带动农户1.9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61.3%,基地农户比过去的分散种植每户年增收2000多元。

2、培育龙头企业,发展龙型经济。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了伊家清真食品有限公司、鲜鲜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北方实业有限公司等1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伊家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穆斯林特色的清真肉制品屠宰加工企业,20*年羊、牛屠宰量分别达到30万只和6万头,进入全国前三名和前十名。产品畅销京津冀及东北、宁夏、河南、上海等地,并远销中东地区,连续两年向中东国家出口冷冻羊肉居全国第一位。被约旦国武装部队确定为冷鲜羊肉供应基地,20*年向其供应冷鲜羊肉6500吨,创汇800万美元。鲜鲜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果菜清洗、加工、速冻、冷藏、包装、外运等。投资1.6亿元建设的10000吨冷库项目,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是河北省重点项目,唐山市十大标志性农业重点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生产的30多种冷鲜农产品全部销往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际市场,年可出口8万吨,创汇3000万美元。

3、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古冶区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农业有效投入,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结合城郊型农业特点,20*年以来共实施农业重点项目1*项,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实现经济效益1.4亿多元。大力开展采煤塌陷土地复垦工程,落实国家专项复垦整理资金3500万元,整理土地14000亩,在复垦后的土地上建种养小区50个,形成了以养殖业为主导,蔬菜、果品为支柱,花卉、专用农产品为特色的五大产业格局。20*年,投资1137万元,复垦整理土地8721亩,新增耕地1344亩,采煤塌陷区景观再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闲置塌陷土地综合利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了“伊家”牌清真食品、“鲜鲜”牌冷鲜农产品、“紫魁”牌罐头饮料、“农魁”牌蔬菜、“新秋”牌黄瓜、“东方美格”牌优质瘦肉型猪等20多个品牌农副产品。20*年,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5%,蔬菜、果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花卉和专用农产品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二、实施工业化战略,开辟增收新空间

1、加强四大工业园建设。古冶区以四大工业园建设为平台,全力推进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20*年以来,全区共建设工业项目217个,累计投资48.86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4个,1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8个,1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41个。以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开滦东方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风帆宏文蓄电池有限公司三个立区项目为基本骨架,构建了新兴工业园;以荣义、永顺、汇丰三个大型焦化企业和国义、春兴特钢为基本骨架,构建了煤焦化工业园;以六九、京华、燕南等水泥企业为基本骨架,构建了新型建材工业园;以三鑫、利康、红星等制药企业为基本骨架,构建生化制药工业园。四大工业园的建设,有力带动了古冶区经济的发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延长产业链条的好项目纷纷入驻园区。20*年,全区城乡工业现价产值完成125.8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7.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和85%,工业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8.8%。

2、加速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的发育程度体现一个区域的经济实力,还能增加就业。近年来,特别是区委七届五次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后,古冶区坚持以扩大就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服务业,为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累计投资5亿多元,先后兴建和完善了唐山市驾驶员考试中心、冀东商贸城、宏源污水处理厂、古冶旧货市场、花卉交易市场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商贸流通、邮电通讯、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水平明显提高。20*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4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16%。总投资8.5亿元,总长40.39公里的城区外环路所经地区大部分为农村,已基本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将于今年春季开工建设。对此,古冶区超前谋划,确定了以外环路为依托,打造沿线经济隆起带的构想,为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提供又一个广阔空间,将成为一条引领农民致富的“金路”。

3、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古冶区坚持技能性培训与引导性培训相结合,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两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一是建立培训基地。依托区内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建立了4个培训基地。严把培训质量关,建立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互动制度,积极推进职业资格和劳动准入制度,由区就业服务局与之签订目标任务责任状,使农民工通过培训熟悉相关工作程序,适应企业用工需求。二是搭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组织、协调作用,在区劳动力交流大厅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信息库,每周求职和用工信息,各乡、村都明确专人负责信息交流,按照用工单位要求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培训,解决培训与就业脱节的问题。三是成立维权机构。区就业服务局和社会保险局联合成立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小组,负责检查拖欠工资、拒缴保险等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行为,有效保护了农民工利益。同时,加大引导性培训力度,重点对依法维权和安全生产等知识进行培训。20*年以来,每年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2500多人,在企业务工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达到了51%。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快速增长,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4%。

三、实施城镇化战略,建设现代新农村城镇化是繁荣农村的有效形式。古冶区按照“突出重点、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思路,大力加强精品城区、文明生态村和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1、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精品城区。古冶依矿建区,城区建设分散,城乡混居现象明显,有31个村属于城乡混居村。因此,古冶区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将村级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以31个城中村、城乡结合村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精品城市小区。大力实施农村平改楼工程,积极推行“村改居”管理机制,建设林、唐、古、赵、范城乡精品区,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区集中,加快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目前已有9个村完成了农转非,1个村完成了村改居。

篇(2)

问题一:跨文化教育之概念界定

目前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尚且没有权威的、为世界公认的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将跨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属同一个概念,相关研究中,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等词语也常被混合使用。就我国而言,1994年到2008年之间,主题词为“跨文化教育”的国内研究文章有132篇,但经查阅,存在理论研究不足、重复论述和表层研究较多等问题。比如有将多元文化教育直接等同于跨文化教育;有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同;有将国际交流等同于跨文化教育。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对跨文化的概念界定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尤其是与多元文化的区别上。这些研究观点大致归纳如下:

1.跨文化是动态的,表达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多元文化是静态的,表明一种文化多样性存在的状态。

2.多元文化教育一般是指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内部,不同民族顺应或融入主流文化的同时,能通过互相交流,保持和发展各民族文化。而跨文化教育主要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在社会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交流和融合。

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主动的互动式教育多元文化,主要关注多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多元文化教育隐含的含义是其他文化能被主流文化接纳。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跨文化教育超越了具有被动性共存倾向的多元文化教育。[3]

以上种种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定义都有其合理和科学的一面。但以上种种定义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教育”这一核心词汇的含义,颇有把“跨文化性”(interculturality)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等同于“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的意味。本文以为跨文化教育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教育过程,跨文化性,或者多元文化主义,都是最终的理想目标,不应模糊使用。那么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就应将“跨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跨文化理解、沟通、运作能力的教育”等类似的界定补充进去。如一学者的观点就突显了跨文化教育中的“教育”意义。“跨文化教育是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的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4]

由此可见,应对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内涵具备清晰的认识和相对深入的了解。

问题二:跨文化教育之实施形式

我国实施跨文化教育以学校为主。根据学校类型和所处教育阶段、所处区域等各因素的不同,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也呈现不同的特征。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由于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和国际化程度较高,来自海外和国内其他地区和民族的移民人数较多,学校教育中跨文化教育受到一定重视,形式也较为多样。尤其是一些具有招收国际学生资格的中小学、外籍子女学校以及留学生数目较多的高等院校,具备了开展跨文化教育的优越条件和丰富资源。但在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上都存在形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表现为:跨文化教育实施形式以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为主,形式和方法有待拓宽。

根据西方文献中有关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分类,可归纳成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等4个门类。[5]非文化特色教学法主要是指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式教学方法,并非特指某个具体的文化。文化特色教学法则针对某一特定的文化,主要是介绍一些有关某一特定的目标文化的信息以及与该文化的人如何进行沟通交流。[6]学校应该在正确认知跨文化教育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形式上给予突破。还有一些跨文化教育培训方面的技术训练,如导向训练、语言训练和同化训练等。

除此之外,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还应在课程设置、日常活动等方面给予加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终身教育滞后,学校承担几乎全部教育任务,社会资源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协调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使跨文化教育的实施途径和形式都受到限制。

问题三:跨文化教育之实施内容

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跨文化教育在实践内容上还比较混沌无序。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教育实践者的理论指导。尽管国际上关于跨文化教育的研究早已自成体系,但与其他教育领域一样,从事跨文化教育实践的教育者与理论研究者之间存在知识的转化和沟通期,或者说是断层,因此,大部分位于教学一线的实践者并未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跨文化教育的信息和国际研究成果。

2.缺乏明确的教育纲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跨文化教育的文献是纲领性文件,没有明确的指导纲要。我国的教育纲要中并没有明确的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只是在一些学科教学纲要中零散地存在着一些跨文化教育的指南。“跨文化”作为概念直到2001年才出现在我国基础教育文献之一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中。[7]比如在素质教育中,明确提出了“面向世界”、培养“世界意识”,但究竟如何进行实践,却无明确指导,也无自觉的系统的教育实践。至今对于跨文化教育该教些什么,怎么去教,尚无一个科学有效的宏观层面指导。

3.缺乏科学的教育内容。跨文化教育在一些学科教育实践中内容程度深浅不一,知识范围不一,各个城市、地区、学校都在或有或无的自我意识指导下,进行着无序和零散的跨文化教育。而在国外则恰恰相反。比如,美国纽约州规定,不论何种专业的四年制本科大学生,大学一二年级都必须安排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为学生建立一个“核心课程体系”。[8]该体系明确将外国文化、世界历史、本国多民族文化研究等放进必修课程,跨文化教育的目的性和执行性都十分强,教育内容十分明确。

问题四:跨文化教育之目标群体

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群体应划分为三种:在何种区域实施;在何种教育阶段实施;在何种人群实施。以我国现状来看,跨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群体普遍存在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

1.目标区域。跨文化教育目前在我国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地域差距。大部分学校将跨文化教育等同于了解外国文化,这其中以武汉、西安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居多。[9]在以西安为首的陕西省各个城市,在回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都应系统和深入地开展跨文化教育。

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理解和具体实施都有较大进展。高校跨文化教育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多样,连中小学的跨文化教育也开展得丰富多彩,教育者的跨文化意识和理念在逐渐形成,需要不断完善和更长时间的实践。

2.目标阶段。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对外来文化缺乏判断和甄选能力。对外来文化的心态观念也不尽合理。比如在美国的911事件中的漠视个体生命的民族主义观点在大学生、甚至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10]一名日本来华,在西安就读小学的留学生就有多次被小伙伴辱骂“小日本”、疏离和排斥的经历。新疆和的学校教育种遇到的种种民族冲突等,这些正是由于跨文化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学生在面对跨国、跨民族、甚至跨地域的文化冲击时,不辨良莠、无力抵抗。

3.目标人群。从狭义上说,跨文化教育实施的目标人群应包含教育系统内所有的学生在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任何的偏差和失衡都会带来诸多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将是长期的、隐性的、难以快速消除的。

从广义上说,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应从教师开始。教育政策制定者、办学者、管理者也要对跨文化教育有深入系统的学习和了解。教育政策制定者对跨文化教育的重视,确保从政策和制度层面给予跨文化教育的实施以保障。办学者和管理者对跨文化教育的透彻了解,有助于在整个学校贯彻跨文化教育,促进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而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教师来说,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有权选择向学生传播何种文化、如何传播,是客观全面还是带有主观偏见。因此,对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3]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2]赵中建,等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7]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

[5]孟凡臣.跨文化教育及其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6]范征,张灵.试论基于动态平衡模型的跨文化培训[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05).

[8]Atlanta Regional Council for HigherEducation(2008).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s Metropolitan Area

篇(3)

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

脱贫工作开展来,人社局高度重视包保帮扶工作,认真按照“六扶”包保责任要求,积极探索帮扶工作新模式、新措施,多次到包保村开展扶贫调研工作,切实履行帮扶单位工作职责,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提质提效。

一、**村基本概况

**村全村1209户,总人口5360人,耕地面积8600亩,位于**镇西侧,由11个自然庄组成, 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156人。目前系统内未脱贫59户104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户13人,低保贫困户21户53人,五保贫困户35户38人,由人社局10名干部职工负责包保30户66人。包保人每月走访贫困户至少一次,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就业 、产业发展等问题,投资10万元建设60㎡爱心超市,同时捐赠电脑、空调、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用以改善**村办公环境。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调研中发现,***村的贫困人口在生产、生活在都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交通、饮水、用电、住房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落后。一是交通难。“交通难”导致农副产品流通难,市场占有份额低,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民增收难。二是饮水难。据统计,全村饮用水主要靠自家打井取水,到目前饮水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三是用电难。村中虽已不存在无电村,但由于基本未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用电损耗大,因此经常缺电。四是人居环境条件差。通过危房改造,三官村的贫困户住房问题已有很大改观,但仍有部分贫困家庭住房缺乏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并且村中卫生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

(二)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贫困人口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大部分群众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致富的劲头。群众文化生活贫乏,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三)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小部分贫困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形成不了规模。种养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村干部未能掌握实用技术,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三、导致贫困落后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从地理位置上说,***村主位于我县西北部,位置偏远,人多地少,缺水、行路难,生产和生活条件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通讯缺乏,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二)因病致贫。由于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更新等多方面的原因,居民所承担的医疗费用正在逐年上涨,基本医保难以解决群众因大病承担的重负,在一些家庭,往往病倒一个,就塌下一个家。截至目前,系统内****村的贫困人口中,因癌症、先天性心脏病、慢性病等疾病致贫的有32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0.8%。

(三)自身原因。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还偏低;对新思想、新观念、新科技、新事物、新产业的认识和接受慢,是造成贫困的内在原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的层次和科技普及率低,作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青壮年,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

四、解决贫困村现状的对策及建议

加快村集体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了实现***村率先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必须要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

(一) 提升站位,夯实帮扶工作基层基础。坚持将优秀干部沉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扶贫专干,锻炼党性、增长才干。做到把精兵强将选出来、派下去。真正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扶贫政策发展的优惠政策用足、用好、用实。在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三大革命”中,要加大对***村的倾斜扶持和照顾力度,以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二)改善条件,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因素,今后要想方设法在公路、农田基本建设、村村通广播电视、自来水、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改善贫困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多组织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免费为贫困群众传授科技知识,送医送药,加大高新科技投入力度,用新技术、新思维、新理念的思路扶持****村发展。

(三)立足自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村的脱贫与增收,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只是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农民增加收入最终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有赖于农民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和艰苦的努力。人社局依托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技工学校等培训机构,针对****村有条件、有意向的贫困劳动者,采取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同时针对已经创业或者是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者开设免费创业培训班,成功提高了这些贫困户的就业技能。

篇(4)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成人教育 新型农民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思想素质差

思想素质,主要指人出生以后,从后天获得的有关思维观念、行为准则、习惯教养、道德观念等思想品质。从纵向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些思想观念得到不断更新,思想素质发生许多变化。主要表现在农民的婚姻观、伦理道德观以及致富观都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求知欲增强。从横向看,由于传统观念、世俗、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思想素质较差 , 仍落后于城市居民。

2.文化素质低

文化素质是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体现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文化素质能比较集中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我国农村文化教育水平的状况说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较差。这一方面表现在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较低。国家统计局《2004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状况如下:文盲或半文盲8.96%;小学33.65%;初中46.05%;高中9.37%;中专1.57%;大专及以上0.40%。

3.科技素质不高

国务院2007年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受文化素质的影响,加之缺少适时的农业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不高。

4.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劳动力大量剩余,闲置现象明显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2007年全国农村人口为72750万人,占总人口的55%。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这就必将对农村就业、耕地利用、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等形成巨大的压力,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开发利用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的重大障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农民素质的现状说明,必须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尤其要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民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

二、成人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影响

农村成人教育是对农民实施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为主要目的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农村成人教育要注重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和身心功能的统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手段在教育,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1.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农民思想素质

通过对广大农民进行成人教育,可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引导农民通过投身建设新农村的实践,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迈向文明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使自己真正成为这个伟大事业的价值主体和创造主体。

2.大力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农村成人教育应当依据不同层次的受教育人群 ,做好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一是扫盲教育。即对农村的文盲、半文盲群体进行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 , 以及各种农业专门技术、技能的简单培训。扫盲的对象可分为两种群体 , 即较长期存在的中老年文盲、半文盲和农村新增的青少年文盲、半文盲。同时,可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 , 来避免或减少农村新的文盲、半文盲的产生。二是普及教育。即对广大农民进行的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培训对象既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掌握一定的技能,增强管理经验,提高法律意识,以适应农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三是提高教育。即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村中青年进行的教育和培训, 使他们掌握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 并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

3.大力发展成人技术教育,以培养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培养新型农民和专业农民,是省2010年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开展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民技术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而且可以使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被这些农民所掌握,从而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培训还可以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可以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开拓意识与摆脱温饱则足、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

4.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

动力

农村成人教育要贴近农民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的内容,包括向农民传授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农技知识,也包括向农民传授非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开展电工、维修工等培训,以便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国内城市工作和生活。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要加强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安全生产知识,营造农村人力资本培育的良好环境,提高他们的竞争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及现代化小城镇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迫切需要,为实现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产业化的非农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农民的素质,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使他们投入到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李恺 李崇光 赵正洲:农村成人教育的国际比较[J].理论与改革;2003年06期

篇(5)

关键词:村镇银行;小额信贷;江夏区;调研报告;脱农化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2

一、调研背景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小额信贷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进程仍然较为缓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贷款门槛较高,担保抵押仍然是制约农户小额信贷的主要因素;其二,小额信贷业务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严重,“啄序”行为难以避免(郭兴平,2012);其三,信贷市场供给不足,金融服务业务缺少,市场定位不准确。

村镇银行方面,在大部分拥有涉农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城市后,农村地区出现了较大的信贷供给缺口。2010年10月,位于武汉市内的第一家村镇银行——江夏民生村镇银行挂牌成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武汉城市圈农村金融的融资渠道,增加了农村金融的活力;但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并没有完全弥补信贷市场的供给缺口,很多村镇银行缺乏公众认同,客户资源稀缺,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法

课题组结合江夏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反复通过预调研和反馈来设计和完善问卷。2012年9月至10月,成员走访了江夏境内郑店街道办劳一村等6乡镇1林场共计近30余村庄,共派出18批次调研组,参与调研人数达44人次,期间共发放了202份调研问卷,成功回收197份有效问卷。

(二)数理统计

课题组运用数理统计对问卷结果做了基础的分析,得出问卷中的各问题选项的答案频率、频数及问题间的相关性联系等信息。

(三)访谈法

调研期间,课题组成员同时对江夏民生村镇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金口街道办金水闸支行等几家银行进行了走访,获得了当地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关信息。

三、调研样本基本信息

(一)样本农户的年龄机构特征

从年龄分布上看,大多数户主年龄在30岁至60岁间,属于主要劳动力年龄内人口,其合计比例高达81.22%;其次,30岁以下的农户有22人,占11.17%;最后就是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只有15人,占7.16%。另外,30岁以下的农户主要集中在20岁到30岁区间,其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大多数该年龄段内的农户外出务工或者与父母共同生活。

(二)样本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

从样本户主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初中阶段,共有93人,几乎占到一半的比例;其次是高中及中专,合计有48人,占比24.36%;再次是小学,占比19.80%;最后是数量极少的大专、本科和文盲,合计有17人,占比8.64%。与以往的相关资料对比,农户整体上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样本农户户主的专业技能

该地区的农户户主有近一半拥有某一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个体经营最多,有41户,占比高达20.81%;其次是司机,有17户,占到8.63%;再次是手工艺者,占6.09%的比例;泥瓦、养殖、兽医等行业内的从业人口较少;最后,完全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户有38户,占比例19.29%。而其他项有大约38.58%的农户,这部分农户属于非土地种植业,主要有乡村教师、护士等,但比例都非常低,在此不再枚举。

(四)农户家庭成员务工及农业收入等情况

受访者中,有63%的家庭有成员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武汉城市圈;其余没有家人外出务工的家庭有72户,占比37%。外出务工的家庭中,外出务工的时间占农业生产时间的比重基本在80%以上,其余大部分也占到了51%-80%以上。与此相对应,务工收入是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看:该比例占到80%以上者有50户;其次,有41户的收入比例在51%以上(见表1)。

关于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有112户家庭,没有农业收入;其次,有49户的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在20%以下;再次,20户的比重在50%以下;剩余只有少量农户的农业收入占据家庭总收入的较大比重,其中,9户比重在50%至80%,7户在80%以上(见表1)。

(五)江夏区村镇银行的基本发展历程和现状

截止2013年7月,江夏区仅设有村镇银行一家——江夏民生村镇银行。该行是2010年10月中国民生银行联合当地8家企事业单位发起成立的,其注册资本8000万元。主要信贷业务有:组合贷、联保贷、高管保证贷、机械设备抵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近3年来,该行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增加,存款贷额也有所增加。但该行在各街道办均没有开设分行、办事处、甚至自动银行机等设施。

四、主要发现

(一)村镇银行方面

1.缺少市场推广活动

村镇银行在其所在地的知名度较低,加之“村镇”二字,以及储户不愿意在新成立的银行办理业务的倾向,都增加了农户对其业务能力和资金安全的质疑。调研数据显示,只有23.9%的农户了解过村镇银行,其中只有8.6%的农户非常了解或者比较了解其业务;相反,农户对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了解程度较高。针对此种情况,村镇银行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农户接触银行信息的主要途径(见表2)进行其品牌宣传及业务推广,从而提升农户对其了解程度和认可度,促使农户参与村镇银行的信贷及存款业务。

2.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村镇银行营业网点少,业务办理成本较高,导致吸储能力差。在江夏范围内,江夏民生村镇银行是该行在武汉的总行,也是唯的一家营业厅,其他街道办或者乡镇均无支行或业务处。相反,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在各乡镇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营业网点。由于村镇银行几乎没有分支机构,无法完成通存通兑,农户接受金融服务时,需要前往县城营业厅柜台办理,交通极其不便,业务办理成本较高,造成村镇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3.小额信贷业务脱农化现象严重

村镇银行成立的目的是弥补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不足,但是部分村镇银行却变成外资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躲避监管限制,进行市场拓展的工具。同时,由于村镇银行远离农户所在地,工作人员较少,双方没有充分的了解,为规避风险,村镇银行贷款中农户小额贷款较少,农转非、脱农化现象明显。调研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客户中,农户数量极少,小企业、乡镇企业较多,有相当部分是非涉农企业,并且信贷产品大部分是针对小型企业而非个人。

(二)农户方面

1.社会关系好的农户贷款需求小,贷款成功率高

该项研究中,我们把社会关系好坏的标准定为农户家庭中是否有亲友在村委会或者地方政府任职。在我们收集的197份问卷中,只有22户农户有银行机构贷款经历。在这22户中,其中5户社会关系好,贷款5次;其余17户社会关系差,贷款32次。而社会关系好的农户贷款次数占比13.51%,低于其人口比例23.7%。由此可知,社会关系好的农户贷款的需求较小。另一方面,5个农户共申请贷款5次,4次成功贷款;17个农户共有申请贷款32次,22次成功贷款;其贷款成功率分别是80%和68.8%(见表3)。由此可发现,社会关系好的农户的贷款成功率高于社会关系差的农户。

2.农户信贷需求较大,贷款额度需求较小

总体来看,农户非常支持小额信贷,有很大的贷款需求。数据显示,约45.2%的农户认为小额信贷对改善农业生产的帮助比较大或者非常大,另有37.6%的农户认为小额信贷对提升生活水平的帮助比较大或者非常大。在农户对政府和银行的态度上,六成以上农户希望政府鼓励农户银行间的信贷业务,也说明农户对贷款的需求较大。另外,94%的贷款需求在5万元以内,可见农户的小额信贷具有明显的小农经济特征,即以生存为目的,不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刘玲玲,2009)。

3.农户反映贷款门槛较高

在江夏民生村镇银行中,基本上所有信贷业务都需要抵押物或者较高的信用评级,对农户的要求门槛较高。这样做可以规避小额信贷的道德风险,但却把大部分农户拒之门外了,使很多需要贷款的农户因为没有规定的抵押物而放弃贷款,转而寻求亲友帮助,形成“内源融资”(张杰,2004)。调查结果显示,在选择筹资方式上,八成以上农户会选择亲朋筹资,只有一成会选择银行机构。

参考文献:

[1]王玲玲,李冠华,郭慧.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研究——村镇银行贷款“脱农化”调研报告[J].才智,2011(14):18.

[2]郭兴平.村镇银行经营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两家村镇银行的调研报告[J].银行家,2012(03):92-95.

[3]刘玲玲.《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调研报告综述[J].甘肃金融,2009(11):4-7.

[4]何惠珍.发展我国村镇银行的SWOT分析[J].学术探索,2013(02):43-46.

篇(6)

(一)课堂教学为主导

高校大部分的知识传授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这种最传统、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实现的。同样,特色水教育融合了知识和文化教育的特征,课堂教学仍是其实现育人目标的主要手段,整合水教育知识体系,开发特色水教育课程是实施“以水育人”的基础。我院通过数年努力,自行开发了特色水教育课程,并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全校所有专业开设。与其他通识课一样,课程只有18学时,没有深奥的理论分析,却包含了大量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的知识典故。如下表所示,课程知识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旨在向学生传递水的常识,令其“知水、懂水”,传播水的规范,学会“用水、节水”。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多媒体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完成,可将课堂搬进水利实验室、博物馆、自然水域甚至水利工程现场,重点是强化环境渲染,使学生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更加深切地感知水、认识水。第二部分水文化的内容旨在传承水利精神、水的品格,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懂得“赏水、爱水”。这部分主要通过环境模拟、情景模拟的方法,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以历史为主线讲授人与水的故事,体现“人水和谐”的理念,并通过情感熏陶将水的品质与精神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价值观、世界观。

(二)社会实践项目为载体

水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导,但不局限于课堂,相应的社会实践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续,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并形成社会辐射效应,服务社会,实现实践育人。水教育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理可借鉴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由学生组织团队自行选题申报项目,学校统一评审,立项项目由学生组织实施,并撰写总结报告参加验收。其优势在于项目全程主要由学生负责实施,全面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分析总结等综合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水资源及水事活动的感性认识。我院几年来利用行业优势,在“以水育人”的特色水教育社会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组织学生开展的与水有关的实践主要有三大类。1“.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实践。2005年起,学校每年参与或承办浙江省“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根据每一年的主题制作展板、灯谜,组织文艺演出,发放宣传资料,征集签名;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学校、乡镇进行宣传;举办知识竞赛、制作专题网站、征集短信等宣传及水知识普及活动;成立水资源社团、编演水保护文艺节目等,倡导全社会关注水问题。这样的专题实践已经持续了8年,每年参与的学生超过了1000人次,社会反响良好。2.重大水利工程、水利法规、科学节水宣传教育实践。结合近几年浙江省关乎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走进全省各地市县,深入乡镇、农村、农户,采用现场咨询、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纳凉晚会、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民众的参与度、了解民众想法、有针对性地增强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使民众了解水利法规对水事活动的规定,理解工程建设的意义,自觉依法用水、科学节水、支持水利工程建设。这类实践充分发挥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假期时间长的优势,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接受生态水利教育,逐步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和发展观,带着保护生态的睿智反哺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水利系列专题调研实践。我校依托学生所学专业,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深入调研,撰写较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我校学生参与调研的项目有杭州下沙大学城景观水水质调研、浙江省下山移民工作调查、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现状调研、舟山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等十多项。通过调研,学生深入了解了我省水资源、水环境状况,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提高综合能力。

(三)重视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

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悄然走入校园,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网络的巨大信息量以其生动、开放的特质更能吸引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水”的育人功能,全方位实施特色水教育,必须重视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深度挖掘网络育人功能,利用网络平台传播水知识、弘扬水文化。互联网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育人效率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模式,网络育人功能的实现始终与其密切相关。网络的大信息量使得学生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学生能在网络上找到任何想要得到的资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网络的开放性使课程打破了专业班级界限、学习人数界限,所有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内容;网络的平等性、交互性使学生能自由传递所学知识、表达价值观念,通过舆论影响扩大育人范围,完成二次育人。我院依托浙江特色水教育课程自主开发了水教育教学平台,包含供学生学习、练习的课程资料、教学视频、课件和题库等完整的教学资源,以及特色水教育实践的相关信息和报道。学生从课堂、网络两个渠道获取水教育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学校还自主研发了水利数字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浙江水文化专题网站,为教师、学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学习研究提供大量文献资料。除了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建设,学校还通过浙江在线、浙江高职教育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宣传我校特色水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惜水、爱水、节水、护水”。

(四)营造“人水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校园中度过,校园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广义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层面的校园设施、自然环境和行为层面的人文环境。营造“人水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就要在校园规划、设计上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在学生活动中凸显“人水和谐”的文化氛围。1.物质环境育人。学校人文景观、设施的设计塑造蕴含水文化特色,如增加水景、水文化雕塑;在建筑、园林外部设计上融入水文化元素;在教学、行政、宿舍、食堂等功能性建筑的命名和内部装饰中挖掘水文化资源,增强文化氛围;校园内安装使用特色节水、水循环利用装置,在细节上处处体现“节水、护水”理念。以我院为例,校园环境塑造处处彰显水文化特色。学校在新校区规划上就设置了湖、池、滩等多处水景,整个校园水系环绕,人、水、建筑自然融洽。学校湖边的“遨游”塑像、下沉广场侧立面的“上善若水”浮雕、广场上的“融会贯通”雕塑还有图书馆内“水利今昔”治水历史长廊无不反映了水利精神和水的品格。学校绿化带中安装了节水灌溉装置,将节水理念有效融入到校园管理中。2.行为环境育人。特色水教育在环境育人层面的更深层次涵义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加深对水的认知和理解,重塑“人水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由学校管理者主导,旨在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充分融入,通过环境熏陶,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和修养,培养健康人格。融入水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术类的讲座、知识竞赛,实践类的水宣传、水调查,文体类的征文、演出、产品展示等。水文化作为我院的特色校本文化,在各种校园活动的设计、组织中凸显出来。学校引导、支持学生创建了水文化社团,开展各种水文化、水教育活动。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赏水、爱水”,学校多次以水为主题,开展征文、摄影比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设计制作水文化创意产品;向学生征集具有文化意味的、体现水的美好品质的校园主要建筑设施名称。为了做好水文化宣传,使学生“知水、懂水”,自觉“节水、护水”,学校创办了水文化学习刊物,创建了水文化、水教育网络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水宣传、水调研。我校具有水特色的“弘扬水文化,培育水利人”“、用脚丈量职业深度,用心感受行业精神”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充分显示了我校校园文化实力和特色。

(五)水文化研究为依托

水文化研究为特色水教育课程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的水文化研究构建了特色水教育知识体系,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与时俱进。水文化研究要不断创新研究手段、开拓研究领域,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充分发挥水文化研究的应用性,扩大影响力。我院依托水文化研究所,从水制度文化、水工程文化、水景观文化、水利科技文化、水利风俗、水文学、水艺术、水利人物等几方面对水文化进行全面考证、研究,成果斐然。几年来,独立承担多项水文化、水教育课题,编纂出版多部相关书籍、教材,公开三十余篇。

(六)制度建设为保障

篇(7)

论文摘要:近年来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成为刑事犯罪的重要部分之一,刑释解教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低、就业缺乏竞争力、社会歧视等诸多原因导致出狱又被捕。为了深入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特征、成因,本文以花都区检察院自2009年三年来的所逮捕查办的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案件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 刑释解教 再犯罪 原因

近年来,刑罚处罚释放人员、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以下简称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三间,花都区院共批捕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366件504人,分别占三年总逮捕书的8.1%和7%,其中2009年为89件108人,2010年为159件185人,2011年为186件211人,再犯罪人数同比上升率2010年为41.6%,2011年为12.3%,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成为刑事案件犯罪主体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再犯罪往往手段更为隐蔽、反侦察能力更强、社会危害性越大。同时其数量的不断攀升也的凸显我们在教育改造、以及后续帮扶有待更深一步研究。

一、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主要特点

从案件性质上看,多为暴力侵财型犯罪。从花都区检察院统计的的数据看,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案由多为绑架罪、盗窃罪、故意伤害罪、抢夺抢劫、贩卖等暴力侵财涉毒型犯罪。其中犯盗窃罪占总犯罪人数的26.4%,其次是两抢犯罪占18.3%,然后是走私、运输、贩卖占17.1%。从犯罪主体看,重新犯罪的释解教人员存在三低三多现象:即受教育程度低社会阶层低犯罪年龄低和男性多累犯多共同犯罪多。据统计,在该院近三年批捕的重新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5%,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4.5%;无业人员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共占95.6%(其中无业人员占35.9%,农民共占59.7%);犯罪时年龄30岁以下占53.6%,其中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7.7%;犯罪人员中男性占98%,累犯占67.1%。共同犯罪占49.2%。所判刑罚相对较轻且与前罪间隔时间较短。在所统计的数据中,在二进宫中,判刑不满三年徒刑的251人,占49.8%,十年以上的仅占0.7%;在累犯中,再犯罪与前罪的时间多数相差较短,再犯罪事件超过三年的仅仅占23.9%,其中不超过一年的占24.1%。部分犯罪分子已经将犯罪作为自己的职业。在统计的案件中,部分犯罪分子尤其是犯盗窃罪、抢劫罪、开设赌场罪、贩卖罪等罪名的犯罪分子,已经将违法犯罪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形成惯犯,屡犯率抓,一放又犯。再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反侦察能力较强。刑释解教人员由于经历过被侦查与被询问,对侦查人员定罪量刑的证据标准以及法律规定较为熟悉,所以相对初犯,其反侦察能力有所提高,会揣摩侦查人员证据获取情况而撒谎掩盖犯罪。

二、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原因分析

缺乏正当职业及求职能力是其再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待岗人员不断增多,很多刑释解教人员在初次犯罪之前即大多数为无正当职业者,且自身文化修养与素质较低,求职缺乏竞争力,无法在在社会上谋取高报酬正当职业。如在调查的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5%,无业人员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共占95.6%。而在首次犯罪被刑释解教后,社会对他们的接纳程度更为降低,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再次走向犯罪,在笔者承办的黄XX盗窃案中,黄XX在首次犯罪后刑满释放后第三天又因盗窃361?服装店被抓获,问其原因只因释放后天气太冷,没钱购置冬衣,只好再次去偷。好逸恶劳、恶习难改导致一错再错。一些刑释解教人员本身好逸恶劳无法适应繁重肮脏且收入低的工作,且部分刑释解教人员甚至有吸毒赌博的恶习,离开监管场所后没有办法依靠自身能力维持正常的生活,以至于将犯罪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如刑释人员李X运今年已近60岁,出生在农村,由于从小好逸恶劳,无法适应农村繁重的劳动,从十几岁开始就到处流浪,靠偷摸拐骗、抢劫贩毒为生,在监狱里进进出出无数次,五十多年中竟有近三十年是在监狱中度过。3.经历复杂、交友不慎难以脱离以往生活圈。部分刑释解教人员在以往生活过程中,所结交的朋友也大多同样是以盗窃、抢劫、贩毒为生的同道中人,同时在服刑或劳教过程中还结交了一些同样犯罪服刑的人,这些人一起交流犯罪心得,交叉感染反而使一些本来对法律对监狱心存敬畏的初犯变成了老油条。如石X宁盗窃案中,石X宁在初犯刑满释放后因生活无着落,职能求助于之前的朋友。对方告诉他借钱没有,但是他们正准备去盗窃,要求石X宁为其把风,事成后可以给他分赃,结果三人在盗窃过程中全部被抓。在统计的案件中,笔者发现犯罪分子经常有集中活动的地点,如花都区狮岭镇某网吧,经常是犯罪分钟集中地,在多起盗窃、抢劫案件中都与这个网吧有关系。法律意思淡薄、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感。部分犯罪分子经过监管场所的服刑改造,但并未真正悔悟,相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觉得自己进了监狱,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具有炫耀的资本,证明自己敢闯敢干、不怕死。同时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平时横行霸道已成习惯,不自觉地又犯罪。如侯X伟寻衅滋事一案中,侯X伟与其朋友只因为在住旅店时候,认为前台人员登记完后将其身份证是扔回给他,态度不好,在回到房间后想想不舒服,就返回将前台男子暴打成轻微伤并且砸掉了旅店的柜台和电脑。社会歧视、亲友冷落,难以重新融入社会。一些刑释解教人员由于存在劣迹,重新走向社会后,已经被人不自觉的视为异类而退避三舍,在升学、参军、就业、婚姻等方面都会遇到比常人更多的困难,被社会排挤到边缘,同时也有些家庭觉得自己家人进了监管场所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对其冷落不管不顾,从而使这些人由自主的产生对社会对家庭的排斥心理,以至于破罐子破摔,一错再错。

6.改造方式存在不足,后续帮扶未能无缝衔接。部分监管场所改造手段单一、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罪犯思想改造。一些监管场所主要通过减刑、假释的方法来进行改造,这样容易造成一些罪犯在改造中投机取巧,处心积虑使自己能得到减刑、假释的机会,但其内心深处的劣性往往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改造。同时后续帮教工作未得到很好衔接,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社会上的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刑释解教人员骤然失去规制,很容易回归到违法犯罪的老路。一些地方安置帮教组织机构形同虚设,党政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无过渡性安置基地,无职业培训和推介,安置帮教工大多流于形式。

三、防范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