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学术交流材料

学术交流材料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31 11:02: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术交流材料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学术交流材料

篇(1)

关键词: 高校 学术交流活动管理 问题及对策

学术交流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学习者参加,为了交流知识、经验、成果,共同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研究活动。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讲、展示、实验、发表成果等方式进行。随着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各种学术会议数量猛增,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如何加强管理,确保效果和学术水平,使高校在这方面投入产生最佳效益,是各高校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我院学术科研管理实际情况,谈谈学术交流活动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一、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

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包含举办学术会议),出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校内部交叉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前两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1.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由高校主办或全国性学术团体委托高校承办,面向各(全)国征集论文且有该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2)开展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校外专家学者接受邀请,到高校作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科技信息等内容的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

2.出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

(1)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由其他单位主办的,面向各(全)国征集论文且有该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学术会议;

(2)参加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受邀请到校外作关于科学技术、工程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科技信息等内容的合作研究、学术报告、培训及访问考察;

二、学术交流活动存在的问题及管理难点

1.存在的问题

(1)学术会议是一项严肃的以科技工作者为主体、相互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基于相应的活动主题有着重要意义,学术交流活动应由具体职能部门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组织进行。目前我国学术会议种类繁多,组织方式发生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学术会议应运而生,现阶段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衍生出非正规的、巧立明目的各种学术活动。此类学术活动组织紊乱、学术气氛淡薄,交流、探讨等学术活动流于形式,往往难以达到科技学术交流的真正目的。

(2)对学术会议论文的选择性不强,论文把关不严。由于学术会议组织者的参差不齐,有些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不经过各单位管理部门而广为散发,甚至寄给个人,事先无计划。根据实际收到的论文数量组织会议.对论文的质量把关不严,来者不拒。会议通知更是五花八门,留出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会议交流形式栏目,让与会者自行填写,还假以出版论文集、推荐发表之名以达到吸引与会者的目的。

(3)部分科技工作人员不注重学术活动的学术水平,存在只追求开会次数或注重外出旅游观光的现象。会址偏重旅游景点,会费开支增大。当前会议往往以会养会,除安排学术交流外,还组织旅游、馈赠礼品,会务费收取较高。加之会议地点远离内地大城市,而且安排在高级宾馆饭店,大大增加了差旅费的开支。此外,同一会议同往人员增多,更是加重了高校的负担。这一状况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交流反而退而次之,难以达到学术交流的预想效果,还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2.管理的难点

(1)鼓励参加与适当限制的矛盾。参加科技学术交流是促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必要手段。事实上,很多学术会议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这样的会议学院应给予鼓励。但由于当前学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管理者必须区别对待,对某些会议进行限制。由于管理人员对专业会议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十分了解,在批准参会人员时,未将一些会议参加人数加以限制,未对参加学术会议严把关,碍于情面而不进行筛选。同时高校部分老师对学术会议的选择性不强,部分与会人员不注重学术活动的学术水平,只追求开会次数或注重外出旅游观光的现象。鼓励与限制在具体管理环节中很难把握,管理者处于两难境地。

(2)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接受邀请,到高校进行学术交流。由于氛围尚未形成,一部分学术交流变成了少数人的学术讨论,没有达到全体学生老师皆收益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术交流的实际效益。并且学术交流后未按要求将相关材料上交单位科研部门,此类学术交流的效果管理人员很难把控。

(3)外出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实际效果不佳,回校后形成实际推动效果的寥寥无几,在高校内部进行学术交流的气氛尚未形成,一部分学术会议资料未按要求上交单位科研部门,没有达到“一人与会,众人受益”的效果,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术会议的实际效益。

(4)经费有限与开支过大的矛盾。高校的科研经费有限,加之当前学术会议开支逐年增加,学院不可能满足所有要求参加学术会议人员的需求。要使有限的经费合理支出学术会务费及差旅费.保证学院科技人员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常常难以做到两全其美。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方面继续支持科研人员利用学术会议将反映高校学术与科研水平的科研成果进行广泛交流以提高高校学术地位,同时本着通过交流开放思想,启发思路以加快高校技术创新和研究工作速度的原则。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以增加参加学术会议的实际效果。

1.加强会议经费管理,保证经费有效投入。

按照第十五次校党代会的“以学术为本,共建学术繁荣”的精神,学术质量是学术会议的生命力所在。为了更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各信息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我院加大了对学术交流活动资助,近年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互动充分的学术交流活动,搭建了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但学院科研经费有限,我们在学术会议经费管理中采取按研究所(教研室)定额分配等原则,超出部分计研究所成本核算消耗之中。这就促使研究所所长审批会议时要全面衡量、择优而定。机关审批报销时,差旅费按会议通知实际天数加直线往返天数计算。

2.鼓励学术交流,保证学术影响

学院要求每个研究所每四年至少应举办一次以上学术会议,鼓励举办跨学科、交叉性学术活动。积极争取举办或承办高层次的国际性、区域性学术活动,着力构建多边交流、区域交流等多种学术交流平台。开展的国际会议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其主题必须有利于学院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学院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具有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会议主题所涉及的学科或技术领域,学院必须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即已形成有一定人数的学术研究群体,承担有省级以上研究课题或已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

3.实施分类管理体系,提高参加学术会议的整体水平。

由于目前学术会议种类繁多,如果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学术会议分级、分类标准,对于控制学术会议数量,规模,对于各单位加强对参加学术会议管理必将提供极大的便利,更有利于提高学术的水平和社会效益。综上所述,为规范管理,鼓励广大老师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我院学术会议分级参照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第二版)。本目录包括计算机学科目前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目录和一个综合类的国际学术期刊目录,是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作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录中,刊物和会议分为A、B、C三档。A类表示国际上极少数的顶级刊物和会议,鼓励我国学者去突破;B类是指国际上著名和非常重要的会议、刊物,代表该领域的较高水平,鼓励国内同行投稿;C类指国际上重要的、为国际学术界所认可的会议和刊物。

4.加强质量监控,提高参加会议交流论文的水平

(1)要求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必颁在大会报告、并且在申请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时.在申请表后附会议论文复印件且由所长在论文后签署对论文水平的评价意见。

(2)实行会前申报制度。承办学术会议的具体实施单位(系、所等),必须于会议前2个月向学院科研办提交承办学术会议的报告,内容主要应包括:会议名称、主题、主办单位、会议时间、地点,会议组织机构、经费来源、日程安排、拟到会专家学者名单,提交论文情况等,并附政府及学校主管所门、学会或委托单位的批文等。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须至少提前2周向学院科研办提交相应或相关的材料。

(3)实行会后报告制度。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结束后,承办系、所须向学院科研办提交下列资料:①1000字以上的会议综述1份;②会议资料(包括音像资料等)1套;③会议经费决算表1份。

四、结语

篇(2)

一、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范围

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果,经审核认定取得的学分。认定范围具体包括:

参加经学校认可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作为正式代表受邀参加国内外科技活动、学术交流活动;

正式发表学术论文;

发明创造获得专利;

参加科研项目已结题;

自主创业或合伙创业;

经学校认定的其他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计算标准

(一)竞赛

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国家级竞赛获个人或集体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6、5、4个学分/项;参加省级竞赛获个人或集体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5、4、3个学分/项;参加市级竞赛活动获得个人或集体一、二、三等奖者,每人分别计4、3、2个创新创业学分/项。

相同项目按获奖最高项获得学分,不重复计算。

(二)科技活动

参加科学研究获得的专利,获得发明专利,每人计6个学分;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每人计3学分;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每人计2个学分。

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院级的课题主持人,分别授予6、5、4、3、2学分,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的课题主要成员,根据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院级,分别授予5、4、3、2、1学分,其余成员不认定学分。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可获得3个学分,其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可获得1个学分,参与研究学生取其排名的前三位,授予相同学分。

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3个学分/项;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3个学分/项;参加全省性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2个学分/项;参加全市性学术交流活动,每人计1个学分/项。同一项目按最高项获得学分,不重复计算。

代表学校参加国际性大学生科技活动(含设计、发明创造等)中获奖者或研究成果(发明创造成果)得到实际应用,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经学校审批,可获得1-3个学分。同一项目按最高项获得学分,不重复计算。

(三)创业实践

学生自主创业注册公司,正常运营达6个月,给予4个学分,其他合伙人给予2个学分。

参加政府部门或学校组织的创业培训,有合格证书或成绩证明者,每满18学时计1个学分。

参与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的项目,排在第一位、第二位的团队主要成员,每人给予1个学分。相同项目参与不同成果展不重复奖励。

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给予6个学分;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给予4个学分;获得市级荣誉称号,给予2个学分。

三、学分认定依据

学分认定的必备材料包括取得证书、获奖文件或奖励证书等材料;论文正式发表出版的,提交正式发表出版物原件;创业实践活动要求有经营业绩和相关证明材料;其他各项活动必须具备支撑取得学分的相关证明、证书材料等。

四、学分认定管理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管理办公室,由招生就业处(创业学院)、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人员组成。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后,应在教务处备案。

每学期末前,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复印件,交所在二级学院进行初审。初审完毕后,二级学院将材料汇总提交管理办公室相关部门复审。复审后,统一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经院领导审批,将学生获得学分计入成绩档案。

学生获得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可替换选修课学分,获得学分项目成绩视为良好及以上等级。

篇(3)

科技学术论文归档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是由所办负责科技学术论文、著作的收集、管理、归档工作,主要是通过每年举办1~2次国内空间环境工程等专业学术会议,出版会议论文集。科技论文年均两百篇左右;每年本所参加国际声和振动、空间环境材料、空间碎片等相关专业国际会议十项;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年均20余篇,均围绕该领域及相关专业的研究和发展。由于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逐年增多,为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提高了所的整体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导致对空间环境及相关科技信息需求也不断增加,但在科技论文齐全归档和有效利用的管理工作方面,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

1.档案管理不到位。虽然目前对科技论文的归档范围已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疏于严格管理。使科技论文归档的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档案人员不能主动收集科技论文,致使部分科技论文作者将论文存在自己手中。

2.审查不严格。航天科技有严格的保密审查和技术审查规定,但有部分作者为了图方便和省事,未经审查就直接将科技论文投在国内外的刊物上发表,造成科技论文归档不受控。

3.档案意识不强。部分科技人员不能自觉地将所发表的论文主动归档,特别是被EI、SCI等国际主要检查收集的优秀论文,甚至将论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未能意识到科技论文是航天科技的宝贵财富,是促进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技术支持。

解决科技论文归档与利用的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在各项紧张繁忙的科研型号任务管理工作中往往对档案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科技学术论文的归档和利用价值被忽视。

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一是在所网页“学术交流”专栏,增设“论文归档”栏目,大力宣传科技论文归档的要求及其重要性;二是利用每年举办的学术交流会活动,在征文通知中明确提出论文归档的要求;三是采用职务晋升方式,将是否归档作为一项硬指标,作为晋升的加减分项,把归档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的职责范围;四是通过各种载体的有效宣传,树立科技论文归档意识,将档案意识融入到相关的工作中,将科技论文归档工作纳入所的档案工作计划中。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享科研成果。我国《档案法》第三章第十条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者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是国家的工作人员,任何个人或团队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都是属于国家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能据为已有,要做到学术科研成果资源共享。

3.健全完善规章,做到有法可依。在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科技人员的需求,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进行管控、不留死角,使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保证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4.严格审查手续,保证受控。为了彻底堵塞未经审查就发表科技论文的漏洞,确保发表的科技论文归档。应在严格执行所有关保密管理办法及学术交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由所办负责学术交流的管理工作和科技论文的归档工作,做好一出一归的闭环管理。

首先,要逐级审查待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通过《国内会议及刊物的审批表》进行审查管控,采用处室、专家两级审查制度,经单位保密部门审核后出具《保密审查证明》后,方可对外提供和发表。从根本上杜绝了未经审查就的问题。

其次,所办将全部发表的论文及论文审查表均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存档,分类整理立卷,并编制检索目录供大家查询利用。

5.实行奖励政策,鼓励。本所自2008年起开始实施科技奖励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撰写,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交流水平,数量逐年上升,论文归档数量也逐年增加。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学术交流工作,2011年对论文奖励制度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明确规定被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lsevier EI)、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收录的论文及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给与物质奖励,对于及时归档的论文作者,于每年年终特别发放现金奖励。调动了科技人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同时极大地推动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收效显著。

6.与晋升考核挂钩,刺激归档热情。为了促进科技学术论文的归档工作,保护知识产权,要求申报者和科技学术论文归档主管部门分别递交清单,将主管部门提供的发表清单作为依据,每年参照论文归档情况进行评比。评比数据与员工的职称评定、晋升考核挂钩。将科技学术论文的归档工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此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刺激论文作者主动归档的积极性,由被动归档变为主动归档,更加有利地确保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科技论文归档的齐全完整。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科技成果共享

自从2004年开始,在网页主页面上建立了“学术工作”专栏,下设学术动态、学术论文、学术成果3个栏目。该专栏自建立起,通过较高的点击率,充分说明大家对学术成果检索利用的关注程度。利用信息化管理网页平台,达到了宣传和交流空间环境工程领域里技术和成果的目的,也促进了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

篇(4)

那么,这个超级科研团队是如何炼成的?

导师领航:以初心影响学生爱上科研

2005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后,杨化桂作为研发科学家任职于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高新材料集团,从事高新复合材料、碳纤维材料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并且连续两年获得“GE爱迪生发明奖”。但在工业界,一旦产品投放市场,研发人员就得投入到下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中,这让一向喜欢探究事物内在影响机制的杨化桂深感意犹未尽。

“相对于研发工业产品,我更喜欢做基础研究。”正是由于这样的初心,2007年3月,杨化桂毅然作出抉择:从GE辞职,转而去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功能纳米材料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底,他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开始组建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并将研究方向由纳米材料转向全新领域: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新型材料和器件的理论设计、制备和应用基础研究。

杨化桂的科研初心也影响着他的学生爱上科研并自觉投身科研。从硕博连读到留校做师资博士后,侯宇已师从杨化桂七年,在他眼里,杨化桂是个把科研当信仰、把实验当孩子的人:“他经常对我们说,不管你做什么,科研始终是你的核心价值。”博士生钱岭亦感同身受:“简直可以用‘夸张’来形容。他有时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看文献时依然精神饱满。”

科研品质:既潜移默化也严格要求

在杨化桂课题组,从没有打卡、点名、签到之说,但是学生们却自觉养成了自律的科研习惯:工作日期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实验室内都有学生的身影;就连双休日,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也处于工作状态。这一切,源于杨化桂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学生加入课题组伊始,杨化桂都有同样的关于科研品味的要求:“成为研究生之后,你就进入了另一个阶段,由接受知识转变为探索知识,这是身为一名研究生最大的特色。所以,你从一开始就要投入到‘从无到有’的创新当中去,并努力实现领域内里程碑式的突破。”

杨化桂以身作则,时刻关注研究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他强调,在研究生这个阶段,学习是一种“独立自主”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进行探索。“学生和老师在科研面前是平等关系,共同拟定实验方案、解决难点问题,从而实现研究工作的不断创新。”他说。

实验室的管理也反映了杨化桂对学生科研品质的高要求。他将企业的管理制度适度借鉴到实验室,如实验仪器实行预约制度,使实验室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安排和使用;实验室有详细的药品清单,额外购买了药品安全柜,将易制毒易制爆药品单独放置,制定了严格的废液处理规定,所有气体都安装安全阀,安装了氢气检测装置,每天工作完成后都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实验室每天都安排专人打扫卫生,每月一次大扫除,保证大家在一个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工作等。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这间不足8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虽然有20余名师生轮流使用,却始终干净整洁。

扁平化管理:将“苦干和巧干”合二为一

学生的努力工作加上老师孜孜不倦的指导,使杨化桂课题组实现了“苦干和巧干”的合二为一,而扁平化管理,更是让学生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八年多时间内,杨化桂的学生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如今的20多人,即便如此,杨化桂依然坚持每周与每位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指导,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事半功倍。

“年轻人思路开阔、有创造力,作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了解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及时与他们讨论研究思路与主题。”这是杨化桂对自己导师角色的定位。

除了每周的一对一指导之外,杨化桂每月还要组织各个方向的研讨会,每一名同学在会上进行实验进展和科研问题的汇报,然后这个方向上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杨化桂再进行总结提炼,力求使每一名同学在科研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

重视学术交流是杨化桂门下群英荟萃的又一法宝。他不但重视让学生参与学术交流,而且开辟的种类繁多:长期与昆士兰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论坛;与兄弟高校、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定期互派学生学习等。

篇(5)

建立与完善期刊网站吸引客户群

期刊建设网站是网络化时代宣传与展示期刊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是编辑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期刊发展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为科技期刊提高经济收入建立了新的经营平台和经营模式。与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相关的几大商业数据库(如万方、中国知网等)相比,很多科技期刊网站还没有找到比较成熟的赢利模式,但期刊网站是期刊品牌及其他经营模式在网络中的延伸和体现,科技期刊自建网站在扩大期刊影响力的同时,根据已有资源发展和经营网络广告、会议、数字期刊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期刊经营方向。《化工进展》在2004年完成了期刊自建网站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平台和宣传窗口,承载了稿件编辑处理系统、过刊查阅、网络预出版和会议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等二级网站链接的功能,给《化工进展》的广告经营带来了新的契机。《化工进展》专业化程度高,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者、读者、审稿专家、编委等是以科研与技术人群为主,而网站的浏览人群也是相对专业的,因此,编辑部通过准确定位,捕捉和争取潜在的作者、读者、企业,并与期刊的平面媒体广告相互结合为广告客户立体宣传服务,带动了平面广告和网站广告的效益增加。

举办专业学术会议拓展客户群

高效的学术交流能更好地传递知识、交流信息、拓展思路、取长补短,有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科技期刊一般都是定位和依附于某一行业或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经常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和企业的科研及技术人员接触。期刊作为第三方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组织学术会议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一个成功的学术交流会可以给科技期刊带来巨大的收益,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说也可进一步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塑造和经营品牌,同时,利用期刊资源为科研院所和企业搭建交流的平台,可以促进相关行业产学研的发展。《化工进展》编辑部敢于打破框框,不局限于狭义的化工内容,直接面向“大化工”,从2006年开始定期连续举办“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技术论坛”和“全国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内容涵盖了“石油化工、煤化工、生物能源及新能源、生物化工、精细化工、资源与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并且还建立了会议网站(期刊自建网站的二级页面)。正是由于编辑部主办的两个大型会议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和较大影响力,使得学术交流会为期刊带来了可观收入。通过刊物搭建平台,会议促进影响,活动带动经营,为期刊的广告和赞助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机会。

开创联合办刊及协助办刊绑定客户群

篇(6)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Materials and Devices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上海生物材料研究测试中心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7565

国内刊号:33-1153/TH

邮发代号:32-5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7)

中山大学教授朱庆勇便是这样的一个顽童,受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无限未知和可能的魅力吸引,早已置身学科交叉研究的实践中。

在科学研究上,他是一名勇于探索未知的先行者;学术交流上,他是一名乐于分享知识的布道者;学科建设上,他是一名默默耕耘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者……多年的刻苦攻关,让他在计算流体力学与生物流体力学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开拓性成果,其研究结果多次被国际知名专家、研究团队引用并受到高度赞扬和广泛认同,并在产业化应用上有重要作用。

敢于探索前路的未知

朱庆勇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现已改称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这个专业是学校的金牌专业和全国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的院系之一。在这个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的学府,他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培养,为以后从事与流体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在那个年代,大学生还是一块金字招牌。但是,朱庆勇并没有满足,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未知的好奇选择了继续深造。经过五年的努力,他顺利拿到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为之后的研究工作积蓄了力量。

此时,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趋势正方兴未艾。朱庆勇很快意识到流体力学与其他学科间交叉融合的可能和必要。很快,他便来到中山大学数学博士后流动站计算数学专业从事流体力学数值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计算流体力学与生物流体力学交叉领域的大门已朝着朱庆勇缓缓打开,门内是一片有着无限可能的新天地,他长期的积累有了喷薄的出口。

“多孔有机材料力-热-电-流多场耦合模型与计算属于计算科学、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领域,是目前计算科学领域充满生命力的研究内容。”朱庆勇告诉记者。这个领域里,充满着无限的未知和挑战,而这也正是吸引他前进的动力。

很快,多孔有机材料力-热-电-流多场耦合模型与计算的课题被纳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朱庆勇是负责人。

作为课题的负责人,朱庆勇组织团队对多孔有机材料力-热-电-流多场耦合的机理与规律进行理论探索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基于应力场-温度场-电场-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和计算基础。针对多孔有机材料建立了其材料物性多物理多尺度可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层次、不同物理机理耦合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材料物性耦合模型的高效并行算法,实现了从建模、算法到数值模拟的融合研究,为提高我国相关领域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直接贡献。

针对多孔有机材料中液体流动问题,他提出以无量纲GS数作为判断准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针对多孔有机材料的多尺度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纤维表面改性后的多孔有机材料的输运特性。

他还进一步研究了考虑双电层影响的多孔有机材料内液体流动问题,建立了考虑电动效应的多孔有机材料输运特性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得出了考虑电动效应的多孔有机材料的有效渗透率,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随机孔分布的带电有机材料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得到了考虑双电层效应的无量纲GS数,这些成果可以为研制性能优良的生物医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朱庆勇提出的无量纲GS数已经成为多孔有机材料中液体流动的判断准则。相关研究在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已多次被国际上的研究小组引用,并受到高度评价,在国际同行间有着很高的声望。

在项目攻关过程中,他富有创意地将高性能并行计算技术用于多孔有机材料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计算中,计算了唾液在口罩内的流动过程,进而研究在唾液中病毒的运动规律,相关成果已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上,这对研制SARS、禽流感等防护设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他的合作者成功研制出纳米杀菌口罩并获得世界科技创新博览会的金奖,其中,朱庆勇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多年来,朱庆勇陆续主持了高分子纤维材料传热传质过程的多尺度建模与计算、低渗透有机材料液体流动的特性与模拟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在国内外的研究界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研究了经过壳聚糖表面改性后的高分子纤维材料的输运特性,为进一步研制性能优良的生物医学材料提供理论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上,已经引起国际同行关注,如乌克兰苏梅应用物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Vadym D. Chivanov博士曾来信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感谢对他的研究工作的帮助;提出了针对分形纤维材料的无量纲电阻力数对多孔材料中流动、传热、传质的影响,无量纲电阻力数给出了考虑双电层影响的判定准则。基于此建立了考虑电动效应的多孔纤维材料输运特性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得出了考虑电动效应的多孔纤维材料的有效渗透率,进一步研究了具有随机孔分布的带电纤维材料内的传热传质过程,得到了考虑双电层效应的无量纲GS数,这些成果可以对微流控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上,受到广泛关注;开展了基于响应性水凝胶的时滞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研究,这些成果可以对药物控释载体的研究提供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相关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等。

乐于分享学术的魅力

在潜心组织科研工作的同时,在学术交流、教学与成果转化等方面,朱庆勇也发挥着他的积极作用。

来到中山大学后,朱庆勇结合中山大学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前沿研究动向,利用他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研究基础,整合中山大学可用的资源,组建了一支成员配置合理、学术造诣深厚、优势和特色鲜明、团结奋进并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团队。为解决计算科学、力学、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领域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技术支持,为中山大学发展交叉学科贡献了一支强有力的中坚力量。

朱庆勇告诉记者,2000年5月以来,他曾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单位工作,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访问。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工作经历,让朱庆勇乐于与国内外间开展交流和合作。据介绍,目前,已经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广泛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与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双方优势互补,已取得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