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继续教育学习日志

继续教育学习日志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06 14:08: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继续教育学习日志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继续教育学习日志

篇(1)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的知识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哪怕是老师也应该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21教师个人进修学习计划范文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2021教师个人进修学习计划范文(一)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我觉得是最有意义的。因为能到重庆参加“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语文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无疑是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光彩。据了解,“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落实第四届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精神的第一项重大举措,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教师培训。因此我特别珍惜。我觉得自己是好学的,为了争取到能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一直努力着努力着。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以在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课程标准及教研教改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教育理论,针对教育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并做好笔记,课后细思慢嚼。

2、多读书且读好书,在读书研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功底与专业素养。

计划读书书目:《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爱弥儿》《爱的教育》《新教育之梦》《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历代文学经典中部分作品。

3、观看名师课堂教师,学习名师教学理念。

每周一次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名家上课视频或获奖教师视频,学习窦桂梅、于永正、李吉林、王崧舟等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对比学习他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

4、坚持每周写一次教育札记,反思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我曾经在“国培学习”作业中写到: 写教育日志,可以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中的不足,想到改进的的办法;写教育日志,可以分享教育的喜悦,为今后的成果构建健全的步伐;写教育日志,无疑是让老师再一次成长,是教师对学生、对教育的一种奉献,也是更好地做自己,做一个更美的自己。

5、每学期听课不低于20次,可以是校内的老师执教,也可以是他校的执教,希望能从一个角度观课,一个主题观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断纠正自己的一些毛病。

6、多参与学校教师教研组探讨学习,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2021教师个人进修学习计划范文(二)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继续教育,逐步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继续教育制度,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我校教育工作在贯彻党和国家教育针,坚持三个面向,立足实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特制订我校教师学习和进修计划。

一、学习和进修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关规定为依据,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遵循在职教师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继续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构建优质、高效、开放的培训体系,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学习和进修的对象:

全体教师。

三、学习和进修的目的: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胜任本职级及晋升高一职级业务要求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学习和进修的内容:

主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展,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实践研究等,要突出培养教师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创新培训活动内容为各科教材,采取听评研讨课、录像课、教材通研、专题讲座外出学习等培训形式,突出培养教师使用新的课标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五、学习和进修的方式:

采取外出学习、请专家作报告、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

六、工作要点:

1、按照区教育局部署,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要求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

2、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聘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切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职评的结合,及时做好宣传组织、资料呈报和证书办理。

3、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

充分发挥我校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的作用,让他们作为校本培训的师资力量,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既可进行教材辅导、开展讲座传授课堂教学经验,也可通过示范课展示教学技能;

4、继续抓好“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汇总材料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5、做好“请进来”工作。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2021教师个人进修学习计划范文(三)学海无涯,知识是无止境的,因此每个教师都需要终身学习。教育工作是动态的鲜活的进步的,作为一名教师,要紧跟社会时代的步伐,这也需要不断汲取新的理念。特制订本学期个人进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以更好地服务教学为中心。

二、基本情况

本人已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士文凭,系统学习了有关语文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相关知识。为了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还需继续努力。在日常工作中,本人善于学习,能珍惜各种学习机会。

三、进修目标

1、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2、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3、综合提高自身素质。

4、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5、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能力和创新能力。

6、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教研能力。

四、方法措施

第一、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文学素养。

1、坚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书籍,及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且广泛阅读文学书籍充实自己,以不断给学生新信息、新知识,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好。

2、借助先进的媒体学习,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建立自己的博客语文园地。

3、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坚持每天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4、利用一切资源,校内多向同事学习,并积极走出去,向教育界名师寻经问宝。

第二、善于思考,把教学工作与思考结合起来。

1、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教师。

2、坚持认真撰写课后反思,并积极反馈于教学工作。

3、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反思教育学生的点滴,在反思中感悟,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教育故事等。

4、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积极探索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第三、积极创造精彩的语文课堂,积极展示自我。

1、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创造精彩语文课堂,多打造精品,在此过程中,学习提高。

2、多听同事们的课,在具体实践中学习提高。

3、积极上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同时虚心接受同事的评价和建议,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水平。

第四、在教学中加强自己的教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1、学校每周五的教研组活动按时参加,结合实际和校情学情进行教研。

2、在教研组活动中,积极提出问题,积极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3、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教研活动,虚心学习,提升自我素质。

4、积极参加相关的课题研究,用课题促进自己教研学习,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五、学习安排

1、《教育学》《心理学》。

2、《论语》《老子》《庄子》。

3、《宋词》《唐诗》。

4、《史铁生作品》

5、新课标推荐世界名著。

6、《古代文学》。

7、撰写读书心得。

篇(2)

【关键词】成人教育;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0 引言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一直相对滞后,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办学特点,增加了成人教育管理的难度。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各种信息量成倍增长,高校的管理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研发出专门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力求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管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强度,促进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办公自动化的目的。本文结合某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的具体实例,分析、设计并实现一个专门针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特点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1 技术分析

设计开发本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了b/s(browser/server) 模式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模式。它一种基于internet的新型程序设计体系结构,主要由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三个层次组成。b/s结构模式无须另外安装客户端软件程序,用户采用通用 web 浏览器进行所有操作,具有界面统一,使用简单、易于维护、扩展性好等优点。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设计主要有两种主流的技术开发架构或开发平台:一是微软公司的.net平台,二是sun公司的java体系架构。目前,微软.net在一些中小型应用很广泛。高校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中等,属于部门级管理系统,业务需求较为繁杂,易扩展、易维护是需求的重点,且开发周期短,所以微软.net方案成为我们设计开发系统时的首选技术平台。

与微软.net方案相适应,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用微软的 visual studio 2005作为开发平台,使用微软的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数据库采用 microsoft sql server2005。

2 系统主要模块实现

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公共服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公共服务系统主要是公开对外的资源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函授站管理、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过程管理等。远程教育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管理、选课管理、学习过程管理、作业管理、学生服务。

2.1 公共服务系统

主要实现通知公告、文件管理、资源下载、招生信息、查询系统和评价系统六项功能。文件管理就是各种规章制度和文件的下载。资源下载分为函授站下载、教师下载和学生下载三个端口。查询系统包括教师查询和学生查询两个端口,教师可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表和工作量的查询;学生可进行录取结果、面授安排、考试安排、考试成绩和缴费情况的查询。评价系统实现了教师对函授站点、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学生对函授站点、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的评价以及针对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

2.2 教务管理系统

这个子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函授站管理、招生管理、收费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材管理、师资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九个模块。

2.2.1 系统维护模块

本模块设置了权限维护,用户管理,代码管理,数据导出导入,系统操作日志,模块管理,系统备份、还原、自检,系统访问参数、信息数据管理和帮助系统共9个功能。权限维护负责设置用户权限,共设置五级用户,包括超级用户、函授站用户、一般管理员用户、教师用户和学员用户。通过用户管理实现对不同等级的用户进行权限设置,并将用户按照等级分别建立用户组。提供了excel、word、dbf、文本四种格式的备份文件的导出和excel、dbf两种格式文件的导入。

2.2.2 函授站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包括以下6个功能:函授站总体管理,建站、撤站管理,协议管理,站点信息管理,站点评估管理和查询统计、打印。通过这些功能实现对函授站点基本信息的共同管理和个别管理。

2.2.3 招生管理模块

包括函授站招生计划申报,招生计划审核,新生报名管理,新生录取管理,录取通知书管理、打印,新生审核管理,新生统计查询、打印,函授站招生奖励管理等功能。

2.2.4 收费管理模块

首先继续教育学院完成收费类别、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的初始设置,然后函授站进行“交费管理”:函授站可远程录入学生缴费信息,上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核,审核后不能修改。“费用退还、减免管理”:函授站根据学生要求提出退费申请,报继续教育学院审批同意后办理。还能实现收费情况的各种查询、统计和打印:如,按教学点或学生个人查询统计;按专业查询统计;缴费和欠费明细查询统计;综合缴费情况查询统计。

2.2.5 学生管理模块

包括学生注册、学籍卡生成打印、在校生管理、毕业管理、学位管理和未取得学籍学生的管理等六个功能。

“学生注册”要完成编制学号和分班的任务,并能导出dbf或excel文件,完成教育部要求的新生注册备案。

“在校生管理”包括学籍异动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报到注册管理和在校生统计、查询打印。学籍异动要求函授站点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动申请,经由学籍管理员审核、批复后,视为异动完成。

“毕业管理”和“学位管理”是分别就毕业生资格和学位授予资格进行条件设置及相关内容的审查、审核以及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的生成、打印、查询、统计等管理。 2.2.6 教学计划管理模块

实现各专业教学计划的维护,包括专业增减、计划调整等;生成学期任务书;教学计划数据统计。

2.2.7 教材管理模块

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设置”即教材目录的建设和修订;“教材库管理”即教材入库、出库的记录和库存量的统计;通过“教材征订、配送管理”生成教材订购单。以上三项功能只面向超级用户或指定管理员。面向函授站用户的功能是“教材预订计划管理”即函授站上报教材采购计划,“函授站教材管理”,“教材费管理”和“查询统计”等功能。

2.2.8 师资管理模块

首先由学院或函授站完成“教师聘任管理”和“教师口令设置”;任课教师通过口令进入系统进行个人“信息维护”、“课表打印”、“上传试题”等操作;学院和函授站还可通过“教师工作量、课时费计算”和“教师统计查询”功能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教师工作量表和课时费发放表,对每个函授站、每位教师的课时费开支情况可做查询、统计并打印,还能汇总形成教师资源库,并可按照指定条件进行查询。

2.2.9 教学过程管理模块

1)排课管理(弹性排课)。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因其教学形式、教学资源等因素造成它有别于普通高校的排课方式,所以本系统不将“自动排课”功能作为重点开发。主要包括:“排课数据设定”,“人工排课”,按条件进行“课表生成打印”等功能。

2)考试管理。

“试题审核”:执行“教学计划管理”后系统自动生成了函授站需送审试卷的课程名称,试卷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入成绩管理系统,进行此门课程的学生成绩登陆。

“考试安排”:根据“排课管理”系统自动生成课程考试安排,函授站输入考试时间、监考人员、考场后,可自动生成考试安排表。学院能对每个函授站、每个专业、每门课程、考试情况做查询、统计和打印。

“补考管理”:根据“成绩管理”和“排课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学生补考名单及补考安排,函授站用户只需输入考试时间和监考人员。学院能对每个函授站、每个专业、每门课程的补考情况做查询、统计和打印。

“监考工作量计算”:函授站点输入监考费标准,根据考试安排,系统自动生成监考费发放表。

“监考阅卷工作量计算”:函授站点输入补考阅卷费标准、阅卷教师姓名,根据补考管理,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补考阅卷费发放表。

3)成绩管理

“成绩录入”:任课教师可以远程输入成绩,可以暂存,提交后无修改权限;能区分正考和补考;考勤成绩由学生管理人员或班主任录入,作业和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录入,系统根据事先赋予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实习成绩由教学管理人员负责录入。

“成绩单生成”:能依据条件生成多种类型的成绩单,如学生个人成绩单、某班级某学期成绩单等。

“网上教评”:学生查询成绩前先进行教评,教评完成后方可查询成绩;

另外还有成

绩统计、汇总、查询、批量输入、输出、成绩管理权限定义等功能。

4)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管理

“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函授站按照要求提交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分组名单,由学院统一安排指导教师后系统自动反馈给函授站,同时系统可自动根据答辩分组要求将论文指导名单转换为答辩分组名单。学院可对各函授站、各层次、各专业、各位教师的论文指导及答辩情况进行查询、统计和打印。

“毕业论文答辩安排”:函授站安排本站点学生的论文答辩时间和答辩分组,上报学院审核。学院审核并安排确定答辩委员会和答辩时间后反馈给函授站。

“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费管理”:函授站输入毕业论文指导及答辩费标准,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安排”,系统可自动生成教师毕业论文指导费及毕业论文答辩费发放表。学院可对各函授站、各专业、各位教师的论文指导及答辩费开支情况作查询、统计和打印。

“论文成绩录入”:由教学管理人员录入,允许函授站远程录入,提交后不能修改。

2.3 远程教育管理系统

这是一个为今后成人教育发展预留的子系统,虽做了开发,但未实际运行。它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管理,学生选课管理,学习过程管理,学生空间四项功能。

“教学资源管理”:负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课件和自学指导资料的上传、替换。

“学生选课管理”:包括选课设置,学生选课指导,学生选课课表生成和系统检查管理。

“学习过程管理”: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和教学计划,允许学生点播课件,但不得下载;课件点播后始终在电脑屏幕最上层,且时间进度不得拖动;课件最后附作业下载密码,作为打开作业的密钥;学生凭作业密钥进入作业,完成作业,并提交;系统还具有对每位学生学习课件的时间记录和汇总考核功能。

“学生空间”:是给学生提供教学计划、大纲查询;已完成课程、已修学分查询;考试时间查询;准考证打印;考试成绩查询;学生评价;通知公告查询的模块。

3 结语

通过调研其他高校成人教育教务管理系统优缺点,结合本校的实际管理特点,设计实现了一个适于普通高校的成人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系统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既满足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需求,又为今后的功能拓展预留了空间。系统的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手工、单机的工作模式,解决了学校各部门学生数据信息不统一、数据存储不科学和不安全、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凌云,谈传生.高校成人教育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继续教育研究,2013(8):90-93.

篇(3)

提到澳大利亚你想到的可能是悉尼、墨尔本、大堡礁,还有袋鼠和树袋熊。其实,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不仅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骑在羊背的国家”,它的职业教育也是独具特色和全球领先的,足以令你脑洞大开。

澳大利亚早期的职业教育是以从英国移植的学徒制为主,之后逐渐出现了技术学校、技术学院等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从1995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逐步重视职业教育,建立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将所有的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和培训资格统一到国家资格体系中;开发国家“培训包”制度,培训包逐渐发展遍及各个行业;并从1998年开始实行新学徒制,把实践工作与有组织的培训结合起来,将实际操作与层次分明的培训课程有机结合,颁发全国认可的学历资格证书:AQF1-- 4级证书。所有的新学徒制培训项目授予的学历都和澳大利亚学历资格框架中规定的学历相吻合。

将教育和培训统一的框架体系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以下简称AQF)的特色是在义务教育之后,在教育和培训方面构建了一个全国统一的、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教育和培训证书体系。它共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AQF共有12级资格。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就可以选择一级证书和二级证书要求的职业教育课程。高中毕业进入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以下简称TAFE)或培训机构,在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课程学分将得到承认,可以直接学习后续的课程模块。学生从TAFE或培训机构毕业后,也可以进入大学学习,他所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将视大学的专业情况全部或部分得到承认。可见,澳大利亚的教育与培训之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衔接,互认学分,既有利于就业,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

涉及各行各业的“培训包”

“培训包”可谓澳大利亚政府的创举。“培训包”由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行业机构或企业共同开发,包括全国行业能力标准、评估指南和国家资格培训框架。由行业技能委员会(或企业)开发的培训包被“国家质量委员会”认可和采纳后,就作为国家技能框架内的全国行业培训进行统一,作为澳大利亚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设计开发培训课程的共同依据。根据国家颁布的全国行业培训包开发的课程及由此颁发的职业资格被全国承认,不需要再认证。全国行业培训包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和更新,以满足行业发展变化的需要和解决培训包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澳大利亚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机构主要有TAFE、部分私立的培训机构、成人社区教育机构、一些企业的技术培训中心。其中TAFE学院是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最大的公立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主要由各州政府管理。

接纳77岁学徒的“新学徒制”

澳大利亚政府于1998年实行“新学徒制”培训计划,并逐步取代传统的学徒制。新学徒制规定,提供学徒培训的雇主与学徒之间应签订培训合同,同时培训合同要在相关的州和地区的培训局注册。培训机构或企业和学徒双方达成培训协议,即可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新学徒制的培训项目和依据标准是AQF和在资格框架下的培训包。

新学徒制是一种集就业前和在职培训于一体的培训模式,开发了“兼职学徒制”“学校本位学徒制”等新学徒制类型。兼职学徒制面向兼职就业者,由于兼职工作的性质,学徒制周期相对较长。学校本位学徒制面向在校生,也是一种兼职性质的学徒制,学徒的在岗培训仍然在企业完成,只是时间比例较小。

新学徒制的行业职业覆盖面非常广,目前已由传统的行业向信息、医药、零售业、旅游及服务业发展, 已经包含3500个职业。新学徒制对参加学徒培训的人员年龄不限制,任何人只要完成了义务教育都可以参加学徒培训,包括毕业青年、在校生、成人求职者和在职员工等。从年龄分布上看,25岁及以上年龄的参加者占比超过了四成。据报道,学徒中年龄最大的甚至有77岁。

三方共同承担的培训工作

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工作。澳大利亚产学结合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或行业是教育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者,企业首先提出员工培训的需求和目标,学院等培训机构派人与企业的专职培训教师共同研讨、制定培训项目数;二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为职业”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必然与其职业发生密切的联系,不论是少量的校内实训,还是大量的实际企业顶岗都是如此,且其顶岗的岗位就是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

学院的某些课程必须在企业内实习完成,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要记关键能力培训日志。培训日志涉及了企业基本信息、组织背景、企业培训目标、工作记录等内容,记录学生在工作地点所完成的各项工作及完成时间,并由企业培训主管对其所具备的能力进行考核并签字。培训日志还对关键能力进行了具体解释,并设计了学生自我检测栏目,以便学生随时明确自己所具备的能力,掌握培训进度。

秉承终身学习理念的职业教育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和培训建立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办学重点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形成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良好机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提供的教育和培训,主要任务不是高等学历教育而是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教学完全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贴近实际,并且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紧跟经济发展步伐。澳大利亚TAFE学院60%以上学生年龄是25岁及以上,60%以上的学生是在职人员。参加培训的人员、地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很灵活,从而造就了澳大利亚独特的终身教育体系。

篇(4)

【关键词】法规教育;困惑;思考

引言

法规教育是高职院校建设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肩负提升学生建设法律意识责任,同时为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差别。在高职院校里作为基础课程的法规课程面临着,如何在教学中保留课程的特色和体系,如何与专业学科相互衔接等,诸多问题。同时高职院校从事法规课程教育的教师也面临着种种考验。

一、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尤其缺乏“双师型教师”

首先,高职法规教师职称结构不合理。职称结构中,中高级职称比例太小,为定职和初级职称比例太高。中高级职称评聘压力山大,矛盾丛生,不利于同事之间的和谐团结与共同学习进步。同时,一线教师工作量大,任务重,被评聘的机会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其次,缺乏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的深化改革。尽管高职院校人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培养双师型师资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是由于受制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真正通过自身实践锻炼使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的教师数量不多。

二、教师对职业进修机会有强烈的渴求

职前教师教育不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永久的帮助,必须与在职的继续教育衔接起来,才能将教师的知识能力转化为真正的力量。教师教育的形式、内容直接关系着教师的素养和专业发展水平。但是高职院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和学校差异。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可供选择培训机会多,而高职教师接受培训机会较少。在高职学院内部,继续教育的机会,专业课程教师又要优于基础课程教师。教师参加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存在不平衡性。

三、教师结构知识不完善,缺少相关跨学科的基本知识

教师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从事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教育活动的研究者。从事法规教育的大部分年轻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存在“教而不研”现象。在这样的现状下,教学效果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法律专业,只注重学生法律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了解,造成从事法规教育的教师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知识与学生专业结合。职后日常工作繁忙、学习途径缺乏进一步导致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不能满足家长、教育改革及社会的要求。

四、教师对法规教学认识刻板,教学理念与实践活动脱节

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法规条文、内容繁杂,教师教学方法仍然采取说教式、灌输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知识传授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性环节缺乏。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不利于整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外,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灵活思辨学习能力;无法合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扩展宽度;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思考

针对法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1.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资源,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法规知识并不是枯燥无味且没多大用处的,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着的。为此,可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喜好。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规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案例教学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实、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充分的理解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案例,自己动手运用所学的电脑办公软件制作与案例有关的PPT、视频、图片等。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成功感。运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的是,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和展示时间。适合小班教学。

3.模拟法庭教学法,此方法可为学生提供一个集中地模拟法律实践的机会,在模拟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较直接地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熟悉和掌握具体审判过程,从而将理论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知识,同时也让书本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使用和检验。此方法不仅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传授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运用此方法时需注意,要提前组织、避免课堂上发生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4.观摩教学法,这个方法可以说是许多教学的通用方法。在法规教学中,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观摩法院与建筑法相关的案件审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庭审的气氛和建设法规的司法应用,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应用之间的距离。此方法,需要和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好,可每年都约好几次观摩,或者跟踪一个案件,连续观摩。观摩之后开个研讨会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六、加强反思性课程教学的认识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情况和问题,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研究,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课程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成绩。对自身的课程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反复的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研讨论会议、写每日教学日志、教案反思等方法,来完成反思性课程教学。

篇(5)

为充分发挥校本教师培训的基本功能,全员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与专业水平,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我们有必要思考、探索、建立一个校本教师培训证书机制,从证书的发放、等级的确定、效力的规范等方面规范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工作。

一、证书发放等级

证书放发等级,指的是教师依据一定培训标准、完成相应培训内容、达到相应等级后所获得证书级别。给参与培训班学习且具备专业培训水平的教师发放相应的校本培训等级证书,既可以充分体现终身教育、终生学习等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念,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广泛参与校本教师培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根据当前校本教师培训实际情况并本着操作性、应用性、普适性等原则,校本教师培训等级证书应当分为普训级、提高级和研修级等三种。

普训级培训。普训级培训的主要对象是年轻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他们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实践能力和教育艺术水平。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主要规律与原则、教育教学基本方法、师德品质修养、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等。在学习提高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年轻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体会坚持撰写教学日志、教育心得等文章,为以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奠定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和表达基础。参与了一定阶段的普训级培训,并且经过书面、口头、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检测,确认达到普训级培训标准要求的教师,可获得普训级校本培训证书,并可以申请进入提高级校本培训。

提高级培训。提高级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中青年教师,培训的重点是培养他们教育创新精神和创新教学能力。培训的内容主要是: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教育改革与实验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生管理经验与技巧等。在全面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应当要求中年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体会积极撰写教改实验、管理育人、教学研究等文章在校内广泛开展交流或公开发表,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类型的课题研究活动,以强化其研究意识、提高其研究能力。参与了一定阶段的提高级培训,并且经过书面、口头、教育效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检测,确认达到提高级培训标准要求的。可获得提高级校本培训证书,并可以申请进入研修级校本培训。

研修级培训。研修级培训对象主要是壮年教师,培训的重点是提高他们对实践经验总结和提炼概括的能力与行为。培训的内容主要是:中外著名教育家思想与观念、国内特级教师、教育名师的教育历程研究、学生典型个案研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系统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等。在辅导带领年轻教师的同时,应当积极主持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经历与教育探索,撰写并公开发表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参与了一定阶段的研修培训,并月。经过书面、口头、教育效果反馈等方面的综合检测,达到了研修级培训标准要求的,可获得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

上述三种培训等级确立主要体现出普遍性、一般性原则,对于特别优秀的教师。也可以酌情提前进入高一级的培训级别。随着校本教师培训工作蓬勃有序地开展,其培训证书应当是全国通用有效的。

二、证书发放权限

培训证书的发放,直接关系到校本教师培训的效果质量和发展导向,关系到每一个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习欲望,因此,应当根据适度从严、分级发放、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学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特点,对校本教师培训证书的三种类型发放权限应当具体如下。

普训级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发放。普训级校本培训证书的发放权在教师所在学校。普训级培训证书的发放依据:一是培训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二是培训成绩,即培训综合测试达到学校制定的合格标准;三是培训效果,即教学工作、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等。普训级校本培训证书是一次性的,终身有效。

提高级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发放。提高级校本培训证书的发放权在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提高级培训证书发放的依据是:一是培训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二是培训成绩,即培训综合测试达到了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合格标准;三是培训效果,即学校出具的其培训后教育工作质量提高的相关证明。提高级培训证书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级校本培训证书有效期为10年,10年期间可以享受其应得的权益;10年到期后,可重新申请培训测试,合格后即可换发新证书,继续享受其权益,不合格,享受权益取消,重新申请参加提高级校本培训。

研修级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发放。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的发放权在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研修级培训证书发放的依据是:一是培训时间,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整地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二是培训成绩,即综合培训测试达到了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合格标准;三是培训效果,即学校、县区出具的其培训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提高的证明以及公开发表的文章。研修级证书实行动态管理。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5年期间可享受其应得的权益;5年到期后,可重新申请培训测试,合格后即可换发新证书,继续享受其权益,不合格,享受权益取消,重新参加研修级校本培训。

校本教师培训证书分三级发放,不仅体现出校本教师培训立足基层、培训基层、服务基层的培训理念,而且也充分表达出校本培训的权威性与严肃性。特别是提高级和研修级校本培训证书实施动态化管理,可以从根本上确保教师始终处于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良好态状,促使校本教师培训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证书作用效力

影响校本教师培训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具体作用和效力。如果校本培训的等级证书的作用足以影响教师的工资提升、职称评定、选聘任用,其效力足以说明其培训态度、学习质量、专业水平,毫无疑问,每一所学校都会非常重视此项工作,每一位教师都会积极参加培训工作。

目前,一个必要性、操作性、可行性的办法,就是将校本教师培训证书与教师的学历证书、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一样,作为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的一项硬性资格。具备了相应等级的培训证书,方可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没有相应的等级培训证书,不得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具体办法如下:参与普训级校本培训,获得普训级培训证书,方有资格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参与提高级校本培训,获得提高级培训证书,方有资格申报中级专业职称;参与研修级校本培训,获得研修级培训证书,方有资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为了彰显校本教师培训的持久性,体现终生学习的现念,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实施校本培训证书动态管理制度。取得了中级、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仍需不断地参与校本培训。如在中、高级专业技术任期内失去了提高级或研修级培训证书,其专业技术职称应低聘一级(即高级自动低聘为中级、中级自动低聘为初级),工资也相应降低一个级别。待重新取得了原有的培训证书级别后,专业职称即可恢复原级别,工资也自动恢复原级别。

篇(6)

一、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内涵与前提

能力(ability)是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包含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专业能力属于特殊能力,是职业主体所具有的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区别于一般能力和其他职业领域的能力的集合。而教师专业能力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具备的特定能力,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情景中的行为模式[1]。《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大领域的能力。

1.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教师面临对象的独特性和教师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持续的和不断超越的过程。另外,具体教学情境的非线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也决定了教师不能够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不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以持续的发展来应对教育教学中不断出现的挑战与问题。特别是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教师教育一体化观念已达成共识,教师从职前、入职到职后整个职业生涯发展被视为一个连续不断、贯穿一体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教师入职后,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不断进行学习与反思,从而获得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中包含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状态的持续性和发展能力的持续性。前者指的是坚持不间断、持续的发展;后者指的是教师要不断积蓄和增强后续发展的能力。

2.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前提

知识、技能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是产生能力的养料,要培养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就必须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为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标准》里也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等四大领域。教师必须在职前阶段接受专业的、系统的课程培养,掌握最基本、最核心的专业知识。同样,职后阶段,教师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中不断丰富以实践性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的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这些都是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基本前提保障。但是教师拥有充裕的专业知识并不一定保证在实践中的恰当运用,还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专业技能。由此可见,专业知识是教师获得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前提,而教师技能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外在表现。

二、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阻力与困境

在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已逐渐成为必然要求。教师除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信息处理、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实然中的教师生存状态由于对教师专业能力理解偏颇、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平台尚未真正搭建起来以及缺乏刚性的制度作为保障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往往陷于停滞状态或缺乏科学的指导,使之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更多还处于一种应然状态。

1.对教师专业能力理解的模糊性与局限性

《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专业能力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六大领域的能力,但这只是宏观上的框架体系,更为具体化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尚未形成,还无法完整地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实质。特别是职前教师阶段作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奠基阶段,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要确立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目标,使教师明确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重点,了解专业能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由于人们长期受技术理性取向教师发展观的影响,认为教师是知识传送系统中的操作人员或将教师的专业能力等同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去除了专业能力的丰富性,忽视了教师的课程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如此以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缺乏反思研究能力,无法及时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导致自身专业能力多年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各方面的能力无法获得持续的改进和提高。其原因之一在于高师院校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等同于教学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师范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学习得不到拓展,文化基础知识被忽略,致使学生被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之中;师范生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重视,课程安排过满,学生自我成长的时空有限。由于缺乏终身学习的基本态度和信念,教师在后期专业能力便难以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2]。

2.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平台尚未搭建

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主动反思与学习,而这种反思与学习并不是教师独自就能够完成的。教师面临的不断交换着的、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的学生群体,教育对象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多边性,使教师必须通过教师群体间的不断交流与学习合作来共同研究探讨新情况,设计新方案,组织新活动等。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交流和学习平台。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校本研修是教师间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然而,就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二者还处于初步探索实践阶段,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组织管理的不到位,表面化、边缘化、形式化等现象比较突出。同时,一些学校缺乏明确的目标追求以及对学生身心的进步缺乏高度关注,教师将应付眼前的教学视为全部工作任务,导致教师们也习惯于满足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现状而不知改变,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缺乏动力,反应迟钝。最后,校际间还未搭建交流平台,教师交流不畅导致学校中缺乏新的信息的注入和刺激,信息均衡现象突出,教师常年处于同样的环境中,使得教师失去了专业能力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3.缺乏有效的刚性制度作为保障

要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还离不开有效的刚性制度作保障。就目前而言,相关教师教育制度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和不够。首先,教师资格分级认定制度尚未建立。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的规定是不分级别、终身有效、全国通用的。即使是非师范生专业高校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就有资格进入中小学并终身成为教师。入职后教师职业的阶梯主要是由职称级别来确定,与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发展关系不是很大,并且有按资排辈的倾向。因此,目前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和监督作用[3]。其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缺乏刚性要求。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对入职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针对入职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多种多样,但是忽视了对其他阶段教师的培训,且在制度层面缺乏刚性要求。对培训人员的选派、培训课时、培训考核都没有严格的规定,与教师职称评定也并未完全挂钩。最后,发展性教师专业能力考核测评制度缺失。如何对教师专业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价对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直到80年代才有比较正式的教师评价,中小学目前仍是以静态的终结性评价为主,通常以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评价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还不完善,未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效用。特别是发展性的多层级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尚未建构,标准的模糊性、目的性差和温和性导致实际的评价操作往往流于形式,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关注度不高。同时,在教师评价过程中,教师参与少,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与沟通。也往往容易忽视教师的自我评价,不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如此一来,教师专业能力的维护更新机制就显得非常的薄弱,持续性发展便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三、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机制创新策略

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机制的构建与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的要素作为支撑,从而形成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支撑体系。在宏观层面,教师专业能力目标的制定、各种发展平台的搭建、各项保障制度的维护等要素需要联系起来,形成一种递进的运行方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在微观层面,各要素本身也是一个子系统的运行机制。教师专业能力目标的设置要统筹职前职后两个阶段,发展平台搭建要形成协同机制,各种保障制度也要形成相互关联的联动体,共同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1.构建多层次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

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多维度和层级性教师专业能力目标的设置。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标的设计也必须遵循一体化的原则,要打破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各自孤立封闭的状况。根据教师教育的总体目标、层次目标和阶段目标,以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作为纵向的时间系列,以不同学段、学科的标准作为横向的内容系列来设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4]。在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层级性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激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体意识、进取意识,开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潜能,也能避免过高苛求初任教师必须具备高级教师的能力和放松不同阶段教师更新专业能力的要求,确保教师质量。因此,从纵向上看,在职后阶段,初任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不同阶段的专业能力发展目标是不同的;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目标应有所差别;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在专业能力上的要求也应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涉及操作层面,可以在《标准》的框架引领下制定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体系,作为不同阶段、不同学科、不同区域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既有统整性目标又有具体的层级性目标,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引领方向,督促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目前不同学科、区域性的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标准还有待于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要重点把握教师职前与职后专业能力发展的衔接点,促使二者相辅相成,弥补各自发展中的缺失,设计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体系,形成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合力。

2.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协同机制

多层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校以及外部因素的协调与配合。因此,围绕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目标,地方政府部门、高校和教研机构、中小学间需要构建协同机制,明确责任职能,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学校生态文化并搭建平台,促进目标的实现。

首先,构建利于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学校生态文化。中小学校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母体,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场所,教师大部分的学习与交流活动都在学校中发生。因此,中小学要及时了解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不足与需要,及时反馈与采取措施,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其一,要营造积极的学校文化氛围,从校长到全体教师都要将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发展作为个人追求目标,通过校际联盟、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式建立校本研修中知识与经验更新机制,不断注入信息和新经验。鼓励教师将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教育行动研究的开展,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其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常常需要同事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思考教育实践工作中相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因此,在学校内部要形成教师互为资源、相互合作、互相促进,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发展指向,以教师的反思和合作教研结合的发展方式[5],将备课组、学科组、年级组、研修项目组等教师合作团队有效组织起来,让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常态,相互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

其次,政府部门、高校、教研机构与中小学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地方政府部门是将中小学、高校和教研机构连为一体的组织和协调者,负责组织和实施各种师资培训。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在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中发挥其组织、服务职能。其一,根据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有针对性、有序的组织师资培训与考核,切实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其二,作为中小学与教研机构沟通的桥梁,打通二者之间的阻隔,为中小学和高校、教研机构的畅通交流扫除屏障,将其连为一体,共同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化,高校成为师范生培养的主阵地。但是仅靠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培养出来的教师很可能不能适应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因此,中小学也应参与到这过程中来。例如从中小学遴选优秀教师指导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发展,加强其从教能力培养,解决师范生在一线教学岗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使师范生既具备良好的学科知识储备,又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从教能力。另外,职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不仅靠学校内部的学习共同体和校本研修,也需要高校和教研机构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不断注入新信息和新的理念,刺激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敏感度。

3.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制度保障机制

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还需要一系列政策和制度作为保障。各种规范、规定和学校规章与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直接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良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力,通过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机制以及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激励考核机制等方式来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支撑点和保障力。

首先,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制。从国培到地方的教师培训要不断进行机制创新,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其一,教师专业能力需求调研机制创新,创建自下而上的调研机构,实行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其二,教师培训学员选派机制创新,既要重视入职阶段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正处于受挫阶段或者泄劲阶段教师的关注。受挫阶段和泄劲阶段教师正处于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期,需要外部给予新信息的刺激。其三,规范培训管理评价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教师档案袋,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与教师资格认证挂钩。教师继续教育要避免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与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建立联系,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

其次,构建区域学校间的教师交流轮换制。区域学校间应建立起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联盟,实现区域间教师的定期交流和轮换,将一定区域不同学校校本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网络进行贯通,形成学校间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并不断注入新信息,带动区域内学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共同发展和相互督促[6]。同时,区域间教师间的交流轮换,既能让教师进入新的工作氛围与环境,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也能从侧面推动教师不断改善和提升专业能力,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获得他人的专业认同。

最后,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持续性发展的激励评价机制。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评价要体现发展性,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动力作用和激励功能。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估,可通过档案袋任务来实现。档案袋任务是依据不同阶段或不同时期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任务建立的指标体系,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等教师专业能力的各个领域,以课堂观察、教学录像、教师日志等方式进行,落实到的具体教育教学行为上,是对教师教育教学中真实能力的考核[7]。根据每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对教师实行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考核与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在这过程中要促使教师不断改进专业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而在适度教育行政监管的基础上,也要给予教师应有的自和自主空间。因此,还需建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反馈和诊断机制,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性发展指明方向,帮助认定和诊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问题所在,为处于专业能力发展瓶颈阶段的教师提供专业改进策略。

总之,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任重而道远,要不断破除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瓶颈,通过各种显现和潜在的途径促使教师专业能力获得持续的发展。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保障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SWU1409346。

参考文献:

[1]黄正夫,郭平.教师专业能力体系研究――基于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64-66.

[2]徐丽玲.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2).

[3]李国庆,李雯.构建我国教师资格分级别认定制度的探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6(4):41-43.

[4]刘义兵.教师专业能力训练的体系建构与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2013(8):156-158.

[5]李广平.教师间的合作专业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5(3):5-9.

[6]戚业国.校本研究的制度性困惑与机制创新[J].教师教育研究,2013(5):67-71.

篇(7)

这一年是“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校长任期的最后一年,学年初我就思谋如何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做出更大的成效,开好李家庄中学“五”期间的第一步,建设一个环境优雅整洁、教学质量优秀、科研水平提升、师生精神愉悦、干群,师生关系和谐优良的新校园。

一年来,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学区乡村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同仁们理解协作下,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全部完成。借述职机会,把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一小结,请各位同仁审议。

一、一年来主要成绩。

(一)年学校暑期校安工程结束后,学校协调乡政府,采取几方筹资的办法,于10月实现了校园操场工程的封闭,解决了多年存在的安全隐患,真正意义上有了完整的校园。落实阳泉市“三城同创”精神,协调市林业局,种植草坪900m2,冬青4000余株,侧柏100株,云杉10株,这是在荣获年度阳泉市绿化创建先进单位基础上的再推进,省环保厅于年10月对我校绿色创新工作进行验收,年底将进行表彰奖励。

(二)教学质量再一次有了质的飞跃,2005年至2006年,我校连续两年荣获“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的称号。近几年来因生源等因素,尽管努力工作,一直夺魁无缘。今年的几次模考成绩呈阶梯上升趋势,再次夺魁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

(三)教科研水平有所提升,一大批教师参与全区导学案的编写,51名教师的论文和学案获奖。最近我校申报的两项“五”课研课题,有望能列入市重点课题,改变过去我校无市级课题的浅水平教科研。

(四)学生全面发展成绩喜人。有模考连续多次进全区前20名的学生冀红,在参加“中华魂“演讲比赛中获市奖的赵雪瑞,其演讲实况市关工委进行了录像推荐,今年又代表郊区教育局参加市比赛,再次获奖。学校的民乐队年内增加了30名队员,器乐合奏《校园新貌》荣获了市区一等奖,参加了阳泉市和郊区的节目调演。新组建的军乐队,50名队员。不足两个月的训练时间,就参加校“六一”儿童节表演,得到乡政府和村领导的好评。体育达标率稳中有升。今年中考体育测试,体育成绩也非常好,优生满分率达95%以上。语文课外活动,培养了一批小作者,年内有10余篇学生作品见报。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抓安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保驾护航。安全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作为校长对它的认识可能比老师更深一点。因此,我时刻牢记“安全第一”这句话,做任何工作都以此为前提。每周一的校委会例会,我都要研究安排安全工作,主持制定学校安全预案,和学校中层领导签订安全责任书,给全体教师作安全讲座,组织全校安全排查,这些安全的常规工作,我都做得很实,除签署学校安全日志外,我还有一本自己的工作日志,把每天做得事都简略地做出记载。

我把安全工作侧重点放在安全疏散灭火演练,学生矛盾排查,门卫安全管理各个方面。今年学生防震连续两天搞疏散;4月举行的使用灭火器的春季演练,以杜绝奇装怪服,严查管制刀具为核心的学生排查都做得很实。安全工作要未雨绸缪,有些工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农村赶庙会前学生的禁酒教育,放暑假前的防溺水事故的教育,都要求教育者适时的开展教育指导工作,才谈的上是爱护学生。学校保卫工作多年来靠保安公司,今年在配备校警后,学校的保全工作更加扎实,门卫工作的负责精神受到来访的领导高度评价。有一位外地转来的学生家长,送子女来校读书时对我讲,放心的就是你们的学校的管理。我听了深感荣幸,能为了人民群众办安全的学校一只是我的追求。

(二)抓教学,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夯实基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深知教学质量不好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当然质量不好的校长也绝非是好校长。一想到城郊型学校面临的生源问题,再加上学校的教师的结构性短缺,教师年龄老化,老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多年来没有青年教师的加盟,提高教学质量就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深感压力很大,责任很大,但我很有信心,带领全体教师,挖掘潜力,拓展学校生存空间。

教学成绩的取得,因素很多,我是以抓教师(施教者),抓学生(受教者)两个角度来做的。起点终身都是人,我认为能最大程度上激发积极性,才是取得良好质量的基础,做为一所生源极差,教学时间最短的学校,近几年来能始终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凭的就是广大教师的团结协作,无怨无悔的工作。

1、抓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学校以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为抓手,引导教师比师德,学知识。征订了近50种报刊杂志,补充近3000册高质量的图书供教师借阅,校图书室有足够数量的工具书满足教师使用。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区组织的继续教育学习,教师的培训费用和教材费用均有学校买单。选派教师外出学习,每位教师均有一次参加区课程改革师范校的学习交流活动,初中毕业班有5位教师在太原参加了省教研室组织的中考分析会,有一位教师在山大附中参加为期半年的校际培训,个人素质提高很快,回校后很快能学以致用。学校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了学习的条件。

其次“教学环节”的管理是抓教师的根本。只有环节工作非常到位,教学过程才能说是严谨的,有序的。除了正常督促教务处的检查外,我主要是通过深入一线,听推门课,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座谈来了解实情,通过阶段讲座,集体指导教学工作。一年来教师因病长期请假,短缺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师出身的我先是初一语文后是初三语文,忙得不亦乐乎。一年来听课达80多节,和一线教师共同探讨导学案推进中的困惑,听课期间,我把一些及时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反思记录在听课本后,逐一整理,形成了自己教学指导讲座,围绕导学案推进工作。我做的几次讲座都能够紧贴学校的实际,说身边的课,说自己的问题,这样的指导才有效果。和老师一块的学习交流,也解决了一些教学的保障问题,如配备了80块小黑板,新购置了一体机等,保证了导学案推进的必备工具。

教师队伍的管理在和谐学校的创建的过程中如何实施,是当今教育管理的难题,我的做法是提前引导是关键,制度是保障。尊重每一个教师的权利,关心老教师的身体健康,关心青年教师的学习进步。老教师的比例大,作用更大,许多接近退休的教师还工作在一线,工作非常负责任,是学校的中流砥,他们的行为在默默的影响着青年教师。让每一位教师感觉到在学校工作的舒心,这样的学校才有活力。学校的教师管理模式,年教师节前夕,阳泉晚报以《教师稳学校稳》为题进行报道。

指导工会开展系列的教师健康活动。学校工会的每天温馨提示,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活动,最近组织的太极拳学习,都是团结教师关爱教师具体举措。对教师工作的指导,不管是教学工作还是个人成长,学校都是给条件,给空间,少批评或不批评教师,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开办一年的学校特约阳泉教育周刊的《师恩难忘》栏目,发表于10余位教师的文章,张利平主任亲自到校辅导大家写稿。为了帮助教师选科研课题,请来市教科所的宋所长作理论指导。命题交流是一项重要的方式,4个学科的教师参加了阳泉城区10校联考的试题命制,全市学科同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学校的许多管理制度运行了许多年,只作了政策性的调整,保证其稳定性,教师比较认可。执行制度也尽量人性化,仅缺勤扣款一项,标准也低到了极限。我认为,任何一项制度的修订都做不到完美,只要管理者能做到公开、公平执政,才是最重要的,几年来的评职、评摸的推荐工作,都按评价的结果产生,评价的最大权重是教学质量,更是铁的依据,自然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

2、抓学生队伍的建设。

教学成绩的取决,更多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整体优化学生的品德,行为是良好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在多年抓养成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推出了“我是李中学生”的系列责任教育。以创建文明、环保、卫生班级为抓手,做了大量工作。有凝聚人心,振奋士气的开学典礼;有陶冶情操的红歌比赛;有与时俱进的升旗下讲话;有表彰种类全面的六一大会。学校的好人好事,各类比赛信息、竞赛红榜,班级考核,工会、政教处、教务处都及时告示公布。作为校长,除安排处室工作,同样坚持深入到学生中间,看学校安排的工作落实与否,信息传达的对否,和孩子们干在一起,说在一起,发现学生的违纪行为,总能进行及时纠正,自然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多年来我都带头落实区教育局倡导的“弯腰行动”,校长要弯下腰去拾学生来不及拾的废纸,会影响更多的人去弯腰,会影响到更多人不去扔废纸,学校现在整洁的环境,初中、小学学生的和谐相处,学生违纪现象的减少,都证明学生整体的教育水平是很高的。带来的是课堂秩序一流,学习秩序井然。学习质量的提高,学校没有乱班差班。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老师,提前分流升入职高的学生经常回学校找老师谈心,和全体教师共同照毕业照,都说明李家庄中学这个教师队伍团体值得学生信赖,值得留恋。我经常对教师讲:现在能有这样的教学质量是我们在三流的生源,四流的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取得的,靠的是一流的教师和学生。

(三)抓个人修养的提高,发挥校长的榜样带头作用。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为了把李家庄学校建成好学校,我一直都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带好这个学校。

首先是加强自身的学习,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校长,我读书很杂,收集资料的方式也很多,平时学习的一些感悟都及时记载整理,有的作了讲座资料讲给大家,和大家共鸣,有的写成文章发表在博客或者阳泉的教育刊物上。

二是善于思索,形成许多学校管理的小主意,小做法,小举措。学校开学的标语:“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新收获”。禁烟标语:“无烟世界,清新一片”我都亲自拟定。策划指导工会的宣传与生活温馨提示,中考体育测试前后两次前60名学生家长会,消防日的灭火器使用演练;六一表彰了的发放奖学金做法;校军乐队的组建;六一和村干部的座谈会,都是我管理学校的小做法,对优化学区的社会关系,激励学生发展,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爱校意识,都有一定作用。让师生感受到学校的每天的发展变化,才能彰显学校的活力。

第三、做一个会协调,善于团结,能凝聚人心的当家人。校委会成员中年轻人多,除每周一例会的汇报工作的指导外,放手让他们工作,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和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班子成员间团结合作,相互补台,敢挑重担,起到了领导带头的作用。今年在七位教师因病请假,教师短缺的情况下,班子内部自我调整,增加工作量,顶人替课,解决了教学中人员不够的燃眉之急。因教师的结构性短缺,许多接近退休的老教师现在仍然担任主课教学,而且工作更加专心,努力的在唱好属于自己的夕阳红。作为校长,我内心里非常感谢他们,尽量抽时间到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困难,执行政策和制度时做尽量的照顾。学校多年来开展的四个带头中,就有老教师带头一项,他们在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影响和带动年轻的教师,逐步形成了良好的人际氛围。李家庄中学几年的平稳运行,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都得益于和谐教师团队的建立。作为校长,我能经常的将心比心和教师做换位思考,成为广大教师的代言人,贴心人,无疑在和谐团队的形成中起引领和催化作用。

各位教师,今年是“五”开局之年,学校各项工作都取得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圆满地开好了“五”的兴旺发展势头。我个人的校长职业生涯也取的丰硕的果实,今年5月我和全市的四位校长同仁被山西省教育学会评为首届三晋名校长,既是对我十几年校长职业生涯的肯定,又是对我今后的工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今年乡镇换届,我当选为李家庄乡届人大代表和党代表,既是我个人的政治荣誉,更体现出当地父老对李家庄中学的信任。

今年是我在李家庄中学任职的第七个年头,根据区教育局的安排,今年任期到届。回顾自己七年的工作,漫步校园,感慨万千,在区教育局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在座各位同仁携手合作,做了很多事情,七年间校舍进行了两次大的修缮,学校规模进行了两次整合重建,建成了全区最大的一贯制学校。如今05年栽的柳树已有30公分,07年栽种的张家口杨树成活近150余株。十年树树,他们见证了学校近几年来的发展。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学校周边社会氛围的优化,和学区14个行政村的领导协调交流,关系处理的非常好,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宣传学校,支持学校的工作,每年暑期的教师外出费用,都是父老乡亲帮忙解决的。一年来,我也想到过届满调整事情,思考过给李家庄中学留什么的问题,一个和谐的教师团队,一个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一群活泼可爱行为习惯良好的孩子,这就是作为一个教育人在一个管理阶段留的最好教育痕迹。这些因素就构成了李家庄中学的办学灵魂:那就是靠以人为本,才能创和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