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化培训总结

信息化培训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06 10:19: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化培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信息化培训总结

篇(1)

“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以下简称“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20**年工作任务在各有关区县的共同努力下,已圆满完成。目前,此项工程已被列入20**年市政府实事项目。为做好该实事项目的实施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目标任务

20**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主要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在本市闵行、嘉定、宝山、浦东、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和崇明10个区县开展农村信息化培训,计划完成3万人的培训工作任务(各区县任务分解见附件1)。

(二)继续在上述10个区县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计划完成30万人的宣传普及工作任务(各区县任务分解见附件1)。

(三)为上述10个区县的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网站,在网上实现村情、村务公开,并相关信息。

(四)建立农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在上述10个区县的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信息化带头人。

二、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

(一)信息化培训

为确保质量,培训采用“统一组织、材、统一培训点认定、统一考核、统一发证”的方式。

1.培训对象

10个区县的村干部、村工作人员、村信息化带头人等农村基层管理者,专业农民以及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

2.培训内容

培训分为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三个层次。入门班面向电脑初学者,主要讲授电脑的基本操作、文字输入、上网浏览和搜索信息、收发电子邮件等。通过入门班的培训,使学员达到“两会两能”的基本要求,即会打字、会上网,能搜索信息、能收发邮件。应用班则是在入门班的基础上,侧重于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培训。提高班面向有一定电脑操作技能基础的学员,讲授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电脑外部设备使用等内容。

培训采用分层教学、集中授课的方式。各培训点应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对学员进行分层教学,以增强培训的效果。入门班、应用班和提高班集中授课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4学时。各区县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作适当调整。

3.培训教材

由市经济信息化委统一组织开发、编写符合农村特点的培训教材。各培训点应在开班前按照培训人数向区县信息委申领培训教材。各区县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参照上述培训内容修订完善培训教材。

4.培训点

培训任务由经过认定的“‘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培训点”承担。20**年新增的培训点须经区县认定后,报市信息化培训协会备案。各类培训对象原则上在就近的培训点参加培训;个别地区出行不便的,可向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申请安排“信息大篷车”开展培训。

5.培训管理

每个培训班应配备1名培训教师、若干名辅导人员和1名班主任。培训教师负责讲授培训内容;辅导人员负责课堂辅导;班主任负责学员考勤、维护教学秩序、组织考核,并及时将审核后的学员信息录入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6.考核和发证

学员完成培训课程后,由各培训点组织参加市统一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联合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二)信息化宣传普及

1.宣传普及对象

上述10个区县的农村居民。

2.宣传普及内容

向农村居民介绍电脑、互联网、手机等方面的知识,引导他们认识互联网,感受信息化,提高信息化意识。

3.宣传普及形式

20**年,除了继续采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进村、进厂等方式,组织农村居民观看信息化知识宣传教育片、参加体验活动、阅读普及读本之外,还可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以及区县、乡镇组织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信息化宣传普及,也可利用**白玉兰远程网,组织农村居民观看宣传教育片。

4.宣传普及材料

由市有关部门统一制作宣传教育片,设计体验活动,编写普及读本。

(三)行政村网站建设

根据市统一要求,为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网站。各行政村应落实专人(即村信息化带头人)负责网站信息的更新维护。具体建设要求另行发文。

(四)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巩固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工作成效,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名村信息化带头人。村信息化带头人主要承担以下工作:负责行政村网站信息的更新维护;帮助村民通过网络收集农业科技信息,收集和农产品供求信息;负责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电脑、“农民一点通”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提供使用指导;帮助村民了解和学习信息化知识。

村信息化带头人原则上要求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掌握信息化基本知识,具有较熟练的电脑应用操作能力,由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在行政村现有的村干部或村信息员中选拔产生。市有关部门将对村信息化带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年底对村信息化带头人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三、组织分工

为切实做好20**年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市教委、市妇联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名单见附件2),协调解决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成立工作小组(名单见附件3),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标准,组织、协调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实施。

市级层面各单位分工如下:市经济信息化委主要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和宣传普及计划,协调区县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训、行政村网站建设和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市农委主要负责专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市教委主要负责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培训工作;市妇联主要负责宣传普及工作;市信息化培训协会主要负责培训教材的编写、考核和发证、“信息大篷车”的运行管理,指导区县开展培训工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是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协办单位,主要负责利用“信息大篷车”、“信息小篷车”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各有关区县要明确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分管领导,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指导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的开展,制订相应计划,落实培训任务。

区县层面各单位分工如下:区县信息委主要负责本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作的统筹协调,并做好农村基层管理者培训、行政村网站建设和村信息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区县农委主要负责本区县专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区县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本区县有积极性的普通农民的培训工作;区县妇联主要负责本区县的宣传普及工作;区县电信局主要负责配合区县有关部门做好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

四、经费安排

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不向培训对象和宣传普及对象收取费用。培训和宣传普及所需经费(包括培训教材和普及读本编印、宣传教育片制作、培训合格证书印制、培训教师补贴、培训场地使用、“信息大篷车”和“信息小篷车”运行维护等)由市有关部门承担。各有关区县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工作推进,加强对培训点的经费投入;有条件的区县可根据本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给予培训对象适当的误工补贴。鼓励各有关区县扩大培训和宣传普及工作的覆盖面,超出计划任务部分的经费由区县承担,但由市有关部门免费提供培训教材、培训合格证书、普及读本、宣传教育片。各有关区县根据宣传需要,自编小品、小戏下乡开展宣传的,市有关部门将提供部分经费补贴。各有关区县自行编印培训教材、普及读本的费用由区县承担。

五、有关要求

(一)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覆盖面广,涉及人员多,任务重,且今年正逢区县机构改革,各有关区县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做好新老机构的工作交接,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做到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队伍落实;要建立例会制度,确保组织协调及工作统计、情况汇总的渠道畅通,并及时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工作。

(二)各有关区县信息委、农委、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市级层面的工作安排制定本区县的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管理,对培训点进行有效监督和考评,确保培训的质量。

(三)各有关区县要合理安排培训学员在乡镇成人学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培训机构参加培训,避免学员在不同培训点之间的重复培训;参加过20**年培训的学员原则上不再参加20**年同一层次的培训班,且参加过20**年提高班的学员不再参加20**年入门班的培训,重复参加同一层次培训班的学员的培训费用由区县自行解决。

(四)各有关区县妇联要合理制定宣传普及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普及活动,并将宣传普及信息及时上传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五)各有关区县要加强对村信息化带头人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村信息化带头人在农村信息化应用推广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

(六)请各有关区县在**月**日前报送《区县农村信息化培训普及工程工作小组名单反馈表》(附件4)。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农业委员会

**市教育委员会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信息化;数字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以及在国家所倡导的“互联网+”社会发展前提之下,“互联网+教育”必然成为当前社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旋律。而且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之下,数字资源的广泛使用和各种学习媒体的大众化,必将深刻地影响教育的发展,引起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甚至不久的将来会在教育界引起一场革命[1]。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非常时期,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建设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这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快速推进等方面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这也是继续深化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的关键期。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发展问题,利用数字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来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解决城乡数字教育鸿沟,促进义务教育以及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个新的突破口[2]。因此,继续深化农村小规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建设不容懈怠。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自从《关于全面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通知》颁布之后,全国28个项目省份开始响应,各地积极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首先,开齐了国家规定的课程;其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后,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了视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安徽和湖北等地探索了同步课堂、传递课堂等针对教学点的教学组织模式,中心学校或县镇学校教师通过视频互动方式为教学点学生开设过去无法开设的国家规定课程[3];贵州印发文件指导全省教学点开展资源应用;海南组织全省教学点应用现场观摩活动;福建、宁夏等地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向教学点无偿发放优质资源;河南建立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支撑平台”提供适用本地教学需求的配套资源;甘肃、宁夏举办了送教下乡的活动,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进行思想指导和技术扶持;四川万源市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人停机不停,师生堂堂用”的局面。各地自创模式、普及应用,对促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全面实施做出积极努力。尽管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初见成效,但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技术领域内作为一项刚起步的新生事物,在建设和发展运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题,但是要实现数字教育教学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健康、科学、持续的发展,必须解决好当前数字教育资源在实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1.教学点数字教育设施配置不理想,经费问题受到限制

首先,各个教学点配置好所需的信息化多媒体设备是进行数字化教育的基础,其核心问题在于网络是否畅通无阻,如若不是,则优质教育资源就不可能达到共享的效果。但我们发现这些处于偏远地区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五花八门、来源不齐,而且使用问题也比较大;同时宽带也没有完全开通,有些开通了宽带的地区网速也比较慢,基本无法进行教育教学。还有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因为开通宽带需要学校独自承担铺设线路和维护费用,因而也没有开通,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其次,在一些学校多媒体设备安装良好、网络畅通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在使用示范课程时发现,示范课程既无法在线看也无法下载,必须进行注册,更有甚者都不知如何使用。由此可看出,优质教育新资源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4]。最后,就是关于经费的问题。由于各个学校多媒体使用的电费、网费都要学校自己承担,为此有些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流于形式,有名无实,这也是一些教学点无法安装宽带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

2.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培训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是决定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能否充分有效利用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在进行教师信息化培训过程中,由于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中缺乏经验,没能把握住教师信息化培训内容的侧重点,进而使得农村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其主要问题在于对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培训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和指导思想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实际操作方面的内容,进而使得教师的信息化培训脱离了实际操作。其结果便是教师在培训之后并没有真正学会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反倒感觉使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难度太大、对教学没有太大的帮助[5]。由于教师信息化培训没有真正落实而流于形式,致使一些本来就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严重丧失了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热情,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数字教育资源的使用频率,造成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

3.教学点教师对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缺乏兴趣,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低

由于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偏远地区教学点条件艰苦,缺乏优秀教师,师资问题比较多:如老龄化问题、兴趣问题、低学历问题、配置不合理问题、信息素养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有效、合理、充分的利用。首先,教学点师资问题的薄弱性是农村教育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再加之许多客观原因,山区教学点极其缺乏优秀的年轻教师,主要还是由代课教师、转正教师以及大专毕业生构成。因此他们与正规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他们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能够满足与信息化教学相对应的学科基础。同时对信息化教学缺乏热情与兴趣,面对新生事物不够积极、不愿意去学习,在教学方面更加注重讲授。其次,教学点教师的数字教育资源应用能力低,这主要是由于其教学点教师配置不合理所引起的[6]。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正规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的专业知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都比较全面,可以给教学点带来新的理念,促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的发展;二是教学点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语文和数学教师比较多,而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则严重缺乏。

4.教学点信息化教学设备缺乏专业维修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指导人员

从目前农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来看,其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每个学校几乎都没有专业的多媒体设备维修人员。所以每当教学点遇到多媒体设备的维修问题时,学校便只能上报教育局委派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理,或者停用。根据案例中农村教学点多媒体的使用情况来看,各教学点的信息化教育设备都缺乏这类人才的引用,不能保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充分地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改进策略

以目前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地分析、讨论,从而研究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是当前深化和持续发展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必要举措。面对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在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我们不仅要严格按照国家项目的实施要求,同时也不能忽视在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有效结合数字教育资源在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政策依据与理论依据,联系实际,把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在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持续深化数字教育资源项目的建设,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从而研究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1.加强农村各教学点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思想观念

加强教师积极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是数字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7]。特别是对于那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他们对多媒体教学缺乏兴趣,也不主动去尝试,甚至都不愿意去学习多媒体的使用。还有些教师只在公开课或者评优课的时候才迫不得已去使用,主动性不够。这一切教师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归结为他们对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思想观念不够积极,总觉得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教学耗时耗力,容易让学生分心。因此,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落后的思想局面,力促农村教师积极使用数字教育资源。

2.选择性能良好、操作简便一致的教育信息化设备

对于数字教育资源的设备问题,建议选择其工作性能良好、操作比较简便而且统一的信息化设备。尤其对于农村小规模教学点而言,尽可能配置新的一致的多媒体设备。统一的数字教育资源设备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使用经验的交流,促进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操作简单的设备可以提高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操作简单的设备也有利于信息技术比较薄弱的教师进行教学。尤其是在教师老龄化严重的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落后,因此操作简便的多媒体设备也有利于这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学习和使用。

3.进行信息技术扶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师培训缺乏实质性内容的问题,建议当地教育局加强实践方面的培训,只注重理论与指导思想的培训是明显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的。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核心问题就是有效充分地利用比较前沿的信息资源,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就明显重要于其理论的学习。通过理论的学习,在实际的操作中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8]。对于这种操作技术比较强的培训,应该力促一些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开展实地操作演练。比如,近些年兴起的送教下乡,在一线教师队伍中帮助教师进行学习。

4.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保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项目的真正落实,否则光有设备而无人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也就流于形式,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也就造成浪费。鼓励教师使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逐渐让他们感受到使用数字教育资源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从而充分利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教育信息化强度,促进农村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便在长期的数字资源教育工作中可以与教师相互探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学相长。同时,数字教育资源的大众化也对于农村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实行对口管理原则,加强多媒体设备的维修和看管力度

对于多媒体设备的维修和看管方面,必须加大培养力度。目前各教学点都缺乏相关人员,各地方教育局应该对多媒体设备实行对口管理原则,引进这方面的骨干教师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教学工作中多媒体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保证每一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时不受技术的限制。实行对口管理的另一个好处是在引进相关技术人员的同时,也引进了信息技术教师,他们不仅可以进行技术方面的扶持,而且还可以负责学生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如此一来,也就培养了一支促进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

[3]李英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科学经济导刊,2016(19).

[4]刘鲜,王瑛,晓晓东.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5).

[5]张文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

[6]郭涛,王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7]肖雯.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J].求实,2006(S1).

篇(3)

xxx是我公司较早实施信息化的部门之一,而且长期以来,也一直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应用水平,特别是今年ERP系统模块的上线,更将我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将xxx年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信息化领导和执行方面

1、xxx自1997开始进行电算化核算,是集团公司最早通过信息化进行管理与核算的单位之一。xxx对此项工作一直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且由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小组成员由部门内懂得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岗位人员组成。今年又通过ERP系统的上线,专门派出人员参加集团公司的培训,为我公司培养了一名ERP系统的内部顾问,为我公司ERP系统的上线和以后的运行维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为了更好地做好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工作,xxx信息化领导小组定时召开会议,针对部门的实际情况,专门研究xxx的信息化工作的开发、推广、应用工作。

3、目前,我公司所有账套的会计处理都已实现了电算化操作。为了更好的开展信息化工作,结合已经上线的ERP管理系统,xxx专门出台了相关的规定与处理规范,以方便各工作岗位的操作和流程处理。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xxx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二、信息化应用和效果

自实行信息化处理已来,xxx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近几年,我公司的业务量迅速增长,需要处理的业务量成倍增加,需要记录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都较几年前已经翻倍。但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在没有增加人手的情况下,xxx圆满地完成了各年的信息处理工作,全力支持了公司的快速发展计划。

二、信息化培训与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1、目前,xxx所有的信息都已经实现信息化处理。年,集团公司又专门开发的ERP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先行的管理模块,我公司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各式任务。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xxx先后派出了全部人员分期进行培训,极大地促进了我公司信息化的建设,提高了xxx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2、为了更好的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011年,xxx还有针对性地对部门员工进行一些培训,力争使一些老同志也能更好地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当中来。目前,这些老同志也能熟练使用ERP系统。

三、信息化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情况

信息化的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安全工作,xxx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工作。

1、要求各位员工要认真做好执行公司互联网使用纪律,每位员工的电脑上都装有杀毒软件,天天更新,定期杀毒,最大限度地维护计算机的系统安全。

2、对于最为敏感的信息安全,xxx门专门安排相关人员定期进行信息设备管理和数据备份,最大限度地进行防泄密工作。同时,也要做好防火和防盗工作。

篇(4)

一、建设目标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构筑多元化的信息渠道,让农民快速、高效、便当地获取致富信息,促进农民继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实施网络教育,普及农业科普知识,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实施电子农务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证;实施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建设内容

(一)搭建农村信息管理平台

以及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依托现有的政务网络和网通网络。以方便、高效、实用、节约为目的连接各镇办、村及农业服务组织。根据各行政村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利用现有网络设施,包括电话、光缆、村村通宽带、有线电视等。完成全区30个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面向各行政村延伸建立农村基层政务管理系统、农村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水务资源调配信息平台、实现在村本级直接处置包括农业人口数据、农村经济数据、计划生育等系统的线办理、查询等功能,利用现有的区协同办公系统。让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直接贯彻传达到最基层,农村基层政务信息直接回馈到区政府决策部门,并根据《市区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办法》要求,进行村务公开,从而整体上提高农村政务处置的透明度。

(二)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网站

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服务型网站,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群系统。整合涉农服务信息,为农村提供相关的新闻、政策、法规、规范、实用技术、市场、劳务、培训及相关的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及信息接收终端建设,大力开展农村涉农信息化培训,积极鼓励特色涉农信息产业发展,培养现代农民意识。

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通过网站面向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信息化管理的产品和技术。以农业科技专家远程顾问、农作物市场发展预测等栏目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激进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拓宽涉农产品供求市场,利用网站推行以涉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让农民快速、高效、便当平安地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电子商务交易,适时掌握涉农产品市场行情,及时调整涉农产品生产结构,实现产销对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建立农村人口基础数据库

包括区30个行政村和1个新成立的晨曦社区;其中峡窝镇23个行政村;济源路街道办事处1个行政村;新安路街道办事处1个行政村;中心路街道办事处2个行政村;工业路街道办事处3个行政村,建立全区的农村人口基础数据库。及其所在行政村的企业及外来务工流动人口。

(四)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平台

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平安、高效、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通过建立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管理科学、操作规范、监督有力、补助便利、资源共享”目标,实现卫生政务电子化、医疗服务信息化、公共卫生管理数字化和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化;实现卫生管理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卫生服务单位三级的业务数据、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最优化利用,适应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需求,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建设任务

(一)区广电局要针用户分散的现状。进一步扩大投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接入能力,完成全区30个行政村光缆铺设,25个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0%宽带入户率达到30%

农村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可依托现有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本着“节约本钱、满足需求”原则。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通过完善原有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建设符合农村现状的信息管理平台。

(二)区信息办负责搭建农村综合服务网站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结构与框架并提供技术支持;区农经委与各镇办负责搜集整合所有涉农服务信息。

(三)人口基础数据库做为农村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的基础。拟订抽调各镇办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一名,总体负责辖区内各村工作进度及安排;信息员一名,负责信息传送、数据统计及报送。各镇办派出所抽调一名警员协助入户调查工作。区公安局外来办抽调3人负责流动人口的调查及统计工作。区各镇办计生工作人员协助完成各村人口采集工作,并汇总审核该辖区采集数据的真实性;每个行政村村委会布置5名工作人员,负责人口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录入等工作。

负责制定农村人口数据采集的总体规划,农村人口数据采集由区信息办提供技术支持。协调解决农村人口数据采集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推进我区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负责组织协调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建立农村人口数据采集的管理体系。区农经委、计生委、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统计局等单位参与保证项目实施。

(四)由区信息办对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相关单位进行详细调研。并结合我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

领导小组成员由相关局委的负责人担任,成立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依照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大宣传力度

造福农民的惠民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广播、电视、网络、黑板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增强广大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的认知度,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三)确保前期调研

各镇办于年10月10日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化项目进行布置,为确保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正常运行。上报辖区内各村组拥有计算机情况、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人员情况、已掌握村组人口基础情况等相关信息。

(四)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发展壮大特色农村信息化培训机构,重点培养农村基层信息化工作队伍。积极开展信息化培训,实现村村都有信息化专兼职队伍。平台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对工作人员有计划地组织阶段性培训,总结工作中遇到问题,交流经验,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效率,以便更好地在采集、审核、汇总、录入等过程中圆满地完成任务。

(五)重视审核汇总

定时由各镇办信息员对各镇办辖区的采集信息进行审核、汇总工作,平台的信息采集过程中。确保采集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并及时汇总到信息化领导小组,以获取最新的采集动态,布置下步工作安排。

(六)建立例会制度

加强对平台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要加强沟通,建立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通报机制。相互通报,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形成例会制度,每周对工作情况进行汇总评比。

五、工作要求

(一)年10月15日。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完成相关工作人员的抽调和动员工作。区信息办、统计局、农经委负责完成抽调人员入户调查前期培训

(二)年10月20日各镇办抽调3名工作人员。

(三)年10月30日区信息办负责完成农村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软件搭建工作。区广电局和网通公司、移动公司等网络运营商完成农村信息管理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四)年11月10日完成数据采集并由信息办组织对各行政村信息员进行数据录入培训。

(五)年11月15日区信息办负责完成农村综合服务网站顺序框架建设工作。

(六)年12月10日前完成农村人口数据录入工作。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讲,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会影响到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整体大局。

一、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早期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被称为会计电算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前的会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了,才提出了会计信息化,可见会计信息化是时展的需求。笔者总结会计信息化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会计信息化发展,降低了会计的工作强度

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需要会计人员手工完成记账凭证,还要逐项逐日核对、登记,尤其是工作量大的时候,工作强度大不说,还很容易出错。而如果利用会计信息化手段之后,就可以大大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其工作效率,且工作质量也高。

2.会计信息化发展,让会计工作更加规范

计算机的智能化本身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程序也更加规范,操作起来便捷迅速,不容易出现问题。这样在实际开展会计工作的实质工作过程当中就回避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会计信息化发展,提高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化发展也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让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随着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推进,会计人员还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促使会计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二、当前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喜人的成绩,但是面对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会计凭证及会计确认和计量

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因此如果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只是凭借自身积累的经验来审核,而不能一一验证凭证的真实性,就难免会在会计凭证环节出现疏漏或错误,这样就会导致会计凭证的输入存有问题,从而使后续的会计信息化工作也受到消极的影响。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最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得不到确切反映的环节。会计对资产的计价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历史成本法、现时市价法、重置成本法和净现值法等。不同的计价方法得到的计价结果也不尽相同,同一时期的同一资产在不同的计价方法下计算出的价值也不同,甚至之间会存在很大的差距。

2.会计制度因素

会计制度制定之后,在短期内很难再有改动,而现实环境条件下,超出制度规定的新问题不断出现,许多业务的执行都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就达不到制度规范的根本指导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会计制度对于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信息的可比性也降低,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3.部分地区对于会计信息化发展不重视

当前部分地区存在对于会计信息化发展不重视的情况,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部分地区没有积极做好会计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很多工作人员不熟悉会计信息化工作流程,操作起来十分吃力,有的甚至不知如何操作。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推进,也影响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大局,甚至对于会计工作健康发展造成阻碍。

三、解决会计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措施

1.提高人员素质和硬件支持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措施,而首先的任务就是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做好硬件支持工作: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由单项应用到系统应用再到会计决策支持。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的硬件建设。

2.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设置并推行管理会计,是会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可以将目前的会计人员队伍按照作用进行划分,其中财务会计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而管理会计人员则代表企业自身行使职权。财务会计人员是由国家会计机构统一委派的,管理会计人员则是单位的职工。对两种会计人员的职能有效划分,可以充分避免会计人员工作中的双重身份带来的责任不清等问题,也避免了会计人员对于所在单位利益有所偏袒,从而维护了国家与单位的利益,保证了会计信息化的有效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加大培训力度,重视会计信息化发展

各地要积极做好会计信息化培训工作,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要积极开展专业培训。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自身信息化业务能力,还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促进会计信息化发展。同时建议培训后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信息化发展相关的知识竞赛,提高大家的共组积极性。还要定期评优选先,树立榜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情报,2010(02)

[2]祁广亚.会计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5)

[3]阿不力米提・尕衣提.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4)

[4]王柏霞.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3(31)

[5]陈洁华.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6(12)

[6]肖静平.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3(27)

篇(6)

【关键词】 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效,从学校到个体教师,从信息来源到信息质量,从信息化观念到信息化能力,都有不小的改进和显著成果。但是在全国范围的调查和统计研究基础之上,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信息化观念未得到前面重视和贯彻,教育信息化能力偏差,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无论是课程计划还是课堂教学信息化都稍落后。

综合分析,目前造成这种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不足的主要几种原因如下:

一是在硬件方面缺乏广泛支持,来自社会组织和个人,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支援薄弱;显然,受经济条件和自然地理限制,藏区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信息来源面比较狭小,从而导致教师和学生失缺更广阔的可运用的信息化教育平台和环境。

二是学校自身和相应的教育支持机构关于信息化教育的资源落后,和同行乃至全国教育资源网缺乏沟通和交流,资源不足成为制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瓶颈。

三是全新信息化观念为完全转变过来,对教育信息化没有足够重视和理解,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领导层,下到基层教师和学生,教育信息化观念不强烈。

四是 教育信息化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具体的操作培训,但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真正懂信息化技术的人才不多,对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培训也不全面和有效。此外,有经验的培训师资源稀缺。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促进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交流和思考,可尝试一些几点建设性的对策:

第一步,从硬件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广泛呼吁和宣传,寻求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团体组织,学校和教育机关的大力支持,促使教育投入加大并实际得以有效运用;

从藏区小学教育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上着手,充分尊重地区特色和人文环境,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向数字化,现代化和全球化迈进,紧抓住多媒体的信息化时代优势。

关于这一点,需要长期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从教师学生的基层现实反馈,再到学校集体的方案申请,由教育相关机构的提请再到政府审批部门的投入决策,纳入各方面的意见考虑和评估,这是一项旷日持久的项目。

其次,有意识的扩大教育信息化资源网,沟通国内外信息资源,发动全藏区小学界力量,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到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现有资源,进行信息网整合与共享,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融合和交流社会各界包括同行在内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才能不断充盈资源量,从而造福更多的藏区小学。具体做来,就要从藏区小学内部的师生教育资源交流分享开始,慢慢扩大圈子,从一个藏区小学到邻近的小学,再到一个小镇,县市甚至整个藏区的信息化整合。

再次,从传统教育观念中走出来,积极学习和重视教育信息化,从内心理解和支持教育现代化,在此过程中,可以树立模范带头榜样,激励和赞扬教育信息化的先进事例,交流和总结观念不到位的失败之处。意识具有很高的主观能动性,一个坚定而又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思潮必将对整个藏区小学的教育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在观念转变过程中,由于每个藏区小学环境和机制差异,从而导致实施结果不同,有教育信息化比较成功的个例,也有教育信息化遭遇挫折和困顿的代表,故而不妨,大家一起来讨论和学习,从而加深信息化理解,调整信息化步伐,为今后的信息化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思路。

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 信息素养 培养模式

新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时代下的幼儿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教育者,更是幼儿学生知识资源获取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儿教师通过对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好的引导了幼儿学生开展学习,开发智力,创设优质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图形并茂的教学方式授课,实现了与幼儿学生之间的亲密互动。幼儿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展现了学前教育中幼儿成长的教育理念。因此,对其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现状

当下,国内已经有超过一百五十八所高等院校设置有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学前教育进修的学生人数高达几十万人次,再加上在职幼儿教师约有一百五十多万人,规模庞大的幼师队伍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加大了难度。国家政府为完善社会法律,专门针对幼儿教师培育问题提出相应法规:必须完善学前教育培训体系,逐步满足师生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和实质需求,三年内实现10000名幼儿园园长或模范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全国各地教师和园长专业培训时间需控制在五年以内。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速度加快,国家政策扶持,幼儿教师需抓住机遇,努力将专业提升的契机落到实处。即便当下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有了众多理论支撑,包括了十步调查法,信息搜索过程。混合培训等模式,但要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相对低下的现状,还需要政府,高等院校,幼儿教育机构等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本文提出了集中培训与园本培训相互穿插的新型培训模式。

2.集中培训与园本培训相互穿插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理念

2.1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主要针对的培养目标是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并在教育部和各地区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最终实现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整体提升。

2,.2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幼儿园内部的培训模式,通过对各老师实际工作岗位的分析,并结合教学实际进度进行的全园性质的培养模式。

以点带面是集中培训与园本培训相互穿插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点,通过集中培训的信息技术人才,带动全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最终达到对幼儿教师信息素养整体提升的效果。老师和幼儿园是这种培训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二者相互扶持,共同进步。对全园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师徒结对是典型的操作方式,最终达到对幼儿教师信息素质整体培养的目的,保证了教师队伍源源不断的教学活力。

3.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辅助措施

3.1对教育厅行政管理职责进行深度强化

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涉及到教师自身,幼儿园领导层和教育主管部门三个方面。教育厅的行政管理职责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集中培训的最终效果,是培养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关键。集中培训模式需要以点带面来加强骨干教师的信息素养,各大幼儿园的重量级教师是集中模式的主要培养对象,需承担起对其余普通教师的培训责任。而在园本培训过程中,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相互配合是师徒结对操作实现的关键一环,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给予年轻教师相关指导,年轻教师在信息技能上给予老教师尽可能多的帮助,互补互利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幼儿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师素质和教学效果。理论与实践不断结合,周期性进行教学方式的总结更新,多种形式的动态教学策略是双赢的结果,小组研究,集中讲授,课题讨论,网络教学等是其中主要的培训形式,普及型,一般型,提高型是其中主要的培训内容层次。根据园内不同教师的不同水准,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培养计划,最终达到全面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目的,实现对信息化技能的熟练应用。

3.2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

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国家教育工作中逐渐凸显重要地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幼儿园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关键就在于对资金的筹集。所以,政府应逐步实现“园园网”的建设,不断加大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另外,幼儿园也可以不断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对园内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资金扶持,实行以奖代补的措施;最后,号召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进行投资,只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好幼儿园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才能为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园内不能真正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需求,没有基本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导致未能高效执行幼儿信息化教育。因此,实际的行动才是贯彻教育政策的根本见证。

4.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多方协作才可从根本上做好做好这项工作。另外,建立健全幼儿教师奖励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一项措施,并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幼儿教师也要根据该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生活习惯进行健康教育,在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让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幼儿的实际成长状况,实现教育目标的总体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