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纪检监察脱贫攻坚工作
时间:2022-06-30 18:18: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纪检监察脱贫攻坚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整治重点
结合我县实际,第二轮专项整治要紧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不及时,违规擅自调整变更扶贫项目和违反政府采购、公开招标等规定实施扶贫项目,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到人到户扶贫资金等三个方面重点内容,紧盯今年摘帽的三个省定贫困村,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二、整治时间
2017年7月至10月。
三、整治措施
(一)强化监督检查。将专项整治内容作为县纪委监察局开展脱贫攻坚月检查的重点,脱贫攻坚各检查组要围绕重点内容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发现和移送问题线索,推进专项整治落到实处。关于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到人到户扶贫资金问题,县纪委监察局另派检查组专项清理整治。
完成时限:2017年10月底前
(二)抓好线索排查。对党的十以来涉及三个专项治理方面的问题存量线索(包括、查办案件中发现、监督检查和巡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清理、大排查,建立专门台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限期查办或跟踪督办。与县财政、农办、发改、住建、交通、农业、水务等主责部门对接,对今年以来各部门牵头开展督查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筛查,并建立专门台账交相关办案组核查。
责任单位:案件监督管理室
完成时限:2017年10月底前
(三)严格纪律审查。深化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查处行动。通过自办、领办、交办、督办等方式,集中查处一批扶贫领域重点案件。对扶贫领域“”问题禁而不绝,发生重大腐败案件的乡镇和部门,坚决实行“一案双查”。
责任单位:纪检监察室、案件监督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
完成时限:2017年10月底前
(四)强化舆论监督。配合市纪委监察局制播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阳光问廉”节目,对舆论监督曝光的问题,迅速核实、公开回应。加强舆情收集,强化对扶贫领域重点项目、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监督。
责任单位:县纪委宣传部、党风政风监督室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底前
(五)持续通报曝光。坚持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制度,凡是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件,一律内部通报或公开曝光。每季度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一批扶贫领域典型案件,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选取案件进行内部通报,县纪委宣传部牵头、案件监督管理室配合选取案件进行公开曝光。
责任单位:案件监督管理室、县纪委宣传部
完成时限:每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
四、工作要求
(一)层层压实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既要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露头就打,坚决查处,形成震慑;又要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再监督再检查作用,压紧压实主责部门监管责任,对发现不了问题的主责部门和单位要重点抽查,对发现了问题线索不移送的要坚决查处问责。
一、主要表现
(一)在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但带贫减贫效果不佳,甚至存在虚假成果的现象。
(二)部分村干部热衷于修建村文化广场和村办公室,形式大于内容。
(三)易地扶贫搬迁
二、建议采取的措施
一、少数帮扶干部帮扶仅停留在填写帮扶台账方面。
主要表现:深入走访不够,对贫困户基本情况不清楚,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贫困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高,仅仅是以填写扶贫手册来佐证自己参与了帮扶工作,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针对性措施:压实帮扶责任,严格按照州、市脱贫攻坚1号令要求,深入推进“八个到村到户”,做好群众工作,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实落地,严禁闭门造车,严禁帮扶走过场、走形式,对作风不实、帮扶效果不佳的帮扶干部严肃进行问责。
二、项目公示不到位。
主要表现:对项目的投资、建设内容、施工单位、目标效果、投诉渠道等内容不在人口集中地方公示,或者不按公示时间要求,弄虚作假,拍照留影后即撕毁,或者公示内容不全,建设内容不具体,“大哈数”等等,导致群众参与率、知晓率不高,影响项目的建设效果。
针对性措施:严格按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完善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2018】11号)以及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印发《湖北省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办法》(鄂扶组发【2018】11号)文件执行,增加项目建设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充分展现扶贫效果。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系列决策,紧紧围绕保障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需求,切实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问题导向,坚决查处和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杜绝农村危房改造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扎实做好2018—2019年农村危房改造“收官”工作,助力我县精准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二、治理范围
对全县2012年以来各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政策规范执行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涉农资金检查、审计等移交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改,重点整治项目审批、危房鉴定、项目验收、资金监管、档案和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治理重点
(一)看计划分配,查任务落实,专项治理改造任务进度滞后问题。
1、下达任务未按年度时限完成,进度滞后;
2、资金“趴窝”。
(二)看资金账目,查资金去向,专项治理资金监管不严、拨付不规范和使用违规问题。
1、借危房改造之名收取农户押金、保证金、拍照费、手续费,不顾农户意愿强制搭车服务(收费)问题;
2、将补助资金违规用于危房改造之外的其他项目等挤占、挪用问题,将危改补助资金作为涉农资金整合后未解决相应户数的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3、不经验收即拨付资金问题,验收1个月甚至几个月之后资金仍未拨付等不及时问题,拨付到户资金低于当年补助标准等不足额问题,支付给农户的补助资金未支付到农户“一卡通”账户问题;
4、虚报改造任务、重复改造、冒名顶替等套取骗取、冒领补助资金问题;
5、其他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违纪和腐败问题。
(三)看农房信息,查身份证明,专项治理对象认定不准问题。
1、农村危房改造对象不符合补助条件,没有优先解决经济最贫困、住房最危险农户危房改造问题,甚至弄虚作假、优亲厚友;
2、危房改造对象不是4类重点对象(2012年-2015年上半年为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2015年下半年-2017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
2018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扩大补助范围,将不是贫困户的纳入补助对象;
3、用虚假身份信息虚报和骗取补助。
(四)看档案资料,查审批流程,专项治理鉴定不准、审批不严问题。
1、危房改造对象的房屋没有经过危险性评定,自行确定改造等级,降低和提高改造等级;
2、没有严格执行“户申请、组评议、村公示、镇审核、县批准”审批程序,评议公示不到位,审批程序不到位;
3、将不符合条件的改造对象纳入补助范围,弄虚作假,骗取套取。
(五)看改造现场,查验收资料,专项治理验收不到位改造不达标问题。
1、农户房屋竣工,镇(区)未组织逐户全覆盖验收问题;
2、未落实以农户自建为主的政策,违背农户意愿,统一指定施工队伍或统一建设等强制服务,统一建设的不履行招投标等基本建设程序问题;
3、改造后的危房达不到质量安全标准,存在房屋开裂、水电未通、地面未平整、卫生厕所没有配备问题,只进行单纯的装饰装修等与住房结构安全无关的“面子工程”问题。
(六)看一户一档,查信息录入,专项治理档案资料不全、信息录入混乱问题。
1、一户一档档案资料整理混乱,缺资料漏项目,甚至有造假行为;
2、信息录入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信息系统填报错误,家庭收入、改造原因、危房等级、改造方式、房屋结构、面积等存在与实际不符和错漏,信息档案与农户纸质档案不一致,农户房屋改造图片信息雷同。
(七)看问题线索,查整改销号,专项治理虚假整改问题。
2012年以来省纪委、审计等相关部门移交和省住建厅、省财政厅联合检查督办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四、工作步骤
(一)全面开展排查(2018年8月)。
对照治理重点,各镇(区)对2012年以来的所有危房改造户进行全面大排查,突出“资金去向和审批流程”两条主线,追根溯源,到户到人,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县级检查覆盖所有镇(区)、不少于40%的行政村;
镇级检查覆盖所有的危房改造农户。要对照农户档案,逐户核查,精准核查,逐村逐镇过关,要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压实检查责任,确保本次大排查后全县危房改造工作问题彻底查清,整改全面清零。镇、村相关负责人在“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农户档案信息表”签字确认。签字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姓名(镇、村各一人),检查结果(合格、不合格及整改意见等)。对排查后再发现违规违纪的,要倒查追究责任。
(二)同步开展整改(2018年8-9月)。
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各镇(区)要坚持属地负责原则迅速整改,该规范的及时规范,该收回资金的坚决收回资金,该处理责任人的及时处理,力争问题发现在基层,处理在本级。对历年已发现交办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开展问题线索整改清零;
对本次自查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立行立改,马上整改到位;
一时难以整改的列出时间表,限时整改到位;
对涉及违纪违规问题,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对自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的,实行报备销号,不重复处理;
对本次排查后再发现的问题从重处理。排查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9月20日前以文件形式报送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联合检查督办(2018年9月)。
在各镇(区)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县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民政局、扶贫办、残联组成联合检查组,对2012年以来农村危房改造情况按专项治理重点内容进行全覆盖集中检查(具体事项另行通知)。各单位要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问题的督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专项治理过程中不作为、走过场、流于形式、推诿敷衍、不执行政策、顶风违纪的,从严查处问责。联合检查组要查深查细,对问题整改不到位和发现的典型案件要及时处理。9月25日前形成书面报告报县政府和市级检查组,住建局、财政局、发改局负责对各镇(区)整治工作的指导。
(四)加强整改提高(2018年10月)。
各镇(区)要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方案,并举一反三,健全相关制度,狠抓整改落实,从制度上、源头上纠正和防止问题的发生。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农村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验收考核和“县摘帽、村出列”的硬指标,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赢危房改造攻坚战,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只要有一户未完成,脱贫任务就没有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事关脱贫攻坚大局,2018年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2019年完成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各镇(区)要充分认识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作为精准扶贫一项重要工作同部署、同督办、同考核,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按时完成改造任务。
(二)强化工作责任。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检查范围广,涉及对象多,工作量大,是对农村危房改造实施以来的一次全面检查检验。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住建、财政、发改、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共同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各镇(区)要成立治理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部署。各镇(区)主要负责人是本次治理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将整治工作责任、工作任务细化到人,量化到天,一级对一级负责,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突出问题导向。农村危房改造涉及资金量大,改造面广,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监督、审计、核查的重点对象。各镇(区)要放下思想包袱,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以这次专项治理和自查自纠为机遇,彻底整改,开展问题线索清零行动。各镇(区)要强化“发现不了问题就是问题”的观念,敢于较真碰硬发现线索,以突出问题的整改规范管理,以具体问题的解决提升工作实效。
一年来,我院办公室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院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以服务全院检察工作大局为重点,不断加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有效保障了全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围绕中心工作,发挥参谋作用
围绕检察工作中心,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参谋”作用。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多提参考性意见,拿出可行性预案,以便领导决策“优中选优”;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按照“大事重点督办、急事马上督办、常事定期督办”的原则,加强督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针对好作法,好经验,及时推广总结,指导面上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以便完善和修正决策,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一手详实资料。
二、切实做好文秘工作,不断提升质量效率
坚持二十四小时公文平台、机要通道、政务督查平台值守制度,迅速、准确的处理好各种公文,准确、高效的进行上传下达,及时向县委报告主要领导工作动态。在法律文书和行政文件的格式编排、打印、复印上,做到及时、准确、高效,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急件、特件加班加点完成。严格保守秘密,无泄密、失密事件发生,为各项检察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实做好各项文件、材料起草工作,及时报送各项材料,总结、宣传检察业务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全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严格遵守财务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规范经费使用管理,保证了全院经费合理开支,高效使用。制定了公务派差制度,以办案为中心,制定了五项关于公车使用及维修保养的相关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全力保证办案用车,充分保障其他工作用车。为每辆办案车辆安装了行驶记录仪,随时随地掌握车辆运行信息。经常督促驾驶人员认真做好车辆的预检维修,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坚持值班室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来访人员的登记工作外,严格执行夜间重点部位巡查制度。防火、防盗,检修线路,排除不安全隐患,确保机关安全无事故。定期对楼道、厕所进行清扫,与消杀公司联系,定期对机关院内及办公室、卫生间进行“四害”消杀。确保机关干净、整洁,为机关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四、切实抓好单位技术用房和基础设施建设
以深化检察机关“两房”建设为抓手,在严格执行中、省、市、县关于办公用房的各项规定的基础上,对我院办公用房和基础设施中存在的与新形式下检察工作的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了升级改造。协助建立了标准化党支部、纪检监察温馨谈话室、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办公室,完善办公基础设施,美化办公环境。
五、抓好信息化推广应用、档案、密码、保密工作
在档案管理和资料管理上,实施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文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立卷,做到资料齐全、目录清楚、装订规范、保管有序。按照省市两级检察院的安排和部署,安排专人对机要通道进行了更新,新的机要通道系统已经投入使用,运行正常。按照分级保护要求,完善了保密、密码、计算机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单位干警保密培训,与干警签订了保密责任书,不断增强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 切实加强我院涉密网络管理,坚持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的原则,全年无任何不安全事故和病毒入侵事件发生。
刚才,李公乐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分别从工业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服务业“两区”建设、经济运行等四个方面讲了非常好的意见,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各县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对过去一年在经济社会发展、四项重点工作、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单位进行了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县区和部门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经济工作
前段时间,我和李公乐、史根治、江文玉同志分别随四个组参加了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观摩点评活动,在路上聆听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一些意见和看法。同时,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谢伏瞻、省长陈润儿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对产业集聚区和一季度的经济工作进行了点评,对下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这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议结束后,我们通过与兄弟市建设情况的对比分析,共同的感受是:有欣喜、有感触、有收获。
所谓有欣喜,就是要看到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市主要经济指标总体基本向好,同去年一季度相比略有提升,经济运行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相关指标也比较匹配。二是“三区”建设始终处于全省前列,我市连续7年获黄淮四市片区第一名,3个产业集聚区获得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9个产业集聚区被评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1个服务业“两区”获得全省“十强”服务业“两区”,1个服务业“两区”被评为二星级服务业“两区”。三是产业集聚度比较高,各个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非常鲜明,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80%。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弥足珍贵。这充分说明,我们近年来选择的发展思路路径是正确的,采取的发展重点举措是有效的,理解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是到位的,务必倍加珍惜,坚定不移往前推进。同时,这些优势也奠定了商丘长远发展的基础。相信我们只要沿着这条正确的路子走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商丘的发展大有前途。
所谓有感触,就是要看清自己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发展紧迫感。差距在哪?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市没有进入2015年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先进省辖市行列,综合指标位次在全省后移。二是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黄淮四市排名后移,去年生产总值总量、增速在黄淮四市排名靠后。三是发展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特别是工业项目投资、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投资下降。作为一个工业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农业大市、人口大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对商丘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四是县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还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全省创造新鲜经验,但同先进地区、先进市相比,综合实力还是不强,在全省位次比较靠后。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清醒认识,加压奋进,全力以赴,迎头赶上。
所谓有收获,就是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通过观摩学习,确实学到了兄弟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找到了标杆,明确了方向。比如郑州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洛阳的创新产业发展等,再比如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言单位的经验做法,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郑州、洛阳的发展层次、发展水平,我们可能一时半会达不到,但要下定决心朝着这个方向、这个层次而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注重总结,查找问题,研究对策,进一步把我们的工作做好做实。
关于经济工作,公乐同志都讲得很全面、很具体了。这里,我再着重强调四点:
第一,要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从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看,生产总值增长8.3%,没有完成年初制定的8.5%的预期目标,而且10县区中有5个没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仅有4个县区超过、1个县区持平,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标任务的压力很大。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作为关系全局的突出任务来抓,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总引领,以招商引资、创新创业“双轮驱动”为主要动力,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持续求进、好中求快,大干第二季度,全力以赴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素保障、挖掘消费潜力、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上半年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的目标。
第二,要推动“三区”建设全面升级。“三区” 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要明确目标,就是要争星晋位。明年产业集聚区要消灭空白点,全部进入星级行列,具备条件的力争进入二星行列,做大做强产业集聚区,使之成为推动商丘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最有竞争力、最有带动力的平台载体。这方面,民权县、虞城县、梁园区、夏邑县产业集聚区条件逐步成熟,要找准薄弱点,合力攻坚,争取早日进入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行列。同时,服务业“两区”也要争取更多进入一星级、二星级服务业“两区”行列。其次,要下定决心二次创业,就是要转型升级。当前,我市“三区”特别是产业集聚区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层次,具备一定的优势,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努努力,往前冲一冲,就能破茧化蝶、实现蜕变;松一松、缓一缓,就可能“一蒿松劲退千寻”,被超越过去。因此,全市上下特别是各个县区、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必须树立危机意识,以二次创业的精神状态,寻求突破。那么突破点在哪里呢?陈润儿省长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产业集聚一个是纵向产业链完整,一个是横向供应链完整。在纵向产业链上,我们还有一些差距,怎么把产业链做完整。比如,夏邑产业集聚区在这次观摩中虽然获得片区第一,也形成了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成衣的完整产业链,但印染、成衣环节比较薄弱,如果把这个环节做大做强,那么进入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也就指日可待。在横向供应链上,就是要提供从研发到销售整体的服务,在“微笑曲线”两端发力。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一定基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延展提升。转型升级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主导产业的拓展
。比如民权产业集聚区,原来只是电冰箱、冰柜生产,现在拓展到冷冻车、集装箱等方面。还如,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原来主要是钢卷尺产业,现在往五金工具、厨具方面拓展,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我们要在这方面下更大功夫,进一步聚链、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提升。第三,要提质增效,就是要在壮大规模的同时,追求更好效益、更好质量。和先进产业集聚区相比,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的标准相比,我们的产业集聚区主要差距体现在税收收入上。我们要按照新的发展理念的要求,进一步突出集群集聚发展,优化要素配置,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三城五基地”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将速度优势、规模优势转换为质量优势、效益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集聚区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第三,要切实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影响经济稳增长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乏力,特别是工业项目投资乏力。工业经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核心支柱,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工业项目投资不足,意味着我们的发展后劲不足,这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同时,各个县区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县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减少,甚至有两个县区是两位数的负增长,拖了全市的后腿。希望有关县区要认真对照查摆,对症下药,尽早补齐短板,为全市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抓投资,关键是招商引资,这是关键一招。实践证明,通过开放招商推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这是根本出路。一要超前谋划。要重点围绕我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三城五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的中心城区要“依托大交通、构建大物流、发展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枢纽经济战略,进行谋划,精准招商,不断提升招商质量和效率。二要注重创新。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引进项目质量,有选择性地进行招商,着力引进能够提升品位、符合产业政策和方向的创新性项目,不能“剜到篮里都是菜”。三要用好政策。要积极对接国家、省“十三五”规划,认真谋划一批事关商丘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真正把政策红利放大,尽早产生效益。比如,黄河故道流经我市3个县,市里总体牵头,3个县怎么呼应包装项目,开放招商。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盘子的,只要项目包装的好,招商并不难。四要招才引智。招才引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落实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下发的关于人才工作《实施意见》,把各项扶持政策兑现到位,真正形成重视人才、爱惜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
第四,要大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最近,有不少领导同志向我反映,有人写信反映某某领导的问题,组织上找他谈话了,感觉有些委屈、受不了,要撂挑子,不敢作为。对此,我强调三点:首先,自己要正确对待。新常态之下,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之下,有信件反映一些问题,组织上进行核查,这是正常的工作程序,也是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心里没有鬼,不要怕鬼敲门”。自己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现在培养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心理测试。去年,我们已经将此作为后备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如果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一点定力都没有,心理素质太差,这说明你不具备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同时,要继续坚持原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用自己的作为回应不实的诬告。反之,如果因此而泄气,不敢坚持原则,不敢作为了,或者从此萎靡不振,这不正中了一些心术不正的人的阴谋了吗?其次,组织上要旗帜鲜明保护干事创业的好干部,为他们撑腰鼓劲。只要出于公心,不谋私利,要宽容失误,允许试错。纪检监察部门也要旗帜鲜明履行职责,既要严肃查处腐败分子,也要保护干事创业的干部。对于恶意诬告、诽谤的,对于不实之词,要认真核查,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诬告者的责任,以此树立良好风气,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第三,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对此,市委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就是要选敢于作为的人,用敢于担当的人,让那些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有用武之地,让那些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作为的人该挪位的挪位,该查办的查办,以此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让大家放心大胆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关于脱贫攻坚
中央和省委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一系列的安排部署。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之后,省委立即召开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工作动员会议,对做到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总的来看,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之后,全市上下行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一些进展。但是,我们也不能估计过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形势不容乐观。最近,市委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督导,同时也按照第三方进行抽查的模式对近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普查,反映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从识别情况看,不精准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建档立卡看,相关数字不全、不实、不真的情况还存在;从驻村帮扶看,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正视不足,补齐短板,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主动担起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举全市之力,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合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一是认识要再提升。脱贫攻坚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从省委脱贫攻坚督导反馈的问题看,我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十分突出,市委高度重视,县里一般重视,乡镇、村基本不重视;有的还停留在送钱、送物的层面上,对中央和省委扶贫攻坚举措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省委省政府向中央递交了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向省委递交了责任状,县委县政府也向市委递交了责任状。“军中无戏言”,不脱贫就脱“帽”,这不是小事,不可掉以轻心,这点毫不含糊。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基本的敏感性、政治觉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直面问题,勇挑重任,克难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二是理解要再深化。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现在我市脱贫攻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精准。我们要反复领会,精准精准再精准,进一步深化对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的理解,加快由“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向“定点滴灌”的精准式扶贫转变,真正实现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贫困户的精准性扶持,对贫困人口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基础要再打牢。信息识别是扶贫攻坚的基础,必须细之又细、一丝不苟,决不可大而化之。刚才我讲到,尽管我市投入很大力量、做了很多工作,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建档立卡信息还不够准确,精准扶贫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各县区要进一步把建档立卡做扎实、做细致,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动态核查,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楚,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要切实发挥好驻村第一
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坚持识别标准,创新识别方法,逐家调研、逐户核对,既要敢于较真碰硬,又要深入细致做好矛盾化解工作,把不应成为贫困户的识别出去,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进来,做到应扶尽扶。四是措施要再务实。脱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精准施策做实做精准。要坚持一户一策,根据进村入户“识贫”的结果分类扶贫,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不能大水漫灌,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五是领导要再加强。首先,县委书记、县长要亲自挂帅,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对脱贫攻坚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落实,扎实做好精准识别、进度安排、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其次,派驻第一书记和包户责任人必须要称职。在这次抽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第一书记不称职,一个月在村里待不了几天;包户责任人不负责,对包户情况掌握不全、不准。对于不称职的第一书记和包户责任人,要尽早调整;对于不按要求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在对本人问责的同时,还要追究派出单位领导的责任。其三,要加强基层“两委”建设。在抽查中了解到,一些基层“两委”班子软弱涣散,当不了带头人,更难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有的还空缺。组织部门要抓紧了解情况,尽快充实加强,选好配强带头人,更好地带领贫困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子。其四,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整肃不作为。加强督察问责,特别是“四个不为”专项治理要从脱贫攻坚具体的事项中抓典型,把导向立起来、严起来。对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地方要进行责任追究,对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的县区和乡镇,要视情况约谈批评、公开通报,问题突出的要进行组织调整。要将扶贫第一线作为历练干部的战场,鼓励有作为,整肃不作为,真正凝聚起攻坚脱贫、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三、关于社会大局稳定
《规划》明确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十三五”末期,基本形成办学规模适合市场需求,专业结构适应产业发展,校企融合贯穿办学过程,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实习实训与工作岗位紧密衔接,技能人才培养层次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匹配,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如果把这个总体目标转换成一所技工院校阶段性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那就是办学规模与当地企业和社会就业需求相适应;办学社会化服务功能满足职业训练院建设基本要求,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吻合;办学模式转型为产教融合;教学方式完成大部分专业的一体化改革;学生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一体;学校培养层次和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完成学校内部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形成学校与政府、与产业、与企业一体化的市场化协调发展体系,完成学校与学制生源、技能培训受训群体、社会就业岗位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建设。邢台技师学院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规划》,全体教职工人手一册,按照《规划》要求重新修订了学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召开贯彻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动员大会。紧紧围绕落实《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六项具体发展目标,选准突破重点,集中优势资源,向加快市场化办学进程、产业化发展模式、职业化办学特色、一体化教学方式、集团化规模发展、社会化服务功能等落实《规划》目标的关键方面发力。
一、向集团化办学发力,促本区域技工院校布局更加合理
《规划》提出,技工院校区域发展布局更加均衡,优质技工院校数量和全国在校生规模稳中有升,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结构比例更趋合理。邢台市所辖21个县市区、720万人口,共有技工学校15所,其中政府和企业举办的技师学院2所,其他13所都是不成规模的小技工学校,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设置高职3所、中职学校18所,职业教育在校生10万人左右。技能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邢台技师学院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以高端引领为抓手,协调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支持,经市政府批准组建了邢台市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以参与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瞄准5个京津产业转移集聚区,采取兼并、联合、托管等形式在中职学校设置分院。目前,已完成对建设北京顺义产业园的威县职教中心的兼并重组,其他4所职教中心的兼并工作正在协调进行;二是运作与中学联合办学。计划在21个县市区设置中学对口升学班,目前已在广宗县、威县、南和县、巨鹿县中学成功设置了邢台技师学院对口升学班。2017年春季,广宗县中学对口升学班50名学生已成建制完成学籍注册到技师学院就读高级工;三是在各县市区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和弹性学制教育。目前,共设置培训点56个,拥有弹性学制生3000人,新型学徒制600人。“十三五”期间,邢台技师学院将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以高技能人才培养集团为平台,完成邢台市技工院校的合理布局,以满足本地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一、抓收入强征管,努力做实财政蛋糕。2013年受经济大气候及国内房地产政策调控,特别是董塘血铅事情的影响,我县财政收入一度掉入低谷,上半年没有实现“双过半”目标(即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但我们财政人发挥了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是加强地方税收征管,强化财税部门协调配合,切实把握各重点税源的变化,积极抓紧抓好各项收入。二是深入调查,及时分析血铅事情带来的税收变化,对关停企业相关涉税事项的办理及时给予提醒,总结分析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认真贯彻组织收入原则,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优化服务和支持发展的关系。坚持依法征税,依法管费。2013年,来源于我县财政总收入达116617万元,较上年增收13146万元,增长12.71%。上划中央“两税”收入达37770万元,较上年增收4838万元,增长14.69%,达到了考核要求。上划省“四税”收入达6450万元,较上年增收800万元,增长14.16%。我县财政总收入达106626万元,较上年增收13203万元,增长14.13%。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45348万元,较上年增收4922万元,增长12.18%,总量居各县市区第二位。其中,本级税收收入达31780万元,占预算收入的70.08%;非税收入达13568万元。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力夯实财源基础。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支柱产业不多,税源结构单一,单靠一两家原矿生产企业支撑县域经济,很容易受到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及企业生产计划调整的影响,为此,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百项工程兴”的发展举措,大力实施“四区推四化”的发展战略。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拓财源,增后劲,作为财政部门,一是立足县情实际,支持新兴产业。在进一步巩固现有财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四区”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同时,我局还成立了GDP核算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和协助推动我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健全政策鼓励机制,优化投资环境。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鼓励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资金,上年我局主动或配合县其他部门向上级争取资金达16889万元,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落实各项奖励政策;严格按照省有关文件精神,清理和取消行政性收费项目;大力支持“三打”工作,打击各种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为财源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落实民生政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98900万元,较上年增支12974万元,增长15.10%。其中,民生支出达70267万元,占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1.05%,高于全省65.79%的平均比重,各项民生事业得到较好的保障,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事业的投入都达到了上级的考核要求,有效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着力支持我县今年十件惠民实事,严格按工程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建设资金,切实保障各项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共安排2483万元支持保障性和廉租住房建设;拨付500多万元支持县城垃圾填埋场建设;共拨付1680万元用于农田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河堤改建工程。二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今年起,我县正式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共有2349名城镇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已向1926名城镇老年居民拨付了养老金,新农保续保工作顺利推进,向全县低保、五保人员发放了1359万元救助资金,发放医疗救助金57.8万元。向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269万元。大力支全县“扶贫双到”工作,投入扶贫资金1611万元,13个贫困村、1333户贫困户脱贫率达100%。支持完成了98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是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今年共向31939户农户发放了207万元粮补和1918万元的农资综合补贴,发放家电下乡财政补贴299万元,摩托车财政补贴53万元。各项民生政策的严格落实,推动了社会和谐进程
四、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财政理财行为。以落实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改革创新,加快推进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监督检查,配合有关部门顺利完成小金库治理工作。进一步做好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确保专户资金规范运行,加强对财政投资送审项目的审核,共审核财政投资工程四十宗(其中,预算审核项目四个),共涉及财政投资资金4178万元,核减金额166.8万元,核减率3.99%(其中,结算审核项目2962万元,核减金额147.6万元,核减率4.99%)。今年政府采购预算总金额4859.6万元,实际采购4541万元,节约财政资金317万元,平均节约率为6.54%。
五、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和“整治庸懒散,增强勤实廉”作风建设活动,积极组织参加“警示身边人和事,走好人生每一步”预防职务犯罪巡展活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党员干部对加强党风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廉政意识和反腐能力。进一步落实《2013年县财政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暨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责任追究明确”,按上级部署有效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建立层层落实共同负责的责任网络。继续推进党务、政务公开,进一步公开、透明行政运行程序。深入开展“企忧档案”活动,切实为挂点企业排忧解难,继续加大力度对挂点贫困村的扶贫、扶智工作,切实增强贫困户的致富能力,增加农户收入水平。
六、落实“双基”工作,推动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启动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工作,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推进县级非税管理系统上线工作,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充实完善财政所职能,积极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现代化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确保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财政干部基础数据采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组织全系统干部到省财政学校进行集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理财能力。
2013年,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积极作为,认真履职,较好地完成了综治维稳、信息调研、社会管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计生、人才工作、精神文明单位建设、人事档案、保密等各方面工作,保证了我局正常高效运转。
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对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的指导意见》和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增长目标指导性意见,2013年我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至少要达到50,790万元,同比增长12%。
尽管今年,欧债危机还将继续,世界经济走势仍不明朗,我县税收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大批在建、新建项目还未见效益,“营改增”对我县财政收入也将产生一定影响,政策性的县级配套压力继续增加,我县的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但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财政人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努力拼搏、奋发有为的财政精神,确保全年财政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一、强化征管,狠抓收入。加强地方税收征管,强化财税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税收联控机制,发挥税收联审小组作用,深挖税源潜力,特别是加强对矿产业和房地产业的征管。大力清缴欠税费,鼓励和调动有关部门的税费追缴积极性,欠缴税费公告,既要盯住大户,也要管住小户,还要抓住散户。深入推进县级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工作,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坚决防止“跑冒滴漏”,切实做到依法征管,颗粒尽收。
二、夯实基础,拓展财源。在夯实现有财源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工业园区、环丹霞山旅游配套服务区、城镇建成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区”建设,重点支持上规模、有品牌、创税型企业入驻发展,大力支持发展总部经济,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激励机制。健全政策鼓励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争取中央、省支持鼓励地方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资金,落实好各项促进经济发展的奖励措施。继续发挥我局GDP核算领导小组的作用,大力支持协助全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加强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改善资金拨付流程,严格财政监督,切实加强涉及民生重点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加大政府投资评审力度,认真做好核算工作,建立工程追加预算联审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预算追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快推进问效机制建立,强化绩效理念,推动预算绩效管理,逐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