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时间:2022-08-09 03:1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不是第一次了,应该说,七成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销声匿迹”,在职场难寻高考状元的踪影,这样的统计分析结果是大致靠谱的。
然而笔者更想说的是,所谓高考状元职业发展远低于社会预期,或许原本就是个伪问题。难道真有那么多人对状元的职业发展有过高预期吗?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知道,高考分数有偶然性,状元与后几名可能只差一两分,而且各省区考分高低还不一样,大家以后的道路也不一样,谁能预期状元工作后仍是第一?
倒是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的推出者对状元可能有着过高的追捧。有学者指出,总体而言,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流失海外现象较为严重,学成归国的仅占少数,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方面关注。笔者不禁想问,既然状元们职业成就并不突出,“流失海外”有多值得担忧呢?而如果对他们职业发展心态平和,也不用反思他们成现代“仲永”。
当然,有关机构可以研究高考状元现象,对状元们进行追踪调研。但是,既然都要求社会勿急功近利、学校该抛弃唯分数论、用人单位看重能力了,研究机构自己就更应该理性地对待状元,只把他们看成偶然产生的特殊群体即可,不必把他们视为预期的“职业发展第一”,否则会自相矛盾,给社会带来误导。
中国的“学历通胀”同样让人忧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几成老生常谈,这实际上就是文凭贬值,就是“学历通胀”。
难道“知识改变命运”仅仅是一场虚幻的梦吗?
滕振国与许多农村的孩子一样,坚信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滕振国并没有成为幸运儿,1988年到1990年他三度参加高考都未能如愿。38岁时以农民工身份考上哲学专业研究生引起轰动,但41岁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再次回到原点,当了院校大楼勤务管理员。滕振国和好多抱着“上大学=就业保障”的观念的大学生一样,选择了应用面很狭窄的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数不胜数的技工奇缺,大学生回炉技校的新闻也就不足为奇了。正如滕振国后来反省,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学个厨师。
蔡言厚曾是中南大学教授,退休后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大学评价咨询专家之一,他带领课题组发表了《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狠狠地泼了一瓢冷水:32年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
“高考状元”为何难成顶尖人才?这与“学历通胀”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学生在校期间虽然不打网游,不逃课,考试成绩也OK,可是为什么毕业后事业如此不顺?因为他们根本不懂该如何去真正地学习,从来不思考该如何自己想办法规划职业生涯,该学什么,怎么学,学了如何致用?这就是当代高校学生的生活状态。鲜有大学生想到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或者想到了却没有付诸实施。最重要的是国内高校开设了很多社会上不需要那么多相关毕业生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基本上每年都是国内高校毕业生失业重灾区。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理论课时还是实践课时,中国高校的量和难度都和国外有差距。当然,这基本上是资金缺乏引起的。因为缺钱,学校没办法请那么多老师,买那么多设备,建那么多实验室,自然课时就被压缩了。数电、模电,这么重要的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国内不少高校基本上都是对付式上完的。
所以不少毕业生付出青春和花费了父母的大量储蓄后才发现,市场上根本没有合适职位可供选择,即使获聘,合约依然朝不保夕,薪金甚至低于基层的技工。
把知识用活、用好,才能改变命运,淘宝就造就了不少大学生百万富翁。抛开北大卖猪肉的学子不提,华中科技大学卖臭豆腐的研究生不仅赚得盆满钵满,分店也开到了全国各地。
第一,“状元难入大家之列”。据考证,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止,在这1283年间,可考的榜数为745榜,产生了592名状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中国历史上可考的文武状元约777人。然而,700多位状元中,除杨慎、柳公权等几位获得较高的成就外,大多数人都文绩平平。而唐宋家,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无一人摘取过状元挂冠。有研究发现,历史上涌现的杰出人物,大多不是从科举制度走出来的。
第二,中国科举制度之困。科举制度从隋唐建立到清末废除,实行了整整1300年,对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初衷是从民间选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拔制度,无疑是一种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客观上,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让下层知识分子有机会参政治国,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由于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考试形式多用八股文,考生只能“代圣贤立言”,大大消磨了考生对知识创新的渴望。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大多只能成为维护庞大官僚体系的“螺丝钉”。可以说,这种仅为科举考试的读书、以当官为目的的读书,必定使人的主体性消遁,理性精神萎缩,批判精神丧失。
第三,现代应试教育下的“状元”依然难成“大家”。科举制度是一种典型的以“读书做官”为价值观的应试教育。“读书做官”已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高考制度已经深受“读书做官”价值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把精力耗费在并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应试教育上,其结果是人才的平庸化与创造力的退化。据《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披露,恢复高考30多年来,高考状元“曝光率”极高,引得大家对他们顶礼膜拜;但毕业之后随着状元光环的逐渐褪色,其“能见度”越来越低,直至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其职业成就也远低于“社会预期”。有人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这30多年来高考状元几乎全军覆没,很少人能成为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检讨大王”悲愤跳楼,谁将初一女生逼上绝路》(《家庭》2009年7月下半月版刊登)一文引发了无数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反思:
A家长眼中的好孩子,为何转身进入校园却成了差生?小女孩徐远方有棱有角,分明是个好孩子,她有思想,每份检查的开头都是“我,可怜又不幸的徐远方……”,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不满;她有原则,即便在检讨书中,也要据理力争,表明对所受惩罚的看法。
B老师眼中乖巧的好学生,为何踏入社会却平庸一如常人?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更多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关注学校对子女的评价。然而,近期某机构的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高考状元与职场状元关系并不紧密,若千年来,大部分高考状元的职业发展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很远。既然如此,为什么学校还是将听话、学习成绩好作为衡量好学生的主要指标?
c事实上,绝大多数的中国家长比他们的孩子更听话,在子女教育和对子女的评价方面,他们更相信学校、迷信权威。当家长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好孩子却不幸成了坏学生后,又该怎么办?就这个问题,我们专门请教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李江雪博士。
专家观点:对绝大多数父母而言,孩子是唯一的,教育成败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应该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品性的主要责任。而学校教育则是限时批量生产,这自然就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管理便利。乖学生、言听计从的学生,便于学校管教。二是考核需要。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还只能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教育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所以,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是“绝对”的,而老师眼中的“坏学生”却是相对的;中国的父母,要有一颗坚强的心,相信孩子、支持孩子;要有更为理性的教育意识,别以为学校教育可以包办一切,家庭才是养成孩子良好品性的理想场所。如果说孩子是一棵树,家庭教育就是让它枝繁叶茂,而学校教育主要是将它修剪得符合社会规范。
尊重手机隐私
《交换手机测试忠贞,甜蜜恋人血腥收场》(《家庭》2009年7月下半月版刊登)一文让不少男女读者困惑,他们也不止一次遇到类似问题,对方手机响起“嘀嘀”短信提示音的那刻,他们很想知道,谁的短信、什么内容;对方手机忘记在家里时,他们会抑制不住查看通话记录的冲动……其实,不光手机,对能藏匿隐私的现代化通讯工具,例如一方的电子邮箱、QQ、MSN等,都会浮想联翩,而且会往令自己不安的方向想……有不少读者还抱怨,对方侵犯自己的这些隐私时,居然理直气壮,“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如果没什么,为何不让看,还躲躲闪闪?纪委办案都经常从手机通话记录入手,查证有没有情感出轨迹象,这个方法当然有效,为何不让用?”对这个既现实又普遍的问题,我们请教了广州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袁荣亲主任。
专家观点:我不否认,不少人的手机、QQ、MSN、电子邮箱中可能潜伏着令对方抓狂甚至崩溃的秘密,如果尽早查看,可能会第一时间发现苗头,防患未然,或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但如果没有了这些藏匿隐私的空间,或者干脆退到30年前,是不是男女间就全都会忠贞不贰了?显然不是。心里面起了波澜,一片树叶、一根发丝都能传情达意,所以这些隐藏在手机、电子邮箱里面见不得光的东西,其实并不新鲜,也不可怕,哪朝那代都有,哪个人都有,以前藏在日记里、锁在抽屉里,或者干脆烂在头脑里罢了。所以,最好不要过分担心,也不要不顾对方感受穷追猛打。查得过紧,为息事宁人,他(她)会转移阵地,或干脆就在脑海里盘旋,不再显山露水地表现出来,难不成你去打开他(她)的脑壳?此外,成年男女,哪个不会浮想联翩,谁能完全隔绝荤荤素素的玩笑?聪明男女,更应该尊重对方藏匿隐私的空间,因为再亲密也是有的。完全百无禁忌,将对方的底摸得顺顺溜溜、门儿清,还会有吸引力吗?
快讯
由于房价居高不降,不少新婚夫妻只能买小户型的房子安家,而很多楼盘的小户型结构并不理想,如何装修令他们头疼不已。我们经常接到求助电话,询问有关小户型的装修建议。因为我刊没这方面的栏目,编辑对装修房子也不在行,因此常常爱莫能助。月初,我们发现了一本专门指导小户型装修的畅销图书《迷你雅房》。内容的确如宣传的那样,小空间有大智慧,螺蛳壳里能做道场。书中选择的装修户型基本在50平方米左右,装修费用5万元上下。美中不足的是,案例中没有提及具体材料的品牌、价格及销售地点。
11月16日,上海,微雨。华东师大文科楼在霏霏细雨中显得格外静穆,10楼9号室内则和暖如春——济源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学典礼在此隆重举行。
第一位授课的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小微教授。他就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透视和观念重建”作了质朴而精辟的论述。宏大的教育视野,开阔的教育思维,丰富的教育模式,而能以考究警策的语言道出,大家气度令人折服。第二位是教科院教育学系博士生导师吴遵民教授,诙谐与严峻兼备,引发欢笑,也引人深思,自由独立的学术思想,烛照现实的研究精神,令人印象深刻。以下择几点讲课内容,且做反思。
1.“我们没有最好的老师,但有最好的团队。”
反思:这是杨教授转述某弱势学校特色时的言语说明。在教学研究中,如何善用本校和本地优质教育资源或特色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可以作为教育突破的一种思路。河南省一中、高级中学、四中几所省示范性高中,践行大语文观,“主题悦读”做得风生水起。当初后两所学校更多是临渊羡鱼之心,学习经验之后,起而行之,有了更多的语文自信。校际取经,组内分工:“晨读纵横”的文史底蕴,“清渠活水”的课文拓展,“三枪拍案”的时文热读,“美文雅书”的兼得教育,这些源于对语文核心价值的坚守,更源于在实践中形成的分工合作的教研组文化。
2. 要在种田、养猪、种马铃薯中体现出课程价值
反思:贫困地区的孩子也有渴望飞翔的心灵,从“要致富,外出打工是条路”到“要致富,好好学习是出路”,体现出理念先行与尊重知识的力量。而从把学生当成简单的劳动力到课程的实践者,这不啻一种思想的闪电,引爆的是孩子们思维的能量。那么,当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不把学生当观众、配角,而当成课程主体与成长者,丰厚的收获自当不必言说。
2012年11月17日,多云转晴
今天我们怎样做讲座,或许可以师法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黄忠敬副教授——
1. 理性视野奠定学术高度
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又有怎样的教育愿景?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视野下理性观照,有民族内核的“守正”,又有国际视野的“出新”,使讲座有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教研中的交流,如果能不满足于“就课论课,就事论事”,而放眼世界与中国的整体教育走向,洞察本土教育所处的位置与发展趋势,从宏观到微观,才有高屋建瓴的可能。
2. 提纲挈领与纲举目张
讲座要先有一个整体的学术框架,环环相扣:“我们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怎样的教学是好的教学?如何评价好的教学?”每个栏目下也是由浅入深的思维链条,如“我们的教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我们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
3. 学养个性与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