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2 08:27: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
专家介绍,城市中看不到点点繁星,最主要的原因是光污染。这一问题最早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国际天文界提出,他们认为光污染是城市室外照明使天空发亮造成对天文观测的负面的影响。后来英美等国称之为“干扰光”,在日本则称为“光害”。
专家说,目前,大城市普遍过多使用灯光,使天空太亮,看不见星星,影响了天文观测、航空等,很多天文台因此被迫停止工作。
另据美国一份调查研究显示,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埃尔维奇说:“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们的灯火使夜空失色”。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路灯、背景灯、景观灯乱射的大城市里,我们只能看到大约20-60个星星。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理解,为什么身处都市之中,抬头仰望闪烁的繁星,也是一种奢侈。
60多年前,天文学家和天好者就开始呼吁抵制光污染、保护观测的尝试。近年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和美丽的银河是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城市居民有机会欣赏到灿烂星空,200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美国国立光学天文台、国际暗夜联盟(IDSA)以及其他致力于暗夜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合作者提出了“黑暗天空意识”计划,希望能够使尽可能多的公众、媒体和政府部门认识到暗夜保护的意义,并以实际行动参加到保护暗夜的事业中来。
防止光污染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
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参与“暗夜天空意识”的相关活动,包括参加或组织三次关灯活动。这三次关灯活动分别为:
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
此活动号召人们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熄灭灯光。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发起的一项对抗气候变化的集体行动,呼吁人们用1个小时的短暂黑暗换取明天更多的绿色希望。
夏至日熄灯活动
夏至日是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夏季用电的高峰期从此开始。为了表达对减少能源消耗的决心,每年的夏至日我国多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将熄灯1小时。
七夕节前夕的熄灯活动
七夕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国每年将在农历七月初三,开展1小时熄灯活动,并利用熄灯的间隙组织认星和观星活动。
星空,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
如同分布于全球的世界遗产一样,星空同样是重要的自然文化景观。
在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看到的是“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的景象,他们都有自己的群落和特性。5000年前,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人放牧时,以崇拜和传说将相关的星星连接描绘为金牛、狮子、天蝎等星座。
夜空最为壮观的银河是由1000多亿颗恒星、数千个星团和星云组成的,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直径达到10万光年。银河之外,还存在着1000多亿个星系及遥远而神秘的类星。离我们最近的仙女座大星系和大、小麦哲伦星云(系),是肉眼就可以看得到的。
不断变化的星空是一幅全时全景的画卷:春季狮子星座的威严、夏季大三角与银河的灿烂、秋季四边形的寂寥、冬季猎户星座与六边形的壮丽,像一幕幕轮回演出的舞台,给人们留下无尽的遐想和美丽的传说。
人类共有一片星空,这是宇宙送给地球的礼物。
这里的星光不再灿烂
在城市,灿烂的星空只能出现在中老年人的回忆中,许多年轻人不仅没见过银河,更辨识不了基本的星座。
国外有研究报告将黑夜由暗到亮分为9个等级,第一级是完全黑暗的天空,天蝎座和人马座中间的银河可以在地面上投下淡淡的影子;第九级是城市中心的天空,整个天区被照的通亮,发出白色、灰色或橙色的光,银河和许多熟悉的星座早已无法看见。
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彩光污染、眩光污染、人工白昼等类型,其中人工白昼是由向上散射灯光形成的,在大气存在悬浮颗粒物的情况下尤为加剧,直接影响天文观测和拍摄。有测试表明,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散射光的影响可达150公里;300-500万人口的大城市,散射光影响可达50-100公里;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散射光影响也可达50公里左右。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一份调查报告说,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夜晚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看不到银河。几千年来与我们相伴的星空正在失却,变成了一种稀缺的资源。生活在当代的人们,将如何面对我们的祖先和子孙?
留出一片纯净的夜空
有着众多天文台的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台措施保护夜空,80年代成立了国际暗夜协会。目前美国已有19个州颁布了户外照明法令,暗夜保护逐步成为社会共识。
国际暗夜协会将星空作为一种需要保护的自然遗产,在具备条件的国家公园基础上发展暗夜公园,进行星光的储备。前不久,位于英吉利海峡、距英国129公里的英属萨克岛被国际暗夜协会英国分会评选为全球首个“暗夜之岛”。为了赢得这一称号,暗夜协会人员在萨克岛生活了一年多,与岛上600多名居民共同努力将灯光控制在极低的限度。萨克岛禁止行驶汽车,可使用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脚踏车、电驱四轮车和拖拉机。入夜后,智能传感器会自动关闭无人的办公室、库房和餐厅里的电灯,调光器柔和了天花板上刺眼的白光。萨克岛已经成为以观星为主题的旅游热点,被著名的旅游指南《孤独星球》列入“世界十大最佳观星圣地”。
置身于寥廓璀璨的星空下,你可以感受到时空的深邃、心灵的震撼、精神的依偎。天文是一种高雅、浪漫的文化,有着启迪、升华人格的教益。人类几千年来没有停止过对星空的仰望,众多的追星人彻夜无眠而乐此不彼。
对话小华 T:《旅游世界》 x:小华
T:得知你的作品《长城上的夜空》被美国《国家地理》列入“2011最佳夜空摄影”,这幅照片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X:我得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的“夜空下的世界”项目(TWAN)正在组织“第二届国际地球与夜空摄影大赛”,就在长城岭拍摄了一组齐长城星河照片并通过网上发去。2011年5月上旬,大赛公布了“美丽夜空”和“抵制光害”两个专题的10名获奖作品,我拍摄的“长城上的夜空”获“美丽夜空”专题第4名。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参赛和获奖。作为一名普通的业余天好者,我十分高兴。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公布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反响,这对于提高光污染和星空保护的意识是很有意义的。
2500年前修建的齐长城是中国长城历史和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后的齐长城沿海拔800米左右的长城岭呈东西走向,是春秋战国时期齐鲁两国的分界。这里有一个与天文有缘的名称――七星台,还有一个科普天文台,有条件发展为一个星光公园或保护区。
T: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星空的?
X:小时候就十分迷恋星空,大多数男孩都喜欢探索性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几十年来,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在企业,对浩瀚的星空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同时,相应地仰望星空,可以使心境得到陶冶和升华。总理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不仰望星空,是没有希望的。
T:在星空拍摄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吗?
X:我接触星空摄影的时间并不长。2009国际天文年期间,TWAN推出了一批天文景观摄影作品,使我受到了震撼。我在七星台下开辟了一个“农家后院天文”,可以抓住晴好的天气拍摄一些星空作品,后来和景区的守门人都熟起来了。
今年春节期间,为了拍摄壮丽的冬季星空,我背着50多斤重的器材步行好几里路进山。当时零下十几度,山上还有积雪,我在北风中忙到12点。守门的大爷见我很久没出来,怕发生了意外特意给我打电话询问,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追星族必然是“夜猫子”,夜间拍摄有比白天更多的麻烦,虽然会付出很多,但享受到了星空的美丽,值得。
T:关于星空保护,你想对普通大众说些什么?
X:中国的星空保护尚在起步阶段。光污染首先威胁的是天文观测,但星空保护一定要走出天文的圈子,要靠全社会的努力。应该把星空保护变成大众的语言和行动,在全社会做好宣传和推广。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更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应该是重视以“寓他”为基础的“渗透式教学”
针对我国教育实际,环境意识的培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的基本途径,应该是重视以"寓他"为基础的"渗透式教学",将环境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中,从而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及每节课。笔者在讲授"全球环境问题"这一课时,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同时组织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水污染进行了社会调查,发现本地的一些工厂的工业废水和人们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部分河道、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居民的饮用水也受到影响,一些农产品减产并出现了食用安全问题,溪河的鱼类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活的环境,培养他们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懂得尊重自然、爱护生物就是珍爱人类自己,这才是现代人应有的道德素养。通过环境教育培养起来的以"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环境价值观就是弥漫在整个校园中的一种崇高责任感。因此,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福寿螺等灾害性生物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2.充分运用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在如今各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环境、生态这方面的内容。例如人和生物圈之间的关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高中生物教师完全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向学生介绍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对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这课的学习是整个高中生物学习的起点,教师应该充分的运用这个起点来挖掘教材中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说"细胞的癌变"或是"细胞中的水",通过讲解生物和环境的联系来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先奠定好基础才能提高今后的学习效率。在必修模块《生物科学与社会》和《稳态与环境》中都有环境保护和生物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这是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部分。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好这一块,在课程的讲解中引导学生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更多的环境知识。笔者认为,除了课本中的知识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将现实中的环境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
一、学校重视是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保证
1. 健全机构,确保科学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制订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计划、工作规范、活动制度和考核表彰制度,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计划安排落实和管理制度完善,并保证每年数万元的经费投入,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场地、设备和器材等物质基础,确保课内外教学、辅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多管齐下,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路子
学校努力营造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氛围,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创设了科技画廊,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张挂介绍科学知识、科技发展、科学名人和科技成果等内容的画板,在校园科技活动月中通过校园网向各班学生播放科幻片等,这些都对学生的科学启蒙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学校选聘了方淑婉等20多名专业素养高、有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前往省内外各地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科学小当家培训等相关活动,以便开阔视野,借鉴先进地区、学校的辅导方法、经验和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辅导活动方案。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重视各类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的整理建档,重视社会资源力量的整合,多方位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路子。近年来,该校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科普类文章十多篇,并整理编辑了一组供校园广播使用的科普稿。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
1. 科学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管理之中
科学教育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坚持真理、勇于实践和献身事业等科学精神的教育。例如,数学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数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使学生从科学家的身上汲取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力量。为了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学校要求教师在各学科(尤其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中逐步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逐步形成“参与、探究、合作、活动”的课堂教学特色。
2. 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之外,教师还注意适时地介绍生活中的最新科学动态及前沿科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周末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开展科技小创作和小实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课外活动是搞活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有效载体
1. 编写教材,组建科技社团
学校组织有关教师编写了一册(共五章)切合学生实际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校本教材供课外辅导活动之用,并组建了科技学社、物理科技活动小组、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信息技术活动小组、科幻画创作小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科技社团或科技活动小组参加活动,并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科技知识学习、开展科技创作等,既培养了特长,又张扬了个性;既培养了刻苦研究、不怕失败的精神,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深深地明白科技要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道理。
2. 专题探究,开展校园科技活动月
作为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我们重视通过专题研究和实验,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学习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科学教育特色文化的形成。例如,我们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科技知识培训和挑选有价值的课题(例如,“酸雨的形成”“家居污染”和“城市光污染”等),让学生自主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开展科技创新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学校在每年11月的校园科技活动月中,对学生的优秀科技作品按照科学小论文、科技实践活动报告、科幻绘画和科技创新成果四种类型进行集中展示、问辩、评奖和表彰,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体验到活动的紧张与快乐,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喜悦,并在体验中锻炼成长。目前,学校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已经初步形成点面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科技小制作和科幻绘画等参加省、市、区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屡有斩获,在潮州市更是首屈一指。2011年,城南实验中学率先成为潮州市首所被省科协、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命名表彰的“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1.重视常规学习
(1)研读课本。
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物理也是如此。新学期的书发下来,希望你能够拿起物理课本,翻开美如画的篇章,顺着目录,大致了解本学期的内容;每章、每节上课前,再次提前预习,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揭开谜底;复习时,课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复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而且每一次你都会有新发现。
(2)认真听讲。
天才不是天生的。无论是新课、实验课,还是习题课、复习课,每一个“考试状元”都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聚精会神听讲,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不时勾画出重点,标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记录又产生的新疑问,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不断鞭策自己,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坚持不懈,才能到达“会学”和“学会”的境界。
(3)自我督查。
习题是巩固、复习是系统、考试是检验。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独立完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精炼结论,全面思考,规范答题;及时订正,不懂就问,学会归纳,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多题归一。
学好物理,关键问题是要尽快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否则,就会“坐飞机”,云里雾里,穷于应付,失去学习主动性。
2.重视物理过程
(1)会看。
例如,老师在空矿泉水瓶子的侧面不同高度处扎了几个小洞,将水倒入瓶中。你睁大了眼睛,像看电影一样,就怕漏掉哪个环节。做好实验,老师问观察到什么现象?集体回答“水喷出来了”。其实,还有一个答案,“越是下面的小洞水喷得越远”。两个现象,两个结论,而后一个更是研究重点。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初中物理的实验更多,但实验不是看热闹的。
(2)会想。
上述例子中两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回顾前面的知识,木块压在海面上,海绵凹陷,即产生形变,说明木块对海绵有压强。类比一下,水喷出来,说明水对瓶子侧壁有压强,且水越深压强越大。那么如果倒入其他液体会产生什么现象呢?“心中存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惟有动脑思考,才能实现思维升华。
(3)会探。
上述是《研究液体压强规律》的引入课,若要深入研究,还需要分组探究。动手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必须注意控制变量,编制数据表格要分清有几行几列,需填写什么内容,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沟通协作,这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
(4)会说。
“说”即“归纳”,根据测量数据,横纵对比,归纳实验结论。哪些数据可以进行数量上的对比,得出初步结论?如何对数据运算处理,得到进一步结论?归纳初步结论时,语言叙述要精炼,也要注意控制变量,还要注意结论的完整性。
3.重视思维方法
(1)方法迁移。
初学物理,你会读到《摆的故事的启示》,同时,你第一次接触了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摆的周期的因素”。渐渐地,你从“研究声音的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等实验中,领会了控制变量法的真谛,而这个方法是贯穿于初中物理学习的始终,可以这样说,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学习光的传播规律,老师教你画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线”吗?当然没有,只有“光”,没有“线”,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磁感线”、高中的“质点”、“电场线”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曹冲很聪明的运用了“等效替代”这个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头的重力就等于大象的重力,“化整为零”,解决了没有大称的难题。“合力”、“总电阻”等概念也都运用了这个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时间”图像是学习高中运动力学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基础。初中物理是为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打基础的,所以你还要学会下列研究方法:累积法、类比法、比较法、归纳法、图像法、列表法等。
(2)知识迁移。
物理课程系统分为五个部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除了光学相对独立,其他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物质、运动、能量把它们牢牢地捆在一起。要从整体上把握物理教材,明确知识在本单元、本册教材、知识系统中的地位,注意前后联系。
4.重视知识应用
物理从生活中来,必然要回归生活,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1)回归生活。
家里突然停电了,你还会像小时候那么害怕吗?八成是保险丝烧掉了,快去看看。百米赛跑时,为何要求计时员看到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你学了光速比声速大很多,计算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汽车刹车后还要行驶一段距离?在雨雪天气路滑时,如何减小交通事故的发生?这与惯性、摩擦有关。
(2)课外研究。
物理世界是真实的,也是丰富的。猜想一下,没有声音的世界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无声的世界》幻想文章即刻出炉。城市现代化,玻璃墙面的楼房越来越高,黑夜越来越亮,刺眼的光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那就去想一想《如何减少光污染》。《如果没有摩擦》、《自行车上的物理》……调查报告,课外制作、课外探究都能把物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你带去研究的欢乐与惊喜。
(3)学科交叉。
“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的典故中包含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参照物、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国古代诗词、成语谚语中描述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你可以从语文中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也可以从历史中体味物理学家的优秀品质。
5.重视情感倾注
(1)合作。
人不是独立的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存在。有些物理问题,单独思考会回答不全面,此时需要集体的智慧。有些实验一个人无法操作,就需要两个人,甚至四个人一起分工协作完成。有时答案五花八门,则需要集体讨论,找到真理。
(2)坚持。
学习物理要能吃苦,爱因斯坦说,“成功是一分天才加九十九分汗水”。学习物理要有想法,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动地球”。学习物理更要谦虚,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关键词: 新高考模式 地理选考 兴趣度 职业幸福感
2017年实行的新高考改革细则于2014年11月中旬由省教育厅正式公布。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将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高考总成绩=必考科目成绩(语数外3门)+选考科目成绩(7选3)。选考科目为高中学考科目中的7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截止到2016年10月中旬,2017届的毕业生已经参加过一次7选3的高考。
据此,地理学科――一门在初中由《科学》、《历史与社会》分散涉及的非独立学科,不再作为2014级学生的文综学科而成为选考科目。这门以往理科生眼中的文科学科,文科生眼中的理科学科,就被更加边缘化了。那么,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究竟如何对待地理学科,尤其进入高二阶段,学生面临7选3的选择,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在新的高考背景下,学生犹如在超市里选购商品(学科)的顾客,老师则形同商品促销员,要展现亮点吸引驻足观望的顾客。一位学科老师的价值在于被学生认可。试想,如果选考的人数非常少,班级也就相应减少,学科教师就会有富余,那该学科的老师在学校里就真的被边缘化了,成为学校“无用的人”。所以,唯有增强地理学科的内功,提高地理学科在学生中的分量,增加地理选考率,地理教师才能获得满满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高考模式的改革,必然给一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在改革的时代,师生该如何开展教与学呢?其实《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给了我们答案――“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即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在教学中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2]。这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首要理念,也是地理老师的“尚方宝剑”。不管考试制度如何改革,我们的教育理念是不变的,培养目标是恒定的。
一、教学实践
如何营造一个“高效课堂”,既能渗透高中地理教育理念的使命,又能完成全体学生的学考教学任务,还能为部分参加高考的同学提供保障,亟待一线老师摸索研究。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中,在课堂教学中追求“低重心、高效率”,立足学生学情和兴趣,积极开展了如下四类课堂实践:
(一)走出去,拿进来――一轮红月和六朵棉花引发的课堂效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持之以恒学习的原动力。缺乏兴趣难免出现三种效应:(1)课堂40分钟专注度不够导致听课效率低下;(2)课后作业时间不够用时会牺牲地理的学习时间;(3)畏难心理导致遇难而退或者一知半解时不求甚解。
地理课堂如果仅局限在教室内,难免枯燥乏味。所以老师要积极创造“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为课堂注入活力,激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案例一:一轮红月。《地理Ⅰ》第一章有个“观测月相”的天文活动。适逢2014年10月8日有天文奇观“月全食”,笔者及时把握教学机会,在当天的课堂上把月全食的形成原理、当次月全食的时间、观测要求一一进行介绍,并对“红月亮”的形成原因和同学们进行了探讨。
当天晚上,师生共同观测。无奈天公不作美,云层较厚,整个观测过程不理想,而且没有预计中的“红月亮”现象,师生都有些失望!
第二天的地理课堂上,师生再次探讨“天文观测选址”的要求,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天气晴朗、天空少云、灯光污染少、大气污染少等条件。这一次观测活动虽然不成功,却让同学们对怎样才能观测成功的区位条件印象深刻,比老师单纯讲,效果好多了。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善于发现地理现象的心。例如此次的天文现象,近期发生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新闻事件(如2016年7月9日影响本地的“尼伯特”台风,结合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分析成因危害等)、本地区乡土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植被)、人文地理(工农业、城市、交通、物产)等都可以作为多元的课程资源,将地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走出去”的地理课,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内容知识性、实用性都很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养成了留心获取身边地理信息与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获得,那真是终身受益的。
案例二:六朵棉花。国庆假期,正是棉花成熟的季。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涉及棉花的教学,但笔者及时采摘并将棉花带入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笔者分别采摘了一颗尚未开放的棉桃、三朵处于不同开放程度的棉花、一朵采完后的棉壳、一朵烂棉。一进教室,同学们就被笔者手里的棉花给吸引了,大家兴致勃勃地又是摸、又是扯、又是用力掰,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笔者一一解答同学们的疑问:棉桃好重啊――因为尚未盛开的棉桃里有水分,棉絮很湿;很难用手掰开――棉瓣的盛开靠阳光晒;烂棉怎么形成的――棉瓣开放的时候遭遇了雨水没有及时晒干,发霉后又被虫蛀……
笔者接着提问:根据棉桃水分足、棉花盛开等特点,你能推测哪些地方适合种植棉花?我们国家最适合大面积种植棉花的地区是哪里?世界上盛产优质棉的国家是哪个?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从“温暖湿润”修正到“温暖干燥、光照充足、水源充足”;从“采棉大军入疆”联系到南疆最适合种棉花;从四大文明古国埃及联想到衣食富足的长绒棉之乡。
同学们又有疑问了:按理我们这里也是适合种植棉花的,为什么看不到呢?笔者又引导大家思考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效益,大家意识到了市场经济下一块土地上种什么,除了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合,还要考虑经济效益。
最后笔者让同学们细心观察青棉桃和盛开的棉瓣下叶子的区别。同学们立即发现采摘棉花时可能会把枯叶带进棉絮,这样就会影响棉花的品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要是能够培育出一个优良的品种,在成熟期棉叶能够自动脱落,该多好啊!
既然没有机会把学生带出课堂到棉花地里去实地观察,那不如教师花时间去采集标本,把标本“拿进来”。本节课此环节用时不长,但师生兴致高昂、讨论热烈。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巧妙的设问和对学生疑问的引导,表面上看似闲庭信步,实际上却能展现出过硬的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诸如“六朵棉花”这样的实物或情境一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就会蹦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追问,学生在这些任务的驱使下,就会积极主动地整理自己的已有知识、归纳辨析同伴的观点然后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架构,最终形成记忆深刻的新认知。
如此“走出去、拿进来”,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度就在那一刻被调动和点燃。在他们好奇对地理事物进行观察、体验和探索中,动手能力、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体现了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2],实现了由“要我思”到“我要思”、“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二)重律,循序进――“学案导学”提效果
很多同学还延续着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希望老师能经常发些提纲类的资料,最好能有听写抄写作业,把高中地理尤其是《地理Ⅰ》当成纯文科学习,认为死记硬背就可以考高分,或者说学生心理上依赖老师,不愿意主动思考、整理、提炼。因此,教学中一些理论性相对较强的知识点,应如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又能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笔者在教授“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时,采用了学案导学的方式。
1.认知――教材处理
圈一圈、划一划:(1)常见的地质构造分哪两大类?(2)哪类岩石在什么条件下形成褶皱?(3)形成断层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2.归纳――表格整理
3.探究――背斜构造与向斜构造的判读(岩层弯曲状况、岩层新老关系)
4.实践――了解地质构造的地理意义
(1)找矿(石油、天然气);(2)找地下水:(3)挖隧道:(4)桥、坝、房屋等工程建设要避开。
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在缺乏有效理解的情况下,学生往往采用低效的死记硬背方法。如此,不但记忆不深刻,而且不会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处理该类知识时要及时发现学生认知困难所在,通过设计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梳理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化解学生思维的障碍[4]。学案导学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此学案非常简短,但清晰地呈现了步步深入的学习过程,尤其是第四部分“实践”环节,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目的和用途。同时,这则学案启发学生要举一反三学习:教材呈现的理论知识是什么?是否可以(用列表法来)归纳(对比)突出重点?该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教学实践证明先理解后记忆,才是最适合《地理Ⅰ》的学习方法。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案的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似无心,实有意――预复习作业形式的巧设计
一节课结束时,老师往往会布置为下节课学习准备的预复习作业,某些同学对待预复习作业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当天其他学科的作业量。这说明即使同学们能意识到预复习作业的重要性,但由于其他科目的影响,预复习作业往往被忽视。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想起教研室曾举行过一次“我最满意的一份作业设计”,获得一等奖的是一份《常见的天气系统》的预习作业设计,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其启发,笔者在教学中也进行了尝试,收效很好。
附预习作业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预习作业布置
内容:在下列表格中记录校运会期间和本周末的天气变化情况,并思考导致天气变化的原因。
形式:通过收看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预报和自身实际观察,记录每天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和降水);住校生可以收听午间的校广播预报,做好记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要培养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产生活实践。这份作业的设计者提前关注到学校运动会期间会遭遇冷锋过境这一天气变化,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地要求同学们记录校运会期间的天气情况,并思考导致天气变化的原因。既顺应了学生“无课业负担地享受运动会”的特殊心情,又充分利用了他们特别关注运动会期间天气的心理,不露痕迹,巧妙地完成了《常见的天气系统》新课学习前的一份重要预习作业。
事后的授课效果表明,这次的课前预习作业对学生学习新课及课后如何运用该知识点帮助很大。由于是实实在在从生活中取得的亲身体验,同学们印象非常深刻,对冷锋系统过境前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理解。
附复习作业设计:
《水循环》复习作业
作业内容: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河流”
《地理教学指导意见》提出了“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这一基本要求。传统的课后作业形式往往要求学生熟记“意义”,再做几道选择题或者填空题。对此,笔者重新设计了研究性复习作业,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做调查,旨在实现《学科指导意见》中倡导的“让学生在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找到解决对策,并尝试撰写调查报告”[3]的要求。实践证明,这样的复习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真真实实地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关注了家乡的河流、水资源状况,更好地理解了“水循环更新陆地淡水资源”与“过度水污染”之间的矛盾。
(四)低重心,蕴深远――渗透科学素养、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新版《地理教学指导意见》将“地球的运动”一节定位为发展要求,无基本学习要求,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不大。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不可能对此内容深入全面地讲解。很多老师无所适从。其实不然,老师的教学不仅要着眼于考试,还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笔者在教授《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时,结合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图片,补充了前苏联登月失败的经过及我国探月工程计划的内容。在对比中让学生意识到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迟,发展快,航天之路曲折艰难的实情。同时,笔者及时在课堂上传递获得的最新新闻――2016年11月神舟十一号成功完成任务后,中国透露太空探索计划:2017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2018年发射“天和一号”空间站核心舱;2022年完成空间站建设;新一批航天员(包括女航天员)选拔;为其他国家培养宇航员,等等。课堂上笔者以展望的口吻对同学们说:“也许不久的将来,老师和学弟学妹们用的地理教材和图册中就有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和事迹。”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挑战困难,激发立志投身祖国航天事业的豪情。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教学活动,正值农历八月十八,同学们都熟悉钱塘江潮水。笔者及时引入这个乡土地理的案例,从曾经的无穷水患,到今天的旅游奇观,是一个典型的“利弊共存、化弊为利”的成功案例。由此教育学生,太阳活动、太阳辐射,以及任何一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都要全面认识其利弊,并积极化弊为利,为人类所用,促进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
无论高考形式如何改变,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有时,教育的成功并不是用学生考试成绩的等级,或者有多少学生选择地理作为高考科目来衡量的。或许很多年后,老师课堂上讲的知识点学生已经淡忘,但当年地理课上,老师寓意深远的一两句话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可能就是他(她)一辈子的记忆和收获。
二、教学反思
地理学科创新教学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与学生交流时感到教与学中有不少的亮点和小惊喜,尤其是学生那句:“老师,我们觉得你不像是在讲课本,讲纯知识……引申开的知识更能记忆深刻,很喜欢这样的课……”因此笔者相信,只要坚持,肯定会有成效。
1.充实课程资源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在实践中要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课改和时展对课程资源多样化的要求。笔者以为,在此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入课外知识、实物展示等,都可以创造性地成为地理课程资源。
2.提升教师素养
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有标新立异的思维,不是教材、教参资料的人工传声筒,对教材内容、课堂预设与生成应有深刻的思考和灵活的应用。这个过程,提高了教师的教材处理能力、课堂掌控和实践能力,使自身的教学理水平得以提升。
3.提高学生能力
课堂中的很多实例应来自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教师应及时捕捉信息,巧妙引入,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思考空间。利用教授新课,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远意义,适时地给予学生点评和鼓励,使他们在循序渐进的思考过程中扫除障碍,由疑惑走向清晰,享受学习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业成绩,塑造良好的性格和学习品质。
4.打造高效课堂
最好的老师能让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既能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去深远备课,又能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低重心”地浅显教学,尽量顾及每一位同学,增强他们学习的乐趣与自信。
要在课堂中讲授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知识,教师就必须在课前做更多的、充分的准备。学情的研究、教材的钻研、导学案的设计、学生疑问的解释等,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对能力等都是一种挑战。
三、结语
在2016年教师节前夕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5]。如何当好总书记眼中的“引路人”?如果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太少了,连上课的机会都没有了,没有机会和学生探讨地理问题,又何谈引路?地理学科具有文理兼备、综合性强的优势,因此,地理教师应集思广益多渠道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既能落实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又能提高高考选考率,增强地理老师的职业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新闻.2014.11.
[2]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8.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