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01 15:06: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

篇(1)

1.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改革趋势及其启示——兼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改经验

2.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 

3.计算机本科专业科研实践学期的教学设计与评价 

4.中美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5.计算机本科专业的交互设计方向课程设置问题

6.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软件系统设计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7.财经类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8.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9.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10.从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看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

11.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中离散数学课程目标定位与课程改革的探讨

12.对综合性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

1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考试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4.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5.关于计算机本科教育的思考

16.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解决对策 

17.面向计算机本科专业的嵌入式方向教学体系的研究 

18.中国计算机本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19.应用技术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刍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20.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21.工科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

22.校企合作培养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研究

23.财经类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

24.计算机本科人才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研究 

25.计算机本科教育引入微软院校IT课程的思考

26.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的数学素养培养研究 

27.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28.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C语言课程教改探析

29.应用型计算机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30.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本科教育介绍 

31.计算机本科双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  

32.与学校学科特长相融合的计算机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3.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本科教学模式探讨

34.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35.基于大类招生的地方普通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36.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 

37.以合作教育提升计算机本科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38.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体现

39.地方性应用型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40.计算机本科专业软件实习工厂的构建研究 

41.虚拟实验室环境下计算机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42.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43.普通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44.计算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5.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研究 

46.计算机本科专业开设网络控制实验的研究 

47.应用型计算机本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48.地方高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49.本科计算机教育中数理逻辑课程改革浅析

50.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51.从校企合作的角度研究应用型计算机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

52.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框架的设计 

53.中美高校本科计算机教育之比较

54.应用型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教育与学生就业特征分析与对策——以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为例

55.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本科教育

56.计算机本科电子商务课程启发实践式教学方法

57.非计算机本科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改革思考

58.工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教育模式与实践 

59.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 

60.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61.财经类高等学校计算机本科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探索

62.基于课程地图的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

63.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的思考

64.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65.基于CDIO培养模式在计算机本科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改革研究

66.计算机本科专业《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探讨 

67.高校本科阶段计算机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68.我校计算机本科教学中的难点与对策 

69.计算机本科专业软件实习工厂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70.将并行计算纳入本科教育 深化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71.以评促建 提高计算机本科课程建设质量——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为例 

72.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73.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就业为导向

74.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75.本科毕业论文实践中的计算机应用现状与指导

76.美国高校计算机工程本科课程设置特色分析

77.以竞赛为驱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78.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

79.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实习实训管理模式研究 

80.基于Web的虚拟仿真器在《计算机体系结构》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81.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82.计算机实践教学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应对策略 

83.高职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84.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考

85.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86.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87.关于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及本科教学的思考

88.认知风格对英语阅读及写作的影响——以计算机本科二年级学生为例

89.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华尔兹”

90.本科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91.高校计算机辅助审计本科教学探讨

92.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93.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程序设计能力培养

94.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思考——以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95.计算机实践教学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应对策略

96.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计算机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97.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98.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99.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讨 

100.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初探  

101.一流计算机学科必须是一流本科教育

102.关于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认识

103.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104.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105.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106.敏捷开发模式在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07.高职设置四年制技术本科的研究与探索——以长职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108.大学本科开设计算机视觉课程教学的探讨

109.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中的“羊群效应”及规避策略——以《计算机科学导论》双语教学为例

110.教育转型视角下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11.计算机本科职业化教育引进与校企合作机制研究

112.应用性本科计算机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的改革

113.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初探

114.应用型本科涉农院校计算机教师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

115.财经类本科院校中高职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16.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17.应用型IT人才培养下的计算机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

118.二类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

119.就业导向下的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创新模式探索

120.新建本科院校公共计算机课程体系构建及实践

121.应用型本科土木专业计算机绘图教学实验

篇(2)

[关键词] 大类招生;导师制;计算机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18-02

一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超常规地发展,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同时高等学校之间的质量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探索人才培B的新模式就成为高等学校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以专业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由于所学知识的过专、过窄,容易造成认识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偏激与片面,另外,从学生自身的成长来看,大学低年级学的多是公共基础课,主要目的是拓宽知识面并寻找自身的兴趣特长,按大类招生、培养就是要建立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制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使之在竞争中学会选择,找到自己的坐标和定位,在对学科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基础上,从容选择志笃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缩小专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距离,有助于避免就业时的学非所用。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计算机系从2012级新生开始全面推行大类招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

导师制就是以学生学业指导为核心,兼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引导的学生培养模式。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和辅导,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大类招生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阶段的转变,导师要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情况及专业能力、素质培养情况,能够拓宽师生沟通的渠道,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师个人的学术成就,感受大学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尝试科研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为了规范大类招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我们设计了《专业导师工作手册》,该手册详细记录学生基本信息、个性特点、兴趣和专业特长,导师根据这些信息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和发展目标;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选课,帮助学生科学地制定出共同的学习方案和个人学习方案,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做出学术决策和未来职业定位。同时,建立定期交流制度,每周至少有2个学时的面对面交流时间,并根据需要通过飞信、微信、E-Mail、QQ等途径及时与每位学生进行沟通,接受学生在选题、阅读书目、专业课程学习等方面的咨询,并给予指导,同时加强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使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导师欣赏他们,了解他们的情况和进步,并给予批评、指导和鼓励。为督促学生,根据每个学生情况采取每次与学生见面时留作业的方案,下次见面时考察其完成和掌握效果,久而久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针对导师制,系里定期召开研讨会,定期对学生成长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制定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素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导师的指导参与下,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渐摸索出所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在与导师的接触中找到进入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兴趣点。学生随导师参与相应的研究工作,学生除完成计划内的实习任务外,鼓励参与各类横向、纵向课题研究,尤其是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

当然,在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导师积极性不高、教学评价、监督、考核以及激励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探索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三 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改革方案

首先,大类招生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学院向学生公示每个导师的授课科目、教研、科研信息,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发展需求,选择一名导师,双方进行双向选择后,由导师带领自己的学生进行教研和科研工作,双方互相配合,实现双赢。四年来每年都有学生成功地完成了大学的“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的立项并发表相关论文,这一制度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科研计划与科研项目的需求,也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实施四年以来成效显著,很好地完成了大学生的科研启蒙训练,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导师采用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形式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指导。导师要主动联系学生,和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联系,除假期外,每周至少见面一次;各导师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导师会议,安排和总结本学期的导师工作,及时总结交流指导的经验和存在问题。本科生导师每年度进行一次考核,被指导学生的学业情况、科技创新活动环节完成情况、就业创业考研情况及学生对指导教师的评价情况都记入考核结果。并由系里按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填写“本科生导师年度考核表”。导师每指导一名学生,记非教学工作量最高为20分,考核结果(优1、良0.8、合格0.6、不合格0)加权累加非教学工作量分值,总分不能超过100分。导师工作的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评优评先等参考的条件之一。

让高年级的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的顾问,通过同辈辅导,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帮助和辅导,既有效地解决了大一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完成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使新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培养出较强的适应力和意志力。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它避免了辅导员和班主任无法顾及全体同学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本科生导师制度中师资不足的问题

目前,我们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已经在计算机系各专业所有年级本科学生中实施导师负责制,下阶段将逐步扩展到学院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2015年7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引导高校青年学子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由信息电子技术学院举办,计算机系承办第一届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参赛对象是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各年级全体学生,包括留学生。鼓励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队,参赛题目自选,必须为原创作品,题材不限,开发工具不限,要求设计功能完整,不能是半成品。鼓励与校园学习、生活、工作有关的选题。作为导师制的阶段性成果,这次大赛既检验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结束语

大类招生下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是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系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们信息电子技术学院已经在2012级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中实施导师负责制,下阶段将逐步扩展到该专业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经过四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本科生导师制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是新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杜智萍.牛津大学导师制与自由教育传统[N].科学时

报,2007(7).

[2]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

江苏高教,2006(3).

[3]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

究,2009(1).

[4]石英.本科生导师制一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

[5]应跃然,刘爱生.英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嬗变及启示[J].浙

江社会科学,2009(3).

[6]方赛迎.本科学生导师制的制度完善探讨[J].教学研究,

2006(5).

[7]w敏.从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看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

的问题的必要性[J].南京航空天大学学报,2001(9).

[8]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

江苏高教,2006(3).

[9]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

[J].中国高等教育,2001(8).

篇(3)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1 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成为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党的十六大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了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等战略思想。随着这一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无限的商机。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计算机人才需要每年增加100万。在我国总共664所本科学校中,有505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人数接近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3。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计算机专业建设数量大、任务重。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距。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4.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计算机发展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还不够丰富,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截至到2004年12月,全国IT职位需求数达到72302个,比2004年1月份增长了17336个。需求职位以研发工程师、产品工程师、软件设计开发工程师、结构设计工程师、系统分析员、Java开发工程师等技术岗位为主。赴日软件工程师以及小语种IT工程师在本地就业机会也很多。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是大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位,另一方面却是IT企业难以找到满意的IT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与IT企业结合不紧密。

针对以上问题,计算机教育界一直在开展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其中层次化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同。即根据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将计算机人才大致分为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中第一类以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教授和学者;第二类注重培养工程实践型人才,着眼于他们未来成为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第三类以培养专业技术熟练的、优秀的软硬件生产、开发、经营、维护工程师以及专业技术管理工程师为目标。

事实上,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早就从社会功能、智能结构等方面对人才类型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人才可分为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这四类人才中,学术型人才要求基础理论深厚,有较好的学术修养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工程型人才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技术型人才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更强调在实践中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理论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性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等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角度看,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大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2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型人才的特征要求,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度,以苏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备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设立了数据库综合实验和硬件综合实验等五个大型综合实验;制定了二年级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三年级到企业进行暑期实习、四年级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实习的企业实习计划;开设了日语等小语种选修课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公选课,包括聘请企业高级主管开设企业文化讲座、IT项目管理选修课等。本节仅从强化实践环节这一侧面介绍我们在工程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探索。

1.教学模式概述

苏州大学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昆山软件园毗邻,周边IT企业众多,其中苏州工业园区55%的企业为IT企业。苏州工业园区下属的国际科技园现有企业240多家,80%为IT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IC设计。苏州大学在多年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注重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理论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同时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论文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某种具体的开发手段,更能全面掌握整个课程体系和开发过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同时,我们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新模式。

2.主动适应IT企业需求,定制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市的IT企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跟踪IT企业的发展,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状,苏州大学与苏州市各相关企业联合成立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苏州大学IT专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与支持。同时,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还不定期地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举行技术讲座及前沿知识讲座,并与教师进行座谈,共同商讨有关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为学生、教师打开了了解市场的窗口,同时也为企业和学校架起了人才需求的桥梁,从而实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定制化培养。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而创新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建立了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把有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可分设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专长。

4.建立创新实验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实验室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经。目前,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有限公司、紫金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建立了苏州大学摩托罗拉单片机实验室、江苏省嵌入式软件技术中心苏州大学分中心等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实验室,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时,学院成立了自己的开放实验室,主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习成绩优异且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生提供了进行创新性实验的条件,并制定了完善的开放实验室条例,规定了其运行机制及运行模式。

如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结成科研小组,采用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定课题或企业提供课题等方式,经开放实验室评审委员会评定后才能进入开放实验室。科研小组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提交课题总结报告或论文。由于开放实验室必须以课题小组形式申报课题,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因此,开放实验室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激情,为其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5.建设加强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能力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有与企业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应积极引导教师主动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主战场,把专业建设深深根植于生产实践之中。在实践中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们已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的摩托罗拉、AMD、罗技、旺宏等世界知名IT企业建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与实习基地,并与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昆山成立了苏州大学中创软件工程学院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将企业实习划分成三个阶段。一是认知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周,主要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各企业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前流行的开发工具和软硬件平台。二是暑期社会实践,时间为50天,主要让学生利用暑假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一些小型项目或一些模块的开发,甚至是文档的整理工作,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到底能如何运用,并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些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三是毕业实习,时间为一学期,主要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较为完整的项目开发,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具备独立胜任项目开发与设计的能力。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应注重学生管理与质量监控。以毕业设计为例,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如毕业设计计划、毕业设计选题原则与类型、毕业设计的步骤、校外毕业设计试行办法等条例,并发放企业严格执行。对于安排毕业实习生多的企业,我们还专门安排指导教师长驻企业,从而确保了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3 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江苏省程序设计及网页设计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始终在98%以上,人才就业面也非常广。目前,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在扩大实习基地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如开展“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企业联盟等松耦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共建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既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也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本文获得“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二等奖)

参考文献

1.陈建军.IT业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互动.通信信息报,2004,6

2.李晓明.陈平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计算机教育,2004,8:11~18

3.马殿富等.明确定位,培养高质量人才.计算机教育,2004,8:44~50

篇(4)

关键词:学科交叉融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跨学科交叉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14-021引言

学科交叉融合在近几年中越来越被频繁的出现在各类研究性期刊和论文中,钱学森认为,“交叉学科是一个非常有前途、非常广阔而又重要的科学领域,开始时可能不被人所理解,或者有人不赞成,但终究会兴旺起来。”[1]可见在20多年前,钱学森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于现代科学的深远影响。在国外,也有很多学者研究和教育家关注。比如美国著名学者对交叉学科的前景给予了肯定,认为如果能在操作层次上将多各学科有意义的联接和融合,就能实现更大的跨学科的目的。甚至有学者提出:一流大学的未来一定有交叉学科的身影。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和必然性已经有目共睹,那么它对于普通高校的计算机科学的教学是否也存在影响呢?

2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学科交叉融合也被称为跨学科交叉融合,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由国外的心理学专家提出,开始使用“跨学科”。因为人们在学科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科都是相通的,比如: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通,艺术和技术相通。这种学科间的不可分离,导致了如果我们只追求某一方面的知识无法激发创造力。正由于此,很多研究的完成都需要多学科研究者的紧密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学科交叉融合才被研究者们重视,也深切体会了其中的重要性。

2.1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

交叉学科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基础上,由不同学科领域、部门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它既是一个学科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因为新兴学科的产生大都是传统或成熟学科相互交叉作用产生的结果,与此同时,新兴学科的产生及迅速发展又带动和促进相关其他学科的发展。[2]

2.2国内学科交叉融合

国外知名高校都把跨学科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政策,往往由学校的主要负责人管理相关的跨学科组织以及跨学科教育工作,具有虚实结合的多样化跨学科学术组织,多方面的资金扶持,共享的物资条件以及全方位的信息沟通,跨学科合作文化氛围等。

而国内也有很多学者提出跨学科教学的理论。陈平提出了在《基于学部的跨学科合作探讨》中提出,利用高校学部制的推行,促进相近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机构和功能,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在2010年“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上,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达到共识,科学与艺术同源于自然,同属于文化,最初就是一体的。随着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科学与艺术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走向交叉融合。科学技术需要美感与想象力以求创新,现代艺术则需要有高科技的支撑和推动。科艺相通、文理交融将促进社会进步、繁荣、和谐。陈安华、胡艳平、颜建辉等人在《构建多学科融合学术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章中提出,多学科学术环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能为研究生选择问题指明方向,也能为研究生做出突破性创新奠定知识基础。在孟兰的《高等艺术院校景观雕塑与环境设计专业学科交叉实践教学探讨》中,就具体的两个学科如何实现进行了探讨和实验。国内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和探讨,在最近的期刊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也说明跨学科交叉融合也慢慢走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作为大学第一学期的基础课程,每个专业都需要学习。因为现代学科很多都是以计算机作为基础,需要用到计算机。比如:医学专业,很多检查都是靠高科技仪器检测,甚至很多手术都必须依靠计算机。如果没有计算机的介入,现在医学将寸步难行。艺术专业看似跟计算机不相关,可是其实很多音乐歌曲的处理都有计算机的影子。再加上智能设备的普及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了每个人必须掌握的能力。新时代必须有新的教学思路,随着信息化的推进,很多学生不到上大学已经掌握的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如果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因循守旧,那么计算机就不能适应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如何在新时期下,顺应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3计算机基础教学引入学科交叉融合

3.1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科学交叉融合是教学的新方法。前面已经提到,学科交叉融合是每个专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为适应这样的发展,提出以下思路:

3.1.1大学计算机基础必须结合各学科具体实践。由于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懂得了很多计算机基础知识,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加入本学科的内容。比如:医学专业加入学习医学医疗仪器的学习,音乐专业加入学习音乐制作软件的学习。

3.1.2大学计算机基础结合各学科教会学生学习必要的编程能力。编程能力的培养虽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但其他学科的学生如果也能够学习,那么可以加深他们理解自己学科跟计算机专业的联系。反过来也能促进他们学科中计算机技术的加强。

3.1.3大学计算机基础引入各学科相邻学科的学习。现代社会信息融合越来越多,了解自己专业相邻学科的知识同样重要。如果能在计算机学习的同时也了解相邻学科,同样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有很大促进。

3.2学科交叉融合的尝试教学效果

为了实践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思路,本人在2012级大一新生的第二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性教学。选择第二学期进行实践,主要是考虑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部分计算机基础能力。而第二学期本校开始进行编程方面的教学,这对于计算机学科和其他学科融合是比较有利的。以两个不同专业的四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两个班为计算机专业本科班,两个为管理专业本科班,对这两个专业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班来说,他们以后面对的很多开发软件都跟管理有关。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加入学习基本管理软件的操作。而对管理专业的本科班来说,他们本来就学习管理对于企业管理的流程比较熟悉,那么就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同时学习如何才能制作出企业管理软件,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企业管理软件中还存在的不足。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发现:①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管理的流程熟悉了很多。这对于他们编写程序、改进软件非常有利,虽然他们还是大一的学生,但是他们现在学习到的管理知识对于今后软件开发的学习是很宝贵的基础。原来他们对于管理软件为何要这样编写比较迷惑,现在已经能够部分了解了;②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了编写软件的过程(并不要求他们都能编写出来),从而加深了企业管理软件的使用。近20%的学生还能提出一些企业管理软件应用上的不足,这正是学科融合带来的惊喜。

虽然由于学科交叉融合还处于尝试的阶段,但通过一个学期四个班级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我们得到了很多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很多新想法和思路。这对于促进、改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做更多的尝试性教学,把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更深入下去。

4结语

跨学科交叉融合已经势在必行,每个专业、每个高校都在思考,计算机学科作为信息化社会的核心,不能走在后面,应该作为先锋走在所有学科的前面。本人对于计算机基础中引入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很有信心,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让计算机基础专业展现出新的活力。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参考文献:

[1]钱学森.交叉科学:理论与研究展望[N].光明日报,1985,05,17(3).

[2]赵云云.交叉学科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23-125.[3]陈平.基于学部的跨学科合作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87-89.

[4]刘仲林,张淑林.中外“跨学科学”研究进展评析[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9):5-8.

篇(5)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58

嵌入式从早期的单片机,到后来的DSP,再到现今的32位的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及以Soc片上系统的应用,嵌入式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嵌入式教育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足够的重视,但我们在很多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不够,教材过于笼统,教学方式陈旧,培养嵌入式专业技能方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

本文将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探讨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嵌入式人才。

1.专业定位

哈尔滨华德学院于2007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嵌入式系统方向,本专业的定位是培养能够在消费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从事嵌入式系统产品的软/硬件设计、开发、测试等领域具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用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2.课程体系

2004年IEEE和ACM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的课程系进行的设置认为嵌入式系统的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嵌式的发展历程和概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软件设、实时操作系统、低功耗计算、系统可靠性设计、设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工具、嵌入式多处理器系统设计、网络化嵌入式系统、接口和混合信号系统等。

通过市场调查,针对学生的实际接受知识的情况和社会的需求,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在6:4。课程体系主要分四个阶段:嵌入式原理基础、嵌入式编程基础、嵌入式开发技术和嵌入式综合应用。整个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哈尔滨华德学院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中加强注重“精”,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课程内容较大程度地体现了嵌入式领域的热点,是企业界普遍关心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中微处理器介绍MCS-51、ARM、FPGA、DSP,嵌入式操作系统介绍Linux、WinCE,开发语言介绍C++、Java。四年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四个“1”,即“精通1种主流微处理器系统+1套开发工具+1种嵌入式操作系统+1门开发语言”。

3.实践教学体系

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结合哈尔滨华德学院的实际教学特点,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同,在设置实验内容时,由浅入深,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在设置实践环节时,我们分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三个环节,另外发挥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开展课外创新训练与社会实践活动。

3.1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又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般验证性实验是4学时,综合性实验是8学时、设计性实验是4学时。如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共16学时实验,4学时的GPIO输入输出、中断实验;8学时的电机控制、显示实验,4学时的电子相框设计。通过这几个环节,学生能够基本掌握ARM9处理器的应用。

3.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般都是1周-2周的教学周期,由老师给出题目,学生三人组成一组并选题,完成设计内容。此环节即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实践环节,周期为13周,学生通过前期的教学环节,对于自己的特长已经有了定位,因此,自由选择导师并定出研究题目,毕业设计分为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末期检查、论文换审、论文答辩五个环节,本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动手制作出实物,然后写出论文。这个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在增强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了实践能力。

3.4课外实践

采取“导师制”的方式,组织科研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实践活动,学生在大学生电子竞赛、飞思卡尔竞赛、ACM大学生竞赛等竞赛中获得奖项累计有40余项。

4结论

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哈尔滨华德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能够建立嵌入式系统的思想,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霞.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08(5):71-74.

[2]童英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教学探讨[J].微型电脑应用,2012(5):1-10.

[3]邱雅.关于软件学院嵌入式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0):7957-7961.

篇(6)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教学方法;编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6-3865-02

1 概述

2008年11月16日,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新闻会在北京召开。在新闻会上,“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即10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结果揭晓。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是:基因修饰技术;未来家庭机器人;新型电池;人工智能技术;超高速交通工具;干细胞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可服用诊疗芯片;感冒疫苗;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指人类的各种脑力劳动或智能行为,诸如判断、推理、证明、判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可以用某种智能化的机器来予以人工实现[1]。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深入了解、对主要技术及应用有一定掌握,并对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方向有所研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启发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并能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今后所开发的计算机软件之中。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众多学科交叉的新兴课程,其涵盖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知识更新快,内容抽象,不容易理解,理论性强,而且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给该课程的讲授带来了一定困难。《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将学到的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和思想运用到自己的实际课题,这也是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对《人工智能技术》课程教学来说,我们要了解课程的最新信息,把握课程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该文给出了《人工智能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的探索。

2 教学与实践的探索

2.1 教材和实验教学内容的选取

1) 人工智能技术是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知识更新最快,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在教材选用方面,我们采用了蔡自兴教授等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基础》这本教材。蔡自兴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学和智能控制等。这本教材是作者在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普度大学教授傅京孙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编写,借鉴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领域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书籍的长处,该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技术,材料新,易于理解,兼顾基础及应用[2]。

此外,我们还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其中包括参考书目,如:Russel S, Norvig P.等编著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一书,人工智能技术国内外期刊,如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Artificial Intelligence,Journ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AAI: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I National Conference等人工智能技术会议,使学生能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的更多前沿动态,提高学习兴趣。

2) 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对该课程尤为重要。除了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之外,还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算法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首先,每个章节设置相应的实验,而实验内容经过严格的考虑,如:五子棋游戏,产生式系统,旅行商问题,传教士和野人问题,BP神经网络实现简单的分类,遗传算法、人工生命程序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章节的知识,独立地设计和实现实验内容。实验报告包括简述实验原理及方法,给出程序设计流程图,源程序清单,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研究能力。

2.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人工智能技术课程交叉性强,涉及面广,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缺少交流,课堂气氛沉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人工智能技术这门课程内容抽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课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关系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本课程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问题启发式教学。《人工智能技术》这门课程中有很多似是而非、引人入胜的问题,主要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来解决这种问题。在教学中,有目的的提出这些问题,鼓励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并进行分析和比较,这样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3]。

2) 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学生中存在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差别,由于他们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有的计算机知识比较匮乏,因此有必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对学生提出个性化的教学。例如:在实验教学中,要求有能力和兴趣的学生可以做探究性和创新性的附加实验,从而引导学生发挥个性的空间,而对稍微吃力的学生则要求完成基本的实验,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夯实,这样就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学习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 多媒体使用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本课程PPT课件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课堂讲授、板书与PPT手段相结合,注重课程中的关键词用英文表示,并适当指定英文参考书,使学生能够接触国外文献资料,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获得更宽广的知识。PPT课件运用了大量多媒体技术,如动画、声音、图像,通过动画和视频演示抽象的概念、算法和过程,使人工智能技术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在课件中融入了文学,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较好地理解知识难点和重点[4]。

4) 师生互动和课内外答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性,适当提问,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尽量使用实例进行讲解。设置了实验讲解互动课程,对于实验的讲解,学生可以提出疑问,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看到问题从提出、分析到解决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在讨论中总结结论。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还设有课后答疑,使学生能将所有的问题都理解透彻。

5)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学生的理论研究和动手能力,适当布置一些课程相关的论文和实验编程。通过课程论文,可以培养学生钻研问题的兴趣; 通过查阅科技文献使学生掌握如何查找相关文献的技能,可以培养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通过实验实践,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基本概念和难点,也能了解算法的设计具体运行过程,并对其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和学习兴趣。

6) 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本课程的考核考试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课程应采用多种综合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对基础概念、知识和基本的技能的掌握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平时作业考核成绩,实验实践教学成绩、提交课程论文成绩,以及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形成一种有效的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实验的评价指标在于算法设计、编程的准确性和实验结果及分析。课程论文评价指是选题是否严谨科学和具可研究性,论文结构、思路是否严谨,论文内容科学性、正确性,能否提出自己的见解。考查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主要通过是否查找到权威的、最新文献以及撰写是否规范。

2.3 学生学好《人工智能技术》课程的建议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课程,学生如何学习这么课程,也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学生应该正确看待《人工智能技术》这门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孕育于20世纪30、40年代,形成于60、70年代,发展至今,人工智能技术只有短短6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崭新学科,还有许多课题处于探索中,理论和技术还远未成熟,我们应该对它有科学的认识。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除了课堂听讲之外,还应该课下自学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如: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课程。人工智能技术中涉及到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模式识别需要具有较好的概率论,数理统计知识,另外还会用到少量随机过程、模糊数学的一些知识。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应用课程,编程语言的掌握必不可少,涉及到SVM算法,粒子群算法,免疫算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算法,实现这些算法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

学生应该多读,多查阅资料,特别是国外的期刊文献和重要国际会议论文,多了解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基本算法的理解,并将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运用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以做到学以致用。

3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技术的前沿,该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探讨,教学与实践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但仍然有许多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蔡自兴,肖晓明,蒙祖强,等.树立精品意识搞好人工智能技术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8-29.

篇(7)

摘要:本文从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比了中美两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体系,分析了两种教育体系的优缺点。

关键词:本科教育;教育改革;中美两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对我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在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展开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1983年4月,美国全国高教质量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揭开了美国大规模教育改革的序幕。之后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发展基金会又分别发表了《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和《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又称《博耶报告》)两份报告,这两份报告指出了本科教育的8个冲突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14点建议及10条途径。这两份报告对美国的本科教育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报告公布后,各研究型大学都开始结合本校实际从以上十方面积极改进本科教育,掀起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浪潮。

为了了解现状、深化改革,卡内基委员会又于2001年5月开展了一次“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之后”的调查研究。调查对象涉及全国123所研究型大学,调查发现本科教育地位有所提高、方式有所改进,十条建议得到了相当的响应,美国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高,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全世界优秀学子赴美完成本科教育。中国当前正处在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借鉴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本科教育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中美高校本科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笔者在2006年曾经到美国依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进行过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本文以下部分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对比中美本科教育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本科教育发展的因素,从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1确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基础的培养模式

在《博耶报告》之后,美国研究型大学纷纷调整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将本科教育的重心从被动学习、接受知识转移到以研究和发现为基础的过程上来,本科学生的学习以研究为基础,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项目资源为本科教育服务。笔者在依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系旁听过多门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发现大部分计算机课程都没有材,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由老师提供的课程提纲(Syllabus)来决定,但老师一般会给学生指定一批参考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课后要做大量的阅读、归纳、分析和总结,根据老师提供的课程提纲来构建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有很多知识需要经过自己思考和实践才能得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不好的地方就体现在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老师的水平和责任心,有一定的随意性。而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本科培养模式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培养模式,非常重视教材的选择,所选教材的内容体系就是课程的内容体系。

在这种方式下,教材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好的教材可以节省老师和学生时间,提高效率。但不好的地方就体现在对教材的依赖过大,教学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学生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压力去查资料、归纳分析所学内容。在我国目前高校师资紧张、班级学生人数众多、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完全采用美国的研究型学习培养模式并不一定适合,这样将导致教学水平难以监管,学生发展不均衡。但是我们可以考虑在目前这种知识传授的培养模式下逐步引入研究型学习的意识,在一些适合的课程里面进行研究型教学的试点工作,不指定教材,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步确立以研究型学习为基础的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终身自我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2.2确立跨学科发展的课程设置体系

美国研究型大学很早就确立了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发展的概念。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一些综合、复杂的问题越来越需要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予以解决,跨学科成立研究中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美国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跨学科教学和研究中心,打破院系的界限,整合教育科研资源,积极推进跨学科教学和科研。例如2003年哈佛大学(Harvard)和麻省理工学院(MIT)各自建立了一个跨学科研究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中心集合了来自生物学、数学、统计、工程学和计算机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专家,大家协同合作解决系统生物学问题。而我国大部分高校之间院系界限分明,不同学院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学生基本上没有跨学科选课。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的学科应用能力和开阔的视野,本科生教育应该采取跨学科的方式,打破院与院之间长期形成的相互独立的这种局面,建立一种跨学科本科生教育机制,开设一定数量的跨学科综合课程,允许不同学院的学生互相选课,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

2.3采取讲授、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高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样,主要表现有讲授、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等。低年级的课程以讲授为主,但高年级的课程则更多以演讲、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为主。教师除了担任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之外,还起着学生团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并且努力将这种团队学习的功能延伸到课外,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讲得非常全面、具体,但教学效果有时并不理想。究其原因,老师讲得太多、太细,没有给学生留下一定的研究和思考的空间。现在大部分教学都用PPT课件上课,很多学生课堂上不做笔记,课后如果又不复习,对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只是简单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这样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习美国高校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出台相关制度,鼓励老师勇于创新,大胆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4建立通识教育,重视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美国大学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学生往往在一年级完成通识教育之后,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专业。而在通识教育中非常强调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比如在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学校要求的,每个专业都必须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为39~51学分,另外一种是学院要求的专业课程,学分为76~85分,学生毕业的总学分为128学分。其中在通识教育中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有两门,且均为必修课,学分为7学分,占到毕业总学分的5.5%。科技论文写作这门课程主要是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综合的分析应用能力。而反观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里面,缺少对应的课程训练,许多学生毕业后仍缺乏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学生不知道如何富有逻辑性的思考、条理清晰地写作和表达。因此建议我国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逻辑和严谨的表达思想的能力。

2.5引入TA、RA机制,补充师资力量,搞好课堂教学

大部分美国高校为了补充师资和科研力量,普遍推行TA、RA机制。TA指的是教学助理(Teaching Assistant),RA指的是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在美国的高校,承担某门课程的教授通常会在研究生或高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择一些学习过本门课程,并且取得了优秀成绩的学生来担任TA,协助老师开展教学。学生有问题往往先和TA接触,由TA协助老师回答问题,批改作业,带学生实习等,如果有TA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及时向授课老师反应,由老师来解决。通过这种机制,老师和TA组成了一个教学团队,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议,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对比我国高校,RA的机制普遍得到推广,但TA机制还未很好的推行。由于扩招,我国高校的班级人数激增,由原来的三、四十人普遍发展到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如果一个教师承担某门课程的教学,通常对这一百多学生从授课到解答问题、批改作业、带实习等所有事情都由这个教师来完成,教师工作繁重,影响进一步的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很好的借鉴美国高校TA、RA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TA,可将老师从一些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项目研究上去,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教学的发展。

2.6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

美国大部分世界知名学府都非常重视建设独具个性色彩的校园文化,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象征和精神家园。比如美国哈佛大学崇尚追求真理,将“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作为自己的校训,昭示着哈佛大学“求是崇真”的立校宗旨。耶鲁大学号称“总统摇篮”,“永远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的校园精神使其为美国历史上培养了5位总统和众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创始人。邻近哈佛的麻省理工学院,其“强调研究及独立探索新问题”的校风使其成为全世界有志青年衷心向往的工科麦加圣地,而有着“比黄金更能给加州人带来光荣和喜悦的大学”美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有着蜚声世界的自由开放学风。对比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比如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已成为一代代清华人毕生追求的理想,北京大学自以来,确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是中国历史上“”中心和多种社会思潮的策源地。上述每一所世界知名学府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他们吸引着来自全球的优秀学子在其中尽情挥洒自己的青春,形成人尽其材,各施所长的局面。当这些学子们在事业上做出卓著贡献的时候,总不会忘记要回馈自己的母校,损赠巨资帮助母校建设家园,以图将伟大的校园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其中哈佛大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目前高达一百多亿美元的基金有不少是历届杰出校友损赠的。

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在硬件条件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但在内涵建设,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方面还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尤其要重视校园文化精神的建设,从学校领导层到各位普通老师都要投身其中,将校园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来建设,内涵建设没有速成的办法,只能靠一代代人不断的努力和传承,美国众多世界一流知名学府的发展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3结语

美国高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本科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大学汇集了世界上70%诺贝尔奖获得者;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44%经常被引用的论文,都出自美国的大学。在我国正在推行本科教育改革的关键历史时刻,高校的领导层和广大教职员工要大胆创新,充分借鉴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本科生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抛开束缚,敢于尝试,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潘云鹤.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1,(5).

[2] 袁力. 中美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及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

[3] 王平祥,李忠云. 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启示[J]. 辽宁教育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