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1 07:11: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

篇(1)

下面以具体例子对古诗词的赏析方法进行说明

一、字词品味与语言风格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一个“阔”字,直抒胸臆的表达了春潮把两岸变得浩渺无限,造成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相对应,声响也更为响亮。“悬”字是高高直上挂着的样子,风顺风和,帆儿高悬,传神的表达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用“生”“入”字,使人拟人化,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蕴含哲理。“海日”“江春”象征新生的美好事物,表现了作者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这两句对偶句中,“海日”对“江春”、“生”对“入”、“残夜”对“旧年”,句式工整,形象生动,琅琅上口。

本诗语言风格可用朴素自然、清新飘逸、严谨细腻等来概括

二、画面欣赏与景物描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他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劲舞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这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用深秋的九种景物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烘托得淋漓尽致。

可根据此类方法赏析的还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中的诗句

三、意境探求与情感体味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写出林木的广漠,见出秋色的萧瑟;“萧萧”形容风吹叶落的响声,见出树叶飘落的情景。“不尽”写出长江的源远流长;“滚滚”写出江水汹涌翻腾的气势。绘声状势、音韵悠长、壮阔雄浑。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抒发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社会心酸悲苦的心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正确对待死亡是以令人钦佩,而在年华渐老之时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有生之年则更为可贵。“老骥伏枥”四字把作者对人生的执著追求和不懈进取的精神显现于纸面。作者以老骥自比,胸中仍有凌云壮志,透露出作者希望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的强烈愿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等,均能体味出古诗词诗人的某种思想情感。

除了上述赏析方法之外,在解答中考诗词赏析题时,也可采用以下解题思路与技巧:

1、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2、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3、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

4、从关键诗句(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解答。

5、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

篇(2)

关键词:新燕;新雁;诗歌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优秀的诗词像种子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破土而出后,和芳香的空气融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咀嚼、体会、感悟,仍然能徜徉在美妙的意境之中,嗅到他们散发出来的芳香。”因此,对于古诗文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进入九年级复习阶段,大量的古诗词需要背诵默写,而在默写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特别容易把“燕”和“雁”这两个字混淆,由于读音相同,书写时常常弄错。

比如,在默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新燕”写成“新雁”。又如,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把“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看到这样的错误频频出现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我对这两个字从出现的季节和内涵上做了如下区分。

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在春天经常出现,它轻柔、活泼,象征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所以,在很多描写春天的诗歌中出现。如,学生容易写错的句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到来,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作者借燕子、早莺抒发了心中春天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又表现了作者对春天万物更新的赞美。此外,还有杜甫的《水槛遣心》“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孟浩然的“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刘禹锡的“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等诗句表现了燕子轻柔、活泼,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无限生机。

在描写春天的诗歌当中,也有例外,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则指的是“北归的大雁”意指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身在南方看到大雁向北飞去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首诗写在早春时节但全篇借“大雁”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雁是秋天的先知,它常在秋日的高空成队出现,衬以秋天的萧瑟气氛,愈显一种苍凉的壮美。当我们吟咏起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看到大雁南飞避寒,没有半点恋意从而感受到了边塞的悲凉、壮阔,同时也引发了将士们的思乡却不得归的惆怅。孟浩然的《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中描写的时令已经是深秋,大雁已经南渡,诗人睹物伤情,不免想到故乡,引起了思乡之泪,表达的同样也是游子漂泊思乡之情。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又暗含多少只身出塞的人的寂寞和被贬的惆怅?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又颇显秋天的苍凉。

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了。李清照的《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萧疏秋意的时节词人看到大雁飞过,而自己却无缘读到“锦书”,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是在早春时节,但更是借归雁传递书信的典范。

篇(3)

一、读出诗味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诗词教学更离不开读。“七分诗三分读”,可见朗读在学习古诗词时的重要性。读,是学生理解诗词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体会诗歌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品味诗的语言,才能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才能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与之产生共鸣。老师需要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读古诗词,以达到“读通读顺读出味,意境情理上心头”的效果。在读的时候,教师必须有效地指导学生,对生字的字音、多音字的教学把握应到位。很多古诗押韵,在上课时就可以突出这些字,通过范读,通过反复地读,读出诗的节奏美,从而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此外,还要适时介绍古诗词的写作背景,以助于读出古诗词的情味。

二、品出诗韵

古诗词教学要有个性。既要重视对字、词、句的理解,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在教学中应注重对方法的传授,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抓关键,明了诗意

现代文有中心句、点睛之笔,古诗词也有。教师要培养学生筛选关键词、重点句的能力,如此,对古诗词的教学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春望》时,抓住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关键句解读全诗,提纲挈领,就能很快读懂其它三联的含义。此法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2.品诗眼,把握诗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如果能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这样的教学会更有效。如在教授辛弃疾的《村居》的过程中,可用“醉里吴音相媚好”的“醉”字为诗眼进行教学。翁媪“醉”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读词品味出:老夫妇陶醉于这乡村美好的景色,陶醉于大儿子、二儿子的勤劳,陶醉于小儿子的调皮可爱,陶醉于这清静悠闲的生活。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向往这样的生活呢?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辛弃疾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一爱国情感。通过品诗眼,引导学生走进诗中。

3.设情境,体验诗意

诗人的灵感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带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具体的情境中去,用自己的体验、感受去理解诗意。如在教学《乡村四月》时,可用课件展示农村三四月的景色,让布谷鸟的叫声唤醒孩子心灵深处的春天。

三、悟出诗情

古诗词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相通,它们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一首诗词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词的内容去勾勒,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蕴,是我在古诗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如:《枫桥夜泊》一诗,诗人首先写霜雾满天的深秋之夜,传来几声乌鸦归巢的啼叫,增添了几分夜深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后两句写江面上传来寒山寺沉闷的钟声,声声入耳,一方面烘托出夜深人静,另一方面更加重了诗人心中的愁苦之情。这首诗主要以所见所闻描写枫桥夜景,声色并见,中间用一“愁”字点染,诗人那愁思满腹的形象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在教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实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那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

四、厚积薄发

篇(4)

吕小妹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本文以《醉花阴》教学为例,在“文本背景处”、“教学重点处”、“语言精美处”三个方面对这首古诗进行了拓展,来探索古诗教学中拓展的基本形式,浅谈拓展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拓展形式;基本要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拓展,能够拓宽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的积累,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一首首古诗在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词教学的“春风”。所以,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重视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拓展。《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为李清照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教学中不仅仅要把握词人内心的“愁”情,还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全面了解李清照其人其作。为此,在这首词的教学中,可进行如下拓展:

一、在文本背景处拓展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这首词时,可对文本的背景进行这样的拓展:

1、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再没有欢声笑语。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琅嬛记》

上面的两则材料是李清照写作《醉花阴》的背景。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古诗词阅读,因大多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不做一点相关背景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可能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此,围绕文本拓展和延伸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二、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醉花阴》这首词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作者以花喻人写愁,以物写瘦的方法使用,如果将这一方法讲解到位,本诗的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握了,为此,在这一环节上,可做如下拓展:

1、出示一组写愁的诗句,比较诗人写愁方法的不同。

(1)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

(2)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4)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引导学生分析古人是如何写愁的,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她是如何写愁思的?继而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写愁的艺术特色: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以花喻人,黄色的不止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它象征高洁、淡泊,也酷似作者芳华和清品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当的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2、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让学生品析体会本诗手法的精妙

学生分析出以花喻人,以物写瘦的手法之后,教师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比较同样是以物写瘦的诗句与词句相比哪一个更好?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程垓《摊破江城子》)

在比较中得出,李清照词中这个比喻与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却始终不见一“菊”字。词人用“东篱把酒”这样的典故与“暗香盈袖”的描写,突出咏菊的话题,“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笔端。清代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说:“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这三句共同创作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仁的境界。尤其是帘卷西风,时令与环境气氛做烘托,使人马上想到一副西风瘦菊的画面。很有意境美。

三、在语言的精美处拓展

篇(5)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画结合 诗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1-076

引导学生诵读、品析古诗,不仅可以有效锤炼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审美能力。笔者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山行》一诗的教学为例,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赏析其诗画相融的特点,从而陶冶情操。

一、打开“画卷”,品析字句,走进诗境

《山行》属于写景诗,诗中虽然呈现了自然美景,但是仅从字面上无法形成直观理解。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品析字句,探究诗中“画卷”,逐层深入,融入诗境。

师:“远上寒山石径斜”,谁来告诉老师,这里的“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生1:寒山。

师: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山“寒”,更多的是山上人少,寂静。你们再想想,诗人是怎样走上寒山的呢?

生2:远上寒山。

师:这里的一个“远”字,说明了山路很长,同样也说明了诗人走了很远的路。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与老师一起循着诗人的足迹,再次走进寒山。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我”走在一条铺满碎石的小路上,那小路,弯弯曲曲,很远很远,一直延伸到远方……

借助想象,细品景色,对于写景诗来说,属于教学重点。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诗人一个人走了很远的山路,从而形成动态画面。教师借助多媒体,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展开了一幅画卷:“远上寒山图”。然后,教师用语言帮助学生慢慢打开画卷,引导他们进入想象的诗境中,从而形成对诗歌内容的深刻理解。

二、品析“画卷”,吟诵合璧,理解诗意

对于诗词教学来说,吟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融入诗境。然而,很多学生对吟诵不感兴趣,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诗意理解得不够。吟诵合璧,不仅可以把诗歌“画卷”立体呈现出来,还能在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同时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图识“诗”。老师通过多媒体呈现不同画面,你们说说与之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借助多媒体,切换画面)

生1:“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很好,你们说说,图上明明没有白云,为何要说“白云生处有人家”呢?

生2:画面上有房子,还有烟囱,炊烟正一圈一圈冒出来,就像白云一样。所以我想起了这句诗。

师: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诗句中的白云也可以理解成烟云。有人家、有炊烟,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场面。诗人走了很远的寂静山路,终于看到这一屡炊烟,看到了这一处人家。诗人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一读?

(学生理解后朗读、吟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氛围,创设情境,通过“画卷”启发学生想象,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还可以帮助学生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诗句的内涵。

三、诗画结合,诗情画意,纵情“山水”

对于诗歌教学,很多教师满足于死记硬背,拿来应付考试,这已足够;但是从文化传承、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方面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教学《山行》时,为了丰富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师还需要积极拓展资源,引导学生从“赏图吟诵”向“吟诵作图”转变。诗画结合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借助画面回忆诗句,丰富想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对诗句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在诗歌赏析中纵情“山水”。

师:孩子们,我们刚才通过“画卷”吟诵诗句,现在我们反过来,能否“吟诵作画”呢?同桌之间相互配合一下,一人吟诵,另一人开始作画,记住不要追求逼真,而是追求意境。

(同桌配合,进行练习)

师:哪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老师,我画的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我没有画其他景物,只是画了枫叶,一眼望不到边的枫叶,红得发火的枫叶,所以我用深颜色来表示。

师:这个想法很好,说明你已经做了深刻思考。

诗画结合,不仅可以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还能让学生徜徉于诗中“景色”,纵情于“山水”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想象,多给予肯定,有效培养其创新能力。

篇(6)

关键词:中职技校;中国诗文;湖光山色;赏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8-0052-01

从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中不难看出,我国诗歌的起源中已经存在很多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作品。古往今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诗歌的形态也在不断变革。从旧体诗到新体诗,诗人写景亦即写情,情景交融,不但赞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平添了人文之美。

一、意象――中国诗文感性知性的综合

意境是中国诗人从古至今都在追寻的主题,无数伟大的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将情绪糅合在其中,将虚实真假填充其里,故而意境带来的美感往往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韵味,感受到诗意。它能够使人从感性的角度领会到其中的无穷意味,但却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意蕴和境界,即所谓的“心领神会”,它统一了形神情理、协调了虚实有无,生于意外,而蕴于象内。意境来源于意象,意象即是在诗文中用于寄托情感的事物。庞德在《诗刊》中提出,意象即“一种在一刹那间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集合体”,虽然平实简洁,却能在其中融入无穷的情感,让人读来不觉平淡,反而有种朴素而深沉之感。我国的诗文之中让人能够捕捉到意境的有很多。例如,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浆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这首诗句句不写情,却句句充满了情,首句将清晨起航江南水乡风雨潇潇、落叶纷飞的深秋景色描绘得生动清晰,语言质朴却让人感受到作者当下的哀愁,营造了凄冷、伤感的氛围,读来不禁语中有苦涩之感。而现代诗中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短小质朴但却意蕴深刻,让人忍不住细细品读以感受其中的韵味。

二、跳跃――中国诗文时空转换的变化

诗词相较于散文和小说的一个较大区别,在于其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诗人的思维是自由的、广阔的,诗人思维的跳跃带来了诗歌内容、诗歌时空的转换,这就为诗歌的美感提供了很大程度的增色。在跳跃的过程中,诗人将冗长松散、平淡而迟缓的叙述打散于跳跃之中,让诗歌的内容变得更为精炼而深邃。跳跃为诗文带来的新的蓬勃和活力,让诗为人们展开的画卷更为丰富而生动。思维逻辑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对事物的描写只是为了将充沛的感情从几个简单的音节里迸发出来,获得生命力,@得让人感知的能力,在时空转换的帮助下,读者和诗人通过情感紧紧结合,诗歌的情感在读者的心中获得升华。如苏轼的《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词的开头写景并没有融入很多的感彩,似乎平淡无奇,但下一句则突然转入深夜“无人见”的神秘之中,自然的景物让读者不难感受到诗人深夜无眠,听“滴露”,见“曲港”之中“跳鱼”,而诗文后续的发展则跳入诗人迷离的梦境之中,叶落叫醒诗人黯然的梦魂,而后进入对爱情无常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最后跳跃于时间之中,感慨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无穷。这首诗短短几句却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感受到苏轼突破狭小天地的智慧和充满血肉的真情,读来让人感触无穷。

三、心境――中国诗文深化情感的艺术

与上一段中所提到的时空跳跃有些相似,我国诗人在心境上的飞跃,落于纸上往往也令人想要好好品读。但与上一段不同的是,这种心境上的飞跃,虽然同样表现于景物之中,但更加侧重于心理状态的变化。在古典诗词描述到关于怀古、思国、思乡等情感之时,我们常常能够明确地感受到来自诗人感情的变换,并从中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例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中的时空变换以及作者心境的飞跃让读者感受深刻。放眼现实,诗人虽感前路艰难崎岖,但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终于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四、结束语

今人写诗虽与古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往往在很多方面仍有共通之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中,不同时代的诗人心灵相互契合,情感不断升华,一代代优秀的诗人将千百年来的文化与感动融合于诗文的湖光山色之中,得以成就当下我国诗歌领域的美好成果。在传统的传承之下,我国的诗文虽然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之中,却仍继承了先人灵魂中存在的独特情思,这样的情感将如同基因一样,代代传承,永不消逝。

参考文献:

[1]鲁渊.略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J].嘉应大学学报,2002(02).

篇(7)

【关键词】诗歌 色彩 情感

《文心雕龙·情彩》中说:“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刘勰明确指出色彩构成文章文采的重要性。因而对诗歌的着色研究,是领悟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著名诗人杜甫擅长调遣颜色,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如我们熟悉的《绝句四首》(其三)“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铺设了“黄”“翠”“白”“青”等颜色,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从视觉上呈现给读者一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诗人运用清丽的色彩词营造了清新的意境,情感自然而发。另有其诗《白丝行》:“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通过颜色的变化写出了白丝被染的悲哀,直观而真切。《雨过苏端》“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抓住了红花碧草,抒发了雨后的欣喜之情。诗仙李白也用他那神奇之笔绘出了对祖国的碧水青山的热爱,庐山也因《望庐山瀑布》升腾着一笼“紫”烟,萦绕了上千年。王维的诗佛世界也少不了颜色的点缀,“客舍青青柳色新”“复照青苔上”“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有鬼才之称的诗人李贺,可以说是画家诗人,陆游曾称李贺诗歌“如百家锦衲,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画家通过在画布上挥洒色彩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而诗人则似在文字这个画卷里通过色彩做点皴染的功夫,达到了艺术审美的独特效果。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酒红炉,“红”“绿”相映,色彩配置清新明丽,色味兼香,气氛热烈,表达出温暖如春的诗情,能唤起读者无限的想象,感受到温馨炽热的情谊。清代诗人舒位也是一位丹青妙手,诗人常常运用青白两色相映衬,构成清冷诗歌意境,折射出诗人的愁苦诗心。诗歌中常常运用青色的物象,如“青眼、青箱、青裳、青灯、青袍、青羔裘、青楼、青铜钱、青禽、青驹、青鹃、青虫、青石、青山、青草、青霞、青桐……构成凄冷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之愁闷。诗人一生漂泊,穷困蹇涩,诗人也往往通过色调的搭配巧妙地写出纪行之苦,人生之无奈。如“黄帽催双桨,青箱趁一鞭”,“江海青苍处,飘然一叶舟”,“乌帽沾尘几城市,白衣摇艣勿江湖”,“浮云在青山,行役应嗟季”,“山海一灯青,茫茫照客星”,“白马踏青草,征人行太早”,“东方沉沉天欲白,落月殷勤送行客。车中人兮孤梦醒,隔店惟见疏灯青”,“青衫从事佳公子,白发怀人老画师”……这些以青色为主的清词诗句写出诗人“青色”的感情——旅途辛苦孤单、科场失意、穷苦潦倒。

清人方熏《山静居画论》论道:“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彩色相和,和则神气生动,不则形迹宛然,画无生气。”画如此,诗亦如此。诗人调配色彩能获得和谐或反差的审美效果。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漫江碧透,白翎水鸟,满山青翠,红艳鲜花,写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设了碧绿、洁白、青葱、火红四色,令人炫目。读者可以从诗人的设色中直观感受到诗人对山川的喜爱之情,诗人往往运用绚丽的颜色状写山川河景,表达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达到艺术上的震撼,令读者获得独特的审美感悟。清代诗人舒位绘写湘贵一带的丹山碧水、山青白云也铺颜设色,以颜色之夺目绚丽状写神奇山水,如写山者如“一点高一层,开门靛荡荡。碧落接太虚,中有红云居”,“山头风雨山脚晴,晴山苍苍雨山白”,“修竹環青峭,孤桐引翠微”,“黔灵山色翠烟堆,楼殿参差入望佳”,写风俗异情,如“百满风俗接三苗,红晕槟榔绿晕蕉”。清代诗人舒位深谙颜色和谐之道。如“渐看青草四边生,稍喜红泥一轨平。人面沾尘如败鼓,客心薄暮抵悬旌”,青草和红泥构成旅途的特有景色,诗人选取青红两色更加凸显了旅途的单调和孤单,达到了以乐景抒哀情的艺术效果。“红藕香中人北至,青蘋声末水东流”深秋夜晚,诗人闻着红藕的清香,有青蘋相送相伴,其清美之诗境让诗人流连。“花落江村晚,萧条莺燕群。红尘三月雨,绿涨一谿云”,落英缤纷的绚丽、水的碧绿和倒映水中云朵的洁白,颜色相互映衬,写出了春末落花时节特有的美景。“古岸白榆树,斜阳黄石山。再来春水阔,不记碧弯環”榆树之白、斜阳之红、山石之黄、春水之碧,组合成了一幅苍凉古意中又显生机的山水画,足见诗人颜色调配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