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9 00:39: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砌体结构施工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砌体结构施工总结

篇(1)

【关键词】砌体;强度;砌筑;质量

砌体结构是由砖、石材、砌块等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由于造价低廉,易于就地取材,有良好的耐火性、较好的化学及大气稳定性,并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施工可以不需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操作简便等特点;目前,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城市仍有广泛的应用。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砌筑结构发生的质量事故比较频繁,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分析总结

1. 设计方面引起结构质量事故的主要因素

(1)不精心设计,图纸内容粗糙、不准确。

有许多工程甚至是套用旧图纸,使用时也未经校核;有时参照别的图纸,但荷载增加了,而未作计算。有的虽然作了计算,但因少算或者漏算荷载,使得砌体承载力不足,如再遇上施工质量不佳,常常引起房屋倒塌。如某小学教学楼,二层砖混结构,工程接近完工时,突然倒塌,造成多人伤亡。事后查明,该工程只是参考一般混合结构布置,草草画了几张平面、立面、剖面草图就进行施工,而且使用低质小窑砖,经事后测定砖的强度不足,等级为MU5,砂浆只有M0.4,结构承载力严重不足,房屋倒塌已成定局。

(2)不进行方案优化,尤其不考虑空旷房屋承载力降低因素。

一些礼堂、食堂、车间,层高大、横墙少,导致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差、大梁下局部压力大,很容易引起质量事故。一般情况下大梁支承于砖墙上,可按简支梁进行内力分析。构造上做成能实现铰接(梁端可有微小转动)的条件,比较好的做法是梁垫预制,而不是与梁整体现浇。再就是遇到空旷房屋,可按框架结构计算内力来复核墙体承载力,若墙体不足以承载由此而引起的约束弯矩,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者将窗间墙改为加垛的T形截面。有的设计人员注意了墙体总的承载力计算,但忽略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计算。高厚比不足会引起失稳破坏,而局压不足、又未设梁垫,或梁垫尺寸过小,则会引起局部砌体压碎,进而造成整个墙体倒塌。

(3)重计算、轻构造。

圈梁、构造柱的设置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在意外事故发生时可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尤其是抗震设防地区。

2. 施工方面引起结构质量事故的主要因素

(1)原材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及其承载力。水泥(灰)、砂子、水、掺合料等组分的成分、含量以及配合比的准确性,都会严重影响到砂浆的使用性能和强度,导致砌体承载力下降,施工中必须按照国家现行规范严格控制;块体材料的等级(强度)也必须满足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规定。实际工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砌体结构质量事故的概率约占30%以上,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砌体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砌筑质量,施工中除应掌握正确砌筑方法外,还须做到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以保证砌体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施工管理不善、工序不到位、质量把关不严是造成砌体结构事故的重要原因。其中砌体接槎不正确、灰浆不饱满、组砌不当及砖柱采用包芯砌法等引起的结构频率很高。

(3)砌筑时在墙上任意开洞、留设脚手眼及沟槽等,砌体上施加了荷载或脚手架拆除后未及时填补洞(槽)、脚手眼等,都会过多地削弱墙体的有效面积,影响其稳定性。再者,墙体前期强度较低,而施工荷载又大,很容易造成墙体失稳倒塌。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的具体要求和规定进行留设。有的墙体比较高、横墙间距又大,当楼(屋)面结构未施工形成整体结构时,墙体处于悬臂状态,且砌体初期强度又不高,施工中如不注意临时支撑加固,遇上大风或水平施工荷载等不利因素时,必将造成失稳破坏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4)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砌体,解冻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观测、加固措施,留置在砌体中的洞(槽)、脚手眼等应及时填砌完毕,并清除房屋中剩余的建筑材料、机具等施工荷载,有条件时,解冻期间应暂停振动作业。保证砌体对强度、稳定和均匀沉降等的要求,防止砌体发生位移、倾斜及倒塌事故。

3. 砌体常见裂缝分析

(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过者剪力,当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了裂缝。

(2)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

地基土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胀土中的上部开始冻结,体积膨胀,向上隆起产生冰胀应力,而这种应力大小又是不均匀的,从而引起砌体开裂。

(3)温差引起的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约束时,都会引起砌体开裂。此外由于混凝土屋盖、圈梁与砌体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时,亦会引起裂缝。

(4)地震作用引起的裂缝:

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相比,砌体结构的抗震性是较差的。固应严格遵守抗震规范、按规定设置圈梁及构造柱及其他抗震措施。

(5)因承载力不足引起的裂缝。

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各种裂缝,以致出现砌体被压碎、断裂,崩塌等现象,导致结构失效。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裂缝必须加固处理。

4. 裂缝预防

4.1防止裂缝的建筑措施。

为了防止砖混结构的房屋裂缝,在房屋总体布置方面应作以下考虑:

(1)在宽度10~15m多层房屋总体布置或群体建筑中插建时,高大房屋与低小房屋的距离宜控制在10~12m左右。在此距离不能满足时,应辅以其他措施。

(2)高大房屋与低小房屋相距较近时,低小房屋的边长宜平行于高大房屋的相邻边。

(3)低小房屋与高大房屋相距较近,刚度又较差,同时在施工时又不能很好安排,而且其长边与高大房屋相邻边垂直,应将低小房屋作分段处理。

4.2在结构措施方面应考虑的因素。

(1)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沉降缝:房屋高低差别较大或荷载差别较大时,应设沉降缝,将高度或荷载不同部分分开;房屋平面形状比较复杂时,不论高低都要分开;地基不均匀时,结构类型不同时,地基方法处理不同时,房屋部分有地下室、部分无地下室,分期建造时应分开。

(2)在有高低差别或荷载差别大的单元组合房屋中,若需设置地下室时,地下室则宜设置在较高或较重单元下,这样可减少高低或轻重单元之间的差异沉降。

(3)在单元或分段单元内,合理布置承重墙,尽量使纵墙拉直、拉通并贯穿房屋全长,避免中断、转折。横墙间距宜不超过房屋宽度的1.5倍或20m。

(4)在砖墙中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应不小于180mm,配置的纵向钢筋应不小于410,必要时梁高和钢筋还需加强。

(5)圈梁布置应沿房屋外墙四周封闭,内纵墙上亦应有圈梁拉通,有关距离应按规范设置。

(6)开窗面积应适当控制。墙身局部开孔削弱过大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梁等构造补强。

(7)对防裂要求较高的房屋,不宜采用中间设置柱子、四周为承重砖墙的内框架结构形式。

(8)用油毡将屋面板与墙顶分割开,做成滑动面。为了保证滑动面平整,铺油毡前用砂浆严格找平,油毡以铺两皮为宜。

(9)为了减少平面房屋顶层两端“八”字形裂缝,必要时可在顶层裂缝敏感区的墙两侧加钢筋网片。

(10)平屋面隔热层宜做在屋面结构层上面。

(11)温度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内需保持畅通,不得填塞。

(12)屋面保温层与整浇层与女儿墙侧面脱开。

(13)为了防止底层窗台上出现裂缝,可在底层窗台墙中配置通长的细钢筋,或把窗台线做成小型钢筋混凝土过梁,或在窗台下作反拱。

(14)大梁搁置在墙上时,在大梁支座下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垫。

4.3处理砌体裂缝的常用方法。

处理砌体裂缝的常用方法有:表面修补,如填缝封闭、加筋嵌缝等;校正变形;加大砌体截面;灌浆封闭或补强;增设卸载结构;改变结构方案,如增加横墙,将弹性方案改为刚性方案,柱承重改为墙承重,砌体结构改为混凝土结构等;砌体外包钢丝网水泥,或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加强整体性,如增设构造柱、钢拉杆等;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将裂缝转为伸缩缝:在外墙出现随环境温度而周期性变化、且较宽的裂缝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有时可将裂缝边缘修直后,作为伸缩缝处理;其他方法:若因梁下未设混凝土垫块,导致砌体局部承压强度不足而裂缝,可采用后加垫块方法处理,对裂缝较严重的砌体有时还可以采用局部拆除重砌等。

5. 砌体的加固方法

5.1扩大砌体的截面加固:

适用于砌体承载力不足但裂缝尚属轻微,要求扩大面积不是很大的情况。要求砖的强度等级与原砌体相同,而砂浆宜提高一级同时≥M2.5。具体方法有新旧砌体咬槎结合及钢筋连接两种方法。

其中:N——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

——由高厚比及偏心距查得的承载力影响系数

f、f1——分别为原砌体和扩大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A1——分别为原砌体和扩大砌体的截面面积

5.2外加钢筋混凝土加固:

一般适用于砖柱。外加钢筋混凝土。可以是单面的、双面的和四面包围的。竖向受压钢筋可用8~12,横向钢箍可用4~6。

5.3外包钢加固:

适用于加固砖柱和窗间墙。用水泥砂浆把角钢粘贴于被加固砌体四角,并用卡具临时夹紧固定,然后焊上缀板而形成整体。具有快捷、高强等优点。

其中:fa′——加固型钢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a、Aa′——分别为受压或受拉加固型钢的截面面积

Nav——由于缀板和角钢对砖柱约束而提高的承载力

σa——受拉肢型钢Aa的应力

5.4钢筋网水泥砂浆层加固:

首先在整个墙体两侧面绑扎钢筋(丝)网片,并用穿墙筋对拉固定后再抹以水泥砂浆层,形成组合墙体,用以提高砌体的承载力及延性。必要时水泥砂浆保护层可据设计要求厚度用支模灌注的细石混凝土层代替,加固效果更好。

篇(2)

【关键词】墙体;砌体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一、裂缝的成因及分类

在多层砌体结构建筑物中,墙体裂缝时常发生,裂缝出现的时间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有的早,有的晚,多发生在新建房屋的2到5年内;裂缝宽不等,有大有小,较重者形成贯穿性裂缝。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荷载的变化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主要有温度变化,不均匀地基的沉降而引起的裂缝,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墙体的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70%以上由于温度应力和变形而产生的裂缝具有“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阳面重阴面轻”的特点与规律,裂缝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可具体分为如下5种:(1)八字形裂缝。主要出现在横墙与纵墙两端部,此种裂缝属正八字形的热胀裂缝,随温度升降而变化,其原因是由于设计与施工中的缺陷,使屋面保温层的热阻减少甚至失败,致使屋面板温度变形大于砌体温度变形,当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的,屋面板的推力就传给墙体,并因墙体温度附加应力在房屋两端较大,当砌筑吵浆强度较低时,则易发生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当超过砌体抗拉极限时,墙体即出现八字形开裂。(2)倒八字形裂缝。属冷缩裂缝,主要出现在纵横墙两端的窗洞口处,尤以顶层两端窗洞口处最严重。由于墙体冷缩附加应力在墙体两端较大,当房屋收缩变形大于墙体时,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相对集中而导致形成倒八字形裂缝,使墙体开裂。(3)水平裂缝。多见于顶层横墙、纵墙、“女儿墙”及山墙处。当屋面保温隔热较差,屋面板受热膨胀对墙体产生水平推力,由于墙体在端部收缩要大于中部且砌体抗剪能力较低,使纵横墙与屋盖的接触面上产生水平裂缝。(4)垂直裂缝。主要出现在窗台墙处、过梁端部及楼层错层外。此种裂缝主要由于温度变化,墙体受到楼板的拉力作用,在门窗洞口处产生应力集中效应而拉裂,或因冷缩变形,在与墙漆之间变形差异最大的钢筋混凝土上梁端和楼板错层外,引起墙体重直开裂。(5)X形裂缝。多数沿砌体灰缝开裂,主要受房屋热胀冷缩的反复作用形成,而底层墙体产生的X形裂缝则是由于基础不平整或不均匀沉降引起。

二、墙体裂缝的控制

墙体属于脆性材料,裂缝的存在降低了墙体的质量,如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同时墙体的裂缝给居住者在感观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墙体的结构,特别是新材料墙体结构的抗裂措施,已成为工程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课题。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实际上建筑物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此处提到的墙体裂缝宽度的标准,是一个标准,即肉眼明显可见的裂缝,砌体结构尚无这种标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控制墙体裂缝的实用方法,并根据裂缝的性质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和控制裂缝的措施。从防止裂缝的概念上,形象地引出“防”、“放”、“抗”相结合的构想,这些构想、措施有的已运用到工程实践中,一些措施也引入到《砌体规范》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的来说,我国砌体结构裂缝仍较严重,纠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长期以来住房公有制,人们对砌体结构的各种裂缝习以为常,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2)我国《砌体规范》抗裂措施的局限性。比如对钢砼屋盖的温度变化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开裂,可采取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采用有檩屋盖或瓦材屋盖;控制硅酸盐砖和砌块出厂到砌筑的时间和防止雨淋。从规范的温度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见,它主要取决于屋盖或楼盖的类别和有无保温层,而与砌体的种类、材料和收缩性能等无直接关系。可见我国的伸缩缝的作用主要是防止因建筑过长在结构中出现竖向裂缝,它一般不能防止由于钢砼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所以在对墙体的裂缝的预防上和控制上,我们力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标准进行,在施工当中做到施工技术交底,遵循施工工艺,按施工方法,严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力争使建筑的墙体不出现裂缝,保证墙体的安全,适用和耐久,从而保证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011

篇(3)

【关键词】住宅顶层 墙体裂缝 成因 防治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减少建筑物顶层保温墙体裂缝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性的问题和首要的质量要求。本文重点对住宅顶层墙体裂缝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一些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减少裂缝的经验,提出了控制裂缝的技术措施。

一、住宅顶层墙体裂缝的成因分析

裂缝从类型上可分为温度裂缝和干缩裂缝,住宅顶层墙体裂缝的产生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住宅顶层保温体系面层存在设计缺陷

(1)外墙内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缺陷。内保温是将保温体系置于外墙内侧从而使内、外墙体分处于两个温度场,建筑物结构受热应力的影响而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使结构寿命缩短。在相同气候条件下做内保温不仅比做外保温、甚至比不做保温时,外墙与内部结构墙体的温差更大,受外界各种作用力的影响更直接,外墙更易遭受温差应力的破坏。

(2)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从有利于结构稳定性方面来说,外保温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外保温。但由于外保温体系被置于外墙外侧,直接承受来自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对外墙外保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置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护层只有3~20mm,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的热阻,因此在得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外保温抗裂防护层温度变化速度比无保温情况下主体外墙温度变化速度提高8~30倍。因此,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和耐候性对外保温体系的抗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3)内外保温混合做法的缺陷。该类做法往往是由于在施工中为了方便操作,外保温施工操作方便的部位做外保温,外保温施工操作不方便的部位做内保温,结果造成整个建筑外墙内外保温混合使用。外保温做法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内温度的影响,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而墙体处于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也相对较小;内保温做法使建筑物的结构墙体主要受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室外温度波动较大,因而墙体处于相对不稳定的温度场内,产生的温差变形应力相对较大。经年温差使结构发生形变产生裂缝,从而缩短整个建筑的寿命。

2.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和砖砌体的线胀缩系数相差大

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a1=10×10-6/℃和a2=5×10-6/℃。因而,即使在相同温度下,也会产生混凝土屋面相对于砖砌体的位移。由于砖砌体对混凝土现浇板梁位移的约束,在砌体内部产生了剪应力和拉应力,因结构端部的相对位移最大,故端部产生的剪应力与拉应力也最大,当该剪应力与拉应力大于砌体材料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时,就产生了上述的温度裂缝。

3.砌体房屋的收缩变形

粘土砌体和混凝土砌体对含水率变化的反应不同。粘土砌块随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在含水率降低时砖不会收缩。即这种膨胀不会因为在大气温度中变干而收缩。砖中的含水量取决于原材料的种类和烧制温度范围。当砖从窑中取出时尺寸最小,然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膨胀。当砖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它开始膨胀,在开始的几个星期内膨胀最大,膨胀会以很低的速率持续几年,砖的长期湿膨胀在0.0002和0.0009之间。

混凝土砌块是混凝土拌合物经浇注、振捣、养生而成。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逐渐失水而干缩,砌干缩量因材料和成型质量而异,并随时间增长而逐渐减小。在自然条件下,成型28天后,混凝土砌块收缩趋于稳定。混凝土砌块在含水饱和后的第二干缩,稳定时间比成型硬化过程的第一干缩时间要短,一般为15天左右。当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受到约束并且收缩引起的拉应力超过了块材的抗拉强度或块材与砂浆之间的抗弯强度,会出现收缩裂缝。收缩裂缝不是结构裂缝,但它们破坏了墙体外观。

4.建筑物的设缝长度过大

建筑物的长度即伸缩缝、沉降缝或控制缝间距与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和沉降裂缝的产生有很大关系。按照欧美规范,如英国规范规定,对粘土砖砌体的控制间距为10~15m,对混凝土砌块砌体一般不因大于6m;美国混凝土协会(ACI)规定,无筋砌体的最大控制缝间距为12~18m,配筋砌体的控制缝间距不超过30m,这些都远远小于我国砌体规范的规定。这也是按我国砌体规范的温度缝和有关抗裂构造措施不能消除墙体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5.施工不当

砖砌体的施工质量欠佳也是墙体开裂的一个重要因素,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灰缝砂浆不饱满、干砖上墙等都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

二、顶层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防治顶层墙体裂缝是砌块建筑墙体裂缝的关键,具体的防治措施如下:

1.增强屋面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在屋顶隔热层设计中,应适当加大隔热层厚度,选择隔热性能好的隔热材料,泡沫塑料-水泥砼屋面保温隔热层是综合泡沫塑料优良的绝热性能及水泥砼牢固耐久性而设计的。克服了现单纯水泥砼块隔热层夏季隔热效果差,冬季热流失大的缺陷,达到保温隔热效果好、受力均匀、牢固耐压、光洁美观、施工方便等优点。主要技术措施是利用泡沫塑料的绝热性能,制成与各种需保温隔热的物相配套的泡沫塑料保温隔热块、盒、套、管,用于建筑、生活领域,对于标准较高的住宅,还可采用双层隔热。

2.减小热胀冷缩系数差异。比较简便的方法是顶层不采用砌块,而采用多孔砖或其它粘土砖,以此来减小墙体和屋顶材料的热胀冷缩系数差异,提高抗剪能力。

3.缩短建筑物的设缝长度。在设计中尽可能缩短建筑物的设缝长度,顶层墙体材料的选择也不能按常规设计(如顶层墙体一般采用MU7.5砖砌体和M5混合砂浆砌筑)。实际设计时,笔者认为在端部应采用MU10砖砌体和M10混合砂浆砌筑,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对于结构长度较长,顶层墙体开洞较大等其它不利因素较多时,还可在墙体内每高500毫米设置Фb4@60×60的钢筋网片。

4.屋面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严寒和高温季节。屋面现浇混凝土的施工应尽量避开严寒和高温季节,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防止砖混结构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普遍偏低的通病。调查表明,建筑完工后,不住人与住人的住宅相比,不住人建筑更加容易产生裂缝。因此施工完成后,如不是马上交付使用的话,最好在顶层每一户型内开一扇窗子通风,以减小温度裂缝的产生。

5.减少砼的收缩和干缩对屋面板的影响。减少砼的收缩和干缩对屋面板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砼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同时在屋面板中部设置了后浇带,大大降低了由于现浇砼收缩和干缩产生的内应力,降低屋面现浇砼的收缩影响。

参考文献

[1]胡益民.现浇砼屋面住宅的顶层墙体裂缝控制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2,(6).

篇(4)

关键词:框架结构 填充墙裂缝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067-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目前框架结构在教学、办公、商场等各种用房中被大量使用,但是框架结构中砌体填充墙开裂问题十分普遍。一者框架填充墙与梁柱边界一旦形成裂缝就会降低填充墙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如外墙和卫生间墙体有较强的抗渗要求);再者墙体裂缝的出现给所居住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给业主和开发商带来纠纷。因此有很大的必要认识填充墙墙体开裂的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填充墙裂缝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盐城地区的办公楼、厂房、医院以及学生教室等框架结构填充墙的裂缝出现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经过分析可知,填充墙裂缝的出现位置、形式基本上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在填充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墙体中部经常出现竖向裂缝,其长度一般较长而裂缝不宽,但裂缝数量较大,且裂缝间距相差不大,多半是由于温度应力或者干燥收缩引起;(2)在填充墙与框架梁连接处、窗户与填充墙的连接处经常出现水平裂缝,这类裂缝长度和框架梁跨度或窗户宽度接近,沿墙厚方向不贯通,这列裂缝一般主要由于施工质量引起;(3)在填充墙中洞口周围、梁柱节点与填充墙交界处易出现斜裂缝或者多种裂缝演变而成的复杂裂缝,这类裂缝一般较短,但裂缝的起点处裂缝宽度较大,多半是由于引力集中引起。

2 裂缝形成原因分析

2.1 干燥收缩

干燥收缩较大是砌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对于新型砌体材料。目前市面上新型砌体材料大多是水泥混凝土制品,都含有经水养护而生成的硅酸钙水化物胶体。砌筑时砌体一般具有一定的含水量,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或使用条件等影响而逐渐干燥,胶体水份排出而随之收缩。当砖或砌块砌成墙后,体积变化使受到砂浆和其他构件的约束。由于一般砌体以及砂浆的收缩率较小,易导致砖被拉断、砖与灰缝的连接损坏或者砖与混凝土梁柱之间的连接破坏,由此产生墙体裂缝。

2.2 温度变化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温度变化及温差对顶层填充墙体的影响较大,导致填充墙体内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周围有框架结构的约束,导致温度应力不能自行消除。

(2)高温作用下会加速砌体以及砂浆的水分迅速流失,进一步加剧了砂浆、砌体的收缩,同时会降低砂浆与砌体的粘结强度;故一旦温度应力超过砌块的抗拉强度或粘结强度,填充墙就会想成裂缝。

2.3 砌筑质量

砌筑质量是导致填充墙开裂的有一个关键因素。某些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够,在砌筑过程中随意留茬、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不均匀、接茬灰缝不顺直、锚拉钢筋放置长度不够、不按要求做到对孔、错缝以及反砌的要求、填充墙顶部镶砖措施不当等原因,导致填充墙在使用过程中开裂。

3 防治措施

由于填充墙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耐久性等等方面,还会影响使用的心理,故必须重视对常见填充墙裂缝的处理,尽量减少此类裂缝的形成和扩展。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主要是针对宽度(一般为大于0.3mm)较大、延伸长度较长、易贯穿、危害大裂缝的防治措施。

(1)干燥收缩及温度应力方面:尽量选择干缩值小的材料,砌筑时控制砌墙时材料的水份含量,让材料足够干,即无行收缩后再砌墙;设置伸缩缝、做好保温措施减少温度应力。

(2)设计方面的防治措施:首先设计人员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注意各种砌体的适用范围及等级,注意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设计时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不可随便套用图籍。

(3)施工方面的防治措施:避免出现砌体搭接对缝、灰缝厚度太厚或太薄,减少锚拉钢筋长度及间距,混砌不同性质的砌体等常见砌筑问题,严格按照国家施工标准进行砌筑。

4 结语

通过对填充墙裂缝的详细调查,总结了常见填充墙裂缝出现位置及形式,从材料性质和砌筑质量等方面对裂缝的形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为填充墙裂缝的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GB50203-2002,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2] DBJT08-102-2005,图集《砌体填充墙防裂构造》.

[3] 牛朝辉,李志宏.框架填充墙裂缝的防治措施[J].建筑技术开发,2004(8):35~36.

篇(5)

关键词 砌体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About the causes of cracks on masonry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iZhuang

JiJiHaErShi JiXiang construction group who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Co., LTD.

Pick to aiming at building masonry of crack in the analysis on the reason and summariz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 masonry crack causes control measures

引言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更为严格。而砌体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美观和使用,甚至还会危及住户的安全,给住户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我们工程人员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砌体裂缝的防治。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砌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进行相关的分析探讨。

1砌体裂缝的主要成因

1.1温度原因产生裂缝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1.1.1冻胀裂缝

对于像东北这样的寒冷地区,在设计基础埋置深度的过程中,只考虑了结构要求而忽视了基础的冰冻线要求。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该地区的冰冻线,造成基底地基土受冻后膨胀,产生了向上的主拉应力,导致了墙体裂缝,经过多次冻融循环后,裂缝更加严重。

1.1.2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

平屋顶的房屋,有时在屋面板部或顶层圈梁附近出现沿外墙的纵向水平裂缝和包角裂缝。这是由于屋面伸长或缩短引起的向外或向内的推力产生的。

1.1.3垂直裂缝

当房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收缩和降温引起的楼(屋)面缩短受到了墙体的限制,使楼(屋)面构件处于受拉状态,当房屋有错层时,错层处地墙体容易产生局部的垂直裂缝。

1.2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裂缝

1.2.1房屋施工的地质条件差、地耐力不均匀,或地基以下有空洞,勘察设计人员没有发现,施工单位又没有进行适当的处理,就会造成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了砌体受主拉应力而破坏产生裂缝。

1.2.2块石基础施工质量差引起裂缝。对于块石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造成块石基础工程质量低劣。楼房交付使用后由于竖向荷载的作用和水平振动荷载的作用,造成块石移位,使整个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砌体受主拉应力作用而破坏。

1.3干缩产生裂缝

对于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砌体,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1.4设计原因引起裂缝

1.4.1设计者重视强度设计而忽略抗裂构造措施

大多设计者一般认为多层砌体房屋比较简单,在强度方面作必要的计算后,针对构造措施,绝大部分引用国家标准或标准图集,很少单独提出有关防裂要求和措施,更没有对这些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调查或总结。因为裂缝的危险仅为潜在的,尚无结构安问题,不涉及到责任问题。

1.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l0-89)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室内或土中),但实际工程中墙长均超过此规定。需要指出的是,一些工程设计突破了规范规定后,工程中墙的水平钢筋仍按构造配置,这也是墙较易裂缝的一种因素。

2 砌体裂缝的控制措施

2.1.防治温度裂缝的措施

2.1.1屋面设置保温层,减小温度变形;屋盖施工尽量做好保温层。

2.1.2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制,或留置伸缩缝,或在屋面与砖墙间设置滑动面,以减少屋面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2.1.3提高砂浆强度,保证砌筑质量,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钢筋承受拉力 。

2.2防治地基原因裂缝的措施

2.2.1合理设置沉降缝。凡不同荷载、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并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或防止裂缝产生。

2.2.2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可在基础(±0.00)处及各楼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砌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采取砖浇水润湿,提高砂浆强度、饱满度,增加砖层之间的粘结,都可大大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

2.2.3加强地基探槽工作。对于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普遍钎探,对探出的软弱部位加固处理后,方可进行基施施工。

2.2.4窗口下部应考虑设砼梁或反砖旋,以适应窗台的变形,防止窗台处产生竖直裂缝。在窗洞下增设厚40mm钢筋混凝土带,使山墙两侧1-2房间与山墙形成u字形钢筋混凝土带,以解决窗下角裂缝问题,并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2.2.5砌块结构的芯柱通常采用“暗芯柱”作法,混凝土浇筑时无法使用机械振捣,芯柱质量难以保证。为克服这一弊端,改用明构造柱240mm*240mm,或240mm*190mm,代替“暗芯柱”,并按要求留置马牙搓和拉结筋,以提高抗震能力。

2.3防治砌体的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措施:

2.3.1在屋盖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的间距不大于30m;控制缝在楼、屋盖处可不贯通,但在该部位宜作成假缝,以控制可预料的裂缝。

2.3.2当采用现浇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宜设置分隔缝,分隔缝的宽度不应小于20mm,缝内用弹性油膏嵌缝;

2.3.3宜在建筑物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控制缝。控制缝作成隐式,与墙体的灰缝相一致,间距不宜大于30m,宽度不大于12mm,控制缝内应用弹性密封材料,如聚硫化物、聚氨脂或硅树脂等填缝。

2.4从工程设计方面预防墙体裂缝

强化墙体防裂缝设计的要领与理论,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墙体设计,确保墙体质量。

2.4.1墙体抹灰砂浆中掺一定量纤维,增强抗裂能力。

2.4.2外墙装修有条件的全部增设钢丝网。

2.4.3砌体墙有窗台的,全部改用混凝土窗台。

2.4.5墙体砌筑用的材料尽可能使用一种,避免多种材料混合使用。尽可能保证墙体所用的砌块、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的强度、吸水率、热胀冷缩等统一协调,基本一致。

2.5墙体施工中防止裂缝的其他措施

2.5.1砌体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做好各种原材料的质星控制,砂浆搅拌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和配料。应提高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以增加砌体的抗拉强度。

2.5.2砌体施工每日砌筑的高度不能超过l.8m的规范要求。

2.5.3认真做好墙体装修施工方案,做好平层、面层及各分项施工的技术交底工作。

3结语

建筑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较多 ,但总体上不外乎以上几种类型。只要采取全程控制的方法,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就能大大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从而确保工程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篇(6)

关键词:框剪结构、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of secondary shear box structure on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quality, analyzes the secondary structure of the key points and quality i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to improve the multi-storey building the aseismatic performance of masonry structure,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al column and the parameters set for the principles of the layout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Keywords: box shear structure, secondary structure, constructional column, ring beam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二次结构建筑泛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以内的各种砖砌体、轻质隔墙等非承重土木结构。如果把建筑主体结构比作人体骨架,那么其二次结构就是人体内脏。其结构是否安全、美观、稳定,关系到后续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一、框剪结构中的二次结构对工程的重要性

汶川大地震这场巨大的灾难引发严重伤亡,三年后的5月12日,全社会再次将目光聚到了汶川,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 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通过这几年对多项工程质量监督来看,虽然建筑工程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我接触最多的还是剪力墙结构。在质量监督过程中,我认为框剪结构中的二次结构的质量好坏同主体工程一样重要,一样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设计单位在设计框剪结构中的二次结构的设计数据和抗震要求是一样的。我对框剪结构中的二次结构的质量监督有了新的看法和观点。

二、施工关键技术

1、植筋技术

在前期主体结构施工时,对于二次结构构造柱和圈梁部位钢筋不易预留或不易把位置预留对,后期施工时需采取化学植筋的方法,将钢筋锚入结构底板、侧墙和顶板。植筋施工难点植筋中如果钻到已有结构钢筋,钻孔位置可以适当调整。对于车站站台板和中层板来说,平地操作的植筋难度较小;但是为了满足二次结构抗震要求,圈梁与构造柱的主筋必须锚入主体结构。对于站台层来说,圈梁自然闭合;对于站厅层来说,圈梁主筋需要锚入弧形侧墙,考虑侧墙衬砌受力特点,植筋时沿衬砌法线方向植入

2、砌体施工技术

(1)为了防止砚体吸水不均、砂浆砖缝干裂,砌体砌筑前要浇水湿润。加气混凝土砌块至少要提前2 d润水,KPl多孔页岩砖、页岩实心砖至少要提前1 d润水,润水要充分。

(2)砌缝采用M5砂浆,灰砂比1:6.3,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机拌砂浆,和易性好。砖缝砂浆要饱满,竖向缝、顶头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检查方法为在砂浆砌筑3 h后,用小钢筋棒对着灰缝施加一定顶推力,坚实饱满的砂浆缝不会被顶通。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处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3)砌体结构与构造柱、门包框之间设马牙槎,与构造柱相遇的相邻两层砖端头设一层齐构造柱边,一层凹进长度不短于6 cm。马牙槎留置见图4。

(4)二次结构墙体砌筑时,每隔40或50 cnl设置一道拉筋(每道2根,间距要配合砖模尺寸),将砌体与构造柱紧密联系起来,提高结构整体抗震能力。拉结筋为枷钢筋,墙体拉筋布置类型、拉筋墙内锚固长度分别见图

图一马牙槎预留图 图二直线型拉结筋做法(单位mm)

图三直线型拉结筋做法(单位mm)图四丁字形拉结筋做法(单位mm)

(6)二次结构砖砌体一般允许误差范围为:①表面平整度,清水墙为5 mm,混水墙为8 mm;②表面垂直度,10 mm;③水平灰缝平直度,清水墙为7 mm,混水墙为10 mm。检查方法为用标准靠尺或建筑塞尺检查。

三、构造柱和圈梁的留设

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且两者需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在框剪结构中,构造柱与梁或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在地震过程中,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汶川地震发生后,专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对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进行了修改,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

1、构造柱布置原则

1)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2)当墙长大于5 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3)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4)当无混凝土墙(柱)分隔的直段长度,120(或100)厚墙超过3.6 m,180(或190)厚墙超过5 m时,在该区间加混凝土构造柱分隔;

2、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1)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圈梁宜与现浇板设在同一标高处或紧靠板底;圈梁宜连续的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垂直间距的2倍,且不小于1 m;2)对刚性方案的房屋,圈梁应与横墙连接,其间距不宜大于规定的相应横墙间距;3)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不小于240 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4)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 mm,根据地震烈度配筋的最小纵筋和箍筋最大间距应符合6度,7度时,4~blO@250;8度时,4d~12@200;6度,7度时,4~b14@150。在现场质量监督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构造柱必须与圈梁联结,在柱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1/6层高或500。构造柱的纵向钢筋搭接位置应从每层圈梁顶面开始。2)圈梁在转角处要按设计要求增设附加筋。3)新老混凝土结合处须先用水冲洗润湿,再辅以20―5O厚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灌新的混凝土。4)在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必须将砖砌体和模板浇水润湿,并将模板内的落灰,砖碴和其他杂物清除干净。在砌墙时,应在各层柱底部(圈梁面上)以及该层二次浇灌段的下端位置留出两皮砖的洞眼,以便清除模板内杂物。清除完毕应立即封闭洞眼。5)构造柱的混凝土可分段浇灌,每段高度不宜大于2 000或每层分两次浇灌,在施工条件较好并能确保浇灌质量时,亦可每层浇灌一次。浇灌构造柱混凝土时宜用插入式振捣捧分层捣实。振捣棒应随振随拔,每次振捣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捣棒有效长度的1.25倍。振捣时,应避免振捣棒直接触碰墙身。构造柱从基础到顶必须垂直,对准轴线基层间错位和垂直度必须小于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在逐层安装模板之前,必须根据柱轴线随时校正竖筋的位置和垂直度。

结束语:

主体结构是骨架,要坚固稳定。二次结构是血肉,要美观耐用。只有高质量的二次结构实体,才能给后期房屋装修,以及机电、设备安装运行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群,杨子江.房屋建筑施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篇(7)

我国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结构的形式就是砌体结构。因为砌体的本身存在着很差的抗弯、抗拉的性能,再加上其在施工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就使得砌体结构在整个运用的过程中出现的墙体开裂的现象。出现的这些裂缝会使墙体的质量有所降低,同时还会给房屋的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现今房屋的商品化与人性化的提升,使得人们对于房屋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人们对于控制墙体裂缝的要求也就更为严格,所以我国对于砌体工程墙体开裂的成因及防范手段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砌体工程墙体开裂的成因

1.温度的变化

砌体的结构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约束砌体结构温度的变形时,所产生的温度其应力会使砌体出现开裂的现象,其中最主要的裂缝形式就是八字裂缝,它一般都出现在房屋顶层的宗墙两侧。水平的裂缝通常都出现在屋檐的下方或者是平屋的顶层。有烟囱的建筑物,由于烟囱受到了温差的影响,使其内部与外部的出现了很大的温差,这样就会使其施工的性能出现严重的不足,从而出现了垂直的裂缝。

2.荷载的裂缝

在使用砌体结构的过程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扩建与改建的现象。因为长期的使用,所以建筑物的沉降就使地基的沉降得以完成。基于这种现象,我们在建设的时候都会不经过计算就会结构进行任意的施工,这样就会导致其荷载的增加,同时还可能出现超载的现象,使砌体的结构出现局部的变化,从而就使地基发生了不均匀的沉降,进而就导致了墙体的开裂。

3.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由于分布不均匀的基地土的软弱层,建筑物在不同的地基上进行建造,就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不均匀的地基沉降的裂缝其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有一些裂缝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较宽的裂缝。我们常见的裂缝有斜向裂缝与八字裂缝,这些大多数都出现在住房的中部,同时出现的裂缝的宽度也很大。

4.干缩的裂缝

粘土砖的烧结主要有其他材料所烧结的制品,它的干缩变形很小,同时它能够快速的完成变形。一般如果不运用新出窑的砖,就不需要对砌体本身的干缩变形所导致的附加应力进行思考。对于不同的材料与构件所出现的在变形上的差异都会使墙体出现开裂的现象。

5.其他的裂缝

在房屋的施工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一旦出现不符合相关的规定标准,同时不合理的砌体组砌,以及私自对房屋进行改建等,都会使砌体的强度过低,使其出现严重不足的承压面积,从而造成各种裂缝的产生与严重的工程事故。

砌体工程墙体开裂的防范手段

1.对温度开裂的防范手段

我们要在所建筑的房屋的屋内设计一个保温层或者是隔热层,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热胀冷缩而导致其变形,对于屋盖的实际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做好对其保温的工作。对于屋面和挑檐可以采用分块的预制,或者是致伸缩缝,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屋面的伸缩缝对于墙体所造成的影响。对于形状很复杂的房屋,我们可以在一定的距离内法屋盖和墙体等有关的构建都断开,从而能够想成很多很小的单元,进而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出现裂缝的现象。

2.对荷载裂缝的防范手段

要严格的控制超荷载多造成的墙体的裂缝,一旦发现的裂缝就一定要及时的对其进行加固或者拆卸。有些工程为了能够使自身的重量得到减轻,在对其进行改建的过程中都会尽量选择质量轻且强度高地墙体材料。在改建的过程中必应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计算,这样才能够使墙体的强度达到所规定的要求。

3.对地基沉降所造成的开裂的防范手段

一定要尽量的简化建筑物的体型,使其尽可能的简单,同时还要使结构自身的重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我们要是建筑物的强度得以增强,要对封闭圈梁与构造柱进行设置,同时还要使底层的圈梁有所增强,还要对从横墙进行合理的布置。我们要使用天然的地基来作为持力层,一定要细致的对基槽进行清理,对于原土的夯实一定要达到所设计的要求。

4.对干缩变形开裂的防范手段

我们要在屋盖的一定位置设置控制缝,对于控制缝之间的距离一定不能超过三十米。我们一定要对各种砌体块的含水率进行准确的掌握。在生产和储存砌体的时候、以及运输和堆放砌体的时候一定要防止其被水淋湿,特别是在雨季的时候一定要对砌体块做好严格的保护措施。

5.在设计与施工中的防范手段

在对砌体结构进行设计时,通常都只重视对强度的计算,对于室温的差别以及冻胀的预防都没有很好的考虑到。不合理的使用砌体强度调整参数,就会使设计的强度出现偏低的现象,从而就会出现裂缝。对结构的设计进行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去确保块材与砂浆的质量,要确保砂浆能够饱满,同时还要使用合理的组砌形式,依照着相关设计的要求,来严格的对拉结钢筋进行设置。

总结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仍然还会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因此我们只有对相关的砌体进行严格的规范,从其设计、生产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的把好关,同时还要对其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对其针对砌体工程的墙体开裂来仔细的进行施工,这样才能够使砌体工程墙体开裂的现象得以彻底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