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必修一生物总结

必修一生物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6 01:18: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必修一生物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必修一生物总结

篇(1)

人们都称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背诵、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同学们不要死记硬背,把生物学成“死物”,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其规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生物学法指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生物学概述: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现代社会,生物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生物科学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举例说明生物科学的新进展:生物工程在医药方面、农业生产方面、在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各举一个典型事例)

二、高中生物课介绍: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选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2: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三、高中学习生物的要求:1.“三个重视”

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来的,不能死记硬背,要尽量找到内容间的内在联系,要会看目录,利用目录来找内容间的紧密联系。

要重视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培养自己观察能力,体验并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2.注重提高生物学表达能力

生物学表达能力就是指能用简明准确的生物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像语言、表格语言)来表达有关生物学的概念、原理、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等一系列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等知识仅做到能“意会”,不能“言传”是不够的。提高生物学表达能力,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书写要规范。

生物名词、概念中的文字既不能多写、少写,又不能出现错别字。如“生长激素”写成“生长素”就会出现科学性错误。人得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前后两个“养、氧”字不能写错,否则从概念上解释不清。

生物学符号的书写要注意大小写、前后顺序。如生物的性别决定类型有“XY”型“ZW”型,要用大写字母,且前后顺序不能颠倒。某生物基因型为“AaBb”,这是正确的书写,其他的写法都是不规范的。

另外,在涉及图表,生物学上专用符号时,更要注意它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2)用生物学语言解释生物学现象。

语言表达要科学、规范,力求做到“字、词准确,语言通畅,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举例 1 为什么军训运动后浑身酸痛?2粮食储存与水果储存条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 为什么长时间水淹后导致农作物死亡?

不能将生物学的术语与日常生活用语相混淆。举例说明:“呼吸”一词有两个含义,细胞呼吸和呼吸运动。

在考试中,试题再新颖,能力要求再高,离不开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我们只有在正确理解和掌握生物学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生物学语言来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应踏踏实实地抓好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技能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要学会开口,不怕出错,抓住每一次可以表达的机会,通过训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下对一些易错,易混淆的名词和专门的符号及时进行总结、分析与归纳。通过日积月累来不断增加储备,不断强化。从而达到提高使用规范化生物学语言的能力。

3.纠错本的正确使用

纠错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这个环节落实不好,也就是说学不会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造成累积性的知识缺陷,长期下去,就会出现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纠正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好纠错本.

纠错本的使用步骤:

找错——错因分析——改错——巩固强化——纠错过后要反复温习

4.对学生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同学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提高题,碰到生疏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要求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三原则:自觉性原则、主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

(2)学会充分利用”导学案”上的课外学习资料。

(3)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以便今后复习,学完一课后,要在“导学案”的反思小结处写上“学后记”(学后心得)。

(4)及时完成当堂反馈,当堂进行同座位相互批改;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对于做错的问题要力争弄懂及时订正。典型问题加以收集整理。

(5)每隔一定时间后,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复习资料。

学生纠错的误区:误区一:应付老师检查。教学中许多学科的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为了防止学生的浮躁心理而不去认真对待,只好规定定期检查,可还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纠错的好处而疲于应付,要么把错题重抄一遍,要么直接将试卷上的错题剪下粘贴到纠错本上,结果根本起不到应用的作用。

误区二:简单的重做一遍,将做错的题目重做一遍虽然能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但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少遇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题目,这样的纠错仅仅是就错论错,结果事倍功半。

误区三:只在考试后进行纠错。学生在试卷发下来就发现了许多不该错的题目,于是懊悔不已连忙纠错并信誓旦旦的一位下次考试成绩应该会更好,殊不知纠错应该贯穿于平时的联系过程中,不放过平时练习中的疏忽才有可能在大考中稳操胜券。

篇(2)

关键词 生物;新课标教材;科学家访谈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编著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中,3册必修教材中都分别编写了“科学家访谈”的教学内容,都是以“科学家访谈”为3个模块的开篇,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绪论(或前言)的突破,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尽在其中。这是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上的一次创新,也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亮点,阐明了3位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是见人,见事,见精神;有知识,有过程,有殷殷的嘱托。本文对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中“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遗传与进化”中“我赞叹生命的美丽”、“稳态与环境”中“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教材特点以及教学要点进行解读,提供给广大读者。

1 教材特点分析

分别对来自同一生命领域的3位科学家进行采访,在被采访的3位科学家中,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并配有3位科学家的彩色照片和研究成果。在“我最想对高中生说的话”内容中,都有3位科学家的亲笔签名,反映了教材内容全部是真实的,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可信度,也是我国3位科学家在生命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的真实写照。这3位科学家在研究领略中的闪光点,就成为教材编著的切入点,这是3册必修教材在编写上的共同特点。

1.1 访谈Ⅰ: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

该访谈与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联系,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内容与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正相关。以“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寻找答案,而对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阐明,又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而切入本模块的主题“分子与细胞”,也揭示了生命科学的微观发展方向(分子水平)。邹院士的工作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有关,蛋白质是生物体特有的生物大分子,人工合成蛋白质分子是在世界上没有先例的,如果研究成功,则会打破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严格界线。邹院士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参与者,高难度的课题在1958年确定。该课题是世界上史无前例的,又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工作,在经历了6年极不平凡的岁月,在实验条件差、设备简陋的情况下,取得了一鸣惊人的科学成就,真是功夫不付有心人。我国在1965年向世界宣布,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的牛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这标志着我国对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也是探索生命起源的重大发现,也标志着我国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意义的阶段。邹院士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是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学习中值得深思的,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及工作树立了榜样。

1.2 访谈Ⅱ:我赞叹生命的美丽

该访谈与必修模块“遗传与进化”联系,体现了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与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正相关。同样揭示了生命科学在遗传上的研究属于分子水平,生命与生命的连接点是简洁的,就是有DNA和基因。DNA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另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生物的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都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无数的艰难和曲折,而却又那么精彩绝伦,它的奥秘就在DNA上。科学家杨焕明认为:“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就是生命,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生命,对于生命的赞美早已融入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他是研究基因的科学家之一,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2002年度科研领头人,在举世瞩目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中,他成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中国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世界性的科研项目,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的科学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完全显示了我国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也是中国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1.3 访谈Ⅲ: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该访谈与必修模块“稳态与环境“相联系,与教学内容正相关。生命科学除了向微观方向(分子水平)发展,还向宏观方向(生态学)发展,科学家孙儒泳院士是生态学方面研究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长期的科学研究结晶都汇集在《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中,该书是高等学校生态学方面的权威教材。访谈中,谈到他在儿童时期、前苏联留学期间、教学方面、科研方面等鲜为人知的故事,体现了院士一生对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和执著追求。这位老人在谈到生态学方面要解决人类目前遇到生态学方面的难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口剧增、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对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及发展空间所带来的威胁,影响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课题,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这是科学家对年青一代的厚望。

2 重点难点分析

在“科学家访谈”这一教学内容中,没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要求,让青少年学生了解3位科学家的科研成就及对人类的贡献为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以及如何树立科学态度,如何教会学生面对当今的社会环境,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又有紧迫感的年青一代,体验科学家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在不同的研究方面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青少年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启迪,这就成为教学的难点。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因人施教,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

3 教学方法确定

透过科学家的工作、学习、生活,体验科学家的成就,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记住3位科学家的忠告:“说话老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生命是美丽的,探索生命的奥秘一定会使我们的人生更美好,也将使世界更美好”;“韶光易逝,劝君惜取少年时”。这些教诲催赶学生走上探索生命科学的征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热爱生命科学,是本内容编排在最前面的目的所在。教材以不同的方位和视角,展示了科学家精彩的人生、精彩的科研旅程和精彩的成就,一问一答的模式,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探究,是与3册必修模块编排模式一脉相承的。

从3位科学家经历的人生轨迹来看,他们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中杰出的代表。事实上,我国还有很多这样的生命科学家,如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国还有许多遗传学家、植物学家等,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创造了过去的辉煌,为人类作出了贡献,启迪年青一代立志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幸福,继承发扬今天的成就,再创明天的辉煌。

篇(3)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重视实验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什么是实验素养?实验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品质、实验思维、实验能力、实验科学思维的综合。高中阶段对学生实验素养的考查有两种形式,一是高二第二学期进行的生物实验考查,主要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品质。一是各类考试中的实验题,这些实验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实验思维和表达能力。新课改后的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实验类题目可以非常好地与《考试说明》要求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相结合,尤其通过实验过程图解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内涵的理解。2016年我有幸参加了高考阅卷工作,下面就以其中两道实验题的得分情况分析一下平常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对学生解决实验题的影响。

一、答题情况分析

1.(全国二卷)第29题(10分)(题省)

本题涉及的实验来自必修一第五章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前三问都直接与该实验有关。看似并不复杂的实验题,最终平均得分仅5.78分。取得这样的分数让考生和老师都不满意,因为这个题涉及的实验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反复讲过、练过,学生非常熟悉。但这里所说的“练”并非在实验室里“练”,而是在做“纸上实验”,以讲代练。以我的理解,这个实验在教材中的用意不仅是告诉我们温度和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实验,怎样控制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应变量的变化、怎样检测,再通过准确的操作动手得出实验结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素养。在阅卷过程中可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这个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却浮于对原课本实验结论的记忆,在本题对原课本实验改编之后,很多学生出现了不能从题中获得有效信息、对实验基本原理不理解等问题,造成了失分。表面看,是学生答题的问题,其实这一切缘于平时学生实验课、实习课、活动课太少,缺少直接过程体验,缺少积淀相应能力的机会。要知道,能力的习得非一朝之功。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深知实验题在高考和水平测试中的分量,但是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我们没有把时间花在“实验室”,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是在急功近利“走捷径”,练了很多实验题,总结了很多实验题的解法,甚至花了很多时间揣摩命题教师的命题方向,但最终却收效甚微。高考生物实验成绩“节节败退”恰恰是缘于不重视实验教学这一主要原因。客观地说,相当多的初高中生物教师对开展生物实验教学缺乏信心、缺少坚持,对实验教学效果缺乏认同。实验教学出现要求做的也尽量少做或不做,可做可不做的一概不做,课外实验几乎为零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实验素养低下成为一种必然,新课改的趋势正是强化能力为主,考生如果只是背概念,而不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审题能力是拿不到高分的,更不用说这样的考生今后有什么创新能力了。

2.(全国二卷)第31题(8分)(题省)

本题涉及的实验为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中的探究性实验《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身边的简易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本实验在教材中属于开放性实验,实验方案小组自订,实验材料要学生自己确定。这个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等,但可惜的是,大部分老师都只是给学生“讲”这个实验,几乎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只是告诉学生该怎样去做,最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事实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老师,都没有亲自做实验探究,所有实验结果都是我们通过理论臆想出来的,至于“实验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因素?实际条件下叶片会不会按照设想上浮?”等等都应该在实际操作中总结出来,我想只有我们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同时我们的实验品质、实验思维、实验能力才会提高。这道题的平均得分为3.74分,可以说是全生物卷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题。得知这样的结果后,我们都嗟叹学生在如此熟悉的背景下的实验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得分,忽略学生的“熟”只是熟悉实验的结果,我们把结论“背下来”却不是学生真正自己通过动手得来的,那么对它的理解只能是肤浅的。

二、对今后工作的一些思考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听过就忘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话充分诠释了动手实践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次高考阅卷的亲身体验,我对以前实验教学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总是怕麻烦、怕耽误课程进度、怕学生在实验室不听话,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机会,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抹杀了他们的探究兴趣,禁锢了他们好动的天性,钝化了他们的思维灵感,强化了他们的依赖意识。但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这种在动手中培养起来的科学素养对学生的一生都是有益的。教师应该利用现有实验设备并创造条件尽量开设教学要求规定开出的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动手操作,哪怕仅仅是简单的模拟实验,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篇(4)

关键词:生物图文转化;能力提升;有效教学策略;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32-02

1.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问题的提出: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高考理科综合卷生物学科部分的选择题第五题: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α)。左下图为实验示意图。右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 a B. b C. c D. d

当年这个题目得到很多高中生物教师的认可,认为是这份卷子的亮点之一。它考查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是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重点也是高考复习重点,早巳广为学生所熟悉。在平时的训练中通常利用胚芽鞘的弯曲方向来判断生长素的影响,但是本次命题利用学生常见的生长图像,以曲线图的形式别出心裁地要求用弯曲角度来分析实验结果,这种逆向考查方式在平时练习中是较少见的,新而不怪,只是在图文转换方面有较高层次的要求。这是典型的立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承受能力范围内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发散性,以及运用逆向思维去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核心是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在2009年暑假厦门市生物学科培训中,新高一生物教师对这个题目的难度预测值是0.37,而据参加高考改卷教师提供的数据,根据全省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此题难度仅0.24。说明考生此题完成效果并不理想。而从近几年高考考查的情况来看,生物图文的转换是综合能力考核的主旋律。

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而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和学生往往忽略对这些资源的研究和学习,精美的插图仅仅是吸引了他们的眼球,专业性较强的老师也不愿意去花时间研究,学生也只懂得欣赏其精美之处,而无法读懂其内涵。如何通过资源的整合和挖掘、分析,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1.2问题研究的意义。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新颖度、难度和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生物图形的转换,创新。而对于初始学习阶段的学生而言,生物图的识别、辨析是很难的难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生物图认知能力的提升,要从初始学习阶段高一年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打好坚实的基础。笔者认为,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有效教学策略为依托,长期有意渗透,学生在图形、图表的信息表达方面将有较大优势,也能为学生将来的高考这方面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生物图学习能力方面的提升,既能培养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又有利于其高考成绩的提高。

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中,特别强调教育过程中直觉思维的价值,强调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动口、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去做、去实际操作、体验和表现,实现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自主、参与和合作。生物学科中生物图形,是学科知识直观具体的呈现形式,是对抽象概念的直观诠释。笔者在实施生物图形教学中,试图借助生物图形有效教学策略(如生物插图、图片、图像、图形、图表等教学策略),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开展优化生物图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设计图式校本作业,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图形策略",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水平,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有意义的生物学习。一言以蔽之,本教学策略旨在通过图形策略学习,将师生的注意力从习惯的教,转移到感性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转移到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题上,重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实现高中生物教与学的优化。

篇(5)

1 教学中适时补充概念

由于地区差异性,本地区生物未被列入中考考试范围,所以刚升入高中的学生,生物学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再加上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在内容上不够衔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常会出现概念脱节现象。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教材未介绍“原生质”这一基本概念,而该概念在一些初中生物教材中也未涉及。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帮助学生衔接初中生物知识,并为后续课程学习排除障碍。又如,在学习“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时,教材上并未着重介绍“被子植物生殖器官的结构”,而此内容是初中生物中的重点知识。考虑学情,此时教师仍十分有必要补充该内容,形成概念,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2 教学中修改概念

教材在介绍某一生物学规律(概念)时,有时为了保持教材本身前后内容的照应,而将某些规律(概念)归纳成了在前述某个内容限制下的规律,忽略了规律之外仍存在的可能情况。如教材在讲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时,由于前述内容是以杂合子为例来展开介绍的,所以后面是这样概括总结其实质的: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从该概念上看,“基因分离定律”好像只是适用于“杂合子的细胞”、“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情况,产生误解。实则不然,“基因分离定律”对于“纯合子的细胞”、“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基因”也是适用的。所以在教学中,为避免学生认识的偏差,也应该对“基因分离定律”进行修改:在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同样,“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内容也存在着类似现象,教学中可进行相同形式的修改。强化学生对规律、概念认识的全面、准确,避免认知上的偏差。

3 教学中扩充概念

教材在介绍某些生物学规律(概念)时,考虑到自然状态下的生命现象与高科技生物技术参与下的人工生命现象的区别,保证生物学规律的纯生物(自然)性,而将某一生命规律(概念)添加了限制语,缩小了概念的外延,但是这样有时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学规律(概念)的全面认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考试大纲要求及该概念同生活实际结合的紧密程度,加以适当的扩充。如教材在讲述“基因重组”概念时提到: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生物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这样“基因重组”概念当然就包括两方面内容了:一方面,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另一方面,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在联会时期的交叉互换。但教材接下来又介绍了“重组DNA技术”这一与有性生殖无关的高科技生物技术,就其本质而言,“重组DNA技术”仍应属于“基因重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将此“重组DNA技术”作为“基因重组”的另外一种情况(与有性生殖无关)。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对生命规律认识上的完整性,而且有利于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性。

4 划分句子成分,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教材中对概念的表述,语言都具有简练、明确、严谨的特点,而且表意也十分准确、完整,确定概念的范畴严格。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分析概念的语句,使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正确使用概念,准确进行推理判断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来解析概念。如对教材上“二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的句子成分划分如下:(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三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多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划分出句子的主、谓、宾、定、状成分,可突显出定语和状语在概念语句中的修饰、限制作用,也就是该概念必须满足的条件。主语、谓语和宾语是概念语句中的最基本成分,其中主语也是对概念修饰、限制的最后一道关卡。经过这样的句子成分划分,学生可以彻底明确概念、理解概念,扫清判断推理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掌握概念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5 进行相似概念对比,牢固掌握概念本质

生物学中有许多相似概念,极易产生混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述时需要进行相似概念的对比,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如笔者在讲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第四种情况: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时,引导学生回答“交叉互换”与该处的“移接”是否相同?并进而对比如下:

篇(6)

关键词:高中生物 分子与细胞 教学建议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模块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中第一个必修模块,是以后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理念,更好地进行生物教学是广大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于如何进行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实验的结果,目的是通过实验论证观点,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学生只要深刻记忆实验结果或者进行简单操作就好,根本不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推理和假设,完全忽视学生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必须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让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在自己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比如,在学习“酶的实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时,教师要先讲解一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两支干净的试管,编上号1、2,分别装上淀粉和蔗糖。第二步,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淀粉酶溶液。第三步,把试管下端浸在60度左右的温水中保温。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在操作等待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猜测、思考,然后提问:两个试管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出酶的什么特性?看看结果是否验证了学生的想法。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检测。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的存在,看看两个试管内的反应,是否有砖红色沉淀,如果有砖红色沉淀就说明——酶可以催化这个水解反应;如果没有沉淀就说明——反应不能进行。学生通过这个实验,既深刻认识到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而且又亲自参与实验的过程,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过程

首先,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分子与细胞模块具备自己的核心概念,有着贯彻始终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比较紧密,模块的整体性特别突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围绕学生进行教学。重视学生的知识习得过程,给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用心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做好课后总结与反思。教师要做善于教学的有心人,坚持进行课后总结与反思,分析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查漏补缺,寻找对策,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可以不断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课堂反思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反思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三、教师加强讲解、总结,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重点问题

分子与细胞模块总共包括五部分内容: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学生不好理解的重难点问题,需要教师加强讲解和总结,教师要将这些不好理解、掌握的知识进行细致的讲解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概念和重难点问题。比如,学习细胞增殖时,教师应该说清楚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纺锤丝”“纺锤体”。纺锤丝是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丝状结构,纺锤体是由纺锤丝或星射线构成的形态结构;“赤道板”“细胞板”。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纺锤体中类似地球赤道位置的空间,是非物质的,细胞板是在赤道板位置后来出现的一种物质结构,最终形成细胞壁;“体细胞”“子细胞”。生物体除生殖细胞外均为体细胞,子细胞通常指原细胞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新的细胞。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仍为体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再比如教师可以巧用排列组合的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核酸的多样性,并通过习题进行具体的练习。

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历年高考真题,优化习题练习

练习是强化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完一节内容后,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以便确保学生强化知识的掌握。除了课本和辅导书上的习题外,教师也可以选择以下两种习题。

(一)历年的高考真题

做高考真题练习是一个比较好的练习方式。高考题是由命题专家在严密、科学的操作下完成的,高考题不仅水平高,而且反映了新课程的要求,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考察。

比如,2009年高考理综试题(陕西卷)选择题的第5题:“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 自交,播种所有的 F2,假定所有的 F2 植株都能成活,在 F2 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 F2 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 F3 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 F3 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B.3/8 C.1/16 D.3/16

这道题的答案是B。

解:设抗病基因为 A,感病为 a,无芒为 B,则有芒为 b。 依题意,亲本为 AABB 和 aabb, F1为 AaBb,F2 有 4 种表现型和9 种基因型。拔掉所有有芒植株后,剩下的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bb、1/4AAbb、1/4aabb。剩下的植株套袋,即让其自交,则理论上 F3 中感病植株 为:1/2×1/4(Aabb 自交得 1/4 aabb)+1/4(aabb)=3/8。故选 B。这道题的计算,需要将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概率结合应用,考察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练习高考题,对于减少学生习题的盲目性,减轻学生的习题量是有帮助的。

(二)利用网络资源精选习题

在网络上有大量的习题,其中也不乏高质量的习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去伪存真、去粗选精,选择适合学生的习题供学生练习。这样不仅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而且能够适应学生差异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都能得到锻炼、发展,享受到成功的体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发挥了习题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戴波.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9).

[2] 高贞富.高一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教学反思.教师教育科研,2009(6).

篇(7)

关键词:假说—演绎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科学方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首先提出某种作为理论基本前提的假说来,然后以假说作为出发点,逻辑地演绎出可由经验检验的结论,构成一个理论系统。用这个理论系统解释和预见所研究的对象系统的各种现象,并用实验来进行检验和修正。图1为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图1假说—演绎推理的逻辑关系

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假说—演绎法不仅仅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客观规律的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相对于观察—归纳法对于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都有很好的作用。

一、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要求及体现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阐述“遗传与进化”模块的教学价值时指出,该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新课标中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水平要求,其中属于应用水平的仅有两项,一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另一项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在课程标准必修二模块的前言部分,还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必修二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

必修二教材中涉及假说—演绎方法的内容还有: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提出与证实(第52页,沃森和克里克提出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假说,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整个中心法则的提出与证实(第68—第69页)以及遗传密码的破译(第73—第75页)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体会,领悟其中蕴含的方法。同时在教材中,编者也设计了类似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教材第38页拓展题“……你怎样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如何验证你的解释”,及第71页的技能训练——提出假说,得出结论“请针对出现残翅果蝇的原因提出假说,进行解释”,必修三教材第69页进一步探究“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作出的推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等。

二、假说—演绎法的典型课例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经典内容。遗传因子分离导致性状分离这一命题,是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历经“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获得结论”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一内容非常适合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素材。构建假说需要大胆设想,演绎推理需要缜密思维,验证假设则需要设计实验,寻求证据,进行论证。这一系列过程非常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下面以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实验为例(如图2),看看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以及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假说—演绎法的。

本案例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孟德尔研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是演绎。学生看到的是,孟德尔提出假说后,就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检验了,那么哪一步是演绎呢?事实上,测交实验所检验的不是假说本身,而是假说的推论。如果孟德尔要直接验证他的假说,只能用显微观察的方法,确定遗传因子的真实存在和遗传因子的传递方式,显然在当时这是不可能的。只能由假设演绎出一个必然的可证明的待检验陈述,即子一代如果是杂合体,则必然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那么如何最直观、最简单地证明这个推论呢?孟德尔非常巧妙地设计了测交方法,即将子一代与隐性亲本类型回交,这是因为隐性亲本性状不能遮盖显性性状,并能显出纯隐性性状,这样测交结果就能直接反映出子一代所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和数目。如果测交结果能得到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例是1:1的话,就证明了推论的正确性。这应该是孟德尔之所以采用测交试验的真正目的。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完全相符,证明了推论的正确性,由此就得出被确证的结论,即分离定律。

三、在应用假说—演绎法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活跃的思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再现孟德尔实验和思维的过程中,不仅有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还有设计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非常重要。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推理而非主观臆断

在演绎推理这一环节中最好以问题“为什么孟德尔不是用f1代自交或用f1代与纯种高茎豌豆杂交来证明其假说,而是将f1代与矮茎豌豆进行测交呢”来引导学生思考,而非主观臆断地告诉学生,孟德尔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就是将f1代与纯隐性类型杂交,至于为什么这样做却没有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的结果是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动力,不进行分析和思考就被动接受,其后果是学生遇到检验某一生物个体是否是杂种的实际问题时,只会想到测交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这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四、假说—演绎法在科学发现中的应用与限制

回顾经典遗传学的历史就会发现,人们对基因和性状关系的认识,首先是从性状传递的规律变化提出合理的假说,然后再分析、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在“合理”和“不合理”的冲突中发现正确的结论。如孟德尔在不知道遗传因子为何物、在细胞何处的情况下,选取豌豆若干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对呈现的现象提出假说,合理演绎,实验验证,从而归纳得出两个遗传的基本规律。基于当时的情况,孟德尔的假说是合理的,可以演绎地说明其他类似的现象。如果联系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孟德尔假说的局限性,譬如孟德尔讲的颗粒式遗传、基因的独立自由问题。如摩尔根和他的合作者就是在觉得孟德尔遗传理论“不合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果蝇杂交实验,发现连锁和交换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