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

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2 15:52: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思路

篇(1)

一、健全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

运管所成立了以所长同志为组长,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职能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对道路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落实机构、人员、制度、措施和经费,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的高效工作机制。

二、规范依法行政管理制度,落实执法责任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先后制定《行风监督员制度》、《行政执法公开制度》等40项制度,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工作流程图,不断创新管理体系;二是规范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办公室工作职责》、《奖惩制度》等20余项内部管理制度,制订《纪律作风整顿活动方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三是健全考评机制。建立“个人自评、股室初评、班子审核”三级考评机制,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四是落实执法责任,加强行政执法管理。成立行政审批委员会和行政处罚委员会,强化对行政执法的监督,由执法室负责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

三、不断夯实硬件基础设施,提升执法形象

一是加快交通“四统一”建设。按照交通部“四统一”要求,高标准建设执法场所,已于2014年8月投入使用,执法形象不断提升;二是标准配置执法装备。配置执法车辆2辆,执法记录仪4台,对讲机8部,执法标志标识齐全、执法服装着装规范、执法证件佩戴统一;三是强化执法宣传。设置执法宣传栏4个,宣传展板5个,宣传标语和横幅60余幅。在各乡镇、社区开展以“珍爱生命,拒绝黑车”为主题的道路运输安全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接受咨询360余人次,广大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全面推进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能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运政队伍法制水平。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聘请法官和律师等法律工作者进行执法培训,增强执法人员掌握执法程序、执法处置的技巧,实现法律知识与实践的最佳结合,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二是狠抓运政队伍行风建设,树立执法为民意识;严格执行《交通行政执法规范》、《省交通行政执法“八禁止”“八不准”》等规定,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观念;三是强化执法监督,提升执法形象。认真贯彻《市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制度》等,聘请行风监督员,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五、构建廉洁高效服务体制,切实关注民生

一是建设高效便民的行政服务体制。认真执行许可公示制度,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办事程序,优化政务环境。

篇(2)

一、上半年交通工作完成情况

(一)公路工程建设

20年,我局共计划实施公路工程建设项目19项,新改建、大中修公路227.5公里,总投资17.8亿元,计划年内完成建设里程190.8公里,完成投资4.1亿元。

1、国道112线城区段南延改建工程。工程北起国道112线城区段与省道遵宝线交叉口处,南与现112线相接,全长1.98公里,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3.5米,建设技术复杂的矮塔斜拉大桥一座,桥跨结构为8孔30米,工程总投资6128万元,20*年7月16日开工,现已完成路基1.96公里,路面1.7公里,黎河大桥已完成下部结构,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预计7月底竣工通车。

2、国道112线黎河桥南段西半幅大修工程。工程北起黎河桥,南至丰润交界,全长25公里,一级公路标准,总投资9286万元。20*年完成了9.2公里大修,今年进行剩余15.8公里路段施工,3月5日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施工,6月20日全部竣工。

3、国道112线遵化北段中修罩面工程。工程北起罗文峪,南至苏家洼铁道桥,全长7.3公里,二级公路标准,总投资370万元。5月6日开工,已于6月9日竣工。

4、邦宽线西铺桥右半幅新建工程。该桥为12孔13米钢筋砼预应力桥,全长171米,桥面宽12米,总投资598.5万元。4月1日开工,目前已完成29根井柱桩,预计10月底竣工。

5、邦宽线堡子店桥改建工程。该桥为双幅6孔13米钢筋砼预应力桥,全长83米,总投资500万元。5月1日开工,目前已完成9根井柱桩,预计10月31日完工。

6、邦宽线大秦铁路地道桥新建工程。该工程按两座单孔布置,桥跨均为8米,两桥净间距设为0.5米,总投资980万元。20*年11月6日开工,目前1、2号箱体均已顶进就位,计划6月30日竣工。

7、邦宽线东大河桥新建工程。该工程为20*年接转工程,全长2*.5米,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跨径8孔25米,总投资1450万元。2月14日开工,现已完成下部结构,正在进行上部结构箱梁安装,计划7月20日竣工。

8、省道邦宽东线大修工程。工程西起东二环路口,东至闫家屯,全长5公里,二级公路标准,总投资580万元。5月2日开工,已于5月22日竣工。

9、县道洪火线小厂乡头道城至洪山口段改建工程。全长7.24公里,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总投资722.4万元。4月6日开工,现已完成全线二灰碎石基层,浇筑水泥砼路面800米,K3+641小桥完成基坑开挖、桥台砌筑,计划7月25日竣工。

10、县道平东线改建工程。工程西起平安城,东至东旧寨,全长32.356公里,二级公路标准,总投资5764万元。3月15日开工,目前已完成平安城至洪水川段路基12.15公里,铺一层二灰碎石5.2公里,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300米,并完成了王迷寨至大老峪段改建工程放占地线工作,计划年内全部完工。

11、县道堡东线魏进河桥大修工程。全长213米,总投资90万元。5月6日开工,现已铺二灰碎石400立方米,正在进行底层钢筋铺设,计划8月15日竣工。

12、县道大玉线上关桥大修工程。全长180米,总投资75万元。3月18日开工,现已竣工通车。

13、乡村道路改建工程。共涉及16个乡镇32条线路,全长83.9公里,总投资2754万元。工程自3月份陆续开工,现已完成路面47.9公里,计划10月15日全部完工。

14、机场路新建工程。起点位于遵宝公路,终点与机场路相交,全长1.156公里,三级公路标准,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总投资269万元。6月1日开工,计划7月30日完工。

(二)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

按照“保畅通、强管理、重服务、塑形象”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着力实施“拆违清占、公路标准化、生态扩绿、农村公路示范”四大工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国省干线养护,累计清扫路面25.2万千平米,清运垃圾、堆积物8500立方米,疏通边沟、排水沟93公里,挖补油面4363平米,维修更换“三桩”403个,粉刷隔离墙、田路分家带等共计10万平米,特别是将公路绿化作为提升公路品位的重要内容,对国省干线14800棵路树进行了整枝,在国道112线边坡边沟栽植火炬11400株,绿化平台栽植紫薇、木槿6186株,中间绿化带栽植红叶小檗25000株,在新店子、王迷寨花池栽植串红30000株。此外,完善国道112线党峪绿化景点600平米,在遵化与兴隆交界护坡处用河卵石镶嵌了奥运彩色福娃图案和各种动植物造型,公路两侧修建长城样式隔离墙73米,绿化平台栽植花木1309棵,种植草坪55平米,干线公路环境面貌显著改观。农村公路养护,一方面继续加强县级公路养护,截止5月底整修路肩边坡25千平米,路面保洁650千平米,疏通边沟50.5公里,完成设施维修90.3立方米,清理废料垃圾2513立方米,粉刷隔离墙123平米,粉刷“三桩”689个,修建挡墙131米,补植火炬6000株。另一方面,坚持以点带面,每个乡镇选择2-3条乡村公路作为试点,实施农村公路示范工程,力争达到“一乡一品,一村一色”,乡村道路养管跃上了新台阶。公路路政管理,坚持超限超载治理和公路红线控制并举,共拆除制止违章建筑4处,清理路面堆物堆料366处1780立方米,取缔私开道口21处,拆除违法广告牌138块,查处超限超载运输车辆1100辆,处理路产侵权案件25起,结案率100%,有效维护了公路的路产路权。

(三)运输市场管理

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体系的要求,全面加强对运输市场的培育和监管。客运市场圆满完成20年度客运车辆年审和日常以及“春节”、“五一”、“端午节”期间道路旅客运输任务。货运市场重点加强危货运输管理,在对全市货运联合车队进行集中检查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危货运输档案、资料和规章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企业负责人例会,每季度深入到危货运输企业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为货运市场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出租车市场重点打击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行为,今年以来已查处无证“黑车”和不规范经营车辆422辆。汽车维修市场重点做好汽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对全市130家维修业户进行了维修质量信誉考核,其中合格业户125家,限期整改3家,降级1家,取消经营资格1家。水上运输积极开展运输安全排查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水域进行明察暗访,半年来未发生水上运输安全责任事故。驾培市场重点加强对市内两所驾校的管理,严格教练车的安全监管和对教师授课、学员出勤情况的监督,进一步提高了驾校的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

(四)交通规费征收

坚持内业管理与外业稽查并重,严格微机管理,健全车辆台帐,加大对偷逃漏费车辆的打击力度,交通各项规费征收进展顺利。截至5月底,共征收养路费58万元,其中征收汽车养路费4816万元,拖拉机养路费272万元,分别占年计划9800万元和260万元的49.1%和104.6%;征收运输管理费231.09万元,货运附加费185.27万元,客票附加费95.77万元,分别占年计划420万元、350万元和220万元的55.02%、52.94%和43.53%;征收车辆通行费3597.9万元,占年计划7000万元的51.4%,其中石门收费站征收781万元,建明收费站征收2816.9万元。

(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交通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深化学习阶段,通过采取专人导学、结对帮学、收看专题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组织全系统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内容,局领导班子开展了五次集中学习讨论,各党支部举办了五场专题论坛,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做到“六破六立”,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了覆盖面和学习效果。在分析检查阶段,局领导班子坚持“四对照、四查找”,普通党员干部坚持“三查三看”,深入剖析检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科学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坚持交通科学发展正在成为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下半年交通工作安排

(一)公路工程建设。在抓好在建工程建设的同时,抓紧启动尚未开工项目,精心组织,科学调度,强化督导,确保完成年度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1、省道邦宽线拓宽改建工程。工程全长52.419公里,西起蓟县赵各庄,东至迁西县界,一级公路标准,路基宽24.5米,路面宽23.5米,总投资147154万元。目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待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后,抓紧运作银行贷款事宜,力争7月份开工建设,年内完成邦宽西线17公里拓宽改建工程。

2、邦宽线后王庄南桥新建工程。该桥为8孔13米钢筋砼预应力桥,全长109米,总投资450万元。计划7月1日开工,预计12月底竣工。

3、邦宽东线炸糕店桥新建工程。该桥为6孔13米钢筋砼先张法预应力桥,全长83米,总投资400万元。计划6月20日开工,10月30日竣工。

4、县道彭李线改建工程。工程东起地北头,西至玉田交界,全长10公里,三级公路标准,总投资765万元。计划6月25日开工,10月25日完工。

5、县道平东线前毛庄桥新建工程。该桥为7孔20米钢筋砼后张法预应力桥,全长141米,桥宽10米,总投资480万元。计划7月1日开工,12月15日竣工。

(二)公路养护与路政管理。1、深入开展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力抓好“拆违清占、公路标准化、生态扩绿、农村公路示范”四大工程,特别是打好拆违清占战役,强力实施公路绿化攻坚行动,打造安全、流畅、绿色、充满人文关怀的公路景观长廊。2、组织开展超限超载治理“飓风行动”,继续保持超限超载治理的高压态势,年内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控制在8%以下,并逐步建立治超长效机制。

(三)运输市场管理。在全面整顿规范运输市场秩序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新汽车站立项的手续报批工作,争取年内得到省交通厅批准。

(四)交通规费征收。加大规费征缴力度,确保全年任务指标圆满完成。

(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抓好解决问题、完善制度、测评总结各个阶段的工作,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积极开展科学发展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篇(3)

一、20*年交通工作回顾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历史经验的关键一年,更是推进*交通逐步从传统交通向现代化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一年。为切实抓住国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全局上下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交通规费征收,水陆交通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均得到了长足发展。概括起来就是:

(一)公路建养力度加大。一是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1.4亿元的*船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工作,闸室及内外引河工程已完成工程建设投资1.*亿元,预计年内试通航。二是县乡重点工程。14.54公里的县“5511”重点工程之一---颍城至刘庄煤矿快速通道,自2006年6月动工兴建以来,克服了特大洪灾和雪灾,已于今年5月16日全线竣工通车。12.11公里的新东方大道,已完成前期勘察、设计(包括颍河特大桥)和拆迁赔偿及工程招投标,预计年底开工兴建。三是“村村通”工程。今年我们以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为龙头,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期盼多年的行路难,把大力发展“村村通”工程列入全县25项民生工程之一,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同时,切实抓好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以及廉政建设,基本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建设计划。截止10月31日,全县共投资3948万元,完成“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131.6公里。四是其他交通工程建设。渡口标准化建设完成11个,完成投资165万元;投资220万元,先后对颍城等10个交管站、稽查站规范化建设,经市局初步验收均达到基层站所标准化要求。其中南照交管站经市交通局初步验收合格,并颁发了合格证书。全县公路修、建、养、管的基本经验主要有:

一是广开渠道筹集资金。20*年,除合淮阜、*船闸等项目外,全年争取公路建设补助资金477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资金2224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1856万元;乡镇群众自筹资金696多万元。同时,还发动乡村经济大户纷纷献计献策、出钱出力,用各种不同方式支援家乡公路建设。如黄坝乡农民企业家甄远怀一次性捐款5.1万元,修建了一条1.7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并决心每年都要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家乡公路建设。二是紧抓工程建设质量不放松。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章制度办事,对所有公路建设包括“村村通”工程一律实行招投标。招标中,实行“阳光操作”,提高工作透明度,不暗箱操作,不明招暗定,使得招标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和公开。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和“企业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项目法人监督、群众代表监督”五级质量保证体系等举措,全员质量意识大幅度提高,质量控制措施进一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日趋完善。三是确保公路养护到位。20*年,县交通局认真贯彻“通、平、畅、绿”的公路养护工作方针,严格按照市、县交通工作会议的安排,认真履行20*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考核责任书,紧紧围绕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坚持以提高路面质量为中心,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达能力。确保了全县重要县道和通乡公路养护到位。截止10月31日,共投资近400万元,完成13条260公里县乡公路养护任务,挖补坑槽10700平方米,中修5.7公里,大修2公里,全县县乡公路好路率达明显提升。

(二)行业管理逐步规范。一是抓客运市场管理。20*年,县交通局进一步加大了客运市场管理工作力度,运输市场秩序较以往有了进一步好转,为促进商品流通和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第一,客运实现了公车公营。全县共有6家客运企业,客运车辆385台,8066座;出租车公司3家,全县拥有出租车辆309台,177座;第二,客运市场实现了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在全县30个乡镇,256个行政村实现了“路通车通”,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截止到10月31日,全县共完成客运量3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完成了18755万人/公里,分别比去同期增长15.5%和16.5%。第三,加大了客运市场整治工作力度。以打击“客车异地经营、规范客运秩序”为重点,采取教育与查处相结合,集中整顿与区域治理相结合,年度审验与车辆检测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乱班、乱线、乱牌、乱价”的治理力度,客运秩序明显改观。20*年,全县共投资135万元,新建农村客运站点3个,候车亭18个,招呼站27个;共审验运输车辆2300台,8400吨,审验率87%,检测车辆3200台,检测率90%;处理非法营运车辆34台次,异地经营车辆20台次,无证经营出租车70余辆次。

促进了全县客运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切实构建和谐交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条件。二是抓货运市场管理。以打击“黑车运输、超限超载和乱堆乱放、乱停乱靠”为重点,对全县的货运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截止到10月31日,全县拥有货运车辆4983台,24915吨,共完成货运周转量286万吨,货运周转量为18555万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9%和14.8%。查处超限超载车辆310多台,切割非法加高、超宽车辆26台,集中整治一批不合格的货运市场,改变了过去沿路堆放、沿线停靠、遍地是车的混乱局面。危货运输管理上,我县成立了专门的危货运输公司,要求所有危险货物一律由该公司承运,其它任何车辆不得参运。三是抓汽车修、检、驾市场管理和整治工作。狠抓汽车维修市场的整顿,对全县37家三级以上汽修厂进行了审验、登记、办证和建档,通过检查,取缔了一批不合格维修厂家和不符合资质的路边店。加强了汽修检测、二级维护检测的跟踪管理和春晖驾校转包,使汽修和维护质量及驾培工作得到提高。四是以作风整顿促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好转。20*年8月以来,针对过去交通系统干部职工素质良莠不齐、纪律不严、执法随意性大和工作作风不实的实际,按照省厅统一部署,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以整顿基层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与工作人员的作风纪律和廉政勤政建设为重点的作风整顿暨效能建设活动,通过两个月的集中整顿,重点解决了对上级政令有禁不止、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解决了、吃拿卡要的问题;解决了单位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问题;解决了服务意识差、工作效率低、办事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提高了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执行力和公信度。

同时,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开展集中执法月活动,由县政府牵头,组织公安、交警、农机、国土、工商、乡镇村参加,对非法建筑、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整治,拆违章,处占道。有效地保护了路产路权,保障了公路畅通。五是狠抓规费征收。去年规费征收工作,面对三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一是取消出租车客运附加费和运管费,给出租车服务管理单位带来了征费难;二是“打黑”和打击“超限超载运输”,使年初制定的征收计划出现了不稳定因素;三是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对重点工程和重点企业的车辆规费征收,作了一些政策性的倾斜,部分征收工作不能到位。面对现实,各交管站、专业站、稽查站顾全大局、不讲价钱、知难而进、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年初下达的规费征收任务。整个规费征收工作有明显的三大特点。一是强化了舆论攻势。年初,各站、所送精神上门,发通知到户,把征收的要求、费种、费额的多少广而告之,做到家喻户晓。二是强化了征收手段。各交管站、专业站,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借助部门的力量,发挥大交通的优势,将年度目标和季度管理结合起来,争取了征收的主动权。三是强化了征收管理。一方面坚持广征细收,防止跑、冒、滴、漏;另一方面加强了征费稽查,遏制了越权、越轨行为,维护了征收纪律,确保了规费征收任务的顺利完成。截止20*年9月底,全县共征收各种规费16*.5万元,占年初下达计划1584万元的101.54%。其中:运管费征收315.01万元,占计划343万元的91.84%;养路费征收670.91万元,占年计划653万元的102.74%,客运费征收622.58万元,占计划588万元的105.88%。

(三)反腐倡廉工作力度超历史。交通部门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在公路建设,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方面易发不正当之风,对此,交通局党组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作为高危行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中央、省、市、县纪检监察会议和文件要求,以建立组织为领导,以出台政策为准绳,以加强教育为抓手,重点消除了交通高危行业易发腐败的温床。一年来,我局出台了反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等反腐倡廉文件,开展了由市交通局主办,由局协办的全市交通系统高规格的党风廉政知识竞赛活动,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

此外,我们还牢牢把握安全这根弦,将公路建设施工、水陆交通安全和综合治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年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并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书,坚持节假日轮流值班制度,经常对车站、码头、渡口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确保了辖区内公路、水上及站场的安全,确保了20*年春运、“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旅客的安全。其它法规、稳定、纪检监察、工会、财审、计生、机关管理等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感到:交通工作之所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推动,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与支持,离不开局党组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广大退、离休老同志和社会各届的关心。特别是长年奋战在一线的交通系统干部职工,他们工作负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全局工作全面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县交通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缺口大。我县公路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尽管在全市并不落后,甚至排在前列,但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抗灾能力差,急需提高等级。2007—20*年两年,上级共下达我县“村村通”工程计划284.3公里,而我县民生工程计划两年共560公里,按市级以上每公里补助15.5万元计算,仅上级补助资金缺口达3548万元。随着建材价格的上涨,现每公里水泥路需30万元建设资金,而目前多方资金加在一齐才26.5万元,从而又加大了资金投入。因此,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二是价格低给工程质量、进度造成影响。由于上级和地方配套资金仅26.5万元,因此,20*年我县“村村通”工程每公里平均中标价控制在27万元左右,按照现行标准,正常价格每公里应在30万元以上,中标价与正常施工价之间悬差大,从而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压力,造成“村村通”工程进度缓慢,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

篇(4)

根据通知要求,现将一年来省政府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14年8月至10月,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对我省2013年7月以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情况进行了检查。随后于11月听取和审议了梁黎明副省长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执行情况的报告》及省人大民族华侨委员会《关于检查出境入境管理法执行情况的报告》,提出了6点审议意见,并要求省政府于2015年10月底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研究处理情况报告。6点审议意见高屋建瓴、切合实际、针对性强,充分体现了省人大对全省出入境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为进一步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5年9月15日至18日,省人大常委会检查组专题听取了省政府关于6点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并先后赴台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玉环大麦屿港区、三门核电站实地检查,听取相关单位的工作汇报,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随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切实落实责任,力求全面整改到位。各省级有关部门积极作为,对照6点审议意见,逐条落实整改要求,相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部分难点问题取得了新进展。具体情况如下:

一、学用结合,加强出入境管理法教育普及

省司法厅、省普法办积极协同公安、外事侨务、旅游、海关等职能单位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并指导各地各部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一)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2015年3月9日,省司法厅、省普法办在省普法领导小组会议上就部分专业法宣传进行了分工落实,同时在《浙江省2015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关于进一步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强化单位、部门的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发挥各自资源优势,点面结合,努力促成省、市、县(市、区)三级联动的工作局面,确保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等专业法宣传落到实处。

(二)立足自身,做好相关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公安部门梳理了新法中涉及申请人接待、证件受理、审核上传、执法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培训,重点提高一线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水平;编写了《公安机关处置涉外案(事)件实战手册》,积极规范涉外案(事)件处置,切实提高全省公安机关处置涉外案(事)件实战水平;召开贯彻实施《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签发规范》培训班,对规范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和说明,确保新《规范》规定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三)借力用力,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社会知晓率。各有关部门在巩固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基础上,积极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结合有关普法主题活动,开展全方位宣传教育活动。公安部门以召开新闻通气会、邀请媒体实地体验等方式开展专题宣传,并借力移动、电信、联通和社保平台,向市民发送宣传短信,在银行营业厅等人流密集场所和社区发放纸制宣传资料,利用街面各类电子屏和本地热门网站设置预约平台二维码和链接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扩大宣传影响。青田结合侨乡实际,制作了出境入境管理法涉侨法律专题宣传片,在青田县广播电视台以及中国青田网、青田侨网和青田全球华文媒体联盟等媒体登载播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紧贴实际,突出特色化宣传。省外侨办通过举办外国人领事保护工作研讨会等活动,向各国驻华使节介绍外国人在浙领事保护工作情况,争取外国政府对我公民在所在国涉领事保护工作的支持。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在“三非”外国人(即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主要集中地,通过上门走访、座谈交流以及与企业签订合法用工承诺书等形式,宣传出入境管理法律法规。丽水针对外籍新娘的问题,加强涉外婚姻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义乌小商品市场针对涉外商人开展出境入境管理法专题宣传,为涉外商户提供法律服务,切实维护涉外商户及外商合法权益。

二、打防结合,维护良好的出入境管理秩序

各有关部门主动融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坚持从严管理,构建完善打防管控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促进各系统各单位各要素的互补性和协调性,积极妥善化解涉外领域各类不安定因素,严厉查处涉外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出入境管理秩序。

(一)严管出境入境源头。省外事侨务办坚持“谁邀请、谁负责”“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和“分级管理”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外交部《关于被授权单位办理邀请外国人来华手续的暂行管理办法》《浙江省邀请外国人来华暂行管理办法》等规定,严格审发外国人来华邀请函电,切实加强外国人来华的源头管控,进一步规范邀请外国人来华工作。公安部门严格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批和边防检查,开展执法办案平台与不准出境报备管理的系统对接,运用系统报警、人像比对等技术手段,严防各类重点人员和“”人员潜入境内,严防不准出境人员、报备人员潜出境外。近一年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报列不准入境人员130余人次,共对453名特定人员实施口岸出入境控制(边控),共核查回复我国驻外使领馆要求核查的身份、持照信息函件3000余份。

(二)严控日常动态。公安部门将在浙外国人纳入派出所实有人口管理,全部实现信息系统联网运行。实行外国人住宿登记核查制度,指定专人每天对外国人住宿登记情况进行检查核对,严防漏报漏登。部署开展外国人基础大排查专项行动,共走访、排点场所516246家,其中企业47948家、出租房屋427440间、宾馆旅店26509家、其他场所14546家。目前,全省外国人住宿登记的准确率、及时率、登记率均保持全国前列。创新推出“签证回访”“签证互查”“签证抽查”“签证点评”等系列签证证件监管手段,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动态管控,共抽查回访数据8781份,发现单位地址信息不一致92人,人员住址信息不一致 317人,查处各类涉外案(事)件 243起,处罚单位4家、人员468人,宣布作废签证证件30件,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外事侨务部门充分发挥“境外浙江籍中国公民和驻外机构安全保护联席会议”机制牵头单位作用,加强与有关国家驻上海总领馆的沟通联络,认真做好涉外管理与维稳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共协调处理有关涉外案件200余件。

(三)严点人员和重点单位。公安部门强化来浙难民动态管控和信息掌握,安排人员定期上门走访核查,传导管控压力,促其主动离开。部署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排查活动,加大对违规经营中介公司的打击力度,依法取缔了杭州澳海因私出入境服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资格。基层公安部门对辖区涉外人员、单位进行筛选分类,分级确定重点涉外单位和重点关注人员,及时掌握外国人来浙目的、动态去向、人员交往、交通工具、通讯方式和涉外单位的经营活动、从业人员、租房等变动情况。建立健全动态管理和异常动向预警制度,对户籍迁至我省的敏感人员在我省申办出入境证件的,从严执行双重核查工作机制,对已经申领出入境证件的敏感人员,每季度组织一次信息排查。

(四)严打违法犯罪活动。公安部门始终保持“三非”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清理打击越南、缅甸等毗邻国家人员“三非”专项行动,共处置涉外案件事件1863起,其中查处“三非”外国人1731人次,遣送外国人352名,共破获妨害国(边)境犯罪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严厉查处各类境外非政府组织、媒体、宗教团体以各种名义入境来我省从事政治、宗教渗透和破坏活动,目前已发现在我省从事渗透活动的境外非政府组织20余个,查破境外宗教渗透和非法采访事件数十起。

三、建用结合,着力推进出入境信息化建设

省公安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围绕建成横向互联、纵向互通的统一信息管理平台的工作目标,从实际出发,努力克服体制障碍,分步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顺利完成台胞证电子化改革工作。根据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意见要求,省公安厅成立了台胞证电子化项目建设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组织软件开发和制证设备安装联调,并在全省开展实战操作演练和培训工作。9月21日,电子台胞证在我省顺利启用。

(二)全力做好全国出入境管理信息新系统试点工作。今年8月31日,公安部部署开展全国出入境管理信息新系统项目建设,该系统是贯彻落实全国公安机关“四项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涵盖现有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所有业务功能,实现系统技术路线统一、业务办理模式统一和服务群众标准统一,使用后将大大提升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警务实战能力和指挥决策水平。经我省积极争取,公安部决定在我省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部署。目前,全省公安部门正在全力开展试点工作,并紧紧抓住试点机遇,规范业务管理,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三)创新开展出入境移动警务通系统建设。今年以来,省公安厅汇集各方需求,积极研发出入境移动警务通系统。该系统以手机为移动端设备,具备出入境查询、境外人员日常管理、涉外单位日常管理、出入境核查服务等功能。通过授权,相关职能部门可共享使用移动端设备,并对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查询和维护,达到信息实时比对和对外国人入境、居留、就业等信息进行动态管控的目的。目前,出入境移动警务通系统已经基本研发完成,将在今年本月投入使用,并用于世界互联网大会涉外安保工作。这是我省在出入境信息化建设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初步实现了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同时也为今后系统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专群结合,进一步构建“大外管”工作格局

各有关部门以强化协调联动为工作重点,不断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推进,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外管工作新举措,着力构建“反应灵敏、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出入境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内挖潜力,充分发挥出入境管理厅际协调小组作用。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间的协助配合,制定并落实定期协调联动制度规范,不断增强出入境综合管理能力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公安、教育、科技、民政、司法、人力社保、商务、文化、卫生计生、外事侨务、旅游等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培训、调研等主题活动,特别是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的力度、广度、深度达到了较高水平,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显著提升。

(二)外强协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基层单位的作用。按照“打通边界、内外协同”的原则,充分动员和借助社会力量,通过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政策措施,不断延伸出入境管理的触角和范围,方便来浙外国人出入境和停居留。比如,温州市相关职能部门改变工作思路,主动与本地院校对接,在温州医科大学建立第一家外国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整合借助社会化力量,将涉外管理服务送进高校校园,为周边高校的外国留学生、文教专家提供法律法规咨询、勤工助学信息、签证证件申办咨询、房屋租赁、困难求助等服务。

五、内外结合,进一步加强出入境管理力量建设

省公安厅等部门着眼于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出入境管理队伍,加强机构设置,改善办公条件,优化人员配备,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一)加强机构建设。公安部门从体现出入境管理中央事权属性出发,对部门机构设置、部门称谓、职级配备和编制规定等方面进行相应规范,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我省出入境管理工作需要。目前全省县(市、区)已经完成出入境管理单设机构83个,占有行政区划公安机关总数的82%,机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改善办公条件。近一年来,全省公安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出入境办证大厅面积增加3000余平方米,累计用于窗口建设、设备采购资金达5000多万元。

(三)优化人员配备。公安部门重视外语人才培养,从公安民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社会人员中遴选和培训了近700名外语人才,组建了一支精通波斯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24个语种的服务队伍,为与管理服务对象的畅通交流提供语言保障。充分调动社会协管力量,加强翻译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涉外单位联络员、旅馆信息采集员等“五员”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重大信息和案事件奖励制度,织密群防群治网络。今年省公安厅还面向全省基层公安机关公开遴选具有涉外工作经历的优秀民警,充实出入境管理队伍。

六、创承结合,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抓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全面深化简政放权,优化简化办事程序,研究破解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一)深化出入境管理体制改革。公安部门着力推动出入境审批一体化改革,嘉兴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出入境审批市县同权的地级市,大大减少了审批层级,出入境办证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减少到10个工作日,工作效能提升40%。人力社保部门逐一梳理外国人就业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稳步将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权限下放到县(市、区),缩短审批办理时限,平均办理时效提高30%以上。杭州口岸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配套设置引导标识和专门检查区域、通道,为外国人通关入境提供了便利和优质服务。经进一步争取,近期国务院批复同意外国人过境免签停留期限从72小时延长至144小时,并且实现浙江、江苏、上海相关口岸政策联动,外国人入境后活动范围更加广泛,出境口岸由单一变多元,外国人过境我省将更加便捷。

(二)大力推进“机器换人”。公安部门全面推广自助签注机、自助填表机、自助发证机等自助服务设备,以系统自动核查、审批取代人工审批,证件审批流转实现“光纤速度”,大大提高了出国(境)证件审批办理工作效率。目前,全省92个窗口启用自动审批系统,审批量已占全部申请量的64%。推广电子港澳通行证自助签注,非国家工作人员可24小时自助开展电子港澳签注的受理、审批、缴费、制证和发证等全流程操作,做到立等可取,服务群众全天候、无时差。目前,一体化自助签注机已在省厅和杭州、嘉兴等8个市地30个窗口安装启用。

(三)服务外国人就业和留学生勤工俭学。公安、人力社保、文化、外事侨务等部门在今年2月联合发文,明确外国人入境短期就业相关审批办理程序,截止9月底,累计服务外国人182名;公安、人力社保等部门积极做好外籍船员试点和外籍家政服务人员(主要是菲佣)就业审批试点工作,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了外籍家政服务人员在浙就业审批办法,成功争取将舟山列为我国低端工种首次向外国人开放的试点城市,批准国家远洋捕捞行业引进外籍船员,截止9月底,累计审批办理申请入境就业外籍船员425人次,公海作业外籍船员用工备案1009人次;教育、公安、人力社保等部门加强留学生管理干部培训,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优秀留学生留浙就业,省教育厅已在浙江科技学院开展留学生勤工俭学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计划于年内出台《浙江科技学院来华留学生校外勤工助学实施细则(试行)》,明年初正式试行。

(四)维护华侨合法权益。省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研究对策措施,努力推动《出境入境管理法》第十四条“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办理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电信、社会保险、财产登记等事务需要提供身份证明的,可以凭本人的护照证明其身份”规定落实落地,切实维护华侨合法权益。如外事侨务、教育、公安、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就方便华侨华人子女回国就读中小学和幼儿园工作出台规定,明确华侨、归侨等在国内计划生育政策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对持中国护照但在国内无户籍而不能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学生,可参加全国高校港澳台华侨联合招生考试;金融机构在对华侨一般业务受理上,认可华侨持有效护照办理(少数华侨申请贷款不予受理的,主要是因为华侨在国内没有资产、抵押物等原因所致),即从审批角度和国内居民保持相同标准;对华侨参加社会保险的,可与国内企业签署劳动合同,由企业以其护照代为办理社会保险关系;对华侨办理相关电信业务和购买房产后办理登记证明,可凭护照办理相关手续,且过程并不复杂。目前,《浙江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已列入省人大2016年立法规划,出台后将为华侨权益保护和侨商回归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服务在浙外籍妇女儿童。教育部门出台了《关于规范外籍子女学校管理的意见》,今年以来,先后在全省批准设立了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丽水设立了外籍妇女管理服务中心,借助乡镇服务中心,将外籍妇女逐一登记,开展语言文化、生产技能、优生优育知识、出入境法律知识培训,并把境外新娘纳入民政救助体系,使其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生产,留人留心。温州、丽水、金华、衢州分别开展寄养儿童双重国籍情况专题调研,梳理了1500余名寄养儿童的身份信息,摸清了底数,对依法认定外国籍的,给予最长3年的居留证件。

(六)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对于管理权限属于国家层面的出入境事务,各有关部门根据我省实际,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建议。比如,省公安厅积极参与顶层设计,专门组织召开研讨会,专题研究对《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条例》《中国公民往来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管理条例》草案的修订意见,有关意见建议已反馈公安部。

《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以来,我省主动加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用足用好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全省出入境管理部门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新常态下出入境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全省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一是学习宣传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和地方对学习宣传法律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执法者对新颁布、修改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在工作中无法及时掌控处置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深化法制理念教育,让每位执法者牢固树立尊重法律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办事的理念,坚持“岗位不同、内容不同,层级不同、要求不同”的原则,有区别、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境入境管理法教育培训,开展多种形式法律宣传,提升出入境管理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二是信息互联互通有待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各自为战的现象仍然存在,还无法完全做到各相关单位间的信息实时共享。我们将以出入境移动警务通系统为基础,研究在公安信息网与互联网之间搭建专门传输通道,依托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将出入境管理工作信息化、科技化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是配合协作有待进一步密切。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各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单打独斗现象,多部门共商共管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还不能实现多方协作的无缝衔接和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我们将充分利用外国人管理厅际协调小组这个平台,共同研究解决全省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公安内部各警种明确责任、落实工作,加强部门间、警种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共用。以落实省两办文件为抓手,积极推动将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平安浙江考核体系。建立健全“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性出入境警务合作机制,加强常态合作,形成互利共赢格局。

四是机构和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优化。我省出入境业务量屡创新高,各项涉外工作任务日趋繁重,但是涉外服务管理人员配备依然不足,基层管理和执法人员的外语水平和外事能力也有待加强。我们将根据各地出入境管理工作实际,健全机构设置,建立一支数量上与任务量相匹配,质量上具备高素质、相对稳定的专业管理和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