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15:03: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经济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电信服务业的订阅
描述电信服务的需求是研究网络效应最佳的途径。电信是一个随着同一网络使用者数量增加而每个用户的效用增加的网络。如果其他消费者不能够通过网络交流,那么没有消费者愿意支付电话服务的费用。企业只有在其他企业能够收发传真时才会使用传真机。如果没有人使用电子邮件,那么将没有人支付电子邮件这一服务等等。消费者对于通信网络大小的敏感性可以作出如下解释。N个用户的网络连接数(链接)通过公式:L(N)=N(N-1)/2给出。例如,如果用户数量由10增加到11,则可能的链接数量会增加L(11)-L(10)=55-45=10。因此,第11个用户的增加带来了10个额外的链接。Rohlfs(1974)构建了电信用户的需求函数,假设潜在订阅者为x,其中0≤x≤1。消费者被x较低值索引,然而消费者被x索引值接近1的位置。令P表示订阅费用,qe表示订阅者数量的期望值。其中,α>0衡量网络效应的强度。α值越大,表明消费者给予与潜在订阅者通讯的能力更高的价值。相反,如果α=0则表明没有网络效应。参数β>0捕获了关于消费者从服务中所获得收益的消费者异质性程度。令买一种类型x的潜在用户数为N,x∈[0,1]。方程(1)表示如果给定订阅费用P,那么在订阅者和非订阅之间的消费者类型0≤x(p)≤1将会不同。假设有一个较好的预期,订阅者得总数为qe(p)=Nx(p)。因此,通信服务的逆需求函数为p=[1-βx(p)]αNx(p)。以上的分析展示了两个消费者需求和网络效应下的决策的共同特征:(1)消费者均衡的多重性。在每个给定的价格0p,如果所有消费者能够正确预期较低的需求,cmLq这一数量则可以得到。在这个均衡中,只有那些认为服务具有较高价值的人才会订阅该服务。如果所有消费者都预期较高的需求,那么从更大网络中所获得的将会引导消费者以更低的估值来订阅。较低需求0(p)cmLq被称为在价格为0p时订阅者的临界数量。这是订阅者数量的最小值,服务提供者必须确保对于这一服务的非零需求。注意到,0(p)cmLq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因为订阅者数量的微小上升会引起0(p)Hq消费者订阅该服务。(2)协同问题。消费者必须知道其他订阅者的真实数量以便决定是否订阅该服务。例如,如果所有消费者相信没有人将会订阅该服务,那么q(p)=0(零需求)始终是一个均衡,这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案例。
2.网络外部性假设的实证检验
几个学者已经就网络外部性假设做了相关的实证检验。Gandal(1994)为电子表格程序衡量特征价格方程来检验网络外部性是否存在,并且发现消费者愿意为那些与Lotus平台兼容和那些提供与外部数据库连接的电子表格支付高额溢价。Brynjolfsson和Kemerer(1996)研究了安装基础与软件包价格之间的关系并发现产品的安装基础上升1%,会相应造成价格上升0.75%。对于兼容性,他们指出那些追随受欢迎的Lotus菜单树接口的产品定价平均高出46%。Gandal(1995)通过查看文件传输兼容性标准来检验网络外部性,结果表明只有Lotus文件兼容性标准在解释价格变化中时显著的。Dranove和Gandal(2003)通过实证commpetingDIVX标准的预告暂时放缓了DVD技术的应用来描述DVD市场中的网络效。Grajek(2010)在1996~2001年期间的波兰移动手机市场中,发现强大的网络效应,并表明网络效应的忽视会导致需求弹性的高估。Economides和Himmelberg(1995b)使用一个类似的需求结构和美国传真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聚合时间序列,来调整衡量消费者估值网络效应的参数。从1979~1992年的销售数据,他们表明近80年代末的需求增加并不是由外部的消费者需求转换盒价格的下降造成的,而是由在安装基础的规模中过去增长和预在期未来增长引发的。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只列举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作为参考。参考文献的选择并不反映文献价值的判断,仅仅基于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结果的影响。
作者:张健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网络经济;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7日
一、网络经济的含义
对于网络经济这个概念,目前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在国内一些学者对网络经济的研究文献中,乌家培对于网络经济的认识较为全面并被广泛引用。2000年乌家培从宏观、中观、微观多个层次对网络经济的含义进行把握。
从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信息网络尤其是智能化信息网络将成为极其重要的生产工具,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
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这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它可细分为互联网的基础层、应用层、服务层、商务层。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
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看待网络经济的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把组织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产权结构和交易成本对激励和经济行为的影响来拓展新古典理论的适用范围。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它主要由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违约成本等构成。Willianmson在1985年出版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一书中,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事前的交易成本包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事后的交易成本则是契约不能适应交易所导致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对于交易成本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引入,使得经济学对于现实的解释更加合理,拓展了我们对于很多问题理解的角度。
制度是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的约束(组织结构),这一系列约束构成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制度结构的特征严重影响交易成本的大小,交易成本的大小反过来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与变迁。Douglass North指出,现有的经济史研究是不完全的,因为它忽视了交易成本。同时,North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将交易成本和思维形态引入了经济史的研究,他以经济形态的变革为起点,分析了伴随着经济形态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和思维形态差异在制度变迁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他依据自身提出的分析框架,详细分析了西方经济史上两次伟大的变革,第一次是农业的发展,即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是工业革命,即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在他看来,每一次新经济形态的出现都有着分工的深化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而每一次旧经济形态消失的背后,也都隐藏着分工深化和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交易不断扩大、人们思维形态差异的扩大化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上升。
网络经济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回望过去这十几年间,Google、Facebook、Twitter、百度、腾讯等众多国内外网络公司创造了财富神话,如今,这样的神话还在不断地酝酿与创造,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以各种数字网络设备为载体,传递信息流来实现个体之间的各种交换,信息是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能够方便、迅速的获取与传播,从而减少了现实经济中的各种信息获得与传递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经济,但是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本身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它是经济史上的第三次变革。
网络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分工的深化。非一体化,是指企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转变为更多采用外包、合作、联盟等形式。非一体化体现了分工的原则,使企业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优势功能,同时又解决了原来分工后的协调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自身的网络平台与其他厂商开展合作,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厂商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加方便,这促进了分工的深化。
网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交易的扩大,交易扩大会产生更多的交易成本;伴随着分工深化的同时,也会促进人们思维形态的个体差异化,这也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North认为,思维形态节约了人们必须拥有的信息数量。当一个社会成员有相同的思维框架时,定义构成制度约束的正式社会规则不必很清楚,实施机制和程序可以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当社会有不同的思维形态时(这反映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程度的提高),就需要耗费更多的资源,首先要耗费资源于准确定义规则,继而要耗费资源于实施这些规则。
网络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膨胀泛滥的时代,如今人们担心的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我们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于接受与筛选信息;同时,网络经济本身基于的网络设备与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了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这些花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人们容易实施欺诈行为,这需要特殊的监管制度才能有效地监督人们的行为,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这些只是列举的网络经济带来的成本的一部分。
三、网络经济的趋势
笔者把思维形态理解为世界观,即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因此对于同样的客观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差异,即思维形态的差异。网络经济带给人们思维形态的差异,但它的不断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加深彼此沟通交流的物质基础。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交往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加深是相辅相成的。虚拟的网络将现实中分隔的人们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分享自己或者别人的经验,或者直接与别人交谈。这些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对扩大的社会交往的需求,facebook、校内网、新浪博客的成功就体现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会促进某些思维形态的形成与传播,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思维形态差异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比如,网络可以使好的厂商的口碑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这样一来许多顾客可以省去搜寻和筛选产品所付出的成本。
人是社会经济的最基本的主体,经济是人们构成的经济,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长期以来,人际关系淡漠的市场经济向人们灌输着“理性人”的思想,同时,专业化分工引起的思维形态的差异也渐渐磨灭了人格化的交易,“理性人”只关注着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会增加,人们不再停留于物质方面的享受,也不再局限于自身周围的小圈子,而会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身的交往范围,从而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正是因为适应了人们不断扩大的交往需求,而这一趋势才刚刚开始,并将持续下去。如社交网站成功的商业化转型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主要参考文献:
[1]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0.1.
先不论这一领域是否如许多人担忧的一样泡沫横行,作为一位社交网络的用户,你对自己的状态信息为这些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这个问题是否也很好奇?一条Twitter信息值多少钱?一条Yelp的点评呢?
相比像Google Apps这样的企业数据云端服务,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数据价值计算起来相对麻烦一些。著名在线数据备份服务Backuplify采用了一个迂回的方式,利用这些公司的公开数据(包括公司的估值、用户数等)来进行估算,得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由于近期几个公司的重大变动,数据有所变动)
平均每位用户的价值是多少?
这一数据是通过各家社交网络公开的市值或估值除以其用户数得到(优先采用活跃用户数,否则用总用户数)。
Path:在Instagram被收购的带动下,Path成功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估值飞升至2.5亿美元,这使得Path的平均用户价值从几周前的12.50美元飙升至125美元。Instagram:Facebook的收购让Instagram的市值从5亿美元提升一倍,达到10亿美元,Instagram的用户数也随着Android版的推出和收购的带动提升到4000万,Instagram的用户平均价值从收购前的18.52美元提升到25美元。Pinterest:估值5亿美元,平均用户价值28.09美元。Instagram的收购对Pinterest的估值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Foursquare:估值6亿美元,平均用户价值40美元。除去Path的不可思议数据外,Foursquare可以说是小型社交网络中最具价值的一家。此外,Yelp的平均用户价值为22.21美元,Twitter为71.43美元、LinkedIn为104.46美元、即将上市的Facebook为118.34美元。
利用上面得出的每位用户的价值,Backuplify还估算了各家社交网络想要达到100亿美元的市值需要的用户数。Twitter、LinkedIn已经达到这一数值,Facebook的市值已10倍于这一数据,Instagram在Facebook的收购后也达到了这一目标(值得注意的是Instagram的价值达到了Facebook的1/10,从这点上我们也许可以认识到Facebook是多么急切的想要将Instagram收归旗下);对于那些更小的社交网络,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Path的火箭式增长让其变数增大)。
单条信息的价值几何?
各社交网络上单条信息的价值也比较有趣,每条Twitter信息值0.001美元、每条Facebook状态分享值0.024美元、每次LinkedIn的职业信息搜索值0.124美元、每次Foursquare的签到值0.4美元、每条Path的信息值5美元(这是根据最新数据调整后得到的非常惊人的数据,在旧的数据下仅为0.5美元)、每个Yelp的点评值9.13美元。
单条信息价值排名:电商型社交网络>私密社交网络>公共社交网络
Yelp拥有最高的单条数据价值比较容易理解,毕竟每一条商家点评可以说直接为Yelp、商家和其他用户带来了直接的价值;而私密信息的价值会高于公共信息也可以想见。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数据,Facebook、Twitter、Path等社交网络的分享信息并不能算是通常意义上的商品。
这个数据的更大意义在于让我们意识到,每个用户为各自选择使用的社交网络免费贡献了多少价值。当我们在Instagram上分享照片、在Facebook上分享状态、在Foursquare上签到时,我们不仅在与好友进行交流,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这些公司的价值。这个问题对于那些小型的社交网络来说更为明显,当你将图片上传到Instagram时,你是否曾经想过你是在为Facebook创造价值?
【关键词】网络经济;经济特征;经济策略;传统经济;计算机网络
本世纪初见证了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时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式的网络时代。主要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包括了互联网、电话网络、电视系统、各种各样的证卷,金融机构等组成的资本网络,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使得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而整个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
一、网络经济有三个的基本特征
快捷性。互联网的建立就像蜘蛛网一样使各个国家相互联接了起来,整个地球也仿佛变得越来越小,因而网络经济被称为是一种速度型的经济,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全球化经济。高渗透性。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使网络经济体现出了渗透的功能,信息服务业遍及第一、第二产业,使他们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这期间,网络经济起到了相互连接的作用。自我膨胀性。网络经济具有自我膨胀性。这将在网络经济的网络经济的定律中做详细的论述。边际效益递增性。网络经济边际成本递减,网络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网络信息系统具有信息的自动记忆和自动生成功能直接性。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经济组织结构趋向薄平化,在网络端点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可直接联系,从而降低了传统的中间商层次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二、网络经济的四大定律
分别是摩尔定律(Moore‘s Law)、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摩尔定律(Moore‘s Law)。1965年,摩尔预测到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在这同时,价格却减少了一半。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经济的价值相当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表明了网络所创造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趋势。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在网络经济中,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垄断局面,这是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而出现的。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根据美国技术理论家乔治·吉尔德预测:在可预见的未来(未来10年),通讯系统的总带宽将以每年3倍的速度增长。吉尔德认为,随着通讯能力的不断增强,每比特传输价格朝着免费的方向下降,费用的走向趋势将呈现出“渐进曲线”的规律,而同时价格点无限接近于零。
三、网络经济的策略
网络是典型的群系统;在技术网络里,靠的是标准和规范。网络可以给其他商家打造平台:淘宝让别人在其上开店,苹果开放接口建立APP Store等许多例子,这就在自己获利的同时给别人也提供了机会。网络时代,我们有了丰富的资源,于是价格不可避免的滑落。因此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网络经济有效的策略之一。商家应尽量追求免费,以赢取人们的关注。由于价格有朝着免费的方向前进的趋势,在网络经济中最好的策略就是先人一步采取低价策略,甚至是免费赠送。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法则,并不只限于复制品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软件业,即使是硬件,只要连接上网,也要遵循这个法则。电信公司会赠送手机,为的是销售无线电话服务。有线电视为了推广他们的高清电视服务,会赠送机顶盒。鉴于经济学的这些免费策略,我们会产生疑问,那在网络经济中我们如何去盈利呢?
非常低廉的价格在作用上与实际意义上的免费相同,核心产品几近免费,但是其他相关服务定价高。Sun公司赠送Java以帮助服务器的销售。产品免费,但是服务和技术支持费用昂贵,比如华为就是这种营销策略,免费赠基站占领市场,再高额收服务费。极低的价格可以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在上面也说到重要的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有了人气,盈利的方式非常多,最简单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加载广告。为了吸引客户的注意,也会经常放一些不完善的半成品,以期待用户反馈帮助改善产品。采用定额或包月的固定价格方式会让用户在定额的习惯中忘记费用。 现在企业的利益越来越广泛的以网络服务为基础,那么,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自身的价值是企业的首要策略。
在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本身的价值呈指数性增长,成员越来越多,处理事务的费用接近于零。所以只要选择更多的连接、更加开放的系统、更为广泛应用的标准,就是不错的决策了,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中,处理一件事务所耗用的能量越来越小,而对处理事务的方法达成一致意见所要付出的努力却越来越大。所以,一旦标准确定下来,经济就可以迅速增长。 现在的物联网只要做到了行业之间标准的统一,就会实现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他的风险性,尽量 联络几十个几百个同盟和合作伙伴,寻求更多的网络关系和共同事业,结成一个网络来分担风险。
网络经济有着和生态学系统一样的生态逻辑,在进化过程中,总有新物种取代旧物种、自然生物群系发生结构变化、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网络的前景也一样,每一种密集型产业都在向着平展的原子化状态转变。行业中的大公司比例会不断减少,无数小公司出现,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出现,同时也有很多旧的东西消亡,落后的公司或被淘汰,或者蜕变为新领域的新公司。但是行业总体却是欣欣向荣: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水。
网络经济对许多小型组织组合成一个大型组织有好处,并能保持小型组织的自治性。这样的系统可防止剧烈改变。要想推行一个大型新系统,可对一个能够工作的小网络增加更复杂的节点和等级,使之成为一个大网络。
网络经济中,把握住聪明的客户是关键,客户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你的员工。聪明的客户对企业有着很大的利益帮助,他们可以使企业将服务和产品做得更好。现在经常以建立一个网站,来方便与客户的相互交流,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用户团体了。
网络经济是突破了传统经济模式的新型经济形势,在新这种经济模式下,效率是针对机器人的,机器承担了大部分非人性化的制造工作。机会是针对人类的。机会需要的是灵活性、探索性、推测性和人类擅长的许多其他品质。摆在每个工人面前的问题不是“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做”,而是“什么是该做的工作”。
网络经济使重复、延续、复制和自动化等朝着免费和高效方向发展,而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价值会提升。我们应该敏感的抓住机会,在面对机会爆炸的时代,选择正确的事情去做。
四、网络经济学中的基本规律
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探索经济学前沿理论的边缘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领域,并由此衍生出网络经济与互联网、网络经济与电子政务、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与企业组织、网络经济与产业和地区布局、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方向。
网络经济学基本规律特性1.网络经济是一种趋势经济,尽管网络经济还不是世界的主流经济形态,但它却正在迅速地发展。2.网络经济不是一种行业经济,从网络经济对人类的影响和它的发展趋势来看,它已经超越了行业经济的范畴。3.网络经济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4.网络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对传统的经济学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交易规则、理论基础、价值规律和产品的分配等诸多方面对传统的经济学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网络经济是传统经济的衍生形态,并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经济的很多理论,比如上面所说的网络经济的特点中就有一点是边际效益递增性,而在传统经济学中是边际效益递减理论。网络经济的效益是同其规模成正比的。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如果规模越大、用户越多,产品越具有标准性,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就越多,其效益就越大。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生产者和消费者可直接进行经济互动,同时网络经营者也可以轻而易举的为消费者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这样就使双方的交易成本下降,使网络经济成为方便与个性的代名词。
在个体目标不一致的组织中,行动规则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组织的理性水平。这就是博弈论的原理。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彼此的策略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博弈论其中的一个比较有名的囚徒困境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不同。斯密认为个人理性符合集体理性,可是囚徒困境恰恰相反了,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策略对于集体来说却是最差的。这也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美)凯文·凯利(Kevin Kelly)著.萧华敬,任平译.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广州出版社, 2000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 Internet 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
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然而,人们震惊地看到:科学家在短短的年代中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给予了世界一个因特网络,给予了网络经济的运作平台,网络经济如此迅猛地在全球展开,然而经济学家却还没有来得及对其进行那怕是粗浅的研讨!这便是我们选择这一课题的意义与初衷。
令人欣慰的是,在实证调研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从1999年开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传播政策研究中心启动“全球互联网项目”(WorldInternetProject),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自1997年起开展互联网调查,迄今已公布了14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中心从1999年夏天开始准备加入“全球互联网项目”,于2000年底至2001年初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长沙实施了问卷调查并于2001年5月向社会了研究成果。
全文共分一个前言与五部分内容,前言是对本研究成果的一些约定与说明;第一部分“世纪之交:互联网引致网络经济”;第二部分“石破天惊:互联网的革命性昭示”;第三部分“互联共享:认识网络经济新本质”;第四部分“论道经邦:点解网络经济面临的难题与对应措施”;第五部分“传承经典: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挑战探微”。
“互联网”、“网络”概念,无疑是世纪之交的第一关键词。迄今为止,互联网的普及率,是以往任何一种事件无法比拟的。它是空间拓展远远超越时间的一个典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跻身于世界第二网络大国。全世界亿万个终端同在一个互联网上传递交流信息、运作种种事务,刹时间,前所未有的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网上销售、网络教育、电子货币、网上资讯等核爆炸式地在互联网上展现,形成一种基于国际互联网的壮观经济现象,真可谓石破天惊。网络如此快捷地结缘经济,新的网络经济现象如此快捷地在全球开展,新的理念、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经济机制如此快捷地被创造出来。在15世纪,全球人均收入年增长仅0.1%,在此后5个世纪中人均收入小有上升,在20世纪下半叶接近3%,而2000年美国在这一年就上升22%。这就是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时代的辉煌,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辉煌!事实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计算机网络经济革命,这场革命给予了每个国家、每个区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个千载难逢的挑战与机会。尽管经历了世纪之初网络经济的“寒夜”,但如今网络经济的辉煌再次闪耀。
网络经济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其根源在于国际互联网的革命性意义,那么它究竟给予我们何等昭示?第一,互联网络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特征,它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一个虚拟而又真实的世界,一个崭新的统一的网络国际社会,大体可以从以下9个方面理解网络的神奇:无差别化,数字化,互联实时化,人本化或智本化,资源共享化,虚拟化,高速化,全球一体化,综合化。第二,基于这样的特征,它最终将成为带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引擎,它曾经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而今经历了重新融合后的网络经济正在创造新的奇迹。第三,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国际互联网络及其网络经济,之所以说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重要的产业革命事件,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透视它震撼全球的影响力:一是它的影响广度,它几乎布线于全世界各个角落;二是它的影响深度,它在微观上改变着人类行为各个方面,在宏观上改变着现行社会体制、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三是它的影响速度;四是它的影响长久度。第四,基于当代计算机、光缆通讯技术之上的网络经济,是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产业革命,它事实上已经构成第三次产业的科技基础。几乎可以说,正是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形成,使得自上个世纪初叶出现的三次产业分化真正完成。可以预料,扎根于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前程似锦。第五,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服务社会。如果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资本社会,那么互联网产生的则是信息服务社会,或者说是信息社会。正是互联网产生的上述革命性意义,它给予了互联网络下的新经济获得新的本质,或者说发生着本质性嬗变。第一,一种崭新的网络企业诞生。所谓网络企业,是互联于因特网络中的各类企业,是由于网络经济拉动起来的企业系统。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已经可以完全实现:“无论你在天涯海角,企业在你掌控之中”。第二,以网络企业为基础迅速形成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由于互联网的特征而有力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革命。大量网络企业的诞生,大量网上经济活动的涌现,从而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网络经济”现象。所谓网络经济,是指建立在由现代通讯网络、电子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一切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基础上发生的经济行为以及网络的上游、下游经济活动。第三,比之传统经济,网络经济具有如下新的本质:它是人本经济,它是和谐经济,它是可持续经济,它是低成本经济,它是互惠经济,它是一体化经济。第四,在这个新兴的经济体系中,智慧资本、知识资本最终获得了自己的历史地位。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值因素、倍增因素的重点在于智慧劳动。第五,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平台上,体现不出人们的社会差别(阶层、民族、区域、地位、性别、身份、年龄等等),它甚至跨越了时空界限,将劳动者之间的差别简化为人们能力的差别,简化为人们利用自己的知识在这个平台上创造价值、服务企业的差别。这便为劳动者平等地、自主地展示能力提供了无拘无束的时空,就是说,劳动者迈向自主劳动的路途坦荡。第六,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打造出新的经济机制,而且最终会形成一整套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机制系统。
基于以上对互联网及其引致的网络经济的探讨,我们对网络经济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但是,目前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很多,处境也是十分困难的。本研究论文中,作者对其中最为紧要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应对策略或者政策建议。第一,作者告诫,网络经济发展到今天,如果想减少市场的盲目性带来的损失,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需也必须介入了。必须制定给网络经济基础产业中的每一块均衡发展的政策,也就是说,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调节网络经济丰厚利润与赶超利润的分配。第二,针对我国大批网络企业不能赢利的根源,作者强调,网络信息产品的商品化是关键,为此建议:对信息、网络产品要区别对待。软件、专用信息、经过研究加工过的信息,必须将其产品商品化。商品化的惟一出路是给出产品的边界,使其具有排它性、独有性。而对公众信息,不足以商品化的产品,要另起思路,不能勉强打包成品。目前成功的做法是,以公众信息为平台,提高点击率即赢得人气后,再以广告销售、网上产品销售为盈利点。第三,互联网经济决不是一个产业的“专利”,不是技术的副产品,更不是个别产业部门的特权。互联网将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因为必须明确认识到,发展网络经济必须发挥传统产业的作用,只有当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了,网络经济才找到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四,虽然网络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但决不能忽视自身的创新,而且网络经济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创新。第五,作者还对新近发表的“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若干重要数据进行了解读,并藉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比如,加快农村与西部互联网络的发展,政策要倾斜;对.CN域名的开发战略要再认识;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关注,加强研究投入;提高对网络信息利用的深度;网络企业要以诚信取胜。
关键词:网络经济;经济增长;信息;知识
网络经济指的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是包括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传统经济下起主要作用的生产要素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其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和资本投资的增加,以资源耗费为代价。而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科技知识和网络信息的创新与积累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它与传统的以投入资本和劳动带动增长的经济不同,信息和知识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网络经济以传统经济为依托,依靠现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知识和信息的投入,实现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
1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1.1 生产要素的差别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具体形态,知识、信息是网络经济的主要资源。传统经济下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这些都是有限的资源,所以实现这些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是传统经济学中研究的主要问题。而在网络经济中,信息和知识实际上是不可穷尽的,人们可以不断的创造知识和获得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经济的增长可以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
1.2 边际收益递增
在传统经济学中,我们认为随着每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投入,其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的增加是逐渐减少的。例如:假设当资本的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投入比例的增加,每单位劳动所带来的产出是不断减少的,劳动的生产函数曲线随着劳动的增加呈水平状。经济学家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最优的投入比例。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劳动与资本间逐渐偏离最优比例,所以呈现出边际要素递减的生产函数。
在网络经济下,这种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却不再成立了,反而呈现出相反的边际收益递增的规律。这是因为在网络经济中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由于信息资源可再生和可重复利用的特性,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效益递增的规律性现象。
1.3 产品的差别
与传统经济中的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由于其获得的途径相对容易,所以产品使用者可以很方便的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产品,就以网络经济最典型的经济行为“开发软件”而言,新软件推出后,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在网上下载到它的破解版本,特别在中国由于对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还不是很健全,盗版现象更是非常常见。信息产品非常类似于传统经济中的公共物品。它们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使得其产品使用者存在“搭便车”的可能,对于软件等网络经济产品,传统的销售渠道很难成功。另外,软件、设计芯片、铺设光缆等信息产品需要高额固定成本,但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一旦产品研发出来后,多一个消费者还是少一个消费者,几乎不会产生成本上的变化,也不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在网络经济中,生产第一份信息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此后产品的边际成本甚至可以接近于零。这些特点也与“公路”、“路灯”之类的“公共物品”相似。信息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它具有“公共物品”的许多特点,这种产品出现的“盗版”、“盗用”现象非常严重,而“盗版”的横行泛滥毫无疑问会影响人们创新的积极性,对社会发展造成明显危害。
2 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增长
信息技术是网络经济下经济的增长的动力,在20世纪后半叶中,世界产业结构经过了三次重组。自此信息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产业;信息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部门,改造着传统产品;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产业群体的形成和转化。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高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面貌,促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信息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以及优化生产的流程,从而提高劳动的生产率。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智力工具,如计算机、网络和各种软件,特别是因特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
在网络经济下,生产函数中知识和信息成为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生产函数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由此可以发现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内生增长模型非常相似。
2.1 内生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模型把知识看做一种资本,知识是经济生产中的一种重要投入――无论是它生产的产品与服务还是它产生的新知识。在索洛模型中,储蓄引起暂时增长,但资本收益递减最终迫使经济达到稳定状态,在这一稳定状态增长只取决于外生技术进步,相反,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持续增长。
2.2 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增长模型
网络经济下的经济增长,由于网络经济下呈现的规模收益递增和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根据内生增长模型,在网络经济下,信息和知识是其主要生产要素,由于信息和知识可以由人们无穷尽的创造,所以不存在资源的有限性问题,同时由于信息和知识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并且规模收益出现递增的情况。
假设如下生产函数,Y=Ia(a>1)其中I表示信息和知识,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本。a表示信息和知识这种生产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产出的比例,由于边际收益是递增的,所以a大于1。新的知识和信息的出现一般会使得a增大,a越大表示知识越先进和信息越有效,所能带来的产出越多。在这个生产函数中,I=sY-δI,Y/Y=I/I=sIa-δ。只要sIa大于δ,经济就会呈现出持续增长。由于知识的创造是无穷尽的,所以我们可以保证sIa永远大于δ,这个模型中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保证知识的不断创造和积累。知识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的独立因素,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网络经济下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这个经济增长的模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在网络经济下,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通信和数据发掘技术等,都可以保证不断的提供有效的信息。大学等研发机构则可以不断的创造知识,所以在网络经济下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知识和信息的创造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卢卡斯将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重点地投射到人力资本上。舒尔茨将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态。卢卡斯则进一步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原始劳动和专业化人力资本。他认为,特殊的、专业化的、表现为劳动者技能的人力资本者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所以教育成为网络经济中的最重要环节,研究型大学的数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整个经济体中高学历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的多少成为网络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
网络经济真正实现了经济由粗犷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的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从依靠劳动和资本不断投入的传统方式转变成依靠知识和技术的投入的新型方式。分别表现在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与第三次产业的发展之中。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第一次产业步入集约化轨道的鲜明标志是科技对农业的改造,使农业的增长不单纯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增长率,而且还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和贡献率。第二次产业也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改造,逐步地脱离了以自然资源消耗为主的高投入、大批量的生产特征,并使之步入了集约化的轨道。这具体表现在:(1)计算机和网络在生产中的运用使生产模式发生了变革,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要素生产率。(2)科学技术和知识与生产的融合,提高了资本、土地和资源等使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降低了它们的投入量。此外,第三次产业方面,网络经济扩大了其领域,又给予了它强劲的推动力。网上销售、虚拟商店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方式。
3 结论
网络经济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的解释,表现在生产要素方面,知识成为了第一生产要素,从而人力资源成为非常重要的劳动力,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份量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信息技术和教育被人们最为关注。边际收益递减理论在网络经济下也不再成立。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经济出现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技术相互运通,逐步形成全球规模的有机整合,进而实现经济技术一体化。网络时代的全球分工、产业分工将会发生变化,谁掌握了信息,谁就将掌握世界经济的命脉。
总之网络经济下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生产要素,计算机技术和其他相关的软件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工具,网络经济下经济增长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经济增长的弊端,因为传统经济下的经济增长受到了资源有限的制约,使得经济的增长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如环境的破坏等,同时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还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而在网络经济下,由于知识的创造是无穷尽的。教育可以不断的培养出人力资源,从而促使技术的不断进步,以保证知识的不断积累,所以网络经济可以实现我们一直以来想要实现的持续经济增长的梦想。
参考文献
[1]黄宗捷.关于网络经济的经济增长特征问题的讨论[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
[2]T.G.勒维斯[美].非摩擦经济――网络时代的经济模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李玉芳.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经济评论,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