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绩效管理培训

绩效管理培训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2 23:20:0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绩效管理培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绩效管理培训

篇(1)

关键词:绩效管理;培训内容;培训要求;考评者;被考评者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1

绩效管理越来越受到了企业的重视,但实施起来失败率很高。同样的绩效考核方案,为什么有些企业使用得不错,而有些企业在绩效管理系统运行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仔细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而我认为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考评者担负着极为重要的“导演”角色,在一定的条件下,绩效管理的成效与结果如何,关键是各级考评者“导演”的如何。如果每个考评者都能理解绩效管理的“真谛”,熟练地掌握考评的技术、技巧和要领。认真地贯彻执行管理制度和运行程序的规则和要求,即便在考评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也能较为圆满地解决。被考评者在绩效管理中与考评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说考评者是绩效管理的“导演”,那么被考评者则是绩效管理舞台上的“演员”,考评者运用绩效管理的工具对被考评者的工作活动和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考评,其目的就在于激励员工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增长和发展的同时,使员工获得同步的提高和发展。因此,人力资源部应在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或研讨会议,组织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围绕绩效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培训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以保证本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有效的运转。

在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可以按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培训对象进行培训。不同的时期可分:准备阶段培训、实施阶段培训、考评阶段培训、总结阶段培训等;不同对象可分为: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考评人员的培训、中管培训、高管培训、被考评者培训等。在组织培训时,一般以短期的业余培训班为主,由绩效管理的专家或企业专职的绩效管理人员,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专门教案及实用教材,运用丰富多彩的授课方式,组织教学与培训活动。

企业绩效管理培训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目的与意义。

2.考评人员与被考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3.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成功企业绩效管理的案例分析。

4.本企业绩效考评的指标、标准、设计原理、考核程序、实施要点,以及具体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5.绩效管理过程中各种误差与偏误的杜绝和防止。

6.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运行体系,如何解决绩效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7.考核者如何掌握考核方法并正确实施绩效评价。

8.被考核者对绩效目标的制订和改进措施。

9.考核者应掌握的面谈的方法与技巧。

10.考核者掌握发现绩效管理中异常问题的方法,并做出解决对策等等。

通过系统科学的培训,应该使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达到以下三点要求:

1.高管的全面支持。通过培训高层领导必须对企业绩效管理有充分的认识,他们愿意将这套系统推广到企业中,并为之投人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希望他们能身体力行,模范地遵守和执行企业绩效管理的各种规范和制度。

2.赢得一般员工的理解和认同。管理者通过培训,使员工对企业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思想上观念上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提高员工参与企业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可以邀请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使他们对制度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篇(2)

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与改进等构成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一个完整系统。虽然在绩效管理方面很多事业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从实施结果来看却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的问题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起步时间晚,没有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经验,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国情、制度和原有的传统行政作风,客观上增加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研究难度,拖慢了见效速度。有些事业单位简单地把绩效管理等同于各种考核,或者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几张评估表格的设计、填报、认定。还有不少员工认为绩效管理只是奖金分配的制度依据,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目的从为了彰显效率的差异变成了发放薪酬的手段,相应的绩效分析、绩效反馈与沟通、改进与提高等环节都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2.运用和操作的能力不强。

一些在企业使用得到很好效果的绩效管理方式照搬到事业单位以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不得不说,职能、机构、文化、人员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这一结果,这也体现了另一个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运用和操作的能力不强。

2.1绩效指标和绩效计划定位模糊。

有些绩效管理者将绩效计划和绩效指标相混淆,缺乏明确的评估重点,使员工难以明确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的工作重点。此外,不少单位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也缺少建立在绩效考核之上的合理内在联系,从而造成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出发点都有所局限,往往会为了满足局部和眼前的利益,而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合力不能很好地形成,降低了单位职能行使、操作流程运转的效率。

2.2操作执行中,绩效反馈与辅导缺位。

为了给员工施加压力,确保任务的完成,事业单位往往采取频繁评估的方式来激励与督促员工,但是必要的绩效反馈与辅导却没有到位,导致绩效管理过程不完整,虎头蛇尾、流于形式。实时了解绩效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的得失,对遇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些都是管理人员需要依靠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来实现的,但是从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来看,结果反馈这个环节都十分薄弱。管理人员既无从了解情况,也无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更谈不上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考核前重视到考核中忽视再到考核后的无视”这一循环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出现,考核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消极影响就是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员工对单位的信任度降低,最终影响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需要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参与,只有有效连接起部门、个人的努力与单位的发展,才能说实现了有效的绩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层,有必要把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灌输给全体员工,一旦员工中出现错误认识绩效管理的思想倾向,就必须果断消除和澄清,从而给员工正确的指引,改进员工工作业绩,进而提升单位整体业绩。

1.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绩效管理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严肃、科学、权威、适用、指导的原则。一是要给予每名员工尊重;二是要提高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三是要让全体员工清楚了解自身岗位的责任与要求;四是要让全体员工都自觉地维护绩效管理的执行;五是将绩效管理制度化,不受到个人需要的影响;六是使绩效管理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七是提高绩效管理的使用程度,与单位特点相吻合;八是发挥出对单位整体发展和成长的指导作用。

2.制定有效绩效指标。

管理人员应当着重进行细致的工作分析,广泛收集一线工作的详细资料,调查问卷、访谈等都是很常用的方式。通过第一手素材的丰富,管理层不仅能够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加强彼此的沟通与理解,也能够制度出更加详尽到位的工作职位说明书,让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同时使绩效计划和绩效指标更加可行,更具有导向性。我们需要具体明确而非模棱两可的绩效指标,需要可衡量而非抽象的绩效指标,需要可评价而非笼统的绩效指标。指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客观性因素,也要考虑主观性因素,既要考量质量也要考量业绩,既要评价个体也要评价团体,绩效指标必须能够实现。当然也要给予绩效指标体系一定的灵活度,使它能够随着组织目标的变化而进行微调,不断地接受修改和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单位目标的实现服务。

3.强调全系统控制。

绩效管理实施的重点在于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全系统控制战略梳理、组织管控、流程建设等关键节点。这一体系中的五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回顾、绩效评估相互之间都需要有机结合。通过五个环节的有机循环作用,每位员工加深了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目标的认识,管理部门则密切了与员工的联系和沟通,具备正确评估员工的工作价值的能力,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建议,为下一步计划的制定明确方向。

4.重视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上文中已经提过绩效反馈与辅导是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基层人员的工作动态,了解当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力措施,突出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应用,能够有效清除阻拦员工绩效水平提升的“障碍物”。目前,在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中实践较为成功的一方面,就是把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晋升、奖惩、福利待遇等相挂钩。这样的应用手法使绩效管理发挥出了激励员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为最终达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与员工个人绩效的双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强化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培训。

对于事业单位中不同层级的人员应该开展不同侧重点的绩效管理培训,这样才能使全体人员在绩效管理系统中都有所作为,有所作用。针对普通员工,培训应该注重阐释绩效管理理念,讲授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帮助理解个人目标与单位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员工个人的行为改变,提高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该注重培养绩效管理的技能,传授绩效管理的技巧和处理绩效结果的手段。针对专门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培训就更应该提高专业度,在必要的技术培训基础上,教导绩效管理人员突破局限性,不仅仅是过程管理或者文档、表单的管理,而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改变部门和员工的实际绩效上。

三、总结

篇(3)

“没有考核,就等于没有管理!”贯彻公司战略发展意图,2011年作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年”,绩效管理将成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 辅助形成所有部门及岗位的绩效考核标准(元旦至春节期间)

2. 使绩效面谈成为公司沟通机制的一部分

正式绩效面谈为一季度,绩效面谈之后要做相应的绩优推广和绩效不足的改进。

二、培训交流

人力资源部倡导2011年作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年”,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将成为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的重点。第一季度人力资源部重点组织公司范围内的绩效管理培训,按规范的流程辅助各部门将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人力资源部介入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与各部门主管探讨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和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公司管理人员参与。每双周一次,结合绩效管理理论就公司中的具体问题深入探讨。

三、薪酬体系

按照“岗位+技能+绩效”的薪资结构完善现有薪资体系,2011年底对现有体系做必要调整。

四、员工沟通

1.半年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一次。

2.辅助各职能部门将公司内部沟通机制落到实处。

11年内人力资源部与公司每一位同事至少沟通一次。所有沟通均形成书面记录,记录中问题附人力资源部建议提交各级相关主管。让沟通形成机制,将新同事入职、转正及离职作为关键沟通点,生日、合同续签作为辅助沟通点。

五、营造氛围

1. 欢迎新同事加盟;

2.心灵启示;

3.轻松一刻,周末愉快;

4.生日祝福;

5.中高层管理交流会

六、下属培养

通过培训交流及日常综合管理活动的参与,用半年时间使招聘及员工关系专员可独立进行新同事入职培训及招聘面试等工作内容。

七、管理制度

八、工作分析

平均每周提交工作分析一份,确定综合管理部对各部门服务和对高层领导辅助的角色。

九、提炼企业文化

形成公司文化手册。

更多关于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计划的文章 >>

2011年行政部工作计划

2011年后勤工作计划

2011年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2011年行政部工作计划

2011年中学后勤服务部工作计划

2011年年度人力资源计划

篇(4)

【关键词】绩效管理;人寿保险;平衡计分卡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和“需要即人才”的观念,要求企业筹集或使用的人力资源的目标、行为、素质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如何吸引人才,如何让更多的人才为自家公司服务,成为当今研究的热题。有效的绩效管理有助于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完善企业绩效管理成为吸引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

保险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1年,中国保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1.43万亿元人民币,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5.9万亿元,其中,作为最主要市场主体的保险公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传统的保险公司绩效评价仍然依赖单一的财务评价体系,只能为保险公司提供有限的财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难以满足其战略性发展的需要。

一、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现代保险业的现状

绩效管理的概念随着人力资源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借鉴现代企业成功管理经验,运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原理,激励单位和个人发挥最大工作效能的新型管理机制。Peterson和Tracy(1979)在《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述。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或工业关系在一个确定的企业都包含这样一些活动:招聘、甄选、绩效评估、薪酬和员工(含管理人员)开发以及劳资谈判。国内外涉及的方法和理论包括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等绩效管理工具。

现代保险业起源于西方。海上保险是保险业最早的险种,也是近代保险业开始形成的标志。19世纪70-80年代,为了缓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后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西方各国相继制定了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体系,二战后又进而发展为“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保险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友邦是把台湾地区的国泰人寿模式移植到了中国大陆。这种模式在台湾地区是成功的,但在中国内地,这套模式竟然把整个保险行销给格式化了,也使得保险行为更加粗放,更加短期化。中国保险业要得到健康稳健的发展,销售体制的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二、A人寿上海分公司的发展与个险绩效管理问题

(一)A人寿上海分公司简介

A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由中国京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发展公司等六家大中型企业发起,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国性综合人寿保险公司。A人寿保险公司主营业务包含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业务以及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同时开展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A人寿上海分公司于2012年3月拿到上海保监颁发的营业牌照,已经正式开业。根据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数据汇总,截至6月底,2012年上海市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17.74亿元,同比增长8.79%,人寿保险公司共计45家。

(二)A人寿上海分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产品、服务同质化的今天,如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需要管理者准确及时的把握市场。个险渠道作为保险公司的传统渠道,更是需要不断的去分析、研究市场动态。

目前A人寿上海分公司的个险渠道采用的绩效提奖管理办法已经严重与市场脱节,绩效引导方向已经偏离了上海市场的需求。通过对上海保险市场的分析,“撒大网捕鱼”个人业务渠道的“红海战术”已经不能够在市场上占夺先机。而是需要企业通过创新实现进步,带给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和享受,使得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保险公司的产品。这也就需要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来引导销售员走向以个人为盈利点的“蓝海战术”中去。并且从A人寿上海分公司考核的过程和内容来看,未能从真正意义上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也仅仅作为存档材料存入个人档案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营销人员对待考核工作积极性不高,处于应付状态。很多外国保险公司及大中型中外合资保险公司都已经引进kpi绩效管理、平衡积分卡管理、目标管理等,而并非简单的绩效提奖管理办法。使得绩效考核对战略层面进行指引,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社会影响力、成为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保险公司。

三、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A人寿上海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

通过对市场的研究,用平衡计分卡建立了一套适合A人寿上海分公司发展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财务角度、客户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和创新角度等综合指标分析业务员的能力,综合判断业务人员价值。(1)财务角度可以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对改善企业盈利做出贡献。财务目标通常与获利能力有关,其衡量指标有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也可能是销售额的迅速提高或创造现金流量。(2)客户角度通常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以及在目标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客户层面使业务单位的管理者能够阐明客户和市场战略,从而创造出出色的财务回报。(3)从内部流程角度看,管理者要确认组织擅长的关键的内部流程,这些流程帮助业务单位提供价值主张,以吸引和留住目标细分市场的客户,并满足股东对卓越财务回报的期望。再次,学习和创新角度确立了企业要创造长期的成长和改善就必须建立的基础框架,确立了目前和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等等。

如何实施渠道的绩效考核呢?制定考核周期,对业务人员经行培训,建立培训体系。主管和员工对绩效管理有很多的误解和抵触情绪,如果不消除的话,则实施绩效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阻力,通过绩效管理培训,使员工对绩效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和阻力,通过绩效管理培训,使员工对绩效管理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理解,并意识到实施绩效管理不但对组织有利而且对个人也有益,主动积极地支持配合实施绩效管理。首先确定培训主题,考核主体确定以后,人力资源部要制定完善的考核者培训制度,提供提高绩效的途径和绩效考核方法的培训,让员工了解绩效指标,并采取行动提高工作绩效。改进理念:绩效的改进,是管理方提出改进的要求和方向,员工通过他们的工作给予实施。为达到此目的,管理层必须向员工明确传达改革的必要性信息,帮助员工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确定或与员工协商确定他们的工作领域的关键因素,并营造一种让员工参与重大决策的环境。团队理念:提高绩效和制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团队机制。允许团队在公司总体战略框架下,根据其特殊需要,不断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其次,确定考核周期。比如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年底考核等。再次,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及其反馈。根据绩效指标考核的年度结果使用简单排序法,建立绩效曲线。并结合当前职位的能力要求以及公司整体的发展需求,绩效委员会对员工的优势、劣势能力进行分析。将高于平均绩效曲线的指标作为优势,将低于平均绩效曲线的指标作为劣势并加以记录。绩效管理委员会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得出对个人、团队的基本结论。该结论必须有效的反馈给被评估的对象,反馈过程必须是双向的沟通过程。通过沟通才能有效的传达组织的战略意图。面谈是一个较好的方式。评估面谈给公司领导层一个与下属讨论其工作业绩并挖掘其工作中可提高和发展的领域的机会。另外,通过面谈也能使公司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的态度和感受,从而促进双方的交流。最后,确定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由部门绩效和个人业绩决定,按季度考评发放。每年年末设年终奖励,根据全年绩效考评情况发放。按照逐级考评的原则对各部门进行季度、半年度考评,确定各部门绩效工资;各部门对本部门员工进行考评,确定员工的个人绩效工资。

总之,要真正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在绩效体系设计与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系统的眼光和思维,同时又要敢于迈进步伐,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适时推动组织的变革前进,把公司推进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观念、行为模式以及能力结构的成长型企业。保证业务人员更好的对市场、对需求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参考文献:

[1]邵利伟.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初探[J].现代商业,2012.

[2]杜振忠.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工会博览,2010.

[3]张君.销售团队的绩效评估体系设计[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

[4]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

[5]方威,邓德胜.关于我国营销人员现状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3.

[6]伍龙霞.C公司销售团队的绩效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7]付宏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2.

[8]蒋春华.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J].财经界,2010.

作者简介:

篇(5)

1.1组织绩效考核模式

组织绩效考核采用关键绩效指标+重点工作任务的模式,以分解、落实公司全年生产经营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共同确保完成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主要目的,以组织绩效合约为主要形式进行考核。

1.2管理人员考核模式

对管理人员主要采用“目标+过程”的量化考核模式,主要以签订管理岗位绩效合约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重点在于“目标+过程”量化控制,此外还包括各项执规类考核。其中,“目标”是指分解到管理岗位的各项关键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管理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主要来源于组织绩效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同时考虑岗位职责中的主要工作。“过程”是指完成各项关键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的阶段性进展或主要做法。“执规”类考核是指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定的考核标准。

1.3生产人员考核模式

生产人员的考核采用积分制量化考核的模式,依据工作项目,建立起可量化、细化、行为化、易于计算(考评)的积分制指标库,并且涵盖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工作质量、安全风险、技术要求、责任大小、日常管理等综合要素的不同分值标准,着重考核在考核期内的工作累积情况,提高生产人员提高工作业绩和自身能力素质的主动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得多扣得多”的现象。

2全员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和达到的效果

2.1全员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绩效评价结果的落实应用是保证绩效管理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全员绩效考核结果将主要应用于单位、部门、员工三个层面。

2.1.1单位层面作为兑现企业负责人年度薪酬收入的依据;作为分配职工工资总额的重要依据;作为参与评先评优的依据。

2.1.2部门层面作为兑现部门负责人年度绩效奖金的依据;作为分配部门员工绩效奖金的依据;作为调整部门优秀员工比例的依据;作为参与评先评优的依据。

2.1.3员工层面作为员工的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作为员工岗位调整的依据;作为员工培训开发、评先评优、专家评选等方面的依据。

2.2全员绩效考核达到的效果

2.2.1有效地深化和巩固战略发展成果基于量化考核的全员绩效管理整体设计,将与“公司战略发展相适应,与新的机构和岗位职责有机结合,使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与运行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更有力地发挥助推和导向作用,全面深化和巩固公司战略发展和建设成果。

2.2.2量化考核充分体现全员绩效通过对重点工作任务指标通过时间进度、阶段成果等手段进行过程阶段量化,对生产人员指标以工作分值进行量化,对考核标准量化,并将关键绩效指标的评分标准按照五个档次设计,最终达到量化考核的目的。

2.2.3大大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通过全面推进基于量化考核的全员绩效管理工作,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的全员绩效管理格局,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并根据组织、管理人员、生产人员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绩效考核,确保目标同向、标准一致、规范科学,进而大大提升企业精益化管理水平。

2.2.4高度体现集约化管理、系统化建设全员绩效管理按照总体设计的思路,在公司层面建立统一的组织、指标、评价、应用、制度体系,统一组织、员工考核模式,制定统一的积分制参考模版等,在分级管理,逐级考核的前提下,充分体现集约化管理的思路,有利于人力资源的集约化管控。

3全员绩效管理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在推行全员绩效管理模式初期,员工面对绩效奖励兑现后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明显加大的情况,心里出现了较大的触动。新的绩效方式打破了以往“同岗同酬,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薪酬分配弊端。员工虽然心理上都支持这种改革,但多年的陈旧意识又让员工觉得有点不适应,特别是那些工作能力强,工作效率高,长期实干奉献的同志,拿到兑现的薪酬后,难免会有自己多获得收入是建立在影响身边同事的收入前提下,以后在工作中无法和谐相处的担忧。同时,虽然通过实施全员绩效管理模式,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员工积极性有所改善,但部分岗位的一些老同志因为年龄等因素对企业高速发展所需新知识、新技术的适应存在困难,但这部分员工都是具备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专家,如何在新的薪酬管理模式下绩效调动和发挥这部分员工的作用,使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做好“传帮带”等方面的工作,应在工作中多加思考。

4下一步的改进措施

基于量化考核的全员绩效管理,作为新的绩效管理工具,在实践和应用中还将不断改进和优化,努力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4.1大力培育“绩效文化”,坚持用“绩效文化”引领绩效工作

①在实际运行中,通过发现和挖掘绩效工作开展的好的车间和班组,选树典型,用典型引路。

②通过公司宣传媒介,加大绩效管理宣传力度,逐步纠正“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的现象,做到既管过程又管结果;逐步改变“全面抓”或“不知怎么抓”的传统管理模式,做到抓“关键绩效指标”;逐步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等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现象。

③在切实将绩效考评应用在职工评先和职业发展方面,努力营造全员关心绩效、全员参与绩效的良好文化氛围。

4.2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各级人员完全掌握绩效管理实质和操作流程进一步加大绩效管理培训力度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公司教育培训的重点计划。

①分层培训,对中层以上干部重点培训绩效理念和绩效管理策略;对专业技术人员重点培训绩效管理流程和考评标准;对一线生产人员重点培训积分制管理办法。

②答疑解惑,开通咨询热线,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并借此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③深入一线车间、班组进行培训,结合所在班组相关工作指标进行模拟演练,使班组成员直观了解绩效管理实质和具体操作流程。

4.3强化互反馈机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企业和员工整体绩效双效提升

①全面启动绩效管理申诉机制,主动介入各部门、班组绩效管理,掌握整体运行动态,定期收集职工建议意见并答复,确保反映渠道畅通。

②督促各级经理人与被考评人加强沟通,确保员工良好绩效成果及时得到组织认同、绩效差的员工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杜绝“绩效考核”代替“绩效管理”。

篇(6)

关键词:绩效管理 体系 改进措施

企业立于不败之地靠得是核心竞争力,而持久保持企业竞争力与活力,靠得是机制——提升绩效管理的质量已是刻不容缓。绩效是指具有一定素质的员工围绕职位的应负责任所达到的阶段性结果以及在达到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努力方向。

一、唐车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1.考核指标主次不分,关键绩效指标不够明确。绩效考核体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组织目标,就要求企业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毋庸置疑,绩效考核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绩效考核的方案设计与制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公司存在“绩效指标误区”, 绩效指标中包罗万象,生怕漏项,而与战略目标及核心职责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考核指标主次不分,设计不够合理。

2.管理者角色错位。管理者是绩效考核的直接责任者,要敢于肩负起一个管理者的基本职责。目前公司绩效管理角色错位,人力资源部成为了始终站在台前的“主角”,真正了解员工能力和态度的中、高层管理者却成了“配角”,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不够,存在“评估方法误区”,一味追求全面考核而忽略了考核人是否与被考核人工作相关。

3.员工的职责不够明确,不能为员工指明努力方向。职责明确不仅仅是绩效考核的前提,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员工的职责履行情况是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要求员工的职责是明确的,而公司目前不具备这一条件,未能建立清晰的岗位职责,无法明确员工的努力方向。

4.绩效结果缺乏激励性。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表示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期望自己的工作结果能够在薪酬或者职业发展上得到回报。目前公司薪酬激励体系有待完善、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尚未健全,绩效结果几乎不对被考核者的报酬和职位升迁产生任何影响,尤其目前中干绩效结果仅仅运用在“末位待岗培训”,给被考核人带来了逆反心理,这样必然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从而失去了绩效管理的目的。

二、完善公司绩效管理的建议

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和咨询证明:企业绩效管理的难点在于指标的制定。但忽视过程沟通和控制是导致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效果差的根本原因。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公司的效绩管理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公司KPI指标标准库。建立KPI指标体系,突出体现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的评价主体实行归口管理,实现指标层层分解、压力逐级传递。

(1)综合办公室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提供的战略举措进行细化,落实责任主体并制定里程碑节点、完成质量目标及奖惩标准,由考核主体进行监控、确认、激励。

(2)由品牌策划部对各单位的核心职责及《责任书》的年度经营重点进行提炼,完善各单位的KPI指标标准,并进行跟踪反馈。

2.加强绩效理念的宣贯,明确主管领导的绩效管理角色。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进行绩效管理培训及辅导,提高各级领导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及绩效管理能力,有利于绩效理念、绩效文化的形成。

绩效管理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而且借助纵向延伸的考评体系,在公司中要形成的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

3.考核者发挥教练角色,制定清晰的员工岗位目标。绩效管理是主管领导的职责,要充分发挥教练角色,根据部门的年度总目标分解到每一层、每个岗位,明确员工的努力方向。

(1)个人岗位目标的制定应尽可能具体、结果可评估,尽可能量化(如时间、日期、金额、数量等),综合目标可用阶段或期限表示;任务量适度,即经过努力能够达成;可比性,同一岗位、不同的人有可比性,体现公平;挑战性,目标需要努力才能达成;必须促进工作的改善;上级目标必须在下级目标之前制定,上下目标保持一致性,避免目标重复或断层。

(2)加强与各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公司中为每位员工做出工作职位说明书,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员工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核。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不同的工作职位说明书,考核指标也理所当然有所不同。

4.对考核的过程要加强监督指导,提高绩效执行力。绩效监控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没有绩效管理的过程控制就没有绩效管理。依靠强有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实时或定期召开经营检讨会议,找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短板”,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加强与相关组织及个人的沟通辅导,促进组织和个人改进绩效。

尤其在考核实行初期,人力资源部要对各部门起到绩效辅导、支持、监督的作用,对指标的设定、考核方法、考评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对考核的信息进行审核,对考核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控。

5.绩效激励。(1)借助人力资源提升项目,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绩效结果与薪酬紧密挂钩,促使绩效管理步入有序的循环,建立激情体系,激励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2)完善修复《中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末位下课转岗培训实施办法》。

三、结语

大量的绩效管理咨询和实践证明,任何最佳的管理制度,首先是合适的。组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水平,管理的制度也不尽相同。绩效考核的准确性是一种管理的追求,但过于严格的要求往往会增加管理成本,有些情况下甚至无法实现。因此,现阶段公司绩效管理方案的修订目的是依据绩效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综合考虑公司自身的特点,不断完善公司的绩效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明丽.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张明霞.国有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5).

篇(7)

一、中职学校绩效管理概述

企业管理领域,美国学者RaymondA.Noe、英国学者AndreA.deWaal、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以及我国学者如赵曙明、武欣等人都对绩效管理进行过阐释。综合来看,学术界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是共同的,如绩效管理的主体不仅是绩效管理者,还包括参与绩效管理的每个员工;绩效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一系列环节,持续开放的沟通贯穿其中;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整合企业战略和个人目标,促进员工做出有利于企业目标达成的行为等。鉴于绩效管理在改进组织未来业绩、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作用显著,我国学校教育逐渐将其引入,应用于学校管理方面,以促进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改进和提高。时至今日,关于学校绩效管理的研究呈现出多种视角,学校绩效管理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熊焰认为,学校绩效管理是将绩效考核获得的信息资源用于激励、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工作,创造新的业绩,推动学校整体质量提高的管理活动。学校绩效管理的内容包括: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战略发展规划,构建具有激励性的目标体系;建立适应绩效管理的机构,保持绩效信息沟通;坚持公正、公开原则,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高效应用绩效考核获得的信息。学校实施绩效管理应把握的关键问题在于切实分解落实学校战略目标,依据发展目标建立绩效指标体系,考核绩效过程要严格遵循客观原则。

二、中职学校实施绩效管理的保障体系

在中职学校推行绩效管理,这是中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职教育走上科学化的必然途径。近年来,一些中职学校已开始绩效管理实践,但由于起步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中职学校实施绩效管理,除了构建合适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必须设计一套保障体系以推动绩效管理有效实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实施前的广泛普及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让领导及员工正确认识绩效管理的实质及对学校发展起到的作用,支持和配合绩效管理的推行,并让不同层级和岗位的人员充分了解学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明确各自职责和考核内容。

(二)全员参与绩效管理培训

绩效管理涉及学校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只有全员参与,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出最大效应。为此,学校管理层和所有员工除了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还要加强全员培训,使所有参与者掌握绩效管理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确保绩效管理体系顺利实施。

(三)绩效文化支持

学校内部如果没有良好的绩效文化氛围,绩效管理将无法有效展开,容易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对学校长远发展起到应有作用。中职学校应加强绩效文化建设,为绩效管理创造良好环境。

(四)完善的绩效管理支持系统

一是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建立。绩效考核比较繁琐,工作量大,需要信息系统支持,以提高考核效率、减少考核的成本。二是绩效沟通的制度化。这是保证绩效管理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三是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申诉系统,能够及时处理员工申诉。

三、适合中职学校的绩效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