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养殖技术论文

养殖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9 22:27: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养殖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养殖技术论文

篇(1)

獭兔各阶段的管理尤为重要,总体要求是:三查、五看、八注意。三查:即查食量、饮量、粪便。五看:即看精神、食欲、五官、动作、皮毛。八注意:即听到特殊动静应注意、闻到特殊气味应注意、天气突然变化应注意、幼兔断奶应注意、新的饲料更换应注意、更换饲养环境应注意、新引进的种兔应注意、新发生疫情时应注意。獭兔的生长阶段分为仔兔期、幼兔期、青年兔期、怀孕母兔期、哺乳母兔期、种公兔期。各个阶段的管理如下:

1.1仔兔

从出生到断奶的小兔为仔兔。此阶段要保证仔兔早吃奶、吃足奶,防黄尿病、冻伤、兽害、外伤等。

1.2幼兔

断奶3月龄的兔为幼兔。这一时期的獭兔最难饲养,应给予富含蛋白质又易消化的饲料,少添勤添,保证定时、定量喂食,积极预防球虫病及肠炎的发生。

1.3青年兔

3~6月龄的兔为青年兔。此时公、母兔应分开饲养,防止早配。这一时期青年兔代谢旺盛,采食量大,日粮中应适当加大粗纤维的比例,有利于兔的健康成长,又可降低饲养成本。

1.4怀孕母兔

在怀孕初期,应给兔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苗进行预防。母兔产前3天,应做好接产准备,对产箱消毒、清洗,放入软的垫草,预产期可适当安排饲养人员值班,防止发生意外。

1.5哺乳母兔

这一时期应保持兔舍、兔笼内清洁卫生,环境安静。饲料要多样化、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根据哺乳的数量、产后的天数决定饲喂量。除此之外,还要经常检查母兔,防止发生炎。

1.6种公兔

种公兔要一笼一兔,防止相互咬斗,兔笼地板要光滑,经常清扫消毒,以防发生生殖器官疾病。公兔的日粮中要注意添加维生素A、D、E,以及微量元素Zn、Fe、Cu、Mn、Se等以提高配种受胎率。配种前要检查公、母兔的生殖器是否有炎症和兔梅毒等疾病。公兔1d可1~2次,连续2d,休息1d。

2搞好防疫

2.1要搞好日常卫生

除每天清扫粪便外,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消毒方式可采用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2.1.1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法:包括清扫、洗刷、通风和滤过,清除病原体和排泄物、分泌物。(2)热消毒法:通过高热使病原体变性、凝固,达到灭活目的的一种消毒法,如火焰或沸煮消毒等。(3)光消毒法:利用阳光和紫外线进行消毒。

2.1.2化学消毒法

(1)福尔马林:用37%~40%甲醛溶液浸泡器械或消毒兔舍、笼、地面、墙壁、料槽及用具。熏蒸消毒兔舍,每m3空间用高锰酸钾25g放于容器内,加福尔马林25mL、水13mL,密闭消毒24h,1d后放兔。(2)来苏尔:3%用于兔舍笼、用具及场地、车辆、兔的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3)复合酚类(农福、农乐、菌毒敌、毒菌净等):0.3%~1%浓度的溶液可用于兔笼、舍、用具、场地、车辆、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4)氢氧化钠:又名火碱、烧碱、苛性钠,2%~4%浓度热溶液可用于兔舍、水泥地面、木制用具、陶瓷用具等消毒。该药物对金属制品有腐蚀性,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损害,一般不用。(5)生石灰:10%~20%浓度的溶液用于地面、墙、围栏、粪池及污水沟的消毒。(6)草木灰:草木灰20kg加水100L煮沸,过滤后即可。30%草木灰水溶液常用于洗刷兔舍的地面、墙壁及饲养用具。(7)漂白粉:每m3河水或井水中加6%~10%消毒30min后可作饮水用。10%~20%乳剂常用于兔舍、地面运输工具消毒,3%的澄清液用于食槽消毒、饮水器消毒及非金属用品的消毒。(8)过氧乙酸:国产药制品分甲液和乙液。配制时取甲液2份和乙液3份混合,再配成1∶20浓度的溶液,用于兔舍喷雾消毒及室内空气消毒。(9)新洁尔灭:0.1%的溶液用于消毒木制品、洗手等。0.15%的溶液用于兔舍喷雾消毒。(10)洗必泰:0.02%的溶液用于洗手,0.1%的溶液用于饲养用具及器械的消毒,0.05%的溶液用于兔舍、场地、仓库及工作室的喷雾消毒。

2.2按期防疫

母兔配种前3天注射葡萄球菌苗,每兔2mL。母兔产仔当天皮下注射敌菌锐克0.4mL/只。仔兔23日龄肌肉注射敌虫锐克0.06mL,皮下注射敌球锐克0.15mL。仔兔27日龄肌肉注射波大疫苗2mL/只。仔兔32日龄肌肉注射巴波二联苗2mL/只。仔兔40日龄皮下注射兔瘟单联苗1.5mL/只。仔兔60日龄皮下注射二联苗或三联苗2mL/只(二联苗:瘟巴苗或巴波苗;三联苗:瘟、巴、魏三联苗)。每5个月对兔群加强免疫1次。对烈性传染病(如兔瘟、巴氏杆菌),4个月免疫1次,每年3次。断奶仔兔立即进行首免,6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有效控制兔瘟和兔巴氏杆菌(出败)病的发生。

2.3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发现病兔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病情严重的立即淘汰扑杀,尸体火焚或深埋,以免病情蔓延。兔常见病有兔瘟、腹泻、皮肤真菌病、球虫病、传染性鼻炎、葡萄球菌病、魏代松菌、河门氏菌及兔疥螨、毛球病等。

2.3.1兔瘟(又名病毒出血症)

病兔、死兔是主要传染源。该病是由病毒性出血病毒引起獭兔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青、壮年兔,乳兔不易感染,60日龄左右有被感染的可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更多。毛兔、肉兔、皮兔场易感染。依病情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4类。最急性:健康兔感染后12~20h即突然死亡,死亡前不表现任何病状,只是在舍内乱跳,倒地而亡,此类多发生在流行期。急性:健康兔感染病毒后24~40h,体温升高至41℃左右,精神沉郁,不愿动,想喝水。临死前突然兴奋,在笼内狂奔,然后前肢伏地,后肢支起,全身颤抖,倒向一侧,四肢乱划,惨叫几声而死。有些死兔鼻腔流出泡沫样血液,临死前松弛,粪球外有黄色胶样分泌物。亚急性:一般发生在流行后期,兔体严重消瘦,皮毛无光泽,病程2~3d,大部分最终死亡。慢性:病兔精神沉郁,低头触地,四肢无力,不吃不喝,拖至5~6d后死亡。病理变化:肺出血、充血、水肿,肝脾大、质地变脆,淤血呈黑紫色,部分肾脏出血。防治措施如下:(1)定期用免瘟疫苗进行预防注射。(2)紧急预防:本病发生时,表现临床症状的兔很难治疗,不表现临床症状的,可进行紧急接种。(3)被动免疫:每只兔皮下注射4mL高免血清,可迅速控制病情,7d后注射疫苗。(4)主动免疫:每兔皮下或肌肉注射2~3倍量的疫苗,注射后4~5d病情可得到控制。为防止本病扩散,死兔应深埋或烧毁,带毒的病兔应隔离,排泄物及一切饲养用具均需彻底消毒。

2.3.2球虫病

兔球虫病是球虫寄生于小肠或肝管的上皮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根据其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但以混合型感染较为常见。本病主要特征是患兔瘦弱、贫血和下痢,常使幼兔衰弱或大批死亡,降低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球虫分布很广,是兔的各种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常呈地方性流行,死亡率高达80%,故此病对养兔事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现将防治球虫病的有效方法介绍如下:(1)饲料要经高温制粒。(2)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病兔不作种用,死兔要深埋。(3)平时饮水中加三字球虫粉0.03%浓度饮水,连用5d,停3d,再继续使用。(4)发现病兔要及时治疗。对原笼进行清洗、消毒。灌服藿香正气水10mL、呋喃唑酮20片、生理盐水50mL的混合液,每次2~4mL,每天3次。对于球虫病的治疗要及时,一旦发现有兔感染应立即使用药物治疗。除中草药外,化学合成药物要交叉、联合、轮换使用。

2.3.3兔传染性鼻炎

该病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恶劣的外界环境或其它应激因素是鼻炎发生的诱因。症状:患兔鼻端周围皮毛潮湿,从鼻腔流出分泌物,初期分泌物为浆液性、较稀薄。随着病情的发展,渐变为黏液性或脓性,较浓稠,部分兔呼吸受到影响,呼吸加快,呼吸变粗。防治措施如下:(1)改善环境条件。兔场应选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建造。舍间距离应足够,以6m以上为宜。舍内及时清除粪尿,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经常用消毒液在兔舍内进行喷雾。(2)严格控制病情。首先要把好引种关。引种时应认真考察种兔场,不从有明显鼻炎的兔场引种。引来的新种应隔离检疫1个月,合格的作为种兔,并入大群。不合格的要坚决淘汰。(3)药物治疗。对于发病较多且又不可能全部淘汰的病兔,应给予适当的治疗。注射鼻炎清1~2mL/只,1d1次,连用3~5d。或用3~4倍量氟呱酸加入饲料中,连用数日。(4)免疫注射。传染性鼻炎的病原菌多能引起家兔的肺炎,导致死亡。为了降低死亡率,应注射相应疫苗。

3适时取皮

篇(2)

关键词:龙虾;无公害;养殖技术

1苗种自然繁育

1.1亲虾选择

可在上年9~10月或当年3~4月选择亲虾,要求体重30~50g,附肢齐全,健康无病,活动力强,雌雄比例为2~3∶1。雌雄龙虾在外形上特征明显,容易区别。一是性成熟的龙虾,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二是雄性龙虾足粗大,龙足两端外侧有一明亮的红色软疣,雌性龙足相对较小,大部分足上没有红色软疣,即便有颜色也偏淡;三是雄性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对步足基部,雌性生殖孔则开口在第3对步足基部;四是性成熟的雌虾腹部膨大,雄虾腹部相对狭小。

1.2亲虾培育

亲虾池面积以0.13~0.33hm2左右为宜,底质以壤土为好,水深1m左右,池埂宽1.5m以上,有充足良好的水源。建好注、排水口,四周池埂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搭建防逃墙,放养前7~10d,池塘用1125kg/hm2生石灰干塘消毒。消毒后经过滤(防野杂鱼入池)注水深1m左右,施入腐熟畜禽粪7.5~12.0t/hm2培肥水质。池内放入供虾攀缘栖息的隐蔽物,如树枝、树根、竹筒等,并移栽一些水草。

亲虾池可投放亲虾600~900kg/hm2,放养前用3%食盐水浸浴10min,以杀灭病原体。为充分利用水体和调节水质,可混养鲢、鳙鱼750~1500尾/hm2。培育期间,可投喂新鲜水草、豆饼、麦麸或配合饲料,并添加一部分动物性饲料,如切碎的螺蚌肉、畜禽屠宰下脚料等。日投喂量:3月为亲虾体重的2%~3%,4月4%~5%,5月以后6%~8%,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以傍晚为主,占日饵量的70%。同时加强水质管理,每10~15d换新水1次,每次换水1/3;每20d用10~25mg/kg生石灰水泼洒1次,以保持良好水质,促进亲虾性腺发育。

1.3亲虾繁殖

4~5月,水温20℃以上时,亲虾开始。受精卵在雌虾腹中孵化为稚虾,孵化时间为40~70d。稚虾孵化后在母体保护下完成幼虾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稚虾一离开母体,就能主动摄食,独立生活。当发现繁殖池中有大量稚虾出现时,应及时采苗,进行虾苗培育。

1.4亲虾越冬

龙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当水温低于9℃时,3cm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2~3个月后也会出现大量死亡。因此,搞好亲虾的越冬工作,也是整个繁殖工作的重要环节。

1.5育苗技术

龙虾虽然抱卵量不大,但受精率在98%以上,孵比率达80%~85%。但龙虾出苗后仔虾生长蜕壳频繁,极易受环境条件制约而影响育苗率。要提高育苗率,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

(1)水质要求。按照无公害水质标准要求,保持水体相对稳定,水质清新,pH值在6.5~8.0之间;防止昼夜水温温差过大;水中溶解氧应保持5.6mg/L以上。

(2)水体环境。水面一定要有水浮莲(占1/3),水底最好有水草,并有隐蔽性的洞穴,增加虾苗蜕壳附着物,也便于通过水浮莲洗苗检查掌握出苗时间及虾的生长情况。进水口加栅栏和过滤网,防止敌害生物入池残食虾苗,避免青蛙入池产卵,同时防止亲虾攀附逃逸。

(3)加强检查。坚持早晚检查出苗情况,当仔虾游离母体后,及时捕捉亲虾返回亲虾池再培育,尽量减少盘点过池,操作也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抱卵的亲虾和刚孵出的仔虾造成影响。

(4)保证供饲。适时培养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供刚孵出的仔虾摄食,出苗前3~5d,开始从饲料专用池捕捞少量小型浮游动物入虾苗池,并用熟蛋黄、豆浆等及时补充仔、幼虾所需的食料供应。

2龙虾养殖技术

2.1投饵

龙虾放苗3d后,要投1个月左右的小杂鱼、下脚碎肉及配合饲料。待虾苗长至6~7cm时,可全部投喂敲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2次/d,早晨和傍晚各1次。饵料应投放在池塘四周,并适当分散;每天投饵量为:小虾一般按其体重的15%~20%投放,大虾按其体重的5%~10%投放。具体可结合虾的吃食情况酌情增减,一般以虾吃饱、吃完、不剩残饵为准。

2.2换水

龙虾生长快、耗氧量大,故虾池水质要保持清新,每周加水15~20cm,使水质新鲜洁爽,并有足够的溶解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cm深以上,当天气过冷或过热时,应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水温,防止出现极限温度。

2.3增氧

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雷阵雨、闷热、连绵阴雨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饵,并注意观察。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岸边,浮头向岸上爬行,说明缺氧严重,应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2.4勤管

应勤检查、勤巡塘,注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脱壳等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要不断清除池中青苔,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并要注意虾病的防治,同时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水鸟及害鱼等,如有应及时捕杀和驱赶。此外,还应随时清除池中的浮萍、藻类、水草等有害生物。

3龙虾养殖的几点注意事项

3.1养殖龙虾基础设施很重要

龙虾每年有几次产卵期。1对雌雄龙虾1次最多能繁育700只虾苗,通常初春上市的龙虾都是上年秋天繁育的虾仔,而春天繁育的虾仔只需养殖50多天,即可上市。龙虾养殖户第1年只要把大的整只龙虾留住作种,到了秋天,龙虾就会打窟进洞产仔,第2年就不用购买太多的龙虾苗。因为龙虾爱打洞,所以低埂高围和内塘养龙虾的围埂最起码要有5m宽,围网也要下埋2m深,以防龙虾逃跑。

3.2龙虾饲料很重要

龙虾喜欢生活在有水花生、茭白的水域,养龙虾的塘内可以模拟湖泊生态环境,种植一些茭白、水花生,一来夏天可以蔽荫,防止龙虾早熟,二来可以滋生龙虾爱吃的浮游生物。龙虾的胃口非常好,小麦、玉米等各种野杂食都是好饲料。龙虾是甲壳类动物,每脱一次壳就长大一次,因此塘内应经常加注新水,以助龙虾脱壳生长。

篇(3)

关键词:蛋鸡;饲养管理;冬季

冬季温度过低时,鸡的体温散失加快,饲料消耗增加,致使产蛋量减少,鸡体消瘦,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冬季必须做好鸡的饲养管理工作。

一、防寒保暖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16~18℃,16~24℃时,蛋鸡产蛋率较高。当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率下降,低于0℃时产蛋量显著减少,低于-10℃时停产,同时还会增加饲料的消耗量,所以适宜的鸡舍温度是提高母鸡冬天产蛋率的关键。因此,入冬前应堵塞迎风口面的窗户,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随时检查四壁及屋顶,在修补除换气孔窗以外的所有孔洞及裂缝的同时,适当提高饲养密度或加厚垫料,采用这种方法可使鸡舍温度提高5℃以上。垫料要干燥,经常翻动,与鸡粪混合,促进微生物活动,使其发酵,达到厚垫草的目的。另外,坚持每天听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的突然袭击。

二、补充光照

光照能促进性腺的分泌,从而促进产蛋,蛋鸡每天需16h的光照,但是冬季昼短夜长,自然光照短于12h,不能满足蛋鸡对光照的需要,因此,需人工补光。一般1m2鸡舍地面有2.7~3.0W白炽灯光源就能保证光照强度,灯离地1.8~2.0m,灯与灯之间3m左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一般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10Lx,舍内各处光照均匀,保持灯泡清洁,否则影响光照强度。另外,凌晨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的低温对处于睡眠状态的鸡所造成的冷刺激最严重,因此早晨4时开灯喂料,使鸡在温度低的时候开始采食和运动,增加机体产热量,以提高其抵御寒冷的能力,缓解冷刺激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晚上8时即可关灯。补充光照时间一旦确定,就要准时开、关灯,持之以恒,切不可时断时续,忽早忽晚。

三、通风换气

养鸡场多采用高密度饲养,冬季许多养殖户为了给鸡舍保温,都将鸡舍门窗紧闭,有的养鸡户甚至整个冬天也不打开1次,致使鸡舍内有害气体氨、硫化氢、二氧化碳增多。氨和硫化氢浓度过高时,会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导致产蛋量下降,进而降低经济效益。因此,要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以排出舍内的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一般可利用中午比较暖和时打开门窗进行换气,并注意不要让冷空气直接吹向鸡体,更要防止贼风。另外,为有效清除或降低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可撒过磷酸钙,每周0.05kg/m2或30mL/m3,进行过氧乙酸喷雾,每周1次。舍内的粪便、污物要每天清扫,也可降低氨和硫化氢浓度。

四、控制鸡舍湿度

舍内的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最高不得超过75%。要经常检修饮水系统,避免水管、饮水器或水槽漏水淋湿鸡体、饲料,造成舍内湿度和鸡体散热加大。要保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舍内污水。

五、注意饮水

蛋鸡的饮水量与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水温过低会明显降低鸡的耗水量。这是因为鸡饮低温水后会增加体热的损失,加重冷应激,同时对消化道黏膜造成不良的刺激,甚至引起痉挛,而影响消化和吸收。因此冬季饮温水为好,最好饮大蒜水,能健胃,促进食欲,助消化,而且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对鸡瘟、鸡白痢等都有预防作用。水量偏少也会影响产蛋量。一般来说,喂干料时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若连续36h不给饮水,母鸡产蛋量下降直至停产,因而要保证产蛋鸡的饮水。

六、改善营养水平

冬季气温低,体热容易散失,需要更多的营养维持正常体温,产蛋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为保持高产稳产,必须改善营养以满足鸡体抵抗寒冷和产蛋的需要。首先,增加日粮的能量水平,提高玉米、稻谷等能量饲料的比例,亦可添加适量油脂,适当减少麸皮、米糠等粗纤维饲料,并依产蛋情况适当增加日粮。其次,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全面满足蛋鸡对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的需要,可提高蛋鸡产蛋量。另外,每隔几天喂点碎辣椒,以刺激食欲,增加鸡的抗寒力,同时夜间补喂1次粒料。:

七、疾病防疫

冬季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和慢性呼吸道病等。对于这些疾病,除了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外,还要按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按程序有条不紊的免疫,使产蛋鸡获得较强的抵抗力,以防止疾病在鸡群内扩散,从而在产蛋相对较少的冬季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八、减少应激

各种应激反应都会造成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因此,要保持鸡舍内外及周围环境安静,禁止高声播放音响、鸣笛等,以防鸡受惊吓而影响产蛋。饲养人员要穿着固定的工作服,严禁穿着红色衣服进入鸡舍,工作时动作要轻缓,严禁外界人员和车辆进入鸡舍。要堵塞鸡舍及鸡场内外的鼠洞,定期在鸡舍及鸡场内外投放鼠药以消灭老鼠;要防止犬、猫、鼠等进入鸡舍惊吓鸡群。如有应激因素存在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对由于应激反应造成的产蛋量下降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健康,王玉红,崔春生,等.谈谈冬季的饲养管理[J].河南畜牧兽医,2007,28(2):40.

[2]张桂新,张明江.产蛋鸡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吉林畜牧兽医,2006(3):36-37.

篇(4)

1蜜源植物特点

固原市主要蜜粉源植物有紫花苜蓿、红豆草、枸杞、刺槐、百里香、椴树、黄芪、党参、向日葵、密花香薷和荞麦。在蜂群繁殖和生产中的辅助蜜粉源植物有山桃、白桦、丁香、苹果、草木樨、蚕豆、西瓜、南瓜、西葫芦、小茴香、枣树、白刺花、盐肤木、沙棘和玉米等[2]。主要蜜源植物均集中在夏秋两季,面积大,分布广,花期交错,花期长。由于地形和小气候的不同类型,形成了同种蜜源植物的不同花期。6月初马牙蚕豆、红豆草、紫花苜蓿、枸杞相继开花流蜜。7~8月芸芥、百里香、向日葵、小茴香、密花香薷、荞麦等蜜源又相继开花流蜜,这为中蜂养殖提供了非常充足的物质基础。

2蜂箱类型

从前期的调查中看到,中蜂箱有树桶、意标箱和自制的蜂箱。树桶蜂箱的蜂群群势都较强,缺点是蜂群失王时难更换蜂王。意标箱有的蜂群都能达到满箱,自制的蜂箱巢框太高,还有待改进,目前正研制适合本地区中蜂养殖的新蜂箱。

3中蜂优化养殖方法

3.1培育适龄采集蜂

为了让中蜂能优质高产,在蜜源大量开花流蜜时有强群可采蜜,需在3月前40天左右开始繁殖蜜蜂。可以采取补足饲喂(白糖∶水=2∶1)后进行奖励饲喂(白糖∶水=1∶1)[3],这样蜜源大量开花流蜜时就可以有大量青壮年蜜蜂参与采集,蜂蜜的产量和品质会上一个档次。

3.2适时加脾繁殖

适时加脾繁殖很重要,加早和加迟都会影响蜂群发展。当蜜蜂在保温板外密集时,可以加进第一张脾,当蜂王在加进的脾上产卵孵化成小幼虫后且蜂群中蜜粉充足时可加入第二张脾,依此类推,加入第三张及更多的脾,到蜜源开花流蜜时就会有强群采蜜。

3.3中蜂不应无王

取蜜中蜂无王群在大流蜜期会因情绪低落等原因而采集不积极。树桶等老法饲养的蜂群因蜂王老化等原因在流蜜期会分蜂,处理不好就会失王,所以在蜜源流蜜时一定不要出现分蜂,否则会影响蜂蜜的产量和质量。

3.4随时保持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

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是为了保持在蜜源集中并延续开花流蜜的地区高产稳产,同时也可避免巢虫危害及其它疾病的发生。

3.5育王换王

为了保持中蜂蜂群可持续发展,采集蜜源和来年蜂群有活力,尽量在半年后用人工育王的方法换去老王和性状不好的蜂王,只有好的蜂王才能保证蜂群健康稳定的发展。

3.6夏季应遮荫喂水,冬季加强保温

紫花苜蓿等蜜源大流蜜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所以蜂群应摆在遮荫好的地方,饲喂干净的水。秋季固原地区比较寒冷,蜂群保温非常重要,有的用稻草放在蜂箱周围和下面,然后在边上用砖砌起比蜂箱高的墙,上面用石棉瓦盖起,达到保温效果。

3.7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

因夏秋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容易爆发中蜂囊状幼虫病,蜂群下降很快。当发现蜂群中发生中蜂囊状幼虫病,首先是换王,其次是用事先消毒杀菌的蜂脾和蜂箱换去原蜂箱和脾。对换下的蜂箱和蜂脾用福尔马林浸泡消毒杀菌,然后加强蜂群的饲养管理,及时给其喂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3.8留足越冬饲料

固原地区冬季较冷,越冬时间长,所以无论是旧法饲养的蜂群或是新法饲养的蜂群都应留足越冬饲料,尤其是树桶蜂箱。

4中蜂养殖技术优化的效果

经过近年来对固原的泾源、隆德和西吉等地方的中蜂养殖户的现场考察指导,养蜂经济效益较显著,养殖中蜂80~100群的蜂农每年收入3万~5万元,蜂蜜单价普遍在50元/kg左右。现在固原的蜜蜂资源对蜜粉源植物利用不足,仍有较大空间进行中蜂规模饲养[3]。如果定地再结合小转地饲养,蜂蜜产量可能会更高,经济效益会更显著。

5讨论

篇(5)

1.地点

海口桂林洋罗非鱼养殖基地。

2.池塘条件

面积1.8亩、平均水深2.8米、全池用地膜护坡,池底无淤泥,地下水源,动力排灌,配备3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备用15千瓦的发电机组一部、投料机一台。

3.苗种放养

苗种为经标粗培育、平均个体规格达100克的吉富品种,为避开高温期易发生链球菌病影响试验效果,投苗时间选在2013年9月25日,按常规池塘消毒进水后投苗10800尾,亩均6000尾。

4.饲养管理

(1)增氧机的使用:3台机分别安置在远离池堤1.5米处且用扦杆固定、形成三角对称,调整后同时打开作业,以在水流动中没有出现死角为最佳选择点。鱼体重300克/尾前白天开一台机,傍晚视天气、鱼活动情况打开1~2台机;中、后期白天开2台机,晚上12点前一般开2台机,随后看天气或鱼活动情况增开1台机,其原则是鱼不浮头少开,反之则多开或延长开机时间。(2)投喂饲料:个体重250克前投喂粗蛋白质含量40%、日投饵率4%~6%,后期改投粗蛋白质含量28%、日投饵率1%~4%的浮水膨化料,每天分2次投喂。中、后期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投喂时应注意鱼摄食及活动情况,适度控制关停机时间,一般至少保持一台机正常作业,每周停料一天。(3)水质调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用量20千克;前期每周加水一次,后期采取每天微量排灌,且每隔10天大量排灌一次,每次换水量不超过池水的1/2。对水质进行不定期检测。(4)专人专池管理:定期检查增氧机及供电线路、发电机,及时排除故障,切实保障增氧机正常作业;勤巡视池塘,观察鱼活动摄食是否有异常,制订应急方案。检测水质,做好试验记录及建档等。

二、结果

2014年4月5日起捕销售,饲养时间6个月左右,最大个体重750克、最小个体重550克、平均个体重650克;收获商品鱼6669千克,成活率95%,亩均单产3705千克;扣减苗种重1080千克,净增重5589千克,投入饲料8271千克,饵料系数1.48。

三、讨论

1.在和目前海南一般性养殖池塘对照分析中可见,亩均单产提高将近2.5倍,亩纯收入增加1倍多,尽管其电费支出是一般性饲养池塘的近3倍,但饵料系数下降了0.12,经济效益是比较可观的。

2.本试验主要通过增氧机改善水质条件,达到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产量的目的。检测数据可见试验池塘的各项有害物质指标均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尽管后期有个别超标,但笔者认为只要使用微生物制剂或及时销售就可回避,表明了通过池塘增氧机的控制可大幅度提高池塘养殖生产的高密度集约化程度,降低养殖生产成本,且只要管理措施到位,就可避免高密度放养带来的养殖风险。

3.本模式主要是对管理上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饲养者应视其技术水平、池塘水深、面积、单产要求,电价、鱼价等综合考虑。尤其是高温期高密度饲养易暴发的罗非鱼链球菌疾病尚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的现阶段,在饲养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开高温季节,降低病害风险。

篇(6)

一、基础设施建设准备工作

(一)养殖地点的选择。黄河口大闸蟹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养殖地点应具备淡水供应充足、注水和排水通畅、水质良好、水草丰富、位置僻静、交通运输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等特点。

(二)养殖池塘的建设。养殖池塘面积一般10亩—30亩,其中,环沟面积占40%—50%,环沟坡度1:5,平均水深1-2米,池埂坚实不漏水。池底平整少淤泥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池底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池塘土质以粘土或粘壤土为好。

(三)养殖水源的选择。要选择水质良好,没有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同时注意养殖用水的排放,防止养殖污染。

二、苗种投放前期工作

(一)安装完善防逃逸设施。防逃设施一般用加厚簿膜或钙塑板等材料。防逃设施一般高约75厘米,在地下25厘米处将防逃设施固定,其余则高出地面,并每隔45-55厘米用桩体支撑,拐角处成弧状结构;防逃设施里面留1.5米左右的空地或堤埂,并用网片将池塘围拢,高度大约在1米左右,便于检查和防止黄河口大闸蟹逃逸。

(二)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处理。选好养殖地点后,要对池塘进行清淤整理,采取太阳暴晒的方式杀菌。同时在蟹苗投放前,用85公斤/亩的生石灰溶化后注入池塘进行消毒,去除病体和残留的凶猛鱼类,并改善池塘环境,提高水质的酸碱度,增加钙含量,这些方法都有利于黄河口大闸蟹的生长和品质的提高。

(三)改善养殖池塘环境。池塘中种植一定量的水草,既可提供黄河口大闸蟹栖息、避敌的场所,又可作为部分青饲料来源,还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样做的有点在于提高黄河口大闸蟹的成活率,同时促进其生长。蟹池中的水草分布要均匀,种类搭配要科学合理,挺水性、沉水性及漂浮性水草栽植要保持相应的比例,以适应黄河口大闸蟹生长栖息的要求。放养一定规模的螺蛳,在净化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有机质的同时,还可以给黄河口大闸蟹提供鲜活饵料。

(四)采取隔离方式进行蟹苗暂养。在进行蟹苗投放前期,要选择一处约占池塘总面积1/4左右的水域进行隔离,并将蟹苗放到隔离区内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大约放养到五月下旬或六月上旬,池塘内存在相对丰富的水草和一定规模的螺蛳的时候,将蟹苗投放的池塘中进行大规模养殖。

三、蟹苗的选择和投放

黄河口大闸蟹蟹苗选择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由于黄河入海口特殊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黄河入海口地区培育的种质纯正黄河口大闸蟹蟹苗其成活率、抗病性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外购的蟹苗。因此,宜选择本地养殖户自已培育或黄河入海口地区培育的黄河口大闸蟹蟹苗。进行投放蟹苗的时间一般在11月份和3月份,放苗时池塘与育苗池盐差≤5‰,温差≤2℃,要防止冰冻严寒和温度、盐度变化太大。在蟹苗规格每公斤120-200只的情况下,每亩池塘放养蟹苗约为400只到700只左右,要选择规格一致,无断肢,无性早熟。

四、饵料喂养注意事项

黄河口大闸蟹的饵料主要有植物性饵料和动物性饵料两大类别。在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是以人工和天然饵料两种配合进行喂养。池塘中放养的螺蛳、水草等天然饵料,可解决黄河口大闸蟹部分饲料来源。黄河口大闸蟹的饵料投喂还因生长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一龄蟹苗至成蟹养殖阶段,投喂的饵料以蟹类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河蟹生长中期应以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搭配动物性饵料,后期应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黄河口大闸蟹喂养饵料主要是螺蛳、小杂鱼等,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植物性饲料。黄河口大闸蟹的饵料系数一般在5以上,究竟投饵多少,应视季节、水温、蟹的不同生长阶段来定。总的分配原则是:上半年投饵占总量的30%-35%;7-11月份占总量的65%-70%。蟹苗至成蟹的日投喂量为在池蟹总重的8%-10%。成蟹喂养按蟹体重5%左右投喂,动物下脚料按占颗粒饲料的10%左右投喂。另外还要视黄河三角洲地区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以及河蟹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的进行调整。黄河口大闸蟹要每日喂养2次,一般为上午7、8时左右,下午6、7时左右,第一次投喂的饲料约占总量的30%左右,第二次投喂的饲料约占总量的70%左右。同时加强观测,根据饲料剩余的情况决定投放的品种和数量,以无剩余为标准,不宜过量投喂。

五、养殖水体操作规程

池塘水质的保持和稳定对黄河口大闸蟹的品质、生长速度非常重要。从蟹苗投放到成蟹出塘,水质一定要保持清新,溶氧量丰富,水体肥沃,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厘米左右,苗期以肥为宜,成蟹期以瘦为宜。池塘水体的高度在养殖前期一般应在0.6米左右,养殖中期应逐渐增加水深,一周左右注入一次新水,当温度升高时,水深一般保持在1.3米左右,并每天都要注水10-20厘米左右增加水深。同时加强水草的种植管理,覆盖池塘的面积约为40%左右,有效降低水体的温度,优化黄河口大闸蟹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根据黄河口地区的水质特点,春、秋两季一般为7-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3,夏季一般每3-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不超过1/2。加强池塘温度的测量,池水温不能波动太大,避免因为温度变化或溶氧不足造成大量死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殖区的抽样化验,及时掌握养殖区中水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合理调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遇到池塘水质变坏的时候,应采取使用生石灰或施用生物制剂等措施,调节水质,改善水体,降低有毒物质含量,防止病害的发生。

六、日常管理要点

日常管理的主要方法就是经常巡塘,做到一天至少1-2次,做到“五查、有五定”。一是查有无剩余饵料,定当天投饵品种和数量;二是查水质水体是否正常,定换水时间和换水量;看水体是否缺氧,是否能见度降低等,若黄河口大闸蟹受惊后不下水,或下水后立即爬上来;傍晚或清晨黄河口大闸蟹大量集在池边岸上,说明水中缺氧,必须立即换水或增氧。三是查防逃设施是否正常,定维修加固措施;四是查有敌害,定防范办法;五是查有无病蟹和死蟹,定防治挽救措施;还要看黄河口大闸蟹的活动状态是否正常。

七、防治病害措施

黄河口大闸蟹的病害防治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大力应用生态养殖技术,通过池塘清淤消毒、选育优质蟹苗、改善水质、健康饵料、生物制剂调控等措施,改善黄河口大闸蟹的生长发育环境,提升大闸蟹的抗病能力。如发生病害时,要详细分析,分清病害类别,针对腐壳病、黑鳃病、烂肢病、水肿病等不同病理,采用国家允许的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渔药进行处理。

篇(7)

1材料与养殖技术

1.1养殖海区和试验时间

试验海区选择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猛澳海域,离岸250m,水质良好,水深≥10m,流速约1.5m/s,潮流顺畅,透明度500~900mm,盐度24.0~28.9,pH7.5~7.9,溶解氧≥5mg/L,表层水温10.4~29.9℃,养殖期间月水温变化见表1。养殖试验时间从2011年6月16日到2012年10月18日。

1.2网箱规格和材料试验

全部采用浮动式木结构渔排,以塑料泡沫桶为浮力,规格为4.8m×4.8m×5.0m,网衣为聚乙烯结节网,网衣随苗种生长,网目分别换为10mm、15mm、20mm、25mm规格。

1.3鱼种来源

鱼种为海水育苗场人工培育,选择外观健康、活跃、无畸形及摄食良好的健壮苗种,活水舱运回,经高锰酸钾消毒后放入网箱。苗种规格为平均全长55.2±0.64mm,苗种数量为10000尾。

1.4鱼种放养密度

养殖期间,随着鱼苗的不断生长,逐渐减小养殖密度,具体密度为:全长55mm时,43尾/m3;全长100mm时,30尾/m3;全长150mm时,22尾/m3;全长≥200mm时,17尾/m3。

1.5养殖技术管理

1.5.1饵料投喂

条纹锯鮨是肉食性鱼类,养殖期间主要投喂的饵料有两种,即冰鲜杂鱼和配合饵料。在秋春低水温季节(海水温度24℃以下时)主要以冰鲜杂鱼绞成的鱼糜为主;夏季高温季节(海水温度25℃~28℃时)以“天马”牌配合颗粒饵料为主,当水温达28℃以上时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投饵量以摄食6~7成饱为宜,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4~6%(海水温度20℃以上时)和1~3%(海水温度20℃以下时),根据条纹锯鮨的摄食习性,日投饵2次,投喂时间选择在傍晚和黎明,以少量多次投喂为准则,待鱼摄食完再投喂。

1.5.2生长观察

观测条纹锯鮨每日的活动状况并做记录,每隔30d随机抽取30尾条纹锯鮨,记录全长、体质量等生长数据,并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成活率。

1.5.3换网、洗网及网箱检查

定期检查网箱网衣有无漏洞或破损及网框架的牢固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苗种逃逸,同时根据条纹锯鮨苗种的生长情况,及时更换不同网目的网衣,保障水流畅通。每两个月清洗网衣一次,避免网衣上附着物过多,阻碍水体交换。

1.6疾病预防

苗种入网箱前要经过严格消毒,去除畸形、损伤等残苗,严防病原带入。选择新鲜饵料,做到及时投喂,以防变质造成病菌感染,饵料中每15d添加一次多维他及鱼肝油,添加量为每kg饵料添加1g多维他和10g鱼肝油,增强鱼体体质,提高抗病力。定期清洗网衣,并根据鱼体生长情况及时更换较大网目网衣,做到保持水流畅通,减少病害发生。做好药物预防,定期在网箱中挂“鱼康”牌蓝片和白片及敌白虫等,发现白点病时,及时用淡水浸泡处理;发现肠炎时,每kg饵料中应及时添加1g氟哌酸。做好条纹锯鮨的渡夏和越冬工作。严格做到安全用药,并做好用药记录。

1.7数据处理

测定的数据和图表采用SPSS10.0和Excel2003进行处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饵料系数=总投饵量/鱼总增重量成活率SR=dt/d0×100%式中dt代表条纹锯鮨最终总收获数量,d0代表试验开始总投放数量。

2结果

2.1生长投放

条纹锯鮨苗10000尾,经过480d的养殖,至2012年10月18日结束,共存活7380尾,成活率达73.8%,平均全长287.9±10.77mm,平均体质量590.3±49.35g,收获总质量为4354kg,养殖过程总投饵量(配合饲料1:4换算成冰鲜小杂鱼)为31780kg,饵料系数为7.3。生长测量数据见表1,全长与体质量的关系曲线见图1。所测定养殖条纹锯鮨,其全长范围55.2~287.9mm,体质量范围在6.8~590.3g。养殖条纹锯鮨的平均全长L(mm)与平均体质量W(g)的关系式为:L=26.411W0.368(R2=0.9753)

2.2渡夏

每年的7~9月份,水温高于26℃,为高温季节,条纹锯鮨容易得肠炎等病害,极易死亡,条纹锯鮨对环境变化会产生应激反应,应尽量少清洗及更换网衣;只投配合颗粒饵料,不投冰鲜杂鱼,并进行合理的营养配制,添加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投喂量减少为鱼体重的2~3%。每个网箱放入体长相当的鲈(Lateolabraxjaponicus)200尾混养,创造群体摄食效应。

2.3越冬

每年的1~4月份的水温为10.4~15.1℃时,条纹锯鮨活力减弱,进入越冬阶段,摄食量降低,为保证越冬所需的能量,减少病害,提高成活率,除了注意疾病预防外,还在饵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鱼肝油等营养物质,并将网箱加深至6m,保证水温的相对稳定。

3讨论

3.1饵料投喂

对条纹锯鮨生长、饵料系数的影响条纹锯鮨为肉食性鱼类,较为凶猛,养殖初始,由于环境的改变,较为胆怯,不会马上摄食,需经一定时间耐心驯化,这一阶段要做到认真细致,同时根据每日的摄食情况,及时增减投喂量,饵料中应定期添加多维他等物质,增强鱼体体质。本试验大部分投喂冰鲜小杂鱼制成的肉糜,由于受潮流、风速等影响,饵料流失较多,还有部分饵料溶于海水中,饵料利用率低,饵料系数达7.3,希望今后能研制出适合条纹锯鮨养殖的软颗粒配合饲料,增加饵料的利用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减轻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

3.2渡夏、越冬、病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