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幼儿园老师助理工作

幼儿园老师助理工作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6 07:49: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园老师助理工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幼儿园老师助理工作

篇(1)

一、 我的主要优势--

1、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分别取得了江苏省和常熟市颁发的幼儿园园长上岗资格证,为我的园务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担任幼儿园园长期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我分别参加了江苏省园长进修班和常熟市园长培训班的学习。在为期一年半的边学习边工作中,我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学校管理学》、《学校心理学》、《教育法规教程》、《幼儿园管理》、新《纲要》培训等十几门课程,对幼儿园的宏观管理、微观管理和要素管理等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经过省级和市级的相关考核,我以优良成绩取得了园长上岗证书。几年来,幼儿园在新园创业和几次的常示范、苏示范、省示范的创建工作中,经受了重重考验,我也从一个不懂管理的幼儿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全面负责管理幼儿园的当家人,园务管理卓有成效,这得益于我几年来的努力学习和创新工作。我园鲜明的办园特色,先后得到过江苏省、苏州、吴县、张家港、昆山及本市多所幼儿园的参观学习和好评。几年中,我也先后代表苏州市教委、常熟市教委,去张家港、昆山和本市等十几所幼儿园进行苏示范、常示范的考核与验收工作,学到了许多先进的、站在改革前沿的办园经验。勤奋地学习和不断实践使我深深懂得:幼儿园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文化。因此,我格外珍惜我现在正在参加的为期三年的常熟市园长研修班学习和本科函授学习。

2、有着比较丰富的幼教专业理论知识和幼教基本功,能全面指导全体保教人员进行保教工作,能独立开展幼儿园教科研课题,能独立承担幼儿园全部档案管理工作等。 在几次验收考核中,

幼儿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档案管理工作和保教工作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原来的幼儿园档案附属于小学,只要暑假加几天班就成了,可作为示范园必须独立并单独归档成卷。为此,我发挥了原有的在报本小学担任7年档案助理的工作经验,和沈园长一起,从搜集资料、案卷归类、电脑打印、装订成册、规范管理,做了多达四百多卷幼儿园档案资料,三次接受常熟市、苏州市、江苏省领导考核验收。之后,多家幼儿园创建单位纷纷来我园学习档案资料的规范管理和装订,我也多次外出指导创建园的档案管理工作。幼儿园在创建活动中,两年垮了三大步,三次艰巨的磨练和锤打,不仅提高了幼儿园的办园水准,激发了教师前所未有的工作热忱,更是对我园长管理工作的考核和全面提高,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和园务管理已走上了科学规范的管理轨道。

3、有着踏实认真、吃苦耐劳、果断独立、勇于创新、追求高境界和对工作永不满足的个性。

15的教师和园长生涯,真真切切的让我体会我个性中踏实认真、一丝不苟、果断独立、创新工作带给我的极大的快乐和满足。许多来园参观的同行经常会问我同样一个问题:你累吗?你苦吗?说不累是假的,说不苦更是违心话。但我快乐,我工作着、我奉献着,我便快乐着。从到五爱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幼儿园就成了我的家,我早已把我的命运融入到了我的整个事业中。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在我园长这个岗位上,我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求更好的工作目标,无论碰到多大困难、无论有多委屈,我始终保持着一股充沛旺盛的精力和工作激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满足的个性,投入到学、看、听、思中去,时时处处,做一个明眼人、明心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带动整个幼儿园群体向更高目标迈进。

二、对岗位职责的认识--

俗话说:7岁看老。幼儿园是启蒙教育,是孩子的社会性、人格品质、认知发展、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一生。因此,就我们施教区的孩子和家长情况来看,让当地孩子从小在我们幼儿园就接受良好的幼儿园启蒙教育,接受早期开发、早期教育,为顺利进入小学和今后他们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园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园长工作更是幼儿园工作中关键的一环,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作为附属小学幼儿园的园长,我认为园长应做好桥梁作用,要成为校领导的助手、教职工的知音;要带领好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法律、政策、方针依法办园,主动积极开展幼儿园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教师教学素养;要统筹考虑幼儿园各经费的合理使用,督促财会人员规范做好收支帐及管好物品,作好当家人,园长及园长工作和要时时刻刻经受得起任何时候的考验和检查。因此,我认为园长德、才、学、识兼备,将极大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三、竞聘上岗后的设想和打算--

1、谦虚谨慎、不断学习,继续提高自己全面管理幼儿园的能力。

当今,学前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教师的素质在不断地提高,家庭和社会都对学前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关注,因此幼儿园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本着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今后我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幼儿园教育管理科学、教科研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及相关法制学习等工作,以此继续提高自己全面管理幼儿园的能力和威信。

2、勤于思考、提高预见能力,努力提高幼儿园办园声望。

幼儿园在上升到省示范后,并不意味着十全十美,相反,园长要更多地考虑到如何让这顶桂冠熠熠生辉,如何引导我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提高我园示范园的榜样、辐射作用。因此,幼儿园要制定出今后的十年总体目标,特别是针对如何提高当地幼儿的知识能力及当地家长的素质着手,真正发挥它在儿童发展、服务家长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出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力

求目标切实可行,比如:定期举办幼儿园亲子活动、家长咨询室的活动,形成我园特色,为儿童早期发展提供有益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也使一些家长获得科学育儿的理论和经验,努力使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打好今后学习的扎实基础。

3、勇于创新,深入教科研实验,做教育改革的带头人。

随着幼儿园新《纲要》的出台,教育改革已全面铺开,幼儿园不再是传统的教和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将在幼教教改实践和教科研实验中积极领导、参加第一线教改、锻炼自己、向老师学习,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各班保教状况和教科研开展情况,做教育改革的带头人。

4、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提高幼儿园的整个工作效能。

幼儿园竞聘后,将有3人组成领导班子。一个幼儿园,单靠园长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两位副手,我要紧紧依靠、尊重、信任她们,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真诚相待、配合默契、廉洁奉公,积极支持两位副手的工作,工作出现失误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要主动取得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共同推动幼儿园各项工作。

5、知人善任,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效能的提高离不开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只有知才能任,幼儿园有20位教职员工,她们的年龄、学历、资历、爱好、脾气等各不相同。因此,我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来考察了解人,对教职工的使用要扬长避短、给有不同专长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机会,对教职工的管理和使用还要对其发展、前途负责,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努力使自己在管理中做到处事公平、正直宽容,不断反思自己在管理中的不足,有过则改,注意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幼儿园内每一位教职工,让幼儿园集体成为一个团结奋进、无私奉献、有战斗力的集体。

篇(2)

【关键词】幼儿园;管理模式;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60-01

管理是一门艺术。我国当代管理学家立林认为“管理是通过组织计划来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财力、物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已达到机构的目的,完成机构的任务。”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应当是现代管理经验和创新思想统一的管理模式。幼儿园虽小,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其管理工作的内容多、面广,即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幼儿园管理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而管理的关键就是管好人。幼儿园的人员是个特殊的群体,有95%以上是女性。如何把这群“孩子王”带领好、发挥好她们的长处,使她们成为你工作中的得力帮手,这也是幼儿园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

1 实施以人为本、知人善用,建设和谐团队

要建设好一个幼儿园,靠园长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始终坚持团队精神,团结协作、各负其职、各尽所能,在决策上集群众的智慧,在行动上聚集体的力量。在人员的管理上,以“打造和谐团队,树立园所良好形象”的管理思路,树立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的概念,不断地调动教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在考虑人员的组合搭配时,要了解每个老师的优势和弱点,根据她们的业务专长、实践经验、教研能力、年龄结构及相互之间性格的可溶性等进行搭配。通过优势互补,使人员搭配更优化和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例如:通过节日以班或以级为小组进行各种提高团队精神的体游活动的竞技比赛;开展教师卡拉OK比赛、钢琴演奏比赛及参加交谊舞学习班等。通过相互帮助、相互鼓励,使大家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在竞技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最终获得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同时,园内的大事、热点、难点问题都让大家共同讨论,形成认同感、归属感,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园内的管理工作,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敬业精神,增强园荣我荣的主人翁意识。并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个教师,使他们充满自信。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在工作中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才能形成很强的凝聚力,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具有主人翁意识,大家就愿意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2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

2.1 建立完善的制度:自古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人才,只有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工资报酬适当拉开差距,达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真正目的。通过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检查力度,使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幼儿园内部体制改革能够真正贯彻与落实,使幼儿园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特别是加强了对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工作考核工作方案的研讨,在耐心征求全体教职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对年度目标奖惩考核方案、教学专项奖等进行了适度调整,并且由教职工大会通过,落实实施,充分显示了幼儿园管理的公开化与人性化。通过出台合理可行的考核方案,将教师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了稳定一支优秀的幼儿教师队伍,与聘用教师签订《聘用合同书》,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和健全各级管理网络,严格实施责任倒置责任制。进行园部――教研组――班组的管理层次,科学的管理网络达到条线分块,层次管理的局面。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落实,规范了教职工的工作行为,提高了保教工作质量,为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严格执行制度:相对于建立制度而言,执行制度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如果形容建立制度是“纸上谈兵”,而执行制度可谓是“真枪实弹”了。因为制度只是一种存在的形式,而是否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作用就是看贯彻执行的情况。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体现“公平”二字,也就是执行“法治”还是“人治”。中国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讲人情”,而最大的弱点也是“讲人情”。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如果在不违反执行制度原则和落实“公平”二字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讲人情”,其“度”如果把握得好,可谓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了人性化管理。如果“度”把握得不当,违反了“公平”二字,面对不同的人执行不同的制度,奖惩不同,对人不对事,“人治”替代“法治”,这样的管理品质,有再好再多的规章制度也是无用的。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不公平”现象,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1)制度公开。一旦建立和形成的制度,要公示上墙(例如岗位职责),没有上墙的制度要复印人手一份,重要的制度还要组织教职工反复学习讨论(例如奖惩方面的制度和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制度),让所有的教职工都基本了解制度的内容,即使忘记了也能随时查阅到。

(2)过程公开。凡是涉及到执行奖惩的事情,首先进行调查取证确认事实(如发生安全事故由事故调查小组在幼儿、教师、家长中展开事故调查,掌握事故发生的真实经过情况,并通过摄影、录音等作好调查记录);其二知会当事人知道(如事故调查的结果情况、在日常工作中有那些违规情况);其三根据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召开相应的会议(如事情比较特殊、情况比较严重、园长不能一个人作出决定的事情,就需要召开相应的会议进行研究);其四对照制度确认奖惩相关条款。

(3)处理公开。对所有涉及到幼儿和教职工切身利益、影响大、有教育价值的事实(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是领导还在群众,是骨干教师还是一般教师),我们都要通过行政会议、园务会议、班长会议、教师会议或全园大会,通报执行制度的处理情况(包括事实处理经过),让全体教职工评判处理结果是否公平。

由于做到了几个公开,使“法外留情”很难立足,而“讲情面”就只能体现在做思想工作、情绪转移、精神安抚上。依法治园,以章办事得到了保障,制度的可靠性、权威性显现了出来。

3 园长适时地做旁观者

园长要放权。虽然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但并不意味要包揽所有的工作和责任,因此必须分权和学会宏观调控。例如幼儿园的所有会议,园长负责行政会议、园务会议、全园大会的主持召开;行政助理负责家长委员会、家长会议的主持召开;教研主任负责教师专业培训和教研会议的主持召开;保健主任负责保育员业务培训会议的主持召开;后勤主任负责后勤人员培训学习会议的主持召开。教职工请假,一天以内由主管主任审批,一天以上由园长审批等。这样将权责分散和下放,充分发挥每个主管领导的职能作用,那个行政组的教职工违规或有事情,由那个主管主任负责提出处理意见和负主要责任。作为园长要阔达、开明,给予教师充分的自、提供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放心的让你的老师放开手脚去干时,园长要发挥好旁观者清的作用。要适时地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对老师取得工作成绩时,应及时认可和赞美,不要吝惜赞美之词。

4 园长应当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带来另一种分析结果,甚至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满活力。一句广告语说得好,“只有经历才能懂得”,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才能记忆深刻,才能让人刻骨铭心,才能知道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是最佳的。

在工作中员工或多或少会有与园制定的政策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那园长必须善于真聆听她们的想法和意见,并对她们发表不同意见的态度表示赞赏;而且要把自己代入到操作者中的角色中,从操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还要经常深入到工作的一线,以一个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各项活动。这样做出来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更完美。有时,员工做出来的工作效果未如预期的理想,只要不是大原则的错误,那么园长就要有一个宽大的心和多一份体谅,理解教师的辛劳付出。因为,每个人都有惰性,只要在适时帮她们抓一次懒虫,相信她们日后一定会提省自己抓懒虫的。

因此,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特别是遇到阻力和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要学会换位思考,因为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往往旧的问题刚刚解决,新的问题也就随之诞生,我们只有学会了换位思考,遇上问题时,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园长是“一家之主”,是教师们的楷模,全体教职工以你俯首视瞻。要求教师们做到的,你做不到,那就会失去说服力。当教师们出现工作失误或者问题后,作为园长首先要冷静地分析处理,同时也要敢于承担责任。幼儿园里无论出现什么问题,园长是第一责任人,都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作为新时代的管理者,应该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成为新型的管理者,办出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

篇(3)

【关键词】研究生教师;幼儿园;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11-0028-0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幼儿园工作,他们被称为“研究生教师”。目前,研究生教师在幼儿园工作的状况如何,他们在工作中有什么困惑和迷茫,这些困惑和迷茫能否得到解决,他们如何实现专业成长,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对研究生教师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丰富幼教师资队伍建设理论尤其是教师专业成长理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滚雪球抽样法,选取了30位研究生教师(全部为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基本资料见表1~3。

由上述基本资料可见,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到幼儿园工作。接受调查的研究生教师集中在2008~2010年入职,教龄5年以内。

2.研究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是开放式问题。同时利用QQ、电话等进行深度访谈。

三、研究生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专业发展规划

调查发现,30位研究生教师中既有一直做带班教师的,也有一直做科研型教师的,还有兼任幼儿园团委书记、信息员等职务的。对于自我角色定位,有23人明确为教科研方向,其中6人兼有行政方向,7人自我定位尚不清楚。幼儿园方面,对22人有明确的职务定位,如科研型教师、园长助理等。部分幼儿园希望硕士研究生来幼儿园后能够在科研、管理、教学上全面发展。其余8人幼儿园表示尚没有明确的职务定位,只是说明不会让她们一直带班的。

事实上,部分研究生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是不清楚的,因此缺少专业发展规划。例如教师F(为保护个人隐私,以字母代表教师姓名)说:“在工作的两年里,我一直都在思考自我定位,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我的思想变化——工作、职业、事业。最初只是把幼儿园教师当作一份工作;后来感觉自己挺适合做教育工作的,所以工作变成了职业;再后来就有了想把学前教育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的想法了。只是目前还没想好具体做些什么。”访谈中还有部分教师表示,自己已产生职业倦怠,没有心思进行规划。如教师K说:“以前觉得要努力混出个名堂来,现在不这么想了,对未来没有规划,做事情尽力而已。待遇不会因为我努力工作而提高,因此没什么动力。”还有个别教师因为面临择偶结婚问题而暂时对工作没有规划,也有个别教师认为更重要的是把当下工作做好。

从幼儿园管理者角度来看,有些幼儿园没有帮助研究生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或对他们的定位不尽合理,如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个人文秘、、代替开会的人等,从而使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动力,更别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了。例如教师G说:“因为园里对自己的价值没有作出定位,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是什么,该往哪方面发展。”〔1〕

2.难以发挥专业优势

受访的研究生教师普遍认为带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的甚至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带班工作。例如教师B说:“作为研究生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在带班中难以显现,有时还会变成劣势,很多时候我都不爱展示自己了。”具体来讲,研究生教师在带班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缺乏教学实践技能与技巧,例如不擅长绘画、舞蹈、手工等,这使她们在环境创设、节庆活动等工作上难以做出“亮点”。教师R说:“园里每学期都有教具制作等方面的班级评比活动,班上其他老师特别在意,我不太会做,结果拖了她们的后腿。”第二,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活动的把握不到位。例如教师L认为自己“与孩子相处的经历太少,对幼儿行为解读能力不足”。教师W说:“光是常规工作就够我头疼的了,活动开展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了,因为他们的声音淹没了我的声音。刚开始跟孩子交流也缺乏技巧。虽然在学校里学过儿童心理学,但是与孩子进行交流还存在很多问题。”以上两方面不足,前者具有特殊性,是属于高学历教师的“短板”;后者具有普遍性,是属于工作初期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

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只有通过较长的教学实践工作,教师才能切实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真切感受幼教工作的独特性,才能真正做好基于幼儿教育需要的科研工作。然而,研究生教师带多长时间班比较合适尚无定论。有部分受访教师表示,他们一直在做带班教师,大多已有2~4年,有的已担任班组长。已在做科研型教师的带班时间平均为1~3年。对此,部分教师表示不需要太长的带班经验,做科研更能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例如教师X说:“我一直在想我们进入幼儿园是否需要在一线锻炼这么长时间,因为我们现在做的事不是自己很在行的,大家对我们的要求也高,结果大家看到的更多的是我们的短处,所以我们的成就感不是很强,相反经常会有挫败感。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快点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可见,对于部分教师来说,带班时间太长不利于其发挥专业优势,会使其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作出不断的反思,研究生教师更应该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有研究者指出,较低的学历基础会降低教师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能力。〔2〕相对而言,有较高学历的教师在自我学习和提高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那么研究生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及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是否更胜一筹呢?部分教师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抱着研究的态度去看教育教学实践。例如教师P说:“带班时我每天疲于奔命,感受倒是很多,但没时间及时记录下来。刚到幼儿园时许多问题会让我兴奋,但我没有深入研究过。”教师T说:“园里要求老师每月写4篇观察记录,刚带班时我写得很认真,能够有意识地观察幼儿并进行记录和反思,但是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到了月末我为了应付检查只好集中写观察记录。”受访教师中只有6人在公开发行的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大部分研究生教师有对自身实践反思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但工作的繁忙等现实原因限制了她们将其付诸实践。反思及研究的意识不足和落实不力会影响这些高学历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敏感和兴趣,从而使宝贵的实践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专业优势得不到发挥,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因此深受影响。

3.较为缺乏专业支持

研究生教师能够获得的专业支持主要包括培训学习、师傅带徒弟、专家引领以及领导同事的帮助等。

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有参加培训的机会,但希望这样的机会能够更多一些,更及时和到位一些。例如教师S说:“园里会有一些培训,但觉得不是很及时,比如开展新任教师培训不是在我刚入园时。”

师傅带徒弟是一种较为传统的、非常有生命力的培训方式。成熟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使新手教师较快熟悉教养工作的常规要求,尽快适应工作环境。〔3〕一般而言,研究生教师较为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尽快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因此更需要成熟教师的专业引领。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她们所在幼儿园都选择了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做她们的师傅。需要注意的是,师傅带徒弟这种方式因为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时并不能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教师W说:“我们园每学期都开展师徒结对工作,但主要围绕观摩活动设计,其他工作也不太好意思占用别人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很忙。”教师A说:“幼儿园人员安排比较紧张,我已经当了班组长,其实特别希望有老教师能带我,那样我能学得更多,成长得更快,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主要靠自己摸索。”

专家引领和领导同事的帮助也是推动研究生教师成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方面,受访教师出现了两种情况。例如教师M说:“我获得了很多支持,有师大的专家、领导同事等,他们和我们一起做研究,而且没有流于形式。”而教师G说:“有过好多困惑,但只能靠自己解决,我从幼儿园领导和同事那里获得的业务帮助和支持较少,总是感觉一个人在奋斗。”

4.对幼儿园教育现状存有困惑

访谈中,部分教师表露出对幼儿园教育存有一定的困惑,这反映了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的差距和冲突。例如教师I说:“幼儿园什么都重视,却忽略了孩子。老师每天要组织一堆特色课程活动,或者忙着开教研会,结果没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对老师眼中没孩子的现象感到特别无助。其实真正的教育不仅是看得见的课程,更是老师与孩子的相处,而大部分老师包括我自己却常常忙得‘无视’孩子。”教师L说:“我觉得‘困境’一词更恰当,因为许多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欠缺,也较落后,而且教育行为落后于教育观念。我自身也在不断探索能够符合自身教育观念的行为,比如如何能够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行为,并对其发展有一定预测等。另外,作为带班老师,我要面对30多个孩子,根本没法实施期望中的那种教育,很多时候只能是‘军事化管理’,因为安全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师所在幼儿园皆为市级示范园、一级一类园,她们对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如此困惑值得深思。

5.存在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

部分受访教师表示,自己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地域文化差异、幼儿园人际氛围和幼儿园教师群体对研究生教师的认同和接纳等问题。例如教师C说:“我们幼儿园教师性别失衡,大家视野都比较窄,比较计较、敏感;而且她们大多是北京人,我们之间文化差异比较大,共同语言不多。”教师Y说:“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人际关系,特别是刚入职时,没有人信服,开展工作很困难。当园领导安排我去做一些事情时,有的老教师会给脸色或者敷衍。”教师B说:“同事会用很‘复杂’的目光看你,一方面觉得你有‘当官’的潜能,另一方面又喜欢‘欺负’你。她们觉得你是个‘异类’,又是外地人,无论是学历还是生活经历都跟她们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城市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其实,我们在心理上也不那么接纳她们,所以双方的融合需要一个过程。”教师M说:“同事认为我就是来做教科研的,不是带班的,她们或许已经把我和她们划为两个不同的群体了。”

6.工作压力较大

大部分受访教师表示幼儿园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例如教师J说:“工作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案头工作太多。”教师N说:“工作繁杂,有时教学时间会与会议时间相冲突,导致投入在教学上的精力不足。”值得一提的是,受访者中的带班教师都需要边带班边参与园里的教科研工作及做相关的文字工作,如撰写全园总结、课题结题报告等,这些教师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这些工作,对此幼儿园几乎没有相应的奖励。与工资待遇相比,工作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流动念头。例如教师B说:“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成长,享受人生,而幼儿园的工作太累了。”教师E说:“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我会选择跳槽的,因为幼儿园工作压力太大了。”

四、促进研究生教师健康成长的对策

1.幼儿园管理者应树立培养研究生教师的科学理念,并作出合理规划

研究生教师要想实现专业成长,首先要对自身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幼儿园管理者则要对其有明确合理的职业定位及发展规划。一位幼儿园园长曾对刚入职的研究生教师说:“未来幼儿园教科研的竞争其实是研究生间的竞争。”这也体现了大部分幼儿园招聘研究生教师的初衷:主要让他们来做教科研工作,当然,可结合教师个人意愿和能力,在教学、管理方面有适当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是实践性智慧,而实践性智慧主要是通过教育实践获得的。〔4〕对于研究生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实践是其熟悉教学工作的基础,更是其未来做好教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对其专业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是否有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带班时间长短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管理者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规划研究生教师的培养工作,在综合分析其工作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考虑并尊重他们的意愿,为其提供充分的教育教学实践机会,并制订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带班计划。如有的研究生教师教学能力较弱,幼儿园可先安排其观摩教学,或先安排其做些保育工作,让他们先学会照顾幼儿,与幼儿沟通,同时也借此减轻他们由于实践经验不足而造成的心理压力。再如,有的研究生教师希望全面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教育工作,可考虑让其带班3~4年;有的希望专职做科研,则可考虑让其带班1~2年。

2.幼儿园应建立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幼儿园的管理会影响研究生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应积极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自我专业成长中去,营造自我学习、自觉反思、互帮互学、不断提高的专业成长氛围,促进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吴荔红,2005)。同时,幼儿园应努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环境,建立起领导和研究生教师间良好沟通的渠道,让教师在工作中的诉求能得到及时关注和满足,让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困惑和消极情绪能得到及时排解。幼儿园领导还应以人为本,对研究生教师多一些情感支持和人际交往指导,促使其产生良好的归属感,进而更快地融入幼儿园集体中。

3.三方联合给予全面到位的专业支持

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与相关高校的专业支持是研究生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力。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应通力合作,为研究生教师提供更全面到位的支持。如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举办园本培训和主题培训等。幼儿园还应将师傅带徒弟制度落到实处,以帮助研究生教师更快地熟悉工作。研究生教师也可以延续读研期间和导师一起下园进行实践研究的方式,试着把自己看成是高校学者和幼儿园的沟通中介,借以加强幼儿园与高校的联系,也使自己和幼儿园获得更多的专家引领。

4.研究生教师自身应注意扬长补短

研究生教师自身应注意在工作中扬长补短,尤其是要注意“扬长”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比如在带班时发挥自己的长处,包括专业基础较扎实、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吃苦耐劳、勤奋努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有一定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等,争取成为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教育研究,善于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5〕可以说,研究生教师有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基本素质。他们受过教育研究的专业训练,应当在工作中发挥这一优势,在工作中多记录多梳理多反思,让自己的反思及研究“从幼儿园中来,到幼儿园中去”。

5.研究生教师应学会自我调适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包括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识、对教师主体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把握、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信心等。〔6〕增强自我效能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十分重要的内容。面对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研究生教师应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不断进取。例如教师B说:“幼儿园工作真没什么可怕的,无非就是放下架子,从零开始,幼儿园的大部分工作,研究生教师肯定能做好,只是需要从头再来的勇气。”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和不如意,研究生教师应及时进行自我调适,多与领导及同事沟通交流,尽快使自己融入幼儿园教师群体。

幼儿园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因此研究生教师更要学会调整心态,发现工作中的快乐,真正热爱这份事业。教师D说得好:“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尽管我们是高学历,但还是需要从幼儿园的点滴工作做起,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摆正心态就没什么难的。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要求要更高,否则,在幼儿园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我相信,未来的学前教育事业是要靠我们这一代的付出与奉献的,关键是要我们从心底热爱这份事业。”

参考文献:

〔1〕陈金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阻碍因素之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19(1):34-37.

〔2〕刘占兰.改善在职幼儿园教师培训过程与方式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19(1):29-33.

〔3〕张红梅.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2):123.

〔4〕王春燕.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25(3):28-31.

篇(4)

有一位名园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办一所好的幼儿园需要硬件作支撑,但更需要软件为底蕴。在这个领域里没有最好,但可以永无止境地追求最好。”对于我这样一个面临经费和硬件双重困境的管理者来说,这句话无疑是一种激励和希望。他对硬件和软件的辨证关系还作了精辟的描述:“硬件体现了金钱加智慧,效果即时,也易被淘汰。软件者,人才也,他是时间加智慧、再加勤奋。软件一旦成熟,形成特色,则会长盛不衰。”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领导和教师人才的竞争,是取得事业发展的关键,对于名人所说的软件者,我或许缺少智慧,但拥有勤奋。凭着这种信念,在这一年中,我和我的领导班子成员共同协作,团结奋进,依靠群体智慧,为幼儿园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一、坚持严于律己,重实干

一个处在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在具备业务精湛、勤于学习和反思等全面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兼备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敬业奉献、诚信待人等高尚的思想品质,这是我园全体教职工对好干部标准达成的共识。所以当教师感叹职业生涯的艰难

时,做园长的同样也在感叹自己的管理难。但我想:只要在日常工作中一贯坚持严于律己的原则,勤奋加实干,以“三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就能使领导放心,群众宽心,自己安心。

1、以平常之心处事:作为管理者的我,心里十分明确,领导与教师的关系在幼儿园中,只是分工的不同,在人格和义务上是平等互助的。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园长也许起到的是宏观调空的作用,但当教师处在最忙碌的时候,或面临困惑的时候,我会做她们的朋友和同事,伸出手来扶一把,送上一句贴心的问候,给予一个小小的建议,与她们同甘苦,共谋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自主工作的热情。

2、以关爱之心待人

社会的发展,使管理者对教师的关注点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关注的是我对你要求什么,我要你做什么?现在关注的是教师需要什么,教师渴望什么?在园工会组织的“当今教师需求”调查表中,我们了解到:教师需要的是来自领导、同事在生活上的关爱、学习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关注。我想:真正关爱教师的生活和学习,是给她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设立方便教师休息和学习的“知音坊”,在寒冷的冬季提供热腾腾的豆浆,下拨经费支持工会和团支部开展“教师生日祝贺”、“冬季健身俱乐部”、“电影超市”等学习和休闲活动,让教师在自觉投入紧张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周围的愉悦和对未来的向往,萌发“享受工作”的健康意识。而对教师工作的关注,除了给予教师业务上的具体指导外,要尊重教师的工作,善于挖掘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尽力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在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教师成长积分卡”的基础上,本学期,我又调整了教师的月考核方式,“我要推荐”:挖掘更多教师的工作亮点,“向您提醒”:委婉提出教师的不足,“自我评价”:鼓励教师展示自己的工作实绩。“红花”常亮相,“绿叶”也需展示,综合三方评价,一些工作勤奋有进步的组员也能有机会被推荐到“每月之星”栏目中。

3、以敬业之心治园

(1)重视小事

幼儿园的很多工作都是烦琐而细小的,但当你凭着一颗敬业之心去从事你的工作时,你就觉得责任远大。重视每一件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的责任心和敬业心。看过《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很多企业或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对每一件小事的重视,失败可能也是从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开始。日本企业创立的5s工作法,是企业管理实践中“重视小事”的经典之作。所以当我在完成每一件事时,我的态度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窗子的明净程度,环境细微处的设计、与家长、教职工的对话艺术,凡事要做到位,凡事要做精致,日复一日就会沉淀下来,就会在整个园内形成一种敬业负责的文化氛围。

(2)发挥引领

作为园长,虽然不需要你事必躬亲,但必须站在幼儿园发展的高度,为各个条线的工作,尤其是教师的业务出谋划策,指明方向。所以领导同教师一样,要勤于学习和反思,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在教师中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注意深入第一线,为各条线的管理工作以及教师的业务、科研出点子、提建议、创机会。如指导业务助理将团队精神引入到教研活动,开创独特的新幼教研文化,指点团支部以课题来引领团工作、提升研究层次,我们的老师很敬业,很有上进心,当她们处在实践的十字路口时,最需要的是领导的引路和指点。

二、依靠群体智慧,聚合力

俗话说:智慧来自于集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智慧能创造一所幼儿园的未来,并能排除未来道路上的种种障碍。在共谋幼儿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我和园内的领导班子成员经过不断的磨合、碰撞,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实干、高效、智慧的管理团体,从党、政、工、团到年级组长,我们经常在一起沟通交流、探讨促进,全力做到事业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共同为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出谋划策,当工作中碰到意见不一致时,我们始终遵循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从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出发的原则,抛弃个人杂念,最终达到步调一致。

在聚合群体智慧的同时,我还注重拓展他们个人的智慧风格,努力提升内功,养成独立思考、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在目标同向的基础上,力求做到过程创造,殊途同归。所以,在管理中我实行放手和放权,支持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各成员各司其职,避免互相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年级组长,今年我尝试了班组承包制的形式,让他们自主管理自己的年级组,从课程管理、教研活动、文化建设、家长工作到青年教师培养,委任她们进行全面管理,有权利、有责任开展各类创造性的工作。我想,我园今天所取得的这些成绩,很多都来自于她们个人的智慧,聚合了各方的力量。

三、重视反思研究,强实力

(一)创新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的实践表明,没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学校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学校管理中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结构等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间的竞争和紧张的工作节奏,导致人的价值观的衰退和目标取向的变革,限制、阻碍了人际的正常交往、沟通和理解,人际的友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受到了限制和突破,可以说,这种现象在知识分子成群的学校显得尤为突出。作为管理者,就必须对学校的管理重新定位,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进行管理,寻求促进教师和学校正常发展的突破口。在这样的理念冲突下,我从去年开始尝试开展了新幼“合作文化”管理课题的研究,把合作引入到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中,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探索一种合作模式,注重培养和激发人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此来增强学校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

1、创建目标,激发动机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也是达成教师个人对集体忠诚的重要方式。我们通过中层干部会议,切实了解教师对人际环境的期望和需求,大家都认为:一个关系融洽、善于沟通、乐于合作的人际环境是增强教师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针对我园人际环境现状,我们确立了《新幼人际交往准则》,出台了强调合作规范和理想的《新幼教职工文明礼仪须知》。通过目标的统一,使教师们能自觉地认同必须担负的责任并愿意为此而共同努力。

2、创设环境、注重熏陶

环境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起着重要的熏陶作用,我们将一年多来教师团队活动的照片及相应的幼儿园合作条例展示出来,在两楼连接教师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通道中创建了“合作文化”长廊,以直观的形式强调幼儿园团队建设的目标和价值观,强化教职工对团队管理的心理认同感。

3、提倡自主,共享远景

幼儿园的团队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班组内的合作和分享,任何有突出表现的班组团队,也都是以共享远景与价值做后盾的。我将班组团队建设的构思权和管理权交给各个条线的组长,与她们签定了承包班组管理的责任书,让她们自定班组团队建设目标,自主开展组风建设,团队合作等班组活动,让她们在自发自主的活动中真正感受团队建设的魅力。

(二)提高研究能力

现在的园长不仅要具备管理能力,还要兼备研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引领教师和幼儿园的发展,对于我本人来说,在课题的研究上一直是个弱项,而幼儿园在科研方面本身也始终是一个空白,如何以课题研究促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形成幼儿园的发展特色,也始终是我思考的问题。

1、抓住机遇

XX年5月,我园作为市“0—3岁幼儿早期关心和发展研究”课题xx实验区的七个实验园之一,在市课题专家李洪曾老师和教育局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初步确立了我园的家教课题:《社区亲子指导角的实践研究》,抓住这一机遇,我带领园课题组的成员,利用暑期休息时间,在新成各个社区广场设立咨询角,了解新成地区0-3岁婴幼儿的家庭带养情况、家长对指导的需求,从而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确定了以祖辈家长作为指导对象,该课题成为XX年上海市家庭教育“十五”立项课题。

2、加强学习

为了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在局课题组领导的推荐下,我报名参加了由教科院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与学前社区教育模式“的培训班,在培训的过程中,我逐步了解了各类指导模式的特点,并将我园的课题确定为对象模式,为确定课题的指导内容和形式明确了方向。为了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和课题组的成员一起上网收集有关资料,并以问卷、咨询、祖辈家长委员会的形式,掌握了指导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家教现状和对家庭教育的需求,从而为课题有针对性地实施积累了依据。

3、深入实践

课题确定后,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组织者的引领。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我坚持每学期制订好阶段计划,使教师们明确阶段研究思路,并带领大家参加每一次的教研培训和实践活动,从而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广场的实践活动中,我注重获取来自各方的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调整活动计划,使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更适合祖辈和孩子的需求。

由于我和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努力,我园的03课题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由我和陶丽芳老师共同撰写的模式论文《以“社区亲子指导角”为载体,加强祖辈家长指导的家教模式研究》,在大连召开的“200x年全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模式研讨会”上作了交流,并荣获一等奖,论文还分别被刊登在〈上海市200x年家庭教育研讨会〉、〈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研讨会〉、〈全国学前家庭教育指导和社区教育模式研讨会〉论文集中。

四、群策群力,求实效

要使每一项工作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注重过程。200x年,我园无论是在教研、科研、业务还是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关键是发挥了园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依靠了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最让我欣慰的并不是这些成绩的获得,而是在成绩背后所折射出的教师们身上那种脚踏实地、永不服输、积极向上的精神,它是我在管理过程中获得的一笔最大的财富,也是最辉煌的成果。

五、不足与思考

1、经费的不足导致硬件的落后、教师待遇的低下,这始终是阻碍我园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如何取得社会和上级部门的支持,是我在今后工作中重点要克服的难题。

篇(5)

[关键词]教育实习;专业成长;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1/02-0041-05

教育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工作,它对准教师运用、检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获取实践性知识,形成教师理念和角色认同,培养专业能力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对实习生的角色特点、角色适应、教师指导策略、教育实习模式与改革等进行过理论分析,或比较过国外经验,为教育实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四本科实习生及其指导教师的访谈,对实习生工作总结、教育日记等文本资料分析,以及对其中7名实习生的深入观察和指导,总结了实习生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以及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实习生的专业成长

实习生的专业成长是指实习生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与能力、专业自主意识等方面获得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本研究将其划分为准备、适应、调整、提升四个阶段,并归纳总结了实习生在每个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其专业成长诉求。

(一)准备阶段:憧憬与不安

在正式实习之前的两周内,大部分实习生开始进入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实习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将要发生变化,即从幼儿园教育实践的学习者、旁观者转为参与者,并开始着手为实习做一些准备,但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他们对鲜活生动的教育实践充满好奇,期望在实习中充分展示自己、证明自己,但由于教育现场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他们对即将发生什么缺乏足够的认知和掌控能力,不免产生惶恐与不安的心理。

“我们作为幼儿园实习教师。要面对的是丰富精彩的个体。因为丰富,也就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K01ST03)

“在这之前的几天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很担心没有任何教育技能的我是否能够很顺利地带班,幼儿是否能够接受自己,自己的教育理念能否付诸实践。”(K01ST06)

“听师姐们说,小孩子比较喜欢手指谣、故事,我也准备了一些,但是这是不是他们真的喜欢和需要的呢?”(K01ST02)

(二)适应阶段:观察与模仿

在正式实习之初,实习生初次登立担当教师角色,渴望得到幼儿的接纳和指导教师的认可,因此,特别关注自己的形象,表现出强烈的身份认同需求。为了尽早介入工作、树立自己的教师形象,实习生一般会充分了解班级的工作环境和一日常规。熟悉每一位老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选择模仿“权威”教师。

“我的教师形象几乎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已经来班里两周,仍有一些幼儿对我只是敷衍了事。曹xx是个特别好动的男孩,我对他进行指导时,他往往是对我做做鬼脸,或者根本不理我,必须等到该班老师出马他才肯罢休。”(K01ST05)

“组织活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了解班级有哪些资源可用。”(K02ST02)

实习生尚处于熟悉幼儿和指导教师以及班级工作常规的阶段,一般只是在指导教师的指点下参与个别环节的组织工作。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实习生往往比较关注能否完成教学计划,是否能按预设的内容与过程展开教学活动,而较少关注幼儿的反应,更少根据幼儿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例如,笔者曾在观察实习生的教学工作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实习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内容是鼓励幼儿多吃蔬菜,不要偏食。她拿出实物,让孩子观看后在纸上记录下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蔬菜。但是幼儿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实物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记录要求毫无兴趣。此时,实习教师仍然不断地要求孩子保持安静,并一再重复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实习生通常较多提出面向全班幼儿的指令性要求,或者只与固定的几个幼儿互动而无法顾及全局;不会说幼儿听得懂的话,容易出现负向指令以及成人化语言;不善于灵活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

“我让小朋友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有几个小朋友比较调皮,拉着圈不停地跑来跑去,结果更多的小朋友不听我的指令,加入到他们的‘游戏’中去。这时,一旁的李老师说了一句:‘我们来吹个大泡泡。来,让我看看这个泡泡大不大。’小朋友一下子手拉手站成大圈圈了。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意识到。将命令具体化、形象化很重要性。”(K01ST07)

(三)调整阶段:探索与反思

实习生熟悉了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对班级幼儿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其他教师逐步认同了实习生在班级里的地位,幼儿也逐渐认同实习生的“教师权威”,实习生本人对教师角色产生了较强的认同感,参与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明显提升,对“教师”身份的需求已经逐渐从外部的树立“教师权威”形象转向内部的追求专业自。

在这一阶段,实习生开始独立组织某些环节的活动。他们开始关注教学任务本身以及教学情境创设,能够注意到幼儿的总体反应,并尝试作出调整。但是,由于缺乏对幼儿的经验、兴趣、能力的充分了解和准确判断能力,实习生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容易出现一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太多、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只考虑部分幼儿的需要、忽略其他幼儿,对幼儿的反应预期不足,无法灵活有效地调整教学过程等问题。

“这段时间保健医生正在给孩子们检查牙齿,我本来打算教他们认识牙齿及其功能。当时,我拿着模型让他们看,但是他们根本不听,他们在讨论“牙齿掉了还能不能再长出来”“上面的牙掉了后该往下扔还是往上扔”等问题。因为班上有的孩子开始换牙了。他们很怕牙掉了不再长。”(K01ST03)

“我在教孩子用手势表示音高动作之前,没有向孩子们交代清楚为什么要学这套手势动作。因此很多孩子问我为什么要学这套动作。显然,新的知识与他们的已有经验产生了冲突,而我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他们学习的兴趣没有被有效激发出来。反而出现了一些抵触情绪,从而影响了活动进程。”(K01ST07)

正是由于熟悉了环境,获得了认同,实习生参与组织活动的愿望增强了,开始从一个相对被动的观察、模仿者转换为一个主动的探索、反思者。他们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有特长的领域进行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外,也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幼儿园里的现象以及班级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并努力表现自己的特点。

“指导老师不太愿意让我去带班,怕影响班级

常规,因此我做的基本上是助理教师的工作,我很烦恼,我的实践机会太少了。”(K01ST10)

“我一开始也是耐心地去跟孩子解释的,可根本没用,特别是面对一帮幼儿时。我发现主班老师偶尔采用的自己静坐、恐吓幼儿等惩罚方式比较有效,可是这明显与我们新学的理论是相悖的,我不知该不该用类似的教育方式。”(K01ST04)

(四)提升阶段:创新与重复

这已是实习工作的后期。实习生完全熟悉了班级幼儿的特点,适应了工作环境,能相对得心应手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半日活动。在这一阶段,实习生的专业成长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倾向。

一种是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专业发展。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参与到班级的各项工作中去,形成自己的教育思路,更加关注任务与情境,并开始注意到幼儿的个体表现或反应。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他们能对幼儿作出相对全面、准确的判断;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能够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来处理突发事件。

“在实习的最后两周,主班教师让我带完整的半日活动。我觉得可以为班级和孩子们再做些什么。我发现我们班有与家长交流的网络平台,但是内容几乎没有更新过,互动性也不强。于是,我把幼儿园活动的照片、文字资料上传到网上,供家长分享,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家庭教育等问题与家长进行交流。这也是我完善自己,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K02ST05)

另一种则是倦怠松懈,简单重复。由于失去了最初的新鲜感和紧张感,或是疲于应对细琐但高强度的工作,一些实习生满足于现状,不思提高,只是在原有水平上简单重复每天的工作了。

“后期的工作内容似乎一直在变,但本质是一样的,现在工作顺手了以后,反而不如以前那么用心设计活动方案了。”(K02ST04)

二、指导教师的指导策略

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时应重点关注实习生对儿童发展和自我专业成长的理解,着眼于培养实习生探索、反思以及创新的能力。

(一)准备期:积极与实习生沟通,指导他们做好实习准备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指导实习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准备工作,并引导实习生把憧憬与期待转化为动力,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

首先,在实习前三周学校开实习动员会,向实习生说明实习计划、介绍接收单位的基本情况,帮助实习生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安排实习生提前三周进入班级见习,重点帮助实习生熟悉班级的环境(活动室布局、可利用的图书和材料等)、一目生活流程、幼儿的基本情况,并与幼儿初步建立起关系等。再次,督促实习生准备一些教学活动材料,如小游戏、小故事、手指谣等。

“实习生一来就带班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他们跟孩子相处的时间短,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不准,他们说话时很多时候是成人式的,和孩子难以沟通了。实习生事先就要多接触孩子、了解孩子,可以在实习之前每周都来一两次,和孩子多交流,以积累一些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到了实习时就能较得体地和孩子交流了,也能很快适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比较好地运用已学过的教育理论。”(K02T01)

(二)适应期:帮助实习生深入了解班级幼儿,获得“教师威信”

这一阶段实习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了解班级幼儿,熟悉工作内容与要求,获得幼儿与教师的认可。

首先,指导教师要支持实习生对“教师”身份的诉求。实习生的情绪情感和成就感明显地受制于其对角色的接纳和认同程度。在实习生初到班里时,指导教师就应将实习生作为教师正式介绍给本班幼儿和其他同事,突出实习教师的特长和不可替代性,同时应给予实习生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充分的信任与肯定,鼓励实习生大胆工作,允许实习生失败,并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以帮助实习生树立信心,建立威信。

“我的指导教师是这样向小朋友介绍的:‘这是新来的张老师,小张老师,她很喜欢你们,会教给你们很多新的本领,这些本领只有她会,我还不会。’我觉得这样的介绍很容易让小朋友接纳我。”(K01ST02)

“我的指导教师在我还不能很好地组织活动时,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不会当着幼儿的面向我指出来,或者抢走我的话语权,她说,如果这样会让幼儿对我产生不信任感。但是在每天工作结束以后,她都会及时和我交流,这对我帮助很大。”(K02ST03)

其次。指导教师应以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实习生深入了解班级幼儿,熟悉班级工作,重点帮助实习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行为作更为细致的观察。例如,可以引导实习生细致地观察和比较分析主班和配班教师组织的半日活动,包括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一日生活流程(什么活动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开始和结束)、每个环节的主要任务以及教师的语言与行为(教师在什么情境下说什么、做什么)、班级规则(教师在各个环节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处理幼儿的违规行为)等;观察分析不同幼儿在同一活动以及同一幼儿在不同情境下的具体表现,以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特点。

“这一周我开始带半日活动了,前两个星期虽然每天都在看半日活动。可是只有真正自己经历整个过程才能将每一个细节记住,比如什么时候该提醒幼儿喝水,什么时间该催促幼儿快点吃饭,等等。”(K01ST07)

“主班教师去开会了,让我组织分享活动。其他小朋友都很好。就是淘淘不老老实实地坐在线上,我让他把腿收回去坐好,他说董老师在时就可以这样坐的。当时我就有点懵了,不知道董老师在时是不是真的允许他这样坐。”(K01ST08)

(三)调整期:给予一定的自,鼓励实习生积极反思

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首先要给予实习生一定的自,使其有充足的机会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获得实践知识,初步形成专业自主性。给予自并非放任自流,由于此阶段实习生的关注点已经转向教育教学活动,指导教师宜在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实习生具体的指导,包括:(1)让实习生根据班级现阶段的活动计划,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自主地设计教育活动,与实习生就教案的目标设定、活动内容和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以及活动评价等进行沟通,引导实习生充分考虑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及其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并做好活动材料的准备工作。(2)结合实习生出现的同题与困惑,给实习生一些具体的实践性指导,如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等。(3)通过每周一次的教育活动回顾及教育活动观摩,引导实习生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价。(4)组织实习生参加幼儿园的园务会议、教研活动等,让实习生对幼儿园的全部工作有较全面和客观的了解。

鼓励实习生积极反思是此阶段的另一重要任务。带队教师每周开实习生例会,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也应要求实习生在每日和每周实习结束

后撰写观察日记、活动总结等,以引导实习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同其他实习生一起讨论和交流。

“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引导幼儿做音高游戏时,我在教案中只安排表演音高的小朋友做动作,没有其他小朋友,所以当主班老师为了维持活动纪律,让原本只观看的小朋友也一起跟着做时。我乱了阵脚。另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在设计教案时没有明确每个小朋友每个环节的角色和任务,导致很多小朋友被动地坐在线上不知道干什么,场面陷入混乱之中。”(K01ST07)

(四)提升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敦促实习生关注幼儿与自身的发展

此阶段已经接近实习尾声,实习生在教育实践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指导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实习生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引导实习生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及个体差异。

“我觉得她能够完整地组织好半日活动以后,就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交流,敦促她去思考活动当中幼儿获得了哪方面的发展以及为什么能得到发展,提示她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幼儿。当然,这对实习老师来说是比较难的。”(K02ST03)

就实习生可能出现的懈怠心理,指导教师应该更多地结合个人经历和对职业的深刻理解与实习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以自己的深刻感悟和高尚的教育理想鼓励实习生在实习工作的最后阶段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持之以恒地作出努力,促使其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玲,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有效性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10,(2):64-65

[2][7]王香平,李学翠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角色特点与适应过程分析[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9,457(11):27-30

[3]王芳,卢乃桂,教育实习中的“三角关系”探析[J],教育科学,2010,(2):40-45

[4]杨秀玉,实习教师的反思:理论研究与来自美国教师教育实习项目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2009,(12):74-79

篇(6)

一、 培养幼儿讲故事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类总是这样,自己喜欢的事就愿意去做,并且容易做得好。因此,我们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上故事,才能让幼儿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一) 运用动听的故事打动幼儿

幼儿对于故事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教师要抓住这份喜爱。对于我来说,拿到一个故事,会先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故事的讲述基调和每个角色的处理方法。例如《丑小鸭》中,丑小鸭一开始是很可怜的,受到了大家的排挤,但后来它又是坚强的,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教师都应该吃透每一个故事,甚至每一个环节,在讲述时为幼儿营造一个适合的感受氛围,让幼儿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慢慢的也想学着老师把这么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幼儿

各年龄段的幼儿都具有好奇、好问的心里特点,我们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故事教学。平时可以利用图片,多媒体还有表演故事等方法激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特别是故事表演非常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因为孩子们容易接受具体形象的事物。

(三)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激发幼儿

《辽宁省保教管理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幼儿的评价工作。只要幼儿愿意开口讲,就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幼儿需要对他肯定和赏识,当你对他的表现表示肯定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他的自尊心和信心就会增强,兴趣也会随之增长。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让能力弱的幼儿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尤为重要。所以,每次幼儿讲完故事后,我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表扬。

二、选择恰当的故事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要引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选材是基础,故事选择是否适宜,是幼儿能否讲好故事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来说,选择的故事要具备生动、有趣、有利表达等特点。生动有趣的故事不仅能使讲故事的幼儿乐于表达,有助于提高表达表现的质量;也能吸引听故事的人,使人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故事中去,受到影响、感染,产生共鸣。在选材方面我是这样考虑的: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选择的故事要简单一点,形象生动一点,情节不要太曲折,他们偏重于动物类的故事。到了中班语言发展相对成熟一点,词汇量要逐步增加,应选择形象丰满一些的童话故事。大班幼儿是思维从表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过渡的阶段,但表象仍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到了大班可选择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更重的,要求相当高一点可选择民间故事和英雄人物故事。2、所选故事的情节不能太复杂,人物不宜过多,语句不宜太长,平翘舌音过多转换的、拗口、不容易发音的字音过多的,应尽量避免。3、选择趣味性强的故事。故事中要有一定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增强故事的表现力。

三、交给幼儿讲故事的巧

只有交给幼儿一定的技巧,才能把故事讲精彩,这是幼练习讲故事的必需过程。那么培 养幼儿讲故事有哪些技巧呢?

(一) 帮助理解故事

讲故事,一是要刻画人物,二是要揭示主题。幼儿年龄小,所以要帮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弄清故事主题,只有当幼儿心有所感,才可能真实生动,轻切可人。如果没有真实情感,单存的模仿,就会让人觉得装腔做势。要把幼儿的思想感情引发到位,使其有恰当的语气语调,关键还是要引导幼儿理解。

(二)指导正确、清晰发音

这是讲好故事的基本条件。如果讲故事时发音不清楚就会大大降低故事的质量,影响故事情节的生动性。有的幼儿是因为舌尖音发不清;有的幼儿是说得太快,字咬得不实;还幼儿嘴巴张不开,音含在嗓子处送不出来。这就调动不起听、的积极性,感觉故事没有吸引力。

(三)注意讲述时声音的抑扬顿挫

这是讲故事重要的技能技巧。如《猴吃西瓜》,要根据它们的性格、地位用不同的声调来体现。高兴时,声调轻松明快;郁闷时,声调低沉缓慢。让听众根据声音就能区分出角色和剧情的变化。注意根据情节变化而变化。如讲 到重要的地方时、老人讲话时、承认错误时、从远处喊人时、慢性子人说话时、弱者在强者面前说话时,语速 应稍慢,讲到时、情态紧迫时语速应稍快。 学会附以一定的体态语。

四、 为幼儿讲故事创造机会

怎样让幼儿讲故事的积极性一直保持下去?这需要有机会讲、有人来听。什么时候讲,讲给谁听呢?

(一)在园内或班级里经常举行故事大王比赛

园内可以结合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故事大王”比赛,也可以在班里搞一些“好听的故事大家讲”栏目,这样不仅便于幼儿通过统计发现谁的故事最受欢迎,还有利于使幼儿讲故事的热情一直保持下去。

(二)自由活动时间自由讲

在餐前的非正式集体活时间讲,会占据大家很多时间,所以我把自由讲述安排在自由活动时间。谁来当听众呢?如果教师来当,那么多的幼儿都要讲给教师听的话,教师根本来不及听。我尝试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作为故事的听众,这样一来,不仅促进了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家园合作

篇(7)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教育

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从大量的测试调研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诸多表现,部分学生发生心理障碍。造成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中的应试教育使不少学生的身心疲惫,心理素质发展滞后;教学内容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健康因素导致中学生心理迷乱;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同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自我教育及主动适应意识差、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等。任教以来,笔者一直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明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严峻性,而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地触摸到“心理健康”这门学科,还是在几年前“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习,让我在观念上、理论上都有很大地提升,可以说感触颇多。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为学生做些什么?为什么开设心理健康课呢?我想不外乎就是让我们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按规律办事,让学生们的心理充满春天,从而帮助学生自我成长。那作为家长、老师以及学生自身如何做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春天里快乐的生活和学习呢?

一、改变传统的观念,变“苦学”为“乐学”

哈佛大学年轻讲师泰勒?本-沙哈尔,在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幸福课”上,强调“自我实现的预言”,它强调环境的力量可以改变人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可以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而使信念成为现实。我们希望孩子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而传统的教育中总是暗示学习的苦,比如“学海无涯苦作舟”“头悬梁,椎刺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等,从入学开始就慢慢体验到了“苦”,哪来的快乐可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都觉得童年的生活最无忧无虑,感觉到父母呵护的幸福。因为那时的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不会因为孩子说话拙说笨,不会因为孩子走路慢说笨,不会因为孩子吃饭慢说笨,而是用鼓励的话语和期待的眼神对待孩子,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理,所以说童年的生活环境都是幸福快乐的。入学以后又发现,越是小的孩子上课发言越积极,他们的小手举的很高,有的宝贝甚至都没懂老师说什么,就高举着小手,有的还跳着喊:“我,我,我……”那时他们的学习动机是多么的浓厚,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小手到哪去了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除了有学生个人成长的变化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学龄前的家长及幼儿园的老师除了鼓励外,能把“乐学”的概念传递给他们会更好,让他们意识到从学习中能找到快乐,我们一出生就在不断的学习,就像学说话,学走路,学吃饭那么的有趣,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越小越喜欢模仿着做事,那么爱听妈妈讲故事。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找到了快乐,所以这也是人们都很怀念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原因吧。我们如果能把“乐学”的观念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植入其心灵,变“苦学”的环境变为“乐学”的环境,这种积极的环境我想对他将来的学习与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正确发挥定位角色的引领作用,确保学生们健康成长

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到了学校,学生自己是心理发展的主体,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心理的自我矛盾运动,才能起作用。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思想、言行、需要、情感等因素,而心理健康教师则尽量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困惑。要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敢说,能理直气壮地倾述自己的心声、宣泄情绪、发表观点;教师以引导者、协助者的姿态出现,这正如杜威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用力把船划向前方。”既然父母和教师都是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定位自己的角色,我们只是引领。这让我想起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影片的主人公马修是个秃顶的中年男子,原来教音乐,在很多领域里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后,走到他人生的最低谷,为了生存,来到了“池塘之底”做学监,这是一个寄宿学校,专为“再教育”的问题少年而设置,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都是“问题学生”。当马修第一天来学校时就发生了一件恶性的恶作剧,学生在门上做了手脚让同时是学校门卫、医护员、仓管员及窗户修理工的马桑大叔的眼睛受伤了,而这里的哈珊校长召集所有学生,因为没人承认就让还没跟学生正式见面的马修随意挑个学生去关紧闭,每人六个小时,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还禁止亲人来探视,直到有人承认为止,马修悄悄提示说这只会让他们互相诽谤,我想这是两种教育方法的对立的开始,学生叫他“光弹头” 他装听不见,他惊奇地看到被处罚做半个月的刷地擦窗的工作的孩子,他要接替的老师是因为被学生捅了一剪刀而离开,第一次进课堂时,班里一片混乱――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站在桌子上对掷着东西,声音鼎沸,刚进去准备上讲台时却被学生做了手脚的地滑倒了,滑倒的同时包滑出手,学生兴奋地拿着包兴奋地一边喊一边扔,你扔给我,我扔给你……他像小丑一样极力想拿回自己的包,这种吵闹惊动了校长来质问,马修却说没发生什么。他对伤害马桑大叔的乐格克的惩罚是去照顾马桑大叔,马桑大叔为有学生能自愿照看自己而笑容满面。当他听到一个学生唱着“光弹头你完蛋了,这里轮不到你作主”时,他却发现了突破口,孩子们爱唱,他开始教他们唱歌,经过音质及高低音的挑选,进行了声部的确定,其中一个什么都不会唱的很小孩子什么也不会唱,让他做指挥助理,另一个走音的孩子,让他当谱架,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形成了合唱班,这还惊动了伯爵夫人的关注,慢慢地孩子们有了生机,有了希望,他发现一个叫莫杭治的孩子有音乐的天赋,促使他进了音乐学院,马修的教育弱化了孩子们的负面消极的方面,强化了孩子们正面积极的方面,很好地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三、提升自我认识,让学生心里永远充满春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一个“本我”和一个“超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是在别人眼中的我和我自己眼中的我,也就是说是别人对我的认识和我自己的认识;“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是原始本能的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来均衡“自我”与“本我”的和谐统一。很多中学生都缺少独立性,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容易让自己内心发生冲突,导致心理问题,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表现很好,学习也很棒,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他感觉良好。到了初二因为物理老师的一次批评,这让他很受不了,他觉得是对他的否定,从此开始厌学,甚至休学一年,可一年后也不愿意去上学,这让家长很苦恼,他自己也很矛盾痛苦。这里面有父母的养育方式所导致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只是赏识教育,而缺少了挫折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不能认清自我,就是因为他的“自我”与“本我”是分离的,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没能融合在一起,导致认识的偏差,造成心理问题。只有当“自我”与“本我”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让自己快乐成长。所以心理健康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以互助和自助为机制,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成长,最终形成“自我同一性”。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格。所以,可以这么说,每个人的成长最终应该是自我的成长。

心理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社会变迁,必然使人的心理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变革、社会需求、社会影响联系起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必须尽可能利用社会的积极因素,排除消极因素。为了明天,为了未来,现在的孩子们必须从小就注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熏陶和培养。在这里,笔者只是从父母老师及自身的角度来谈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因素,比如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合理的期望、正确的归因等,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改变是需要过程的,但天天离孩子最近的就是父母、老师,如果我们能加强这方面的意识,正确的角色定位,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完整人格,让学生们的心里充满春天,他们就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彩霞.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