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村务工作报告

村务工作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08 14:43: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村务工作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村务工作报告

篇(1)

一、完善创建标准。对县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创建工作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新修订的创建标准,全面提升示范创建水平。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新要求。着眼于拓宽公开领域、拓展公开渠道、完善公开载体、提高综合效益,全面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二、巩固创建成果。按照新的创建标准,切实增强综合示范效应。各镇各部门要根据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情况。突出提高示范点的综合示范效应,切实抓好市上命名表彰的第一、二批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和第一批县级政务公开示范点的巩固、完善和提高工作,为推动面上工作提供典型经验。县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对市、县级政务公开示范点进行复查,对工作退步、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其示范命名,并在全县通报批评。

三、突出工作重点。把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务公开示范村建设和部门“一厅式”服务窗口建设,搞好服务示范窗口建设。各镇各部门要按照今年年初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作为年度政务公开示范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县上将示范抓好县国土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计生局、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教育局等10个部门县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和便民服务中心的试点建设工作。上述部门和镇务必在4月30日前将创建县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施方案上报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积极做好申报市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准备工作,于7月底前完成创建工作任务。县上将于8月份组织检查验收,提出整改提高意见和建议,9月份迎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各部门和单位必须把“一厅式”服务窗口建设作为示范点创建和验收命名的基本条件,各镇要积极抓好2个村务公开示范村建设。

四、抓好建章立制。结合示范点创建工作,着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各镇、各部门要立足于推进政务公开常态化管理。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职责,制定《政务公开目录》和《行政审批事项办事指南》着力构建政务公开日常运行、监督、检查、考核和保障长效机制,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五、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各镇各部门要把深化示范点创建作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抓手。细化创建工作规划和方案,完善工作措施,加强日常指导、监督和检查,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的日常办公和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创建工作标准,确保工作衔接有序、档案完备,切实发挥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推进工作、带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篇(2)

一、干成,干好!必须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大干”

当前,**正处于新常态下的经济“调速换挡期”,也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按照“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的要求,今天的会议和年初的“两会”确定了全年的总体目标,任务繁重。今天虽是农历正月初十,但是已经进入2月份、一季度即将过半。发展不等人、工作不等人,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走出节假日放松心态,收心归队,进入紧张快干状态,按照的要求“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要善于“创新领跑”。“干成”是态度,“干好”是高度,只有按“干好”的要求,拉高标杆,自我加压,才能确保“干成”,进而干出精彩、干出一流。对此,穿新鞋走老路不行,缩手缩脚、按部就班跟在别人后面更不行。我们必须敢于用创新的办法超越自我求突破,敢于用领跑的勇气超越同行当排头。如,住建部门和各乡镇、村要敢于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打破惯性思维,寻求新的发展动能,重振全省先进、全国一流雄风。源潭镇要“新班子、新气象”,以争创一流的发展锐气,在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上出经验、出成果、出形象。教育局和野寨中学要以争创全国特色名校为契机,让办学特色为教学质量增光、让教学质量为办学特色添彩,言必行、行必果,实至名归。

(二)要细化“任务清单”。会后,县委办、政府办要按照“工作项目化、措施具体化、责任人格化”,尽快将张书记今天工作报告中确定的各项任务逐项分解、明确牵头县领导和主抓部门、承办单位。各级各部门要细化、量化各自牵头的每一项工作,明确“路线图”、倒排“时间表”、制订“责任书”,形成具体的方案,经牵头县领导审核后,本月15日前报“两办”把关汇总。具体要把握好三点:一要把控“节点”。各项工作要倒排到月、到主要节点,打好“提前量”,逐月逐项调度。二要强化“举措”。各单位负责同志要脑中有“责”、心中有“账”、手中有“方”,尤其是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畅通工程,扶贫办、发改委、住建、交通等部门和各乡镇、村要制定更细的方案、更实的举措。三要准时“销号”。各级各部门要把任务清单作为全年工作的“蓝本”,对照时序,紧盯不放,做一件、成一件、销号一件。

(三)要压实“发展责任”。在座的县、乡、村各级干部和企业负责人,都是**发展的“顶梁柱”,必须把抓落实的主要责任扛起来,做到“守土有责、负责、尽责”。今年发展的每项任务,都要跑表计时、到点验收。各级各部门也要把本单位的每项工作压实到每位干部肩上,确保“有人主管、有人主抓、有人负责”。县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县考核办要真督查、真督办,尤其是对脱贫攻坚、实事工程、年度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重大项目落地,做到“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要账”,确保向全县人民交出合格的“成绩单”。

二、干成,干好!必须突出关键、重锤钉钉“实干”

今年,中央定位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省、市提出了全面实施“五大发展行动”,刚才张书记的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1234”工程,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一步一个脚印,一锤接着一锤敲,干出**新气象和发展新局面。

(一)抓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不仅是发展任务,更是政治职责,全县上下要全力以赴,确保全年实现1.94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机制完善上,“一办九部”牵头部门要尽快出台2017年度实施方案,加大到村到户到项目帮扶力度,加大月督查、月通报、月调度力度。项目建设上,对2016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发改委和塔畈、黄柏、余井、龙潭、源潭等5个乡镇要“一天一报告、两天一通报、一周一调度”,确保按期完成竣工搬迁任务。同时,要尽快谋划启动2017年易地扶贫安置点建设。扶贫办要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确保在6月30日前全面建成。民生工程上,省政府已明确今年将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其中新增6项、提标扩面5项、整合归并6项、继续实施22项。民生办和牵头部门要立即着手谋划,早启动、早实施、早见效,为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二)抓产业转型。市委、市政府将**首位产业定位为“医药健康、文化旅游”。围绕这个定位,如何加快转型、做大做强,是摆在全县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一要壮大工业规模。华业香料和卫康制药正处于上市关键时刻,奥力欣正式投产条件具备,开发区和投金办要加大跟踪服务力度,支持生物医药做强做大。经信委作为主管部门,要加强主导产业、重点企业的运行调度。开发区要抓好卫康二期、正威新材料、汽车轮毂等重大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招商部门要会同经信、旅游部门和开发区、度假区,按照“首位产业、首位政策、首位招商”要求,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型项目。人社、人行等部门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人才、资金等要素供给服务问题。二要做响全域旅游。去年全域旅游和天柱山“铸美靓牌”活动带来了春节期间景区景点和宾馆、农家乐爆满的喜人局面,今年我们要乘势而上。旅游部门要按照“顶层、顶级”要求,尽快启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确定旅游形象口号,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要精心策划更具特色、更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打响**乡村旅游品牌。三要提升农业品牌。我县的农特产业基础较好,但品牌杂而乱,尤其是茶叶品牌整合效果不理想。春茶即将上市,农委要加大牵头整合力度,切实抓好这项工作,提升我县农产品影响力。

(三)抓基础配套。今年的工程项目量多面广,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交通建设上,G105利民大桥至桃花铺段改建工程年底前要完成路基工程,交运部门要督促PPP中标单位尽快动工建设。今年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任务是482.5公里,各乡镇和村(居)要尽快完成图审、招标和征迁等前期工作,所有项目上半年必须动工,确保11月底竣工验收。同时,要重点抓好2016年度畅通工程扫尾,完善排水沟涵、道路路肩、安保设施等建设。水利建设上,所有涉水工程汛前必须确保安全度汛条件。其中,皖河治理和皖水综合治理基金项目要尽快动工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水污染防治基金项目要加快推进,六公堤拦河堰汛前要完成堰体主体工程建设,确保安全度汛。电力建设上,今年的建设任务比较重,供电公司要站在全县大局的高度,敢于担当,勇于推进。其中,卫康制药双回路供电建设问题,3月底前要完成新线架设,保证企业用电安全。

(四)抓城乡建设。近年来,我县围绕“山水田园城市、特色风情小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了一批亮点和品牌,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抓实、抓好。一要建靓城市。县城大外环绿化美化提升工程是2016年重点工程,开发区、住建局、交运局、公路局、度假区要加快工程扫尾,3月底前要全线竣工。莲花路一期是去年实事工程,住建局、征迁办要加快推进,确保及时竣工通车。文化公园一期是2016、2017两年实事工程,要加快PPP项目进程,尽快完成招投标,确保年内完成场馆主体工程建设。公交枢纽站和5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放运营是今年实事工程,度假区、交运局要加快县公交枢纽站建设进程,优化公交线路,尽量便民利民。同时,要加快“十里绿道银滩”、二乔公园二期建设和皖潜大道、舒州大道、天柱山路山门至零碑段黑色化改造。这里特别强调金家河泵站、皖国西路排涝工程,住建部门要尽快完工,实现今年汛期不内涝。二要建特集镇。去年启动的10个集镇整治要抓紧扫尾,今年要启动剩下的6个乡镇政府驻地整治。住建局和各乡镇要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任务。三要建美乡村。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方面,抓好2015年度省中心村迎检准备工作,住建局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8个中心村所在乡镇要对照省考核验收标准,逐条逐项补缺补差,确保取得好成绩、好名次。另一方面,要抓好2016年度美丽乡村建设扫尾,目前40个省、市中心村还有13个尚未验收,美丽办已下发整改通知,有关乡镇、村务必于3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同时,要尽快启动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

(五)抓发展保障。当前,**正处于大建设、大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是否顺利推进,保障是关键。一要抓项目争取。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争项目就是争资金”意识,紧盯国家政策走向,精心策划一批产业发展、交通水利、城乡建设、教育卫生等重大项目。发改委要牵头完善重大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做精做细项目包装,继续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争取力度,力争申报总量继续保持全市前列。二要抓好融资。投金办要再接再厉,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督导县投资公司做好企业债发行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发行,国有皖源政策性担保公司要尽快运营。交运局牵头的G105利民大桥至桃花铺段改建工程PPP项目要尽快与中铁八局签订合作协议,加快工程建设;住建局牵头的县文化公园一期、农村生活污水项目要尽快完成招投标。三要抓好征迁。去年是征迁工作大丰收的一年,全年完成征地1.1万亩、拆迁安置1021户,有力保障了各项工程顺利推进。征迁办、开发区、度假区及梅城、源潭、黄柏、官庄等乡镇要认真总结经验,各相关部门、乡镇和村要加大征迁力度,确保今年应征尽征、应拆尽拆。这里特别强调,下浒山水库坝体工程进展顺利,今年4月底前100米洪水位以下的征地拆迁和人口迁移必须完成,年底前大坝将下闸蓄水。下浒山水库指挥部办公室及源潭、黄柏、官庄等乡镇、所在村务必加大征迁工作力度,加快移民安置点建设,确保下浒山水库工程按期蓄水。

三、干成,干好!必须着眼全年、抓好开局“快干”

一年之际在于春。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快干争先意识,早行动、争主动,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当前,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指标调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月指标的调度和考评。统计部门作为总牵头单位,要加强对各相关单位指导和统计人员培训,确保上报数据的关联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发改委、经信委、农委、财税、商务、人行等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和每月调度,确保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尤其是今年财税征管、工业经济运行、进出口要抓早、抓实,确保均衡、良性运行,实现一季度各项指标高开高走。

(二)抓好春耕生产。物价、工商、税务、农机等部门要做好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农委等涉农部门要加强指导,确保不误农时、正常生产。水利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快整治病险水库、灾毁堤段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增强农业发展保障。

(三)提升卫计服务。卫计委和各乡镇要利用当前务工人员还没有全部外出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人口计生优质服务活动,掀起春季计生集中服务活动热潮,为全年计生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同时,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和其它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卫生、农业等部门要抓好H7N9等各种疫病的防控工作。

(四)确保安全生产。当前,正值春运高峰期,公安、交运部门要加强超限超载、无证无照等机动车辆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春季是森林防火的多发季节,县防火办和各乡镇要加强火源防控。天柱山景区和各景区、景点要滚动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游客欢乐安全游**。安监部门要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篇(3)

关键词:农田水利;挑战;机遇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一)农田水利的特殊地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国际上称灌溉与排水,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各项水利技术措施,改造对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合理、充分利用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条件,保证作物稳产高产;调整区域水情,防治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全面丰收。本文所提农田水利特指与农业生产最直接相关的灌溉排水事业,主要是大、中、小型灌区的建设与管理。

农田水利的特殊地位是由中国特殊的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等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由于降雨集中,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且与人口、耕地分布不相匹配,中国历来水旱灾害频繁。为了减轻干旱的侵袭,中国农业高度依赖引水灌溉,发展的灌溉工程远远多于西方国家。灌溉排水的发展在中国具有大规模和经常的性质。在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1/3的情况下,耕地灌溉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人均灌溉面积与世界人均水平基本持平。以占世界6%的可更新水资源量和占世界9%可耕地的条件,中国成功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对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是发展灌溉、改善农田排水条件。

第二,灌溉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灌区建设支撑了农业发展、保障了粮食安全。

第三,灌区改造是农民增收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良好的灌排基础设施条件,是抵御自然灾害、大幅度降低农业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西部山丘区和牧区的农牧民增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灌溉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此外,改善灌排条件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灌溉排水成本(水费、用工)是提高单产和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第四,灌区改造是中国农业节水的潜力所在。全国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2004年总供水量达1865亿m3,灌溉用水量达1373亿m3;全国5万亩-30万亩的重点中型灌区现状用水量达997亿m3。两者相加,用水量占全国总量的45%左右。因此,大中型灌区是当前中国节水的主战场,也是节水的潜力所在。

第五,灌区改造费用省,效果明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期评估结果显示,1998-2005年,项目区节水、增产、减灾效益显著。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9提高到0.54,灌溉水利用率由43%提高到50%;亩次灌水量由118.5m3下降到95.6m3;新增年节水能力74亿m3;新增有效灌溉面积969万亩,项目区粮食作物单产、总产、农业总产值、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

农田水利建设已经不是灌溉排水本身的问题,不是农业本身发展的问题,不是局部问题,而是全局问题、战略问题。

二、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第一,工程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条件与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要求相去甚远,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老化失修现象普遍,农业用水浪费严重。中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呈下滑趋势,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

第二,农业用水面临水量性缺水与水质性缺水双重约束,以及用水浪费现状难以根本改变的压力,不适应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根据最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成果,全国现状缺水240亿m3,其中农田灌溉缺水约200亿m3。另外,全国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用水约350亿m3。目前中国各类水利设施年供水能力约5600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3500-3600亿m3,占总用水量的63%左右,是用水大户,但用水浪费十分严重,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用水紧缺的矛盾。目前全国灌溉水平均利用率只有0.46,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此外,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第三,农田水利管理制度不完善。突出表现在:没有建立适应未来农业发展要求、与农田水利公共品性质及其地位作用相匹配的投资体制,直接制约农田水利发展;没有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造成产权模糊、管理主体缺位;没有建立完善的农业用水水权制度,造成农业用水被挤占、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和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机制,加之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经费来源没有保障,造成工程老化失修加快;没有建立适应的水价形成和水费计收管理机制,加之节约用水奖励机制的缺失,制约农业节水的进一步推进;没有建立有效的相关利益者参与机制,制约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没有建立严格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机制,造成农田水利发展的阶段性和短期性明显,而长期性和持续性较弱。

三、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迎来新机遇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背景,经济、社会和城乡关系的转变,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历史任务的提出,给农村水利建设模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新的背景、新的思路、新的制度环境。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制度环境下,对农田水利的功能性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需要加以重新的认识和定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体系、投入方式、组织形式,促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健康发展,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

此外,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是战略选择。一方面,国内外贸萎缩、城市消费萎缩、城镇投资减缓(房产等),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特别是粮食安全,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另一方面,农田水利投入的受益主体是广大农民,农民增收就增加消费支出,启动农村市场,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一是进一步完善《水法》,具体来讲就是在现行《水法》关于水资源所有权、使用权等相关规定及对水资源行政管理包括供水、用水、节水和对第三方保护等方面的行政管理邮关规定的基础上,补充关于水权、水权交易等方面的内容。二是进一步完善《水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水利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及《水价办法》等政策、法规,增加有关水权交易、农业水权交易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

(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

其核心是提高农地产权的明晰度、强化农地产权的流动性。一是促使农地产权的明晰化。二是强化农地产权的流动性,建立可交易的农地产权制度,即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农地产权流转机制,促进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取得农地规模经济效益。

(三)完善农村基层管理组织机构

一是通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个精简、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二是在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充分履行其职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村民大会作为农村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的职能,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职能,以此建立一个村务政务分开、管理形式民主办通过“乡规民约”等村级正式制度对农村社区进行管理)的村级管理组织机构。

(四)完善政府职能

在农田水利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完善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实现政府功能以下两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微观的直接管理职能向宏观的间接调控职能转变。即微观管理职能主要由大中型灌区农水企业和用水户协会(WUA)这一中介组织来行使,政府主体主要行使对大中型灌区农水企业的监督、对WUA规范化管理的引导、对WUA日常管理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监控、对同一区域的各WUA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等间接的宏观调控职能。二是从行政管理手段向规范的经济手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谭徐明.中国灌溉与防洪史[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灌区资产所有权与经营体制改革研究工作报告[R].2005.

篇(4)

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是春节之后市委、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全市性重要会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会前对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有关政策作了专题研究和审定。胡谟敦书记在会上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机制,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呈现出农业稳定发展、农村持续繁荣、农民加快增收的良好局面。20*,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8371元,比上年增长14.6%。具体可以用四个“新”来概括:

(一)农业产业化迈上新台阶。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水蜜桃、草莓和蝇蛆生物养殖3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累计投入资金1914万元,20*度确定实施的项目全部完成。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共完成投改投入1.2亿元,实现产值22.5亿元、销售20.2亿元、出口1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5%和15%。收购各类农产品22万吨,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5%,共为农民创造工资性收入1.8亿元。今日食品、金峨园林分别被认定为省、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品牌战略和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和内部运行机制,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宁波市级规范化合作社。组织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中国食品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国(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22只参展农产品获得奖牌。“锦屏山”牌*水蜜桃获得“’20*中国十佳农产品品牌”称号,“兴洋”牌蟹糊制品、“可岚”牌西瓜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祥祥”大米等3只农产品被评为宁波名牌产品,新增有机食品1只、无公害农产品5只,面积1万余亩(鸭3万羽)。市政府荣获“中国农产品品牌建设政府贡献奖”。水蜜桃、花卉、竹笋、草莓、芋艿、海水养殖六大主导农产品产销良好,总产值达17.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7%,主导作用更加凸现。农业信息化、机械化、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64万户,建立了31个部门及镇、街道联络站和354个村级联络点,市、镇、村三级农民信箱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新增“野马”高速插秧机4台,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2.4万千瓦,粮食生产机耕率、机割率达到95%左右,机插率实现了零的突破。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反季节栽培大棚、水蜜桃滴喷灌等设施农业面积3200亩。粮食生产规模化、优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共复种粮食面积19.2万亩,产量7.99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复种面积20亩以上的大户998户,比上年增加270户,种植面积4.5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大户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23.4%。水稻优质品种面积大幅增加,甬籼57、嘉育293等优质品种面积达17.28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二)农村新社区建设取得新成效。“示范整治”工程深入推进。制订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深入开展“三村三联三扶”活动,全面推行农村“经济顾问”制度,农村“示范整治”工程出现新气象。全市各级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亿元,拆除旧房1.58万平方米,建设新房3.02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厕所168只、垃圾箱579只,新增村庄道路4.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6万平方米、自来水使用人口7400人,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余家坝村被评为省级示范村,蒋家池头等4个村被评为宁波市级示范村,50个环境整治村通过考核验收。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县江一期四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县江开发区段、甬新河工程进展顺利,红星海塘续建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农村饮用水工程如期完工,共解决0.35万人的饮用水困难,改善5.16万人的饮用水质量。新建成清水河道19.5公里。全市各级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全市共落实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8万亩,造田2580亩,完成农居点整理410亩。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通过宁波验收。重点工程建设用地得到较好保障,全年累计向上报批农转用2584亩,供地2180亩,完成甬台温铁路、三高连接线等项目征地3430亩。农村山林延包工作圆满完成,并被评为省级先进。全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得到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农业安全得到较好保障。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初步形成,全年共投入资金1820万元,新建镇、街道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6个,垃圾临时堆放点579处,新建垃圾收集容器3100多座,落实卫生保洁人员630名,村统一收集、镇(街道)统一清运、市统一填埋的城乡生活垃圾三级无害化处理网络基本形成。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规范整顿工作通过验收。4只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无害化治理如期完成。绿化造林和义务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完成绿化造林5900亩。下山移民工程稳步推进。全年完成山区人口梯度转移1010户、3520人。“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完成全市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编制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3个旅游经济强镇、12个旅游特色村、100个“农家乐”典型特色户、4条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带的总体目标。岩头漂流等一批农家乐项目实质性启动,“斑竹乐园”、“锦茂农庄”等一批农家乐园先后投入经营,农家乐已成为农民新的增收渠道,全年共接待游客93.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7420万元。

(三)农民转岗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有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订单、农民选单、政府买单”的培训就业一体化机制,规范农民培训报名、考试、发证、档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农民培训数据库。农民培训项目已覆盖机械、服装、厨师、保安等10多个工种40多个专业。全年共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74万人次,实现转岗就业2696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城乡低保人数9279人,共发放低保金787.8万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水平继续提高,集中供养率达到95%。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共发放各类救灾救济款和慰问金315万元,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稳步推进,1904名被征地人员办理了参保手续,已累计发放养老金7112.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34.74万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6.55%,共有19.93万人享受报销待遇,全年共报销医疗费用2380多万元,农民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

(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村级组织办公场所不断规范。通过新建、改建、购买等办法,加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解决了31个经济薄弱村无办公场所问题。农村四项制度进一步完善。继续推进农村“四项制度”建设,规范和落实重大村务公决制、村级事务听证制、村级财务公示制、干部工作报告评议制。同时,通过组织轮训、开展工作交流等办法,有效解决部分村制度执行不规范、不平衡问题,提高了我市农村村务民主管理、规范运行的整体水平。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探索完善区域联村、专职联村等农村工作指导员选派办法,坚持“四公开一承诺”和“民情系列”等制度,实行农村工作指导员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按照“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群众调解、富民强村服务、民主制度监督、组织建设督导”等六块内容,在宁波市内首家启动农村工作指导员情况综合评估制度。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我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辛勤努力的结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和结构性矛盾还未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三农”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总体竞争力不强。绝大多数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大宗农产品数量多,高附加值农产品数量少,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面还不广,处在“小马拉大车”境地,加上受自然和市场两大风险的威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二是农民转岗就业难度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就业技能传统、单一,缺少专业知识和新技能、新技术培训,同时由于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对劳动力需求拉动不大,加上受农民自身观念和外来劳动力竞争的影响,农民转岗就业难度较大。三是新农村建设资金压力较大。市、镇、街道财政相对比较困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快,后劲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金保障压力较大。四是农业安全体系建设任务繁重。畜禽养殖方式相对落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量比较薄弱。防台抗旱、森林防火面临新的考验,松材线虫病、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治缺乏有效措施,农业防灾减灾整体能力不强,保障农业安全压力很大。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尽管近年来我们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是资金压力很大,保障种类少、水平低,城乡衔接困难,农民整体保障能力还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是多年来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积累的反映,但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年我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和改善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一)扎实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

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今年,我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重点要抓好8方面工作:

1.做优做强农业主导产品。要继续完善和落实《*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明确主导产品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研究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做优做强水蜜桃、花卉苗木、竹笋、海水养殖、草莓、芋艿、蝇蛆生物养殖、名优茶、名特畜禽、优质稻米等10大主导产品。水蜜桃要调优品种、延伸基地、创响品牌、拓展功能,实现产量和效益双提高。花卉苗木要适度控制规模,调优品种、调大规格、调高档次,注重发展名贵花卉、地方特色花木和草花、鲜切花。竹笋要大力发展有机竹笋、优质雷笋和优质鳗笋基地,鼓励竹制品、笋制品的深加工和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发竹林旅游产业,延长产业链。海水养殖要着力培育主导品种,提升品牌,拓展市场;积极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压缩网箱养殖规模,大力发展鱼贝藻生态养殖和休闲观光渔业,优化养殖结构。草莓要适度扩大规模,完善基地配套设施,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深化加工,打响品牌,积极发展草莓休闲旅游业。芋艿要稳定面积,改善品质,深化加工,延长产业链。名优茶要加快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扩大基地规模,推进茶厂优化改造和QS认证,积极开发曲毫茶、白茶、早芽和曲芽四大系列名茶。蝇蛆生物养殖要尽快扩大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快工厂化养殖场建设,加快蝇蛆生物医药产品的研制开发,提升产业层次。优质稻米要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农收益。名特畜禽要积极引进推广国内外新优品种和先进养殖技术,加快畜禽养殖方式的转变,切实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建设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态化的新型现代畜禽产业。今年10大主导产品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要达到80%以上。

2.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按照设施配套化、产业集聚化、生产机械化、产品无害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10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今年要在全面建成水蜜桃、草莓、蝇蛆生物养殖3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实施“曲毫茶业”、“鱼贝藻生态养殖”、“滕头万亩花卉”、“溪口雷笋”4个宁波市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标准养殖塘改造,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产品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

3.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要继续实施扶强扶优战略,大力培植小巨人型龙头企业,在继续扶持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重点加大对竹笋加工、水果加工、水产加工、蔬菜加工、生物养殖、竹木制品、粮食加工等规模在5000万元左右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领导和科技人员联企业,政策扶持,经营者素质提升,合资合作等手段,努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鼓励企业开展美国FDA登记、欧盟注册等国际认证,在巩固日本、韩国等亚洲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增强农产品出口抗风险能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采用直接参与建基地、提供资金技术、实施订单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外建基地,外引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拓展我市农业的发展空间。要积极组织龙头企业经营者参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核算等知识培训,不定期举办外贸、商检等方面的知识讲座,不断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整体素质。今年要争取完成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1.5亿元,新增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年加工产值达到24亿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

4.积极培育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的创新,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重点要培育水蜜桃、名优茶、花卉、草莓、水产养殖、蝇蛆养鸡、雷笋、牡蛎、粮食、农机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全合作社组织机构和章程,完善运作机制和服务内容,积极开展“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四统一服务,增强专业合作社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市里将安排专项资金,对依法登记、运作规范、有一定规模及作用发挥明显的专业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以供销合作社为后盾,以信用社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继续推进农地、林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土地等生产要素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5.加强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要继续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创名牌活动,重点推进加工农产品创名牌工作,争创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要积极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今年要争取新增省、宁波市名牌农产品3只,新增绿色食品3只、无公害农产品5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3.2万亩,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6.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完成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逐步改善农技队伍知识退化、年龄老化等问题。要继续实施农技特派员联基地、联企业、联大户制度,完善首席农技专家制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协作关系或创办农业科研机构。要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农民信箱”、农经网等作用,及时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市场、技术、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要切实加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江口现代农业示范园和标准养殖塘建设,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园区的示范带动能力。继续抓好日本大禾种子种苗、杂交制种基地及宁波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等种子种苗种畜禽工程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加快推进种业产业化。

7.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要按照建设4条特色乡村旅游休闲带的总体规划,重点培育以滕头、黄贤、岩头等为重点的10个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示范作用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基地。要制订出台“农家乐”质量等级评定和管理办法,组建“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强化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完善扶持措施,今年市里将安排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农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村和休闲观光农业园区示范点的创建和表彰奖励。对符合规划及相关规定的农村旅游项目,经认定后可优先立项。

8.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要继续按照“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优化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方针抓好粮食生产。大力推广嘉育280、甬籼53等优质良种和轻型栽培等新型实用技术,积极开展粮食高产示范户竞赛活动,加大“沃土工程”实施力度,努力提高粮食单产。要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集育秧、机耕、机插、施肥、农资配送、机割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机服务主体,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今年争取机耕率、机割率达到95%以上,机插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同时,要完善粮食安全应急机制,抓好中心粮库建设,保证一定的地方储备粮和周转粮库存,确保粮食供给安全。

(二)扎实推进“示范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

创造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今后我们要把农村环境建设和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建新农村,使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今年重点要抓好9方面工作:

1.加快推进村庄整治建设。要完成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和60%以上中心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要以“示范整治”工程为龙头,以莼湖镇、江口街道、西坞街道等为重点,成片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大力开展“三拆”、“三整治”,打造百里环境整治示范走廊。同时,要强化部门联动,“乡村康庄”、“清水河道”、“园林式村庄”、“农机安全村”等工程要与村庄整治建设更为紧密地配套,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今年要完成县道以上公路沿线88个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创建宁波市级以上全面小康示范村5个。

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要继续深化农村经济顾问制度,动员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实力型企业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创新帮扶方式,在实施资金扶持的同时,重点在产业拓展和农民转移就业上下功夫,今年要力争所有行政村都建立农村经济顾问制度。同时,要鼓励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有关部门和镇、街道要主动做好牵线搭桥与管理服务工作,着力形成全民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3.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市、镇(街道)、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完成江口街道卫生院标准化改造,启动莼湖镇、裘村镇、尚田镇卫生院标准化改造,积极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农村阅览室、宣传窗、篮球场、健身路径等文体阵地。分步实施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工作。要加大农村市场整治力度,继续实施“放心店”工程,实现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有“放心店”。

4.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其中:县江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县江开发区段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县江(广平堰至广渡桥段)完成总工程量的50%,甬新河(*段)主河道全面开通、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红胜海塘续建工程3座水闸基本建成、塘体填筑完成60%,桐照一级群众渔港投入使用,同时要抓紧做好县江(南浦至方桥段)工程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快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完善农民饮用水工程规划,新建改建47个村级水站,解决1.2万人的饮用水困难,改善2.8万人的饮用水质量,农村清洁安全饮用水率达到98%以上。要完成飞跃塘、小狮子口塘及松宁塘等标准海塘维修加固和松岙镇淡水湖、裘村镇大茅岙等4座水库“保安”工程。要加强对村级河道水环境整治,新建清水河道18公里,完善河道保洁措施,努力做到主要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要加快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完成乡道砂化路面改造100公里以上。全面实施移动信号“村村通”工程,实现全市行政村移动信号全覆盖。

5.加强土地资源开发和保障工作。土地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要加快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完成1.5万亩土地整理、5000亩中低产地改造、2000亩造田和300亩农村宅基地整理任务。同时,要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各项准备和城镇规划局部调整工作,积极争取基本农田异地代保指标,努力拓展用地空间,着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要。要严格落实“双控”指标,千方百计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6.加快推进下山移民步伐。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梯度推进”的原则,继续实施下山移民工程,重点抓好偏远高山小村、空壳村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移民下山,今年要在溪口、尚田规划建设2个有一定规模的移民小区,争取整体迁移自然村5个,梯度移民1000户、3000人以上。同时,要继续做好滩坑水电站和钦寸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完成省政府和宁波市政府下达的年度移民安置任务。

7.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雄厚的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因村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努力培植村级集体经济稳定的收入来源。鼓励各村通过土地和宅基地整理,发展土地整理型集体经济。要完善和落实土地征用后村级10亩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支持村集体兴办市场、建设标准厂房、商业用房或其它生活服务设施,相关规费市里将按规定予以一定的减免。同时,要着力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对人口在500人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通过土地和宅基地整理,建设标准厂房1000平方米以上,且引进项目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环保要求,经审核后,市财政给予扶持,以增强经济薄弱村的“造血”功能。要完善农村财务会计制,健全镇、街道会计服务站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监督管理。切实减轻村级集体负担,任何组织不得向村级组织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严格执行村级组织报刊订阅“限额制”。

8.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要按照生态优先原则,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偿机制,逐步提高补偿标准,保护和建设好40.3万亩生态公益林,完成10公里平原绿化林带、10公里森林防火隔离林带及5公里沿海防护林带建设。要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及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治理,着力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要加大执法巡查力度,严格河道采砂管理,加强水环境保护,完成16条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编制和8处地质灾害点治理。同时,要切实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及防台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切实保障农业安全。

9.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进一步深化镇、街道机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增强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坚持制度先行,规范运作,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流转补偿机制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办法。完善土地征用征收补偿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补偿费分配和管理办法。要研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权益分配和社员资格界定办法,分类推进近郊农村、镇中村、园中村和经济强村的社区股份制改革步伐。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信用担保和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农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的规范运作,健全风险防范和协作制度,建立健全信用联保机制。要积极探索农业政策性保险,逐步把农业主导产业纳入保险范围。

(三)扎实推进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创业就业能力和文明程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今年重点要抓好5方面工作:

1.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江口成人学校和溪口成人学校为龙头,以各镇、街道成人学校为基础的农民培训体系。积极探索农民培训市场化运作方式,着力提高企业参与农民培训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订单型”、“定向型”、“创业型”等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开办服装、家政、机械、电子、保安、烹调等特色培训,重点加大对失地转岗农民、转产渔民、下山移民和新增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努力使经过培训的农民掌握1-2项技能,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今年要完成2.*万人次的农民培训任务,其中:转移就业培训4000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万人次、农民学历教育和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700人次,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5000人次。要初步建立农村党员干部轮训制度,全年培训农村党员干部1500人次以上。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根据上级规定,今年对低收入农村家庭子女上中等职业学校将免收学费。对未能继续升学、农村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根据就业的技能要求,进行6个月至1年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费用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个人承担20%,低保家庭子女予以减免。对本地户籍就读省内大中专院校农业种养专业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实行免费。市有关部门要根据上级的规定抓紧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推进农民转移就业步伐。要全面推行农村劳动力登记制度,加快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要继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政策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权益保障和就业困难帮扶体系,进一步规范职业介绍流程,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站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今年要争取有300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岗就业。

4.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农村深入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农村新风尚,有效遏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增强全局意识。要加强农村村落文化建设,逐步完善镇、街道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设施建设,不断培育和壮大农村文化骨干队伍,配强配优镇、街道文化站干部,广泛开展“千场电影、百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镇、街道、村综治队伍和农村综治室建设,扎实开展平安镇、平安街道创建活动。

5.提高农民保障水平。要继续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为主体的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不断提高补助标准,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比例增长的机制。要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步伐,科学调整养老保障待遇水平,提高参保率。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各种便民优惠政策,不断扩大受益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要继续做好城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加大对救助站、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益设施建设的投入,争取有要求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

三、抓紧做好当前的“三农”工作

20*年春节已过,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当前,正值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季节,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安排新一年生产的重要时期。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认真传达贯彻好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意见,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热情。

(一)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财政、国土资源、水利等部门和各镇、街道要抓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县江治理、甬新河等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抓紧启动实施今年的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和水库保安等水利工程,加快土地整理及农业综合开发进度,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夺取农业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春耕备耕。农林、供销等部门要抓紧做好春耕物资、种子等储备,及时开展信息、产销对接、技术指导等服务活动,指导农民做好春耕生产。同时,要切实抓好雷笋、茶叶等大宗农作物的培育管理,实现农业生产“开门红”。

(三)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和绿化造林。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宣传发动、源头管理、安全扑救、生物隔离、落实责任等五道防线的建设,尽力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要抓紧完成松材线虫病清除任务,落实春防措施。农林部门要抓紧落实春季造林、平原绿化、沿海防护林带建设等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