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英语教育硕士

英语教育硕士精品(七篇)

时间:2022-09-27 18:20: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语教育硕士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英语教育硕士

篇(1)

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相对于已经成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而言,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正在探索中发展。本文主要根据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从教师和学生视角,分析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及现有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进一步优化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课程设计;培养方案;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莫言在两会上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提出的改革方案必定又会掀起另一场风波。由此可知,对于基础教育的实施,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那么对于发展国家的高校来讲,这更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对于经过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模式的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来讲,课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着自己的前途,作为一名未来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甚至影响着国家的前途。Nunan(1988)曾提出课程设计具有决策、实施、检测与评价、研究和创作等五个方面的意义。束定芳(2004)也针对课程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国在课程设计和大纲制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对待课程设计、大纲制定以及培养方案。罗尧成(2006)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本质很难在课程体系中体现,无法将知识结构进行内化,课程体系陈旧老化、经验化等问题。在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Long首次提出在课程设计中,需求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肖燕、吴念(2006)也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置入学习者母语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在课程设计尤其在外语类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李虹(1998)认为,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改革热”,课程逐渐开始转向一个可观的趋势,但仍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课程结构分析

陈坚林(2011)认为,课程设置应以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因此,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依赖于课程的结构设置。

(一)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优化对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向复合型素质人才方面发展。从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当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因此,为了成为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人才,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不仅需要掌握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同时也应培养学术兴趣,这就需要将学科知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从课程结构来看,其主要包括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实践教学四个模块,且对应学分分别为12、10、6、8分。其中,实践教学是唯一一门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课程,不可或缺,这与我国的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总之,课程结构的设置以全面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为导向,不可忽略其合理性。

(二)课程与学习需求

对于课程设置者而言,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需对学习者的目前知识水平和需求方面加以考量。就目前课程设置而言,李倩(2014)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与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但仍有近40%的学生认为这两者不太一致。应培养目标要求,学习者实践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然而实际上目前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之间却出现了不一致,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程上。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实践性课程最大的问题是时间短;同时还指出目前的实践性课程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实践性课程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石慧(2010)认为,对学习者需求方面而言,教育体制应包括四个模块:知识学习需求、能力需求、授课方式需求、教学实习需求。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可知,学生最终将成为一名教师,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理论知识自然成为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学科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均与未来工作有紧密联系。“改革热”后的授课方式应多样化,以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新知识与技能。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课程主要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及目前课程设置结构与内容不符合学生需求的问题。然而,课程设计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应从这方面着手,在发展中寻求进步。

三、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

课程设计受诸多因素影响,归结起来为以下两个方面:课程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课程环境

当代社会对具有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高素质教育人才的需求决定了课程设计的目标,进而决定了跨学科课程综合设计的必要性。因此,课程目标、跨学科综合、社会需求等课程环境对课程设计起着制约性作用。课程目标不仅对教材的选择,甚至对老师的教学设计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课程目标成为基础内容之一。合理的课程设计必须严格符合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显示,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培养是一个集众多学科为一体的培养或教学体系,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课程作为驱动学生掌握技能、汲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其设计过程中应围绕该培养目标,创设有意义的学科。另外,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具有专业指向性,未来会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综合培养。众所周知,作为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特点。因此,课程设计还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打造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的综合能力。近年来,新的课程观对以往的课程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大部分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本科所学的都是英语专业,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并非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前者调查数据显示(李倩,2014)40%的同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贯通。对于英语专业的教育硕士,如何将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因如此,我们更应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好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其中也反射出认知科学的观点。王寅(2007)认为,我们应该在认知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感知需要的技能,进行学习和推理,与其他领域事物相结合,培养综合能力。因此,课程设计需要关注学科发展,适当地将相关学科融合在一起,整合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控制技能,这在将来的教育工作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计。目前学生普遍认为在学习中最大的困难体现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该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不能顺应社会需求。实践性课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时间短缺且只是流于形式,对英语专业教育硕士而言,这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实践课程的形式太单一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可知,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全日制教育硕士的社会需求,保证其实践机会。高校可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加教学实践,使其真正接触课堂教学与管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授课教师不仅应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应了解目前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课程设计除了提高英语教育硕士的社会实践外,还必须考虑不同时代对英语教育硕士需求的差异。作为高校的英语教育硕士,必须有其不可替代性。除了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之外,还必须拥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以及教育能力。现在中学中普遍存在英语两极分化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是并偶然。为什么在中学中仍然会存在教师学识渊博,学生一无所获的现象?这样看来,我们的英语教育硕士继续深造似乎显得很有必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应着重关注如何培养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教育中的缺口弥补以往课程观存在的不足。

(二)人文环境

课程环境对课程设计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人文环境也是重要的考查因素之一,其包括学生、教师以及课程设计者。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课程设计还必须遵循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在研究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虽然大多数学生都是作为英语师范专业继续深造,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并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汪洁(2014)认为,课程设置者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多样性,掌握学生学习规律、心理特点,确定课程需求和该门课程培养目标,制定计划,进行课程开发,根据学习能力不同,满足学生就业、继续深造以及个人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锻炼政治思维。另外,学生的个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课程设计应充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对将已学知识进行内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新的教学观已全面深入到高校,模拟教师角色、自主学习、多种观点讨论等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更贴近教学过程,全面感受并将知识进行内化,转换生成自己的经验,开发学习者的潜能,为实践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传统教育中,教师讲授还是主要的习得知识的方式。虽然新的教育观推崇多样的学习方式,但大多数学生还是更加适应并乐于接受教师讲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方面具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不断学习,知识储备不断丰富,教师对课程知识和课程能力的把握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当教师通晓学生所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除了知识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学习技能。现代教育旨在培养多方面的复合人才,尤其是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研究证明,教师虽然对所教的课程理论研究很到位,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欠佳,这说明教师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课程设计要想提高其价值,还必须创建有潜力的教师团队,帮助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可以发现,大多数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某一个群体或者个体手里,高校的管理也不例外。何小微(2007)认为,在课程设计的规划和设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学校的管理层,在这样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课程设计显得尤为苍白。一方面是管理层人员并非一定是该领域的资深研究者,他们对该领域的理解可能仅停留在专业表面。另一方面是管理层对课程设计改革的执行情况会出现偏差。各高校管理层的传统观念对于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他们一开始接受改革,在后期执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因为现实条件以及经费等问题而中停。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校的管理者并不能完全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何以能制定较好的课程?

四、结语

课程设计对学校以及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在认识课程结构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并能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对课程设计进行改善,对我国的课程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进行各方面需求的培养;以学科发展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以个人发展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全面考虑在课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应注重教师的综合水平,使学生能在课堂中受益,培养出真正高素质、高能力、高知识的全日制英语教育硕士。

作者:唐莉瑶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3]陈坚林,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4]何小微.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问题与对策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7).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

[6]李倩.全日制英语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7]李虹.论高等师范教育类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J].Ed-ucationExplorationNo.3,1998.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石慧.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0.

[1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篇(2)

一、创新理念,激发学生活力

作为许多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下英语老师的尝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创造性地落实课程标准的有益尝试。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的英语学习中渗透相应的情境是巩固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与延伸。通过深化科学、人本、充满趣味的英语自主合作模式的实践,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其从生活中发现知识,从互动中感受内容,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进一步激发其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英语的热情,激励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合作形成思维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自身主导的特定场域中,可以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素质与教学质量的良好效用。

二、立足应用,强化沟通交流

在英语教学的舞台上,既要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兼顾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下英语理念不断创新与转变的情况,更要着眼英语学科特色,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结构,强化自主合作模式的渗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运用英语展开情境化、人文化、主题化的交流。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在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协调以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在运用英语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价值,为综合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三、贴近实际,注重人文提升

在设计英语自主合作模式的时候,有必要融入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分层次、多维度、多样性手段的结合,促进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设计自主合作模式时要更多地考虑人文精神,一方面通过强调自主发展,培养独立运用英语的能力、习惯与思维,另一方面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营造热爱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良好氛围,让英语学习接近生活、回归自然,从而达到通过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提升带动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效果。

篇(3)

关键词:幼儿园 双语教育 现状与思考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中国与国际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地位与重要性也在与日俱增。正如David Crystal在《英语即全球通用语言》一书中所说的那样:“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人们对此是无可奈何的。”[1]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幼儿园“要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2],明确指出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园开始。尽管有许多人反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学术界争论非常热烈,但是,“越来越多的父母要求幼儿园进行双语教学,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很多幼儿园已经把双语教学纳入到该园的课程体系,建成该园的特色。” [3]

钟启泉教授在《“双语教学”之我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如果笼而统之地谈论‘双语教学’,只能混淆视听,有害无益。因此必须分层次地把握‘双语教学’的内涵。”[4]顾明远教授认为:“我国的‘双语教育’,就是为了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外语的学习。”[5]王斌华教授在《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对中外双语教育的内涵做了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双语教育由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学校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这样,我国开设的外语课程也属于双语教育的范畴;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学校中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的教育。”[6] 显然,学者们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内涵界定各有见解,但他们的共同观点是:我国的双语教育主要是通过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幼儿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语言尤其是口语一旦形成较难纠正,低龄化双语教学成为目前社会上的一个热点,同时也伴随着很大的争议。虽然幼儿双语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对幼儿双语教学还处在一个起步探索阶段,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 幼儿双语教学的模式与师资状况

教师对幼儿双语教学的认识,决定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技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知识的情况,还影响到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对未来的规划。本文研究注重教师的水平、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在昆明市官渡区30多所幼儿园里,笔者选取了其中4所幼儿园进行调查,本次调查综合使用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向60名幼儿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4份,有效回收率为90%。

从有效调查表中,我们看到有29%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46%的教师认为进行双语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少数的幼儿教师(16%)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西方的文化。 此次调查发现,幼儿园双语教师对双语教学的目标认识比较明确,多数教师能把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认识到全面发展儿童素质的重要性。

在调查中,大多数教师选择在课堂上进行双语教学,少数教师注重在活动中进行渗透。在双语教学的重点选择上,大部分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发音是否正确,因为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模仿能力较强、听觉敏锐,一旦学会不规范的英语发音,日后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一些教师认为先让幼儿开口说话,把语音发准暂时不管语法及语言形式的对错,过多的纠正会使幼儿处于焦虑当中。至于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常用哪些教学方法,应当根据情况而定。大多数教师选择TPR教学法,比如指导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或认识各种水果,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有的教师选择其他教学形式,比如看英语动画片,唱英语儿歌等。

毫无疑问,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双语教学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达到大专层次,本科学历的教师还相对较少,这种现象说明现在的幼儿园双语教师学历水平还有待提高。调查中一半的教师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英语考级,这些教师英语底子较差,驾驭双语教学有难度,他们的英语水平确实需要尽快提高。其中有的教师表示,如果条件成熟,他们会参加教育硕士考试,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和水平,由此可见,幼儿园双语教师的学历需要通过继续教育逐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幼儿双语教师在教学中掌握的教学技能都差不多,年轻教师在幼儿英语教师队伍中所占比重大,她们的教学技能、教学经验特别是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值得肯定的是,多数教师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一面,有的教师音乐功底不错;有的教师能用上绘画技能;也有的教师能较好地进行表演或者制作。有了双语教学的平台,教师应在教学、活动和生活管理过程中各尽其才。

2 加强师资培养 丰富语言环境

教师在幼儿园英语教育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幼教专业知识,还受制于教师的英语基础知识、技能。调查结果显示,幼儿英语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幼师专业,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占的比重较少。因此,要解决昆明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师资问题,我认为可以考虑:聘用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集中学习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后入园实训;在岗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可送到大专院校进行相关语言技能的评定和培训;高等师范院校根据当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需要招收培养高质量的本专科学生,毕业后专门从事幼儿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建立幼儿英语教学考核制度,教师持证上岗。“幼儿双语教学科研及教研活动是提高幼儿双语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科研活动可以使幼儿双语教师加深对幼儿双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理解,并及时了解幼儿双语教学的最新动态。”[7]

创设灵活可变的英语环境,为幼儿接触英语语言信息和主动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如:学过苹果、橘子等水果名称后,教师可以放置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边画边说;体育课上教会孩子常用的指令用语,孩子们熟悉要求之后进行角色互换扮演,英语课和美术课、体育课等课型的结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英语活动角,在各种游戏中让孩子学会联想和表达,可能的话邀请外国小朋友参加开放日的活动。当然,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如午餐、午休和课间活动)中也可以使用英语,适时提供一些接触、模仿的机会,让幼儿在非教室的环境中也能学到用到英语。卡拉什说过:“只有习得的语言才能在自然的,流程的交流中被随心所欲的应用。此外,学习不能转化为习得。”[8]

教学方法多样化,幼儿英语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用语言、掌握知识,激发并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学校和家庭共同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氛围。教学内容重丰富,英语课堂不仅有单词的识记,还要让孩子在新鲜感中受到启蒙。当然,在人文研究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始终都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母语才是我们首要的课程。外语教育低龄化是国际外语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加强幼儿园英语教育研究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促进儿童语言、思维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任重道远,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技能和构建全方位的素养我们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范东生.如何看待今天英语的通用语地位[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0).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杨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19.

[4]钟启泉.“双语教学”之我见 [J].全球教育展望,2003 (2).

[5]顾明远. 从语言的功能谈到小学的外语教学 [J].课程・教材・教法,2003(6).

[6]王斌华.双语教育与汉语教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篇(4)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存在问题;改革现状;探讨对策

1.我国中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掌握英语这门世界通用的交际语言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社会对英语从业者的需求和素质要求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企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它所需要的学生不但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更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这其中就包括外语能力。要使中职教育满足当前人才市场的需要,并真正走向“国际化”,就必须保证学生在校时的专业教育与英语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逐步与“国际化”接轨,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现有的外语教学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新形势对人才外语素质的要求[2]。如何改进英语教学以适应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己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急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2.我国中职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2.1课堂教学脱离实际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较窄

著名人文学者杨东平教授曾经指出,中职英语教学本身生源质量就不够好,再加上教学主管部门经常性的进行教学评估,一贯强调单一的语言学习,过度依赖书本知识的灌输,缺少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训练及培养,导致学生学了十多年英语,到头来依旧“有口难开,有手难写”,一旦碰到英语使用较多的工作就难以胜任,对其自身前途发展非常不利[3]。

2.2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存在英语学习心理障碍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很多学生从小没有受过英语听力、语音方面的系统训练,进入职业学校以后,普遍认为要听懂英语、说好英语压力很大,畏难情绪比较严重。同时鉴于我国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考核评估还主要停留在纸面分数层面上,导致部分学生存在“英语会不会没关系,只要学好专业课,能干好工作就行”偏见。

2.3中职英语教材难度偏大,超出学生接受能力

尤讳老师在她的研究中提到,许多中职英语教材没有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内容过多、过难,理论性太强,与实际脱节,降低了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专业英语教材欠缺的情况下,已有教材大多沿用理论课教材编写体系,缺少行业发展现实性和前沿性实例,不利于和现场“接轨”,以致学生普遍进入现场角色偏慢,进而影响英语教学效果[4]。

3.针对我国中职英语教学问题提出的对策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英语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为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笔者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并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及改革教材内容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3.1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是英语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表明,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对学习外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自信心越强,成功机会越大。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困惑之一就是自信心不足,从而学习缺乏主动性。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在教学中要注意多采用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3.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实用英语技能培训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可见保有兴趣对于学习英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越是对英语感兴趣,相反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是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厌烦。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英语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已成为学校的一种趋势。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不可比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优势,它能极大地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活拨、直观有趣,充分满足学生视、听需要。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职英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符合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潮流的。

3.4改革教材内容,提高中职学校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

教材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目前应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统编教材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日后就业联系偏少,且难度偏大,不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今后就业的需要,使得现行英语教材在中职教学中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学生实际生活,吸引学生兴趣,满足学生需要,一直以来是困扰中职学校英语教师的重要问题之一[5]。面对这一现状,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革教材内容,提高中职学校英语学科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要改革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要认识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辨证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及设备进行英语教学,重视中职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注意协调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策略,从整体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肖卫东.中职旅游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与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理念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颖.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2.

[3] 张志增,周予,张静.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6,(11).

篇(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移动信息技术逐步走入教学领域,人们对手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以蓝墨云班课APP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实际应用为例,提出,教师需了解、掌握移动信息技术,做好教学活动设计,使移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移动信息技术;云班课;公共英语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普及,云、教育游戏、MOOC、翻转课堂、智慧校园、智能录播、沉浸学习等词汇频频出现在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终端普及更是带给高职教育革命性的冲击,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调整成为必然的选择。笔者自2015年初尝试将手机蓝墨云班课APP应用于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度的提高,学习动机增强。

一、蓝墨云班课的概念

蓝墨云班课(以下简称云班课)是一款手机APP软件,是一个在移动网络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为基础,每个班课都有一个邀请码,学生使用邀请码加入班课,教师通过移动设备向班课上传资源、通知、进行课堂考勤、组织课堂活动等,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记录,学期末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估报告。

二、云班课的具体应用

笔者所在高职院校自2012年起全面推行了分层教学,笔者在2015级新生中继续使用云班课,所教班级为基础班级,分别是水建4班、园艺7班、食生4班。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不强、信心不足,笔者在学期初对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0%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拟通过云班课在英语课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信心,增强学习动机。

(一)云班课在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

立足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笔者在听说课教学中,灵活设计了各种活动,其中包括单词朗读、电影片段的听力等。对于单词朗读活动,笔者在上课之前上传了活动内容,学生可在课前或者课堂上完成活动内容,笔者利用云班课网页版在课上播放学生的朗读,要求学生给予评价。对于能够客观评价尤其能够听出问题的同学,笔者会给予一定的经验值。

(二)云班课在写作课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写作大多为应用文套写,笔者在课上利用10分钟进行格式要求讲解,20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写作和拍照上传,10分钟时间进行讲解分析,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课堂总结。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改进,可以再度上传。在云班课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作业的态度相比以前认真了很多。

(三)云班课在阅读课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班阅读课教学中,笔者利用云班课设计了阅读之前的导入活动、泛读活动。根据教W需要,笔者在课前上传了阅读活动,包括头脑风暴、讨论、测试、复述等,用于导入和阅读练习。

笔者所在学院使用的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知行英语》,以该教材第一册第八单元的阅读资料为例,笔者设计了课堂头脑风暴活动,抛出问题“What do you dress for?”,学生在很短时间内给出了不同答案,比如“Half sleeve loose coat, waistcoat”、“really beautiful things”等等,继而,笔者要求学生搜索资料中女主人公的资料,女主人公是一位国际名模,是业界公认的即成功又美丽的女性,女主人公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在笔者引导下,学生们从资料中找到了答案,笔者也完成了文章讲解的导入环节。

三、云班课的应用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际应用,笔者认为,云班课的应用明显的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云班课应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对经验值的过分关注

由于笔者在学期初已将英语课程的考核方案和学生进行了分享,即截止到学期末,经验值排名前十的学生将获得满分的平时成绩,经验值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

1.抄袭别人题目选项或随意选择选项

部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抄袭其他同学的答案,还有一些学生存在投机心理,为了能够得到经验值,在没有认真审题的情况下,随便作答,这就使得笔者设计的活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2.虚晃一招,并非真正进行资源学习

笔者在云班课中上传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下载学习这些资源,不仅可以获得经验值,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由于该软件在这方面的设计尚需完善,学生发现只要点击资源下载,就可以获得经验值,并不需要真正学习这些资源。

(二)学生学习兴趣保持的问题

笔者在学期末利用云班课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云班课应用效果的反馈,结果表明,18.7%的学生认为云班课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但认为班课的活动设计相对简单,由于流量问题,很多活动在课上不能进行,课后自己不能保证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很少真正下载学习教师上传的资料。

五、云班课应用建议

(一)教师需要多投入精力,深入学习云班课的功能

笔者在应用云班课后,曾经做过一次英语观摩课,在课上应用了云班课软件,笔者的一些同事给与了肯定的评价,事后也下载了该软件,并尝试应用于课堂教学,但均未坚持下来。除客观原因外,对云班课软件的不了解、对移动信息技术的陌生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做好课堂活动设计,避免本末倒置

手机在课堂教学中犹如一把双刃剑,教师利用的好,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信息查询、课堂学习等活动,反之,手机会成为学生分散注意力、玩手机游戏、收发短信等影响课堂教学的原因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在信息化时代,掌握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是时代对每一名教师提出的要求,让手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师教学实践成为了一种必然,教师需要投入精力去学习、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实际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知识储备,做好活动设计,只有这样,移动信息技术才能发挥其独有的优势,让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作者简介:

张红,1973年生人,女,汉族,山东。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基础部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英语教育硕士。

篇(6)

关键词:英语;会话能力;原因;解决办法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其中英语能力包括了英语会话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等相关能力的掌握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在工作中交流和应用的语言。在当今企业和相关工作单位也越来越看重人才所具备的英语应用能力。在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要培养英语学习能力、英语交流能力、英语应用能力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全方位的努力来提升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英语会话能力是为了使学生能在未来更好地利用英语来对外交流,增加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处理好工作中有关英语方面的内容。为此,针对当前高校学生普遍会话能力薄弱的问题,急需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来强化我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质量。

一、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原因

事实上,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基本的语法知识后,学生就已经具备了简单的英语会话能力。而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此时的他们已经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和要求,但是仍然有大量学生存在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原因,掌握的知识过于贫乏,使得不敢说、不会说,影响了会话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来自性格的原因,缺少足够的信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能是受到了固定语法模式的干扰,对于英语的理解存在较大难度。这些原因多是影响当前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英语会话能力薄弱的解决办法

(一)做好语音的教育工作,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口语发音

语言是一种注重基础性积累的知识,要想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做好语音教育工作,打好英语的基础。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掌握好英语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的语音是学习英语过程中最早接触到的,也是提升英语会话能力的重要一部分,为此英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发音予以严格的要求,对于错误的语音予以更正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发音习惯,具备正确的口语发音。英语的语音就像汉语中的拼音一样,一旦掌握好正确的语音,就会使学生对运用英语产生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提升学生会话能力方面取得第一步的成功。

(二)做好词汇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词汇是英语沟通与交流的基本因素,词汇量的多少往往决定了英语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师要督促学生做好词汇的积累工作,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的词汇教学时,要督促学生背诵单词,保证记忆的质量和数量。但不能过度追求速度,为了追赶教学的进度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过多的英语单词,否则极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提升。

(三)做好语法的教育,使学生可以正确说出英语句子

在储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后,学生需要运用一定的语法来将词汇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一句话,大多数学生之所以不敢尝试进行英语的会话,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英语语法的掌握不明晰,不敢确定自身说出的语句在语法上是否正确,担心由此而引发他人的嘲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语法教育。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将语法知识渗透到相关的英语教材和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就体味到了语法的用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英语学习的负担。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知识,使学生可以正确读出英语句子。并且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英语会话来发现自身英语语法中的不足,更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

(四)通过英语课上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

在做好相应的必要工作后,教师还可以制定适宜的课堂活动来强化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安排相应时间的课堂“自由演讲”。借助于给学生安排的课堂自由演讲的自由时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激发学生思维跳跃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乐趣利用英语讲给同学听,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当作演讲材料。有很多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常常出错,有的时候因为害怕而不敢说,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多多鼓励,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给予帮助,提倡在生活中多加练习和使用英语口语。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的口语能力就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篇(7)

关键词:社会教育模式;学习动机;二语习得

加德纳是将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二语习得中整合成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的第一人。他在社会教育模式的理论中阐述,二语习得是一个社会心理现象,即二语习得的过程是个体将各方面的社会因素重新整合之后,成功的习得第二语言的心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加德纳提出了社会教育模式理论的模型,该模型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社会环境,个体差异,语言习得的语境和语言输出。如下表(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模型):

在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模型中,文化观念属于社会环境范畴;智力,语言学习态度,动机和语境焦虑属于个体差异的领域;正规的语言训练和非正式的语言经验属于语言习得的过程;最后的语言和非语言学属于语言输出。其中,文化观念影响着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的发展,由于第二语言的文化环境与自己的母语文化环境差异,导致学习者产生语境焦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态度和动机可能源于对了解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渴望,同时,文化观念还会影响学习者个人智力的发展。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会使学习者接受正规的语言训练或者一些由非正规的语言训练而得到的语言经验,如学习者可以通过与母语为第二语言的人进行交流,各种网络、外语类节目等媒介。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关键性因素。在社会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学习语言的欲望和积极性被视为反应语言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在社会教育模式下,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学习语言的欲望和积极性被视为反应语言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每个元素的本身都不足以反应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一些学生可能会努力的学习外语,但是他们没有强烈的成功的欲望,就不会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因此,三种变量是互相作用的。通过对这三种变量的研究发现,根据个体的努力程度,语言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区分不同层次的动机水平。高水平动机的学习者在正规的语言训练中,会更擅长在构词、语音等的语言训练中语用学习策略。在同样的语言学习条件下,动机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则很少会将语言的学习策略与语言训练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机水平,调整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社会教育模式下的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我们提出了如下的建议。

首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当我们有能力学好自己的母语时,就要相信我们也有能力学好一门外语。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语法错误时,要帮助学生更正错误,鼓励代替惩罚制,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念,学生的动机水平就会提高,进而促进英语学习,成为一个良性的循环。其次要调整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层次不同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依据各级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对成绩较低的学生要设置相对容易的学习任务,对成绩处于中上游的学生要设置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当学生轻松地完成一项学习目标时,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根据成绩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制定自己的教学任务,学习成绩低的学生会因为努力学习而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产生挫败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学习动机水平下降。最后,教师在提升自己业务素质的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科研素质。擅于从教育现象中发现教育规律,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要为学生树立教师模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军.多媒体技术辅助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2.束定芳,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戴伟栋(主编).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庄智象.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饶振辉.英语学习策略中的个体差异与文化因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