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电影评论论文

电影评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6 20:05: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影评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电影评论论文

篇(1)

《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这本书是李建强先生对于网络影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研究中国网络影评的专著,对于广大的电影文化研究者和电影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可供参考的读物,此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也补充和丰富了中国电影批评这一领域。

一、《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概况

本书有着清晰的脉络,行文集中探讨“网络影评”这一新生事物,主题突出。作者从影评学、传播学、文化心理学等角度做出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并对网络影评的未来走向给出了期待。

尽管是对新生事物的探究,但是,本书却显得浅显易懂。原因在于作者对全文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架构,章节、层次分明。既有对网络影评的纵向深度挖掘和剖析,又有同国外网络影评发展的横向对比,书后亦附上大量的影评人访谈和优秀博文、影评网址链接等详实的相关内容。

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一到五章主要介绍了我国网络影评的基本情况,对网络影评进行了界定,详细的论述了网络影评的特征和优势,以及网络影评对我国电影评论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反思了网络影评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影评的未来发展走势提出了若干期待。作者在对网络影评的相关特征做结论时并不是仅凭一家之言,而是以统计学的方式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数据,就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如此,本书还囊括了大量的图片、图表、影评文章附录,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得本书在抽象的理论之外增加了阅读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更易被读者接受,同时也可见作者对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

第六章,将英国、美国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网络影评发展状况单独列出来讲,做了大量的截图和翻译工作,不仅对英美两国网络影评的发展概况做了分析,还列出了影响力较大的个别网站进行了详细的个案分析,并同我国大陆网络影评做一番对比,于比较中发现问题,或许能为国内影评网站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范本和模式。

附录部分,分别刊载了周黎明和卫西谛的采访实录,国内名家博客和博文选介,网络影评网站选登和网络影评受众调查问卷。虽为收集整理的资料,但可以让广大读者近距离了解影评人的实际情况,并给读者以实用性的网站介绍,让人倍感亲切。

由于本书是关于网络影评研究的首部著作,因而并无同类型书籍可作比较。但是,广大学者若想寻找一些关于网络影评的详实信息,或可作为一本参考书拿来阅读。尽管作者为著此书颇费精力,但是毕竟没有完美的事物存在,本书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第一章第三节,网络影评的受众及其使用情况调查,作者试图用数据统计的方式来做学术研究,如此更能增加其科学严谨性。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但是,此次调查在对象的选取上仅仅涉及到17—28岁之间的青年人,且都是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而且问卷只有350份。我们都知道,数据统计的目的在于定量分析,这个量必须保证数量和范围的质量,而此次调查从受众群体和覆盖面积上讲,都显得太过片面和狭窄。众所周知,网络影评具有大众性,它的群体和接收群体是及其广泛的,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群众,无所不包,而每一个层次的者和接收者由于学历、专业等因素的限制对于网络影评的认知都是不同的,因此,要想准确的探究,就必须在调查时覆盖各个层次的调查对象,且调查人数应该越多越好。本书的数据以及因此得出的结论仅仅是大学生的观点,不能包容全部。

其次,第三章,网络影评对中国影评发展的效应和作用。本章共有四节,作者在第二节中讲到网络影评促进影评形式和理论的创新,诚然,网络影评在形式上较传统评论更为灵活,无论实在篇幅还是文体上都更为自由,甚至简单的打分、投票都可以视为是对一部电影的“另类”评论,但是,关于网络影评促进电影批评理论的这一方面,笔者不敢苟同,因为网络影评仅仅是在影评的载体和形式上不同于传统影评,其本质并无改变,与理论的创新似乎并无多大关联,网络影评确实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得到了繁荣的发展,但是并不能就此一味的乐观,动辄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中国的电影理论自“影戏说”之后,占据牢固地位的便是从西方引进的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且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和进展。我们的确希望能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但是,时机或许不够成熟,因而,对于理论一说,需要谨慎。

二、 启发

尽管笔者觉得此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同时对自己却又有不小的影响和启发。记得从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之中抽出此书的时候,自己是如此的惊喜,心想竟然还有关于“网络影评”的专门著作,一定要仔细的研读!

待看完此书,首先对作者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因为做学术定要有一种敏感把握最新动向的能力,不仅如此,还需沉心静气的探索钻研,这一点,正是自己所缺乏的。每每遇到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时,总是感觉缺乏这一领域前人的积累,没有指导与方向,很茫然,不敢下手去做。总是希望在所有的材料都齐备的时候再去探究,殊不知,这个时候又哪里还有探究的价值呢?但愿自己在敬佩之余,能以作者为榜样,在以后的学术研究路上,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另外,作者仅仅就“网络影评”这一现象,从纵向和横向角度便能挖掘出洋洋洒洒一部著作,其涉及角度之多,涵盖范围之广,着实让笔者惊叹。在学术研究上,小切口的创作或可成为自己的方向。

这本书同时让笔者重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有电影评论?什么样的电影评论才是合理的?”电影评论之于整个电影产业,不仅仅是对创作者的补充和重新阐释,更是对观众的一种引导。这种引导和观众的观影选择仿佛一对矛盾体,犹如传统家长制和现在的自由思想,我们总是企图突破家长的“指指点点”,自由的选择生活,但是,一旦我们得到了全部的自由,却又总会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不知道该干什么。其实,电影评论之于观众亦是如此,在当下浩大的电影市场当中,观众如何选择,仅仅看制片方的宣传当然不可,这个时候观众就需要一种观影引导,电影评论的作用正在这里。什么样的电影评论才是合理的呢?传统的电影评论总是出自专家学者之手,他们的观点或许更为公允,但是,动辄洋洋洒洒、艰难晦涩的长篇学术论文不免让人望而生畏。而当下流行的网络影评因其形式新颖、内容平易近人而更受广大观众热捧。但是,网络的开放性及其缺少“把关人”这一缺陷又令当下的互联网充满了各种“网络水军”,网络影评人的大军中不乏各个制片方的“御用文人”,他们为每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推波助澜,积累人气,增加观众。而这又恰恰违逆了电影评论引导性的公允之处。如何平衡传统影评和网络影评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当今我们处在一个市场的时代,仿佛所有的行为都必须和经济挂钩,但是,文化应该而且必须例外。电影不仅仅是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它还必须是人们的精神生活伴侣。为了保证优秀的电影被广大观众所认知和接收,笔者认为独立影评人必须存在,而且必须为他们的存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困难重重,但尚有希望。正如作者所言“中国电影史上,独立影评人机制一直是缺失的。然而随着网络影评的蓬勃发展,独立影评人仿佛找到了适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网络影评的生存状态及其走向研究》,前揭,52页)他们可以通过博客、论坛、个人网页的形式畅所欲言,尤其是当下蓬勃发展的微博,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一个“自媒体”,每个人的言论都有一个公共的平台。网络的开放性使每一个言论者都免于各种传统的制度约束,只要影评人能够自律,政策上再给予适当的引导,网络影评必然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一直以来,对电影文化的研究,我们都沉浸在传统理论的视角上,而今看到这样一本书,顿时觉得眼界开阔了不少,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文化的演进上同样发生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尤其表现在电影上。从最开始的无声片,黑白片发展到当下的彩色有声、3D立体电影甚至是4D等等,都给了文化研究者以全新的视野。当下的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媒体的发展对电影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电影、微电影近来异常火热,当下全民皆可导,全民皆可演的现象势必也会带动新一轮的网络文化研究。

篇(2)

    关键词:网络电影;传播;电影

    网络电影,也称“网上电影”,顾名思义,是在网上放映的电影。但是,仅仅在网上放映电影,还不能称之为网络电影。2000年5月,据称是全球第一部网络电影《量子计划》出炉。《量子计划》是全部数码制作,片长只有32分钟。2000年5月5日在sightsound.com作全球首映。同年6月,好莱坞全数字影片《405:惊魂时速》上网首映。仅一周时间,便有25万人次下载观看了该片,尤其在与iFilm公司签约之后,《405:惊魂时速》更是创下了100万次下载的空前纪录。iFilm公司程序设计部主任称,《405:惊魂时速》堪称个人制作网络电影的开山之作。

    2000年8月18日,另一部声称是“第一部真正的网络电影”《175度色盲》在我国台湾正式诞生。这是一部兼具多重实验性的电影,在播放方式上增加观赏者自主,并配合网络互动性。网友可以依照顺序正着看、倒着看、跳着看。2000年9月14日内地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正式开拍。每个网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天使的翅膀》的故事、人物及对话和细节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创作人员和网民实现全方位实时的互动影片采取在网上边互动、边拍摄、边播出的方式,以吸引有志于从事影视创作的网民。

    网络电影,不是指以网络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比如《网络时代的亲密接触》。也不是指放到网上发行、播放、宣传及付费下载的传统电影。那网络电影究竟是什么?

    陈思之在《何为网络电影》一文中,对网络电影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播放时间为5分钟,最长不过30分钟。”子荫、白木的《网络电影:为电影插上翅膀》一文中,也认为:“网络电影是特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一般长度为5分钟最长也不过30分钟。”而陆琼在她的论文《谈网络电影的人性化互动》中,一方面承认当下流行的网络电影的定义是:“指在网上观看的电影”,但同时,她认为这只是“所谓的”网络电影,与真正的网络电影不同,她给“真正的”网络电影以不同的定义:“真正的网络电影参与性极强,首先可以从网上下载标准化的电影软件,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修改剧情。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电影制作。有兴趣的人甚至可以通过扫描仪输入本人影像扮演戏中角色。其次可以上载自己拍摄的电影与网友共享,不仅满足了影视爱好者,培养了电影观众,也把人从固有的接受模式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网络电影又称网络短片,一般意义上而言,网络电影是指专为在网上播放而制作的电影短片,它寄生于网络,与一般的电影院电影不同。同时,如果超越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定义,网络电影特指那些在网上发行的,超越了简单的观赏性,而增加了更多的参与性与互动性的小影片,这是网络电影的发展方向。

    1.参与性带来个性的伸张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篇(3)

〔关键词〕 厉震林 电影 研究 专著

上个世纪90年者就认识厉震林先生,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很多的交往和交集。只知道他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的高足,不仅具有理论思辨和研究能力,而且也有创作才气和能力。在黄会林教授的指导下,他完成了电影处女作品《残笛》和电影文学剧本《落日》,其间创作的上下集电视剧《我们的橄榄屋》荣获“理想杯”电视剧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并且荣获中国戏剧文学奖。后来,拍摄电视剧代表作品有四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开漳圣王陈元光》等,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童年方舟》、《芝麻开门》、独幕话剧《都市晨曲》等,参与制作大型现代越剧《玉卿嫂》等。因此,很受黄会林先生的器重。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他进入了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和电影电视学院任教。1999年,厉震林报考余秋雨先生的博士生,并且成为了上海戏剧学院历史上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他汲取了多所高校的优良学风,治学厚实、思路开阔”,导师余秋雨教授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对厉震林如是评价。厉震林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伶人性别文化研究》完成于2002年,但一直到2014才正式出版,因此,余秋雨先生为《中国伶人性别文化研究》写的序言也颇有沧海桑田的思绪:“今天,当他(厉震林――引者注)又一次把这篇论文放在我前面的时候,我几乎忘了。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厉震林早已成为学院教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他指导的不少博士生,也都已成为一代学术骨干。于是,他,理所当然,成了‘长辈学者厉教授’。他的这篇学位论文,也随之成了‘两个世纪交接期的历史文本’。”

厉震林先生在中学学的是理科,大学读的是财政金融专业。1986年获经济学学士以后,曾经在山东大学任教四年。在旁人眼中,这位经济学人经历了八年耕耘,其专业生涯渐入佳境,成功在即,但厉震林却毅然决然决定改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学经济学出身的,但我钟情的始终是文学。”知识分子大概都读过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或许都记得钱钟书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议论:能够在银行谋一个职位,可以保衣食无忧,一生能够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厉震林先生的当年同学,现在很多都已经成为了司局级的领导干部,不少是在经济要害部门,能够呼风唤雨,风光无限,但厉震林先生却不为所动,没有任何后悔的意思。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特别是热爱的事情,一定有一种旁人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而且,包括电影理论批评在内的电影界似乎有这样一条铁律:凡是从别的专业或者领域转行从事电影的人,绝大多数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很高的成就,不管是从事电影创作和生产,还是从事电影研究和批评。与其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不如说是真心热爱是成功的一半,是成功的基础,成功的保证。

虽然说现在戏剧与影视合力成为了一个单独的一级学科“戏剧影视学”,戏剧与影视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血肉联系,但戏剧与影视貌似还是“隔行”乃至“隔行如隔山”。即使是影视,几乎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合在一起说,横跨电影电视研究也是顺理成章,但电影与电视之间的巨大差异还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分别具体到电影创作和生产领域,电视剧创作和生产领域,忽视其差异必然会遭到市场无情的惩罚。笔者属于特别保守型的研究者,完全固守电影领域的研究,因此,对厉震林先生的戏剧研究(知道也取得了特别重大的成就)心存敬畏,不敢妄评。

从1993年开始,厉震林先生一直在上海戏剧学院担任教学工作,教师可以说是他的第一身份。他担任的课程包括戏剧影视文学、电视文艺编导、导演、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主干课以及全院的选修课,教授的学生则已有多位成为中国著名的电影演员、导演和制片人。特别是他的《电影名片分析》课程,先后被评选为上海市重点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在上海戏剧学院乃至整个上海都颇有名气。他自己这样认为:我是和《电影名片分析》课程一起成长的。对我来说,《电影名片分析》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影响到了我的学术和创作生活,更渗透到了我人生中的价值观和生命观。由于《电影名片分析》课程的文本细读方式,一个画面、一个场景、一个镜头、一个段落地读解和分析,许多名片的修辞语汇构成元素,可以说是烂熟于心,甚至是倒背如流,它对于我自己从事电影创作活动,真是大有益处,可谓是受益终生。总之,《电影名片分析》课程不仅滋养了听过厉震林先生课程的学生,也使得厉震林先生树立了电影美学的标杆,领略了电影真正的震撼和魅力。或许如此,我们看到厉震林先生其后把更多的实践和精力放到了电影研究上面,很快就成为了电影研究“海派”的代表性人物。

厉震林先生的电影研究主要集中在演员文化和导演文化两个领域,其中绝大部分是关于电影表演的。按照厉震林先生自己的说法:因为这是我的研究领域,长期的研究惯性使什么问题都会往表演文化和导演文化方面思考。其实,厉震林先生对电影的本体问题也有着很深入的思考,比如他这样评价巴赞的电影批评及其理论:在一个完整电影艺术活动的终端环节,也就是在银幕前,向观众直接评论电影,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电影评论的终端观无疑使评论回归到本位,在一种最原始和最直接的评论状态中,使评论产生了它原本应该具有的价值。安德烈・巴赞让电影接入到观众,让电影评论接入到电影创作,使得电影创作、评论、接受“三位一体,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厉震林先生的电影研究著作《电影的转身: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运动及其文化阐释》出版以后,作为上个世纪80年代最活跃也最具权威性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先生这样评价道:《电影的转身: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运动及其文化阐释》,是一部既有历史回顾又具文化阐释的电影专著。它不但对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文化思潮、电影本体演变和电影产业状况进行深入而精炼的分析,而且,对电影批评及电影实践诸方面亦均有论述。这是一部具备多视点又实现整合性论述的电影文化著作,对20世纪80年代直至新世纪之初的中国电影现代化运动作出了独特的、具有学术意义的阐述。笔者1997年曾经与裴亚莉女士合作完成了一部电影研究著作《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述的也是1979年到1996年间新时期电影思潮的演变及其内在外在原因。读了厉震林先生的《电影的转身: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运动及其文化阐释》,有很多新的启发,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产生了强烈的重新修订《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的冲动。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迄今为止修订工作还仅仅只是“念头”而没有付诸行动。好在关于新时期电影研究不断有新的著作问世,我和裴亚莉女士在《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没有顾及到,或者说论述不到位的情形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弥补和完善。笔者曾经在中国电影史研究中梳理了“重写”与“再写”:所谓重写,似乎意味着、颠覆前人,意味着另起炉灶重新搞一套;而所谓再写,依照笔者的理解,就是在此时此地出发、根据此时此地所能够达到的水平并且反映、满足此时此地的需求。也就是说,再写不是、不是颠覆,而是“承前启后”――一方面继承前人的所有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后人提供继续发展所需要的东西,是历史发展长河必不可少的环节。其实,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电影史也是一个不断再写的过程,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程,即“永远在路上”。尽善尽美终究只是一种追求和理想,我们自己今天觉得尽善尽美的东西,但后人肯定会发现有很多遗漏,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是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当我们使用再写概念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放低身段”,意味着不再追求尽善尽美。重要的是,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无愧于我们在所处的时代所作出的此时此地努力。

厉震林先生的新著《电影的构型:表演、文化和产业》是他的第八本论文集。厉震林先生自己坦诚:断断续续写了两年,有因会议主题的,有因媒体邀约的,有因刊物专栏的,有因课题任务的。目的不同,风格却是基本保持一种,即讲真话、有用处、去陈言、务新意。事实上,讲真话、有用处、去陈言、务新意是很难做到的。可贵的是,厉震林先生一直坚持这样做,为电影学术界树立了良好的规范和范。在《电影的构型:表演、文化和产业》一书中,厉震林先生使用了很多富有想象力和张力的概念,如表演美学的“精神成长影像”,杂糅的“魔幻”表演,表演的“可读性”,表演的“力场”,表演文化的 “流通”阶段,“中国式”的表演文化图景,社会表演的“中国式”形态,等等。这些概念极大地提升了电影研究的想象力,拓展了电影研究的空间,有助于丰富、深化和推动电影研究,并且与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社会场”、“舆论场”有效勾连和贯通。事实上,今天的电影、电影研究都已经不局限于电影、电影研究本身,对电影的过度性的社会解读及其形成的舆论热点、社会思潮,也已经成为电影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生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甚至成为了中国电影文化生态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电影教学局限于课堂,电影研究局限于书本,纯粹是“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党外无党,帝王思想。”

事实上,厉震林先生也绝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书本,而是广泛接触电影业界,广泛参加电影业界的各种活动。2016年,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在邵逸夫故乡浙江宁波召开,作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的厉震林在会上发表《“冲奥”不如冲自己的“东方情怀”》的演讲。他表示,冲击奥斯卡连续19次没有成功,这是一个老的问题,但是至今没有解决。他认为,中国电影以票房决英雄,产品多,作品少,有赢家,无行家,艺人若云,文化人则寥寥无几。中国电影缺乏人生价值以及人类学的精神等级,我们中国电影目前在政治学层级,没有涉及到人类学。电影人的人文素养欠缺,导致对于作品的宏观把握失准,无力构成文化层面的真实。好莱坞把一个很假的故事写得很真,而我们电影往往把一个很真的故事写得比较假。应该说,厉震林先生的这些言论和思想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值得中国电影业界倾听和聆听。

篇(4)

得知获奖后,编剧梅峰感到有些意外。娄烨也没想到,他早早就撤出戛纳,到了巴黎后才获知可能得奖。

没想能得奖

最佳编剧奖由导演娄烨和三位主演代领,编剧梅峰并未到场。因为梅峰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是本届毕业班的主任教员,他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答辩,因此无法抽身赴戛纳领取奖项。他当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现在正在批改学生的毕业论文,能获奖有些意外,因为我觉得获奖应该是电影本身和导演工作的魅力,戛纳电影节单独将编剧奖项授予我,在我的预料之外。”

“没有到戛纳电影节亲自领奖,我并不遗憾,遗憾的是没能在大银幕上欣赏自己的电影。”梅峰称,“如果去了法国,就能和观众一起在电影院里看片,感受一下现场的气氛,或者听听观众的反应,看看哪个情节需要修改,哪个情节设置观众不喜欢。”如果这部影片还有机会去其他电影节,他将会一同前往,将在大银幕的感召下沉醉于“春风”里。

有评论表示,《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同性恋题材和拍摄手法有刻意讨好欧洲评委之嫌,对此,梅峰表示“《春风沉醉的晚上》还是专注于普通人的感情和生存”。

梅峰说自己虽然是老师,但却不擅言辞。采访过他的媒体描述他时,说他语速很慢,每句话他都习惯性地深思熟虑,情绪起伏也不大。只是在说到娄烨这个人的时候,他才略有些激动地表示,娄烨是一个有诗情的导演,他的坚持完全来自对电影的爱。正是如此,梅峰才坚持做娄烨的御用编剧,而梅峰的新作品,仍然是和娄烨合作。

和娄烨是死党

从《紫蝴蝶》开始,梅峰就开始了与娄烨合作的过程。娄烨因《颐和园》违规被禁之后,梅峰也没有再从事编剧的工作。梅峰说之所以一直与娄烨合作,是因为他敬佩娄烨。

《苏州河》是娄烨声名鹊起的一部片子,也是打动梅峰的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有诗情的影片,这种‘诗电影’在中国电影里面很少。”梅峰就此认定娄烨是一个很有诗情的导演,他希望与自己喜欢的导演合作。

《春风沉醉的晚上》选择了同性恋题材,并且有很多的激情镜头。敏感的题材让《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戛纳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梅峰也坦白承认,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题材,就是为了吸引目光。但他同时表示,做这部影片的初衷,是为了描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而“同性恋情只是为了加强戏剧冲突,让电影更好看而已”。

2006年的《颐和园》是娄烨的滑铁卢,该片入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同时,电影局审片委员会以《颐和园》送去的拷贝画面看不清,声音听不清为由,拒绝对影片进行审查。虽未获得审批,但导演娄烨仍按照电影节的日程安排,准时在戛纳举行了媒体试映场及首映仪式。最终,因违规参加境外电影节,娄烨被处罚“5年内不得从事相关电影业务”。

这部《颐和园》,梅峰是联合编剧,同样是敏感内容和激情戏。

这是两个够执着的人,“从《紫蝴蝶》开始,我们每次合作都希望能有诗歌一样的激情。”梅峰这样说。娄烨沉迷于自我,不管禁令如何,一根筋到底,借着香港的外壳,依然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篇(5)

论文摘要: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在数字化时代,多模态性是现代社会各式各样语篇的一大特色。而电影是集多种符号资源为一体的多模态语篇,合理有效地利用影视作品有助于外语学习,使学习者立体式地感受英语、体验英语、模仿和使用英语,使学习者在愉快的环境下自觉学习,从而激励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读写和英语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外语教学走出以文本和教师讲解为主的藩篱。

本文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以英语电影为语篇语料,以大学英语听说和读写为着力点进行研究,以期大学英语教学走出单一教学模式的藩篱,为英语听说教学提供新的研究视野,为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提供新的路径。 一、多模态话语理论 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异彩纷呈,路径各异,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探讨到实证研究都有所涉及,而且研究范式也呈多样化态势,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模态话语研究体系。首先以胡状麟(2006)、张德禄(2009、2010)、朱永生(2007)、韦琴红(2009)、曾方本(2010)等为主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之探讨和研究。这些理论研究主要是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与符号语言学理论的观照下展开的。其次,诸多专家学者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视阈下对不同语篇进行的实证或个案研究,李妙晴(2008)、谢贤春(2009)等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电影以及电影海报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给电影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研究的主要有张德禄(2009、2010)、龙宇飞、赵璞(2009)等,总之,这些路径各异的研究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功不可没,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经验。

二、电影的多模态性赏析

既然电影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那么我们在赏析的时候也就应该多维度、立体式地进行赏析。由于电影话语分析涉及到图像、音乐、语言、声音、文本等多种符号模态,以往人们常从文学评论、电影评论、心理学、美学等宏观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讨,而较少用以语言学为切入点的语篇分析方法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电影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电影图像、音乐和文字相互兼容的方法。下面以《国王的演讲》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音乐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王的演讲》在音乐方面影片巧妙地选用莫扎特与贝多芬的作品作为配乐,与人物刻画、影片主题相得益彰。影片一开始就响起古典而优美的音乐,在配上一直古老麦克风的干净画面,使观众能够体验到一种在吵杂的现代社会中少见的古典美,这也给该片奠定了历史传记片的基本基调。

该影片在图像颜彩方面主要运用了黑白和灰色,灰蒙蒙的天空,幽暗的房间,微微闪着火光的壁炉,还有那雍容但并不华贵的宫廷,处处充满着二战大背景下的那份英伦色彩。电影中的图像选择也颇具特色,大多数图像表现了伦敦灰蒙的天、稠湿的雾、灰色的雕塑以及古建筑,还有绅士们的风衣、礼帽、雨伞,在雾都上空被云层遮掩的逆光中,但是极具魔力地呈现出赏心悦目的美感。色彩的变化在影片中也体现了叙事的进展和变化,刚开始的灰蒙蒙一直到最后国王成功演讲后出现的明亮的色彩也暗示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影片最后国王的那段的演讲将影片推向了,期间的画面特写镜头也为演讲增色不少。

影片的语言也值得欣赏,从中不仅可以学到地道的英语,更重要的是在具体语境下如何理解地道英语的表达。更进一步从语言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影片的理解大有裨益。

三、以电影为语料的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

电影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诸多学者的研究,实践表明,运用电影进行外语辅助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虽然具体教学设计不尽相同,但我们应该遵循运用电影进行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多样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利用影片辅助外语教学绝非在课堂里播放电影让学生观看而已,而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在运用电影进行外语听说教学时,除了像模仿语音语调、角色扮演等教学设计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会动手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保持听说的兴趣和动机。

篇(6)

钟老生前最后几年,当代中国影坛上出现了探索片新潮,钟老对此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从我们手头的一些资料表明:钟老对探索片新潮既陷入了理性上的困惑,又保持了态度上的宽容。由于钟老的困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审视。

为什么说钟老对探索片陷入理性上的困惑呢?

让我们先来看贯穿钟老影评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早在1965年,钟老在《电影的锣鼓》中就指出:在有关电影艺术还存在的问题中,“最主要的是电影与观众的联系,丢掉这个,便丢掉了一切!”“绝不可把影片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影片的票房价值对立起来。”钟老在此强调了票房价值的问题,之后,他一直以此为影评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如1979年,钟老撰文《电影文学断想》又提出:“人民不爱看、不爱读的东西,创作过程即便是享有无边无际的民主,也是没有意义的。”还说:“至于观众,同样是个很值得研究的美学课题,他是付出一定代价坐在银幕前的,决心来受你的影响,而你始终影响不了他。他以不能受你的影响而感到很失望,并且一再失望,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你总是给他喝‘政治稀饭’,从来不讲真话吧?或者你确实讲了真话,而经过筛选,已经所余无几了吧?或者你讲的全是真话,但讲的十分平淡,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吧。”

探索片新潮掀起后,出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探索片不卖座失去了大部分观众。照理,按照钟老的一贯美学思想,他会把分析、批评的天平倾向于电影本身,以及寻找导致电影不足的社会原因。然而,钟老却在这一场“电影观念的变革中”表现出明显的困惑,具体反映为:

一、先是在观众与电影的关系上摇摆不定。

1981年,钟老在《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与庸人习气》一文中把追求“票房价值”作为庸人习气来批评。但在1983年,钟老在《在把握自身中把握群众》一文中则表示“还有少量的影片搞得模模糊糊,叫人看不明白,不知道它到底要说什么?这种现象,观众有反映,我们也认为不好,……我们的方针是要群众‘喜闻乐见’”。

1984年,钟老在《论社会观念与电影观念的更新》一文中,虽肯定了“票房价值高,……一般是好影片”,但又接着说“也不全是”。

1985年,钟老看了《黄土地》,在《电影策·序》中谈到:“至少在我看过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电影在形式上的一次蜕变,而是电影与观众。即电影是千百万人的艺术和反映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电影与观众的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由宣传员出身的人来说,无疑是第一性的问题,不仅和思维,甚至和血肉联系在一起的。”但仅隔一年,钟老在《探索电影集.序一》中则认为,探索片的被人不理解,“很可表明当今中国还没有准备好这样的观众层一一他们还更多留心‘故事片’的故事。”

以上表明了钟老已开始对观众的欣赏水平表示了怀疑。难怪在1983年,钟老在全国电影宣传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时,有人递条子请他就“叫好不叫座”问题谈谈看法,钟老坦率地承认“这个正是我在近年想得最多的问题”。

二、后来在自身与电影的关系上犹豫不决。

如果说钟老对探索片的萧条一开始还在观众与电影关系上找原因的话,那么后来,钟老则把寻找的视角盯在自身主体上,怀疑是自己“先验性的审美观”导致了对探索片这一客体的认识不清。如他在《探索电影集.序一》中谈到看《黄土地》、《青春祭》二片后的感想:“在我初读时,都没有读懂。是它们教育了我,读不懂影片可能咎在影片,亦有可能咎在自身。”承认“尽管我的一些审美积习在我和新一代人的交往中有所变化,也往往发现自己的尾巴并不比别人短。”

正因为怀疑了自身,钟老承认在这场“电影观念的变革中,我也有沉默的时候,沉默就表明我还拿不定是我对还是别人对。”与钟老理性上的困惑密切相关的是钟老态度上的宽容。作为当代中国一位颇有成就、颇有影响、颇有权威的电影评论家,钟老的学术思想遵循着二条原则:一是讲科学,一是讲民主。对待探索片,钟老正是这样,他的坦率的困惑,便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外,钟老又体现出难能可贵的民主风气一一即宽容的态度,如他表示:“即使不对的是别人,作为探索,也是个必要的过程。只允许对,不允许不对,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极易堵塞通幽之门。”(引自《探索电影集·序一》)

对钟老的宽容,我们认为,当理性的探讨还没有达到真理的时候钟老的宽容度是完全必要的,并为进一步走向真理开放了道路,然而也要看到,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一步。因为电影创作的行为无法宽容,他们的行为在实施中只能选择一种方案,而电影效果的好坏也由此产生,无法回避,无法模糊。探索电影近年来的煞车就说明了这一点。长影厂导演周予谈到:“对电影理论的混乱,电影创作人员的感受是尤为深切的。理论上的前后矛盾、不贯通,使得实践者没有办法去遵从这些理论家的意旨。”(《电影艺术》1987年第10期)可见,解决电影的创作问题,不是靠宽容,而是靠科学的电影美学理论的建立和指导。

钟老在他的晚年,鉴于对探索片的理性上的困惑,已愈来愈深刻地感受到研究电影美学理论的重要性,深感“其中缺乏关于电影美学的研究,是使我们往往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见《电影集·‘离婚’后话》)我们认为,钟老想借助于电影美学理论去解决探索片的困惑,方向找对了。但是,就传统的电影美学理论,是无力解决这一困惑的。还必须靠在更深刻细致和更高瞻远瞩的基础上重建的全新的电影美学原则。

当然,新的电影美学原则,不仅在中国电影界尚待建构,即使在世界电影界,也是尚待探索的。然而,它又决不是不可能的。这既是严峻的课题,又是巨大的机会。本文即尝’试着运用一些新的电影美学原则,具体分析钟老在理性困惑上的几个难点,为使电影能在清醒的理性指导下更加健康地发展,提供一个参照系。

(二)

综观钟老理性上困惑的过程,我们发现这么一个特点,即选择上的困惑和根本点上的不困惑。钟老强调从社会生活评电影,强调电影的社会功能是推动社会前进,而观众是社会生活的实践者,所以,如果电影真实、艺术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便不可能不从观众处得到热烈回响。如果电影要推动社会,也不能不凭作用于观众去实现。这正是钟老一直很重视观众对电影反应的原因,也是顺理成章的结论,是钟老始终不动摇、不困惑的基点和初衷。然而,探索电影声称自己是力图、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在这一点上,与钟老的初衷是一致的。不过他们的片子却不受“生活实践者”的欣赏和回报,毛病出在何处呢?钟老出现了选择上的困惑:应纠正谁?应选择谁?

我们认为,毛病出在探索片上。探索片试图以意念化的哲理去求真,结果违反了电影创作的一般美学原则,违背了观众审美心理规律以致失去了大部分观众。可以这么说,探索片目的虽可佳,途径却不对,造成“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悲剧。而传统影片,虽然不一定从理性上认清电影的艺术功能,却遵循着“为观众而作”的规律。实践着这种功能,反而常常能形成“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喜剧。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吸取探索片的合理因素,剔除失误之处,同时,挖掘传统片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在新的基点上,恢复钟老始终力图坚持的观众(及其审美效应的主要指数——票房价值)在电影中的权威地位,解决钟老理性上的困惑。

那么,钟老在对待探索片上发生的理性困惑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应该如何去解决呢?

第一,是对电影作为艺术部类之一的这个总归属把握的模糊,而导致的对电影艺术宗旨认识的失度。探索片的失误之一正在于此,他们往往把电影当作社会科学、哲学论文来创作,过分强调“文以载道”的哲理功能,而忽视,以至抹杀了电影之所以为电影的根本功能,即艺术功能。如陈凯歌就认为:“电影的功能不仅仅是娱乐,人们到影院,不全都是为了轻松和娱乐。追求哲理启迪和进行理论探索的人也是有的。”但他却忘了,在电影艺术中追求哲理启迪须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才得以完成。钟老虽然早就注意到电影作为艺术的特点,并敏感到“电影宣称自己为艺术,实际上这并不是大家的共同认识。”因而,他提醒道“无论是电影文学家和导演,都要对此心中有数”,然而,如何“有数”,钟老并未具体指出,困惑也就发生在这里。综观西方电影史,这一把握的失误是由来已久的。如巴赞和克拉考尔就因为电影反映生活的逼真性,怀疑、否定电影作为艺术部类之一的艺术美的根本特点。这是一种宏观把握上的失误,导致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相当深刻的偏失。探索片的失误,一个深刻根源即在于此。真理跨出一步即为谬误。电影确有反映生活真实的优越性,但一旦跨出艺术的大门,即失去了电影的本性。

我们认为:对于电影,艺术(审美)功能决定其本体的存在,而哲理(理性内涵)功能则决定其质量的高低。艺术的根本宗旨是求美,科学的根本宗旨是求真。这是判然分明的。电影艺术作为艺术部类之一,当然根本宗旨也是求美。这个美当然是有多种层次,从生理的,到心理的愉悦、激动、陶醉、共鸣。而且,这个求美,可以并不排斥求真,甚至在最高层次上,恰恰必定包含求真,只是必须以符合审美规律的方式求真。而电影艺术,也恰恰属于这最高层次的部类之一。陈凯歌的《孩子王》不受欢迎,是由于把求真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但他仍坚持他拍的三部片子中最喜欢《孩子王》,可见,不是艺术抛弃了思想,而是思想抛弃了艺术,同时也就抛弃了观众。

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影发展史上,以技术主义为代表的倾向,总是以压倒优势君临写实主义及其现代形态现代主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对电影艺术的内在审美结构把握的朦胧,而导致对于电影艺术各组成元素把握的失误。

钟老对探索片的探索精神是赞成的,并赞成“对电影自身的认识必须发展,必须深入”,同时明确表示“不赞成的是电影这门极富群众性的艺术日趋沙龙化,成为‘沙龙电影’,或者成为意念的七巧板”。在这里,钟老又出现二难心理,既希望电影艺术表现手段的发展,但又怕“成为意念的七巧板”,失去大部份观众(以上引自《电影策》282页)。然而,又如何去适度而不是过度地把握电影艺术的内在审美结构呢?答案没有。

我们认为,探索片在这方面的失误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过分追求电影的表现手段。致使手段和目的错位。如画面造型、视听效果,虽然是电影的主要特性,但只有它们充分地去表达了影片的思想内涵,才能体现出其作为电影元素的存在价值。一旦脱离了影片的思想内涵,便游离了电影,最终被绘画和音乐所取代。电影《一个和八个》由于过分强调了画面造型上的“雕塑效果”,使观众的注意力过分转移到反面人物形象的丑陋、卑微、粗野、原始上,给人一种沉闷压抑感,而忽视了整部影片的立意。另外,还把电影中的象征、类比隐喻等修辞功能当作思维主体,大加渲染,精心设计,喧宾夺主。二是一反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偏移了电影的本性。电影本性的最根本的一点,是思维的审美活动。这一审美活动必须通过叙事结构才能完成。传统电影正是在首先完成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去调动视听、造型手段的,所以他们才具有相当的活力。而探索片迷恋于造型力量,竟把叙事结构给淡化了。其结果便是无“事”生“非”,观众对无叙事的画面莫名其妙,发生种种非议。如《黄土地》反复“特写”一只水桶,强迫观众接受编导的“造型”意念,电影变成了猜谜。北影探索片青年导演田壮壮曾在1988年5月8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反思道:当初稿探索片的目的就是“以追求电影的形式美为目的!”“由于过分追求形式的精美,使‘探索片’出现了唯美主义倾向,相对忽略、排斥了创作内涵,有的影片在阐述的意念上自相矛盾,反映出导演自身思想上的矛盾和认识的肤浅。”

我们认为,对电影艺术内在审美结构的正确把握应是:造型视听艺术是服务于、服从于叙事结构的,并且,是在叙事结构的运动中才能显示出造型、视听艺术的真正力量。象征、类比、隐喻、暗示等修辞功能确是大有潜能可开掘,但它们毕竟是表达思维主体时的修辞作用,不能舍本逐末。

第三,是对人的思维运动过程的认识模糊,而导致以为能够不分好、坏一概谈化,甚至排斥情节。

1985年,钟老在《“离婚”后话》一文中,就电影中情节的重要性作了如下精彩的概括:“电影家的本事就是要在一百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把观众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在银幕上。……真正的艺术家是‘残酷’的,他要控制你的脉搏和呼吸。这种经验,我们都是有过的。《红楼梦》写的林黛玉之死,《复活》写玛丝洛娃终于选择和西蒙松一起去西伯利亚服苦役,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写罗密欧服下真正的毒药而朱丽叶从麻醉中醒来如此等等,举不胜举。这种折磨人的效果,往往来自戏剧的,而在此之前,即引向的故事情节同样是重要的,如果只有,前面松散拖沓,也决不能收到的效果。”但是,钟老接着又谈到“作为电影,尤其在强调‘非戏剧化’、‘非情节化’的今天,如何收到这种效果,则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里,钟老虽然没有肯定探索片的“非情节化”的倾向,但也并没有从理论上批评这种倾向。在电影是否要有情节的问题上,钟老再度出现了困惑。

我们明确地认为,电影作为思维的视听艺术,其思维的主体部分应是以情节发展为中心的思维过程,为什么要把情节提到电影思维的主体部份那么重要的地位呢?这是与人的思维运动过程有关的。

人的思维运动是由悬念、问题启动的。在对悬念、问题进行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和电影创作家的思维结构都是一致的,即都要从现象出发,进行择选和比较,然后寻找因果联系。二者的区别是:当他们大致走完了自己具体的认识进程,达到了对认识对象的逻辑关系的一定把握之后,科学家是站在终点用逻辑来表述;电影创作家是回到起点用形象来再现。而情节正是(电影创作家)在思维寻找有因果联系的现象片断中逐步推动,伴随着时空的推进,伴随着正确与错误,伴随着喜怒哀乐构成的。整部电影的剧情或思维过程在情节中才可实现。思维和情节的关系,是情节头尾呼应的统一性,为思维的专题性所规定;情节因果逻辑关系的不可颠倒性,为思维的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不可逆性所规定(时空关系可逆,也可颠倒);情节的阶段性,为思维的层次性所规定。

可以这么说,没有了情节性,也就没有了电影的故事性。而故事性一旦消失,导向观众层层思维的“驱动力”就失灵。探索片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没有达到“无情节”地步,只不过是“淡化情节”追求散文风格而已,便遭到了观众的冷漠。假如真的“无情节”了,电影也就“无观众”了,而一旦“无观众”,电影就最终失去自身。

观众对情节的兴趣,正是对于思维的兴趣,一旦入了情节,观众的思维自然会活动起来,表现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当情节出乎意外时,观众思维会兴奋,而情节又合乎情理时,观众思维又会认同。探索片被观众抛弃,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强调所谓的“电影意识”中将电影结构中的极为重要的情节性给扔掉了,如《猎场扎撤》就因为情节淡化,造成交代过分简约,令观众费解;再如《海滩》,银幕上的三位老渔夫与痴呆儿木根,竟九次穿越海滩画面横向来去,其中一两镜头对准落日(或旭日)静止长达一分多钟,令观众生厌。

一般性工作思维是为间接兴趣所推动的。如工程师设计产品,是为产品所带来的好处所推动;而娱乐性思维只指向更有直接兴趣的事物,如消费品,如爱情、娱乐、成就感等。

人所最感兴趣的其实主要是人本身,是人的各种既特殊又共同的属性(包括人的各种需要及满足),所以,电影艺术的反映对象主要是人(象《狐狸的故事》、《鸭子的故事》、《米老鼠与唐老鸭》等也着眼于它们和人性沟通处来描述的)。

而人的各种既特殊又共同的属性,只有在不同环境中,不断行动中才会迅速发展和明显表现出来,所以电影情节所表现的人往往在不断地活动(心理与行为的过程)中。

由于人的活动往往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冲突中最为迅速、变幻剧烈,所以,电影艺术往往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过程,作用过程,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了。有中枢本身娱乐性的思维运动,则按由最佳生理强度与节奏布列起来的情节发展运动促成;深刻、丰富、发现性的思维,则由来自于厚实、多姿、活生生的生活的典型情节促成。

我们的结论是,电影创作中,我们应反对的只是某些悬念,某些情节,某些思维结论,某些病态情感,而不是一切悬念、情节、思维结论、情感。我们不能把“脏水和孩子”一起给倒了。

第四,对艺术推动人类,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功能、特殊方式认识的模糊,而导致对艺术娱乐群众作用评价的轻视。

1979年,钟老在《电影文学断想》一文中,不仅认为“电影之为电影,……是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而且还认为:“甚至连教育也没有,就是娱乐,不也是为各式各样的劳动者而娱乐?劳动之余娱乐岂不也是极为正当的权利?”钟老的这一宽容度由于未在更深的理论层次上作一种美学上的洞察,常常会游移不定,特别是当钟老认为娱乐与社会功能发生冲突时,便会表现出一种困惑。

我们认为,电影的娱乐功能是多层次的,但并不只是为娱乐而娱乐。大自然对自己的精心杰作——人类的关心,远胜过人类自身,它慷慨地赋予人类享受娱乐、的构造,其实是出于一种深谋远虑的设计:以娱乐、、美感作钓饵和奖赏,诱导和驱使人类去完成种种健全完善自身的活动。电影美学凭借着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进化论等的帮助,使我们得以窥视这一微妙的有机联系,并得到如下初步看法:

首先,应为艺术,尤其是强烈直观的电影艺术刺激、激活观众生理功能的娱乐作用正名,从人类学、生命活力的意义上予以确认。我们认为,目前的武功片、动作片、悬念片、惊险片、恐怖片、闹剧片、歌舞片甚至包括含有描写成分较多的影片等等,对于克服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心理运动的平淡性、单调性、片面性,具有宣泄、补偿、丰富的功能,今天的娱乐大潮正包含着这一巨大功能,这就我们的传统理论没有认识到的,如钟老批评《神秘的大佛》多次出现这种惟恐埋没功夫的场面“不能不算是一失”。至于今天电影中愈来愈盛的所谓“脱风”、“裸风”,怕是也很难逃脱钟老的批评的,而其实,是不必过于紧张的。何况,那也大抵不过是今天已风行于世的“静态”人体艺术的“动态化”罢了。

其次,观众也喜欢看超越常规的爱情片,这也不能视为完全消极意义的。

历史证明,人类总是在不断争取,也确实在不断实现着更高程度的幸福、自由、美满。吃、穿、住、行方面如此,爱情方面也如此。所以,非常规与常规,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流程中的相对概念,它们是会转化的。社会历史中任何一种爱情关系的模式,都只有相对的常规意义。当一个社会的多数成员都出现那种超常规的爱情向往时,一种新的常规模式便会被创造出来。这本是一个必然的合乎人性的历史过程。电影的表现,只不过强化和加速了这一过程。因此,从主流、从深刻的历史观、从社会进步看,人们的这种爱不仅不消极,而且十分积极。没有《西厢记》里张生“犯规”爬了一爬墙,恐怕今天的许多“张生”还不能从正门进去会有情人哩!

再次,观众不愿在影片中看平时看惯了的平凡生活场景,希望看到一些灯红酒绿、舞榭歌台、宾馆大厦、锦衣华服、俊男美女……,感受悦目赏心之快,这不能简单地视为消极庸俗之趣味。因为在某种因果意义上,更高消费欲望的激发和强化,正是加速社会生产摆脱现状,向更高层次、阶段发展的推动力和催化剂。从历史的发展速度说,人欲高涨并不错,比安贫乐道心如枯井好。下一步的关键,是要将天生的人欲导入有奔头的创造、生产性轨道上去。引导无方,造成“人欲横流”,自然难免多出些乱子。但这总的说来,并不是电影艺术家的“失职”,相反,艺术家激活了人性,为历史的进步,强化了“内驱力”,这已很不错。

上述这几点是目前尤其有争议的艺术功能,有必要予以正名。实际上,它包括的项目远不止这些。艺术,尤其是影视艺术,从最根本最长远的意义上来说,无疑具有对人类进化、社会进步的强大而全面的推动力。只是这种推动力未必就能被人类目前所具有的有限的甚至可怜的知识和智慧所充分理解,它带着大自然为抗拒环境对人的异化而安排在人的深层的本性中的全部强大张力;它带着人类为发展和实现自己的生命属性而对已有社会结构、行为规范体系的变革、进步所必须的内在撼动、冲击、甚至颠覆力(如果一定要搞到只有颠覆才能实现进步的话)。

综上所述,为了历史,更为了将来,从电影美学的高度,对当代中国电影作一番正本清源的审视是极为重要的。当前探索片浪潮已基本过去了,但这种过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过去。实质上,理论上的症结并没有彻底解决,我们看到,取而代之的娱乐片大潮正向娱乐功能转化,方向是对的,从多层意义看(不但经济上,而且也包括社会进步效益)都如此,但是这种转化如果缺乏正确的理性指导便势必会为电影艺术的提高造成隐患、埋下水雷。如探索片《青春祭》导演张暖忻就认为,中国观众水平低下,只能欣赏娱乐片;《猎场扎撒》导演田壮壮索性改换门庭,也搞起娱乐片,结果他认识到,“娱乐片也不好搞”。如娱乐片目前出现的停滞难以提高,片种单一,审美内涵或单薄、或浅表、或纤弱、或缺乏回味和思想力度等等就是其表症。还对追求理性审美效应的片种犹豫不决,缩手缩脚。如改革片、社会片、以及高层次的喜剧片甚至高质量的推理片等至今无所作为,留下电影创作上的一大空白。最近,以在我国首先提出“观众是上帝”而引人注目的北京电影厂厂长宋崇,又在感叹“观众也是魔鬼”了。这是典型的“钟惦??式的困惑”。证明了我们这一研究课题的当代性实际性迫切性。

(三)

分析出钟老理性上的困惑和探索片失误的原因后,我们接下来就可以从理论上理直气壮地响亮地宣布:电影观众学中的审美效应指数——票房价值,应有它神圣不可侵犯的历史地位,我们应该坚持钟老的初衷。钟老在其晚年,以赤诚之心表述过他的复杂的矛盾心理:“57年我以提出电影的‘票房价值’遭谴,如今又以探索片的没有‘票房价值’得罪。同样一个脑壳,却悬在一条绳子的两端!”(引自1986年撰写的《探索电影集·序一》)。从他的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一位在电影评论事业上极有建树的老人,由于陷入理性上的困惑而差点动摇其最有成就的基点。足见建立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告慰钟老的是,他57年坚持的“票房价值”论是正确的。我们认为,“票房价值”是观众与电影之间沟通程度的检测器,电影艺术的生存、发展和繁荣,必须要:通过“票房”去满足观众,通过“票房”来滋养自身;通过“票房”去普及观众,通过“票房”去提高艺术;通过“票房”去精选好片,通过“票房”去淘汰劣片。为什么要如此坚定的坚持“票房价值”论呢?

一、这是由电影的基本属性之一大众性决定的。电影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明显地区别于小说、诗歌、绘画等艺术样式:小说、诗歌、绘画等创作出来之后,可以不给他人看,或“孤芳自赏”或“束之高阁”或“藏之名山、传之后人”。总之,一般是个人的脑力劳动完全可视作者本人意愿处理,不发表或人家不愿看,无关大局,然而拍电影不行,它一开拍便带有很强的社会性、综合性、客观性,不给观众看是不现实的。因此,这就首先要考虑观众是否愿意看。如果观众不愿看,意味着他们不肯自掏腰包,“票房价值”就实现不了。如果观众花钱蜂拥而至。就可以从中摸索出他们的审美情趣来,逐步总结出电影艺术的一般规律来。电影的大众性正体现在此。

二、是由电影的另一个基本属性——商业性决定的。现代社会不讲经济效益,那只能坐以待毙。特别是电影生产一开拍投资便以数十万元计,如果不计成本,一相情愿,电影靠谁去养活?!电影的商业属性决定它只能在平等的自由的竞争中才能发展,这就必须靠“票房价值”。钟老在1979年写的《电影进入八十年代》一文中对此作了极为精彩的表述:“如果说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最终产品论’了二十多年来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部理论,那么‘票房价值论’也就不必再是羞羞答答的了,羞羞答答盖源于知识分子的清高。‘革命家’、‘艺术家’的桂冠和供给制,使我们羞言电影在经过制作过程之后,是通过卖票和观众见面的;另就是作为指导思想的纨绔习气,其中又以的‘我给你们交学费’最为典型。既以人民的血汗化而为‘我’,又以动辄数十万计的电影生产成本化为‘学费’,经济收益无所计矣。我们在使用‘票房价值’这个词义的时候,总是把它和人民的爱好,即影片受欢迎的程度联系在一起的。人民的电影自然要以人民的好恶为准绳,‘票房价值’只不过是探知其究竟的一种测度计。”

三、是由评价电影质量的严肃性决定的。每一位电影导演总是在其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开拍电影的。从主观意图来看,大家都想争取更多观众的接受、理解、同化。然而客观效果并不一定如此。这就带来一个如何公允地评价电影质量问题。按导演自我评价,恐怕会出现不少“癞痢头儿子自己好”的滑稽剧。这能有利于电影事业的发展吗?!按少数评论家的不正常的捧场,电影界大概是会一直“阳光明媚”下去的,靠谁?那就是靠全体观众,只有观众是否肯慷慨解囊,才能真正严肃地、公正地评价这部电影的质量高低。一定量的观众必定能反映出一定质的影片。这就是“票房价值论”的严肃性。倘若说探索片一定是有积极功能的话,那这积极功能也只有当它转化为观众所欢迎的形态时,方能证明。在这一点上,我们对“传统片”也是一视同仁的。

让“无意插柳柳成荫”者知其所以然而益增其荫,让“有心栽花花不发”者知其所以“不发”而求其发,让观众审美要求及票房价值的权威地位无可非议、日趋稳固,让电影艺术从更深刻更全面的意义上实现自己对于现实、社会与人所应具有的,有自身独特个性的巨大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再来认真面对钟老的困惑而殷切地期望于电影美学的。

说明:

篇(7)

【论文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迅速地蔓延到各种文艺形式的领域之中,电影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也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既有后现代主义的一般特征又有电影这种特殊文艺形式的独有特征,本文简要分析了一些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手法,以及后现代主义手法受到欢迎的原因。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然而它并非一产生就是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的正式出现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其声势浩大并震撼思想界是在70年代至80年代,这一阶段,在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场世界性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到了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由欧美向亚洲地区“播撒”。使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在吸收了现代主义的因素同时对现实主义又有了超越和突破,尽管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存在诸多争议,但它作为一场文艺思潮确实对文艺创作和评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谈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美国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向我们这样描述到:“后现代主义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紧紧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像带、录音带等等,在19世纪,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被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文学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作品可谓比比皆是,但此种艺术思潮对文艺活动的影响却不仅限于文学,它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电影理论家尼克·布朗说:“电影理论目前似乎正处于我们称之为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一组研究课题的发展史的终点和我们认作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的一组课题与主题的起始阶段”表明理论工作者已经注意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理论及创作的影响,他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探讨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和手法。那么什么是后现代电影呢?若想了解后现代主义电影,必须要了解其一般特征:只注意表面,不涉及任何意义,没有深度、内涵;历史意识消失,使影片自身与历史处于断裂状态;主体已消失,人不再处于中心地位,一切都是碎片;世界都以物的形式呈现没有任何热情和主题思想需要表现,只做客观地陈述和展现;对象距离感消失,审美距离不复存在。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所呈现的共同特征。 

一、传统叙事方法的颠覆 

观众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似乎是与日俱增的,时至今日,传统的叙事手法和结构已不能满足观众对影视作品的审美要求了。必然要求在叙事手法上有所突破,而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则一改传统,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电影在叙事结构上是反对过去那种从头至尾有始有终的叙述顺序的,它惯于拆分叙事结构,甚至消解叙事结构。如《拯救大兵瑞恩》并不是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讲述一个营救行动,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回忆采取了一种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整个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了情节的真实性。影片一开始描述了瑞恩领着自己的家人去祭奠那次参与营救而伤亡的队友,瑞恩沉湎与对战友的深深怀念之中,镜头逐渐聚焦于瑞恩的脸部,最后拉到主人公的眼前,给他的眼睛来一个特写。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整个镜头穿入了瑞恩的眼中,将观众带向战场,影片由此才真正展开,随着主人公回忆的结束整个影片也就结束了,镜头再从瑞恩的眼中拉出来,此种手法在《泰坦尼克号》中也有运用。两部影片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它们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或许不仅在于此,但是少了这样独具匠心的情节安排,影片也会失色不少。后现代影片情节表现为破碎化、凌乱话、意识流化。若不认真留心电影中的细节并且仔细地加以推理,是很难理解影片中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的。莱昂纳多领衔主演的两部影片《禁闭岛》、《盗梦空间》尤为代表,片中的镜头切换非常之迅速,情节是随着人的意识流动而不断推进。 

二、开方式的结尾 

与传统的闭合式的结尾相比,后现代主义电影更多的是采用一种开放式的结尾。闭合式结局是指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答:“激发了所有情感都得到了满足,观众得到了一种完满的体验而离开,没有疑虑。充分满足而开放式的结局是指电影留下一个开放式的尾巴,故事中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而且这个问题一直会延伸到影片之外,让观众在看完影片之后自己去补充思考”传统的大团圆式的结局符合传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要求,迎合了观众的期待视野,之后的评论家对此种结局方式提出了责难,影视作品中又出现了以悲剧收场的手法,打破了人们既定的审美心理和思维模式,于是观众们便有了一种期待受挫的感觉,可是众口难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悲剧收场的方式也受到了众多观众和影评家的口诛笔伐。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可谓是避免了之前两种方式的弊端而以一种开放式的结尾呈献给观众,作品无所谓喜剧无所谓悲剧。那些具备戏剧情节的观众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以一种喜剧的方式收场,而那些喜欢审悲的观众则可以想象一种悲剧的结尾。

三、拼贴、戏仿、无厘头、解构的手法 

“拼贴”的手法即伊哈布·哈桑所谓的“种类混杂”,题材的陈腐与剽窃,拙劣的模仿与东拼西凑,通俗与低级下流使艺术表现的边界成为无边界,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混为一缸,在这多元的现实,所有文体辩证地出现在一种现在与非现在、同一与差异的交织中。后现代电影的情节是由许多经典、搞笑、讽刺、调侃的镜头和情节拼贴而成的,由这些因素拼贴而成的情节必然会以一种无厘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后现代主义电影追求一种无意义、反崇高、反正统,回归观看的游戏状态,这恰好与后现代主义提倡的削平深刻模式、淡漠历史意识,通过距离感消失有意造成“表征混乱”的美学原则相契合。国内电影中带有此种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电影相当之多,我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越光宝盒》和《大话西游》两部了。 

《越光宝盒》中的这种拼贴、戏仿的艺术手法无处不在,通过拼贴和戏仿经典影片中的镜头和语言,一方面让观众产生一种重温经典的,另一方想借经典的东风来为自己的电影润色,增加票房收入。《越光宝盒》里的男女主人公分别叫“清一色”和“玫瑰仙子”,光从人物的名字上看,就已经有一种无厘头和恶搞的意味。该影片不仅戏仿了它的前身——《月光宝盒》,而且还戏仿了《功夫》、《赤壁》、《无极》、《泰坦尼克号》、《黑客帝国》、《金刚》、《功夫熊猫》里的许多经典动作和场面。在《大话西游》中,500年前后不同版本的人物一锅粥似的拼贴在一起,古今中外各种情景改头换面的出现。整个影片以一种“狂欢”化的形式出现,营造了一种喜剧的气氛,在哄笑的过程中把一切崇高与严肃都颠覆了,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已不再是文本呈现给我们的那种人物关系了,唐僧由一个菩萨心肠、精通佛经、不畏艰险、一心一意西天取经虽分不清人与妖魔却有着一代圣徒风范的高僧颠覆为一个罗里罗嗦、人见人烦的“八婆”。观音本是一个普度众生具有大慈大悲情怀的女神仙却被孙悟空说成“因为你是女人我才不杀你,不要以为我怕了你”。唐僧:“求姐姐放他一条生路吧”一个“女人”“姐姐”瓦解了权威,消解了崇高。原有的普度众生的佛家大意被颠覆为无意义,整个故事不再是一个单一的“神圣”的“禁欲式”的取经故事而是一个嬉戏调侃的爱情故事,人物多了一些人间的烟火气息。该影片以反权威反英雄、反秩序、反束缚的方式颠覆经典小说《西游记》传统阅读和解读的权威,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这种拼贴、戏仿和无厘头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却迎合了大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要。 

虽然各种形式的文艺也不再将自己定义为时代的传声筒,但这不表明时下的各种文艺方式就完全脱离生活之外,对于那些反应特定时代主题并能吸引大众眼球的题材和素材,那些具有敏锐捕捉能力的导演一定会尽可能地将其囊括在自己的影片之中。因为无论电影在何种方式下它的图像和声音都在向我们传递着文化信息,整个文化内容和意识形态内涵在这些发出声音的图像里持续存在,并且影视图像艺术的综合方式还充当着凝聚时代个性传释者的角色。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题材和审查制度以及技术条件上的限制,中国的导演一般不敢过多的涉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电影,他们更多的是在自己的影片中植入一些后现代主义手法和因素,用来调剂影片的口味和风格,尝试着尽可能地改变原有的影片拍摄手法,尽力捕捉时代气息。尹鸿认为中国几乎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后现代电影,但许多影片中的的确确已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那些带有后现代主义因素和手法的电影受到广大影迷的青睐和追捧并且能产生不错的票房效益也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姿态,我们今天不但易于接受并且乐于把玩,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后现代的文化整体早已被已存的社会体制所吸纳,跟当前西方世界的正统文化融成一体了”。 

 

【参考文献】 

[1] [美]弗·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 唐小滨译.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147-148. 

[2] [美]乔治·布鲁斯东. 从小说到电影[m]. 高骏千译.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1: 1. 

[3] [英]罗伯特麦基. 故事结构――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制作的原理[m]. 周铁东译.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1: 57. 

[4] 伊哈布·哈桑. 后现代转折[m]. 俄亥俄州大学出版社, 198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