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乡文化建议书

家乡文化建议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26 09:46:4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乡文化建议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家乡文化建议书

篇(1)

——给环保局领导的建议书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我是滨东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在我的家乡已经整整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一切变化都被我看在眼里。今天,我之所以冒昧地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是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过去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过去美丽的青山,现如今却成了荒山:的岩石,贫瘠的黄土,残留的树桩。过去我们走进山里,到处生机盎然,鸟语啾啾,流水潺潺。可如今,那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家。每次雨后,大量的泥土就随着小溪流到山脚。大山再也不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了。

是什么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是那些滥砍滥伐的人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是那些毁坏山林的人只砍树换钱,却没有种树育林;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用品的需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汤勺、一次性木碗……是人们胡乱挥霍,严重浪费资源的结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森林植被!

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些残酷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我国森林资源已经少得可怜,怎能再让我们任意挥霍呢?

放眼看看世界人民是怎么对待森林资源的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将能节约多少新书,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

一、数据表明: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落实垃圾箱分类,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派专人负责可回收垃圾,使可回收垃圾得到2次的运用。这样,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纸就能集中在一起,重新利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和别的生活垃圾共同处理。

二、教育人们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一张纸、一只筷子也不能浪费。

三、在公交车上、马路上等公共场所多做些环保广告,提醒市民们时刻注意节约资源。

四、采用奖励制,对节约资源者进行奖励。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采用强制的监督法,对浪费资源者进行批评、教育。

五、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议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环保意识的学习。

六、改变一次性用品的原材料,可效仿日本、韩国等国采用可食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可吃下去,吃食环保两不误,何乐而不为了?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我真心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的美丽家园里。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此致

敬礼!

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小学生

篇(2)

您们好!

我是滨东小学六年级的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在我的家乡已经整整生活了13年了,家乡的一切变化都被我看在眼里。今天,我之所以冒昧地给您们写这封建议书,是因为我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过去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过去美丽的青山,现如今却成了荒山:裸露的岩石,贫瘠的黄土,残留的树桩。过去我们走进山里,到处生机盎然,鸟语啾啾,流水潺潺。可如今,那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家。每次雨后,大量的泥土就随着小溪流到山脚。大山再也不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了。

是什么导致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了?是那些滥砍滥伐的人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是那些毁坏山林的人只砍树换钱,却没有种树育林;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一次性用品的需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汤勺、一次性木碗......是人们胡乱挥霍,严重浪费资源的结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森林植被!

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些残酷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我国森林资源已经少得可怜,怎能再让我们任意挥霍呢?

放眼看看世界人民是怎么对待森林资源的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将能节约多少新书,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

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

一、数据表明: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落实垃圾箱分类,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派专人负责可回收垃圾,使可回收垃圾得到2次的运用。这样,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纸就能集中在一起,重新利用。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和别的生活垃圾共同处理。

二、教育人们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用品,一张纸、一只筷子也不能浪费。

三、在公交车上、马路上等公共场所多做些环保广告,提醒市民们时刻注意节约资源。

四、采用奖励制,对节约资源者进行奖励。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采用强制的监督法,对浪费资源者进行批评、教育。

五、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建议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环保意识的学习。

六、改变一次性用品的原材料,可效仿日本、韩国等国采用可食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可吃下去,吃食环保两不误,何乐而不为了?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我真心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能生活在一个树木葱茏、绿草如茵的美丽家园里。 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此致

篇(3)

1. 设疑激趣,启迪思维。我经常把导入新课作为学生思维的发动阶段,创造出“愤”和“悱”的局面,把学生引进一个想学、爱学又积极思考的学习天地里,从而使学生养成勇于思考、肯于动脑的习惯。例如,教学《做情绪的主人》一节,我先让一名学生讲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周瑜英年早逝?如果当时你是周瑜的知心好友,你会怎样帮助他?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也会非常敏捷、活跃。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有学习的愿望,有了创新的动力,进而大胆的尝试,在探究中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2. 源于生活,拓展思维。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现象,把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例如,在学习“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列举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常见问题:如,看病贵、行路难、学校学习条件差等,设疑引导学生感受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设疑: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你是怎样想的,又会怎样做呢?这样的设疑探究,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创新意识。

二、自主发现,培养直觉思维

1. 浏览教材,发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要求学生浏览、阅读教材,从课题、目题和子目题入手发现知识点,并写出本课知识结构提纲。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段的晋升,我还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积累解释主要知识点、所学内容的层次、规律。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 设置情境,跳跃思维。爱因斯坦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培养学生根据所学迅速猜测、揭示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或对情境直接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在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内容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出示了东北二人转图片,并提出问题:它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哪一个方面?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直接要求回答。这种做法让学生的思维以跳跃的方式直接找到问题的结果,培养了思维的快速性,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发散思维

1. 整合教材,实际发散问题。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很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在使用教材时,我认真研读课标,结合教材实质进行新的组合,为学生设计探索的问题,寻找发散点,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设计要有思维的发散价值。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地搭建问题的梯度,使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问题的设计要最大限度地重视原有经验,最充分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使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思维的发散。

2. 科学设置活动,培养发散思维。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我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自卑、自负、自信的角色,结合生活、学习实际进行小品表演,学生们的热情很高,8分钟的表演,不同的小组都创作了不同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的环境下锻炼了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再如,教学九年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内容时,我采用“小小建议书”的竞赛活动方式,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就家乡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建议。很多同学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设,而且观点、角度很新颖,这些超乎寻常的见解代表着思维的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具体表现。

四、整合、概括,培养收敛思维

我们运用发散思维开阔学生视野,当思路已经打开,有了种种方案、措施以后,还要进行综合、归纳、概括,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这就是收敛思维。要培养这种思维能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 抓重点,抽取事物最有价值的因素。

篇(4)

关键词:文本;作者;读者;联想;个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1-242-01

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闻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确,打开书本,书犹如清澈如镜的池水,倒映着天空的五彩的霞光和淡淡的云影,人们从中收获多姿的美丽、丰富的愉悦。如果能往这艳丽的方塘中,注入一些情感的泉水,那么这活水又将令池水更加崭新而丰富。

如果把文本比作方塘,那么方塘的主人便是作者,而情感的流水便是读者的个性化阅读。“作者一文本一读者”这三者在阅读中是三极一体的组合,彼此不能割裂。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科学的引导学生处理这三极的关系?我的建议书走进文本,适当拓展,合理联想,个性阅读。

一、走进文本,深刻理解文本原义

1、何谓走进文本?

就是走进作者的心灵,从了解作者的生平、性格、和创作意图、并结合时代背景等方面入手理解作品的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文、知时论文。

在阅读中,作者通过文本构建,通过文字引导,传达信息,阐释道理,说明思想。由于文本的才创作者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作品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和个人的烙印。在文化还不普及的时代,作者的权威受到极高的重视,人们在阅读是总是以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生平、品格为依据,尽力去追寻作者创作的原始意义。这样,作者的思想才得以传承、延续。时至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仍穿越时空,追寻着孔子的足迹和探索庄子的逍遥嘛?读者就在探究作者的思想中,理解了社会理解了自己,还从中有了新的发现和启示。

2、那么如何解除障碍,走进文本

方法就是走进作者,回到当时。如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理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时,我们也不妨去看看词人的生平经历,那时南宋偏安东南一角,金军南下,占领中原广大地区,词人的家乡济南历城(今属山东)失陷,为了抗击金军的占领,词人率领义军抵抗。南下后,虽历任承务郎、湖南湖北安抚使,曾多次上书,陈述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后积极为北伐准备,赤胆忠心,但被罢相,忧愤而死。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就不难理解,词人以廉颇自况,同时羡慕廉颇尚有人询问,而自己却被弃置一边不闻不问的悲愤心情。

因此结合作者生平,我就不难理解《将进酒》中李白豪放的背后,那面似乐观,实为怀才不遇的深沉仇怨;结合时代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离骚》中屈原浪漫的背后,那虽频遭迫害,仍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结合生平和时代背景,我们不难理解《雨巷》中戴望抒缠绵的背后,那虽难以抓住,但仍坚定的信念和追求。

二、走出文本,适当拓展,合理想象,个性阅读

1、为何又要走出文本

文本中心论认为文本的意义由文本自身呈现出来,与作者的意图无关,作者已经“死了”。这种理论虽不全对,但也有其存在的道理。如果过分追求作者的原义,以至于阅读成了“考据学”,凡是阅读就要考查历史、政治、社会、风俗、作者的生平、爱好、思想,甚至抽烟喝酒之类的琐事,那么这种阅读就是扼杀个性的阅读,更是扼杀人性的阅读。

读者也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特定的阅读语境(个体的语言特点,个体的文化背景,个体的人生阅历)。他不是被动地全盘吸收,会与自己的经历、个性和修养等联系起来,确立一个自己的“期待视野”,这就决定了读者的理解总是带有个人色彩。

2、适当的拓展,合理联想

文学艺术是高层艺术,它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不是为了单纯的地表达简单的意图,它反映的现象是深刻的,表现手法是含蓄委婉的。正是这个含蓄委婉,促发了读者的联想,令作品形象往往超越了作者的最初意图,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解空间。

比如,曾经有人对于《水浒》中大量提到英雄爱吃肉的行为提出这样的看法:牛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劳动工具,是由官府所有,百姓不得随便宰杀和吃掉,而《水浒》中的英雄几乎无人不吃牛肉,旨在体现他们对统治者的反抗,和对官府的蔑视,与全文“反抗封建压迫”的主题相照应。这种说法虽没有确凿的考证,但也不无道理。

说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单就此诗字面,人们通常理解为是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些无不表达着诗人对母校的怀念,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又让我们看到了离开母校的惆怅。然而有的读者大胆的联系他为何要去西方求学的经历认为:因为诗人对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充满了理想,然而现实的教育让他看到,西方提倡的个性、民主、自由等理念不可能在当时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实现的,因此理想的幻灭使得作者无限的哀伤,诗中“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其中揉碎一词深刻的再现了诗人的哀伤。

合理的拓展与联想,也遵守真善美的原则,例如,歌德的《浮士德》把传说中没得救的主人公改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天堂,这是合理的艺术创造。有人把《沙家浜》里的阿庆嫂改为交际花的形象,《西游记》中的唐僧成为情颠大圣,这显然违反了真善美原则,这是胡来,不善创新。

阅读活动中,作者――文本――读者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也认为“作品产生于读者与文本的相遇与交流过程中,是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的产物”。所以科学的阅读是走进文本,适当拓展,合理联想,个性阅读。

参考文献:

[1] 徐 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语文建设.2011(6).

[2] 张文君.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创新途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17.

篇(5)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新方法、新途径、新探索,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日渐受到教育者们的青睐。近年来,部分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研究性学习尚未有完整体系,且还没有完全普及,仍然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探究,以找出更佳的开展途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政治教学;有效性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学习框架,以某一特定的课题为研究学习对象,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为主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主要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具有时效性、实践性、思想性的学科,适宜于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值得一提的是,高中生们在早前的学习生涯中已经积累出不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团体合作的意识也有所增强,若政治教师能够在此基础上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在教学中,必会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就从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出发,来分析一下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途径。

一、高中政治课题研究性学习的现状

在广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不少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只注重课本知识内容的传授,很少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政治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因而学生就被禁锢在狭小的课本内容范围内,缺少机会张开思考的翅膀。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堂也会随之索然无味,达不到政治课智育、德育的教育目标。

正所谓教育要“知行合一”,高中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习如何正确运用相关内容,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的层面上升到行动的层面,让学生的所学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二、高中政治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开展途径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有一个好的问题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下去,毕竟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转化为研究性课题。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大概包括:学习教材,提出问题并选定课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

1.学习教材。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课题选定的载体。只有在学习了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启发学生对相关的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研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表述;用画表格的方式清晰地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充分利用教学模具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的形式有很多,但都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为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2.提出问题并选定课题。在这个步骤当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学习。而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自然而然地就要贯彻政治教学的理念,善于引导学生从政治学科,时事热点,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确定恰当的研究课题。例如在人教版《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国粹京剧的传统演绎方式和现代创新演绎的转化,突出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成果。接着让学生浏览课文内容,初步理解相关信息。然后便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问:京剧的创新体现了什么精神?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问题转化为固定的课题进行研究,但更好的是学生从视频或者课文或者老师提出的问题中引申出更有价值的课题。

3.进行研究。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实践性的环节,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大概流程就是在确定研究课题后,让学生通过思考,找资料,分小组讨论,各小组交流,课外实践等活动,主动去开展研究学习、寻找结论。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拟定的课题自行商量,制定出相关的学习方案。该学习方案还要具体,详细,行之有效,要求包括研究策略、研究内容、研究时间地点、研究方法等。

其次,制定好学习方案后就要身体力行地去践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有效地搜集相关信息,并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究,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或个人经验,以协助学生顺利开展研究活动。继续拿《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课为例,倘若学生要研究戏剧的传承与创新的课题,比较好的做法就是到当地的文化局搜集相关的信息,了解当地戏剧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体味其中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另外,假如发现当地的戏剧文化有衰落的趋势,学生们还可以呈上有价值的建议书,重振家乡戏剧的辉煌。经过这一系列的时间活动,可以使学生在理论和亲身感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们对实践的兴趣,激起浓厚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爱乡之情。

4.得出结论并进行反思。结论是学生对本次研究成果的最终成果,通过把零星的研究资料归纳、概括、总结成具有逻辑性的文字,这也是教师评价的有效根据。在这一过程,教师应该以鼓励、肯定为主,激励学生努力实践的行为,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当然,倘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善意提醒,以求得更好地进步,继而使学生对本次研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弥补不足。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在广泛推及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政治教师要做好“引路人”的作用,从旁辅助学生独立思考、亲身实践,适当时候给予一定的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最终培养出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香.浅谈高中政治开展研究新学习的对策[J].理论园地,2011(3):04-05

篇(6)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感成长;爱的教育;渗透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向学生传授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学科的艺术教育,也当然的包括美术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的例外,同时,蕴藏了其自身独特的、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美术教育中,始终以受教者的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为最重要的内容。

1. 关于美感成长美感是个体心理对自己创造的反馈信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中形成的具有审美能力的感觉器官对显示着美的对象的感知和欣赏。美感成长和爱的教育是艺术教育最核心最直接最切题的目标。美感体验是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艺术教育活动中美感体验的特点是,通过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施教与受教双方在审美观照中得到审美需求的满足和自由超越的快乐。美感体验的直接效应:培育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感受体验审美快乐。美感体验的延伸效应是锻炼和导致人们身体和心性走向健康、自由、创造发展之路。艺术教育以其自由、超越的美感体验使人们的受到规范、节制和净化,从而陶冶和塑造人们一种超越的人生境界,赋予人们一种精神超脱,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

美术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很大的发挥,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学能够完美地传达感情, 使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

2. 关于爱的教育现代教育必须突出和强化基本人性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显现得尤其强烈鲜明和独特有效。艺术教育中的美感体验活动表明人对感性存在的回归,具有感性中渗透理性、个性中内含历史、自然中积淀社会成果的特点。它的独特性还在于个体的感性认知因素转变发展为审美和自由地把握创造形式的能力,感求转变为超功利的自由人生态度,并升华为审美的需要和理想,最终实现审美心理的成熟和完善,达到人性的自由建立和个体的全面发展。在美感体验过程中,艺术作品一旦进入个体的审美视角,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被激活,成为与欣赏者对话、交流的平台。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爱的教育的经典概括。在多元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今天,如何审视学生爱的教育问题?又如何让学生学会爱,让学生不断拥有健康纯洁、无比强大的道德核心,不断使自己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并能使世界因自己而幸福呢?

爱的教育具有三重属性:一是双向性,即爱应是师生双向间的情感的美丽互动;二是非功利性,即师生彼此间流动、交融的爱是平等圣洁、非功利的;三是主体性,即在双向性和非功利性基础上,强调理性掌舵,并在教育者爱的奉献的基础上,强调让学生学会爱是教育者更大的责任。那么如何理解爱的教育内容呢?根据“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等三个向度,可将爱的对象分为“爱自然”“自爱”“爱他人”“爱国”,再具体细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九个爱”,即:第一层次——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第二层次——爱健康、爱学习、爱劳动;第三层次——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爱的教育内容的校本化和特色化。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都离不开“尊重”“信任”“关怀”“感恩”“共享”“责任”“勇气”“信仰”等爱的美好品质。

3. 美术教育与爱的教育的融合如何把爱的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在美术教育中去,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更好的体现出爱的培养的效果,这个是我们作为美术教师不可避免的必须要时刻思考与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我校“以爱启智”教育办学理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显得尤为必要:

3.1爱心陶冶。爱心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去释放自己的爱心,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呢?我认为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让他们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在课堂中尽量保持微笑,微笑是教师爱学生的外征表现。真诚的微笑又无时不在感染和影响学业生们。如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教师不是严厉呵斥,而是面带微笑的提示,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微笑中继续思考,从而创造愉快学习的氛围。微笑能密切改善师生的关系。微笑的谈话能减轻学生的对立情绪;面带微笑的授课能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的微笑可以使进取的学生得激励,落后的学生获得努力的勇气,它比任何严厉的训斥都有力度。

3.2爱的渗透。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阵地,也是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灵活地渗透爱心教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明确列出爱心教育的目标,做到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爱心三者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爱的品质。

(1)利用欣赏课来认识爱

小学美术自古至今一直反映着人类的生活,凝聚着生命力和爱,通过对小学美术作品的欣赏,要把学生领入到充满神奇和美妙的小学美术氛围中来,帮助他们找寻天真天籁的充满爱的世界。比如:桂美版第九册《中国绘画作品欣赏》中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李可染《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作品的欣赏,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的历史,画家们对祖国山河无限的深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的同时。引申到爱祖国的教育。桂美版第十册《外国绘画作品欣赏》中介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拉斐尔时,我着重介绍了他表现母爱的作品,如:《草地上的圣母》、《花园中的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 美丽的女园丁》等。这些作品都是表现圣母玛利亚的世俗之爱的精神。笔锋细腻,技巧完美,表现圣母的亲切、和蔼,赤子的纯洁可爱,对于母性的依恋,给人一种感受煦暖阳光普照的亲情,生动传神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渴望。这课我联系到了实际生活,让学生讲讲母爱,爱,是人的情感世界最美好的感情。让学生们学会爱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学会感恩。

(2)利用手工课传递爱

手工课是儿童较为感兴趣的美术活动。手工可能提高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并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桂美版九年义务教材中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手工课占了很大的比例,深受高中低年级的学生的喜欢。在手工艺制作中,不仅要教学生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爱人民、爱集体的高尚情操的培养。通过手工艺制作的学习、制作,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教育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动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此外在我的手工课里更多的体现在小组合作和学习中,小组合作可促进合作和交流,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学习负责,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孩子如何与人相处,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唯我独尊,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与人交往,在与人交往中以爱相助。

(3)利用绘画课表现爱

在美术教材中本身含有丰富情感,从教材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对祖国、对人民、对大自然、对亲朋好友、对老师的赞美和热爱,如:《古老的城楼》、《我和动物交朋友》、《我们的大家庭》、《我的老师》《我们的校园》、《我的爸爸》、《师生情》、《请到我的家乡来》、《各民族向往的北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传授绘画知识,而必须同时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把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呼唤出来,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从中得到爱的熏陶。

3.爱的熏陶。美术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育人典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巧妙地融爱的教育于美术教学之中。如在桂美版第四册《剪窗花》一课时。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欣赏和观察能力,但理论语言能力比较薄弱的特点。我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和学生历年来的优秀作品,精心布置在教室的墙上,学生一进教室马上就被这些五颜六色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一下子就热烈讨论开来。在学生们好奇兴奋之时我介绍了窗花的历史、起源、让学生们感受到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幸福生活!如此浓郁的艺术氛围,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感受,以一种最简洁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一种境界。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看着这些美丽的作品,迫不及待地想要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好的东西。在第四册《保护美好的环境》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在你的作品中写上小标语或建议书。在检查学生作品时发现,学生在学文后,对地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当今人类对地球造成的伤害深感痛心,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在学习中得到加强,深感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如:“地球的血液——水”、“爱护地球,就是爱惜生命”“生我的是父母,养我的是大地”、“绿色的大地是最美的家园”……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了内心对地球无限的爱。虽说只是一种形式,爱的教育却得到了提升。

此外我觉得,爱心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与孩子交流的点点滴滴。贯穿渗透于礼貌、交际、沟通等综合素质提升的全过程。如在我的美术课上,我鼓励孩子走上讲台当众示范作品,师生一起参与作品点评,在学会画画的同时进一提升表达沟通交际能力。爱是交流,“爱是关注”,有时候班里落后、内向的同学更需要关爱、关注,我们应该让他们在爱的关怀下进步,因为被关注也是一种贴心的爱。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的将爱心教育融入在自己的工作中,从而使孩子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一颗善良的爱心。教育是一份需要爱的事业,也是一份传播爱的事业。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关爱别人,去感受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论艺术教育中的美感成长与爱的教育》,施荣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11月。

[2]《试论小学美术教育课的意义》,魏晓云,学术研究,2013 年第 1 期。

篇(7)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创新措施,掀起跑项目、争资金的新,努力实现2011年度我县跑项目、争资金工作的新突破。刚才,财政、发改、招商分别通报了2010年跑项目、争资金和招商工作完成情况及2011年跑项目、争资金和招商工作任务分解情况,建设、水务、交通、农牧、项目办就如何做好今年跑项目、争资金以及招商工作,作了表态发言,目标明确、思路清析,措施具体,要抓好落实。下面,我就跑项目、争资金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跑项目、争资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项目和资金是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争取项目和资金是迅速扩张地方经济总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凡是长期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的地区,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们高度重视跑项目、争资金工作,对上对外联络频繁,信息灵通,跑项目、争资金的思路开阔,办法灵活,措施得力,争取到了国家大量项目和资金扶持。分析我县发展现状,做好跑项目、争资金工作是解决我县经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问题的关键。大家都知道,目前,县财政形势严峻,可用财力十分有限,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债务负担也十分沉重,是标准的“等米下锅”型财政,保运转、保稳定的压力很大。做好跑项目、争资金工作不仅可以大大缓解财政压力,有效突破资金瓶颈制约,还可以极大地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升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有力的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从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靠大量的项目带动和资金注入,借船出海,借助外力求发展,实现资源资金的高效整合,积蓄后劲,为实现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各项任务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尤其是这两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跑项目、争资金工作,每年都列为县委、政府重点工作,各部门也能立足实际,积极包装项目、联络各方关系,跑项目、争资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共争取到各类项目546个,实际到位资金5.2亿元,其中无偿资金4.05亿元,有偿资金1.1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项事业的发展。这其中,县财政局、水务局、项目办等部门跑项目、争资金成效突出。因此,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予以重奖,以示鼓励、鞭策后进。这些单位不仅值得表彰,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也值得其他部门、单位好好学习,尤其是县财政局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县各部门借鉴和推广。今后,凡是在跑项目、争资金上做出显著成绩的,县委、政府就要重奖。反之,对那些无所作为的单位,将在全县通报批评,做到奖罚分明。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跑项目、争资金工作还十分滞后,从国家、自治区、市每年下拨的项目资金总量分布来看,我们争取到的资金,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分析原因,最根本的还是部分部门和领导思想不够解放,对跑项目、争资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等、靠、要”思想还依然存在,缺乏“拼、争、抢”的意识,缺少主动性,不思考、不跑动、不联系,许多项目往往跑一跑、停一停,遇到挫折就收兵,半途而废,前功尽弃。2010年县委、政府确定了96项重点项目,引领我县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各项重点续建工程和项目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元月份已过去了一半,时间不等人。可是有些部门,不是如何谋划跑项目、争资金,而是等着过年。如果这样等待下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项目和资金从身边溜走,被别人争抢过去,影响整个大局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抢抓机遇意识,理清思路,明确重点,主动出击,奋力拼抢。机遇对任何地方都是平等的,项目资金各地都在争,各地都有各自的优势,关键要看谁争取的力度大,谁的脑子活、点子多、办法新,对这一点我们要特别清醒。要通过各种办法,各种渠道争,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县资金争取总量。各部门要树立强烈的争取意识,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争资金上,及时捕捉信息,掌握投资动向,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资金,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合力,迅速掀起跑项目、争资金工作的新。

二、强化措施,不断创新跑项目、争资金的思路和方法

2011年的任务十分艰巨,各部门务必要强化“发展靠项目,项目靠资金,资金靠争取”的观念,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政策研究,把握投资方向和重点。只有摸清国家投资政策和自治区投资方向,跑项目、争资金才能有的放矢。要加强研究国家、自治区投资政策,准确把握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在各方面的总体部署,善于把我县的重点建设与国家和自治区投资方向有机结合起来,以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环保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能源循环利用及生态水产业建设为重点,对口包装项目,积极努力争取。要利用报刊、网络等多种途径,伸长触角,增强敏锐性,及早判断投资政策的走向,有针对性的采取对策,筛选上报项目,提高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成功率。

(二)加强对上联络,强化信息沟通。各部门要积极与区、市对口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和长期联系机制。与上级部门要保持经常性接触和紧密联系,既要加强工作和业务联系,更加注重感情联络和培养,建立长期深厚的友谊。常汇报工作、多交流感情,尽可能多地邀请上级部门的领导来我县作客、检查、指导工作,尽好地主之谊,靠我们的诚心和热情来赢得上级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发改、财政、农林、水务、文化旅游、农发办、民政、农机、环保等部门,一定要主动出击,积极跑动,增进感情,了解信息,为向上争取资金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休息之余,不忘工作,多打几个电话,多拜访亲友,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尽可能多地捕捉信息,多做些基础工作。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善于放权,充分发挥副职助手的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和争资金工作上,要与国家各部委、区属各大厅局之间多联系、多转转、多看看,善于发现,善于钻研。

(三)精心包装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是争取资金的前提,项目只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前期准备工作成熟,才能可能争取到手。一是要做好项目的前期谋划。要按照不求多而求精,谋划一个成一个的原则,精心谋划,认真挑选,要注重当前开发建设项目与长远发展后备项目的结合。二是要做好项目的包装。从项目的筛选、编制项目建议书到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等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依据和项目管理程序,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审批要求,必要时还可邀请项目管理单位专家进行指导,使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三是做好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在项目前期工作上要舍得投入,而且要抓早、抓实、抓紧、抓细,要让项目等资金,不能让资金等项目。四是要加强项目库建设。要注重项目梯度,清理过时项目和开工建设项目,补充调整新项目,抓好高档次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入库项目的质量。同时,要加大对入库项目的推介力度,积极主动全方位的向外、向上推介,使入库项目尽快变成资源,引来资金。

(四)拓宽视野,面向社会争资金。要坚持县内外、区内外资金一起争,构筑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引资金格局。要学会多条腿走路,既要向上向外争取,还要向社会争取,无偿资金要争取、银行贷款也要争取;国内外的要争,政府民间的也要争取。尤其是充分挖掘民间资本潜力,激活民间投资。要充分发挥知名人士和非经济实体的力量,政治上给待遇、经济上给奖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动用多种关系,参与家乡建设。要营造支持有实力的非公企业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的良好环境。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跑项目、争资金的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工作责任制。政府各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部门的“双争”工作。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本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把跑项目、争资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安排好、组织好、落实好,要做到肩上有压力,心中有动力,围绕目标任务,制定措施,落实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责任,形成层层有指标,人人有责任的格局。

二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2011年是县委确定的执政效能革命年,各部门要结合执政效能革命活动地开展,更新观念,有破有立,振奋精神,大干快上。要始终保持奋发有效的精神状态,以旺盛的工作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事事争第一的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迈开双腿,走出机关,主动出击,大力开展跑项目、争资金。对待跑项目、争资金工作,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要有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精神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性,不论遇到多大困难,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务求跑项目、争资金工作取得成功。

三要完善通报考核制度。县委、政府督察室及县考核办,要根据年度任务,逐步完善通报和考核制度,加强对各单位、各部门跑项目、争资金工作完成情况的督查,定期进行通报,使县委、政府及时掌握工作动态,督促和指导基层抓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