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05 03:58: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传承红色文化论文

篇(1)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篇(2)

[关键词]信阳;茶文化;文旅融合

总书记指出,旅游是集物质消费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河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但与京、沪、粤、苏、浙等第一梯队相比,尚不是文旅大省,更不是文化和旅游强省。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作为中国“茶马古道”以及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一环,信阳以茶为媒,通过茶叶搭台,旅游唱戏,发展“茶叶旅游”,培育茶旅文化融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已经迎来巨大的历史机遇。

一、信阳茶旅文化发展现状

信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南端,种茶历史悠久。东周时期,茶在信阳地区开始种植。近代以来,信阳毛尖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的舞台上荣获嘉奖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和“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等荣誉。自1992年始,信阳开始举办茶叶节,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29届,成为信阳的盛事之一。而信阳域内八县两区,拥有众多旅游文化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内遍布梯田,河流密布,酷似江南风光。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信阳市森林覆盖率近40%.其中,鸡公山下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22万个,比四川九寨沟、福建武夷山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出1~8万个,是目前全国此类测量的最高纪录,信阳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全市已建成多个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如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黄柏山、西九华山等近10个。2.大别山具有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培育出红二十五军等多支主力部队,100余名将军从这里走向全国,有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红二十五军出发地等红色教育基地。以“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为主线的红色旅游文化,正在成为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品牌。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信阳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优势,以茶会友、以茶兴城,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取得可观的效益。但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与运营,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信阳茶企仅限于文新、五云、蓝天、九华山等少数茶企,其茶文化传播存在散而太乱、行而不远的局面。

二、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人们经常说诗与远方,这里的“诗”即文化,“远方”即旅游。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可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价值感,同时也赋予旅游更多的趣味性。这是服务地方经济、传承并发扬地域文旅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立足于信阳地区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大别山区红色旅游资源和特色田园、生态景观,深入挖掘大别山区民风民俗和农耕文化,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茶旅文化融合发展,无论是对茶产业发展还是旅游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实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传承保护大别山非遗文化,力争实现富民、宜居的扶贫规划效果,为大别山地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提升城市影响力

“文旅融合”是一个互惠共赢的过程。它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赋予到旅游中,这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发展旅游产业时挖掘旅游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信阳坐拥八县两区,除了已经颇有名气的信阳毛尖,同时拥有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信阳毛尖及其所衍生的茶文化都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与吸引力。而信阳区域内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颇具地域特色。通过茶旅融合的方式,以茶为媒,茶叶搭台,旅游唱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将信阳的经济作物与精神财产合二为一,打造成一体化、规模化的文旅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整个城市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极其重要。

(三)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

对于信阳这座城市来讲,茶文化和人文旅游文化便是其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所在。信阳积淀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对于发展信阳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培育信阳非遗文化产业,探索“非遗+旅游”、“茶文化+旅游”、“茶文化+研学”、“茶文化+文创”、“非遗+文创”、“非遗+民宿”、“茶文化+民宿”等多种形式,探索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拓展茶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茶旅融合文创产业新亮点,推动信阳文化产业特色化发展之路。

三、融媒体时代信阳茶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媒体传播成为新时期提升信阳茶旅文化的影响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的知名度、降低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宣传成本、增加信阳茶旅文化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信阳茶旅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媒介手段。

(一)利用融媒体技术,构建信阳茶旅文化大宣传平台

一是打造线下宣传平台。比如,由信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精心设计宣传内容,通过各种媒介渠道进行无缝宣传。当旅客途经或进入信阳境内时,由移动通信公司发送信阳茶旅文化特色信息;定制信阳茶旅文化宣传特色彩铃,发动信阳地区居民选用,从而进一步扩散信阳茶旅文化影响范围;打造茶旅文化相结合的主题广场、精美广告牌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线下活动场所的同时,实现信阳茶旅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加深对信阳茶旅文化的印象。二是打造线上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线上媒体平台,结合各自平台的宣传优势对信阳茶旅文化之一进行分门别类推送,让市民对信阳茶旅文化耳熟能详并树立文化自信;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微信视频号等,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视听结合的图片、文字、短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扩大信阳茶旅文化影响力与覆盖面,扩大客源市场。

(二)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特色品牌

一要凸显信阳茶旅文化的精神内涵。通过实地调研与大量查阅读文献资料,充分挖掘古今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信阳茶旅文化故事及资源,并以此为依托,重新概括信阳茶旅文化的核心精神与内涵,以提高信阳茶旅文化的吸引力。如,依托民间流传甚久的茶姑“画眉衔籽”的故事,以此为题材,谱曲、出书、拍摄影视剧等,让信阳茶文化以多角度多形式呈现,吸引游客到信阳实地旅游。二要丰富信阳茶旅文化传播的内容。比如,线下文化宣传机构或民间团体可以通过探索开展茶旅文化读书会,发展茶文化主题旅游,组织茶旅文化主题文创活动、主题摄影、主题短视频大赛、主题征文等形式展开相关活动,利用全媒体平台打造信阳茶旅文化专题网站以及专属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通过这些媒体平台,以不同形式将各种与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相关的信息、活动如茶文化节、文旅文化节、博览会、展销会等,让受众即使不在现场,也能感受到信阳茶旅文化的魅力,并萌发到实地一探究竟的欲望。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信阳周边茶山资源,提升乡村旅游智慧化水平。借助茶山独特而秀丽的风景,在城市周边打造近郊的乡村旅游景点,如茶乡康养、山水民宿、休闲茶庄、创意茶会、会展培训等项目,打造“茶文化”体验园,吸引游客亲身前往体验采摘、揉捻、炒制、烘干、装罐等信阳茶的制作全过程,并欣赏茶艺、茶歌、茶舞等艺术,让信阳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让游客对信阳茶旅文化留下深刻记忆。

(三)加强新媒体人才队伍建设,为信阳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加强信阳当地产学研合作。通过与当地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专门性的茶旅文化专业人才;依托高校现有开设的旅游、茶艺、茶文化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茶艺内涵,热爱信阳茶文化,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二是政府部门加大对茶旅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茶旅文化相关的大师工作室、茶旅文化体验馆、茶旅文化专业培训点等方式,加强对信阳茶旅融合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及结合当地特色对茶文化、旅游文化经营者及负责人的专门性指导,力争形成政府搭台、高校唱戏、企业参与的茶旅融合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葛振:《赋能“文旅+多产业”新业态助力提升沈阳城市文化软实力》,《第十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年4月

[2]李明军:《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对策研究》,《福建茶叶》2021年第4期

[3]王彬:《文旅融合进入深化期高质量发展引领前进步伐》,《中国文化报》2021年8月6日

[4]李峰:《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西部旅游》2021年第4期

[5]胡玲:《全域旅游视角下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探究》,《商业经济》2020年第8期

[6]郭文茹:《乡村振兴背景下信阳市茶旅融合的SWOT分析》,《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7]邵瑞:《网络传播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传媒》2021年第13期

篇(3)

【关键词】 衡阳文化 发展

自古以来,衡阳就一直是湘南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书写过无数辉煌。遗憾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方面的稍嫌滞后以及城市发展定位方面的模糊和欠缺,衡阳走过一些弯路,错过了一些较好的发展机会。然而,近年来,随着“三个标志性工程”和“四大工程”的稳步推进,雁城衡阳“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正朝着把衡阳建设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制造业基地、湘南重镇、衡阳人民引以为自豪的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迅速迈进。GDP总量、人均收入等各项经济数据也都在表明,雁城正在努力重塑昔日辉煌。

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

衡阳经济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GDP总量连创新高,城市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与日俱争,湘南大地一颗耀眼的明珠也待发出熠熠光辉。然而,一座城市的魅力和竞争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GDP数据和发展速度等物质或显性层面的景象,也包括城市精神、文化等隐性层面的东西。城市的发展需要外在的机遇和内在的发展动力的契合点。外在的机遇也许可遇不可求,但内在的发展动力即城市文化内涵应该是这个城市精神的核心,应该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历史文化资源既是一个城市发展之本,也是城市的个性和品位所在。历史浅薄、文化底蕴不深的城市是缺乏魅力、没有特色的城市。近年来,许多城市非常重视城市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结合,大力倡导软实力建设,而雁城衡阳要想真正成为湖湘名城、中国名城乃至世界名城,文化这张名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当前衡阳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所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吸引力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的文化等城市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因此,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根据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准确的定位,走一条符合自己市情的发展之路。就衡阳来讲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进而文化兴市,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而衡阳文化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最能代表衡阳城市文化和精神的那就是衡岳文化。

二、衡岳文化

什么是衡岳文化?衡岳文化指的是衡阳建城以来以衡阳市为中心区域以及所覆盖的周边地区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和。衡岳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它是古楚文化的余绪,近代湖湘文化的源头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

衡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人文传承。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起衡阳深厚的人文底蕴。祝融狩猎,舜帝南巡,大禹治水,这里点燃了中华文明的最初火种;炎帝家耕,蔡伦造纸,演绎着人类文明一页又一页绚丽华章;石鼓书院,张、朱熹在此讲学论道,桃李满天下;湘西草堂,思想家王船山著书立说,开六经生面,为世人瞩目。另一影响因素是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出独特的群体个性,地理环境对某个民族或某个群体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雁城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四周高山环绕,地势周高中低,南岳衡山为五岳独秀,湘江、蒸水和耒水汇聚于此,是一方天成的“风水宝地”。远离省府、深居湘南内陆的闭塞养成了衡阳古朴不管保守的民风;便利的水陆交通,受中心文化约束又使衡阳人能自辟径,保有“独立自由之思想”。衡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山岳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等。

三、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具体途径

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种文化要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它首先应该是彰显地域特色,符合当地民众心理期待,展现当地民风民情,能凝聚民心增强民众归属感和向心力的一种人文精神。衡岳文化是衡阳人的精神寄托的前进动力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既有的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打造衡岳文化,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建设:

1.打造“雁文化”,积极营造城市精神

建设“文化衡阳”,应当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衡阳,“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故又名雁城。然而,“雁城”这个别称却影响式微。这跟衡阳人自身的忽略和漠视,缺乏建设和宣传不无关系,而提升衡阳文化软实力“雁文化”的塑造不可或缺。在国人心中,雁其实很受推崇,一群迁徙的大雁,在飞翔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狂风、雨雪、天敌等一系列的困难,但雁阵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用变换的队形减小阻力,用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一个成员的安全。队伍中纵使有老弱病残,纵使路途遥远,整支队伍总能有序地到达目的地。大雁这种无惧困难、团结协作、不离不弃、勇往直前的精神正与衡阳千百年来传承的精神风貌相契合。因此,应大力兴建大雁主题公园,在人口聚集和人口出入流量比较大的广场建大雁雕塑,大力打造并宣讲雁文化,塑造当代城市精神。同时以大雁作为城市的吉祥物,可以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营造“客来雁城不思归”的文化氛围。

2.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和革命人物

衡阳人在历史近现代的革命史、抗战史和解放史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之士,他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敢于担当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匡时济世的无私情怀为后人所敬仰。“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展现出先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衡阳保卫战中,方先觉将军带领第10军英勇抗击日军47昼夜,歼敌数倍于己,是抗战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场孤城保卫战。给抗战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都是衡阳史上壮烈悲情不可抹灭的一页,要加强对英雄革命人物及其事迹宣讲,对革命行为进行讴歌,应加大对夏明翰故居、衡阳保卫战纪念馆、陆家新屋、故居等遗址及场馆的修缮和维护制作专题片进行宣讲,让更多的后辈明白懂得衡阳的历史以及眼下幸福得来之不易。

3.打造文化品牌,大力建设旅游文化

寿岳衡山一直是使衡阳享誉中外的旅游品牌,曾有人言“张家界是一幅画,南岳是一本书”, 南岳是一座有着四千年文化历史的名山,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尤其是寿文化蔚为壮观,自古享有“寿岳”之誉。因此,应加强寿岳文化建设,拓展其内涵、挖掘其,把寿文化与养生文化、保健文化等联系起来。同时,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打响“寿岳”品牌,全面提升了名山的旅游品位。同时,创建并完善“寿岳文化走廊”项目,以传承、弘扬、发掘南岳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强化点缀、突出特色、创造精品为原则,以亭台楼阁、花卉图案和雕塑石刻为主要内容。定期举办(下转第20页)

(上接第50页)“寿文化节”,邀请国内外名家登山讲学,畅谈寿岳文化,增加衡山及衡阳的知名度和影响。

4.开讲设坛,延续衡阳历史文脉,增强文化品位

衡阳人杰地灵、钟灵毓秀,自古以来文人汇聚、才贤倍出,衡阳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它是我们文化之脉、艺术之根。这些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的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如珠晖塔、来雁塔、湘南学联、申公馆、彭公馆、石鼓书院、古樟公园等。对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应予妥善的维修和保护。

对这些历史文化和古迹遗址加强宣讲,让广大市民熟稔这些文化,如衡阳电视举办的《湘水明珠大讲坛》、《石鼓书院大讲坛》就是两档定位于大型历史文化类栏目,它遍请衡阳的精英知识分子,也邀请国内名家,如余秋雨及他的讲座《城市与文化》,该栏目选的题材也多是跟衡阳的历史文化政治有关的经典故事,这些讲解对于市民了解衡阳历史文化,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化品位有大的帮助。

5.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三江六岸风光带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加强文化基设施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民众审美能力、培养民众审美情趣,提高民众的文化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具体做法包括兴建图书馆、文化站,美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会展中心等,兴建大型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

衡阳市为湘水、蒸水、耒水三水环绕,近年来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沿江风光带正在有条不紊加紧建设中,风光带的建设大大的改变衡阳的面貌,也给广大市民的文化休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6.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抓好三项工作:深入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进农村的活动;扩大城镇社区公共图书网点分布,努力推进我市社区文化建设;创新投入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文化领域。扶持文化支柱产业。重点加大对新闻出版业、动漫产业、文化旅游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建设好印刷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

加大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推动衡阳传媒机构改革朝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衡阳传媒机构整体实力和市场地位,加强衡阳广电和衡阳日报、衡阳晚报在城市发展、文化建设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积极创作并拍摄一些反映衡阳历史文化的影视作品,如《衡阳保卫战》、《夏明翰》、《》以及其它专题片和风光片。

篇(4)

关键词: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是软实力,是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文化是引导力,是推动区域健康发展的保证;文化是凝聚力,是构建区域和谐发展的纽带;文化是展示力,是锻造区域品牌形象的平台。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沙依巴克区从2012年开始,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文以载道 聚沙成塔”文化活动创意展示大赛活动,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机关文化建设”、“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活动展开,以开阔的视角、创新的思维推动全区文化活动项目化、品牌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群众的口碑。

一.文化活动主题创意

“文以载道”,战国时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就提出要求“文以明道”;三国时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文,通指文章、文艺、文化活动,道,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聚沙成塔”,此处特指沙依巴克区,寓意沙依巴克区的每一位居民就像是一颗金色的沙砾,拥有属于自己的智慧与热情,将这些群众的智慧与力量凝聚起来终而堆砌成一座宏伟耸立的高塔。“文以载道 聚沙成塔”这一主题象征着沙依巴克区群众对于积极向上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沙依巴克区的发展像这座高塔日益升华。

以甲骨文“文”字形创作本次创意征集大赛的标识,以“文以载道,聚沙成塔”活动主题相托,形成活动整体视觉认知。

二.文化创意活动特点

1.领导重视,多方联动、组织机构创新。

创意展示活动由沙区区委、区政府作为主办单位牵头,区宣传部、机关直属机关工委、总工会、团委、妇联、文化体育旅游局、教育局、科技局、片区管委会(街道办)等多家承办。各承办单位认真组织,精密部署,联合完善方案,联合组织实施,对活动进行全程掌控。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及时对活动的开展情况、群众的真情实感及产生的社会效果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氛围,做好宣传,推动活动广泛覆盖。

2.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参与形式创新。

广泛发动驻区企、事业单位及艺术团队加入其中,体现活动“全面性”和“全民性”,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大赛中来,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各承办单位结合本行业、本辖区的地域、人文特点,结合辖区内特色文化资源,如自然旅游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活动覆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休闲娱乐文化、军营文化、机关文化、饮食文化、商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关领域。

3.集思广益,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创新。

创意展示活动重在“创意”,鼓励创新。各承办单位充分发挥地域、行业特点,拓宽思路,精心组织策划出主题新颖的文化活动。在活动项目设置、举办方式上力求新颖别致;在活动内容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尤其在特色项目上注重细致打磨;在组织运作上强调可操作性,力求活动项目设置科学;引入经验丰富的文化经营团队参与组织推广,力求项目运作集思广益、出新出彩。

三.文化创意活动案例

1.民间故事征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传承

沙依巴克区是乌鲁木齐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神奇色彩的老城区。长期的聚居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留下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遗落在沙依巴克区各处的诸多传说、典故,为乌鲁木齐这半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2013年起,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开展了以“沙依巴克区民间故事”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组织发动全区文化干部通过有奖征集、入户走访等方式,共搜集整理了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名胜古迹故事、民俗故事等广泛流传于全区范围内的民间传说和经典故事及有现实原型的新挖掘的故事素材近百余篇,大大激活了“沙依巴克区民间故事”的文化生态。经过专家考证,在申报非物质文化z产项目的基础上,编辑组对这些故事进行了文字加工润色,并配以生动真实的图片,现已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定名为《半城记――发生在沙依巴克区的故事》,共计12万字,该书不仅是我区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的成果,也是我区对外展示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宣传书籍。

2.城市家书――来自政府的一封信

书信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缩影,从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到后来的《傅雷家书》可谓渊源流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书信逐渐落寞,但书信的个性化表达拥有现代通讯手段无法取代的功能。城市家书活动由沙区政府组织发起,向全区的一线工人、学生、少数民族、优秀母亲代表及残疾人、离退休老干部和三级文明单位代表各投递出一封家书,第一次尝试以信件的方式,与区内群众搭建互动沟通的平台,书信交流的方式传递了政府对群众的关爱。城市家书的发起是滚烫的民意,回复的是丰沛的民智,期间共寄出上千封家书,增强沙区群众的归属感,是沙区精神的一次升华。

3.公园文化节――百姓周末大舞台

沙区有四大公园,乌鲁木齐面积最大的人民公园,集科普教育、游艺娱乐为一体的儿童公园,古色古香的揽秀园与郁郁葱葱的雅马里克山景区公园,这些都是沙区内独特、可利用的公园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展示活动,在充分利用这些自然文化资源基础上,将公园文化与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相结合,在风景秀丽、气色宜人的环境中,将运动、休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举办百人徒步活动、雅山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向广大市民展示一个活力、精彩、有文化气息的沙依巴克区。

4.花卉节――花海相约你我他

新疆明珠花卉市场是新疆农科院依托自身科技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实现花卉产业化兴办的综合性花卉市场。花卉市场内环境优美、品种繁多,形成了集园林花卉、艺术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易市场,是乌鲁木齐市民一个重要的休闲观光之地。花卉节利用明珠花卉市场这个资源,连续五年举办“花香溢城,花海相约”为主题的群众花卉节,鲜花与艺术相映成趣的景象,陶冶人们的性情,满足广大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街区文化内涵,为打造“一街一特、一居一品”的文化品牌起到推进作用。

5.读书节――打造城市“阅”动力

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使群众在读书中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养,把人们从手机、平板视线重新拉回图书馆,沙区组织了读书节系列活动。新疆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深圳图书城都位于沙区辖区内,这些资源对培育全民读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读书节活动包括穿“阅”1937――读党史喜迎十系列活动、“阅”动我心――微博好书推荐活动、“以书会友”藏书交流活动、“我要讲故事”少儿故事大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构成,并首次尝试与晚报手机报合作,开展读书阅读月,将推荐书目以导读、连载的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形成掌上阅读的风尚,同时刺激消费者进行图书采购,扩大文化传播力。加强与新浪、腾讯合作,在微博上进行好书推荐,通过微博转发、微博评论,将推荐书目进行推广,从而激发群众读书热情。读书节活动现已成为沙区的一项品牌活动,通过不断发起、倡导全民读书,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将全民阅读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为加快区域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知识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篇(5)

Abstract: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as a regional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reflects loess and Chinese culture and ethnic psych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art, also integrates the a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motional consciousness of long-term practice of people of northern Shaanxi. The paper studies the value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progress.

关键词: 陕北民歌;文化背景;产业化;价值

Key words: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cultural background;industrialization;value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91-02

――――――――――――

作者简介:王东方(1966-),男,陕西延安人,研究方向为文化经济学。

0 引言

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无论是高亢豪放的信天游还是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无论是抒情流畅的小调还是悠扬纯朴的酒歌,都以广泛深刻的内容,生动质朴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手法,高亢悠扬的曲调,豪放犷达的风格,由勤劳勇敢的人们一代一代创造和承载,口传心授,绵延不绝。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社会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诸多因素,对陕北民歌的生成、演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些诸多因素都与这一区域的地理范围、文化特点和历史面貌有关。

1 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

1.1 生态环境培养了陕北人的性格和人文精神 远古时期的陕北地区,黄土高原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陕北人民初期理想的生存场所。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唱响了的那一曲曲荡气回肠的信天游。如果说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那么陕北人种的变化也是一个历史变化的过程,而正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土著陕北人与外乡迁徙人的融合,如南方将士戎边、边贸交易中的商贾人等。土著陕北人与临界的少数民族的融合,如与胡、匈奴、鲜卑、西羌等人,发展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新陕北人,而现在的陕北人就是这种一代又一代的新的陕北人的延续。

作为一个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这一区域社会和历史条件的产物。根据考古发现的材料,从远古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息。1923年在靖边县杨桥畔采集到一枚左上外侧门齿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河套人”[1](P4)。漫漫岁月,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这片黄土地上的生命也在开始新的构成。当陕北黄土高原初期形成的农业文明被森林草原替代后,陕北地区开始了人烟稀少的时代,从而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牧地。随着匈奴势力的扩大,他们经常由此进出而骚扰侵犯汉民族,于是就有秦代大将军蒙恬率军到此抗击匈奴、并屯田戎边、筑城守固、迁徒内地罪人移居陕北[2](P98),从此,陕北开始了由畜牧之地向农耕的转移。在漫长的岁月中,陕北地区不断有内地人的移入,与匈奴族和平共处,杂居相生,两个民族在黄土地上融合同化,所以,就陕北人种而言,身体中流淌着匈汉两族人民的血液,造就了陕北人男性多壮实、剽悍、倔强、豪放、女性多窈窈、俊秀、心灵、手巧。陕北人从土著人到多民族融合同化后,使得陕北人在人种上有了一新的优势。同时,在这种地理环境下的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精神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气度。“这就是守的耐心和走的冲力的不协调统一;忍让的本份与反叛的倔强的不协调统一。这样就使得陕北男性多表现一种外静的内热、厚重木讷的秉性,陕北女性多表现一种情真意切,热烈似火的风韵”[3](P293)。

陕北人特有的性格和人文背景影响和决定了陕北民歌所抒发的感情。有生离死别的悲歌,也有久别重逢的欢歌,有愤怒、有自由、有欢乐、有伤感的;陕北民歌以其率直而含蓄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率直是情感的反映形式,含蓄是抒发感情角度的表达,在情感的表达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活细节的叙述过程。

陕北人的普遍性格特征中就有这种内在与外在的情感统一和自然心态审美的协调统一。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音乐创作是一种表达人内心的精神活动的行为,是把内心体验改造音响结构的创造性想像活动。”而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内心精神活动或内心体验往往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自身性格的影响。因此,可见陕北人的性格特点在陕北民歌中得以表现,也是自然影响陕北民歌的一种极为重要的人文背景。

1.2 地理环境与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的大文化背景就是黄土黄河文化,它的形成与这一区域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地理环境以及相应的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生产类型与文化艺术的关系至为密切。不同的地理环境养育着不同区域的人类和文化,地理环境也是影响人类生活激发内心情感的重要因素。优良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人们生息繁衍,为人类和社会生活提供便利;恶劣的地理环境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发展和滞缓和文化落后,但同时又会影响和激励人们去改造自然。陕北高原的黄土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带有自己风采的地域性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半农半牧和农牧互补为典型特点的地域文化。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陕北地处陕、晋、蒙、宁、甘中央,地貌大致分为沙丘区和山壑区,长城以北称为沙丘区,长城以南称为山壑区。由于陕北人民与游牧民族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俗风情长期处于不断交流的状态,互为借用、互为渗透、互为影响、互为吸收,形成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二合一体的基本格调。在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环境中,形成了粗犷豪放、凝重古朴的黄河文化。陕北民歌就是在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形成和发展的。

除上述生态、地理环境对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影响外,生活习性、地方语言等方面因素对陕北民歌的形成、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音乐风格变化的重要因素。语言的不同也是造成音乐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探讨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从更深的层次上分析,应该认识到陕北民歌艺术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黄河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是陕北人民思维逻辑和行为逻辑的艺术反映和生活体现,也是黄土黄河文化中的艺术精华。

2 产业化价值

陕北民歌具有深厚的人民性、罕见的纪实性、独特的艺术性、较强的包溶性,是品位高、生命力强、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研究价值、开发价值和文化产业化价值,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陕北民歌文化产业化价值 按历史与逻辑统一性来看,表现出文化的传承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是历史赋予的,它是一切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点。文化教育功能是民族文明的需要,文化娱乐功能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人的这种精神生活需要,也有个文化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要“寓教于乐”。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文化,有两种文化现象是并存的,即文化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的认识现象。研究文化的社会现象,接受本土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价值首先要研究陕北大背景文化,而研究陕北文化的认识现象,意在发掘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及现代产业化价值等。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先进的要求出发,从文化的社会价值、认识价值和产业化价值把握陕北民歌的发展目标,陕北民歌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功能和现代产业价值。

2.2 延安红色文化的产业化价值 延安革命文化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人民性,随着延安革命文化人民性地位的确立,其文化价值的功能动力作用更大更强。陕北文化中心延安文化是一种深厚的民族自尊心与满腔的爱国热情的自发宣泄。陕北文化中的延安文化凝结着陕北地域文化固有的各种价值,陕北文化中的延安文化体现了把人民大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思想,体现了民族意识的大觉醒与人的意识的升华,也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新的文化精神风貌。陕北文化中延安文化以其刚健粗犷的美构成了它朴实的美,延安文化与一般其它内地文化比较,更多地接受了西部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又独具黄土高原的风骨和品格。

陕北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中华文化传统精神现代张扬的延安文化上,这是人民当家作主自觉创造文化的新时期。这个时期赋予陕北文化发展崭新的形式和内容。陕北文化功能的动力,就是来自于自由奔放的陕北民歌、信天游文化和革命的延安精神。

研究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价值,对提高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促进发展区域性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可以起到文化奠基、艺术提升的作用。近年来,陕西省和一些地市多次举办陕北民歌大赛,榆林民间艺术团创作演出的《米脂婆姨绥德汉》,志丹县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陕北民歌舞剧《兰花花》和延安歌舞剧团七十年代末创作的民间歌舞剧《兰花花》等,优秀陕北民歌音乐题材的剧(节)目,大力弘扬提升了陕北民歌的艺术水平,既宣传和创新发展了陕北民歌,也对推动地方区域性经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力开发创新发展陕北民歌资源,创办地方民间文化产业,是陕北民歌产业化价值新的思维理念和产业化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研究陕北民歌产业化价值其目的就是研究应用陕北民歌传统的传承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要与时俱进,用新的理念、思维、视角,不断创作反映新生活,讴歌新人物,抒发新感情的鲜活、优美的陕北新民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逐步形成创造巨大财富的文化产业。

3 结束语

在纵横逶迤、古老深厚的黄土高原上,奔腾不息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这片热土流过,这片雄伟壮阔的黄土地上曾孕育着华夏文化的根源,成为炎黄民族的摇蓝。

黄土黄河文化,经历了世代无数民间艺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与锤炼,它集人民智慧的结晶,将陕北民歌演化发展成为今天独特的艺术形式,并赋予了它鲜明的陕北地方艺术特色和艺术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陕北人民特有的思想情操和精神风貌。

探究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征、文化产业化价值,从更深层次的分析,应该认识到陕北民歌艺术是北方文化大背景下黄河黄土地汉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思维的艺术折射,是古老勤劳的陕北人民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艺术体现,也是黄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其主要表达的是陕北人民强烈的生存斗争意识和集中反映黄土文化的生活哲理。

陕北民歌艺术是永远有自然粗犷而又坚韧不拔充满生命活力的强劲气质。陕北民歌是勤劳智慧、善良质朴的陕北人民在漫长的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探究它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产业化价值对于我们继承和发展陕北民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只作浅略概述,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使更多学者更深层次地探究陕北民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文化产业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姬乃军,黄土魂.[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2]郑云山,藏威霆.中外史地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篇(6)

分析高校音乐文化创新的概念范畴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文化创新,指的就是文化形态的更新与进步,强调的是个体在文化实践过程中实施的突破,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侧面反映。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进文化创新,也是十和报告中重点强调的任务,党和国家已经在多个会议中多次强调,要奋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凝聚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些都可以成为文化创新的切入点。在这里,文化创新能够进一步重构社会的价值体系,凸显出民族的灵魂与精神内核,让人的成长拥有更多的信仰和心灵寄托,这不仅关系到中华文化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高校的文化创新本质上是以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为主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与想象力,让学生拥有更多灵感与创新性思维,积极参与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良好校园风气和创新氛围。教育部曾经在直属高校会议上多次强调,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点,高校的成长必须要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引导学生树立刻苦钻研的精神,解放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不怕失败,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摒弃浮躁和娇纵的风气,坚守严谨求学的学风。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早在2006年就发表了《简论创新文化》,他在文中明确指出,文化的实质是个性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体现,集合了不同群体的才华和汗水,是对原有思维与行为模式的突破。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张扬个性,尊重特长是创新的基本需求,兴趣的培养比知识的灌输要更加优先,学生只有把兴趣转化为内在的激情,才可以为高校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由此可见,高校的音乐文化创新是有迹可循的,拥有着扎实的理论参考和方法论指导,只有对这一领域下足了功夫,学生的艺术气质才会变得更加丰富,他们的心性与人格才会得到有效的磨炼,学生也会拥有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从音乐中获得鼓舞和力量,提高自己对艺术的感知力,具备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为之后的全面成长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分析美育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的主要特征音乐欣赏本身就集合了丰富的情感,包含着鲜明的心理因素,关乎着听者的音乐感知、基本认知、联想想象、情感体验和审美态度,而美学教育的起点正是对事物的欣赏和探究[1]。因此,在美育视角下,高校的音乐教学也包含了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是互动性,要想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就必须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把自己的审美以及情感化为音乐的语言,与教师展开深层次的对话。所以在音乐文化创新的时候,应当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曲目,让学生可以排除自己的畏惧和抵触心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更多美学层面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与审美情趣。其二,是实践性,美国教育学家托马斯就认为,音乐的社会实践性是其最为本质的特点,所以文化的创新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延伸。美国音乐学者戴维也在其著作中表明,音乐是一种多元化的人类探索活动,结合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素材。分析美学视角下高校音乐创新中的问题首先是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不完整,教师对优秀文化缺乏整体把握,尽管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师都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理论知识,也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优秀师资力量的缺口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不能只是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要依赖教师的审美能力与审美体验。教师除了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充分的生活经验教训。也就是说,教师在审美能力上的不足也会使高校的音乐文化创新陷入窘境。在展开理论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师缺乏经验层次的表达,所以学生对知识也是一知半解,不能在短时间内领略其精髓和本质。高校对音乐教学设备和科研项目的支出是相对有限的,这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会破坏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2]。其次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脱节,我国的教学体系是以理论为主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实践的价值,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实现举一反三。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看,理论固然重要,但社会实践的效果却更加直观,音乐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展开创作,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最后,学生音乐审美的意识较为薄弱,学生已经承担了沉重的学业压力,他们更追求论文和科研项目的完成,所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的音乐审美。同时,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去更新课堂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分析美学视角下高校音乐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措施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叉渗透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精华的提炼,民族音乐作为历史发展的凝聚和积淀,本身就有着丰富的地域色彩和人文属性,教育功能是不可小觑的[3]。因此,学校在展开音乐文化创新的时候,必须要推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渗透,凸显出音乐文化多层次的内涵。具体来讲,教师要参考民族音乐的艺术表演形式和表演技巧,分析民族音乐的发展轨迹和脉络,凸显出民族的精神和特色,积极利用民族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厚重感,同时也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文化责任感与使命感。比如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取向,借鉴民族音乐中的表演技巧,提高自己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音乐文化的契合之处。当然,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尝试,把声乐文化的内涵展现出来[4]。此外,在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叉渗透中,也可以选取民族性音乐题材为切入点,比如音乐剧活动,运用学生熟悉的红色故事和一些经典歌曲,同时加入一些现代元素或者当地的特色文化,这样学生对文化创新也有了新的感悟。推动学科的创新融合不同种类的艺术虽然在形式上存在差别,但在内容上却可以相互补充,塑造出更加新颖、有趣的文化气氛。所以,高校在展开音乐文化创新的同时,也要推动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让音乐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具体来讲,学校可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吸收舞蹈专业的相关知识,掌握更为充足的技能,提高其理论和创新素养。在艺术学科门类下,不同艺术教学在实践上是具有共通性的,音乐文化创新要不断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文化精髓,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当下,社会市场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强调学生的复合能力。因此,在学分设计上,高校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中可以进行学分互认的方式,比如有些课,合唱、舞蹈或者民族戏曲欣赏与演唱、美术作品欣赏,这样的课全校学生都可以共同选修。而音乐类的个别课程可以让美术专业的学生或者其他系的学生选修,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帮助学生得到相应的学分,助力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从师范类院校的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的职业理想为教师,因此更需要本专业的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努力拓展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接受来自其他艺术学科的理论指导,强化自己的专业优势,加深对艺术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构建多元教育平台和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黑板和粉笔为主的,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学校也需要搭建更加全面的线上平台和空间,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同步发展,为音乐文化创新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加多元化的素材和信息,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质量。互联网平台能够创新音乐文化发展的环境,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施教学,或者利用教学视频录制等多种形式来参与学习。在这里,教师也需要结合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的同时,也有利于磨炼自身教学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课件的时候,积极地查阅与音乐有关的历史资料,补充更多的文化知识,鼓励学生与教师展开线上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也会迸发出更多的创新思维,他们会在音乐学习中注入更多个人的情感,对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作出详细的解读,以创新性地诠释音乐作品。加深对文化内涵的探究音乐文化创新要凸显出这一门学科的教学价值和育人价值,要以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个人发展为依托。在这里,学校应当结合本土的特色资源,并适当提炼其他区域的文化作品,让学生能够不断打磨自己的音乐表演技巧,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不断创新,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跨地域音乐文化产生认同,推动专业向着复合化的方向迈进[5]。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音乐作品的教学要求和艺术内涵,设计多种类型的探索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经典重唱,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更加生动且活泼的环境,进而感受到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表现力,产生思想上的共鸣[6]。教师也要持续性的探索地域特色,加深学生对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引导学生与文化作品展开深层次的沟通,并让他们结合生活经历与个人性格,展开个性化的表演,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与能力。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到具有民族和文化特色的地区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加聚精会神地学习,还可以进行更好地思考和创作,从而加深他们对当地文化内涵的学习与了解。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目前,各类高等院校都面临着教育环境的巨变,高等院校需要及时创新自身办学风格和思想,为高校将来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首先,在音乐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塑造更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想上的熏陶和洗礼,可以定期举办音乐欣赏与合唱比赛,让师生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索中来,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形象优势。其次,教师必须要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层次,把音乐文化的创新与第二课堂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校园报刊、网络、宣传橱窗、广播台等载体,及时与音乐文化创新有关的活动和资讯,让学生能够把个人价值与集体文化创造紧密联系到一起,主动用音乐审美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7]。最后,教师、学生与管理者要互相配合,结合党的政策与教育方针,积极举办音乐文化艺术节,把音乐文化创新和思政结合到一起。在音乐教学与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情怀,在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美育视角下高校音乐文化的创新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提高学生审美的应有之策,也是锻炼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体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理念”,也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参考文献

[1]滕丹.审美教育视域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探析[J].高教探索,2020(08):127-128.

[2]乌雅汗.民族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研究[J].化工进展,2020,39(06):2524.

[3]李文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J].黄河之声,2020(19):94-95.

[4]程敏.创新音乐教学模式实现非遗活态传承——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02):129.

[5]陈珮珂.继承与创新中的现代黄河音乐文化[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1(04):79-80.

[6]于秀慧.中国民族音乐教育思想理念创新研究——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10):111.

篇(7)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阿坝川小金县交通局十年来交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要狠抓从交通为主的基础建设,努力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小金县的快速发展。

开启以交通建设拉动地方经济新理念,打通交通建设重要脉搏通道瓶颈,铸造以交通建设为龙头的经济发展支柱,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全面抓好交通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利推动社会进步,有利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促进国富民强。这是国民经济增长,国力增强,人民收入增加,社会稳定的必然所向,更是时展的要求。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对研究如何抓好交通建设,展示路通百业兴的经济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小金县交通局围绕上述理念,在小金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乡村公路建设为突破口,在交通建设事业上狠下功夫,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研究交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研究交通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如何更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改善生产条件;研究如何以交通建设促进革命老区光荣史、红色文化传承,是该局长期以来的工作方向和力量源泉。交通是地方资源走向市场的交往主体,是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标志,深受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30年来,小金人民以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而欣慰,同时感悟着发展与建设交通运输是关键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小金县委县政府历届班子站在发展的高度,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狠抓交通建设为龙头纳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在县交通局全员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全县人民的携手配合下,开放年间的十年里艰辛修造乡村公路,四次大的建设举措令人瞩目。

1996年冬,以巴郎山公路大会战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加大干的小金精神为动力,赢得川内好声誉,极大地鼓舞着小金人民艰苦创业、大兴土木修造和改善乡村公路的决心和斗志,先后修造乡村公路134条1000多公里。在严寒的隆冬,小金老百姓无论是男女老少总是利用冬闲时间全体动员苦干在修路工地,还在喂奶的母亲干脆把婴儿圈放在工地冒着雪花修路、与贫困挑战的壮锦画卷,感天动地!有记者赞叹小金惊人的修路干劲儿和县交通局技术指导与领导管理方略,铁锹、铁锤、钢钎的敲击声、号子声,响遍山谷,新修和改建的公路好似圣洁多彩的经幡又如洁白的哈达,那“崇山峻岭、千飘万带”的盘山公路与山水共舞,好壮、好美!不到2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县村村通车路,相继完成县城通往翻越的第二座梦笔大雪山至阿坝州府马尔康县143公里四级公路的加宽改造。这一时期,小金的苹果、梨子、花椒、绿豌豆、高山胡豆运到外地成为特产俏货,吸引着多少商家车来人往,给这里的老百姓带来了少有的经济收成。物流兴旺,大大促进了小金的兴盛和发展,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2003年,在小金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交通局再次把握时机,了解人们的所需和所盼,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上级的关注,再次打响改善人居环境交通先行的乡村公路加宽改造优化战斗,用行动鼓舞广大群众团结一心,以“要致富先修路”的呼号,切实作好交通建设这篇大文章,精心规划和设计,不仅将原有的100多条乡村公路作进一步的扩建改造保质量,而且对通往村组的机耕道也纳入加宽改造和优化的范畴一并实施,延伸支道300多条2000多公里,实现全县90%以上的村民小组通公路,同时完成小金通往四姑娘山、卧龙熊猫馆至汶川映秀镇171公里的映小路、小金翻越的第一座夹金大雪山通往雅安宝兴县189公里的小宝路和小金通往甘孜州丹巴县美人谷55公里小丹路的加宽改造建设,使小金跨越式发展再迈新步伐。小金也因交通的快速发展,2005年成功引进投资3600万元、年吞吐5000万吨苹果、年产值5000万元的凉山州延原苹果加工企业在小金开办果汁加工厂 ;2007年成功引进投资7000万元、年产值上亿元的浙江立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又一新生企业在小金落户;2008年?再次成功引进投资3200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年吞吐6万吨马铃薯的豪吉集团,投资在小金建成必喜食品有限公司,为地方经济建设、财政增收拓宽了重量级渠道。

2006年,国家的温暖工程再次进入红色小金,国家村级公路以10万元/公里的通达工程又在小金试点启动,为高效优质修造村级公路,小金县交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不再取用过去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拼搏劲,而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解脱出来干好其他工作,用现代化的大型机具挖掘和找平碾压,保障公路的坡度和等级质量,并对通往外界的四条交通运输线的警示设施、安全护栏作彻底的充实和更新,全面安装,以交通生命工程为出发点,有效提升了通达工程和物流脉搏的潜在功能。

2007年,眼看即将完成的小金通往卧龙、耿达、映秀、都江堰至成都的经济命脉线——小金至映秀171公里的映小路高等级公路,尚未进入竣工验收,就被无情的大地震给毁了。昔日畅通便捷的交通要道没有了,人们到成都仅需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抵达的舒适通道毁坏了。但是,我们有祖国、有党的关怀、有省州的关心支持、有江西省的大力援建,小金不孤单。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小金又迎来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大好时机,按照家宝总理的指示,以超前20年的发展速度搞建设,把灾区的各项事业建设得更好、更美丽,让灾区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小金通往外界的卓小路、小丹路、小宝路、映小路四条交通主干道以二级公路的高标准新建,整个项目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2009年3月将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实施。2008年12月,国家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在四川阿坝州调研时,通过听、看、问,同时审阅汶川、茂县、理县、小金等 六个重灾县的交通规划与建设成果后,感慨地说,四川的各级领导非常重视交通桥梁建设,为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虽然地震灾情严重,但是,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四川灾后的交通规划重建一定会做得更好。

小金县交通局以实施交通促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为导向,在旅游兴县、交通桥梁、发展地方经济上挖潜力,以改善城乡结构,缩小差别,对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大力扶持西部经济建设,抓好城乡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确保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围绕这一目标,该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已敲定今后在抓交通建设、促县域经济发展、保持稳定上着手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结合灾后重建搞好规划狠抓交通建设。加快交通建设是改善环境、解决问题、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抓好交通建设拓展经济领域,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是继小金经济发展战略思路,打好旅游、石材、老区历史文化“三张牌”之后有效打造全县招商引资谋求发展的又一新举措。该局决心力求营造最安全、最稳定、最和谐的环境,让投资者满意、放心,安全。让旅游者感到轻松、和谐、开心、赏美;让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建好美好家园。

二是在交通建设求发展活动中,立足长远,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添措施,求保障,依靠基层,依靠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牢基础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